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美术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秦汉工艺美术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秦汉工艺美术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秦汉时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技艺,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不仅令人惊叹于其精湛的工艺技术,更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首先,秦汉工艺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秦汉时期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秦汉工艺品不仅继承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工艺技艺,还吸收了西域文化的影响,融入了多元的元素。
这使得秦汉工艺品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秦汉工艺美术注重实用与装饰的结合。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工匠们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注重将艺术气息融入到工艺品中。
陶器、铜器、玉器等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通过精巧的纹饰和精湛的雕刻技术赋予了艺术品的装饰性。
这种实用与装饰的结合,使得秦汉工艺品既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又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
此外,秦汉工艺美术注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
秦汉时期的工艺品形式丰富多样,从简约的铁制器具到复杂的玉器,从雄浑的青铜器到细腻的陶器,每一种工艺品都有着独特的形式和工艺。
但是,无论形式如何,秦汉工艺品都注重体现所蕴含的意境和思想。
例如,玉器常以神话传说或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精细的雕刻来表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使得秦汉工艺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性。
最后,秦汉工艺美术追求简洁和精致。
在秦汉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的繁荣,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秦汉工艺品以其简约、精致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陶器的线条设计,还是玉器的雕刻工艺,都体现了秦汉工艺美术在简约与精致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秦汉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实用与装饰的结合、形式与意境的统一以及简洁与精致的特点,成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时期美术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的美术●最早的墓室壁画于西汉早期●秦国统一后小篆为全国的通行文字秦汉时期的美术可以从绘画,文字,建筑,雕塑,寺院等方面来说一、绘画:“T”形帛画,旌帆(马王堆)●马王堆T形帛画属于西汉时期●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的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于死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最重所要达到的天堂胜境●该画师西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墓室壁画的主要内容:日常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象·星象画像石:a)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棺木享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b)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c)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d)代表作有山东武梁祠画像石《靳柯刺秦王》靳柯刺秦王二、雕塑:佣: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做成人的形象●陕西临潼县的秦兵马俑(见课本50页)● 霍去病墓前的《野人博熊》《马踏匈奴》《马踏飞燕》(见课本51,52,53页)野人博熊霍去病墓石雕的重要特点: 马踏匈奴a) 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艺术家充分运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淳朴的意匠,稍事雕凿,就完美的体现了创作意图。
b) 造人物情态方面细致入微,并且在写实中已寓有夸张手法。
● 四川出土的《说书佣》(见课本52页)三、 文字:通行文字隶书《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四、建筑:长城,咸阳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五、寺院: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的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六、其他的有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还有刘胜妻子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见课本554页)七、秦汉时期的美术口诀:威武雄壮兵马俑,深沉雄大汉石刻。
西汉壁画烧沟墓,东汉内蒙林各尔。
西汉马王堆旌幡,东汉画像石砖盛。
武梁祠刻多故事,两汉陶俑富情趣。
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

一.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秦汉美术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汉代帛画。
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繁荣而有生气的第一个重要时期。
秦汉绘画继承了战国时期创立的写实作风和表现方法,突破了商周时期的实用性、装饰性和神秘性风格的束缚,显示了这种艺术的明确要求和力量,闪耀出一种近于奔放的自由之光。
秦汉绘画在艺术表现上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
其总体风格具有质朴、雄浑、鲜明、奔放的特点。
汉代绘画力求抓大貌大势,在处理大场面上有独到的长处。
为了弥补其造型能力不高的弱点,在描摹人物时,往往结合情节气氛,同时运用夸张的手法,着力于神情的刻画,使表现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更重要的是从笔调的轻重疾缓、柔劲坚挺变化中,透露出画家心手相应的律动感,流露出充满中国情调的笔意和神采。
在着色上,秦汉画家广泛应用了朱、深红、浅红、黄、土黄、丹黄、青、绿、浅蓝、深黑、浅黑、白等颜色,并且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能和技巧,掌握了对比调和、清淡浓重色调的运用以及渲染平涂的技法。
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的体裁在汉代已开先河。
另外汉代绘画在表现动态上如人的舞蹈、云气的动荡和动物的奔驰等方面,都发挥了相当高的水平。
宫殿寺观壁画汉代帛画墓室壁画二.秦汉美术雕塑艺术的艺术特征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
兵马俑汉代石刻中国美术简史姓名:赵蓉班级:美术学13-2班学号:1。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秦汉时期美术PPT课件

高168厘米、宽 190厘米。表现 一匹肃立的战马 踏倒仰卧在地、 手持弓箭作垂死 挣扎的敌人,像 征性地歌颂霍去 病的战功和他所 向无敌的英雄气 概。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马踏匈奴》
.
