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范围内,由于特殊生理机制、身体状况或不可预测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的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即药物的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使用遵循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的某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 药理性不良反应:即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引起的肠胃不适。
2. 过敏反应: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3. 中毒反应:由于药物的剂量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中毒反应,如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症状。
4. 交叉过敏反应:某些药物与已使用的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如某些抗生素与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1. 合理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并避免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2. 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告知: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避免使用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3. 个体差异的考虑: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存在差异,患者在初次使用药物时应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1. 及时停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所出现的不良症状。
2. 对症处理: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如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缓解。
3. 转换药物:对于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他具有相同效果但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时告知医生有关病史和过敏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除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出现了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剂量依赖反应、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类型。
具体如下:(1)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剂量依赖反应:例如抗生素过量使用引起的耳毒性、肾毒性等。
(3)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酚妥拉明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不良反应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处理,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1.对患者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疾病、导致新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
例如,抗生素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对医疗机构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对医疗纠纷的风险,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1.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监测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以下是一些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2.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哪些?3.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哪些临床表现?4.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哪些?5.如何识别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6.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多少?7.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之间有何关系?8.有哪些特殊人群更容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9.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对个体健康造成影响?10.如何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1.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有哪些?12.如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工作?13.临床试验能否完全预测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14.有哪些药物或药物类别容易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15.哪些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16.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17.长期用药时如何监测和防范药品不良反应?18.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19.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20.哪些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疹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21.是否每个人对同一药物都会有相同的不良反应?22.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23.是否只有处方药才会导致不良反应?24.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25.药品经过市场发布后,对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怎么监测和发现?26.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药物时会有什么风险?27.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之间有何关联?2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精神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29.药物滥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吗?30.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哪些肝脏问题?31.有哪些常见的解热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2.体重增加是否可能是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33.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呼吸系统问题?34.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吗?35.排尿困难是否可能是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36.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法律规定是什么?37.是否应该停止使用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38.长期使用止痛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9.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成瘾之间有何关系?40.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是否与基因相关?41.对于儿童使用药物时,如何监测和发现不良反应?42.哪些生活习惯和饮食可能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3.药物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有什么区别?44.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45.是否可以预测某个人对某种药物会有不良反应?46.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肌肉和骨骼方面的不良反应?47.是否每个药物都必须在包装上列出其可能的不良反应?48.哪些药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并导致不良反应?49.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50.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口腔和喉咙方面的问题?51.在老年人中使用药物时,是否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52.药物不良反应是否可能导致血液和免疫系统问题?53.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眼睛和视觉方面的问题?54.是否可以通过个人基因测试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55.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与其他药物的使用相互作用?56.对于常见的非处方药,是否也会有不良反应发生?57.哪些药物可能引发消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58.长期使用抗心绞痛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59.是否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发生在使用药物的早期阶段?60.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61.是否可以通过遗传咨询来评估个体患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62.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是否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63.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对生育和生殖产生长期影响?64.哪些药物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65.是否存在特定药物会导致某些种族或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66.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对认知和智力产生影响?67.长期使用抗糖尿病药是否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68.如何提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和理解?69.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致命的心律失常方面的不良反应?70.是否应该在开始使用药物之前进行基础健康评估和检查?71.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72.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致命的呼吸抑制和呼吸系统抑制?73.是否可以通过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概况?74.应该如何处理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药品不良反应?75.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也会因环境因素而改变?76.可以通过药物监测计划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吗?77.在治疗中应该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7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和其他口腔问题?79.使用药物时,是否应该注意特定时段的不良反应风险,如早孕期和晚孕期?80.药物不良反应是否会引发自杀和自残的风险?81.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剂型是否相关?82.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83.在长期使用药物时,如何监测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84.哪些药物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不良反应?85.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导致肌肉疼痛和无力等症状?86.是否可以通过生物成像技术来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87.使用光敏感药物时,应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88.哪些药物可能导致口服溃疡和消化系统溃疡的不良反应?89.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是否会导致视力下降或其他眼部问题?90.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导致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91.能否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92.哪些药物可能对听力和耳朵产生不良反应?93.使用药物时,应该监测哪些生化指标以及如何识别相关的不良反应?94.是否可以通过家族病史来评估个体患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95.有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和激素问题?96.药品不良反应是否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97.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肝脏疾病和肝功能异常?98.对于患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个体,是否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99.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报告能力?100.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涵盖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各个方面。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在医疗保健领域,药品的使用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常见手段。
然而,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下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类、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理学因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与机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2. 药物代谢因素: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人的体内酶系统活性较低,导致药物的代谢过慢,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为个人遗传背景、饮食习惯、药物使用史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对同一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常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经常被观察到,并在使用药物时有明确的警示和提示。
例如,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
2. 罕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在正常使用剂量下很少出现,并且往往不容易被识别。
当药物开始在广大人群中使用时,才能发现这些罕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药物对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
3. 剂量相关不良反应:这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有关。
在较高剂量下使用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
例如,某些药物在高剂量下可能会导致肝损伤。
三、预防和处理为预防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1. 个体化用药:由于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监测: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评价ppt课件

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
ppt课件
➢ 肯 定:
用药以来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来合理解释。
ppt课件
➢ 很可能:
时间顺序合理;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没有重复用药;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合理解释。
ppt课件
➢ 或:
时间顺序合理; 该反应不是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停药后反应消失或减轻;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无法用并用药、病人的疾病来合理解释
ppt课件
➢ 可 能:
时间顺序合理; 与己知药品不良反应符合/不明;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消失/没有消失/不明;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反应未再出现/不明; 患者疾病或其它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
先因后果的先后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关系,而因果 关系必须有先后关系。
ppt课件
SFDA推荐—— ADR因果关系评价 (推理法)原则
是否具有联系的一贯性:
与现有资料(或生物学上的合理性)是否一致,即 从其它相关文献中已知的观点看因果关系的合理性, 如动物试验的数据、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其它有关 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另外以往是否已有对该药反 应的报道和评述,即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 “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分析:发病前曾用特非那定及酮康唑二药,该不 良事件是否与药物有关。按五项标准分析:
1
2
3
4
5
+
-
?
