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介绍及作品

合集下载

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关于徐悲鸿的介绍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

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

学习画画、素描,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新中国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是我国伟大的爱国画家。

徐悲鸿先生不得不令人记住的故事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

”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后来一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从此徐悲鸿先生踏上了一位爱国主义画家的伟大道路……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访谈录悲兮鸿蒙君悯苍生静兮流觞文洗万代文| 刘晓林……河流唱着歌,很快地流去,冲破所有的堤防。

但山峰都留在那里。

怀念着,满怀依依之情。

……——泰戈尔[印度] 在徐悲鸿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廖静文先生。

刊出了部分作品,以表达对艺坛巨匠徐悲鸿的深切怀念以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的深深景仰。

刘晓林:人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艺坛巨匠,伟大的美术教肓家。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没有成名前,同我们现在的每个普通人一样,也在为生存而奔波。

甚至,他当时的处境比我们大多数人还要差:作为家中长子,他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

廖先生,您编著的《我的回忆.徐悲鸿的一生》,我读过很多遍。

徐悲鸿奔马大邮票资料及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奔马大邮票资料及徐悲鸿简介

【藏品名称】2.8米巨幅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藏品规格】整体规格长281cm宽93cm【画心规格】长181cm,宽81cm【发行数量】中国邮政特批发行1.5万套【发行单位】中藏联盟网【发行价格】2980元【相关证书】365防伪标识、收藏证书、防伪证书徐悲鸿主要作品介绍: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史上最大尺幅邮票,相当于“80猴票”3126倍史上最珍贵钞券邮王,特批采用专用钞券纸及印钞工艺,面积相当于122张百元大钞史上最高成就奔马巨作,首次1:1复活徐悲鸿亿元国宝奔马史上最稀少官方发行生肖邮票,中国邮政特批发行仅1.5万套,是猴票的1/33372年,三次重生,徐悲鸿国宝《奔马》问世,复活、新生!藏品名称:2.8米丝绸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藏品简介】邮票图案为徐悲鸿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奔马图》:六匹骏马千姿百态,倜傥洒脱,或奔腾跳跃、或腾空而起、或奋勇向前,如长江、似黄河一样咆哮着,一往无前,奔腾不息,令人叹为观止!它象征中华民资蓬勃昂扬的民族精神,更是对盛世中华的赞美和讴歌。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简介综述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桃李遍天下,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矢志于美术教育,从1918年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开始,到1928年他与田汉、欧阳予倩共创上海南国艺术学院并任美术系主任,然后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大的南京时期和重庆时期,再到北平艺专和1949年以后的中央美术学院,他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和艺术才华都倾注在美术教育事业上,对美术教育贡献极大。

徐悲鸿,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徐悲鸿笔墨淋漓,其笔下的骏马,尤其受到人们的赞赏与钟爱,以致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典型代表与象征。

而徐悲鸿伟大的人格和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为中国乃至国际竖立了一个绝佳的典范。

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晨曲》、《泰戈尔像》、《漓江春雨》、《奔马》等,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研究文集行世。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徐悲鸿毕生致力于重建中国美术事业的辉煌,他说:“作为一名画家,画得再好,成就再大,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成就。

如果把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起来,培养出一大批画家,那就是国家的成就。

”为此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深远。

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技融中西名垂画史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

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

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

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39年创作《珍妮小姐画像》,为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为支持国内抗战而作;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用绘画传递中华民族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英语作文介绍悲鸿和《奔马图》

英语作文介绍悲鸿和《奔马图》

徐悲鸿与《奔马图》**Xu Beihong and His Horse-Galloping Painting**Amidst the vast expanse of Chinese art history, Xu Beihong stands out as a brilliant painter whorevolutioniz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with his unique blend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esthetics.His most renowned work, "Horse-Galloping," not only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his artistic philosophy but also showcases his profound love and mastery of the subject.Xu Beihong, born in 1895, was a pivotal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His life was a testament to perseverance and dedication, as he strove to blend the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brushwork with the realism and perspective of Western painting. His works, particularly his paintings of horses, are renowned fortheir vividness, dynamism, and profound emotional expression."Horse-Galloping" is a masterpiece that encapsulates Xu Beihong's artistic genius. The painting depicts a powerful horse in full gallop, its mane and tail flowing in the wind,its muscular body straining against the force of its momentum. The horse's eyes are fiery and intense,reflecting the animal's indomitable spirit and unbridled energy. The brushstrokes are both powerful and delicate, capturing both the strength and grace of the horse.What makes this painting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s the way Xu Beihong manages to convey not just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the horse but also its emotional essence. The horse seems to be a symbol of vitality, strength, and freedom, embodying the qualities that Xu Beihong admired and sought to emulate in his own life.Moreover, "Horse-Galloping" also reflects Xu Beihong's deep patriotism. During his lifetime, he witnessed the tumultuous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and used his art as a vehicle to express his love for his country and its people. The horse, in Chinese cultur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attributes like loyalty, courage, and endurance, making it a fitting symbol for Xu Beihong's patriotism.The influence of Xu Beihong and his "Horse-Galloping" painting is far-reaching. His works have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artists to explore and innovatewithin the realm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His use of Western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Chinese painting has opened new avenues for artistic expression.In conclusion, Xu Beihong's "Horse-Galloping" is not just a painting; it is a testament to the artist'sbrilliant career and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al pride. It remain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enduring legacy of Xu Beihong and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of art.**徐悲鸿与《奔马图》**在浩瀚的中国艺术史长河中,徐悲鸿以其独特的东方与西方美学融合,革新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

