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发展现状分析

纳米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发展现状分析
纳米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发展现状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概述

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概念和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它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生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作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随后,美国ILLIN0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又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 1993年SETAC在“生命周期评价纲要:实用指南”中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示。

生命周期评价

第二章产品清洁生产 第一节生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ife Cycle Analysis (一)定义 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通过识别和量化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评价产品(和服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负荷,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评价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生产、运输分配、使用、维护和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处理处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的输入、输出及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的综合评价。 美国环保局(EPA):通过对特定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对产品或活动进行整体评价的概念或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清单、影响和改进,是一个交互式发展的程序。 Procter & Gamble公司:显示产品制造商对其产品从设计到处置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承担责任的态度,是保证环境确实而不是虚假地得到改善的定量方法。 美国3M公司:在从制造到加工、处理乃至最终作为残留有害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检查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法。 (二)特点 全过程化 定量化 体现环境保护手段由简单、局部、粗放向复杂、全面、精细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分类 概念型LCA:定性的清单分析评估环境影响,不宜作为公众传播和市场促销的依据,但可以帮助决策人员认识哪些产品在环境影响方面具有竞争和优势。 简化型或速成型LCA:涉及全部生命周期,但仅限于简化的评价,着重主要的环境因素、潜在环境影响等,多用于内部评估和不要求提供正式报告的场合。 详细型LCA:包括目的和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4个阶段。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当前生命周期评价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框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完善和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1、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当时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标志: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开展的可口可乐饮料包装瓶评价。 起源阶段的特征: (1)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可口可乐玻璃瓶转向塑料瓶。《SCIENCE》发表文章(1976年4月)。 (2)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包装品。 (3)采用能源分析方法。由于能源分析方法在当时已比较成熟,而且很多与产品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显然与能源利用有关。 2、发展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性固体废弃物问题,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法(REPA)逐渐成为一种资源分析工具。 这时期的REPA着重于计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原材料消耗量。 发展阶段的特征: (1)政府积极支持和参与。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开始关注生命周期评价,要求工业企业对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全面的监测与分析。(2)案例发展缓慢,方法论研究兴起。REPA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论,分析所需的数据常常无法得到,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分析步骤,同类产品的评价程序和数据也不统一。这些都促进对评价方法的研究。 3、趋于成熟 80年代末以后,区域性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以及可持续行动计划的兴起,促使大量的REPA研究重新开始。 REPA涉及研究机构、管理部门、工业企业、产品消费者,但是使用REPA的目的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所分析的产品和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急需对REP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和统一。 1989年荷兰“国家居住、规划与环境部(VROM)”针对传统的“末端控制”环境政策,首次提出了制订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提出了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要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数据进行标准化。 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首次主持召开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 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出现飞跃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在方法论上还不十分成熟。SETAC和ISO 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的国际标准化研究。 ISO14040标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已于1997年颁布,该标准体系目的是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技术框架及实施步骤进行标准化。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些促进LCA的政策和法规,如“生态标志计划”、“生态管理与审计法规”、“包装及包装废物管理准则”等。因此,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LCA案例,如日本已完成数十种产品的LCA,丹麦用3年时间对10种产品类型进行了LCA等。 1996年,第一份专门关注生命周期评价的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之产品生命周期

市场营销作业 之 产品生命周期案例分析 辅导老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摩托罗拉“V998和V8088”的产品策略 案例思考? 1、公司针对V998手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分别采取了哪些不同的营销策略?试分析评价这些策略。 2、公司在推出V998手机的情况下,继续发展V8088手机,这两种产品既相似又有区别,试用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解释并评价这种策略。 分析、评价1: 针对V998——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㈠引入期:快速掠取策略 文段依据:公司推出V998手机的市场背景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公司雄踞手机市场的前三位,西门子、三星等品牌还没有引人注意,而国产手机更是悄无声息。 V998款手机是公司在1999年春天推向中国市场的,其特点是:双频、体积小、大显示屏和大键盘。这些特点在市场上是绝无权有的,再加上摩托罗拉先进的市场推广手段,很快便凭借功能和品牌,受到市场青睐。当时的市场定价是¥13000左右。 一、具备相应的市场条件(市场背景): (1)中国市场有较大的需求潜力。中国市场庞大,发展迅速。 (2)V998在市场上绝无仅有,功能奇特,具有较强吸引力。 (3)企业面临西门子、三星等潜在竞争者,需要在市场中保持或增强竞争力。 二、具体策略: (1)针对消费者对该产品不太了解——高促销 运用本公司先进的市场推广手段,以功能与品牌为砝码,引起目标市场的注意,加快市场渗透。 (2)针对广告费和其他营销费用开支较大;推出初期的产品产量和销售量少,单位成本相应较高——高价格 以此获取最大利润。 三、评价: 以快速掠取策略,迅速打开市场,获取最大利润,尽快收回新产品开发的投资。 但是高价格限制了更多消费者的购买,高促销加大成本,风险较大。

