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绍兴县高一数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绍兴县高一数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绍兴县高一数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绍县教发[2011] 78号

关于公布绍兴县高一数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普通高中:

全县高一数学竞赛已经结束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希望获奖师生再接再历

为进一步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一、 A组(柯桥中学春季班、鲁迅中学柯桥校区春季班)

学校

班级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10)

徐世超

骆青

一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9)

周洁阳

田萌

一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9)

王灵微

田萌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王愿翔

陈冬良

一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10)

孙杰

骆青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虞楚尔

陈冬良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夏丹妮

陈冬良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李智涛

陈冬良

一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9)

何建春

田萌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李佳群

陈冬良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洪哲瑜

陈冬良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屠刚亮

骆青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袁梦娣

陈冬良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9)

赵梦娣

田萌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潘竹莹

骆青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阮烨玲

骆青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张露枫

陈冬良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郑浙秀

骆青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冯耀祺

陈冬良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徐迪青

骆青

二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秦王颖

骆青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金恒超

陈冬良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周洋

陈冬良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唐佳强

骆青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章永成

陈冬良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9)

王镐锋

田萌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赵飞鹏

陈冬良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10)

朱伟东

骆青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余泽超

陈冬良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9)

宋泽民

田萌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一(9)

魏愉萍

田萌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

陈肖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王薇

陈冬良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王捷睿

陈冬良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漏小鑫

陈冬良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10)

祁雨笑

骆青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朱钢樑

陈冬良

三等奖

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高一(10)

张霄蓉

骆青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

包宇良

陈冬良

三等奖

二、B组(其余学生)学校

班级

获奖学生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5)

方卫栋

陈国峰

一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1)

徐鹏

骆青

一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7)

夏佳锋

陈国峰

一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4)

赵增荣

陈少春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0)

查文奇

许柏祥

一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4)

王强

陈少春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2)

吴韩超

戴春琪

一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5)

朱世杰

郑建峰

一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10)

王奇斌

郑建峰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2)

陈旭东

章显联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8)

费晓炜

沈夏佳

一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9)

尉飞军

余继光

一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6)

周晔能

陈少春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4)

姚华奇

沈雪萍

二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2)

金洋

王国文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8)

冯炜思

朱文明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9)

宋金彪

沈夏佳

二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3)

赵煜烽

二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7)

堵振东

陈国峰

二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6)

张卓利

陈少春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5)

施佳斌

孙坚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2)

包晓峰

戴春琪

二等奖

越崎中学

高一(2)

包嘉滕

邵美丽

二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5)

潘雨虹

郑建峰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7)

陶敏成

王观先

二等奖

越崎中学

高一(16)

赵传峰

邵美丽

二等奖

鉴湖中学

高一(2)

傅国建

二等奖

鉴湖中学

高一(4)

林炜光

周张海

二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6)

董医芳

郑建峰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3)

王伟钟

戴春琪

二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5)

唐越锋

孙坚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3)

钟宝麒

王国文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8)

吴燕燕

田萌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8)

任逸舟

田萌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6)

王诗婷

陈少春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金睒

沈夏佳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7)

魏立勇

朱文明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1)

高峰

骆青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1)

丁璐

骆青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2)

钱梦婷

王国文

三等奖

鲁中柯桥校区高一(3)

李明超

王国文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8)

陈利淼

朱文明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3)

傅鹏程

沈雪萍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3)

陈雨婷

沈雪萍

三等奖

高一(4)

王水源

沈雪萍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4)

李路明

王观先

三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15)

葛鹏飞

章显联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5)

洪扬

高雨来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22)

陈军

施峥

三等奖

柯桥中学

高一(15)

金利东

高雨来

三等奖

越崎中学

高一(12)

潘鑫

邵美丽

三等奖

鉴湖中学

高一(24)

赵海锋

姚金栋

三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高一(5)

韩嘉楠

郑建峰

鉴湖中学

高一(6)

