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及应急对策

合集下载

有关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有关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有关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1. 引言重污染天气已成为近年来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因此,制定和实施针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有关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2. 重污染天气的定义和影响2.1 定义重污染天气一般指大气中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浓度超出环境质量标准,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天气状况。

2.2 影响重污染天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问题:重污染天气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生态环境破坏:重污染天气会引发酸雨、农田酸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对植物、动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社会经济影响:重污染天气会影响交通运输、旅游业、农业生产等,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3.1 科学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经验,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系统性应急预案应涵盖从预警到应对和恢复等多个环节,形成统一协调、全面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

3.3 预案更新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污染形势和应对手段。

4.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4.1 预警机制制定重污染天气的预警机制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机制应明确预警等级划分标准、预警发布渠道和应急响应措施。

4.2 应急响应方案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不同级别和具体情况,制定应急响应方案。

这包括但不限于交通管制、工业限产、停工停产、学校停课等措施。

4.3 应急资源调配应急预案还需要明确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使用规则,确保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

5. 应急预案的执行和评估5.1 执行过程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

重要的是,应急响应过程中要做好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

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重污染天气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危害至关重要。

一、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站点的密度和覆盖范围,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同时,加强空气质量预警系统的建设。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气象模型,提前预测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污染的严重程度、可能持续的时间以及相应的防护建议,以便公众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二、强化污染源控制1、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要求企业安装和运行高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如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对于超标排放或违规排放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

推动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例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2、交通污染源控制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

加大对老旧车辆的淘汰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车辆怠速时间,从而降低尾气排放。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加强对道路扬尘的治理,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建筑施工污染源管控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例如,设置围挡、覆盖裸露土地、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密闭等。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排放,对违规施工的单位要进行整改和处罚。

4、农业污染源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减少秸秆焚烧。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优选全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订本方案。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7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3号;(8)《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20xx]504号1.2.2标准、技术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xx);(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xx)。

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及区域外发生的可能波及到我公司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公司粉尘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重污染天气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重污染天气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

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公司统一领导指挥,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具体负责”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坚持加强预警,提前响应。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

重污染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和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包括预警机制、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等,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预警机制2.1 手动预警手动预警是通过观测仪器和人工观测来提醒空气质量达到危险水平的手段。

相关部门将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并根据监测数据判断空气质量状况。

一旦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达到危险水平,相关部门将及时发布预警通知,并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 自动预警自动预警是通过建立空气质量预警模型来判断空气质量状况,并自动发布预警通知。

预警模型将考虑各种因素,如气象条件、污染源排放强度等,从而精确预测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自动预警系统将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将预警信息传达给公众。

三、应急措施3.1 室内防护在重污染天气下,公众应尽量减少出门活动,尤其是避免户外剧烈运动。

在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同时关闭门窗以避免外界有害气体的侵入。

如有条件,可选择佩戴口罩以进一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3.2 外出防护如果必须外出活动,在重污染天气下,公众应佩戴防霾口罩,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如N95口罩。

同时,尽量减少在户外停留的时间,优先选择通风较好的室外场所,避免接触污染源。

3.3 应急物资准备公众应提前准备一些基本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和医疗用品等。

在重污染天气下,外出困难时,这些物资可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此外,应与家人、邻居等共同组织起来,相互帮助,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挑战。

四、责任分工4.1 政府部门责任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政府部门还应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和资源,做好应急抢险工作,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卫生。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背景重污染天气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高于国家标准限值的天气状况。

由于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应急预案1. 预警机制: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以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2. 控制措施: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限制工地施工,减少机动车辆行驶,停止高排放工业企业的生产等。

3. 健康防护: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

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4. 紧急救助:设立相应的紧急救助热线和救助中心,为受到污染天气影响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同时安排紧急的人员疏散。

5. 交通管制:根据重污染程度,对重要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减少机动车辆行驶量,避免尾气排放污染加剧。

6. 外来污染源控制: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控制污染源。

限制进入本地区的污染物排放,以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7. 舆情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预防谣言和恐慌,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重污染天气,提高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 紧急疏散:在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根据状况,有序地疏散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9. 教育宣传:加强重污染天气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

