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精品]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精品]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a131cb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2.png)
[精品]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1.政治腐败和内部斗争:国民党政治腐败和内部斗争是导致其
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及其腐败问题已经在抗战期间日益严重,其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管理,导致了国民党对政治权力的滥用和无能,从而逐渐失去了人心和支持。
2.战争疲劳和军队劣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已经经历了
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和损失。
同时,国民党军队的装备、指挥和作战能力也逐渐衰退,难以在新的战争环境中立足和应对日益增强的共产党军队实力。
3.社会动荡和人民反抗: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和经
济动荡加剧,同时人民对国民党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也不断加强。
此外,国民党的失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掌控也导致其政治基础逐渐崩溃。
4.对立的统治理念:国民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然坚持其反共
原则,视共产党和左派为敌对势力。
这样的立场导致了国民党无法与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内部的政治矛盾和对立。
5.外部压力和国际因素: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包括苏联对欧洲的影响力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帮助也逐渐减少。
因此,国民党无法有效掌控局势和与国际大势协调,导致地位不断下降。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遥遥领先于共产党。
国军控制着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土地、经济,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国民党也大大超过其对手中共。
然而,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中,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被中共所取代?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以及对外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1、大量发行钞票引发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对南京政府来说是个老问题,自其政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
庞大的经费需求使国民党政权左支右绌,这不但包括行政支出和经济建设,还有南京政府统治集团的奢侈消费,再加上巨额军事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无底洞。
但抗战以前物价稳定,税收在总支出中占相当的比重,财政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向上海金融界发行公债筹集,虽然不宽裕,但还能应付。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
1946年财政部长俞鸿钧就坦言,"从1月到5月……税收只2亿5千万元,约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巨额的财政赤字,由发行补足"。
政府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
有人对法币的购买力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每一百元法币)1937年值黄牛两头1938年值黄牛一头1939年值猪一头1941年值面粉一袋1943年值鸡一只1945年值鸡蛋两个1946年值肥皂六分之一块1947年值煤球一个1948年8月19日值大米0.002416两(每斤合16两)1949年5月值1粒米的千万分之2.452、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币制改革: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1 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
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循序崩溃的原因

崩溃原因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方面:
政治上的独裁,经济上的决堤,制度上的腐化及自身的腐败,军事上的无力与失误,外交上的失误,以及在农村中缺乏基础,忽略民众支持。
<一>严重的社会危机
1.接收变成了劫收,使国民党丧失了控制全国局势的枢纽,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
盾。
2.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变化,摧毁其群众基础。
3.国民党顽固派撕毁政协决议,破坏民主章程,恢复独裁专制,是其在政治上市民渔
民。
<二>激烈的内部冲突
1.国民党内部普遍信任缺失。
2.国民党内各种势力、派系纷攘争夺。
3.地方实力派格局分权。
<三>政治腐败,制度腐化
1.管理任用靠同乡,亲谊关系,官吏贪污腐化,结党营私。
2.缺乏知识技能,行政效率低下。
<四>社会经济原因
1.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反共内战,加剧了国民党局势危机和
政治危机。
2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接收变成劫收。
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3通过膨胀。
<五>政治上的独裁
1.专制、压迫、脱离人民,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只代表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缺乏社会基础。
<六>外交上的失误
1.“以德报怨”政策的影响。
2.甘奉“弱国外交”的严重错施。
3.“美国梦”的破灭。
<七>军事上的无力与失误
1.缺乏正确方针证词的引导
2.军旅废弛
3.掀起内战,引发群众高度不满,腐化之风盛行,军民关系恶劣。
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迅速走向衰败的原因

拿来给要写论文的童鞋分享下哈,主要是原因。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
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
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
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
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
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
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
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
(近代史)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剖析.