苹果公司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苹果公司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产业的生命周期指产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 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生命周期可以从成熟期划为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在成熟前期,几乎所有行业都具有类似S形的生长曲线,而在成 熟后期则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识别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率、产品 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 F面分别介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幼稚期 这一时期的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 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 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成长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 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成熟期 期衰退 这一时期的行业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现象,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产品充斥市场, 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从衰退的原因来看,可能有四种类型的衰退,它们分别是: (1) 资源型衰退,即由于生产所依赖的资源的枯竭所导致的衰退。 (2) 效率型衰退,即由于效率低下的比较劣势而引起的行业衰退。 (3) 收入低弹性衰退。即因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衰退的行业。 (4) 聚集过度性衰退。即因经济过度聚集的弊端所引起的行业衰退。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成功关键因素 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市场 广告宣传,争取了 解,开辟销售新渠道建立商标信誉, 开拓新销售渠道保护保护现有市场, 渗入别人的市场 选择市场区域,改善 企业形象 生产经营 提咼生产效率,开发 产品标准改进产品质量,增加 花色品种 加强和顾客的联 系,降低成本 缩减生产力,保 持价格优势 财力利用金融杠杆 集聚资源以支持生 产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控制系 统的效率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探究

目录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3) 一、传统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方法相关内容 (4) (一)手机游戏相关概念和发展状况 (4) (二)传统手机游戏评估方法 (4) 1.成本法 (4) 2.市场法 (5) 3.收益法 (5) 4.实物期权法 (5) (三)对传统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方法的总结 (5) 二、手机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6) (一)手机游戏产品具备显著的生命周期特征 (6) 1.导入期 (7) 2.成长期 (7) 3.成熟期 (7) 4.衰退期 (7)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机游戏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8) (一)成熟期前手机游戏价值的评估方法 (8) 1.导入期的价值评估方法 (8) 2.成长期的价值评估方法 (8) (二)成熟期手机游戏价值的评估方法 (9) 1.评估模型的确定 (10) 2.主要模型参数的确定 (10) 四、《王者荣耀》的案例分析 (12) (一)《王者荣耀》概况 (12) 1.《王者荣耀》运营收益状况 (13)

2.评估模型对于《王者荣耀》的适用性分析 (17) (二)《王者荣耀》的价值评估过程 (17) 1.《王者荣耀》剩余生命周期的确定 (17) 2.《王者荣耀》预期收益的确定 (18) 3.活跃用户数 (18) 4.活跃用户付费率和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21) 5.后续运营成本C (22) 6.所得税率T (22) 7.预测期内《王者荣耀》各期的预期收益 (23) 8.折现率的确定 (25) 9.计算《王者荣耀》的价值 (25)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26) (一)结论 (26) (二)不足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为了分析诺基亚的产品生命周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知道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典型的产品什么周期一般分为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其判断主要依据销售额与利润额,如图1。据此,我们可以对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简单分析。 一、诺基亚的介绍期(1985~199) 据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而诺基亚一开始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原因是在当时中国尚无手机。介于中国的电子通讯技术起步较晚,诺基亚并未首先占领中国市场。而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诺基亚发现中国的手机市场潜力巨大,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 90年代中期,在华发展期间,诺基亚建立并秉承“携手通行、开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1991年首次全球通话开始,诺基亚就一直是全球通技术的主要开发商。此后,在摩托罗拉于1993年抢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后,诺基亚很快便跟进。 二、诺基亚的成长期(1996~2004年) 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04年诺基亚成功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在拥有了大量的消费群体的同时,诺基亚牢牢把控了Symbian系统S60平台,并且迅速成为产品线,最终让S60平台成为Symbian系统的头牌。2007年在中国,消费者对摩托罗拉还停留在刀锋V3上,诺基亚6600、7610、n73、5700、E53等一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这充分证明了此时的诺基亚正处于成长期。 在此期间,诺基亚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就使得其成功战胜了其他较高端的品牌,这不是偶然。从2000年到2004年,诺基亚凭借着较低的价格、较高的性价比一路卖好。同时又通过能够吸引人的创意广告给消费者以极大的震撼,树立了良好品牌的形象。而通过利润回报可以发现,诺基亚前期的巨额投入是很有价值的。此时诺基亚的品牌定位是中层收入者,所以其广告宣传均是贴近生活类型的。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巧妙的宣传是诺基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