?
+/?
结论:可能为特非那定或酮康唑所致不良反应。
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
《药品不良反应讲》课件

及时报告和处置
针对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
一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及时报告 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
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信息沟通与协作, 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药品不良反应事 件。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和 预警,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维护公 众健康。
05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某抗肿瘤药物的肝毒性反应
总结词
肝毒性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和肝硬化等 。
详细描述
某患者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等症状,经医生诊断 为药物引起的肝毒性反应。患者需停止使用该药物,并进行保肝治疗。
案例二:某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
强制报告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强制性的, 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 机构必须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 反应。
自愿报告制度
鼓励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自愿报 告药品不良反应,以弥补正式报 告体系的不足。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流程与要求
报告流程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需及时填写《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按规定时 限报送至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总结词
过敏反应是抗菌药物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皮疹、呼吸困难和休克等 。
详细描述
某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皮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药物 引起的过敏反应。患者需立即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案例三:某镇痛药物的成瘾性反应
总结词
长期使用镇痛药物可能导致成瘾性,表现为药物依赖、戒断 症状和行为异常等。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1药品基本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它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剂和诊断药品。
2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⑴副作用是指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产生副作用药理基础的原因是药品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治疗利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用时,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也可以转化为治疗作用。
⑵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⑶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仍遗留的生物效应。
遗留时间可长可短、危害轻重不一。
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肌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
该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
⑸继发反应是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⑹特异质反应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是免疫反应,不需预先敏化过程;反应严重程度一般与剂量成正比。
这些反应与一般人群反应不同,往往与这些人的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有关。
⑺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兼有两者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⑻致癌作用化学药物诱发恶性肿瘤的作用。
⑼致突变指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损伤性变化。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而且严重,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在医疗实践中,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100个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健康反应。
2. 为什么药品会引发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可能是与药物化学成分有关,也可能是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3.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常见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
4. 常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常见不良反应是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见到的、较为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5. 罕见不良反应是指什么?罕见不良反应是指发生概率较低的、不常见的不良健康反应。
6.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负荷量变大,测定数值改变,与化验指标相关。
7.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药物治疗中断、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8.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是合理用药、精确用药、遵循用药指南。
9. 如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期间监测、用药期间监测、用药后监测。
10.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药、减量、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对症治疗等。
11. 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何要求?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管。
12. 为什么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13. 谁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及医生、药师等临床医务人员应该负责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14.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哪些影响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受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
作者:李晓玲
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0期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如胃肠道痉挛症状必须采取阿托品进行治疗,但是其会导致患者出现口唇干涩的症状。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不可逆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等。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
A型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反应强化而产生的。
该不良反应具有可预测性,与常规药物的药理作用不相关,患者反应及药物应用剂量的相关性较大。
患者停用药物或减少药物用量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A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高,但死亡率显著较低,依靠强化药物管理形式,可有效对其进行预测。
B型不良反应指药品药理效用与之不相关的一种异常表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预测。
常规病理学筛查过程中也无法发掘这一不良反应。
其具有较低的发生率,包括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两种形式。
C型不良反应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有复杂性的药物应用特征,有一定的潜伏期。
为什么要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
藥物应用后,无法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在上市前观察有限的样本量,在大部分状况下,会对特殊人群进行排除,包括孕、婴及老年群体,所以迟发性及罕见不良反应无法被发觉。
部分药品的不良反应会在大量人群应用后产生。
通过关注药物应用不良反应,能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用药效果。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相关。
我国已构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管理机构,通过药品的监测工作强化,定时根据数据库中监测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发布药品不良反应相关信息。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设置相应的部门,对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收集,进一步拓宽药物知识宣传途径,比如利用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等科普合理用药知识,实现对现代人安全用药教育,能够提高现代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意识。
患者在自行用药前应仔细研读药品说明书,遵循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医务人员在药物应用中,必须严密监视患者病症状况、性别及年龄,合理选择药物应用疗程及用量。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众多疾病,需要增加药物应用品种。
应对患者脏器功能进行考量,适当减少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须依据儿童的体重及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应用剂量。
用药过程中谨慎药物用量,尤其是妇女妊娠的前三个月,以免由于药物应用不当而引发胎儿畸形的情况。
如何防治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与常见病存在相似性。
当患者使用药物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需要考虑是否与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
应及时就医,将自身的疾病情况以及实际用药情况告知医生,合理制定个性化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停药虽然能够改善症状,但某些特殊药物不能随意停用。
随意停药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撤药反应,比如患者正在服用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如果停药,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患者在停药前需要经由医生的判断,科学停药或规律减量。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时。
患者只有合理使用药物,根据自身的实际病情确定药物剂量,才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也应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质、适应证,同时,在用药过程中监测自身病情变化,减少不良后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