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高中思想政治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阶段训练四 生活与哲学

阶段训练四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1.(江苏南京三模)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伴随着元宇宙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人们大量的工作和生活活动都将在元宇宙场景中发生,如购物、娱乐、社交、学习、办公等(下图),元宇宙将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实世界与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世界将会走向深度融合,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上述认识是基于( )①具体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哲学的发展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二元构成③虚拟与现实是相互依赖和互相影响的④意识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陕西汉中二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确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高境界②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具体方案④是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四川泸州一模)11月6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它们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这表明( )A.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已初具自觉选择性B.思维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思维能够如实反映存在C.科学研究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4.(四川成都七中二模)对于岭南地区的开发,过去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才开始。
12月,岭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遗址——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该考古发现再次证实,岭南地区的开发早在史前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练习

哲学生活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刚建了又拆的败家子工程,其根源在于“拍脑袋”决策,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或喜好,不调查,不研究,给工作带来重大失误。
这种“拍脑袋”决策属于()A.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C.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D.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可知论观点解析:选B“不调查,不研究”显然否认了存在决定思维,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C、D两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B。
2.(2013·本溪一中月考)《非诚勿扰2》捧红了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心外无物解析:选B《见与不见》蕴涵的哲理是唯物主义观点。
我在故我思是唯物主义观点。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是辩证法思想。
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和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观点。
故A、C、D项错误。
本题选B项。
3.《天说》是中国唐代柳宗元的哲学代表作之一。
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是()①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质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④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②④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4.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①存在决定思维②思维决定存在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企业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其经营者的思维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说明存在决定思维,①正确,②错误;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错误,④正确。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二课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二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C.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能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2.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这说明( )①哲学智慧是当代人智者的专利②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③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哲学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②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右边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哲学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封建迷信是落后文化,我们必须自觉抵制 D.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5.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6.“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2. 哲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和政治哲学。
3. 请解释“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以及宇宙中物体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4. 认识论主要研究什么?认识论研究的是知识的本质、起源、范围和限制。
5. 伦理学关注的是什么?伦理学关注的是道德行为、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
6. 逻辑学在哲学中扮演什么角色?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理的原则和形式的学科,它帮助我们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
7. 美学研究的是什么?美学研究的是艺术、美和审美经验的本质和价值。
8. 政治哲学探讨哪些问题?政治哲学探讨政府、正义、法律、权力和公民权利等概念。
9. 请列举三位著名的哲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理论。
- 康德:提出了道德哲学的义务论,强调了理性的自律性。
10. 什么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个人自由、选择和主观经验的重要性。
11. 请解释“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唯一的现实,意识和精神现象都是物质过程的产物。
12. 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精神或意识是现实的基础,物质世界是精神或意识的反映。
13. 请解释“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真理和道德价值是相对的,依赖于个人或文化背景。
14. 什么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只有通过观察和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15. 请解释“怀疑论”。
怀疑论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对知识和真理持怀疑态度,认为人类无法获得绝对的确定性。
16. 什么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们产生的后果,特别是它们如何影响幸福和痛苦。
生活与哲学第8课训练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是①我国50年代末出现的“大跃进”②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③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④计算机算命⑤包装美观的假冒伪劣商品⑥计算机网络技术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①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地、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②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③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④彻底否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旧事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4,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可见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6.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一观点说明: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题命题人:张瑞红审核人:刘永贤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C.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生活与实践D.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指导生活与实践4.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与科学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②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③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复。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
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7.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练习题在高二的政治学习中,我们逐渐接触到了生活与哲学这两个广阔而有深度的领域。
生活作为我们每个人日常所经历的实践,与哲学作为对生活深入思考的学科,二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回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加深对生活与哲学关系的理解与探索。
1. 生活是哲学的来源吗?生活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生活是哲学的来源之一。
生活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种种经验和实践,它提供了哲学思考的材料和基础。
哲学通过对生活中种种问题和现象的思考来探索人生的意义、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等深刻的命题。