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简介

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简介 钢铁在许多产品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大量消耗的原材料。像其它材料一样,钢铁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对环境造成影响。要对这些影响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就需要有一种综合考虑钢铁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研究的产品环境负荷和潜在的环境影响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from cradle to grave),即从原材料的采集到生产、使用和最终处理整个过程。 LCA作为一种对钢铁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精确评估的方法引入到钢铁工业,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另外,在提高钢铁产品环境性能方面,LCA对钢铁生产企业还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决策支持工具,主要包括: ——对钢铁生产的各工序的环境性能进行优化; ——为用户日益增加的产品环境要求提供支持; ——促进钢铁产品回收率的提高。 1996年,国际钢铁协会(IISI)发起了一项广泛的数据收集工程,即IISI著名的世界范围钢铁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研究。随后,收集的数据被1999/2000年的钢铁生产的数据所更新。这项研究主要发展了一套比较和评估钢铁产品生命周期清单(LCI)数据的一般方法。 随着此项创新性研究的完成,研究结果已经在使用钢铁原材料的外部企业的LCA研究中得到了交流与应用。对其它钢铁生产企业来说,研究结果是一个对照基准和环境改善计划的交流。IISI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进一步改善电子版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果。 什么是生命周期评价? LCA是一种评价与产品(包括产品、服务或活动等)相关的环境负荷和潜在环境影响的技术。LCA研究的产品环境负荷和潜在的环境影响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from cradle to grave),即从原材料的采集到生产、使用和最终处理整个过程,需要的环境影响一般包括资源的使用、人类健康和生态后果。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改进策略评价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年第5期E NVIRONME NT AND S UST AI NAB LE DE VE LOPME NT N o15,2006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改进策略评价 王 露 王京芳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本文从环境保护及经济成本的角度评价了当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数据质量与数据收集成本方面的影响和弊端,并探讨了国内外对其改进的策略,以及其对企业的潜在贡献。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LC A);环境干预;清单分析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06)05-0025-04 在环境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对环境信息的管理,而生命周期评价(LC A)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方法之一。评价公司环境管理效率的基础在于评价环境信息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旨在从经济生态效益的角度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数据收集成本和数据收集质量的影响,以及探讨当前改进LC A方法的策略和LC A对企业的潜在贡献。 1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及其概念 LC A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可口可乐公司委托美国中西部研究所(MRI)对饮料容器进行评价,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的最终处理,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研究,揭开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序幕〔1〕。1990年8月世界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 AC)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C A)”的概念。随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 O)设定了IS O14000系列为环境评价标准,制定了LC A的原理及框架、编目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解释的规范和准则〔2〕。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客观过程,这个过程通过辨别和量化使用过的能源、材料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评价与某一产品、过程或者活动相关的环境负担,评价使用过的能源和材料以及环境排放物的影响,评价和执行促进环境改善的措施。评价覆盖了产品、过程或整个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获取和加工、制造、运输和分配、使用、再使用、维护、再循环和最终处置〔3〕。当前LC A思想已被广泛运用于许多领域,在管理会计中称其为“生命周期成本法”,澳大利亚联邦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物多样化项目也是以LC A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但是最常见的应用还是集中在产品上。目前,公司执行LC A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标志标准和法规(CEEC,1992)以及某些生态标志的市场信誉(SCS,1996)〔4〕。LC A与生态标志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在一个生态标志被允许授予之前,需要评价与某特定产品有关的所有相关环境影响。德国(1978)、加拿大、日本、挪威和奥地利设计了第一批生态标志方案,1992年第一个生态标志法规在欧盟通过(CEEC, 1992),国际生态标志例如木制产品和鱼类标志也相继出现。 2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LC A的结构框架包括四个部分:目标和范围设定、生命周期登记(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进评价。目标和范围设定指启动“LC A,定义其目标、边界和程序的活动。范围设定过程把LC A的目标与研究的程序或范围联系起来,即定义将包括或不应包括什么”〔4〕;生命周期登记是一个技术性的,对能源和原材料要求、空气排放物、污水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其他通过某种产品、过程或活动产生的环境排放量化的数据加工过程;影响评价描述和评价资源要求及附属于清单登记中确认的影响中的环境分量,理想的评价包括生态影响、人类健康影响和资源枯竭以及其他像居住地减少和噪声污染影响等;改进评价是一个对需求和机遇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这一分析过程可包括对改进的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这些改进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的使用和工业加工的变化〔4,5〕。 当前比较流行的LC A结构框架有两种,一是原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协会的生命周期评价框架见图1,另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 O14040的生命周期评价。尽管IS O提供了新的图示,但SET AC的三角形结构仍是总结LC A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该结构展示了LC A 方法的主要步骤,三角形底线表示具有非常详细信息的登记,改进评价列在影响评价的下一步的侧边,同时该结构也显示了在某些情况下,改进评价不需要经过影响评价而直接在登记的基础上完成,因此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评估实施细则

