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现代医学理论已经证实,大多数药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药物作用与患者生理机能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安全有效用药,成为维护患者健康,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使用药物时意外出现的明显的、不良的和非预期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①剂量过大,引起毒性反应,如氯氨酮、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②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多数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③肝毒性反应,长期使用肝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生素等,都可能引起肝损害;④骨髓抑制反应,如抗癌药物等,常常影响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⑤神经毒性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等,长期使用会引起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等。
二、安全用药的措施1.全面准确的药史采集。
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在开具药方前,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史、用药情况以及生理、病理等身体情况,避免开出对患者不适合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
2.按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不同病症所要使用的药物也不同,医生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避免长期、过大、过小剂量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3.合理药物组合。
一些药物在组合使用时,会产生更大的药物反应,医生应当了解患者已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加重或产生新药物反应。
4.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一些人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加敏感,医生应当根据特殊人群的身体情况,推荐他们适合的药物,并且按照相应的剂量使用。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在组合使用时,会产生更大的药物反应,医生应当了解患者已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加重或产生新药物反应。
三、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极大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患者也应当了解自己使用的药物,与医生沟通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用药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使用药物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药品的作用主要是治疗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安全用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原因及防范措施着手,深入探讨安全用药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在正常剂量下,某些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令人不受控制地出现,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损害健康。
这些反应与药物剂量、剂型、使用频率、服用时间、服药途径、药物的代谢及排泄等因素有关。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具体表现如下:1. 轻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危害的反应,如头痛、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
2. 中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危害的反应,如高血压、免疫反应性疾病、癫痫发作等。
3. 重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反应,如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药物本身的属性,也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和错误使用相关。
1. 药品本身的属性:药品本身就具有某些毒副作用,这是由药品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一些药品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致癌、基因突变等问题,这些都是由药品的化学成分所导致的。
2. 患者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敏感,或者某些人身体状况较差,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3. 错误使用药品:一些错误用药行为也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比如,超量、长期用药、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
三、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的措施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强药品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适宜人体的安全药品,不断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2. 严格执行医生处方制度,避免使用过多不必要的药物和剂量。
3. 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析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摘要】目的:浅析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结果与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37-01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报道和讨论明显增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地少出现不良反应。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析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比较多。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
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药品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为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它并不是遵循某一特定的规律,而是根据人的身体状况表现出的不同的病理反应或是生理反应。
这让患者在治病方面会产生怀疑,所以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来合理的安排用药。
要求护士在配药过程中要仔细按照临床医生的安排进行合理配药,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仅与患者的身体状态有关,也与药物的用量及反应原理有关。
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一定要有个全面的认识,这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
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不良反应及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
其次将介绍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所谓药品就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所得疾病的临床症状给予可以消除这种临床症状的用品。
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这些给患者应用的药品会使患者出现另外的一些不良症状,这并不是患者在就医时出现的临床症状即为药品的不良反应。
尤其在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的不良反应的频率越来越多,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临床上的药品不仅仅是用来治疗疾病,同时也要求药品应当尽可能的少出现ADR[1]。
所以在临床上要合理的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这是对患者及医疗事业负责的体现。
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全用药笔者结合临床及文献进行了如下总结: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及分类1.1 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出现的与临床症状无关的但是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的表现,现在因为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已经超出了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甚至可以使患者丧失生命。
在临床治疗中因为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后出现的临床纠纷越来越多,呈现逐年递增的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越来越让人担忧,对社会及患者带来的危害特别大[2]。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一定要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脱离病痛的折磨。
1.2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很多,有的药品临床效果特别好,但是有时有的患者应用时就会引起不良反应,不但没有减轻患者的痛苦,反而使临床症状更加严重,这只是少数的一类。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的管理

之一 。 2 . 3 其他 因素
一
.
