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王位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北京,100120)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成为我国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本文选取目前国际上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方式、评价类型、指标构成及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未来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若干启示,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国际比较Comparative Study on Six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Wang Wei(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20)Abstract:In a global economy,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rend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is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three orientations" (i.e., making education gear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six typical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rms of assessment approaches, types, criteria composition and features. Based on this comparison, some enlightenment is resulted and some innovative opinions are initia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hines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Kew Words: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ssess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并逐渐成为高校发展和提升质量的①作者简介:王位(1983—),女,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综合处工作,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相关研究。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1.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续1)
其他几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点解释:
•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思想、经验及 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过程。 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 际政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及通讯、信息等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大大地加快了国际化的步 伐。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续11)
4.4 通理项目展望 • 依照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境
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并逐 渐消化吸收。
• 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现有两个硕士项目(MBA、MScIS)和一个专升本的
学士项目(HCM),已不能满足西部开发发展对高 端建设人才的渴求,还需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哪些特点?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4. 通理合作学位教育项目简介。
1.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定义: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 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 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 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 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 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2.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5大步骤:
树立国际化的宽广眼界;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双向、多向互动;检讨与评估。(上海市4项举措)
3.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
• 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 管理模式 师资来源 •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 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 • 招生生源 毕业去向 • 教学监管 评价 标准 • 设计----入口----过程----出口-----反馈
qs排名的参考指标

1、学术声誉40%:基于超过94000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雇主声誉10%:根据超过44000名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调查答复;
3、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学术研究的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大学的教师数量得出;
4、师生比例20%: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职员工人数得出,可以用来参考各个大学的班级规模;
5、国际教师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国际学生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学生的比例,这也可以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双高计划9个指标提升国际化实施方案戏曲

双高计划9个指标提升国际化实施方案戏曲
【实用版】
目录
1.双高计划简介
2.双高计划的目标
3.双高计划的实施方案
4.双高计划对戏曲的影响
5.戏曲的现代化发展
正文
双高计划是我国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
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双高计划的目标是明确的,即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具体的指标包括:国际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等九个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双高计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研能力,推动国际化办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双高计划对戏曲的影响是深远的。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戏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戏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通过加强戏曲的教育和科研,提升戏曲的国际化水平,推动戏曲的
产学研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戏曲的现代化发展,使戏曲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
总的来说,双高计划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黄婷;肖璐
【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
【年(卷),期】2022(16)6
【摘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世界影响力需要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归纳演绎出反映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准则层要素,构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理论模型,最终形成了以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一级指标、9个主范畴为二级指标、32项对应范畴为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新时代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全局思维优化师资队伍,抓牢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总页数】12页(P113-124)
【作者】黄婷;肖璐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r——兼议四大国有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比较
2.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研判
——基于9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4.“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报告5.我国自贸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作者:刘宝存王婷钰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年第05期摘要: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余年的时间里,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对数量较少、结构不平衡、质量有待提升、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上一层楼,须从规模、质量、结构和制度方面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被各国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而学生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显著的标志体现在以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主的教育输出水平上,包括国际学生输入的规模、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
[1]招收国际留学生已成为各国经济建设、文化传播、外交布局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8年,共有49.22万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2]但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同美国、英国等世界教育高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审视当前我国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进展1.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之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求学。
从2000年至2017年18年间,来华留学人数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仅在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其余年份较上一年相比,均有所增加。
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到489,200名,与2000年的52,150名相比,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近十倍,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
中国大学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筛选

