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版市场营销学教案第一章
市场营销学1 第一章 教案

(一)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市场营销包括销售之外的很多其他营销活动,如营销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渠道选择以及广告、公共关系、物流、售后服务等所有与实现企业价值相关的活动,它涵盖了从顾客价值实现到企业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
(二)市场营销是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市场者销不仅包括一系列环节的活动,市且是由这些环节整合面成的流程,也可以说,市场营销不仅是提供产品,还是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
这个让渡价值的流程主要包括3个环节,即选择价值、提供价值、传播价值、如图1-1所示。
(三)市场营销是组织的整体哲学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有序活动。
企业营销的活动过程在相应的营销观念的引导下进行。
同时,市场营销不仅是一个部门的职能,还是组织的整体哲学和时间。
因此,市场营销是针对企业整体的,而不仅仅是营销部门。
1.4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一)营销者、预期顾客与相互营销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交易的过程,价值的实现是交易双方价值的共同实现。
交易双方积极主动寻求响应的一方称为营销者,而另一方则称为预期顾客。
需要注意的是,营销者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如果在交易过程中买方比卖方表现得更主动,则此时买方是营销者,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几个买方都想与同一卖方进行交易的情况下。
但交易双方并非总是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如果出现交易双方都积极寻求响应的情况,则双方都称为营销者,这种情况称为相互营销。
(二)需要、欲望和需求在市场营销学中,需要是指人类的基本要求,如为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水、食品、空气等。
当需要趋向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变成了欲望( wants)。
如人在饥饿状态下会对食品产生需要,当这种对食品的需要转化为想吃某种食品如馒头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想吃慢头的欲望。
需求( demnands)是指对有能力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即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1)欲望;(2)购买能力。
(三)交换与交易交换( exchange)是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处取得自己所需物品的行为。
《市场营销学》授课教案

《市场营销学》授课教案一、第一章:市场营销学导论1. 教学目标: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理解市场营销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学的定义和作用。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市场营销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市场营销学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应用。
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市场营销学定义和原则的理解。
二、第二章:市场与消费者1. 教学目标:了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理解市场细分的原理和策略。
2. 教学内容: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市场细分的原理和策略。
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市场的概念和类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市场细分的原理和策略。
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市场概念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解。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小组进行市场细分案例的分析报告。
三、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1. 教学目标:掌握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理解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的应用。
学会识别市场机会和威胁,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2. 教学内容: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的应用。
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识别与应对策略。
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介绍PEST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识别与应对策略。
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理解。
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市场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报告。
四、第四章:市场营销调研1. 教学目标: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和流程。
掌握市场调研方法和技巧。
学会制定市场营销调研计划和报告。
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和流程。
市场调研方法和技巧。
市场营销学讲课教案

市场营销学讲课教案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1.1 市场营销的概念与意义解释市场营销的定义强调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重要性1.2 市场营销过程介绍市场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推广策略和渠道策略等环节1.3 市场营销观念介绍传统市场营销观念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差异强调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第二章:市场调研与分析2.1 市场调研的重要性解释市场调研对企业决策的意义强调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2.2 市场调研方法介绍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市场观察等市场调研方法2.3 市场分析介绍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概念强调市场分析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重要性第三章:产品策略3.1 产品概念与产品层次解释产品的概念和产品层次的划分强调产品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3.2 产品策略决策介绍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品牌和产品生命周期等策略决策3.3 产品组合策略介绍产品组合的概念和产品组合策略的类型强调产品组合对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第四章:价格策略4.1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解释价格与价值的联系与区别强调价格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4.2 定价策略介绍成本导向定价、市场需求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等策略4.3 价格调整与价格变动介绍价格调整和价格变动的原因和方式强调价格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灵活性第五章:推广策略5.1 推广与推广策略解释推广的定义和推广策略的作用强调推广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5.2 广告策略介绍广告的目标、广告媒体选择、广告创意和广告预算等策略5.3 公共关系与销售促进介绍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的概念和策略强调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对企业市场营销的支持作用第六章:渠道策略6.1 渠道与渠道类型解释渠道的概念和渠道类型的分类强调渠道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6.2 渠道策略决策介绍直接销售渠道、间接销售渠道和混合销售渠道等策略决策6.3 渠道管理介绍渠道成员的选择、渠道冲突的管理和渠道关系的维护等策略第七章:市场营销计划与实施7.1 市场营销计划的概念与流程解释市场营销计划的概念和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流程强调市场营销计划对企业市场营销的指导作用7.2 市场营销预算与资源分配介绍市场营销预算的概念和市场营销预算的分配方法7.3 市场营销实施与控制介绍市场营销实施的过程和市场营销控制的方法第八章:现代市场营销趋势8.1 服务市场营销介绍服务市场营销的特点和策略8.2 网络市场营销介绍网络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网络市场营销的策略8.3 绿色市场营销介绍绿色市场营销的特点和策略第九章:市场营销案例分析9.1 成功市场营销案例分析9.2 失败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十章:市场营销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市场营销伦理介绍市场营销伦理的概念和市场营销伦理的重要性10.2 市场营销与社会责任介绍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10.3 市场营销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介绍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如何实践市场营销伦理和社会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市场营销导论重点:市场营销的概念与意义,市场营销过程。
自考市场营销学第一章(2024)