14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跃马》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卧虎》
.
15
.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野16人搏熊
四
川
出
土
是
四
站
川
式
出
.
20
鸟兽规矩纹镜 东汉 直径15.8厘米,重566克 河南洛阳谷水八十七号墓出土 河南洛阳博物馆藏
.
骑马龙虎画像镜 东汉 直径18.3厘米 1975年浙江绍兴五星公社新建大队出土
21
长信宫灯 西汉 高48厘米 重15.85千克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
22
浮雕鸟兽纹樽 西汉 通高25,口径23厘米 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 而汉墓帛画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是70年 代在湖南长沙、山东金雀山出土的三幅西汉早期
墓室帛画。
.
48
马王堆l号墓帛画
.
49
马王堆l号墓帛画局部
.
50
• 三、漆画 长沙马王堆出土漆棺画,画工利用漆本
身光润流动的特性,在棺板上画了奇异的 神怪,有怪兽食蛇、怪兽驯豹、豹与猫头 鹰、羊头怪射鹤、怪兽拉鹤、怪兽奏乐、 人面怪骑鹿、怪兽斗牛、怪兽噬羊等。形 象间以卷动的流云作衬托,充满了动感和 神秘色彩。
.
35
彩绘陶壶 西汉 高49,口径18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
36
彩绘陶鱼鸟纹盆 西汉 口径55厘米 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秦汉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

秦汉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秦汉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其艺术风格犹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丽和魅力。
在这两个伟大的朝代中,工艺美术逐渐走向成熟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卓越的艺术特色。
秦汉工艺美术的首要特点是注重实用性。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农耕社会向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农商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工艺美术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它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和制作。
例如,陶器、青铜器等日常生活器物在此时期得到高度发展,体现了人们对实用性的追求。
其次,秦汉工艺美术在艺术造型上追求简约而大气。
在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造型风格逐渐从千篇一律的古典主义过渡到以自然为原型的写实主义。
艺术家们以自然景观、人物形态为灵感,将之赋予器物,使其具有生动的艺术形态。
这种写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让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
此外,秦汉工艺美术也注重装饰与细节的处理。
艺术家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精益求精地在器物上进行装饰,通过雕刻、彩绘等技法增添美感。
装饰主题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如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自然风景等,充分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细节处理方面,艺术家们娴熟地运用比例和线条的组合,使作品更加精致和完美。
最后,秦汉工艺美术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秦汉时期,中国的疆域扩大,与外部文化交流频繁。
这些外来文化对于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西域文化的影响使得丝绸在这个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世界闻名的名片。
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工艺美术的内涵,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总的来说,秦汉工艺美术以实用性、简约而大气的造型、注重装饰与细节处理以及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等特点,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又具备了艺术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
今天,秦汉工艺美术仍然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欣赏的乐趣,也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取的休 养生息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 荣。秦汉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工程建设, 都由中央出面组织,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宫殿 和陵墓等。这种集权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则是它的统一性 和巨大性。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 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 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西汉时期青铜工艺的灯具,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盛之妻 窦绾墓,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通体鎏金,[1]金色是中国古代皇权的 特有色,颜色相比中国其它出土的古代灯具,格外的金灿灿。虽然外型古朴, 仍掩藏不了它的富贵皇室光辉,不愧是只属于宫中皇室使用,它的造型和用 途在现代可称作落地灯。上面刻有长信尚浴等铭名共65字,以人俑为主要造 型,而不同于秦汉时期仿生动物造型。