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几种环境因子对IHHN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的影响

几种环境因子对IHHN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的影响

几种环境因子对IHHN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的影响作者:张丽马文婷姚洪旺李娜包海岩来源:《河北渔业》2023年第11期摘要:为阐明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影响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增殖的关键因子,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盐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环境因子变化对凡纳滨对虾体内IHHNV增殖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同样条件下,水温25 ℃和30 ℃凡纳滨对虾体内IHHNV病毒数具有明显差异,且在30℃时最大;2.5‰、10.0‰、20.0‰三个盐度梯度IHHNV增殖组间差异显著,且增殖速度与盐度呈正相关;在氨氮0.05、3.00、7.00 mg/L三个浓度梯度下,IHHN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数量的变化未表现出线性关系,但氨氮0.05 mg/L浓度组凡纳滨对虾体内病毒数明显低于3.00、7.00 mg/L浓度组;在亚硝酸盐氮0.05、5.00、10.00 mg/L三个浓度梯度下,IHHN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数的变化组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环境因子;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增殖随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疾病逐年增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环境因子作为养虾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对对虾病毒病的暴发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子超出对虾的适应范围就会成为胁迫因子,这种胁迫既影响生物体也影响病原体。

养殖环境涉及的胁迫因子包括水质理化因子(温度、盐度、pH、溶解氧、环境污染物等)、生物因子(媒介生物等)。

近年来环境胁迫因子对养殖生物的生理病理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已有研究表明:疾病暴发主要是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经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宿主与其携带的病原体可以共存,当某些环境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暴发。

寒流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探讨

寒流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探讨

13) 9 1 ,俗称南美 白对虾,凡纳滨对虾是热带虾种 ,对
高 渝适应 能 强 ,其 生 长温 度 1  ̄3  ̄ 6 6C,最适 生长温 度
为2  ̄3 ℃,高温 的 忍受极 限4 .  ̄ 2 2 35C,m 对低 温 的适应 能力 较 菱 。20 q 1 下旬 以来 低 温 雨雪 灾 害给 凡 纳滨 0 9  ̄月 对 虾养 带来 了 前的灾难 ,导致对 虾大 量死 T ,损 失 L =
内养殖池水温变化较小,室外 养殖池温度相对变化较
大 ,最低 温 度 也相 对较 低 。 SR 和 金仑 场 分 别 不 同 P场
养殖池放养规格不 、数量 同的凡纳滨对虾,进行越
冬养 殖 。
二 、结 果 与分析
2 寒 流对 水泥池塘养殖凡 纳滨对 虾的影响 .
低温时期 ,SR P 场事 内对虾养殖通过不断更换热水 式 ,维持较高的养殖水温 ;金仑场审内对虾养殖和 水泥池塘对虾养殖采用提升水位和加盖胶膜 的措施 保温,由于水温受气温 影响较大 ,温度也偏低 。
并探讨出几种比较科学的防范措施,旨 为对虾越冬和 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寒流来临时凡纳滨对虾养殖 的设施概况
℃) 停食期持续2 天;水温在1 9 5 月2 日降至最低温1 1
并持 续 7 大 。 ~8
尔海 岛 “ 6 ”对虾养 殖基 地S R 有 1个 向积 分别 83 P场 7
困囵
塑 量 塑
寒流对凡纳滨对虾
养殖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探讨
李 色东 何 建 国 张存 善 刘丽燕 王亚平 ( . 东湛江 恒兴 南方海洋科技有 限公 司 湛 江 54 7 1广 2 0 3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 7 ) . 12 5 0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腹之欲的增加,人们对于海鲜的需求日益旺盛。

而在众多海产品中,凡纳滨对虾也因其美味可口,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宠爱。

然而,对于对虾养殖行业来说,季节因素一直是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出现,使得对虾养殖行业的生产开始能够摆脱季节的桎梏,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特点1、技术成熟:针对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

并且,针对该技术的不同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2、节约成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出现,能够让对虾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不再受季节的限制,从而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3、保证产量: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出现,能够提高对虾的存货率和成活率,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凡纳滨对虾的需求。

二、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实现过程1、水质控制:针对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完善的水质控制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为了保证水质,需要掌握水温、PH值等关键参数,以保证对虾养殖的成活率和成熟率。