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

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

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徐悲鸿,本名徐寿康,是江苏省宜兴市屺亭镇人,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作家和美术教育家,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那么你了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有哪些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希望能帮助到你。

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成就徐悲鸿的成就之高,不仅仅是他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为国画的发展做出的无可替代的贡献更让大家敬重。

他是张大千的伯乐,他是齐白石的伯乐,他也是傅抱石的伯乐,如果没有他,我国绘画艺术不可能发展如此迅速,他的画在海内外的影响力非常的大,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徐悲鸿的成就。

好的画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享受,当我们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的时候,离不开精神方面的升华,而艺术正是人内在的一种表现和升华。

徐悲鸿正是为此而活,他重在唤醒人对美的认知。

他画的马千姿百态,让我们爱上了马,让我们更懂马,原来区区一动物都有如此之情趣。

这种美的享受是徐悲鸿带给我们的。

他对画的热爱是无私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既是师,也是友。

他注重教别人的同时也注重发现别人的长处。

他从不介意他发现的人才可能超过他。

这是一种修养,很多人的绘画水平可能并不在他之下,但是为人方面无法与其匹及。

徐悲鸿的成就还在于他是一种精神,他的一生为画而活,活的超脱,活的无憾,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收集了1200多件明清名画,这些都是他用自己辛苦画的画换来的。

他把画当作一种魂,哪怕自己捉襟见肘也要把这些名画收藏好。

他死后,他的夫人把他生前收藏的和他的画全部捐赠给国家。

从她夫人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已逝徐悲鸿的影子,她为他守护了一个世纪,一生都在为徐悲鸿而活。

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妻子徐悲鸿这一生中先后娶过两个女人当妻子,徐悲鸿妻子分别是蒋碧薇和廖静文。

也正是这两个性格,脾气完全截然不同的女子,却陪伴徐悲鸿走完了这一生。

蒋碧薇是徐悲鸿的第一个妻子,是江苏人,在她十二岁的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便与徐悲鸿两个人订下了婚约,等到了女子出嫁的年龄,十七岁的蒋碧薇便来到上海找徐悲鸿,当时的徐悲鸿正在上海担任教书的工作,而且在当地也已经小有名气。

绘画作品简介怎么写800字范文

绘画作品简介怎么写800字范文

绘画作品简介怎么写800字范文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徐悲鸿的《八骏图》。

里面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

他很喜爱马,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的。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及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经常在山乡和有马的地方对真马写生,马的速写稿不下千幅。

所以他下笔时能作到“全马在胸”,笔墨酣畅。

徐悲鸿画的马落笔有神,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盘骨强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他以周穆王八匹名马为题材所画的《八骏图》,成为这位艺术大师的不朽名作。

而其最著名的则是《九方皋相马》,现藏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

他常借画马抒怀,有所寓意,以寄托自己的悲哀、忧郁、希望和欢乐。

这从画面和画上的题词即可清楚地看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上世纪40年代初,徐悲鸿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纷飞中,只身远走南洋,4次举办作品展览,将卖画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失去家园的祖国难民。

他在一幅马画上题词:“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

”表达了主张积极抗日的愿望。

1944年在重庆中央大学授课并筹备中央美术学院时,他把卖画的收入多用来帮贫寒的学生、教师和文化界人士,而自己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他在一幅侧面奔马画上的题词是:“问汝健脚果何用,为觅生活竞日驰”,反映着当时的现实境况。

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故居,欢快地挥动墨汁淋漓的画笔,只用了十几分钟,便画出了一匹栩栩如生、四蹄腾空的奔马,并题写道:“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
徐悲鸿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 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 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 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 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 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 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 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 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 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 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 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 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作品欣赏
1、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 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 与毅力。
2、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 自《史记· 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 的气慨,撼人心魄。
3、浴 此幅作品属作品欣赏
徐悲鸿奔马图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 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 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 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 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 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1、立体效果强。强烈的立体效果是很 突出,头部使用阴阳明暗来表现,中国 画的笔墨、造型语言是很明显的。
2、造型上比较夸张。 画中的马和自然的马比 较,比如颈部较长,腿 部细而且高,都体现出 “天马”善于奔跑,驰 骋疆埸,勇猛精进的特 色。尤其是马的鬃尾处 在剧烈运动中向上飘扬, 奋力摆动。
3、突出特点。特 别是对于马的骨骼 肌肉结构特点。例 如马头鼻骨,面部 阴阳转折面是很符 合马的生理特点的, 就连胸部肌肉也无 不体现出骏马的矫 健。
4、民族特色比较显著。用笔用墨完全是中国化的,鬃尾一般是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我喜欢的画家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我喜欢的画家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我喜欢的画家引言各位考官、各位考生,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话题是“我喜欢的画家”。