三、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1. 环保部门: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监测排放情况并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2. 卫生部门:提供医疗救助、设立救助中心和热线。

3. 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并维护秩序。

4. 媒体:负责发布权威信息并引导公众舆情。

5. 政府部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四、预案评估和改进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五、结论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响应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响应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响应措施项目部定期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重污染天气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各种注意事项进行培训教育。

当空气重污染来临时,根据污染等级的不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具体应急措施如下:一、Ⅲ级黄色预警1、加强施工扬尘等污染源的规范化管理。

(1)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空气重污染的安全防护措施;(2)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3)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4)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5)施工现场达到六个百分百及六项加细加严扬尘治理措施。

2、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产及应急抢险任务外,停止可能产生扬尘的建筑和拆迁施工及长距离工程等涉及土石方作业环节。

停止土方开挖、运输、回填等施工作业。

3、城区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等)。

重污染天气严禁使用柴油机械、运输车辆等冒黑烟高排放设备。

4、停止所有室外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使用有机溶剂作业环节。

停止建筑工程外立面喷涂、粉刷作业;停止石材切割作业;停止施工现场钢构件的油漆喷涂、粉刷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

1、加强施工扬尘等污染源的规范化管理。

(1)提醒施工人员采取重污染的安全防护,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2)施工现场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3)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覆盖(严格排查防尘网覆盖情况,杜绝因防尘网老化或被风刮开造成的裸土裸露)、加强施工扬尘管理;(4)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5)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减少尾气排放。

2、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产及应急抢险任务外,停止可能产生扬尘的建筑和拆迁施工及长距离工程等涉及土石方作业环节。

停止土方开挖、运输、回填等施工作业。

3、城区(外环路以内,不包括外环路)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等)。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污染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面对高浓度的大气污染物,应急预案成为保障公众健康平安和减轻污染影响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帮助人们应对突发的重污染天气。

2. 重污染天气定义及危害重污染天气一般指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空气质量到达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标准的天气情况。

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健康影响:重污染天气时,大气中的颗粒物、臭氧等污染物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病症,并加重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等的发作风险。

•生态环境破坏:重污染天气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也对植物和动物造成危害。

高浓度的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对水体和土壤也有污染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事态的开展情况,采取科学、有序、高效的措施和方法,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平安的一系列措施。

针对重污染天气,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表达在:•提醒公众保持警惕:通过应急预案的发布,可以提醒公众注意空气质量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少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保障公众健康平安:应急预案可以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公众的健康平安。

•减轻环境污染影响:应急预案配合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重污染天气对环境的破坏。

4.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内容4.1 监测和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和网络,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

预警机制要根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气象因素的变化,提前预警,向公众发布重污染天气警报。

4.2 应对措施一旦发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明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工业生产和交通:减少工业企业和机动车辆的排放量,减轻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在如今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重污染天气频繁出现。

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制定一套完备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刻不容缓。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污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原则:科学、高效、精细、有序。

三、重污染预警和预测体系建立健全预警和预测体系,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提高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四、应急措施等级划分依据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将应急措施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五、应急响应措施1.轻度污染: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提醒居民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户外活动。

宣传气象部门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以帮助居民做出合理的安排。

2.中度污染:除了轻度污染的措施外,进一步限制工地施工,停止燃放烟花爆竹,采取水喷洒、路面湿扫等措施减少扬尘。

社会各主体应减少或停止高污染排放工艺和设备的使用。

公众在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口罩,注意防护。

3.重度污染:除了中度污染的措施外,进一步限制道路交通,限行车辆,减少排放。

提高城市道路清洁工作强度,尽量降低尘埃污染。

一些高度敏感人群和老年人应避免户外活动。

4.严重污染:除了重度污染的措施外,停止工地施工,封闭露天工地。

对于高污染排放工艺和设备,采取停产或减产措施。

居民应尽量在家中停留,不进行户外活动。

六、实施细则1.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跨部门合作,及时协调应对措施。

2.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重污染天气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措施,提醒公众做好防护工作。

