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部分)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世界史历史复习提纲上

九年级世界史历史复习提纲上

世界史复习提纲
一.史前史(7.5分)
1.史前史时代的特征及时间
史前史时代指的是人类历史以前的一个历史时期,它始于现代人分子
的产生,终于文明发展以前。

大约从3.5万年前到3500年前的时期,它
可以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的铁器时代。

2.史前史的文明发展
(1)石器时代:包括泥坑文化、洞穴文化、环烧火器文化、彩陶文化、小石器文化等。

(2)青铜时代:出现了铜镯、铜锤、铜盾、铜剑等。

(3)早期铁器时代:铁的发明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进步。

二.新石器时代(9分)
1.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及时间
新石器时代是指从大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的历史时期,
它后来被称为日晷新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发展
(1)部落组织: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组成部落,共同分配资源,分工合作生活。

(2)农业发展: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人们使用木耕的犁,改良
耕作方法,发展对土地的规范使用。

(3)金属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青铜器,使用了有汞的青铜合金,从而改造了社会经济面貌。

(4)艺术活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许多文字记录,并开始使用彩绘画等艺术形式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世界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上册

九上世界史复习·提纲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奴隶社会】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公元前3500年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二、古埃及文明成就:①天文:太阳历;②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医学:木乃伊;④建筑: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用途: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王权衰落。

三、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起源:公元前3500年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二、古巴比伦王国: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实现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三、文明成就:①天文:阴历、设置闰月;②文字: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③计数法:60进位制;④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3课古代印度一、文明起源:前23世纪的印度河流域,代表遗址: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前1500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鼎盛:孔雀王朝;古印度美称:“大象之国”、“黄金之国”二、文明成就:①发明阿拉伯数字▲;②梵文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③佛教④种姓制度▲a.四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b.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社会等级制度。

c.特点: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特征:①兴起于大河流域▲②经济上以农业为主③政治上实行奴隶制专政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奴隶社会】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1.地理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初三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初三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五)古代罗马1、共和国时期: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并在“布匿战争”中打败北非强国迦太基,夺得地中海霸权。

②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高的官职。

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③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出现危机,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公元前45年,恺撒成为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

2、帝国时期:①公元前30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被尊为“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在不断扩张后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两部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延续千年,于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于公元476年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3、古罗马文化宗教:公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传说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

公元11世纪中叶(1054年),基督教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

公元中古[时期封建社会](6世纪——15世纪)(一)日本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与中国最早建立交往的时间是东汉时期,隋唐时期两国往来最为密切。

2、日本的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封建制度,于公元646年进行“大化改新”。

3、大化改新的原因: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专权,挽救大和朝廷的统治危机。

★4、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官僚机构进行管理。

★5、大化改新的影响(意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二)古代阿拉伯1、阿拉伯半岛的分裂:公元6至7世纪,阿拉伯半岛奴隶制部落发展起来,当地受到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阿拉伯商业受到打击,阿拉伯人渴望统一(阿拉伯半岛需要统一的原因)。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九上)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九上)

初三历史世界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建立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古埃及兴亡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两百多年后衰落,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3.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宏伟壮观的石头陵墓。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国家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

2.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

3.古巴比伦王国(1)起止时间:建立于公元前19世纪,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灭亡于公元前16世纪。

(2)国家性质: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1)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征服当地居民,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2.种姓制度(1)形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逐渐形成四个不同的等级。

(2)内容: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雅典城邦的兴起(1)时间: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地点:希腊半岛。

(3)性质: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2.雅典城邦的繁荣(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或伯利克里当政时期。

(2)表现: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文化昌盛;全体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九年级上册提纲-中考历史复习

九年级上册提纲-中考历史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九年级上册复习背诵提纲第一二三四单元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产生于尼罗河流域;文明象征:金字塔。

最高统治者:法老2、古巴比伦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创立时间、创立者: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主张:众生平等。

4、古代希腊文明:近代民主发源地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代表:雅典和斯巴达5、雅典民主极盛时期人物:伯里克利他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内容: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和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等由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城邦高权力机构;为公职人员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局限性:在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亚历山大东征的作用:使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

希腊建筑:_帕特农神庙__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

哲学家:德谟克得特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

6、古代罗马文明: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成共和国建立。

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灭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依然是罗马城。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建筑:圆形竞技场、万神殿等建筑;古代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历法:儒略历。

现行公历的基础。

5、法兰克王国:建立发展: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800年,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称为查理大帝。