太原市烟草公司 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充分应用科学的系统评估手段实现对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分析评估工作,为工作整体品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省局(公司)整体工作思路,制订太原市《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贯彻执行国家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大网络”的发展战略;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管理机制; 3、在发展百牌号的基础上,为培育两个10多个营造良好的环境; 4、努力解决卷烟产品结构性矛盾,集中力量和资源做大、做精、做强若干重点品牌,当好工业企业的“品牌保姆”; 5、为全省品牌发展的业务操作提供政策依据努力; 6、实现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三个满意”。 二、实施指导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克服非市场因素,以商品的市场表现来说话,通过调研消费者和零售客户,判断商品是否能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前景如何等。 2、以量化评估为手段的原则: 紧密结合《山西省烟草公司品牌评估标准》,商品生命周期

管理应以量化数据分析为基础,努力克服人为因素,根据数据来判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采取对应的不同策略。 3、以工商协同培育品牌为重心的原则: 注重工商互动。在品牌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营销,共同培育品牌,在新品引进、商品培育、商品维护和商品退出上均需要工商协同互动,双方共同制定产品策略,达到双赢。 4、与品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要与品类管理相结合。需要考虑品类策略和产品组合策略。如,某品类市场需求在萎缩,就需要控制该品类中新品的引进;同一品类中产品过多也需要主动将淘汰一些产品。 三、总体执行流程 商品从考察引进到最后退出分孕育期、导入期、培育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按照五个阶段的划分,对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对应分为五个阶段,具体流程为: 商品考察——商品引进——商品培育——商品维护——商品退出 四、各阶段具体执行办法 (一)、商品牌考察阶段 1、提出新品牌引进意向 公司决策管理层根据经营需求提出新品引进意向,品牌管理部门根据引进意向开始组织评估。 2、新品初步评估

工业硫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工业硫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A.1 目的 工业硫酸的原料保存、生产、运输到出售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评价工业硫酸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工业硫酸绿色设计改进方案,从而大幅提升工业硫酸的环境友好性。 A.2 范围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确保两者相适应。定义生命周期评价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并作出清晰描述。 A.2.1 功能单位 功能单位必须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本部分以吨/吨为功能单位来表示。 A.2.2 系统边界 本附录界定的工业硫酸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分5个阶段:原辅料与助剂的生产、原料运输阶段、工业硫酸生产阶段、工业硫酸运输阶段、工业硫酸使用阶段。如图A.1所示,具体包括: 图A.1 工业硫酸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图 LCA 评价的覆盖时间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数据应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取最近3年内有效值)。如果未能取得3年内有效值,应做具体说明。 原材料数据应是在参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地点/地区。 生产过程数据应是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中所涉及的地点/地区。 原料生产 助剂生产 辅料生产 原材料运输 工业硫酸生 产 工业硫酸运 输 工业硫酸使 用