俞小威

倪海军

三等奖

鉴湖中学

高一(23)

何超力

姚金栋

三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

高一(8)

朱耀斌

郑建峰

三等奖

鲁中城南校区

高一(10)

肖佳涛

章显联

三等奖

越崎中学

高一(15)

冯坚烽

朱国仙

三等奖

豫才中学

高一(11)

金伟源

周桂飞

三等奖

轻纺城中学

高一(2)

陈家储

朱旭苑

三等奖

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2011年6月21日

高中:高一数学教学反思600字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高中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600字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一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今天,能有幸在这里和大家1起交流心得,我要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和高1年级的全体老师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感谢我们高1数学备课组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我们的组长李运根老师。正是因为在李运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努力进取、团结协作下,高1年级的数学统考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想起这学期的工作,我感受颇多。当然经验谈不上,因为沙中工作能力出色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这学期工作心得体会,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这学期,我担任了高1(2)班班主任及高1(2)、(7)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首先,我想就数学教学工作谈谈我及我们备课组的1些做法: 1、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往往会有些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例如新的竞争压

力,以往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1些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确实下了1翻功夫。 2、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1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开学初,我就给他们指出高中数学学习较初中的要难度大,内容多,知识面广,让他们有1个心理准备。我们班是1个重点班,全班大多数同学初中升高中成绩比较好,这造成1些成绩相对较差学生有自卑感,害怕自己不能学好数学;相反有些成绩较好学生骄傲自大,放松对数学的学习。对此,我给他们讲清楚,大家其实处在同1起跑线上,谁先跑,谁跑得有力,谁就会成功。对较差的学生,给予多的关心和指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骄傲的学生批评教育,让他们不要放松学习。 第1次月考,全班很多同学考得不好,甚至有个别同学只有3、410分。有个以前成绩较好女生哭着对我说,她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我耐心给她分析没考好的原因,1是试卷的难度大,2是考查的知识点上课时没能重点掌握,3是没有做好复习工作,教给她要注意的地方。经过她自身的努力,期中考试中,这位女生数学考了96分。1段时间的调整,全班基本上树立了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3、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开始,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喜欢课前预习