2、人工筛选:对于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成功实现,人工筛选是很重要的机制。

从对虾的生长数值到幼虾的养殖水质等需要人工参与,以完善对虾反季节养殖的技术成果。

3、疾病防治:特别是当对虾在反季节养殖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因此对于疾病防治需要进行约束,以保证对虾反季节养殖的成效。

三、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对于海鲜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虾养殖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出现,从概念到实践,无疑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进。

除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保证对虾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未来的重点和方向。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厂家,经过长期的研发,推出了智能化的对虾反季节养殖设备和产品,也在产品性能、生产效率上得到了极大提高和改善。

因此相信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可以在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多问题的支持与实践的。

对虾雪灾后的管理措施

对虾雪灾后的管理措施

对虾雪灾后的管理措施简介对虾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区。

由于对虾环境敏感,其产量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大规模的暴雪导致了对虾产量的急剧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对虾的养殖。

雪灾对对虾养殖的危害暴雪天气对对虾养殖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雪灾影响对虾养殖环境雪灾会导致水质变差,增加对虾死亡率。

此外,大范围的冻结会影响对虾的生长和繁殖,进而降低养殖产量。

2.雪灾影响对虾养殖设施养殖对虾所用的设施,例如塑料管、鱼网、投饵器等,都容易被雪淹没或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这对农民而言,涉及到较大的经济损失。

3.雪灾影响对虾销售市场雪灾天气会导致交通堵塞,无法及时将对虾运回城市。

同时,消费者因天气不宜购买对虾,使得对虾销售市场受到影响。

虾苗管理虾苗管理是保证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雪灾过后,需要加强对虾苗的管理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虾苗数量若虾苗数量过多,将造成虾苗密度过大,增加对虾疾病的传播。

应根据养殖池的面积和深度,确定适宜的虾苗投放量。

2.加强虾苗饲养雪灾后,对虾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使其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

若虾苗饲养不当,将容易引发虾苗疾病。

因此,应加强虾苗饲料的选择和喂养方法,保证其健康成长。

3.定时观察虾苗状态在对虾苗进行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时观察虾苗状态,及时发现虾苗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若发现虾苗死亡率过高,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类型、水质等因素,促进虾苗的健康成长。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保证对虾健康的重要一环。

在雪灾后的管理措施中,水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1.加强水质监测在雪灾过后,养殖池的水质会发生变化。

需要定时检测养殖池的水质状况,监测养殖池中溶解氧、PH值、温度、氨氮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水质。

2.净化养殖池雪灾后,大量的雪水、冰块会进入养殖池中,使池水变得混浊、脏乱。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

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科技0引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赤道南北沿海,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1]。

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总产量的80%以上[2]。

由于凡纳滨对虾在水温低于18℃时摄食减少、生长缓慢,低于15℃时停止摄食不利于养殖生产,因此,凡纳滨对虾养殖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3]。

华南地区从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受气候影响,有100天的闲置时间,该地区过去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大部分地区养殖1~2茬,生产资料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4]。

近年来,对虾养殖者利用搭盖塑料温棚保温在冬季进行凡纳滨对虾反季节养殖,避开了对虾集中起捕上市和销售价格低迷时段,在春节前后或清明前对虾货源较少、价格较高的紧俏时期分批上市,并充分利用冬闲池塘获取较好的养殖收益[5-13]。

但反季节冬季温棚养虾,气温较低,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养殖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引发对虾不适应,严重时造成对虾死亡[4,6-7]。

目前,有关凡纳滨对虾高位池集约化反季节健康养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环境友好生产为目标,定期监测水质理化指标(D.O,透明度、pH、S‰,NH4+-N),细菌总数,弧菌和WSSV等病原生物,根据温棚虾池水质和虾的生长状况,定期或不定期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同时辅助使用生石灰等其他水质改良剂等建立对虾良好健康养殖规范(GAP),为凡纳滨对虾反季节温棚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虾苗规格整齐,体表完整、反应敏捷有活力,体长1cm左右,经检验不带WSSV、TSV等病原的凡纳滨对虾苗。