A.2.3 数据取舍原则 单元过程数据种类很多,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原则如下: a)能源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b)原料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c)辅助材料质量小于原料总消耗0.3%的项目输入可忽略; d)大气、水体的各种排放均列出; e)小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1%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可忽略; f)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g)任何有毒有害材料和物质均应包含于清单中,不可忽略。 A.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A.3.1 总则 应编制工业硫酸系统边界内的所有材料/能源输入、输出清单,作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依据。如果数据清单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他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当数据收集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定。然后,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基本流,并据此计算出单元过程的定量输入和输出。此后,将每个单元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除以产品的产量,得到功能单位(即吨/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最后,将产品各单元过程中相同的影响因素的数据求和,以获取该影响因素的总量,为产品级的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 A.3.2 数据收集 A.3.2.1 概况 应将以下要素纳入数据清单: a)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 b)生产; c)产品分配和储存; d)使用阶段; e)运输; f)寿命终止。 基于LCA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数据分为两类:现场数据和背景数据。主要数据尽量使用现场数据,如果“现场数据”收集缺乏,可以选择“背景数据”。 现场数据是在现场具体操作过程中收集来的。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能源与水消耗、产品原材料的使用量、产品主要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和废弃物产生量等。现场数据还应包括运输数据,即产品原料、主要包装等从制造地点到最终交货点的运输距离。 背景数据应当包括主要原料的生产数据、权威的电力的组合的数据(如火力、水、风力发电等)、不同运输类型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产品成分在环境中降解或在本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内处理过程的排放数据。 A.3.2.2 现场数据采集 应描述代表某一特定设施或设施的活动而直接测量或收集的数据相关采集规程。可直接对过程进行的测量或者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从经营者处获得的测量值为特定过程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来源。

分析顺丰的市场定位-并分析现阶段顺丰物流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市场特点和应对的市场营销策略。

10物流2班李佩仪 10140924 问题:分析顺丰的市场定位,并分析现阶段顺丰物流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市场特点和应对的市场营销策略。要求:背景资料、分析内容、启发。字数:2000 一、市场细分(Segmentaiton) 1)地理区域。一般可以将快递市场分为区域快递和跨区域快递。顺丰速运经历了由区域经营到跨区域经营直至 跨国经营的发展。 2)客户行业。一般可以将市场细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细分市场。顺丰速运专注于商业和服务业市 场。 3)客户业务规模。按照客户对快递需求的规模细分市场,可以将客户分为:1、大客户;2、中等客户;3、小客 户。顺丰快递致力于服务大客户、中等客户和中高端小客户。 4)客户所有制性质。客户所有制性质对企业开发市场的成本、合作的欢易程度、客户维护成本、合作层面的决 定和利润空间等都有效直接的影响。 5)物品属性。快递公司在进行快递活动过程中,由于物品属性的差异,使得企业快递作业的差别也很大。顺丰 速运一直定位于“小件快递”,不做大件。 6)服务方式。根据客户所需快递服务功能的实施和管理的要求不同而细分市场,按服务方式可将快递市场分为: 1、综合方式服务; 2、单一方式服务。顺丰速运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方式,既有单一的,也 有综合的。 7)外包动因。按客户选择第三方快递公司的动因进行细分,可将市场细分为:1、关注成本型;2、关注能力型; 3、关注资金型; 4、复合关汪型。选择顺丰速运的客户,一般都是“关注能力型”。 二、目标顾客(Targeting) 顺丰的目标客户锁定在月结客户,对象主要是:企业;白领或者是金领;国外快递客户。 目标客户被锁定,所有的营销,运营,服务策略都要以目标客户的利益点进行。什么是目标客户最关心的利益点?顺丰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与分析。企业客户利益点:便利,安全,快速,全国性网络,经济成本,优质服务。白领或者是金领:便利,安全,准确,优质服务;国外客户:准确、安全、经济,便利。最终顺丰准确定位点为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便利,优质服务。顺丰所有的市场营销策略,运营,资源整合,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定位点展开。在这个目标市场了顺丰不仅发挥了竞争优势,更打造了持续的竞争力。 (1)产品定位(Position)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CA) --------针对污水处理厂 [2013-1-10]