湖南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 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点A(a ,3),B(1,-2),若直线AB 的倾斜角为135°,则a 的值为 A .6 B .-6 C .4 D .-4 2.对于给定的直线l 和平面a ,在平面a 内总存在直线m 与直线l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异面 之间的 2l 与1l 则,2l ∥1l 若,0=4-6y +mx :2l 和0=2+m -3my +2x :1l 已知直线.3距离为 2105 .D 255.C 105.B 55.A PC ,3=PB ,2=PA 且,两两互相垂直PC 、PB 、PA 的三条侧棱ABC -P 已知三棱锥.4=3,则这个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6π B .32π C .36π D .64π 的位置关系是 0=16+6y -8x -2y +2x :2C 与圆0=12+6y -4x -2y +2x :1C 圆.5 A .内含 B .相交 C .内切 D .外切 6.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n,m ?β,则n∥β B .若m∥α,α∩β=n ,则m∥n C .若m⊥β,α⊥β,则m∥α D .若m⊥α,m ⊥β,则α∥β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0,2),B(2,2,0),C(0,2,0),D(2,2,2),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xOz 平面为投 影面,则四面体ABCD 的正视图为 的方程为 AB 则直线,的中点AB 的弦16=2 y +22)-(x 为圆)1,P(3.若点8 A .x -3y =0 B .2x -y -5=0 C .x +y -4=0 D .x -2y -1=0 9.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菱形,∠BAD =60°,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且平面 PAD⊥平面ABCD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异面直线PA 与BC 的夹角为60° B .若M 为AD 的中点,则AD⊥平面PMB C .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45° D .BD ⊥平面PAC 的方程为 l 则直线,相切4=2y +2x :O 且与圆,)4,P(2过点l 已知直线.10 A .x =2或3x -4y +10=0 B .x =2或x +2y -10=0 C .y =4或3x -4y +10=0 D .y =4或x +2y -10=0 11.在直角梯形BCEF 中,∠CBF =∠BCE=90°,A 、D 分别是BF 、CE 上的,AD ∥BC ,且AB =DE =2BC =2AF ,如图1.将四边形ADEF 沿AD 折起,连结BE 、BF 、CE ,如图2.则在折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12A x x =-<<,{}2,1,0,1,2B =--,则A B =( ) A .{}1,0- B .{}0,1 C .{}1,0,1- D . 1,0,1,2 【答案】B 【分析】利用集合的交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 12A x x =-<<,{}2,1,0,1,2B =--, 则A B ={}0,1. 故选:B 2.命题“0,sin 1x x ?≥≤”的否定是( ) A .0,sin 1x x ?<> B .0,sin 1x x ?≤> C .0,sin 1x x ?<> D .0,sin 1x x ?≥> 【答案】D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sin 1x ≤的否定是sin 1x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sin 1x ≤的否定是sin 1x >, 所以命题“0,sin 1x x ?≥≤”的否定是0,sin 1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属于简单题. 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sin y x = B .y = C .3y x =- D .lg y x = 【答案】A 【分析】根据解析式可直接判定奇偶性和单调性,得出答案. 【详解】对A ,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sin y x =是奇函数,在()0,1单调递增,故A 正确; 对B ,y = [)0,+∞,不关于原点对称,故不是奇函数,故B 错误; 对C ,3 y x =-在()0,1单调递递减,故C 错误;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A ∩U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x <0} D .{x |x >1} 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 f (x )=x 2+1,那么f (a +1)的值为( ). A .a 2+a +2 B .a 2+1 C .a 2+2a +2 D .a 2+2a +1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log 2(8-4)=log 2 8-log 2 4 B .4 log 8log 22=4 8log 2

C .log 2 23=3log 2 2 D .log 2(8+4)=log 2 8+log 2 4 5.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 2 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1 -1-2 x x ,g (x )=x +1 D .f (x )=1+x ·1-x ,g (x )=1-2x 6.幂函数y =x α(α是常数)的图象( ). A .一定经过点(0,0) B .一定经过点(1, 1) C .一定经过点(-1,1) D .一定经过点(1,- 1) 7.国内快递重量在1 000克以内的包裹邮资标准如下表: 如果某人从北京快递900克的包裹到距北京1 300 km 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 A .5.00元 B .6.00元 C .7.00元 D .8.00元 8.方程2x =2-x 的根所在区间是( ). A .(-1,0) B .(2,3) C .(1,2)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 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高一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用字母表示下列集合。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2、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 ∩A A ∩φ= , A ∩B = ,A ∪A = A ∪φ= ,A ∪B = . 补集性质:⑴C U (C U A)= ⑵(C U A)∩A= ⑶(C U A)∪A= 3.函数单调性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

Lg2+lg5= 一般地,如果()1,0≠>a a a 的b 次幂等于N ,即 那么就称b 是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其中a 为对数的 ,N 叫做真数。 指数函数x a y =的图像与性质

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图像与性质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 设{}{}{} S M N ===1231213,,,,,,,那么()C M C N S S ()等于( ) A. ? B. {}13, C. {}1 D. {}23, 2. 不等式()()x x --<120的解集为( ) A. {} x x x ||<>12或 B. {}x x |-<<21 C. {} x x x |<->21或 D. {}x x |12<< 3. 函数y x x =≤2 0()的反函数为( ) A. y x x =≥()0 B. y x x =-≥()0 C. y x x = -≤()0 D. y x x =--≤()0 4.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x =是同一个函数( ) A. y x =()2 B. y x x =2 C. y x =33 D. y x = 2 5. 不等式11 2 1- 04或 B. {}x x x |<->40或 C. {}x x |04<< D. {}x x |-<<40 6. 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7. “p 或q 是假命题”是“非p 为真命题”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应假设的内容是( ) A. a b ,都能被整除5 B. a b ,有一个不能被5整除 C. a 不能被5整除