3.加强动员和组织能力,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

政府应提前储备应急物资,如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4.加强应急监测和评估,对应急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沉降超临界符合区域
近地层臭氧污染加剧
2013年京津冀臭氧污染
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超标率
• • • • •
5月份:40.7% 6月份:49.7% 7月份:40.7% 8月份:44.5% 9月份:24.6%
典型地区大气氧化性持续增强
8月份平均超标19.6天, 其中臭氧超标9.5天,PM2.5超标 8.1天
二氧化氮警报浓度为连续3小时超过100平方公
里达到400ug/m3
我国重污染分级
我国分类较多,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城市 大气重污染应急事件编制指南》中将重污染 预警按按AQI指数分为二级。 目前约有40多个省、市(直辖市)、县发 布了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但分级情况均不
统一。
此外,在预警时间划分上,各地也不统一。 北京市 四级(蓝色):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0.65ppm 三级
阿拉巴马 州
二级 三级 一级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二级 第7条:空 气污染应 三级 急事件 四级
400 一级 (g/m3) 800 二级 (g/m3) 1000 三级 (g/m3) 1200 四级 (g/m3)
17 34 46 114 57.5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800 一级 (g/m3) 1600 二级 (g/m3) 2100 三级 (g/m3) 2620 四级 (g/m3)
相对误差在48%以下
统计预报
3.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是:当给定网络一个输入模式时,
它由输入层单元传递到隐藏层单元,经隐藏层单元逐层
处理后再传递到输出层单元,由输出层单元处理后产生 一个输出模式、这是一个逐层状态更新过程,称前向传 播;如果输出响应与输出期望输出模式有误差,不满足
要求,则转入误差反向传播,将误差沿连接通路逐层反
PRICAN与AGGEGATION是后处理模块
NAQPMS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即ftp数 据自动下载系统,中尺度天气预报系 统(MM5),空气污染预报系统 (NAQM)和预报结果分析系统。在国 内运用较多。
各模式对三种污染物的预测比较(王茜等,2010) 总体看来,数值模式相比于其他模式,准确率更高。误差更 小
详细的污染源排放信息
包括:排放源类别信息、空间地理分布、技术类别和控制措施等信息。
高空间分辨率
对于点源,需要详细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对于面源,需要达到模拟网络分辨 率的空间权重因子(高分辨率人口、道路、土地利用数据)
高时间分辨率
区域空气质量模拟需要每小时的排放量数据,因此需要收集反应各类排放源 时间变化规律活动信息。
四级
三级(黄色):未来1天出现严度污染或持续三天出现重度污染 二级(橙色):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一级(红色):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石家庄市 Ⅲ级预警(黄色):连续三天AQI>200(指城市所有国控环 境空气监测点AQI日均值),但未达到Ⅱ级、Ⅰ级预警等级, 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或以上级别。 Ⅱ级预警(橙色):连续三天500>AQI>300,空气质量为
Page
2
二氧化硫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快速攀升,一次细颗粒物排放成增加趋势!
纵向: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劣于三级 处于三级 优于二级 2002 31.2 34.7 34.1 2003 26.8 31.5 41.7 2004 20.2 41.2 38.6 2005 10.6 29.1 60.3 2006 9.1 28.5 62.4 2007 3.4 36.1 60.5 2008 1.4 21.8 76.8 2009 1.3 16.2 82.5 2010 1.7 15.5 82.8
能见度于20日傍晚开始急剧下降, 能见度不足百米,局部2-3米。
主要内容
1、重污染:重大的挑战
2、重污染天气预报方法 3、重污染天气预警方式
4、重污染天气应急对策
Page
13
大气污染预报的主要方法有: 潜势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
预报方法 潜势预报 特征 以经验为主 的预报方式 事例 优缺点 美国:分停滞区 方法简单,实际操 英国:结合气象因素的经验模式 作方便,但需要基 日本:根据地理位置及气象,分 于大量的数据。 类预报 前苏联:经验统计方法 多采用统计学回归模型,以多元 原理简单,运用比 回归方法为主。我国推荐多元回 较方便。且能快速 归与kalman滤波方法 得出预报结果 国外有基于WRF-Chem,CMAQ 操作复杂,需要数 的预报方法,我国推荐中科院大 据量大,且运算耗 气所模式、气科院模式及国家气 时长 象中心模式
高化学物种分辨率