它的用途是属于带烟道式座灯,人物 的衣袖和手臂部分被巧妙地设计为烟道,烟道被掩藏之中,浑然天成,长信 宫灯同那一时期的带烟道式灯具,可称得上是最早的保洁灯。全器6部分有 机结合在一起,也可拆卸。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 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 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 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 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 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 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 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第61号汉墓壁画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第61号汉墓壁画 《虎吃女魃图》局部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第61号汉墓壁画之《二桃杀三士图》局部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第61号汉墓壁画之《鸿门宴图》局部
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之《伏曦女娲》
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之朱雀
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室壁画宴饮观舞
• 二、帛画 帛画,按照古代丧仪,应称之为“铭旌’。 据研究,帛画起源于战国中期的楚国,消失于东 汉。 帛画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 • 1.战国中期为兴起期,现有1幅。 • 2.战国晚期为成长期,现有3幅。 • 3.西汉初期为鼎盛期,现有13幅。 • 4. 汉武帝时期为扩展期,现有4幅。 • 5.西汉末至东汉为衰亡期,现有3幅。 • 而汉墓帛画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是70年 代在湖南长沙、山东金雀山出土的三幅西汉早期 墓室帛画。
马王堆l号墓帛画
马王堆l号墓帛画局部
• 三、漆画 长沙马王堆出土漆棺画,画工利用漆本 身光润流动的特性,在棺板上画了奇异的 神怪,有怪兽食蛇、怪兽驯豹、豹与猫头 鹰、羊头怪射鹤、怪兽拉鹤、怪兽奏乐、 人面怪骑鹿、怪兽斗牛、怪兽噬羊等。形 象间以卷动的流云作衬托,充满了动感和 神秘色彩。
长沙马王堆漆棺
秦始皇陵兵马俑
铜车马俑局部
始皇陵兵马俑被 称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秦兵 马俑与希腊雕刻 比较,有明显的 不同,这就是中 国雕刻所特有的 装饰性和绘画性, 此特点是商周青 铜工艺留下来的 传统。它代表着 中华民族博大精 深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
• 3. 汉代雕塑 汉代陵墓雕刻与秦代的相比,简括雄浑,整体感强。 • 原因: • 其一:始皇陵兵马俑要求如实再现秦始皇统军征服六 国的强大威势,写实手法最合适。秦集六国能工巧匠于咸 阳,人才济济。陵修成后,大部分能工巧匠被坑杀,汉塑 水平自然受到影响。 • 其二:秦汉文化传统不同,秦继承中原周文化的朴实。 汉为楚国之后,而楚文化充满了对宇宙的奇异幻想,富有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战国的孕育催发期, 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正式确立。 • 汉承秦制,两汉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为 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兴地主阶段 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是朝气蓬勃的,显示出旺 盛的生命力。封建经济、文化以奴隶制无法比 拟的速度飞速发展。美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建筑、雕刻、工艺、绘画、书法等等,全面繁 荣。
《杂技画像砖》东汉
四川成都 扬子山2号汉墓 《弋射、收获画像砖》
长沙马王堆漆棺画局
长沙马王堆漆棺画局部
马王堆汉墓 精品展
长沙马王堆漆棺画局部
第四节
•
画像砖、画像石
汉代美术遗物,留存数量最多、内容形式最 丰富的是画像砖和画像石。秦汉时期由于大量使 用砖石为陵墓、祠庙、门阙等的建筑材料,画像 砖、画像石艺术得以集中展示。
山东武氏祠楼阁人物车骑画像石
• 画像石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彩绘鱼鹭纹漆盂 秦 高8.8,口径29,底径16厘米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一一号秦墓出土 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藏
云纹漆鼎 西汉 通高28,口径23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漆具杯盒 西汉 通高12.2, 口长19.6,宽16.5厘米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四 川 出 土 的 坐 式 说 书 俑
“马踏飞燕”铜奔马
三、工艺
• 用来装饰生活的工艺美术,在秦汉时期也得到了大发 展。其中青铜、玉器、陶瓷、纺织、漆器、造纸等方面, 都有突出的成绩。
• 1.铜器 • 战国以后,随着铁器的推广,铜器的神圣地位被打破,不 再扮演主要装点礼制的大角色,而是充当装饰人们生活的 小角色。正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制作 得更加精致,如铜镜、灯、樽、炉、车、云南滇族的铜鼓、 北方匈奴族的青铜工艺等。
西汉铜鼓 高11.3厘米,口径4.5厘米, 197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 2. 玉器 秦汉玉石工艺,在传统基础上继续提 高完善,其中最富特色也是空前绝后的是 作为殓具的玉衣。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 的皇帝和高级贵族所特有的殓具。它是将 玉片用金属丝缀合而成的。按《续汉书.礼 仪志》说,依身分不同,所用金属丝有金 缕、银缕、铜缕三种。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美术
Chapter Four Art of the Period of Qin - Han Dynasty
(公元前221年-220年)
第四章 秦汉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筑 雕塑 工艺
