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损伤表现

尺神经损伤表现

尺神经损伤表现

(1)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

(2)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手部精细活动受限,手内肌萎缩。

(3)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第二十二章_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 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围等因素有关。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源性两种。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后者是被体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出血,最后瘢痕化。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 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

面瘫最新

面瘫最新 面神经麻痹蒋川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面神经是一混合性神经其功能以运动为主也含有感觉纤维及副交感纤维。 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感觉神经纤维()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鼓索神经:舌前味觉()镫骨神经:支配听觉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泪腺()支配唾液腺面神经为对脑神经的第对神经,脑桥延髓沟的外侧出脑行向前外进入内耳道两根在内耳道内合并穿内耳道底行于颞骨岩部的面神经管面神经的分段以茎乳孔为界面神经管段颅外段()运动神经核上段起自额叶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层中枢下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 ()运动神经核段面神经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绕过外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小脑脑桥角段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小脑脑桥角会同听神经抵达内耳门。 此段虽不长但可被迫扩展到cm而不发生面瘫。 ()内耳道段面神经由内耳门进人内耳道偕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

底。 ()迷路段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人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此段最短长~mm()鼓室段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适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 此处骨管最薄易遭病变侵蚀或手术损伤亦可将此段分为鼓室段(自膝神经节到外半规管下方)与锥体段(自外半规管下方到锥隆起平面)。 ()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此段部位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cmo()颌骨外段脑桥延髓沟内耳门面神经管面神经膝面神经管段的分支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鼓索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面神经主干主干进入腮腺前的分支主干在腮腺的分支()岩大神经:在膝神经节处由面神经分出由内脏运动纤维构成经过岩大神经沟出破裂孔再经翼管前行抵翼腭窝在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布到泪腺及腭鼻腔粘膜腺支配腺体的分泌。 ()镫骨肌神经:为面神经行于面神经管沿鼓室后壁下降时在锥隆突后侧发出的一个细支支配镫骨肌。 ()鼓索:是面神经在未出茎乳孔前发出的重要分支含内脏运动和内脏感觉纤维穿过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一个分支)。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是膝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随舌

周围神经损伤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症状 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 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不能对掌 5 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桡神经于肘上发出分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若发生肘上损伤,患者还会出现出现伸腕功能障碍。 6.尺神经损伤: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尺神经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 7.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9腓总神经损伤:垂足畸形,病人为了防止足趾拖于地面,步行时脚步高举,呈跨越步态;足和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及小趾前外侧感觉丧失。 10.腓肠神经是感觉神经,在小腿后面,走行表浅,行程长且束数适宜,易于切取,术后不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是横跨面部神经移植术的最佳供体 神经损伤分为三类:A、神经断裂B、神经轴突断裂C、神经失用。只有神经失用电生理检查正常。神经失用由于神经轴突及鞘膜完整,虽功能丧失但电生理正常。 1 / 1

周围神经损伤考点总结

周围神经损伤考点总结 考试大纲 考情分析 重难点: 易考点:神经损伤后的表现、检查 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 1.概念 外伤→神经传导障碍→运动感觉的异常 2.分类 ①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神经纤维不发生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明显而无肌肉萎缩,痛觉迟钝而不消失。 数日或数周内功能可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 ②神经轴索中断 神经受钝性损伤或持续性压迫,轴索断裂导致远端的轴索和髓鞘发生变性,神经内膜管完整,轴索可沿施旺鞘管长入末梢。 临床表现为该神经分布区运动、感觉功能丧失,肌肉萎缩和神经营养性改变,但多能自行恢复。 严重的病例,神经内瘢痕形成,需行神经松解术。 ③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断裂,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需手术修复,方能恢复功能。 3.表现 ①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其所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由于关节活动的肌力平衡失调,可出现一些特殊的畸形。随时间延长,肌肉逐渐萎缩。 ②感觉功能障碍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与温度觉,神经断裂,其所支配的皮肤以上感觉均消失。 由于感觉神经相互交叉,重叠支配,实际感觉完全消失的范围很小,称为神经的绝对支配区。 如神经部分损伤,则感觉障碍表现为减退、过敏或异常感觉。感觉功能检查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亦有重要意义。 ③神经营养性改变 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表现,神经损伤立即出现血管扩张、汗腺停止分泌,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汗腺功能检查对神经损伤的诊断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无汗表示神经损伤,从无汗至有汗则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恢复早期为多汗。 ④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 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⑤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检查和体感诱发电位对于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帮助观察损伤神经再生及恢复情况有重要的价值。

