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课前任务单设计样本
自主学习及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 昆明医科大学

注意:
1、每个学生务必独立完成上述学习资料的自主性学习,资料学习占在线学习成 绩的 70%。 2、需掌握的知识点及操作: ① 差减法称量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② 容量瓶的使用:洗涤、检漏、配液、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 ③ 移液管及吸量管的使用:洗涤、取液、放液等 ④ 滴定管的使用:洗涤、排气泡、滴定操作、读数等 ⑤ 不同容器的有效数字(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
自主学习及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课 程 基础化学实验 内 容 药用硼砂含量的测定——实验基本 操作技能 学 时 3 学时
知识目标:
1、理解差减法称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用差减法称量样品 2、能正确操作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实验基本仪器 3、能用正确的有效数字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学 习 目 标 1、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运用微课等教学资源学会差减法称量, 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实验基本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运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 强对基本操作要领的理解和应用 3、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基本仪器实操演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表达能力
学 习 任 务
任务二:自主性学习检测——作业
登陆 “ 昆明医科大学网络课程平台 ”→ 个人登录 →“ 我的学生空间 ” →“ 翻转课 堂”→“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入学习”→完成翻转课堂提供的作业。 作业占在线 学习成绩的 30%。
任务三:小组讨论与准备
根据实验课划分的小组, 各小组根据各自自主性学习的内容、 要点展开小组讨论, 准备好在课堂讨论环节进行脱稿问题回答及相关仪器的操作演示。
情感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通过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2、通过小组的相互协作演示,提高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和与搭档间的伙伴情感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翻转课堂”课堂活动设计表格
一、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学习识别小数、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单:
1、在家观看微课认识小数并由家长通过 QQ 群向我汇报观看与否。
2、完成小测:(第一个空填分数,第二个空填小数。
)
1. 分米=()米=()米 3 分米=()米=()米
2. 1 厘米=()米=()米 6 厘米=()米=()米
3. 1 米 6 分米 5 厘米=()米
4. 1 角=()元=()元 7 分=()元=()元
5. 4 角 8 分=()元 1 元 2 角 3 分=()
3、收集一张超市的购物小票。
与课前任务的关系:对课前学习进行基本检验,巩固课前所学知识,加深对课前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课前任务单

三.2.我们将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称为___,通常用表示。即。由定义知,倾斜角为__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四.3.给定两点, ,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_____。
五.总结出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直于 轴
由右向左上升
的大小
的情况
的增减性
四.小结练习
R:关联:通过做预习练习与已掌握的知识建立联系
C:信心:课前任务单设计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有信心挑战自己
S:满足:通过完成练习后,让学生上课交流,互批互改,答疑解惑
从而促进学生的成就感等
课上衔接
1.课上反馈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对学生出错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再给几分钟时间让小组内找出类似的题目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1.知道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斜率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3.通过对斜率公式的推导,增强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与主体作用.
作业文档
项目
内容
备注
课程名称
高中数学必修2
章节名称
3.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经历了函数的学习,初步形成了数形结合的能力,另外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奠定了基础。但根据高二提高班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没有形成自觉地把数学问题抽象化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如何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探究学习,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结合图形一步步渗入。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公明中英文学校三三四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提示:用“版本+年级+册+学科名”表示) 学生姓名: 课题1.7(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提示:用“章/节/课时+内容名”表示)编号M7210702主备审核我知我懂 (提示: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
请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我疑我问 (提示:预习报告是教师开课时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各组学习疑点;由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现场交流,培养学生发问能力)活动任务、问题或练习方法建议 课堂预告我思我做任务一:1、 2、任务二:任务三:(提示:任务不同于学习活动环节。
任务是以知识模块学习为主线设计,强调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类问题,再用作业的方式具体呈现;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定)(提示:越具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
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我学我教任务四:任务五: 1、2、(提示:本阶段任务以知识合成与信息重组的内在逻辑,强调更高层次的能力训练;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定)(提示:越具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我会我行任务六: 1、 2、 3、任务七:(提示:本阶段的任务是完成作业、学案互批与互相订正,是学习效果的当堂反馈;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上节课的预习中不要求完成这些任务)(提示:越具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我惑我解 正确:A B C 书写:优 良 一般 速度:快 中 慢声音:清楚 流畅 适中 倾听:专心 思考 质疑 体态:+ 0 - (提示:此项由学生学习之后填写)(提示: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
横版、竖版不重要,30+10翻转中30分钟一定包含作业时间,展示不仅是习惯、能力,还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我的翻转课堂”课堂活动设计表格