因此,生活是哲学发展的根基,而哲学则通过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来指导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2. 生活与哲学之间的互动如何体现?生活与哲学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哲学指导生活: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的方式,通过对伦理学、道德学等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智慧和指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和困惑。
b) 生活影响哲学: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会激发我们对哲学问题的思考。
通过生活的感悟,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哲学命题,如对于自由意志、幸福和社会正义等议题的思考。
c) 哲学发现生活规律:哲学通过对生活中发现的规律和普遍性现象的探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生活的新视角。
通过哲学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和社会的本质,并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
3. 生活与哲学如何相互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与哲学的相互影响可以深刻塑造我们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通过生活的感悟和经验,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生活的看法,这些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一方面,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4. 生活中是否必须遵循哲学的指导?生活并不必须完全遵循哲学的指导,因为生活本身是多样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目标都有所不同。
哲学的指导可以为我们提供智慧和启示,但具体的生活抉择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价值观做出。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练习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
从15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
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
这是因为(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 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A不选。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但并不是始终和谐统一,故C不选。
D本身错误。
答案:B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③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④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⑤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⑥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东西,而生产关系则是客观的,故④⑥不选。
答案:C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
答案:D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B.运动的规律相同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D.构成因素相同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A、B、D的叙述均是错误的。
答案:C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世界的物质性C.自然界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答案:B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
A、C、D三项都是对“物质”的错误理解,世界上不仅存在物质,同时也存在意识现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物质形态的共性,不是指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人脑本身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1月17日是世界哲学日。
这一节日设立有助于推动人们思考哲学在公共生活领域和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种重要作用表现在( )
①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②人们的思考总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哲学问题
③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使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这表明( )
①人们创立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人们会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有的人认识到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有的人感受到做事情不能固步自封,有的人体会到看问题不能片面。
这说明( )
A.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 B.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智慧产生于生活实践
4.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人们在“挨打”之后,痛定思痛,努力寻找“挨打”的原因,并为进一步避免“挨打”而积累智慧。
材料表明( )
①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反思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哲学推动着实践的发展④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走向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
这一观点强调了( )
①哲学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②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指导
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
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
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 )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产生于有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
7.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产生于经典的寓言故事 B.源于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C.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出来的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8.古人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 A.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加聪明 B.不学习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C.哲学就是低调为人,低调处事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9.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这说明( )
A.哲学是本来就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 B.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哲学就是思考,哲学力量巨大 D.哲学就是正确的科学
二、简答题
10.伊壁鸠鲁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比的快乐。
”“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候还没到或已经晚了一样。
”
(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指的是哲学的含义,而不是哲学的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而没有体现人们的思考总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哲学问题,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B题目中,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这表明人们创立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故①③入选。
②④与题意不符。
3.D材料体现了人人都可以有哲学思想。
人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 项不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材料是体现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哲学思想,没有体现哲学思想对生活的指导作用,C项不选;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人们产生了各种的哲学思想,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生活实践,D项正确。
故选D。
4.C本题中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作用的知识。
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没有哲学智慧,
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痛定思痛,积累智慧,体现了反思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②符合题意;哲学有正误之分,其作用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只有真正的哲学推动实践的发展,③错误,
④正确。
故答案选C。
5.A哲学有大用、有远用、有深用,这一观点强调了哲学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①正确;哲学有大用、有远用、有深用,这也强调了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指导,
②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哲学智慧是如何产生的,③不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6.C题目中,“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A、B、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7.D凡是精神层面的,如文化、意识、思想、哲学等都是来自于实践,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渠道,主观才能接触到客观,才能反映出来。
选D。
8.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说法绝对;B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C是对哲学的错误理解,排除。
9.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这说明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B适合题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D均是错误的,排除。
二、简答题
10.(1)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人们的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就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