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导学案

合集下载

9.3液体压强导学案

9.3液体压强导学案
3.玻璃管倾斜、上提、改变管的粗细、向水银槽内加水银,管内与管外液面高度差是否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
5.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呢(通过计算说明)?
学点二: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
1.看课本41页的想想做做:如果拿着这个实验装置从楼下拿到楼上(或从山下到山上),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为什么呢?
6.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7.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科目
八年级物理
教研组
理化生
主备人
八年级物理组
课题
9.3大气压强
学习


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3.了解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
4.了解大气压强和沸点的关系
学习流程
完善
一、课前预习
1.空气内部也有压强吗?生活中哪些实例能够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哪位科学家首先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
3.一个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能够支持起多高的水银柱?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称为什么?生活中的气压计分为哪两类?
5.大气压和高度有什么关系呢?
6.大气压和沸点有什么关系呢?
7.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是什么?
二、学习过程
学点一:大气压的测量
1.意大利科学家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

既定学案创新案例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洛城一中宋全友葛孚浩《压强》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的概念、单位、公式;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二)预习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吗?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是压强?单位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6、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二、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压力问题1、当你用手推墙壁时,手对墙壁有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问题2、当你从滑梯上下滑时,你对滑梯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吗?右图中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问题3、当你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你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当吗?总结:1、压力一定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吗?2、当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时,压力与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当吗?3、什么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并大小相等?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①用右手食指轻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②用再大一些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③用和②中同样大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根据你的体验,结合日常生活,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制定探究方案①当一个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要采用方法进行探究;②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不变;③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不变;3、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的步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器材:海绵、带盖的矿泉水瓶、水步骤: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4、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组展示并交流。

《液体压强》 导学案

《液体压强》 导学案

《液体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

2、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3、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

4、学会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

2、难点(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知识链接1、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四、学习过程(一)液体压强的产生1、思考: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

2、实例分析:观察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瓶底和瓶壁的形状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器材:U 形管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实验步骤:将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步骤:将金属盒分别放入装有水和盐水的烧杯中,在同一深度处,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实验步骤:将金属盒在同一深度处,改变金属盒的朝向,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1、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我们设想在液体中取出一段液柱,液柱的底面积为 S,高度为 h。

液柱的体积 V = Sh液柱的质量 m =ρV =ρSh液柱受到的重力 G = mg =ρShg液柱对底面的压力 F = G =ρShg液柱对底面的压强 p = F/S =ρgh2、公式的理解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9.1压强学习目标:1、学会压强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阅读1、自学课本P29—P30“想想议议”和“探究”部分。

方法提示: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图9.1—3的甲、乙;乙、丙。

2、自学检测:通过自学,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因素有关。

课本P29-30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对比说明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和____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1、压力:大小: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证明)方向:和接触面垂直,且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图:请记住下列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受力面积,由甲图和丙图你能知道:由甲图和乙图你能知道:你想到本实验用什么研究方法了吗?你知道本实验中受力面积是什么吗?他和物体的接触面积一点相同吗?3、压强自学课本P30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自学检测(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G物(自然平放).(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习难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因为空气有重力,所以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把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合作探究】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想一想】地球被大气层笼罩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做一做,想一想】“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实验(1)中硬纸片会落下;在实验(2)中,硬纸片不会落下来;在实验(3)中,硬纸片不会落下(均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且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一定会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不会落下,表明空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压强 ①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②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14[1].1压强导学案

14[1].1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编号:21 班级姓名小组学号等级【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76—78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学习目标:1. 准确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

2. 通过小组实验探究,熟练掌握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

3. 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压强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二、导入新课:一块平板上钉了几百个钉子,钉子尖朝上,都在一个平面上.一个演员光着两只脚,正准备站上钉板.钉子会不会扎穿他的脚呢?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压力(重难点)问题1:由于物体间的挤压而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问题2:压力与重力是一回事吗?请你填写下表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压力跟重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承面;D. 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2. 如图1中所示,物体A 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归纳总结:探究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重点) 问题1:实验中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问题2: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照课本图14.1-3中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再把小桌翻过来。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

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A)(B)(C)(D)图1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精品)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精品)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1)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和。

(2)我们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讨论确定:1cm2= m2 1mm2= m22、自学检测(预习课本的76-78页完成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上受到的叫做压强。

(3)压强的计算公式是,用表示压强,用表示压力,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面积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叫做。

二、课内合作探究1.压力(补充内容)(1)压力概念: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

(3)压力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有的是由于其他力的作用,还有的是由于碰撞。

(4)压力的大小: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F压= G;当物体放在斜面上时,F压≠G;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与重力无关。