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的原因

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的原因 听说过神经损伤肌肉萎缩吗?相信这个是对很多人都是陌 生的,但是也有患有这样疾病的人群这个对他们都是很苦恼的,同样的对于他们的家人也都是很焦急的不知道该怎么治疗,有些人也是非常的过于担心和害怕,以为他有很大的危害发生,以至于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实现如今疾病都是很容易治愈的,那么神经损伤肌肉萎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过度疲劳。超过五分之一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发病前几天有过度疲劳史,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需要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有十分之一的面神经损伤患者承认得病前遇到了自己难以承受的心理事件,如调换工作岗位、亲友患病、家庭危机等,这也是引发面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 2、受凉。调查显示,有53%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排行的第

一名。这说明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面神经损伤发病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很多患者是在体力活动后出了一身汗,为图一时痛快,用电扇或空调对着头直吹,殊不知此时人体的抵抗力正处在最低点,遇冷后面神经的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神经损伤。 3、病毒性。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侵入机体后,均易与面神经亲和,使之充血、水肿,影响其功能的传导,亦可能为引发面神经损伤的原因。 1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多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呈休眠状态。外伤、发热等因素能激活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活化的病毒经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增殖后引起带状疱疹。可通过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来预防。 2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咳嗽、流涕、呼吸困难等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并借由空气迅速传播,在世界各地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只有经常掌握流感病毒变异的动态,选育最新流行的病毒株,才能及时制备出有特异性预防作用的疫苗。

颌面部神经疾患规范

1.支配口腔颌面部感觉的主要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E.迷走神经 2. 支配口腔颌面部运动的主要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E.迷走神经 3.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为 A.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 B.疼痛一般与咀嚼和张闭口运动有关 C.骤然发生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D.临床上常有先兆期和头痛期 E.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 4下列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描述错误的是 A.中老年人多见 B.神经系统检查常有阳性体征 C.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D.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5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为 A.神经营养药 B.苯妥英钠 C.激素类 D.卡马西平 E.山莨胆碱 6三叉神经功能检查不包括的项目是 A.泪液检查 B.温、痛觉检查 C.角膜反射 D.腭反射 E.运动功能检查 7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位于颞下颌关节区,应属于三叉神经的哪一支疼痛 A.第Ⅰ支 B.第Ⅱ支 C.第Ⅲ支 D.第Ⅰ、Ⅱ支 E.第Ⅱ、Ⅲ支 8.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种方法中,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的是 A.卡马西平治疗 B.神经撕脱术 C.无水酒精注射 D.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E.维生素B1 、B12及局麻药封闭疗法 9.三叉神经周围支切除撕脱术主要适用于 A.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B.三叉神经第Ⅰ、Ⅱ支 C.三叉神经第Ⅱ、Ⅲ支 D.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E.眶下神经和腭大神经 10.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时,最后温度应升至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90~100℃ 11. 采用三叉神经感觉功能判断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时,下列哪种情况为达到最佳加热效果 A.痛觉、触觉消失,角膜反射保留 B.痛觉、触觉、角膜反射均消失 C.痛觉、触觉消失,味觉保留 D.痛觉消失,触觉、角膜反射保留 E.痛觉、味觉消失,触觉保留 12.最易使三叉神经痛高痛阈“扳机点”出现阳性体征检查方法为 A.拂诊 B.压诊 C.触诊 D.叩诊

