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史重点

最早的新闻媒介是古罗马的政府公报,被后人称为《每日记闻》。

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连续传播新闻、基层人士也能看到的媒介,是西汉时的烽燧木简。

邸报萌芽于唐代的朝政公报和新闻信,成型于宋代的官报,发展于明清的新闻书,消亡于清末的近现代报刊勃兴。

近现代报刊诞生的标志,是17世纪初印刷周刊的出现。

欧洲的“手抄新闻”出现,14-15世纪,手抄新闻就在意大利兴起。1566年,威尼斯的“手抄新闻”,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列国,被称为《威尼斯公报》。

1835年法国人理查·哈瓦斯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

1895年,电影诞生的标志: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

朝政公报是邸报的源头之一。孙樵的《读开元杂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邸报现存的实物有两份,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一份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一份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定本制度始于宋朝建立39年,持续70年后几经废兴,最后延续到南宋灭亡,前后延绵280年之久。

明代以后出现了民间报房和抄报行业,专门从事抄印售卖邸报等。

提塘是一种官职,主要负责公文的上传下达和官报的抄传发行。提塘为了抄印邸报而自设报房,也称抄房。

辕门抄,地方报房和“抄日报”人还办辕门报——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

最早的外报是1815年8月5日马礼逊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它以传扬基督教为根本要务。

最早的中文报刊是1833年8月普鲁士人郭士立创刊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最早办在中国的英文报刊是1827年11月8日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创刊的《广州记录报》,又称《广东纪事报》。

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于1853年问世,即麦都司等主编的《遐迩贯珍》。

上海最早、在华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是奚安门于1850年8月3日创刊的《字林西报》。

上海最初的中文报刊。是于1857年英国传教士办的《六合纵谈》。

康有为、陈炽等创办的《万国公报》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于1895年8月17日创刊。

《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于1896年8月9日上海创办,初期由梁启超主编。

维新派报刊活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思想启蒙。利用报刊开“民智”、“官智”,教育官民,培养新的国民意识,进而推行民主政体。

第二,救亡图存。进行救亡图存宣传,唤醒许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变法自强的运动。

第三,推动变法。促使光绪皇帝发布数十道除旧布新的命令,维新派的报刊加以广为传播,以至于戊戌政变后,多条变法措施都难以变更。

第四,促进新闻事业。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和活动引领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而这次高潮大大提高了国人对报刊的认识水平和办报能力。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1)地域广。发展线路从北京到上海到澳门,然后发展到全国和海外,在日本、新加坡的华侨也创办了宣传变法维新的报刊。

(2)品种多。有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政治性的、游艺性的、文言文的、白话文的,也有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也有以特定读者为对象的,还有画报,不少品种都是第一次出现。

(3)思想家办报。这次办报高潮的主要报刊是由爱国思想家办的。他们办报是为了变法自强。

《清议报》是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以时事评论为主的旬刊,由梁启超主编。这是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新民丛报》是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刊,效仿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一份半月刊。西式装订,彩印,内容之丰富,编辑之严谨,印刷之精美,在中国报刊上是空前的。

《中国日报》于1950年1月5日香港创刊,是兴中会的第一份机关报,孙中山取自“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之意。

政党报刊是第二次办报高潮的主体。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1)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2)办报地区和读者面扩大。

(3)多数商业性大报实行股份制。

我国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大清报律》。

清末新闻出版法制的特点:

(1)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法规中基本只强调应履行的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处罚,而鲜有保护权力的具体规定。

(2)法律条文笼统含混,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给实施过程留下隐患,导致层出不穷的有法不依、依权代法问题。

(3)浓重的半殖民地色彩。没有管理外国人出版报刊的条文,连国人在租界内办报刊也无从管理。

(4)有法不依。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和合理的事实方法,在政治、经济、思想上还有诸多原因。

癸丑报灾: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全国多家报纸查禁和整顿,致使多家不利袁世凯言论的报纸停刊。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外界称之为癸丑报灾。

涉及人物,宋教仁,3月20日遭袁世凯当局暗杀。

影响:当时新闻出版人将这一年报纸遭受的浩劫称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癸丑报灾”,称袁世凯为“报刊屠夫”。该年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使新闻出版事业出现了倒退和停滞,形成了民国后连续数年的新闻出版事业低潮。