2.合作探究任务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在茫茫的雪原上,步行的人会深深陷入雪中,行进非常困难,而双脚踩在滑雪板上的滑雪者却能快速滑行,为什么?用大小不同的力捏气球,观察气球的凹陷程度相同吗?用两个食指分别顶住铅笔的笔尖和笔尾,感受手指的疼痛并观察皮肤凹陷程度。

从上述现象中,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使用_____________法。

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由_______________显示出来。

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具体关系: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具体关系: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任务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生活中有时需增大压强,有时需减小压强.观察课本78页《想想议议》指出哪些是增大压强的,采用了什么的方法增大?那些是减小压强的,采用什么方法减小?归纳小结:减小压强或增大压强的方法F不变, S F不变, S①减小压强 S不变, F ②增大压强 S不变, F减小,增大增大,减小③解释: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交流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与减小压强的事例)三、精讲点拨(例题展示)例题1:质量是50kg的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g=10N/kg 问:①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②该同学能否站在承受最大压强为700Pa的冰面上?四.当堂训练1.物理学中把_________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用___________来表示,它的大小不仅跟________大小有关,还跟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焦耳 D 、瓦特 3.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八物下第九章压强 导学案

八物下第九章压强  导学案

第9章第1节压强学案(第1课时)情境导入今年寒假,小辉跟爸爸到雪山游乐场学滑雪,小辉小心翼翼地走在雪地上,脚还是深深的陷进去了。

爸爸说,只要穿上滑雪橇就不会陷入雪地。

人对雪地的压力大小没有改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呢?目标自评(分)1. 会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1分)2. 理解压强的概念(3分)3.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分)4. 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3分)学习过程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的探究方法。

2、通过P29的想想议议得到的猜想是: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有关,还跟有关。

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就要控制不变;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就要控制不变。

3、实验步骤及分析如下:(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3)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分析:步骤(1)和(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之间的关系;步骤(2)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观察课本图9.1-3,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4、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二、压强1、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_______,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1Pa=______N/m22、表示的含义:书对桌面的压强是60 Pa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压强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
经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知道影响压力作用、2效果的因素
3、形成并认识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压力、压强的概念,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区别,以及压强的计算。

三、学习材料
物理课本p76-78;图10—3和10—4的实验器材。

四、学习内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6-p78,完成下列问题】(一)压力
1.(1)你能画出图10—1中(a)和(b)作用力的示意图吗?并请在书本上直接画出。

(2)所画作用力的示意图有什么特点?
2.压力是如何定义的?
3.请你画出下列各图中对应表面受到的压力。

F
B
C
A
ABC对竖直墙壁的压力 3)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1)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压力会有哪些作用效果呢?
5.(1)按照图10—3(a)的要求完成实验,说一说你两个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两手指产生不同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2)按照图10—3(b)的要求完成实验,讲一讲你看到什么实验现象?你能解释这些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思考: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教师提供图10—4中的实验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等。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方案一:
方案二:
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1)
(2)
7.学习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你能解释图10—2所示的实验现象吗?
(二)压强压强是如何定义的?1. 压强的单位有哪些?他们的换算关系是什么?2.你觉得压强的计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页
例题的讲解,3.学习p78地方?五.课堂反馈 1、在下图中,正确的表示物体对支撑面压力的是()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压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

() (2)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有时不等于物体的重。

很小的压力可能会产(3)很大的压力可能只会产生很小的压强,()
生很大的压强。

2() 1N。

(4)1Pa表示1m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5)人走路时比站立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大些。

N3、一个重为60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是,N单脚着地),这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如果这个人抬起一只脚、“不变”“变大”或“变小”)他单脚着地时的压强(选填:F是指“受Sp=4、使用公式计算压强时,要特别注意式中的S,放在50N的立方体,重为力面积”。

例如,一个边长为10cm2,受力面面积为1m的水平桌面中央,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N2。

积是m,物体对桌面
的压强是Pa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按图7-11)(5、把一块砖
它是长方体c上。

图ab叫平放,图叫侧放,图

叫竖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压强都是相等的
B.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是相等的,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C.三种放置方式中,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因而压强也最大
D.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因而无法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
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
___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将
_________,桌面对物体A的
摩擦力将________。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50cm一只茶杯重2N,平放在桌面上,2,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7.克,则此时杯对250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若向杯中加水桌面压强是多少?22,两手,尾端的面积是8.一只铅笔尖端的面积是0.5mm0.4cm两手指受到的压强各是多指从两端用4N的力相
向压住铅笔时,大?学习反思:这节课的收获及学习成功的地方和学习不足之六. 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