我置常 见的 安全 用药 问腿
患者患有 粒细胞 减少症 的几 率远远超 出了男性 患者 。 这些都 与药 品 自身的使 用
性别这 一药 性密 不可分 。
合理用 药 自始 至终离 不开合 理治疗 。 在 我 国合理用药 的使用 过程 中 , 采用 以当代药 物和疾 病 的系统知 识理论 为基 础 , 安全、 有效 且经济 适 当使 用药物 的
2 . 2 . 2 药 品 的使用 年龄
安全使用策略。 现如今, 造成我国安全用药问题十分凸出的最主要因素是医疗
过 程 中
因为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比较慢, 而且容易发生不 良症状 , 所 以儿童和 老 年人 与成 年人对 药 物的反 应 不同 。 而 且婴 幼儿 由于 机体 还不 成
的。 3 . 3 使 用药物 时认真 阅读 使用方 法 以及使用 药量
药品因素分为许多种, 本文主要从药物的药理作用、 药物的质量以及药物
的使用 药剂 来具体 概述 造成 我国安 全用 药 问题 现象 恶化 的主 要原 因 。 2 . 1 . 1 药 物 的药理作 用 医用 人员对于 药 品本身 的作用 以及 性质认 识不 清。 例如: 药物本 身 的物理 或者是化学作用。 在一种药物兼具两者以上多种作用的前提下, 医用人员的不 合理用药或者对于药物的作用效果认识不够清楚就可能造成药物副作用的产 生。 譬如 说 : 麻 黄硫不仅 具有平 喘的作用 还可 以使人 产生兴 奋。 如 果医疗人 员仅 仅熟知麻黄硫具有治疗平喘的作用, 就把麻黄硫这一药物应用在患有支气管疾 病 的患 者身上 , 不仅不 能缓解病 人 的急发病 症 , 还会 引起支气 管患者 的 睡眠 问 题 恶化 , 进一步 影响患者 的治疗 , 因此 , 医用人员 对于药物 药性认 识不清是 造成 我国安 全用 药 问题 恶化 必不 可少 的因素 之一 。 2 . 1 . 2 药 物 的质 量 现如 今 , 伴 随着社 会产 假造价社 会风气 的风 靡 , 不 少药物 生产商 也加 入 了 其中 。 再药 物的生 产制作 过程 中混入 掺杂一 些有 害人身健 康的药 材 , 直接 导致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字:不良反应合理用药1药品不良反应名词解释1.1ADR(Adverse Drug Reaction)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在一种新药或药品的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
2、毒性反应。
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3、过敏反应。
4、其他不良反应。
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突变、致癌等。
1.2分类1.A型不良反应是因为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特点是能够预测,与通例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
首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通例毒理学筛选不能发觉,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
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
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57-01【摘要】合理用药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i/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为抗生素所致。
本文仅就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问题简谈如下。
1 滥用抗生素,致不合理用药目前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n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盲目使用者增多,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许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耐药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却多数使用抗生素。
浅析合理安全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药物使用中是一种常见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及时发现和消除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带来的不了结果。
由于环境的恶化,人们治病越来越依赖抗菌药物,现在临床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多大100多种,而抗菌药物正是不良反应的始作俑者,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这并不能否认它来临床使用中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以方面要加强对临床应用的过程中监督,另一方面要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标签: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抗生素
怎样才能在治愈疾患的同时,推其他好的部位产生小的伤害或不产生伤。
有一个数据也许会让我们明白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个数据就是,全球每年的死亡人口中有1/7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每年有20%的住院患者有过用药不良反应,造成不良反的原因有25%是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
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药品越来越贵,疾病越来越难治,造成这个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病菌产生了抗药性,造成抗药性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滥用抗生素。
用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终生的使命。