空气质量模型中的化学反应模块要求排放源清单要处理成化学反应的物种成 分,因此需要根据排放源特征,建立对应的化学物种谱。
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常见的预报模型有:CMAQ(Commun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System, 美国EPA ),NAQPMS(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中科院大气所), WRF-CHEM作为在线模式,已被广泛用于预报工作,目前美国CMAQ 也在向在线模式方向努力。
1130 2260 3000 3750
282 565 750 938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350ug/m3 420ug/m3 500ug/m3 600 ug/m3
欧盟指令2008/50/EC中的预警规定
臭氧警示信息(ozone information)浓度(一
小时)为180ug/m3
臭氧警报(ozone alert)浓度(一小时)为 240ug/m3 二氧化硫警报浓度为连续3小时超过100平方公 里达到500ug/m3
统计预报
以数学统计 为主的预报 模式 以定量描述 空间污染物 浓度为主的 模式
数值模式
潜势预报
是以天气形势预报为基础的
二次预报
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天气形 势预报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基本方法是从已发生的各污 染事件着手,归纳总结出发生
准确率75%左右
污染事件时,所特有的气象条
件,天气形势及气象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重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及应急对策
柴发合 邱雄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3年11月8日 无锡
主要内容
1、重污染:重大的挑战
2、重污染天气预报方法 3、重污染天气预警方式
4、重污染天气应急对策
向传送并修正各层连接权值,当每个训练模式都满足要 求时,学习结束。
(杨树平等,2003)
相对误差在14.3%之下
数值预报
排 放 源 清 单
其它
点源 面源 移动源 。。。。
气象场
空 气 质 量 模 型
Page
20
统计预报
排放源清单的要求:
包含各类排放源和各种污染物
排放源:固定源和移动源,另外要涵盖一些其它源,如道路、建筑扬尘源, 生物质燃烧源。 污染物:除了常规的SO2、NOX、PM2.5、PM10,还要包含参与光化学反应 的大气污染物CO和VOC。
为预报浓度的估计值, 为预报因子,αn为 回归 系数,b为常数项,n为预报方程选入 的因子数
统计预报
2.kalman滤波法
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高效率的递归滤波器, 它能够从一系列的不完全包含噪声的测量中, 估计动态系统的状态。广泛用于导弹航道计 算及雷达跟踪中。
Kalman滤波在大连空 应关系(杨民)
Page
15
潜势预报
Ⅰ级
污染特征 天气类型 气象因素
(赵惠芳,2009)
Ⅲ级
统计预报
统计预报分统计学回归模型、分类法、趋势外推法
三类。常用的用于空气质量预测的模型有逐步回归、
Kalman滤波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 1、逐步回归方法
选取与预报对象相关度高的因子,建立线性回归 方程,并进行逐步回归,回归方程为:
仅按GB3095-1996以SO2、PM10、NO2三项指标衡量
2010年,在监测的471个城市中,81个城市(其中30个为重点 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8个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
横向:城市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WHO公布了世界1082个城市2008-2010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我国 32个省会城市参与排名,最好的是海口,排名第814位,其余均在890位以后, 北京排名相当靠后,列1035位
PM2.5污染非常严重
北非撒哈拉沙漠
中国沿海地区
2001-2006年PM2.5浓度平均值 (Source:NASA,2010年)
酸雨污染格局没有明显改变!
2009 年,酸雨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 (pH<5.6)发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出现的区域性的酸雨污染由原来的硫酸型酸雨 逐渐向硫氮混合型酸雨转变,且呈加剧趋势。
0.35ppm 二级 0.5ppm 0.2ppm 0.4ppm 0.5ppm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100ppm 40ppm 三级 15ppm 一级 30ppm 二级 40ppm 三级 --一级
0.3ppm 一级 0.6ppm 0.15ppm 一级 0.6ppm 二级 1.2ppm 0.3ppm 0.8ppm 三级 1.6ppm 0.4ppm 二级 三级
多层双向网格嵌套 计算,模拟的结果 由粗到细
单网格内考虑 复杂化学反应
CMAQ特点——One atmosphere
CMAQ模块组成
WRF SMOKE
初始值模块( ICON), 提供初始场 边界值模块(BCON), 提供边界场 光解速率模块(JPROC),计算光化学分解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