第三节 绘画
第四节 画像石 画像砖
第五节 书法
辅助教学 阅读资料
辅助教学 视频资料
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 5.陶瓷工艺
秦代日用陶器发现不多,但从陕西临潼秦俑坑 出土的大量兵马俑分析,可以想象当时制陶技术的 高超。入汉以后,制陶工艺又得到进一步开拓,地 面上的砖瓦、日用器皿以及地下坟墓里的明器,及 各种陶俑,其中最典型的是施以彩绘或加黄绿釉的 陶器,为后来的唐三彩打下了基础。彩绘陶在战国 时期已较为流行,汉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汉代的 厚葬之风有密切联系,在中原地区出土了大量用于 殉葬的彩绘陶器。
彩绘陶壶 西汉 高49,口径18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彩绘陶鱼鸟纹盆 西汉 口径55厘米 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铅釉浮雕狩猎纹陶壶 汉 高42.5,口径16.5厘米 陕西西安郭家村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原始瓷双系罐 东汉 高32.2,口径1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2.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东5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 渭水。发掘的兵马俑坑距墓1.5公里,按1、2、3号坑出土 的兵马俑排列形式复原,有武士俑7000多个,驷马战车 100余辆,战马100余匹。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马等大, 按始皇生前的实际阵容排列。
秦始皇陵外观 秦始皇陵兵马俑全景
绢地“信期绣” 西汉 幅宽49.5,长50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 物馆藏
绢地“长寿绣” 西汉 长57,宽40.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绮地“乘云绣” 西汉 长50,宽40.5厘米 972年长沙市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荆轲刺秦王》
《泗水取鼎》
河南南阳出土的《车骑出行图》
《乐舞百戏图》最富特色。吹打弹唱、摇鼓、击鼓、长袖 飞舞、弄丸、顶碗、弹筝、各显其能。上边框为双层纹饰, 如帷幔下垂,把人们一下子带入豪华的厅堂中去。
二、画像砖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征
• 画像砖艺术始自战国,延续到宋金时 期。画像砖上的形象大多是印模压印的, 也有用锐器刻画成的。砖便于加工,所以 图像大多精致。艺术手法大体有浅浮雕式 和阴线刻式两种形式。表现内容与画像石 相近。
鸟兽规矩纹镜 东汉 直径15.8厘米,重566克 河南洛阳谷水八十七号墓出土 河南洛阳博物馆藏
骑马龙虎画像镜 东汉 直径18.3厘米 1975年浙江绍兴五星公社新建大队出土
长信宫灯 西汉 高48厘米 重15.85千克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浮雕鸟兽纹樽 西汉 通高25,口径23厘米 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山西省博物馆藏
高168厘米、宽 190厘米。表现 一匹肃立的战马 踏倒仰卧在地、 手持弓箭作垂死 挣扎的敌人,像 征性地歌颂霍去 病的战功和他所 向无敌的英雄气 概。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马踏匈奴》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卧虎》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跃马》Βιβλιοθήκη 霍去病墓前石刻之《野人搏熊
四 川 出 土 是 站 式 说 书 俑
秦汉绘画
• 宫殿、墓室壁画 汉墓壁画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七类: (l)表现墓主庄园生产活动的农耕、桑园等。 (2)表现墓主仕宦经历的车马出行等。 (3)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等。 (4)宣传伦理道德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一类的古 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等。 (5)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一类仙人和表 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等。 (6)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等。 (7)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
香色对鸟菱纹绮 西汉 幅宽51,长64厘米,重13.2克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折枝葡萄纹双面锦 汉 残长11.5,宽6.8厘米 1984年新疆洛浦县赛依瓦克二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永昌锦“ 东汉 残长53.4,宽15厘米 1980年新疆罗布泊 楼兰故城东七公里高台墓地二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经线起花,蓝地,黄、褐、草绿色花。在变体云纹中,织 出虎、羊、带角翼兽、禽鸟等,并有“永昌”二字。
青瓷绳纹罐 东汉 高17.6,口径11.1厘米 青瓷水波纹四系罐 东汉 1978年浙江省奉化县白杜熹平四年(175年)墓出土 高19.7,口径10.8厘米 浙江省文物局藏 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汉代遗址出土 浙江省上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第三节 秦汉绘画
• 一、壁画 秦汉壁画,从文献记载看是很丰富的。 可惜项羽的一把火,大多已化为灰烬。汉 代壁画实物资料丰富。 秦汉绘画的发展,与统治者的重视和 社会风俗密切相关。
1.平面阴线刻,即将石面磨平,在光面用金 属工具凿刻阴线组成形象。 • 2.凹陷平面阴线刻,即将正面铲成凹平面, 在凹面内用阴线刻绘形象,形象四周留出加工时 的粗疏线条,与凹面的平整和流动的线条形成对 比,效果颇佳。 3.减底凸起薄肉雕,即将底子铲去一层,使 形像凸出画面,犹如浮雕,再用阴线加工细部, 再配以几何纹的边框,效果华丽而庄重。 4.减底平面加阴线刻,即将底子减去一层, 形像部分凸出,凸出部分亦磨平,所需形象刻在 上一层平面上,远看好象剪影,整体感强。汉画 像石多在形象四周加刻一个几何纹或花枝纹边框, 对画面起到限定和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