精选-常见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1.臂丛神经损伤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拇指、示指屈曲受阻:

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功能障碍。 5 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 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为拇指、示指远侧指间关 节不能屈曲,使两者不能捏成一个圆形的"O"型。即食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食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 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手部精细活动受限,手内肌萎缩。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7.股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指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得损伤, 损伤后得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就是常见得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她组织损伤合并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得运动,感觉与营养均将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得臂丛损伤;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得神经受压;火器伤,如枪弹伤与弹片伤;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她医源性损伤。?病理生理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处理上需手术吻合。? 2、神经轴突断裂?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得远侧段。但临床上常见得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伤,恢复较差。 3、神经失用 神经轴突与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如骨折压迫神

经,需复位或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临床表现 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得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与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

尺神经

尺神经 疾病概述 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 疾病描述 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 症状体征 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肋、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疾病病因 外伤。 病理生理 尺神经来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上臂中段逐渐转向背侧,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计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于尺侧腕屈肌桡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即分为深、浅支,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尺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尺神经

尺神经 编辑词条 是脊神经臂丛的分支,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动脉内侧下行,至三角肌止点以下转至臂后面,继而行至尺神经沟内,再向下穿尺侧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内侧,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尺动脉内侧继续下降到达腕部。 中文名尺神经处于腕部外文名ulnar nerve 发出的感觉支掌皮支等 目 录 1尺神经 2前臂走行 1尺神经 编辑 尺神经(ulnar nerve)(C7~T1)在腕部,尺神经于腕骨的外侧穿屈肌支持带的浅面和掌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 尺神经在前臂的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向尺侧屈腕)、第3、4指深屈肌(第4、5手指末节指骨屈曲)、掌短肌(手尺侧近端的皮肤肌肉)、小指展肌(小指外展)、小指对掌肌(小指对掌)、小指屈肌(小指屈曲)、第3、4蚓状肌(第4、5指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骨间肌(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拇收肌(拇指掌部内收)及拇短屈肌深侧头(拇指第1指节屈曲)。 尺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有:①掌皮支,分布小鱼际肌表面的皮肤;②背皮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和小指、无名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③终末浅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面远端皮肤和小指、无名指尺侧掌面的皮肤 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称为“爪形手”,其感觉障碍则以手内侧缘为主。尺神经损伤后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即Froment征阳性,它是检查拇内收肌瘫痪的方法。 2前臂走行 编辑 尺神经在前臂的走行为:自主干经屈肌支持带浅面,伴行于尺动脉尺侧入手掌,在豌豆骨外下方分为浅、深两支。 正中神经 编辑词条

脑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

脑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 脑梗膜下血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特别有影响的,所以出现脑梗膜下血肿的患者,都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会诱发其他的疾病,因此想全面了解一下脑梗膜下血肿临床的表现,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就跟随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1.病史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颅内血肿,国内一组报道,在72例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中,有头部外伤史者63例,占87.5%。由于外伤轻微,临床上约1/5患者和家属不能回忆起有关颅脑外伤病史。通常本病病程为慢性经过,最长者可达一年半或更长 2.精神症状老年人的精神障碍较为突出,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寡言少语,多睡,甚至精神失常,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失禁等。极易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或老年性痴呆。

3.颅内压增高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者占14%~20%,起初为轻微的头痛,当血肿逐渐增大时方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呕吐、视觉症状,查体时可见视盘水肿。老年人因为脑萎缩,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或不明显。婴幼儿患者,颅内压增高,则表现为前囟饱满,头颅增大,可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 4.颅神经受损除视力减退外,还可有动眼神经、展神经及面神经损伤症状。少数患者有耳聋、耳鸣、眩晕及听力减退等,常在血肿清除后得到恢复。? 5.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震颤麻痹,动作缓慢,肌力减弱而肌张力增高,步态不稳,行走时呈慌张步态等。上述表现如在外伤后出现,应及时行辅助检查以除外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6.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占1/3左右,如语言功能障碍;半身肢体无力甚至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病理反射阳性等类似脑血管疾病的表现。? 7.癫癎易与颅内肿瘤相混淆。在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中,有10%左右以癫癎症状起病。老年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癫癎发作,应想到有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