阶段四:山穷水尽,无力回天
在1949年,倘或蒋某、李某真的肯为和平为民主而舍身取义,那么军 事上的失败虽然能终结国民党的统治,但是却不能终结国民党的政治 生命。国民党政府也就不会为在最后的山穷水尽中绝望地逃往台湾了。
而在犯了这么多错误的时候,国民党作为一个老党,内部的不和、腐 败也达到了顶点,随着政府的迁台,国民党作为一个党派,竟然只能 在它的一部分党员自立的门户中找到:错失良机,江河日下
政治协商会议
国共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本来是一次和平建国的大好时机,但是国民党 仍然停留在一党专政的美梦中,国民党高层几乎一致认定政协决议是 国民党的失败,因此希望通过武力迫使毛泽东和民盟屈服,最终导致 了内战的爆发。在内战的初期,一度占据主动的蒋介石错误地判断了 形势,解散了中间党派民盟和民建,从而堵死了后来和谈的道路,将 可能的中间力量推到了自己的反面。
阶段二: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民主运动
新四军军服
在战争的后期,由于国民党-国体制弊端的暴露,民主运动日益高涨, 同时随着八路军新四军实力的迅猛增长,国民党一枝独大的局面已经 不可能持续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外部势力的斗争也在激烈进行。 按照雅尔塔协议的约定,三八线以北归苏联,长城以北为苏联势力范 围,这一约定客观上破坏了中朝两国的统一,为两国之后的内战埋下 了伏笔。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5、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坚持武装斗争,组成最 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人民群众支持
谢谢观看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 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 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内容摘要: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在三年内就失败而退出大陆,究其原因各种各样,关键还在国民党本身存在的问题:政治上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渴求和平民主的旨意,把全民推入水深火热的内战中,遭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从而使国民党政府成为孤家寡人;在经济上剥夺民众,构成人民对其深度反感;军事上出无名之师“剿共”,再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战略战术上的弱点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政治经济军事一.为政不仁1、专制统治,破坏民主法则(1)镇压进步民主力量抗战胜利后,在国共两党之间还有存在着第三势力,进步民主力量。
他们政治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利用民主手段改造国家政治,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内政治争端。
但蒋介石为实现一党专制,一直准备武力消灭中共势力并挑起内战。
这显然与民主力量的要求背道而驰,同时民主力量的种种政治要求与蒋介石的想法也有冲突。
这一时期蒋介石利用特务制造的几起反民主事件,主要有暗杀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较场口事件,下关惨案和“一二·一”惨案,并于1947年10月,取缔民盟。
蒋介石打击中间党派等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这股政治力量全部推向中共,很快在国统区形成了爱国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2)欺压民众蒋介石在军事上竭力消灭中共,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同时对国统区人民也加强了法西斯统治,利用大大小小的特务进行恐怖统治,致使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学生失学、商店关门,民不聊生。
蒋介石发动内战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
到1947年5月,不堪忍受的民众在全国更广泛范围内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对前方打内战,后方打学生”的抗议活动。
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五二零惨案”,致使国民党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的政权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3)三面开战从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他退守台湾,在短短三年内就走上了失败之路,与他同时在几条战线上开战有很大关系。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5级班陆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号召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
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一举取得台儿庄大捷,在战略防御阶段功不可没。
建党时间早,看似各方面条件优于共产党的国民党,为什么会在抗战胜利后迅速走向崩溃呢?第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9年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
而这一态度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项军事策略的转变,而是一个政党对于抵抗外侮的立场转变。
抗日战争,保家卫国,民族尊严,选择消极抗战,必会为日后国民党渐失民心埋下祸根。
第二,国民党自身战斗力也在抗战中不断损耗,以致抗战后不堪一击,走向崩溃。
日军在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为了巩固占领区,继续对国民党军队发起过若干次进攻性打击。
国民党军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
经济、军事实力大打折扣。
这个时期,国民党对于抗战本就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
为巩固国民党地位,蒋介石将制造“白色恐怖”作为重中之重,多次以“清党”为由,大规模围剿共产党人。
这一切的一切,无数兵员、枪支、炮弹的投入和付出,终究还是大大折损了国民党自身的实力。
第三,也是极其根本、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党自身的经济问题,像一块坏死的肌肉,堵塞着国民党命脉血液的循环流通,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3)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55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初步形成。
(4)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曲折斗争, 终于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了起来。
(5)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由于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最终都失败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虽然也经过曲折,但终于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使各族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中国的抗战是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而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是极其野蛮的、充满掠夺和屠杀的罪恶的战争。中国人民就是和如此野蛮无道的法西斯国家交战的。
(3)从战争结果上看,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铸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5级班陆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号召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
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一举取得台儿庄大捷,在战略防御阶段功不可没。
建党时间早,看似各方面条件优于共产党的国民党,为什么会在抗战胜利后迅速走向崩溃呢?