目录 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1) 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演变 (1) 2.1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1) 2.2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 (2) 2.3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 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3) 4 LCA的应用 (5) 4.1在企业中的应用 (5) 4.2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5) 4.3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 4.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 5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 (6) 5.1研究方法 (6) 5.2评价过程 (8) 6 LCA的展望 (12)

生命周期评价(LCA) --针对污水处理厂 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ISO14040对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方法。LCA突出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时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生态衡算”等。产品的生命周期有4个阶段:生产(包括原料的利用)、销售/运输、使用和后处理,在每个阶段产品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环境。 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演变 生命周期评价( LCA)的思想萌芽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纳入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而成为国际上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支持工具。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2.1 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生命周期评价最早出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所展开的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的研究。该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从摇篮到坟墓)。这项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它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当时把这一分析方法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自此,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私人咨询公司相继展开了类似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并且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包装品。从1970年到1974年,整个REPA的研究焦点是包装品和废弃物问题。由于很多与产品有关的污染物排放与能源利用有关,这些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它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生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作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随后,美国ILLIN0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又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 1993年SETAC在“生命周期评价纲要:实用指南”中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示。 图1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 2.1 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 确定目标和范围是LCA研究的第一步。一般需要先确定LCA的评价目标,然后根据评价目标来界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功能单位、系统边界、环境影响类型等等,这些工作随研究目标的不同变化很大,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但必须要反映出资料收集和影响分析的根本方向。另外,此研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可能修正最初设定的范围来满足研究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种没有预见到的限制条件、障碍或其它信息,研究目标本身也可能需要修正。 2.2 清单分析

第八讲 生命周期评价

第八讲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1.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来自工业生态学中的生物代谢,亦即生物体在能量的推动下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产出生物质,直至向环境中排出废料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不仅是经济学术语,而且涉及环境、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概念,指产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全部过程,也有的称“生命循环”或“寿命周期”,均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总和,包括了产品的从自然中获取最初资源,经过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制作、运销、使用复用、再循环,直至产品最终处置和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取自自然 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如一座建筑物,它的生命周期可能长达1-2百年,而某些包装材料只有数周或数月的寿命。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局限于同一地区,也可以遍及世界五大洲,如在澳大利亚开采铁矿石,在亚洲冶炼成钢材,输入欧洲制成汽车,出口北美洲销售,汽车报废后进入汽车坟场,或作为废铁运向南美洲。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 原材料加工; 产品生产制作; 包装运销; 产品使用; 再生处置。 相关环境问题归成5 类: 原材料选择;

能源消耗; 固体废料; 废液排放; 废气排放。 2、生命周期评价的由来 生命周期最早用于实际的例子可追溯到1969年美国研究人员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容器开展的一项能耗研究,这项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开采到最后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追踪和定量分析,为后来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分析工作涉及玻璃、钢铁、铝、纸和塑料等40种材料。 70年代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展了类似的比较性的研究,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80年代环境管理关注的焦点逐步转向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管理,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 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首次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我国于1999年和2000年相继推出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和《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等国家标准。2002年又出版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 至今有关LCA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文献资料,但是对于它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之中,目前我国LCA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3.生命周期评估(LCA)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 ?国际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对LCA的定义是:通过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及废物排放的鉴定及量化来评估一个产品、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担的客观方法。 ?(ISO14040,1997):对产品或服务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与产品或服务 系统功能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和测定的一套系统方法。 ?美国环保局(EPA):对自最初从地球中获得原材料开始,到最终所有的残留物质返归地球结束的任何一种产品或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估测的方法。 举例说明: 饮料瓶选择复用式玻璃瓶还是一次性金属易拉罐? 由于人们往往只看到它们被消费后被抛弃的一瞬间,于是很容易产生玻璃瓶一定比易拉罐有利于环境的判断.但其实消费和抛弃仅仅是这些包装容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个环节,从它们各自的原料被采掘、加工成容器,到用来包装食品,再将包装好的食品运输分销到消费者,乃至在消费者家中如何储藏等所有环节,都对环境造成影响。