1.1.2养殖设施对虾养殖池面积3000m2,池底成锅底形,坡度3%,排水口设于池中心最低处,整个虾池用高强度塑胶地膜铺设覆盖。

池中四角设4台增氧机,水车式和潜水式各两台,池底每隔2m铺一PVC管(规格16mm×20mm),每隔1m打一小孔,以便气体虾池底部冒出。

对虾.罗非鱼.河蟹-应对雪灾影响的技术措施

对虾.罗非鱼.河蟹-应对雪灾影响的技术措施

对虾.罗非鱼.河蟹:应对雪灾影响的技术措施对虾第一、如果持续低温进一步延长,或者进一步降温,会影响南方2008年繁殖用亲虾过冬。

各地一定要通过各种加温措施,确保2008年种苗生产用亲虾安全过冬,保证2008年对虾养殖生产。

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地下水、加温和保温措施提高水体温度,减少可能进一步降温造成的大规模对虾死亡风险;提高养殖水体盐度和使用葡萄糖调节水质,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

第三、目前对虾积压在池塘中,对虾加工厂春节期间基本不收虾,可能的情况下,国家采取政策性补贴,鼓励对虾加工厂开工收获积压在池塘中的对虾,减少虾农的损失。

罗非鱼考虑到成本控制及可操作性,对产业不同环节应区别对待,采取相应措施。

一、保种及苗种繁育单位:在池塘北面搭建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已搭建越冬大棚的塘,在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碳、柴等增加温度。

有条件时,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在寒流袭击期间,不能因为池塘水位太低而加水,以免鱼类应激而容易冻死。

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阳灯加温,因灯光引诱鱼类到池塘表层低温区而冻伤,易引发水霉病而死亡。

尽量不要开动增氧机,以减少池塘水对流,从而减慢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达到防寒目的。

同时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对偏酸的地下水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进行调节。

二、各主产区政府部门大力协调,对达到商品鱼规格的尽快联系罗非鱼加工厂收购进行加工,对加工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性鼓励,以便他们尽量多收;对规格较小无法用于加工的商品鱼,应尽可能地组织食品企业收购,用于罐头食品、鱼糜、腊味产品、小食品、调味料等的生产,以尽量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对来不及加工的原料,收购后急冻。

不能用于加工的产品可以作为鱼粉的加工原料。

本次寒潮也暴露出当前罗非鱼产业的薄弱环节,即目前罗非鱼加工产品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

三、建议罗非鱼苗种繁育场做好亲本越冬期的强化培育工作,提前进行亲本配组繁苗,以应对今年养殖业对灾后苗种需求的扩大。

寒灾过后,“继发效应”不容小觑,三大虾苗主产区遇到什么难题?

寒灾过后,“继发效应”不容小觑,三大虾苗主产区遇到什么难题?

寒灾过后,“继发效应”不容小觑,三大虾苗主产区遇到什么难题?o文/水产前沿孙旭东张红黄海金罗少蒙1月22日世纪寒潮全面来袭,其降温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导致全国多个省份突破气温极值,对华南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创。

据中国水产频道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月29日18:30分,本次寒潮致华南地区水产养殖业受灾情况如下所示:据中央气象局预计,今明两天(1月31日-2月1日),南方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由雨转雪,局地有大雪。

广东、福建、海南三省1月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随着后续天气的剧变,损失还在扩大,数据也在不断更新中。

据海洋与渔业杂志最新报道,广东省渔业受灾面积超过77.78万亩,损失产量超过14.2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86亿元。

1月22日的寒潮彻底打乱了养殖户的放苗节奏,原本粤、闽、琼三地应该已经陆续开始的早造虾养殖计划被一再搁置。

而1月31日,广东气象局预测,未来广东多地又将迎来多云转小雨,并伴有新一轮降温天气。

有养殖户无奈地表示,已经被搁置的放苗计划看起来似乎更加“遥遥无期”。

为了调查本次寒潮对于虾苗业的影响,《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深入粤西、福建、海南三大虾苗产区展开调查,希望可以让读者了解寒潮给虾苗业带来的影响,并从本次调查中窥探2016年虾苗业的趋势与发展。