一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你医院拿了病人很多钱,却没有医治好患者的病,或者说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这与现在的意愿没有回归社会福利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但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就是医生为了省事,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很大关系,这也是药源性、医源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有70%的人使用抗生素,二级医疗机构的使用率为80%,而一级医疗机构的使用率竟达到90%,快成了只要住院就打抗生素的地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药费急剧攀升,而最痛心的是有些医生没有对抗生素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对病人也没有进行病源学系统地检查、分析,痴迷于“新、特、洋、贵”,认为新药、特效药、洋药、贵药就是管用的药,这就给临床医疗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种后果就是病没有治好,而病菌还产生抗(耐)药性,也就是现在的药对这种病不起作用,最终的结果是病越来越难治,药费越来越高,甚至造成有些病人无药可治而死亡。
从人体本身来看,我们的体内其实是一个菌群平衡体,存在着许多菌群,他们相互牵制,达到某种平衡,但是如果滥用抗生素,也许会使有益菌收到伤害,从而打破平衡,导致有害菌和病毒趁虚而入,造成二次感染,直至死亡。
因此合理用药,对症下药不开大处方,能少用的尽量不多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便宜的要决不用贵的药,这才能逐步缓解医患矛盾,才能真正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
二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我们常听说“是药三分毒”,因此中药如果用药不当不仅造成药材的浪费也照样可以引起不良反应。
1、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首先是用量超标,当然也有病人的身体状况差异以及药物本身含有的有毒成,再有就是偏信所谓的偏方、秘方盲目用药以及改变剂型等因素,都会引起中药的不良反应。
2、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也需要分析一下
主要是加强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以及用药的合理性,我曾听说过301医院的一位主治专家,为病人开了药,并在301医院卖药带回河北老家吃,一个疗程下来,病情好转,就和老专家说了,老专家讲继续吃一个疗程,于是他们就在当地的药铺买了药,吃了三天,病情加重赶紧回到301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用药以及剂量没有问题,于是就把在当地的药拿来化验,药效是301医院的60%,这说明了药效的重要性,以及药品监管的重要性。
三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贵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也很复杂,甚至难以预测,我们经常会听到需要临床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发现异常,及时改进,但我们还是要从药材本身、患者、以及医生等方便了解一下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药物本身的因素
(1)、药物本身存在两种以上的作用,如果考虑使用其中的一种作用,那么另一种就是副作用,甚至就是副作用,我们感冒吃的药有时会吃完了犯困,就是这个原因。
(2)、药材本身就有不良药理作用,也就是说本身就对某些部位组织有伤害。
(3)、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混入一些其他物质,特别是由于保管不善造成药品污染,都有可能造成用药的不良反应。
(4)、用药剂量不对,用量过小不起作用,白吃药,用药过大,会造成药物中毒甚至死亡。
2.患者自身原因
对于患者来讲,其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状况,都有可能引起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要多50%,而粒细胞减少症女性要
比男性多不少,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它们对药物的代谢比较慢所致,另外患者身体素质的差异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也就可以解释同样的药物,有的患者没有不良反应,而有些患者不良反应强烈了。
3、医生的因素
用药的多少、用药的长短都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下药的,如果不理用药,包括误用、滥用、处方搭配不当,都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当然如果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不是经常吃完感冒药就犯困吗?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嘱托,并仔细翻看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不良反应部分,不过发现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就应该及时向医生说明,采取措施防止更大的不良反应发生。
四那么怎样用药才安全
首先就是不轻信广告、新药、洋药、贵药,不能有病乱投医,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巡诊问药,按照医嘱并认真看药品说明书,按规定严格执行药量和服用方法,既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当然用要后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状态就要及时停药并向临床医生反应,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五总结
总之,针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从国家的层面已经建立由计生委牵头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从只要企业层面要严格药品的质量以及在说明书中标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情况;作为医院就要培养临床医生的处置病患的能力,就要要求医生的对症下药,不开大处方,做到合理开药,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品,避免造成二次感染;从患者的角度更不能盲目迷信偏方、祖传秘方等,有病不能乱投医,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更要做到没有病就不吃药,有病就要听大夫的合理用药。
药品的不良反应目前来讲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控制不良反应的程度,和发现不良反应就要及时进行处理,或停药或换药,并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果断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