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 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

2019年北京朝阳高考一模数学试卷(理)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数学 (理) 2019.3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A x x =>,集合2{|4}B x x =<,则A B = A .{|2}x x >- B .{|12}x x << C .{|12}x x ≤< D .R 2.在复平面内,复数12i i z +=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41 ()x 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 .12- B .6- C .6 D . 12 4.若函数22, 1, ()log , 1x x f x x x ?<=? -≥?, 则函数()f x 的值域是 A .(,2)-∞ B .(,2]-∞ C .[0,)+∞ D .(,0) (0,2)-∞ 5.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是由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经过变换得到的,则()f x 的解析式可以是 A .()sin(2)3f x x π =+ B .()sin(4)6f x x π =+ C .()cos(2)3 f x x π =+ D .()cos(4)6 f x x π =+ 6.记不等式组0,3,y y x y kx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点(1,1)D -∈”是“1k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4 B .2 C .8 D .4 正(主)视图 俯视图 侧(左)视图 12π 1- 1 O 3 π x y 712 π

高中数学笔记总结高一至高三,很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 ?=-=+1323 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 有2n -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且21≠≠y x 3≠+y . 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 2 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πφφ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 ,,,, ,;,;,. 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I I U U C (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 B U ??=?=?=I U U C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根轴法(零点分段法)从右向左,从上向下,奇穿偶回,零点讨论 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 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 + - + - x 1 x 2 x 3 x m-3 x m-2x m-1 x m x (自右向左正负相间) 则不等式)0)(0(00221 10><>++++--a a x a x a x a n n n n Λ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 定.

最新-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の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の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の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の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の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の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の.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の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の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の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の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の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の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の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の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俯视图 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 1.已知集合{}/8,M x N x m m N =∈=-∈,则集合M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7 B.8 C.9 D.10 2.已知点(,1,2)A x 和点(2,3,4)B ,且AB =,则实数x 的值是( ) A.3-或4 B.6或2 C.3或4- D.6或2- 3.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9,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 ) A.1:3 B. C.1:9 D.1:81 4.圆221x y +=上的动点P 到直线3410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2 B.1 C.3 D.4 5.直线40x y -+=被圆224460x y x y ++-+=截得的弦长等于( ) A. B. C. D.6.已知直线1:20l ax y a -+=,2:(21)0l a x ay a -++=互相垂直,则a 的值是( ) A.0 B.1 C.0或1 D.0或1- 7.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y x x R =-∈ B.3 ()y x x x R =--∈ C.1()()2 x y x R =∈ D.1 (,0)y x R x x =- ∈≠且 8.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4 π B.54π C.π D.32 π 9.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αββγαγ???? ②//m m αββα⊥??⊥?? ③//m m ααββ⊥??⊥?? ④////m n m n αα????? 其中,真命题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函数2 ()ln 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1,2 B.()2,3 C.11,e ?? ??? D.(),e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0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10y -+= 倾斜角的大小是( ) A. 6 π B. 3 π C. 23 π D. 56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根据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求解. 10y -+= 化成斜截式为1y =+, 因为tan k α==,所以3 π α=.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2.在ABC △ 中,a =,4b =,π 3A =,则B = ( ) A. π6 B. π3 C. π2 D. 2π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弦定理 sin sin a b A B =求解. 【详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sin a b A B = , 4sin 1sin 2b A B a ∴===

又4,a b A B =>=∴>Q 6 B π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常用方法.注意增根的排除,大边对大角是常用排除方法. 3.已知直线1:1l y kx =+,2:(2)l y k x =-,若12l l ⊥,则实数k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0或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为1求解. 【详解】因为12l l ⊥, 所以(2)1k k -=-, 解得1k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垂直的斜率关系,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AA 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和1C D 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π 6 B. π4 C. π3 D. π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平移EF 到1A B ,平移1C D 到1AB ,则1A B 与1AB 所求的角即为所求的角. 【详解】如图所示,