广东:节前约90%的冬苗滞销冬苗盈利恐成难题本次寒潮重创广东水产养殖业,相比于鱼类养殖以及鱼类育苗,“世纪寒潮”带来的降温、冰冻,给华南对虾养殖业带来的损害相对较轻。

据了解,寒灾造成广东局部地区对虾死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的确是由于往年广东少见的极限低温致使对虾冻死,而另一方面主要是尾同寒冷天气而来的强风造成冬棚倒塌,从而导致的对虾死亡。

知情人员表示,因寒冷天气直接冻死对虾的现象以茂名、台山两地居多,但是从往年当地对虾的总产量来看,部分死虾并不会对产业造成较大影响,而大棚倒塌的现象以江门地区频见,不过通过当地虾农的积极抢修,眼下也并未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寒潮天气对养殖对虾的影响措施

寒潮天气对养殖对虾的影响措施

寒潮对养殖对虾影响的应对措施经历了2009年年底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之后,虾农对寒潮可谓是谈寒色变。

目前即将进入冷空气频繁来袭的季节。

如何去做好寒潮期间的管理工作呢,一下总结了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一、没盖棚虾塘:1、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寒潮信息,强度和影响范围等。

2、在寒潮来之前,做好底改工作,氧化或降解塘底的有机质,避免寒潮期间由于担心水温下降少开增氧机,易造成底部缺氧。

3、在寒潮刮风降雨期间,白天有阳光时,全部打开增氧机,让太阳暴晒保持水温,晚上保持一、两台增氧机轮换打开,泼洒海联科202或过氧化钙等增氧剂。

保持塘底溶氧。

09年寒潮期间虾之所以死亡,冻死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底部缺氧而死亡,虾要么到水面冻死,要么留在水底闷死,是我们活活把虾给逼死的。

养殖密度较低的虾塘能够损失少,恰也说明了这一点。

因为虾少底部溶氧足够。

4、提高水的盐度和水深,实践中高盐度和深水虾塘,由于水体的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虾不容易冻。

另一方面条件允许的虾塘可适当抽地下水,提高水温或避免水温急剧下降。

减少虾应激。

二、冬棚虾塘寒流来袭,气温变化大,水质调节非常重要,气温下降时,冬棚密封,进行保温处理,这时一定要注意开增氧机,建议使用底层气管充气的方法增氧。

泼洒海联科202或过氧化钙等增氧剂。

为防止对虾产生应急反映,同时建议水体泼洒Vc,多糖等也可以使用中草药生姜苦参液进行处理。

尽量不要搅动池塘水体,减少应激以及机械损伤,增加池塘水深,注意:加水应少量多次,减少应激。

及时追料,选择新鲜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一天投喂1~2次,建议拌入多维和矿物质添加剂,可以增加营养,提高机体体质,添加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可以促进脱壳;也可在饲料中添加海联科506、或三黄散、鱼肝宝散等保肝护胆类中草药以提升机体内脏机能,从而提高机体自身抗病、抗寒能力。

冬棚养殖,水体很易变坏,粪便,饲料残渣,死的藻类等很容易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水体,这时建议先使用净水解毒(如聚合氯化铝、硫代硫酸钠、三氧化二铝等)的药物处理,后再使用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EM菌、利生素等)进行调节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流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探讨李色东;何建国;张存善;刘丽燕;王亚平【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24-25)【作者】李色东;何建国;张存善;刘丽燕;王亚平【作者单位】广东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52407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广东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524073;广东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524073;广东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湛江,524073【正文语种】中文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 Boone,1931),俗称南美白对虾,凡纳滨对虾是热带虾种,对高温适应能力强,其生长温度16~36℃,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高温的忍受极限43.5℃,而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

2009年1月下旬以来低温雨雪灾害给凡纳滨对虾养殖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导致对虾大量死亡,损失惨重;同时也造成亲虾的大量损失,灾后育苗复产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以东海岛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情况,结合气温、水温变化、对虾死亡损失及相关防范措施,对寒流低温造成凡纳滨对虾死亡的原因作了总结分析,并探讨出几种比较科学的防范措施,旨在为对虾越冬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一、寒流来临时凡纳滨对虾养殖的设施概况东海岛“863”对虾养殖基地SPR场有17个面积分别为1.1~2.2亩的人工养殖池塘(另有一个0.3亩的小池塘),SPR场车间有24个40米3的人工养殖水池。