购买决策复杂
组织市场的购买决策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价格、服务、品牌等多种因素,因此决策过 程相对复杂。
专业性强
组织市场的购买者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行业经验,对产品或服务有较为专业和深入的了解,对供 应商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较高。
多样性
消费者市场需求多样化,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 惯。
易变性
消费者市场需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状况、社会文化、 科技进步等,因此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发展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市场需求会不 断发展和变化。
16
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 复杂型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购买价格昂贵、购买次数较少的商品时,由于缺乏 对产品性能的了解,往往需要广泛收集信息,经过认真学习,产生对某一品牌 商品的信念,形成对品牌的态度,并慎重地作出购买决策。
警惕市场环境中可能对企业造成 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政策调整、 经济波动等。
运用SWOT分析等工具,对环境 机会和威胁进行量化和评估,为 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024/1/26
14
04
消费者市场与购买行为
2024/1/26
15
消费者市场的特点
2024/1/26
非营利性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 不是为了盈利。
10
0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024/1/26
11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
自考00058 市场营销学 精讲

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一章市场营销和营销哲学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1912赫杰特齐市场营销学”诞生。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1.经济学最为紧密从经济学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2.心理学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主体是经济活动中的个人和组织的意识或心理状态需要、欲望来源于心理学。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3.社会学群体和社会环境下的人类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社会因素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4.管理学企业活动企业管理行为涉及价值传递的整各个活动环节的协调程度。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2004年,AMA组织职能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过程。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不仅仅是销售销售之外营销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渠道选择以及广告、公共关系、物流、售后服务等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31、选择价值2、提供价值3、传播价值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组织的整体哲学营销环境和观念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营销者、预期顾客与相互营销积极主动寻求响应为营销者,预期顾客。
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更主动买方是营销者交易双方都积极寻求响应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需要、欲望和需求需要(基本要求向某些欲望()。
需求(某个具体产品12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交换与交易交换(回报5(1(2(3(4(5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交换与交易交易(行为过程状态或一个事件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市场、关系和网络市场场所交换关系的总和特指企业的顾客群体动中卖主行业,买主市场。
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关系(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长期保持下去长期稳定知识点1 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网络(企业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市场网络讲解归纳与举例1.)。
《市场营销学》授课教案

《市场营销学》授课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市场营销策划、执行和控制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需要。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掌握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产品策划与推广、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1)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市场调查与分析(3)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4)产品策划与推广(5)价格策略(6)渠道策略(7)促销策略(8)市场营销管理2.2 教学安排(1)第一章: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第二章:市场调查与分析(3)第三章: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4)第四章:产品策划与推广(5)第五章:价格策略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材、案例库等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40%。
4.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和课程作业,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市场营销学》,作者:张晓辉,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2 案例库收集各类市场营销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最新的市场营销资讯,拓宽学生视野。
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
六、教学大纲6.1 第六章:渠道策略理解渠道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渠道分类和选择掌握渠道权力的管理和渠道冲突的处理分析案例,了解渠道策略的实际应用6.2 第七章:促销策略理解促销的定义和目的学习促销工具和策略掌握促销计划的制定和评估分析案例,了解促销策略的实际应用六、教学大纲6.1 第六章:渠道策略理解渠道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渠道分类和选择掌握渠道权力的管理和渠道冲突的处理分析案例,了解渠道策略的实际应用6.2 第七章:促销策略理解促销的定义和目的学习促销工具和策略掌握促销计划的制定和评估分析案例,了解促销策略的实际应用七、教学大纲7.1 第八章:市场营销管理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概念和过程学习市场营销策划和控制的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绩效评估的标准分析案例,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实际应用7.2 第九章:市场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理解市场营销道德的重要性学习市场营销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原则掌握市场营销道德决策的流程分析案例,了解市场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实际应用八、教学大纲8.1 第十章:国际市场营销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和环境学习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模式掌握国际市场营销进入策略和国际市场选择分析案例,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实际应用8.2 第十章:营销创新与未来趋势理解营销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习数字化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和大数据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掌握营销创新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分析案例,了解营销创新的实际应用和未来趋势九、教学活动设计9.1 课堂讲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系统的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市场营销学教案(全)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1、学习市场营销学有哪些意义•2、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新课:三、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主体、客体与环境。
•(2)、市场营销学的主要内容:•环境与市场分析;•企业营销战略与策略;•企业营销的组织与控制;•营销进展。
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新课: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macro—environment)和微观环境(micro—environment)两大类。
这两种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容与从属关系。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市场营销环境具有以下六个特征动态性客观性差异性特征复杂性相关性多变性三、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因素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一整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参加者、市场和其它相关力量构成。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市场营销环境含义,特征,因素新课:四、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企业必须适应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政府和法律机构都会为公众的利益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法例,以调节工商机构的运作。
1. 政治环境,这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倾向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的营销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 法律环境,企业研究法律环境,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一方面要守法经营、合法经营,另一方面是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公众利益团体环境,社会公众团体的活动,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企业的营销者的既要善于应付消费者运动与环保运动的挑战,又要善于捕捉以创造营销机会。
二、人口环境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最终对象是具有购买欲望和购买力的购买者。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容量。
影响企业营销的人口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地包括: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人口地理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单等。
三、经济环境复习: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新课:五、市场营销微观环境营销微观环境指对企业服务其目标市场的营销能力构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力量。
市场营销学教案范文