神经损伤的症状

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 (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氏综合征; (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肢感觉全部丧失,上肢各种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9.胫神经损伤:(1)踝关节不能跖屈和内翻;(2)足趾不能跖屈;(3)足底及趾跖面皮肤感觉缺失;(4)小腿后侧肌肉萎缩;(5)跟腿反射丧失。10.坐骨神经损伤:(1)膝以下受伤表现为腓总神经或胫后神经症状;(2)膝关节屈曲受限,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无收缩功能;(3)髋关节后伸,外展受限;(4)小腿及臀部肌肉萎缩,臀皱襞下降。11.股神经损伤:(1)大腿前侧,小腿内侧皮肤感觉缺失;(2)膝腱反射减弱或丧失;(3)膝关节不能伸直,股四头肌萎缩。12.闭孔神经损伤:(1)大腿内侧下1/3皮肤感觉缺失;(2)内收肌群麻痹萎缩,不能主动架在健腿上。

康复总结(鹰嘴骨折伴尺神经损伤)

马小薰同学的康复总结(鹰嘴骨折伴尺神经损伤) 前言:以下内容会比较长,本人算是经历很多曲折,康复之路走的算比较艰辛,我相信很多人会遇到跟我一样的状况,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帮到大家。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特别特别好心的人,一直在指导我,还有我的康复师也帮了我很多,非常感激他们,现在自己离胜利不远了,在这里,我愿意带着他们的热心与真诚,分享给需要的人。 一、关于自己的病情 受伤时间:2016年6月9日(死都不会忘记的日子,端午节) 受伤部位:右手肘关节鹰嘴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时间:2016年6月14日(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台,全麻) 恢复状况:简要的先说下自己大致的一个整体情况,手术后一个月开始正式锻炼,当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勇气去压,选择去康复科8次,然后一次锻炼后小手指麻木,不敢再去了,一直就自己主动锻炼了,基本不再被动,休息的也比较多,想缓一缓,当时只是轻微的麻木感,后来加重,手指肌力下降,但还可以分开并拢,后来又发展到锻炼是手指抽的疼,时间长了,小手指伸不直并不起来,要缓好久才可以,基本第2、3这两个月弯曲是耽误了,练练歇歇,毫无效率可言,当时更在意的是神经损伤的问题,很矛盾很纠结,也是差一点就做神经前置手术了,后来做了肌电图跟前面的对比没有加重,医生让回去继续观察,暂时逃过了手术,可在第3个月时,主动还是卡在90,只能说90这个坎好难熬,加上神经问题,又不敢去练,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了,活在煎熬中的我在第4个月的时候决定不可以这样,我要练弯曲,我要压,但是自己确实非常的怕疼,下不去手,我再次选择了去康复科,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康复师跟他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他就开始帮我练了,每周去一到两次,其余时间我还是自己在家主动练习,这样两者配合进行,在4、5两个月内,进步了很多,在6个月时就不去了,全部自己在家锻炼了,现在自主锻炼后基本可以全角,弯曲差5度,神经状况也基本恢复,就是平时随叫依旧会反弹,还是晨僵。(不过不用在乎,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自己可以恢复到最佳) 二、锻炼方法 A、伸直 (尽量早练,三个月内练出来,时间久了伸直会比弯曲困难很多且不容易练到全角,因为时间一久不仅仅是挛缩的问题还有软组织可能会填充到鹰嘴沟里,那伸直基本是不可能完全练好的。) 1、在桌子上,肘部下面垫个柔软的毛巾,先开始10个来回的热身,让胳膊先 预热一下,然后按摩按摩揉揉胳膊,让肌肉放松放松。 2、下面来10个主动锻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何找到正确主动发力方式,首 先手腕发力下压弹几下,然后肘部发力下压,最后一起发力爆发一下你的洪荒之力下压到最大角度,保持一会,千万不要全身都在用力,要与你的呼吸配合,呼气时用力,吸气时放松的一种发力状态。