金仑场有16个20米3的室内养殖池和6个15米3的室外养殖池。

室内养殖池水温变化较小,室外养殖池温度相对变化较大,最低温度也相对较低。

SPR场和金仑场分别在不同养殖池放养规格不同、数量不同的凡纳滨对虾,进行越冬养殖。

二、结果与分析1.寒流对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SPR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1月下旬,受寒流低温影响,池塘水温逐渐下降,水温低于18℃时凡纳滨对虾摄食减少,水温低至15℃时摄食基本停止。

2月8日(水温11℃),在4个池塘中央发现许多死虾,为异常死亡,随后立即抛网进行取样,发现每个池塘对虾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且活下来的对虾90%以上体表有黑斑、坏死症状,但其表面黑斑大部分未溃烂;而小规格对虾(600尾/千克以上)出现此症状的个体较少,仅20%左右。

寒流中后期(2月8日以后),池塘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死虾,直到水温回升10天左右。

最先出现死虾的4口池塘对虾全部死亡,6口池塘损失达90%以上,其余4口池塘损失较小,约20%~40%。

2月22-24日将死亡严重的6口池塘的对虾移入车间养殖,10天左右基本稳定,开始摄食。

2月底,即在水温回升后的10天,室外养殖池塘对虾的死亡情况才明显好转,但与正常养殖相比,还有部分对虾因摄食、体质等因素而死亡。

经分析发现,凡纳滨对虾开始大量死亡的时间为2月8日前后,即持续低温15天左右,其间最低温11℃持续7天左右。

另规格大(≤200尾/千克)、密度小(≤2万尾/亩)的池塘死亡严重,规格小(≥600尾/千克)、密度大(≥2万尾/亩)的池塘损失较小,塘底污脏的死亡严重。

水温从1月25日开始降至15℃,后又下降并持续低温,直至2月19日才再次回升至15℃,整个低温(T≤15℃)停食期持续25天;水温在1月29日降至最低温11℃,并持续7~8天。

池塘凡纳滨对虾死亡率变化趋势与密度、规格变化总体上呈负相关。

养殖规格大(≤200尾/千克)的池塘对虾死亡率高,养殖规格较小(≥600尾/千克)的池塘对虾死亡率较低。

另规格(200尾/千克)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养殖密度大(≥2万尾/亩)的池塘对虾死亡率高,密度小的池塘死亡率相对较低。

2.寒流对水泥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在低温时期,SPR场室内对虾养殖通过不断更换热水的方式,维持较高的养殖水温;金仑场室内对虾养殖和室外水泥池塘对虾养殖采用提升水位和加盖胶膜的措施抗寒保温,由于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大,温度也偏低。

(1)SPR场室内池塘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受寒流影响,1月25日水温下降至18℃,凡纳滨对虾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到28日水温降到15~16℃时摄食基本停止。

2月12日,即在水温降低至14℃后2~3天又回升到15℃时,7个水池(编号为D1、D3、D4、EC、ED、A5、EB)对虾出现异常死亡情况,14日其余水池也出现少量死虾。

2月20日,水温回升至16℃,6个水池(编号为D1、D3、D4、ED、EC、EB)对虾全部死亡,A3、A5、B 5损失达60%~70%,其余池子损失较小约为20%~40%。

经观察,大多数凡纳滨对虾在死亡前出现虾体变软、空胃、躯体局部出现黑斑、肠道变红等症状。

统计得出,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放养密度有较大关系,水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密度大(≥500尾/米2)的水池最先出现异常死亡,且最终损失也较大;密度小的水池损失较小。

2月12日,即持续低温10日时凡纳滨对虾开始大量死亡。

1月25日水温降至18℃,28日水温降至15℃后,车间水温一直维持在14~15℃之间。

SPR场车间凡纳滨对虾死亡率变化和养殖密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养殖规格变化影响不大。

说明,在SPR场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相对一致时,养殖密度大的水池凡纳滨对虾死亡率高,养殖密度小的死亡率就相对较低。