市场营销学教案范文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1.1 市场营销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市场营销观念及其演变1.3 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4 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1 市场环境的概念与构成2.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2.3 微观环境分析:4P's分析2.4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应用第三章: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3.1 市场调研的意义与程序3.2 市场调研的方法与技巧3.3 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4 市场需求分析与应用第四章: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4.1 市场细分的概念与方法4.2 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评估4.3 市场定位的策略与实施4.4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的应用案例第五章:产品策略5.1 产品与产品组合的概念与分类5.2 产品策略的内容与目标5.3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5.4 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第六章:价格策略6.1 价格与价格策略的概念6.2 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6.3 价格调整与竞争策略6.4 价格策略的应用案例第七章:渠道策略7.1 分销渠道的概念与类型7.2 渠道设计与管理7.3 渠道冲突与协调7.4 渠道策略的应用案例第八章:促销策略8.1 促销与促销策略的概念8.2 促销工具与组合策略8.3 促销预算与效果评估8.4 促销策略的应用案例第九章:市场营销计划与控制9.1 市场营销计划的概念与内容9.2 市场营销计划的编制与实施9.3 市场营销控制的方法与指标9.4 市场营销计划与控制的应用案例第十章:市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10.1 市场营销道德的概念与内容10.2 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产生与解决10.3 市场营销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实践10.4 市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市场营销学概述难点解析: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需要理解从传统销售观念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过程,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需要深入理解市场定位、4P's等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新版市场营销学教案第一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市场营销学教案周爱华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类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属于管理学范畴,该学科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它是财经大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市场营销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到更大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学会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并针对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用营销学的概念与理论解释、解决实践中的营销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应用市场营销原理解决企业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财经相关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市场营销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牢固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4)立足本课应用性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市场营销和营销哲学学习目标:1.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掌握其相关概念;2.熟悉市场营销哲学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哲学确立的条件;3.把握市场营销管理流程和具体任务;4.认识市场营销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解其重要意义。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一、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一)市场营销学的产生1902年,美国的密歇根、加利福尼亚州和伊里潘三所大学正式设置了市场营销学课程;1905年,克罗西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了名为产品市场营梢的课程;1910年巴特勒在威斯康辛大学讲授了名为市场曹销方法的课程;1912年.哈佛大学的赫杰特齐出版了第一本名为“市场营销学”的教科书。
所有这些标志着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二)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2.市场营销学与心理学3.市场营销学与社会学4.市场营销学与管理学二、市场营销的概念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市场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
1.有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市场营销下定义。
例如, E.J.Mccarthy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
又如,Philop Kotler 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
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2.还有些定义是从微观角度来表述的。
例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企业营销活动”。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5年对市场营销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
”这一定义比前面的诸多定义更为全面和完善。
主要表现是:(1)产品概念扩大了,它不仅包括产品或劳务,还包括思想;(2)市场营销概念扩大了,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包括赢利性的经营活动,还包括非赢利组织的活动;(3)强调了交换过程;(4)突出了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定义从社会角度看: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显示交换的活动,也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同别人自由交换的产品和价值,以获取其所需、所欲之物的社会过程。
从管理角度看:市场营销就是当一桩潜在交易中至少有一方考虑如何从另一方获得所渴求的反应时而形成的目的和手段的过程,包括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保持和发展顾客。
三、市场营销的特征1、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2、市场营销是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3、市场营销是组织的整体哲学四、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一)营销者、预期顾客与相互营销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交易双方积极主动寻求响应的一方称为营销者,而另一方则称为预期顾客。
营销者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