四、水、净水器等词条,了解整体的背景知识。
2、查看新闻专题报道,了解中国水污染的大体情况(链接:/NewsHot/water-pollution/)
1、记忆层面:地球上水的来源,饮用水的来源,水污染的来源以及常见的污染物类型
2、理解层面:有毒污染物是如何威胁人体健康的
3、应用层面: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找出身边的水污染事件
4、分析层面:学生针对课前做的调查问卷和简要的数据结果做科学分析,推理出一些重要结论
5、评价层面:学会评估人类活动是否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学生课前准备的生活中出现的水污染案例
5、讨论总结:8分钟每个小组就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其它组需给其打分
6、点名抽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情况:7分钟其他学生须积极指出其调查方法或结果中存在的错误
六、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课前一些自主学习、探究调查,让学生逐步了解到什么是科学研究思维,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辩证地处理问题。
五、课上任务设计
1、课前测试重难点讲解:5分钟就课前测试中的重点题型、错误率高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2、当堂测试:10分钟通过讲解后,提出一些有难度的思考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测试
3、同伴互评:5分钟前后左右自由组伴,互相评阅刚才的测试题
4、进行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两个问题:
1)刚才测试中的开放性问题;
6、严重的水污染-科学知识测验(问答测验,共20道题)
算分方式
1、学习前4个任务,梳理出从水的来源到水污染的思维导图或是整体结构图,15分
2、认真测验“严重的水污染-科学知识测验”,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水污染的情况,并准备一到两个案例,上课时分组讨论,积极参与的学生每人加5分,表现优秀的小组加10分
物理实验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物理实验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物理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实验中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
下面是物理实验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I. 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是关于“麦克风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
我们将了解麦克风的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
II. 自主学习任务1. 阅读材料请阅读以下材料,了解麦克风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麦克风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麦克风的操作方法2. 观看视频3. 实验操作请按以下步骤操作实验:- 准备材料:麦克风,耳机,振荡器,音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 连接实验仪器:将麦克风和示波器通过线缆连接,将其他仪器也连上。
- 进行实验:使用音叉和振荡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的变化。
- 分析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麦克风的工作原理是否得到验证。
4. 思考问题请思考以下问题:- 麦克风是如何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麦克风有哪些操作步骤?如何正确地操作麦克风?- 实验中观察到的信号变化说明了什么?- 麦克风的应用有哪些?5. 提交作业请根据上述任务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下作业:-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 思考题答案:对以上思考题进行回答。
III.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 学习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向老师咨询。
翻转课堂教学课前学习任务单

翻转课堂教学课前学习任务单
任务13:4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
任务14:霓虹灯闪烁的PLC控制
学习时间:2016年12月5日~12月11日学习方式:网上自主学习学习地点:自定
说明:(1)在公告栏“第11次学习安排”中下载文件——“任务13 4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任务14霓虹灯闪烁的PLC控制翻转课堂教学课前学习任务单”;(2)选择主界面中的“任务学习”,分别选择
“任务13”、“任务14”进行学习;(3)进入“任务13”、“任务14”后,按照任务单的内容,依次选择“知识地图”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每一部分后面的练习,练习可多次进入完成,取最高分。
(4)上交程序时,需要先以“学号+姓名+任务13任务14”建立一个文件夹,再将相应的程序放入文件夹中,最后将文件进行压缩发到老师的QQ邮箱中。
(此处特别注意该程序有一个地方错误,请自行修改。
)要求:(1)所有同学务必在2016年12月11日中午12点以前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及练习,过时将影响平时成绩,后果自负哟;(2)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相互交流,可以通过网上交流讨论区提问和交流,也可直接咨询老师,QQ:364440954,电话:186****2926或42860120。
学习委员于12月11日晚上7点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反馈给老师,便于课上教学更有针对性。
小学翻转课堂教案模板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解决(具体难点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视频、PPT、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准备相关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讲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上传至网络平台。
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任务,记录疑问。
(二)课堂活动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本节课主题。
2.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组讨论,展示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3. 教师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强调学习方法。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1. 课前预习: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等。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以下为翻转课堂教案的具体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字母Aa、Bb、Cc的读写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字母Aa、Bb、Cc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字母的发音规则,并能正确拼读单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字母Aa、Bb、Cc的教学视频、PPT、单词卡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附加题,解决波的多解应用题,并且尝试总结这类题目的特点,解答附加题加10分
学生上课前24小时提交作业,并且在系统内能够自动判分的题目进行自动判分,不能够自动判分的由教师评阅
ARCS
A(注意):通过列举生活中机械波的有趣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R(联系):课前任务寻找机械波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
C(信心):设计课前任务时通过层层递进,让学生有信心挑战自己
S(满意):让学生课上讲解促进学生的成就感等
课上衔接
例如:
1、课上反馈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点名抽查“生活中的机械波”收集情况
3、13道题目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详解,并且配备相应的练习题
4、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出在机械波方面掌握的薄弱点
5、尝试分析波的多解问题在应用中应该怎样注意
其中2、3是重点、5是难点
课前学习资料
例如:
1、高一物理教材第四章机械波,第二节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
2、机械波形成于基本性质(视频,5分36秒)
3、生活中的机械波(优酷视频,链接:***,7分11秒)
4、机械波练习手册(习题集,共13道题目)
示例文档
项目
例如: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
常考
学生分析
例如:本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往课前学习效果不好
教学目标应该倾向基础扎实
教学目标
例如:
1、掌握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形成条件
2、分析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3、能结合横波图像计算波长并分析波的传播方向
5、附加习题:波的多解应用题
通过教学网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上课前学习,并提前24小时提交课前学习任务反馈
课前学习任务单
例如:
1、认真学习“课前学习资料1、2、”,并在word文档中梳理出波的基本性质,可以对照课本和教学视频进行总结,本任务满分10分
2、认真学习“课前学习资料3”,自己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用机械波解释,并准备一到两个案例,上课时会随机提问,有效分享加3分,回答不上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