尽 管不 同 的高等 院校 有其 不 同的发 展 定 位 , 在 国 际化 道 路上 有 名 目不 同 的价 值 追求, 但 国家的 政策 导 向以及基 本 要求 是共 同 的 , “ 政 府主 导” 是 中国高等 教育 发展 的 最 大特 色 。界定 中国大学 国际化 的 内涵 , 必 须从 中 国的现 实 国情 出发 。笔者依 据《 国 家 中长 期教 育改 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 2 0 1 0 —2 0 2 0年) 》 ( 以下 简 称 “ 教 育规 划 纲要 ” ) 对 中 国大学 的 国际化 内涵进 行 这样 的界 定 : 所 谓 中 国大 学 国际化 , 是 以培养 国际化人 才 和提 升学 校 国际化 水平 为 目标 , 以组 织管理 、 课 程教 学 、 人 员 流动 、 科研 合作 等活 动为 载体 , 将 交流合 作 及 国际化 的理念 融 合到 学 校 的 人才 培 养 、 科 学研 究 、 文化 传 承 和社 会服 务 等职 能之 中 的过 程 。在这 一定 义 中 , 明 确指 明 了中 国大 学 国 际化 的动 因 , 强 调 了大学 需通过各方 面的活动来 提升大学 整体 的国际化水平 , 并 培养 优秀 的国际化人才 。
一
、
大 学 国 际化 的 内涵界 定
由于大 学 国际化 涉及 的 内容 比较广 泛 , 各 国 的学者 在 不 同 时期从 不 同角 度对 大
学 国际 化 的 内涵 进行 了界 定 , 其 中 比较 有 代 表性 的 主要 是三 种 : 一 是 基 于 体 系 的 内
涵 。美 国学者 布 茨 ( B u t t s ) 在1 9 6 0年指 出 , 大学 国际化 应该 包 括 国 际化 的课 程 内容 、 培训 流 动 、 跨 国研 究 、 研究 者 和学 生 的跨 国流 动 、 保 证 教 育 扶 持 与合 作 的 国 际体 系 。 这是 学 术界 最早 提 出 的大学 国际 化 概 念 , 强调 大 学 国际化 是 一个 体 系_ 1 ] 。二 是基 于 标 准 的内涵 。2 O世 纪 8 O年 代 中期 , 1 3 本学者喜多村( Ki t a mu r a ) 提 出 了衡 量 高等 教
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37)近五年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38)聘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数量及其效果
16、合作协议
(39)与国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数量与效果
(40)与国外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数量与效果
(29)到国(境)外办学
12、科研合作
(30)国际科研合作的项目数量
(31)国际科研合作的成果(2)国际科研合作单位的层次与水平
13、科技开发
(33)国际科科技开发项目数量和成果
(34)学校申请国外科技专利
五、对外交流
14、国际会议
(35)近五年举办国际会议及其效果
(36)近五年师生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14)具有一年以上国际交流经历的在岗管理人员比例
6、图书资料与电子网络
(15)图书馆外文书刊册数
(16)图书馆当年订阅外文期刊种类和数量
(17)学校电子网络的建设情况与使用状况
7、经费投入
(18)国家投入的经费及其管理
(19)学校投入的经费及其管理
8、有关设施
(20)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公寓的条件与管理
(21)外国专家和留学生食堂的条件与管理
(22)留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条件与管理
三、教学过程
9、教学内容
(23)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4)使用外国原版教材
(25)外语和涉外课程的开设及其效果
10、教学方法
(26)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
(27)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评价
四、办学与科研开发
11、对外办学
(28)与国外机构在国内合作办学
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讨论稿)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13 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虽然这些指标并非要求学校都必须具备,但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应该在一个或几个指标上有重点突破:
1.管理团队与管理模式国际化
2.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国际化
3.学生和校友的国际化
4.课程的国际化
5.本校教师接受海外教育的比例
6.本国学生在校期间出国学习交流机会的多少
7.毕业生在海外留学、就业、发展情况,及在国外的分布情况
8.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项目的多少
9.与跨国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少
10.举办、承办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
11.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的多少
12.教育输出—海外办学、教师海外讲学的情况
13.教职员工出国、进修、访学情况
14.教学、科研人员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
15.科技创新、发明等重大科研成果和国际性学术奖项的获奖情况
16.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程度
(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化北所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研究》一文整理)
国际化的受益者——南洋理工大学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13 版)
南洋理工大学校景
在世界知名大学中,许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水平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短短20年中发展成为名列全球前5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它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国际化而受益,其经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团队与管理模式国际化,其校长、许多学院的院长、系主任都是从世界各国聘请的专家,引进国际人才的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
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国际化,其外籍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比例高达65%(全球国际化排名第6位),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700名优秀教职员工及科研人员,为该校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发展前景。
学生和校友的国际化,它的学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校友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课程的国际化,它引进国际化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国际化课程的比例,聘用外国专家授课,使用原版教材并用外语授课。
教学和实践的国际化,参加“全球教育计划”的南大本科生,除了在新加坡接受本科教育,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还有机会到国外优秀的高等学府修读相关科目,同时在企业机构和工业园区参加实习并进行研究。
强大的国际联系网络,它与各地优秀学府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携手开展跨国项目,主要合作伙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早稻田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