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

3. 来源品种不当
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
•
1.5 哪些情况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4.炮制方法不当 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经过炮制后的法
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5.中药煎煮不当 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 6.误服误用 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
•
1.7 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尤其是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高于其他中药剂型。 据报道,在 抽样调查中药不良反应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中药注 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高达60.4%。国家在已发布的几 期药品不良反应的公告中每期都涉及到中药注射剂
•
1.7 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
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其意义起码有 三点。首先,有利于广大公众学习掌握药品知识,增强预防和应 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心理、思想和知识准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健康安全,固然需要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和保健水平,但很大程度 上也依靠公众的自防自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布药品不良反应 信息,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自防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大有意义的。其 次,能够有效地监督医药生产企业对药品副作用的控制。从源头 上严格监控、把关,督促和监督厂家对使用药品的消费者负责, 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改进药品配方和制药手段,在保持药效的前 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副作用。再次,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责 任心,从临床上严格把关,督促其尽可能地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 情况和个性病理特征有的放矢合理用药,坚决杜绝乱用药、用错 药,努力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对病患者的侵害。
•
1.2 为什么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 量情况下还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范围内,由于特殊生理机制、身体状况或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的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即药物的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使用遵循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的某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 药理性不良反应:即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引起的肠胃不适。
2. 过敏反应: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3. 中毒反应:由于药物的剂量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中毒反应,如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症状。
4. 交叉过敏反应:某些药物与已使用的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如某些抗生素与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1. 合理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并避免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2. 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告知: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避免使用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3. 个体差异的考虑: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存在差异,患者在初次使用药物时应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1. 及时停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所出现的不良症状。
2. 对症处理: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如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缓解。
3. 转换药物:对于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他具有相同效果但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时告知医生有关病史和过敏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除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出现了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剂量依赖反应、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类型。
具体如下:(1)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剂量依赖反应:例如抗生素过量使用引起的耳毒性、肾毒性等。
(3)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酚妥拉明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不良反应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处理,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1.对患者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疾病、导致新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
例如,抗生素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对医疗机构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对医疗纠纷的风险,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1.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监测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以下是一些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2.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哪些?3.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哪些临床表现?4.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哪些?5.如何识别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6.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多少?7.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之间有何关系?8.有哪些特殊人群更容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9.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对个体健康造成影响?10.如何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1.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有哪些?12.如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工作?13.临床试验能否完全预测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14.有哪些药物或药物类别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15.哪些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16.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17.长期用药时如何监测和防范药品不良反应?18.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19.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20.哪些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疹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21.是否每个人对同一药物都会有相同的不良反应?22.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23.是否只有处方药才会导致不良反应?24.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25.药品经过市场发布后,对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怎么监测和发现?26.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药物时会有什么风险?27.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之间有何关联?2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精神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29.药物滥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吗?30.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哪些肝脏问题?31.有哪些常见的解热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2.体重增加是否可能是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33.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呼吸系统问题?34.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吗?35.排尿困难是否可能是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36.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法律规定是什么?37.是否应该停止使用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38.长期使用止痛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9.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成瘾之间有何关系?40.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是否与基因相关?41.对于儿童使用药物时,如何监测和发现不良反应?42.哪些生活习惯和饮食可能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3.药物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有什么区别?44.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45.是否可以预测某个人对某种药物会有不良反应?46.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肌肉和骨骼方面的不良反应?47.是否每个药物都必须在包装上列出其可能的不良反应?48.哪些药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并导致不良反应?49.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50.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口腔和喉咙方面的问题?51.在老年人中使用药物时,是否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52.药物不良反应是否可能导致血液和免疫系统问题?53.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眼睛和视觉方面的问题?54.是否可以通过个人基因测试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55.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与其他药物的使用相互作用?56.对于常见的非处方药,是否也会有不良反应发生?57.哪些药物可能引发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58.长期使用抗心绞痛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59.是否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发生在使用药物的早期阶段?60.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61.是否可以通过遗传咨询来评估个体患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62.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是否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63.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对生育和生殖产生长期影响?64.哪些药物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65.是否存在特定药物会导致某些种族或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66.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对认知和智力产生影响?67.长期使用抗糖尿病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68.如何提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和理解?69.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致命的心律失常方面的不良反应?70.是否应该在开始使用药物之前进行基础健康评估和检查?71.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72.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致命的呼吸抑制和呼吸系统抑制?73.是否可以通过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概况?74.应该如何处理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药品不良反应?75.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也会因环境因素而改变?76.可以通过药物监测计划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吗?77.在治疗中应该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7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和其他口腔问题?79.使用药物时,是否应该注意特定时段的不良反应风险,如早孕期和晚孕期?80.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引发自杀和自残的风险?81.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剂型是否相关?82.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83.在长期使用药物时,如何监测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84.哪些药物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不良反应?85.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导致肌肉疼痛和无力等症状?86.是否可以通过生物成像技术来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87.使用光敏感药物时,应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8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口服溃疡和消化系统溃疡的不良反应?89.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是否会导致视力下降或其他眼部问题?90.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导致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91.能否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92.哪些药物可能对听力和耳朵产生不良反应?93.使用药物时,应该监测哪些生化指标以及如何识别相关的不良反应?94.是否可以通过家族病史来评估个体患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95.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和激素问题?96.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97.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肝脏疾病和肝功能异常?98.对于患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个体,是否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99.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报告能力?100.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涵盖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各个方面。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在医疗保健领域,药品的使用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常见手段。
然而,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类、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理学因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机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2. 药物代谢因素: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人的体内酶系统活性较低,导致药物的代谢过慢,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为个人遗传背景、饮食习惯、药物使用史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对同一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常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经常被观察到,并在使用药物时有明确的警示和提示。
例如,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
2. 罕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正常使用剂量下很少出现,并且往往不容易被识别。
当药物开始在广大人群中使用时,才能发现这些罕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药物对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
3. 剂量相关不良反应:这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有关。
在较高剂量下使用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
例如,某些药物在高剂量下可能会导致肝损伤。
三、预防和处理为预防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1. 个体化用药:由于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监测: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1药品基本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它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剂和诊断药品。
2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⑴副作用是指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产生副作用药理基础的原因是药品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治疗利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用时,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也可以转化为治疗作用。
⑵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⑶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仍遗留的生物效应。
遗留时间可长可短、危害轻重不一。
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肌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
该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
⑸继发反应是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⑹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是免疫反应,不需预先敏化过程;反应严重程度一般与剂量成正比。
这些反应与一般人群反应不同,往往与这些人的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有关。
⑺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兼有两者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⑻致癌作用化学药物诱发恶性肿瘤的作用。
⑼致突变指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损伤性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