陈独秀于1915年主办《新青年》杂志,曾在《每周评论》说道:“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

《新青年》办报宗旨的六义:(1)自由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倡导民主和科学,批判孔教礼法

2、发起文学革命

3、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1)新办报刊多

(2)内容和形式现代化。思想内容引领新潮流,并出现无产阶级报刊。版面文字更加生动化

(3)报纸发行量和广告大增

1920年11月7日,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纪念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共产党》月刊。

新闻专业化是按照新闻的内在规律从事新闻活动,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介(早期即报刊)的内容、形式和管理上。

新闻专业化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构成新闻专业主义,以报道的真实、客观、有价值为基本要求,并追求全面、公正和揭示真相或真理。

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他提出记者要有“四能”,即脑筋能像,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

林白水,是运用白话报进行民主宣传的第一人,写得最好的是时评。

邵飘萍,新闻全才。

《中国青年》周刊杂志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

中共第一份日报是五卅运动中创办的《热血日报》。

中央广播电台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于1928年8月1日正式播音。

中央通讯社创办于1924年4月,及北伐战争前夕,北伐战争后由广州迁到武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又在南京建立了中央社,七一五反革命后,武汉的中央社并入南京的中央社,1928年设立分社。

张季鸾,新计《大公报》,有“三骂“为时人著称。

胡政之,对《大公报》进行了多次改革,是新计《大公报》三巨头中主持时间最长的。

范长江,代表作《成兰行记》、《中国的西北角》、《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暂别了、绥远》等。

《申报》和史量才,多次改革,并聘请多名进步作家。

邹韬奋,韬奋新闻奖和韬奋出版奖。

《解放日报》于1942年4月1日正式改版。

《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

提出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报纸的整个篇幅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改版内容:在版面安排上,改变了以国际版为重点的形式把第一版改为反映抗日根据地的要闻版;在整风宣传方面,加强党性,把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有力的指导了整风运动的顺利进行;在社论写作方面,注重社论质量。

主要意义:

一是观念上的更新,树立了“全党办报”、“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

二是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团结战斗。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新闻队伍。

三是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公营报刊以《人民日报》为首,以全国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还包括《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人民报纸,新中国成立后,座位中共中央机关报,很快发展为中国第一报,并对国外发行。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邓拓含冤自尽。

两报一刊:《人命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

两个凡是: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三贴近:接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1883年,改变了原本中央和省两级办电视的格局,确立了“四级办电视”的方针。

1995年1月12日,《神州学人》杂志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

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上网,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日报。

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国内第一个上网的广播电台。

1766年瑞典制定的《新闻出版自由法》,是首届首创。

1530年特许售Thomas Hitton《圣经》,开出版特许制度先河.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许可制度。

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约翰·利尔本的《天赋人权辩护书》。

印刷商人本杰明·戴于1833年9月3日创办《太阳报》,是一份“人人能买得起的报纸”。

《每日电讯报》原名为《每日电讯邮报》,是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日报。

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一、报纸的成本降低,读者面扩大,广告增多

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

三、出版自由的环境

意义:

1、使报纸成为大众媒介,与大众社会互动

使受众主体有上层人士扩展到普通民主,报纸真正成为大众媒介,开启了大众报刊时代。

2、使报纸现代化,由近代报纸走向现代报纸

带来新的办报理念和方法,新的报纸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新闻传播水平。在廉价报纸的基础上,商业性报纸由通俗走向高级,逐步取代了政党报纸的主流地位。《火星报》,列宁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在苏联解体前,国内出现了一批独立的通讯社。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国际文传电讯社;(2)追朔通讯社;(3)莫斯科通讯社;(4)全景新闻社

加拿大销量最大的法文报纸是《蒙特利尔日报》,该报有“美洲第一法语报”。发行量第二的《环球邮报》和第三的《全国邮报》。其中影响最大要数多伦多的《都市日报》。

法国的《法兰西晚报》1944年推出,十年后称“法国发行量超过百万的唯一日报”。

二战后,联合国军发布《关于言论及新闻自由的备忘录》,废除传播方面的所有现行法令,要求彻底恢复言论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