第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9年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
而这一态度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项军事策略的转变,而是一个政党对于抵抗外侮的立场转变。
抗日战争,保家卫国,民族尊严,选择消极抗战,必会为日后国民党渐失民心埋下祸根。
第二,国民党自身战斗力也在抗战中不断损耗,以致抗战后不堪一击,走向崩溃。
日军在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为了巩固占领区,继续对国民党军队发起过若干次进攻性打击。
国民党军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
经济、军事实力大打折扣。
这个时期,国民党
对于抗战本就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
为巩固国民党地位,蒋介石将制造“白色恐怖”作为重中之重,多次以“清党”为由,大规模围剿共产党人。
这一切的一切,无数兵员、枪支、炮弹的投入和付出,终究还是大大折损了国民党自身的实力。
第三,也是极其根本、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党自身的经济问题,像一块坏死的肌肉,堵塞着国民党命脉血液的循环流通,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抗战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本就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和掠夺,受战时经济体制的局限,而日益萎缩。
而国民党统治集团一方面在口头上宣称要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又在实际扩张官僚资本,垄断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而抗战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筹措内战经费,不仅讨好美国,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企图从美国佬手中获得支持和好处;而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内部贪污腐败,对外更不惜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无限制得发行纸币,通货膨胀,物价攀升,一度出现人们上街买菜都要提着几捆厚厚的纸币的情形。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民族资本主义一步一步陷入绝境,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国民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
1947年,民族工业产量较抗战前减少了30%,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
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1947年,农村粮食总产量比1936年减少了33%—44%。
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
1947年,各地
饥民达一亿人以上。
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也陷入极度困境。
国民党将自己力量的来源——民族资本主义置于悬崖之上,使自身面临粉身碎骨的威胁,又将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炭火之上,最终自食其果。
第四,国民党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它的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基础极其狭隘,这不仅决定了它得不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戴支持,也说明了它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
抗战胜利后,1945年5月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提出,对蒋介石实行“洗脸”而不是“砍头”的政;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都是中国共产党争取战后和平的努力。
而国民党统治集团扼杀了全国人民对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不惜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对立面,一意孤行,撕毁协议,发动内战。
违大势之所趋,逆民心之所向。
第五,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仅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大意轻敌,自掘坟墓。
当时,中共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国民党总兵力430万人,占有3.39亿以上的人口和73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城市和交通命脉。
加之100余万日军和数十万伪军的装备,以及美国的训练和装备,中国共产党要想以127万解放军与之相抗,的确不易。
正是凭借着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蒋介石声称:“这场战争,一定能速战速决。
”然而中共以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以自卫战争反抗军事进攻,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
战速决计划,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难以逃脱灭顶之灾的命运。
第六,中共自身政治理论逐步完善,经济改革风生水起,是致使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富于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20世纪30年代,更是将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阐明,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是将中国共产党推向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高度。
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不忘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土地改革制度不仅是摧毁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更成为了中共打败蒋介石、奠定深厚基础的重大成就。
此外,针对国民党积极从事内战,1954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并扩展到许多城市。
广大爱国学生不断提出“反美扶日”、“挽救新民族危机”的口号,带动了人民民主运动热情高涨。
同时,与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友好合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加紧迫害。
1947年5月,国民党公布伪造的《中共地下斗争路线纲领》,公然污蔑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民主党派;10月,国民党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要对其严加取缔。
国民党这一切行为,都表明了国民党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
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室里的日历翻开了新的一页,却也是最后一页。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了基本胜利。
而随着国民党政权垮台败逃台湾,新中国犹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历史风云消散,国民党最终成为了中国大陆历史上尘封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