溶解氧指标汇总.

合集下载

水质标准参数

水质标准参数

水质标准参数水质标准参数是指对于各种用途的水,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的质量,以及确定是否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

以下是水质标准参数的主要内容:1. pH值:pH值是衡量水酸碱度的指标,通常在6.5-8.5之间。

如果水的pH值过低或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数量。

它是评估水中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淡水中DO应该大于5mg/L,海水中应该大于4mg/L。

3. 总溶解固体(TDS):TDS是指在水中溶解了的总固体物质含量。

这些物质包括矿物质、盐类、有机物等。

TDS浓度高可能会导致口感不佳,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4. 颜色和浑浊度:颜色和浑浊度通常由有机和无机颗粒、泥沙、悬浮物等引起。

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口感,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5. 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有毒物质,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等途径进入水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6. 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是一类微生物,可以通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动物排泄物等进入水中。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如霍乱、腹泻等。

7. 氨氮:氨氮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氨和铵离子的总量。

高浓度的氨氮可能会导致鱼类死亡,并且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8. 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地球上的元素,在适量摄入下有益于牙齿和骨骼健康。

但高浓度的氟化物则可能会导致牙齿变色或萎缩,并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还有许多其他的水质标准参数,如硝酸盐、铁、锰、氯等。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调整和修改。

通过对水质标准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确保我们的饮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等都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溶解氧总结-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参照材料)

溶解氧总结-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参照材料)

溶解氧总结-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参照材料)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一,溶解氧的概述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的简称,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浓度的参数,是溶解在水中的分子太氧气。

溶解氧的单位为mg/L,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表征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高有利于对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使水体较快得以净化;反之,溶解氧低,水体中污染物降解较缓慢。

二,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两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种是使DO 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这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水在流动时,复氧过程比较迅速,较易补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体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静水条件下,复氧过程缓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时补充,处于嫌气状态。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携带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时,水体脱氧严重,这时即使在流动的河水中,由于复氧过程弥补不了这样大幅度的脱氧,也会出现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鱼类和需氧生物死亡及水质恶化。

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

天然水体中DO 的含量,除与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为5-10mg/L,在有风浪时,海水中溶解氧可达14 mg/L,在水藻繁生的水体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氧分压,盐度,水深深度,水生生物的活动和耗氧有机物浓度等因素有关。

水温:在氧气分压,含盐量一定时,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

低温下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

含盐量:在水温,氧分压一定时,水的含盐量越高,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越小海水的含盐量比淡水的含盐量高的多,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氧在海水中的饱和含量比在淡水中要低得多。

污水性质及污水指标

污水性质及污水指标

污水性质及污水指标物理性质及指标指标内容: 溶解氧、水温、色度、嗅味、固体含量等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单位用mg/L表示。

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对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

因此,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如果用的是接触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水温:对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直接影响,最佳温度为16℃ -30℃.过低(<5℃)或过高(>40℃ )会影响生物处理效果;色度: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性物质形成;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为表色,而胶体和溶解性固体形成的色度为真色;生活污水的颜色常呈灰色,当溶解氧不足时,转呈黑褐色并有臭味。

工业废水的色度差别极大,如印染、造纸、焦化等都有各自特殊的颜色臭味:生活废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废水的臭味主要由挥发性化合物造成;臭味主要有:胺类、氨、二元胺类、硫化氢、有机硫化物、甲基吲哚;嗅味已经成为目前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与公众相关的第一关心物质。

嗅味的控制已成为污水处理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固体物质: 按存在的形态: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按性质的不同: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体;按溶解性:溶解性固体(DS dissolved solid,过滤液在105~110℃下烘干残渣量)和悬浮固体(SS suspended solid ,滤渣在105~110℃下烘干残渣量)按挥发性: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在600℃下将烘干固体灼烧后的减少重量)和非挥发性悬浮固(NVSS,灼烧后的残留重量)。

最新三类水体中各项浓度指标限值

最新三类水体中各项浓度指标限值

1.三类水体中各项浓度指标限值如下溶解氧(DO):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

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高锰酸盐指数(CODMn):CODmn是指在分析水样时采用的高锰酸盐试剂所测出来的一个值,CODmn一般用于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化验。

化学需氧量(CODcr):是指以化学氧化物质将水体中可氧化物质氧化,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物的量测定出消耗掉氧的量,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标准。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有机质生物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终结。

因此,各国都规定统一采用5日、20摄氏度作为生物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以便作相对比较,这样测得的生物化学需氧量记作BOD5(20 ℃),或只写BOD5。

氨氮(NH3-N):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中都含有NH3-N。

环评中NH3-N,一般分为现有环境水(废水)中中氨氮含量指标和项目投产后排放废水中中氨氮含量指标。

如果环评项目投产后排放废水中氨氮含量指标高,就涉及到上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投资。

以上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密切,第三四位物质相互影响。

2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表如下从表中有中国主要河流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1,2类水质所占比重较大,这两条河的主要污染物均为无。