部分肢体神经损伤症状

部分肢体神经损伤症状 1胸长神经损伤: 1.1前锯肌失去神经支配→翼状肩 1.2常见原因:乳腺癌手术中易出现 2桡神经损伤: 2.1运动障碍表现: 2.1.1旋后肌失去神经支配→前臂旋后障碍 2.1.2桡神经深支骨间后神经损伤→前臂伸肌瘫痪→垂腕 2.1.3指伸肌失去支配→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2.1.4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失去支配→拇指不能伸 2.2感觉障碍表现 手臂桡侧皮肤感觉消退消失,于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明显 2.3常见原因:肱骨中段骨折 3正中神经损伤: 3.1运动障碍表现 3.1.1旋前圆肌失去神经支配→前臂旋前障碍 3.1.2拇长屈肌失去神经支配→拇指不能屈曲 3.1.3拇指不能伸展 3.1.4长期病变→拇指下大鱼际肌萎缩→掌面变平+对掌功能缺失→猿手 3.2感觉障碍表现 3.2.1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麻木疼痛 3.2.2小指、无名指尺侧正常

3.2.3鱼际区感觉不丧失:掌侧皮支在屈肌支持带上方走行 3.3常见原因:腕管综合征 4腋神经损伤: 4.1运动障碍表现 4.1.1三角肌失去神经支配→肩部失去圆隆外观,肩部骨突耸出→方肩 4.1.2小圆肌失去神经支配→臂内收、旋外障碍 4.1.3臂不能外展,患者不能梳头、戴帽等动作 4.2感觉障碍表现 分支:臂外侧上皮神经受损→肩部及臂外侧区上1/3皮肤感觉障碍 4.3常见原因:肩关节前下脱位(肱骨头从肩关节盂中向前下脱位) 5尺神经损伤 5.1运动障碍表现 5.1.1尺神经近端损伤

5.1.1.1骨间肌、拇收肌失去神经支配→手指内收、外展障碍 5.1.1.2长期病变→小鱼际肌萎缩、第3、4蚓状肌萎缩→爪形手 5.1.2尺神经远端损伤:上面两个病变+ 5.1.2.1尺侧腕屈肌失去神经支配→屈腕障碍,腕部弯曲时桡侧偏 5.1.2.2第4、5指屈曲能力减弱 5.2感觉障碍表现 第4指桡侧半,第5指感觉消失 5.3常见原因:肱骨内上髁骨折 6腓总神经损伤 6.1运动障碍表现 6.1.1腓深神经受累 6.1.1.1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失去神经支配→足不能背屈 6.1.1.2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失去神经支配→不能伸趾 6.1.1.3趾长伸肌失去神经支配→足下垂、内翻 6.1.2腓浅神经受累 6.1.2.1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失去神经支配→足内翻→马蹄内翻足 6.1.3跨阈步态: 行走时患者高举足,使髋关节、膝关节过度屈曲,当足落地时先足肩 下垂,接着用整个足跖着地,类似马/鸡的步态:脚步拍打地面 6.2感觉障碍表现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之令狐文艳创作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令狐文艳 1.臂丛神经损伤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功能障碍。 5 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 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为拇指、示指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使两者不能捏成一个圆形的"O"型。即食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食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