画家是以艺术创作为手段,通过色彩和线条的组合,以及形象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观众。

在众多画家中,我的心中独特地钟情于某位画家,他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爱不释手。

画家简介我喜欢的画家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生于湖南省,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的作品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的场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扎实的绘画技巧使他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品赏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幅作品以墨线的运用,生动地再现了骏马奔腾的场景,并通过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力量和速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赏这幅作品,我仿佛能感受到马儿奔跑时的自由与激情,给我带来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另外,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母亲》也让我深受感动。

这幅作品通过细腻的刻画,将母亲的深情和柔软表达得十分逼真。

母亲怀抱着幼子,微笑的面容中,透露出无尽的爱和温暖。

每次看到这幅作品,我都不禁想起自己的母亲,心中涌动着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影响徐悲鸿的作品不仅让我个人深受感动,也对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创立了中国美术学院,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艺术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艺术追求和独立思考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在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

徐悲鸿的作品也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结论通过对徐悲鸿的作品的欣赏和研究,我发现艺术作品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徐悲鸿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深深吸引了我,并且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的作品告诉我们,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思考人生的重要媒介。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我喜欢的画家徐悲鸿的简要介绍和作品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海,吴仲熊将任伯年父子女遗作未装婊者数 10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老 妇









一 九二 八 二 年 作
南京古居 合影
1928居南京丹凤街,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 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创 办“南国艺术学院”,徐悲鸿任该院的美术系 主任。
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1941作巨幅奔 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1936离南京,再赴广西。 1937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1938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1939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 部捐献祖国灾民。
1940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村徐悲鸿画 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 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
1919年 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 徐悲鸿凑足赴法留学的费用
1925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 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 到中国。
西 山 古 松 柏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2、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 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 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3、浴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期创作中尺幅最大、保存完好、 最为精彩的油画。
徐悲鸿其它作品欣赏
老师的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 画,为什么?
我们最喜欢徐悲鸿 的奔马图。从马的 千姿百态中我们体 会出徐悲鸿当时作 画的心境,也从中 感受到一种勇往直 前、坚韧不拔的进 取精神。
1904 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 《书》、《易》、《礼》、《左传》 开始跟父学画 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 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 在肖像画上 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徐悲鸿的故乡江苏省宜兴屺亭桥镇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2.你如何理解徐悲鸿的座 右铭“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结合 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情 况,说说自己的想法。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在德国柏林的画展
在苏联举办画展的场所
苏联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院
1934 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 展,获巨大成功。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1942从云南回国,在昆明举行画展,全部收入 捐献劳军。
















赈灾画展留影
1949年夏末,患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住 医院半年。
1949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 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一贫 寒家庭。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 精诗书篆刻。少年徐悲鸿是在“半耕半 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的。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画的《课子图》。
徐悲鸿在树下读书,父亲持扇坐其后,凝神谛听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 7岁便想学画 父亲不许 他便悄悄描画屋 畔河边的鸡鸭猫犬 自得其乐
病床前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儿子庆平、女儿芳芳合影
徐悲鸿作品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 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 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 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作品欣赏
1、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的 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故居起居室
1917年,徐悲鸿东渡日本,研习日本绘画时,康有为为赠字送行
1917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 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人神》为他送 行。
1918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 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 法研究会导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12月,争取到公派留欧机会。与鲁迅会 面。
1914父亲去世。徐悲鸿借钱埋葬了父亲之 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 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 并开始卖画。作品《马》为徐悲鸿发表的 第一张画。
1916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乃勤奋 作画。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并收 其为弟子,在其指导下追临名碑,因得真 传,广闻博见,书艺精进。
· 1908由于家乡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 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 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谋生生 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 1912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 为宜兴知名画家,白描戏剧画《时迁偷鸡》, 获征稿二等奖。并在三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1953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 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人道平》 奔马图。
9月23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 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9月26日 2时52分逝世, 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1923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回立高等美术 学校学习。
徐悲鸿的老师法国著名画家达仰先生
1925年 徐悲鸿赴新加坡为厦门大学作 画。 冬尽,回到中国。
女 坐 像
一 九 二 零 年 作
30年代的徐悲鸿
1928年,徐悲鸿送选的9幅作品全部人选法国国 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 成功,享誉法国画坛。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 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