(2)金仑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受寒流影响,1月25日水温降至15℃时凡纳滨对虾摄食停止,2月10日(室内水温12℃),2个室内水池(编号C1、C6)的对虾出现异常死亡情况,至12日室内、室外水池均出现一定量的死虾,症状类同SPR场死虾。

2月15日水温开始回升,至24日水温回升到17~18℃,2个室内水池(编号C1、C6)和2个室外水池(编号Z3、Z5)的对虾全部死亡,其余池子损失均在60%以上。

分析得出,室内池对虾死亡率与密度(1200尾/米2为临界点)关系较大,密度大的死亡较严重。

底质影响不明显。

2月12日,低温持续15日时,凡纳滨对虾开始出现异常死亡。

到30日水温下降至最低11℃,且整个低温(T≤15℃)停食期持续了26天,直至19日水温回升到15℃。

金仑场车间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养殖密度变化趋势一致,而养殖规格变化与死亡率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说明,在金仑场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相对不整齐的情况下,养殖密度大的水池凡纳滨对虾死亡率较高,养殖密度小的死亡率相对较低。

另外,室外池的死亡率与密度、水池底质均有较大关系,同样低温度情况下,密度小(≤1000尾/米2)的水池对虾死亡率60%~70%;密度大(>1000尾/米2)的则全部死亡。

6个池底长有青苔的水池,青苔少的水池对虾全部死亡,而青苔多的死亡率较低。

金仑场室外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变化与养殖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养殖密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虾的存活,在外界环境等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水池对虾死亡严重,而密度较小的水池存活率较高。

三、讨论凡纳滨对虾在水温降至9℃时发生昏厥而死亡,受本次寒流的影响,养殖池塘水温虽大幅度下降,但最低温度仍保持在10℃以上。

由上述可见,水温的下降并没有引起对虾的直接死亡,而是低温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后,对虾开始大量死亡。

最低温度10~12℃时,低温(T≤15℃)持续15天左右时,对虾才开始死亡;最低温度在14.5~15℃时,持续低温10天时开始出现死亡。

1.凡纳滨对虾死亡原因分析(1)持续低温是导致凡纳滨对虾死亡的主要因素:养殖水体温度T≤15℃,持续10~15天时对虾开始大量死亡,其中SPR场室内凡纳滨对虾死亡是在低温持续第10天,其他池塘对虾在低温持续第15天开始出现死亡。

具体原因可能是低温导致凡纳滨对虾少量摄食或停止摄食,对虾既要维持生存,又要抵抗低温导致的应激效应,体能消耗较大,导致对虾体质越来越差,一些抵抗力差的个体开始死亡,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养殖密度是导致凡纳滨对虾死亡的又一因素:据观察发现,凡纳滨对虾在个体规格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养殖密度较大(如SPR场车间500尾/米2和金仑场1200尾/米2)的池塘最先出现死亡,且死亡率较高。

可能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导致水质较差所致。

(3)养殖规格是导致凡纳滨对虾死亡的因素之一:据观察发现,外界环境相同、养殖密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大规格的对虾最先死亡,小规格的个体存活率相对较高。

可能是因为大虾入塘养殖时间较长,池塘底质及水质环境较差所致;也有可能是规格差异而导致抗寒能力的不同,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寒潮期间,对虾死亡与营养状况、池塘底质、养殖水体等均有一定的关联,如底质青苔多的死亡率低,青苔少的死亡率高等,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的寒流防范措施针对以上养殖及对虾死亡原因,现提出以下几点抗寒措施:抬高虾塘水位;搭棚盖膜,燃烧炭柴或使用电热风机;在池塘迎风面搭建挡风墙;适量加注温热水,小水体可提高盐度;注意增氧、施放增氧剂,确保氧气充足;适量使用水质改良剂,适当施放葡萄糖、VC等免疫制剂;适量培育青苔、水草;当水温回升时,适时进行水体消毒;加强营养,适当投喂鲜活饵料,增强体质;对于车间(室内)养殖,应适时启用保温设施、供暖设备,密封门窗,挡风防寒,改良水质、充气增氧等,为对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

此外,在采取相关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虾养殖的人为刺激和干扰,防止损伤虾体,并做好消毒工作。

总之,在寒流低温时期,养殖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防寒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低温对白对虾养殖造成的影响,确保对虾安全越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