面肌痉挛66884

面肌痉挛 【概述(定义、病因病理)】 面神经根处桥脑段受血管压迫,引起神经的脱髓鞘改变,神经纤维之间电流发生“短路”,导致面神经所支配的面部肌肉反复性、发作性、不自主抽动。本病多成年后起病,多在30-40岁之间发病,多为单侧发病,双侧者仅占0,5%,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1:2.8。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检查)】 多为单侧起病,常先发生于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如下眼睑,之后范围逐渐扩大,可波及到如口角等面部其它肌肉。发作时表现为肌肉的快速频繁抽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停止,间歇期正常如常人。随病程延长,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越来越短,并可因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或长时间阅读等原因,导致症状加重,休息后或情绪放松时症状减轻。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诊断依据】 1、病史 2、体检; 3、影像学检查:3D-TOF MRI检查,可显示脑血管与面神经之间的关系。通常发现临近桥脑 1cm以内的面神经受血管压迫,常见血管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 判断血管接触、压迫神经的标准是:距离桥脑1cm内面神经上有压痕;神经被推移或扭曲;血管与神经接触或距离神经2mm以内(卧位时血管可能发生移位)。 4、实验室检查 5、其他检查:面肌肌电图检查可发现髙幅F波或异常肌反应波。

【鉴别诊断】 1、继发性面肌痉挛:继发于面神经损伤或炎症,桥小脑角肿瘤等。 2、面部局限性癫痫:抽搐幅度较大,脑电图检查可间癫痫波。 【治疗】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改变治疗方案时需再签) 【手术方式】 枕下侧方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 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情况 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 4.血APTT+PT; 5.血HIV; 6.血HCV; 7.血RPR; 8.血乙肝五项; 9.心电图; 10.胸片; 11.B超; 12.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围手术期管理】

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和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和表现 (一)周围神经损伤类型 1.神经失用:指周围神经比较轻的挫伤或压迫,神经传导功能暂时中断,一般数天或数周后恢复; 2.轴突断裂:周围神经受到明显的损伤,轴突断裂,远端发生瓦勒氏变性,但是神经内膜保持完整,可望获得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 3.神经断裂:周围神经严重的损伤,神经结构完全离断。不能期望获得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干包含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和植物神经纤维,故神经干损伤后会出现相应主动运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表现 1.主动运动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障碍,甚至消失,肌张力也消失,呈弛缓性瘫痪。神经干损伤后,瘫痪肌肉与其相拮抗的肌肉之间失去平衡,可出现动力性畸形。损伤时间越久,畸形就越明显。必须指出挛缩和畸形是截然不同,神经损伤后,早期出现动力性畸形是由对抗肌肉牵拉所致,呈可复性;如果畸形持续过久而不纠正,则瘫痪的肌肉相对缩短,形成继发性肌肉挛缩。肌肉挛缩进一步促使关节韧带挛缩使畸形成为不可复性,甚至引起骨性的固定畸形。 2.感觉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感觉纤维支配的皮肤区域内感觉理应消失,但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呈现相互重迭的,故开始时形成感觉减退区,称为中间区。由于皮肤感觉神经分布重迭和上、下神经代偿,所以在逐渐恢复后,仅剩其中较小的区域,形成局限性感觉完全消失,称为自主区。 这里所指的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觉、振动觉、深部位置觉及两点辨别觉等。这些感觉在神经完全断裂时全部消失,但在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时,各种感觉消失程度不一;同样,在神经再生恢复的过程,各种感觉的恢复程度也不一。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具有交感性植物神经纤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1)血管舒缩功能;(2)出汗功能;(3)竖毛肌运动;(4)营养性功能。 4.反射消失:周围神经完全离断后,经其传导的所有反射均消失。但是在部分神经损伤时反射活动也会消失,所以反射活动消失不能作为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5.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主要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延长反应引起。临床上以肢体疼痛、肿胀、僵硬、皮肤颜色改变和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症状为特点。临床麻醉中发生的神经损伤一般比较轻,除非穿刺针直接、粗暴的损伤外,大多数属于可逆性损伤,常常在损伤后1-3个月内恢复。