如何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对药品使用者或其他人产生不利影响的不良反应。
了解和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对于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药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
首先,我们来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品后出现的与药物治疗无关的、预期外的有害反应。
不良反应可表现为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如药物过量导致中毒;也可表现为药物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还有一些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
根据表现时间和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可以分为立即型和迟发型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多数属于迟发型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可以有多种,主要包括药品本身的性质、剂量和途径、患者个体差异、药物代谢等因素。
一些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剂量过大或使用途径不当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个体差异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可能对其中一种药物过敏,而其他人则可能没有不良反应。
要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首先要强调的是,药品不良反应并不等于药品的无效或是安全问题。
药物的功效和不良反应是相对的,即使是常用的退烧药也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因此,不良反应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药物存在问题或是不好的体现。
在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其他病史,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其次,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患者应监测自己的身体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此外,监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剂量,并及时调整也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总之,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对于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至关重要。
名词解释药品不良反应

名词解释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药物在预定剂量范围内引起的、非预期的、有害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之一,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繁多,可分为常见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两类。
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药物广泛应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轻微,并能在停药或调整剂量后自行缓解。
罕见不良反应则是指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出现的较少见的、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甚至致命。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常见的机制包括药物代谢不良、免疫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在人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其中包括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药理效应。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药物本身的特性,有些人可能对某种药物敏感,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在某些体质敏感的人群中,对某种药物的代谢速度较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是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的重要内容。
在药物研发和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对于已知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改变给药途径或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来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
对于罕见不良反应,需要权衡药物的疗效与风险,并在进行风险告知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是保障药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当密切关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反应,并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或药物的生产厂家进行报告。
这些报告能够为药物监管提供重要的安全信息,帮助改进药物的生产质量和合理用药指南,最终保护患者的安全与权益。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是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
通过合理用药、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管理措施,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药品引起的意外和有害反应。
它是临床常见的药品安全问题之一。
药品不良反应是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的一部分,也是制约药品治疗效果和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过敏反应:种类包括皮肤红斑、荨麻疹、呼吸急促、血
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
2.胃肠反应: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3.神经精神反应:头晕、头痛、失眠、嗜睡、抑郁、烦躁、失语、痴呆等。
4.内分泌系统反应: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血糖、胰岛
素等。
5.心脏血管系统反应:低血压、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等。
6.肝肾功能损害:药物损伤肝脏和肾脏的能力是比较强的,药品不良反应时,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
药品不良反应对我们的健康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1.不良反应导致治疗失败:药品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停止使用药品或转用其他治疗方法。
2.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死亡,肝肾功能损害导致严重的残疾。
3.药品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某些药品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性功能障碍等,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4.药品不良反应造成了浪费:延误了患者的时间、药品等等。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
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常用的预防措施:
1.减轻药品剂量:在药品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剂量和指导用药时间进行用药。
尽量使用低效的药品,同时积极治疗和纠正病情。
2.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对药品的特殊反应:在prescription 前半小时内或者在药房放药时,药师可以与患者进行咨询,同时可以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了解。
3.进行规定合法、严格把控的药品生产与流通环节:药品的生产从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制造到成品药品制造、包装和贮运等,都需要有严格的质量和监管流程,并严格把控,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
4.及时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同时要做好护理措施,及时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迹象,及时上报。
四、患者自我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1.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指示进行用药,避免自己停
药或自己调整药量。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观察能力,及时向医生汇报药
品的不良反应。
3.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锻炼身体以提高自身免疫
力和抗病能力。
4.避免使用过期药品、不合格的药品,以及所说不明来路
的药品。
5.了解药品的相关信息,避免用药冲突以及药品错误信息
等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总之,在药品治疗中,药品不良反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
应贯穿于整个药品治疗过程,并与其他治疗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
需要围绕药品安全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管,尽力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让患者能得到更加有效的治
疗和更高的康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