在交易双方如果出现交易双方都想与同以卖方进行交易的情况,则双方都营销者,这种情况称为相互营销。
(二)需要、欲望和需求需要指人类的基本要求。
它是促使人们产生购买行为的原始动机,是市场营销活动的源泉。
当需要去想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变成了欲望。
欲望指建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个性等基础之上的需要。
需求是以购买能力为基础的欲望。
(三)交换和交易交换是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处取得自己所需物品的行为。
交易是指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一种行为。
交换是个过程,交易是一种状态或一个事件。
(四)市场、关系和网络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特指企业的顾客群体。
卖主构成行业,买主构成市场。
关系指企业与其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成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等)所形成的一系列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
网络是指由企业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
第二节市场营销哲学的确立一、市场营销哲学的概念市场营销哲学,亦称市场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和指导思想。
它是一种观念、态度或思维方式。
二、市场营销哲学的类型营销观念根据建立的基础不同,可分为传统营销观念和现代营销观念。
传统营销观念建立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基础上,市场处于一种供不应求或由供不应求趋向供求平衡的状态下,而且购买者总体呈现出的是一种无差别的需求。
传统营销观念主要包括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
现代营销观念建立在以消费者或以社会利益为导向的基础上,市场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而且购买者总体呈现出的是一种差异性的需求。
现代营销观念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观念、顾客导向、社会营销导向等。
传统市场营销哲学(一)生产导向Producing Concept1.时间:工业革命至1920年间2.观点: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喜爱可以随处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案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傲慢地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
”3.实质:卖方市场,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
4.适用:(1)供不应求。
(2)成本太高,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
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期曾倾全力于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努力降低成本,使消费者购买得起,借以提高福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
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
5.案例:福特T型车案例1903年第一批福特车因实用、确保质量,价格合理,一开始生意兴隆。
1906年推出豪华车型,一般消费者买不起,销量下降。
1907年薄利多销,生意回升。
1908年标准化的基础上大规模生产T型车,后来采用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使过去12.5小时生产一辆“T型车”,降到了9分钟生产一辆,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在全世界设置7000多家代销商,广设销售网点。
最终20年代中期“T型车”驶向了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美国汽车行业之首。
1919福特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1924年,每辆“T型车”的售价已降到240美元,1926年福特车年产量已占全美汽车销量的1/2;与此同时又提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是黑色的”,实行以产定销的策略,以“黑色车”来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象征。
1923年通用提出了“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以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需要。
结果使“T型车”在竞争中日益失利,终于在1927年5月被迫停产。
1928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被通用汽车公司超过,退居了第二位。
(二)产品导向1.时间: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
2.观点: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物美价廉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改进。
3.实质:与生产观念一样,卖方市场,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
4问题: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略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
营销近视症就是不适当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上或技术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消费需要)上,其结果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
(三)推销导向Selling Concept1.时间: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总供给超过了市场的总需求,即使产品的质量高,价格合理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2.观点:其认为只有积极地推销和进行大量的促销活动消费者才会克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而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而不能听其自然。
企业必须开展积极推销和大力度促销活动,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
3.实质: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基础上的。
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4.推销假设:即使顾客不喜欢,买了之后会很快忘掉。
5.适用:(1)非渴求商品。
如保险。
(2)产品过剩(3)竞争激烈现代市场营销哲学(一)市场营销导向Marketing Concept1.时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2.观点:正确地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以比竞争者更好地方式去满足。
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产品,组织产品生产,开展整体营销活动,把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实质:买方市场,以需定产,以消费者为中心。
(二)顾客导向顾客导向是指对市场中每一位顾客的需要都加以区分,并收集不同顾客的历史交易信息、消费习惯和偏好信息等各种相关资料,以此为基础为市场中不同的顾客分别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三)社会营销观念1.时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环境保护意识兴起。
2.观点:认为企业的任务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使顾客满意,同时维护与增进消费者和社会福利。
因此,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社会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完善。
3.实质:保护社会环境,以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中心。
4.案例:汉堡为何是垃圾食品?汉堡为何是垃圾食品。
虽可口却无营养;脂肪含量高,高盐;方便包装,过多的包装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