他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帝国。

分裂:848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条约,帝国分裂,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6、基督教:公元1世纪中叶,耶稣创立于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精编)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精编)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精编)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3、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该亚的故事4、父系氏族社会:又知其父,又知其母厄瑞斯忒的故事5、世界三大人种: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6、四大文明古国7、古印度种姓制度8、欧洲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 雅典(前6世纪)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权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最高峰,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妇女、奴隶、战俘除外) 9、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10、罗马帝国: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由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11、大化改新时间:646年 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1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㈠ ①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②查理·马特建立采邑制㈡ 教皇国基础的奠定:①丕平献土:751年——奠定教皇国基础②基督教会势力不断加强 ㈢古代希腊爱琴文明克里特岛迈锡尼 历时800年雅典奴隶城邦罗马奴隶制前6世纪执政官行政权力元老院掌实权12、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3、佛教㈠ 产生:①经典:《金刚经》②时间:公元前6世纪③创始人:释迦牟尼④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㈡ 教义: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 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㈢ 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①阿育王在位时期,佛教定为国教 ②传播路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476年 东罗马帝国1453年文明融合方式暴力冲突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罗马的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 罗马同北欧印度中国交往2世纪和平交往中印文化西传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来华元世祖14、基督教㈠产生:①经典:《圣经》②时间:公元1世纪 ③地点: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④背景:犹太人遭受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㈡教义:①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②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救世主,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㈢发展及分裂: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15、伊斯兰教㈠背景:①阿拉伯各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各有自己信仰的神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㈡创立:①时间:7世纪初②地点:麦加③创始人:穆罕默德④经典:《古兰经》⑤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阿拉⑥教徒称为穆斯林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时间 前3000年 前3000年 商 地点古埃及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中亚中国朝鲜 日本东南16、文字17、科学18、文学古代居民 古埃及人 苏美尔人 商朝居民 影响字母文字源流对西亚语言文字发展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从商开始古希腊的科学家 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文学 古希腊 史学 《荷马史诗》寓言 《伊索寓言》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阿拉伯文学 《天方夜谭》。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古代史复习提纲一、上古史:(公元5世纪前)1、大河文明:①古埃及:公元前约3500-公元前525;尼罗河;权利象征——金字塔②新月沃地:公元前3500——前18世纪古巴比伦统一——前7世纪新巴比伦-公元前538;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汉莫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③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2、海洋文明:①希腊半岛:Ⅰ雅典: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的繁荣(西方文明Ⅱ斯巴达之源)②罗马: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前2世纪,三次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帝国——2世纪,规模最大——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3、古代战争:①希波战争:波斯: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攻打印度河、统一两河流域,攻破古埃及,占有小亚细亚——出征希腊,战败。

②希波战争后,希腊繁荣,前5世纪后期,希腊半岛内战,由盛转衰③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打败希腊联军,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有两河流域,到达印度河。

④罗马扩张:前2世纪,三次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帝国——2世纪,规模最大二、封建化(5—15世纪)1、亚洲:①日本:7世纪,大化改新②阿拉伯国际,7世纪,伊斯兰教起着促进作用2、欧洲:①西欧:法兰克王国,5世纪建立,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等级制度。

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③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

三、文明传播:1、传播方式: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蒙古的扩张……友好往来:阿拉伯人的商业往来,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鉴真东渡……2、战争与文明传播关系:和平交往作用:看待不同文明:四、古代文明发展:1、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2、宗教:三大宗教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传播发展3、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4、文学戏剧:荷马:《荷马史诗》,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阿里斯托夫:“喜剧之父”;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里面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1.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与演化-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点2.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的形成-农业革命的意义-城市文明的特征与影响3.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文明的发源地与传播-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二、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1.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2.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3.波斯古代文明-波斯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特点-波斯帝国与希腊的战争与影响三、古代西方文明的发展1.希腊古代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与影响-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2.罗马古代文明-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更替-罗马法律与建筑的影响3.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影响与变革四、中世纪欧洲的政治与文化1.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与组织结构-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2.教会的权力与影响-教会的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十字军东征与宗教的影响3.文化的复兴与科学的进步-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与特点-科学革命与启蒙思想的兴起五、封建社会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1.封建社会的危机与动荡-瘟疫与饥荒的影响-议会制度的兴起与封建特权的削弱2.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与扩张-商业资本主义与工商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爆发3.殖民地主义与海外扩张-殖民地体系的形成与特点-殖民地主义的影响与后果六、近代世界的变革与发展1.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与大革命-启蒙思想家与思想传播-法国大革命与尼泊尔奥斯曼帝国的衰落2.工业文明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民族主义的兴盛3.殖民地解放与新国际秩序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殖民地解放运动-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关系的重构七、冷战与世界格局的重构1.冷战的起因与特点-美苏两极对立与冷战阵营-应对冷战的方式与手段2.区域冲突与全球化的发展-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崛起3.联合国与国际合作的推进-联合国的功能与作用-国际组织的兴起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以上是一个初中世界历史复习提纲的大致框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古代史部分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课标: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和厄瑞斯特的传说,了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2、时间: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3、人种差异: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先进入原始社会(前期:母系氏族;后期:父系氏族)
2、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标:
1、知道金宇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复习提纲:
2、原因: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气温适宜,有利于早期人类生存。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课标:
1、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作
用。

2、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复习提纲:
1、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古希腊文明的象征:奴隶主民主政治;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圣火采集地——希腊雅典)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2)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3)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
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2、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复习提纲:
1、日本——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
(2)领导者:孝德天皇
(3)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4)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在战争的过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1)领导人:穆罕默德
(2)经过:(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传播的过程)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公元630年,兵临麦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特点:等级森严)
课标:
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2、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4、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复习提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
(1)形成:查理·马特改革
时间:8世纪前期。

内容:改变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影响:在西欧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表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纽带:土地
2、思想上——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表现:政治上教权与王权相勾结,教权凌驾于王权;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思想上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一切。

3、经济上: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1)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
(2)争取城市自治权的典型例子: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城市复兴的意义:市民阶级形成;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本家;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领土地跨欧亚非三洲,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文明交融方式——暴力冲
突)
课标:
1、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化的作用。

2、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文明交融方式——和平交
流)
课标: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
化上的贡献,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复习提纲:
1、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马可·波罗
(1)阿拉伯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人发明,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6世纪写法与今天基本一致。

(2)马可·波罗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元朝时期来到中国(元世祖)。

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刺激了新新航路的开辟。

3、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8、9课古代的科技与思想
课标:
1、知道古老的文字的发展,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

2、以建筑艺术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复习提纲:
3、科学、文学、戏剧、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