西综

西综0.9 神经系统试题 名词解释: 1.视神经萎缩: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索因各种疾病所致的传导功能障碍。 2.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3.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 4.“三偏”综合征:椎体束集中在内囊,因损害了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5.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 6.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伴单眼眼震;两眼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7.脊髓半横贯损害: Brown-Sequard 综合征,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8.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表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病理征,伴尿潴留。 9.Gerstmann 综合征:计算不能,书写不能,左右侧认识不能,手指认识不能。简答题: 1、神经系统定性诊断(病因诊断)有哪些? 定性诊断:病因诊断 ①血管性:急性起病,迅速达高峰 ②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达高峰。少数爆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③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缓解,复发特点。 ④变性: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 ⑤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⑥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⑦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⑧发育异常 2、视野缺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①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由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②突然失明: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 ③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暗点),视力障碍由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视神经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 ④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 ⑤不规则的视野缺损,最终产生视神经萎缩及全盲:视神经压迫性病变 ⑤重度周边视野缺损称管状视野:癔病和视觉疲劳。 3、动眼神经的传导通路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脚间窝→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脸提肌;睫状

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解剖和诊治要点

尺神经损伤的功能解剖和诊治要点 尺神经损伤的临床解剖要点 尺神经的神经来自颈8、胸1的神经根。它起自臂丛神经的内侧束,经腋窝到达上臂内侧,在肱动脉的内侧向远端行走,在上臂的下1/3处穿过内侧肌腱隔,转向肘关节的内侧。经肱骨内上踝与尺骨鹰嘴形成的尺神经沟到达前臂。尺神经在上臂段无分支,尺神经进入前壁后,在尺侧腕深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向远端行走,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在腕上约5cm左右处分出手背支,支配手背尺侧半的皮肤感觉。本干在腕部的经腕尺管在豆状骨的桡侧进入手掌,立即分为深浅两支。浅支除发出一小支支配掌短肌外,其余部分为感觉纤维,支配手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感觉。深支从小指展肌和小指短屈肌之间到达手掌深部,在骨间肌的表面沿掌深弓向桡侧行走,分别发出分支支配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的深头。 尺神经损伤的受伤机制 损伤原因:常见于刺伤,切割伤,或者压辗、牵拉等直接暴力所损伤。肱骨踝上骨折也是尺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肘外翻,外翻角度过大,会造成尺神经牵拉、磨损损伤。由于尺神经在肘部和腕部经过两个狭窄的骨纤维管道,即肘尺管和腕尺管,若骨纤维管道的管壁增厚,或其他原因造成肘尺管和腕尺管更狭窄,尺神经会因卡压而损伤。 尺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1)临床表现与诊断:腕部尺神经损伤,手内部肌萎缩。环指、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状畸形,拇指不能对指,手部握力减弱,精细动作无法完成,例如写字、弹琴等。小指和环指的尺侧半感觉障碍。如果损伤在肘部或者肘关节以上,除上述症状以外,还会出现尺侧腕屈肌功能丧失,环指和小指的指深屈肌功能丧失,因而出现尺侧屈腕无力,环、小指远侧之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 (2)尺神经损伤的治疗:尺神经开放性损伤,应早期手术探查,修复神经。闭合性损伤或者因肘部和腕部尺神经卡压,有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应及时手术探查。 1)神经探查与修复:尺神经肘部损伤,应于肱骨内上踝与尺骨鹰嘴之间作弧形切口,延至前臂尺侧,在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向远端延伸。肘部尺神经位置表浅,肘部尺侧皮下有前臂内侧皮神经通过,因避免损伤。切开深筋膜后,显露肘管内尺神经,向远端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间分离,可见尺神经和尺动脉。腕部损伤时,可沿尺侧腕屈肌桡侧缘至小鱼际桡侧作“S”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前臂远侧深筋膜,显露腕部尺神经。再向远端分离时,可以切断掌短肌、腕掌侧横韧带和尺侧腕屈肌的扩张部,即可显露尺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2)动能重建:尺神经是手内部肌的主要运动神经,一旦受损,多手部功能影响较大。必要时,可采用肌腱转位,重建蚓状肌功能,常用于转位的肌腱有指浅屈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示指或小指的固有伸肌等。也可采用掌指关节关节囊和掌板成形改善爪形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