而黄河淮河的形势这不容乐观,水质主要是3,4类,最差的是海河和辽河的水质,5类水质占了很大一部分!养生经典语录1、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健商是健康的保证。

2、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1、有机化学指标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低.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

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xiao 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

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

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

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更符合于客观实际。

看四个指标简易估测池塘溶氧度

看四个指标简易估测池塘溶氧度

看四个指标简易估测池塘溶氧度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好坏的主要标志是水体中溶解氧的多少,利用池中生物估测溶解氧,可有效掌握水质调节,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看鱼类反应
不同的水产动物在水体中对溶解氧的要求不同,池塘中放养一些对溶解氧要求高的水产动物,如鲢鱼、鳙鱼等,通过观察这些耐氧能力弱的鱼类反应,可估测水中溶解氧。

一般情况下,水中溶解氧大于每升4毫克时,此类鱼无不良反应,而溶解氧小于每升4毫克时,此类鱼易产生不良反应。

当这些鱼类群集水面,直接吞吸空气,即产生浮头现象时,表明水中溶解氧已降到每升1毫克左右;当池鱼狂游乱窜、横卧水面,窒息死亡,即形成泛塘时,表明水中溶解氧已低至每升0.4-0.6毫克,需及时增氧。

看浮游植物多少
浮游植物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增加水中溶解氧。

尤其是水体中的绿藻,夏季生长旺盛,释放出大量氧气,可使水中溶解氧高达每升10毫克。

因此,夏季全池泼洒水体消毒杀菌药时,要注意防止绿藻大量死亡,引发池中缺氧,发生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泛塘。

看水草覆盖面大小
池塘中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也可释放氧气,增加溶解氧。

当池塘中水草覆盖面达全池1/2时,水中溶解氧在晴天中午可达每升10毫克以上,水草覆盖面积达全池1/3时,水中溶解氧可达每升8毫克,水草覆盖面积越大,水中溶解氧越高,因此,种植水草是增加溶解氧的有效途径。

看池水水色
水色过淡,浮游植物少,水中溶解氧一般不超过每升5毫克;水色过浓,说明有机质腐烂分解,水质调节恶化,此时水中溶解氧很低,一般不超过每升4毫克。

适宜的水色为鲜绿色、黄绿色或墨绿色,该种水色条件下,水中溶解氧可达每升10毫克。

水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

水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

水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
水中溶解氧,是指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它是衡量水体中溶氧能力和水体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氧对水中的生物生长、代谢以及水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需要一定量的氧化剂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所需的氧气量。

COD是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和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COD值表示水质中有更多的有机物质,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较高。

生物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水体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气量。

BOD是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和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BOD值较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较多,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微生物在水体中活动分解有机物质,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是评价水体质量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们相互影响,反映了水体中的生态系统运行状态和水质状况。

及时监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对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溶解氧 单位

溶解氧 单位

溶解氧单位溶解氧概述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代谢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直接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也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单位溶解氧的单位为毫克/升(mg/L),也可以用毫升/升(ml/L)来表示。

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溶解氧含量越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水分子活动加剧,从而使氧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弱,导致氧分子逸出水面而减少了在水中的溶解量。

2.压力:压力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较小,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产生明显影响。

在深海中由于压力巨大,溶解氧含量比海平面上低很多。

3.风浪:风浪可以使水体表层与空气接触增加,从而促进了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增加了溶解氧含量。

4.光照:光照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在水体中存在一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5.盐度:盐度对溶解氧含量有一定影响。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盐度越高,溶解氧含量越低。

这是因为高盐度会使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使氧分子更难逸出水面而减少了在水中的溶解量。

6.污染物:污染物会对水体中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物死亡并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测定方法1.经典滴定法:将一定数量的样品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并加入碘化钾和稀盐酸使其反应生成碘离子。

然后滴入亚铁离子等还原剂使产生褐色沉淀。

最后滴入二苯基胺等指示剂,在蓝色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定,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2.电极法:利用溶解氧传感器测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3.化学法:利用化学方法使水样中的溶解氧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然后根据生成物的含量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常用的化学法有碘蒸发法、硫酸亚铁法、吸收光谱法等。

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总结影响因素:温度、压力、风浪、光照、盐度和污染物。

测定方法:经典滴定法、电极法和化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氧是水中分子态氧,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其来源主要包括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溶解及人工增氧。溶解氧的消耗则涉及水呼吸、水生动物呼吸及底泥耗氧等。窒息点是导致生物窒息死亡的溶解氧上限,而临界氧量是动物维持正常呼吸所需的最低含氧量。溶解氧低会导致水产动物浮头、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同时造成水质恶化。判断溶解氧低可依据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溶解氧浓度要求及实际测量数据。提高溶解氧的方法包括调整放养密度、换水、开氧机、施肥促进光合作用、微生物调水及泼洒化学增氧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