全生命周期评估框架

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ISO14040:1997) 前言 本標準等同採用國際標準ISO14040:1997《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本標準是環境管理系列國家標準中關於生命周期評價的第一個標準。 ISO關於生命周期評價標準1)還有: ISO14041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目標與範圍的確定,清單分析 ISO14042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ISO14043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生活周期解釋 本標準的附錄A是提示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提出並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范與華、張天柱、段寧、劉忠、饒一山、楊建新、吳雲。 ISO前言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對某技術委員會工作感興趣的成員團體有權參加該技術委員會。國際上的其他組織,無論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透過與ISO的聯絡參加其工作。在電工技術標準化方面,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由技術委員會正式透過的國際標準草案提交各成員團體表決,國際標準須取得至少75%參加表決的成員團體同意才能正式透過。 國際標準ISO14040是由ISO燉TC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生命周期評價分委員會(SC5)制定的。 附錄A為提示的附錄。 引言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對產品1)生產與消費中可能伴隨的影響的進一步了解,人們希望建立一些方法,來更好地認識和減少這些影響。生命周期評價(LCA)就是出於這一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技術。本標準規定了開展和報告LCA研究的原則和框架,並包括一些最低要求。 LCA是一種用於評估與產品有關的環境因素及其潛在影響的技術,其作法為: --編制產品系統中有關輸入與輸出的清單2); --評價與這些輸入輸出相關的潛在環境影響; --解釋與研究目的相關的清單分析和影響評價結果。 LCA研究貫穿產品生命全過程(即從搖籃到墳墓)--從穫取原材料、生產、使用直至最終處置的環境因素和潛在影響。須要考慮的環境影響類型包括資源利用、人體健康和生態後果。 LCA能用於幫助: --識別改進產品生命周期各個階段中環境因素的機會; --產業、政府或非政府組織中的決策(如戰略規劃、確定優先項、對產品或過程的設計或再設計);

化妆品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化妆品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市场增长速度分析 根据对规模以上单位的调查,2005年美容服务业产值为260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1.91%,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9.5%的增长率,另外从业人员达到1600多万员,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06年进口化妆品总量为1.84万吨,同比上年增长20.51%但进口额为3.08万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7.93%。而当年中国市场的广义化妆品制造工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仅12%左右。 2007年1-11月份化妆品累计实现零售128.3亿元,同比增长24.11%,其中护肤品累计实现50.2亿元,占化妆品零售总额的39.1%,彩妆品累计实现12.2亿元,占化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5%。 2008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43% 和17.36%。各类型化妆品出口平均单价不同幅度上涨。以全国化妆品出口首位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化妆品出口企业为2015家,占出口总家数的64.23%,同比增长16.45%。 预计到了2010年全球化妆及美容化学品市场需求将达到190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

化妆品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NP的增长速度,目前化妆品生产商已经把眼光聚集到男士化妆品及高技术化妆保健上,化妆品的需求上限已开始清晰,市场空间正在被加速开发。 二、顾客方面 顾客以对某些化妆品形成了一定的信任度,如欧莱雅、宝洁、资生堂、雅诗兰黛等都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 对于那些收入较低的顾客,在他们的收入范围内也渐渐形成了对某些品牌的信任,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改变其购买对象。 三、产品方面 目前化妆品产品品种丰富,系列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但品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形成了较稳定的多种品种共存的局面。 四、产品技术 化妆品的技术更新很快,为了减小成本,增加效益。很多生产商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使化妆品的生产技术不断向外延伸,寻求更好的替代品。 五、定价 伴随着规模经济的不断壮大,化妆品的定价也因成本的不断降低而有所降低。 新技术的出现,产品的升级,顾客的需要及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化妆品的价格也开始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调整。 六、市场份额及竞争 现在的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极大部分已被一部分企业控制,如白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案例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目录 ?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简介 ? 2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 3 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 ? 4 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征 ? 5 产品生命周期优缺点 ? 6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与策略 o 6.1 1、导入期的营销战略 o 6.2 2、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o 6.3 3、成熟期的营销策略 o 6.4 4、衰退期的营销战略 ?7 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 ?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9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案例分析 o9.1 案例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物流需求及对策[1] o9.2 案例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10 相关条目 ?11 参考文献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