上海市-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 每个空格填对得3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幂函数()y f x = 的图像过点1,22? ?? ,则2 log (2)f =__________。 2.设A 、B 是非空集合,定义{}*|,A B x x A B x A B =∈?且,{ } 22x x y x A -= =, ?? ? ???????==-41 x y y B ,则=*B A ________________。 3.关于x 的不等式 2 201 a x x a ->--(1a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4.函数)01(31 2<≤-=-x y x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集合{} 2,A x x x R =>∈,{} 1,B x x x R =≥-∈,那么命题 p “若实数2x >,则 1x ≥-”可以用集合语言表述为“A B ?”。则命题p 的逆否命题可以用关于,A B 的集合语言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x -=??? ??1121有一个正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7.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f x 也是减函数,且2 (1)(1)0f t f t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8.若偶函数()f x 在(]0-, ∞单调递减,则满足1 (21)()3 f x f -<的x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作为对数运算法则:lg()lg lg a b a b +=+(0,0a b >>)是不正确的。但对一些特殊值是成立的,例如:lg(22)lg 2lg 2+=+。那么,对于所有使lg()lg lg a b a b +=+ (0,0a b >>)成立的b a 、应满足函数()a f b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已知函数1y x = 的图像与函数()1x y a a =>及其反函数的图像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则 ;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x|x= ,m∈z};对于集合n:{x|x= ,n ∈z} 对于集合p:{x|x= ,p∈z},由于3(n-1)+1和3p+1都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10y -+=的倾斜角为( ) A . 6 π B . 3 π C . 23 π D . 56 π 2.(5分)在ABC ?中,a =4b =,3 A π =,则(B = ) A . 6 π B . 3 π C . 2 π D . 23 π 3.(5分)已知直线1:1l y kx =+,2:(2)l y k x =-,若12l l ⊥,则实数k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0或1- 4.(5分)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AA ,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和1C D 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 6 π B . 4 π C . 3 π D . 2 π 5.(5分)已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α,l m ⊥,则m α⊥ B .若//l α,//l β,则//αβ C .若l α⊥,αβ⊥,则//l β D .若l α⊥,l β⊥,则//αβ 6.(5分)从某小学随视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数据(单位:厘米)按[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分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

高一数学课修订稿

高一数学课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一第一节数学课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数学老师及朋友,我姓尉,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讲新课! 二、学习态度 在这里,我首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考前,一个晚上他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大概是这样的,他梦见自己在种青菜,但是这菜呢,是种在墙头上的。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每二天他便去请教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倒是一个老实人,长叹一口气说,算了算了,你这钱我也不收你的了,这次大考你是没有一点希望的啦,赶快卷铺盖回家吧。书生不解。算命的说,种菜种到墙头上去了,你这不是找错地方了吗没戏没戏。回家去吧。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收了铺盖要回家。同住的同窗见了忙问何故。书生想反正就要回去了,说出来也无妨。便如实相告。同窗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恭喜恭喜。书生又不解。敢问喜从何来啊。同窗便说。此乃高中的先兆哇.把菜种到墙头上去了,这种菜的地方可真是够高啊,高种者,高中也.所以,家还是不急着回,和我一起去考,肯定高中。后来书生听从劝说,果然黄榜高中。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心态,思想,精神,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消极的思想像阴天,初一十五都不亮,而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则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米卢有一句话非常着名,他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常常,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 三、高中数学内容: 必修1,必修2 ,必修3,必修4,必修5, 选修2-1,选修2-2,选修2-3,不等式选讲(理科)

选修1-1,选修1-2(文科) 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所以我们高中数学的学习 四、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这样就需要大家高效的学习!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不全是),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

2018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的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的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的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的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的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7.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 2,则()1f 等于 ( ) A .-3 B .-1 C .1 D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