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社会认知的双重机制: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

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C NT S 。 E . OUT NI .S H U V (OCI L S E E A CI NC )
Vo.6 No1 1 1 .
Fe . 0 0 b2 1
社会认知 的双重机制 :来 自神经科学 的证据
认知研 究集中于探讨人们 关于全体及其成 员的知识 是
如何在记忆 中表征 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在后继判 断过程 中使用等 问题 ,并形成 了一系列包括 范畴模 型、样例 模 型、混合模型 以及情境模型 的理论模型 。交叉学科 研 究使得社会认知 的研 究更 富科学性与实证性 。19 90 年 , rte 提 出社会脑假说之后,[ B ohr s 2 1 研究者们开始意
中南大 学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
第 1 卷 6
供一个进化 的理论框架 。l 6 】 门认 知神 经科 学的分 这三 支学科 ,分别从种系进化与个体发展 的两大维度 出发 来探索社会性认 知的起源 、演化过程 ,并对原先 认知 心理学中有关社会认知 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检验 ,开 辟 了一条用神经科学 的技术来解释社会认知的崭 新研 究途径。这里主要对 当前在这三 门学科研 究视角 下有 关社会认知 的双重机制 的研究发现与实验证据进行简 单回顾 。
8数这一命题进行真伪判断需要翻看哪几张卡片社会脑假说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尤其另外一种是通过社会契约方式酒吧里面有喝酒的人是引起了认知神经科学家们对此领域的关注大量的喝饮料的人21岁的人和16岁的人酒保需要保证如神经科学研究在社会脑假说的指导下开展同时其成果果一个人喝啤酒那么他必须满18岁他需要检查哪又进一步证实推动着该理论的发展
社会认知 (oilo nt n 指 的是能促进 同种个 sc g io ) ac i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整合心理科学二级学科(0303J9)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整合心理科学二级学科(0303J9)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研究方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自2020年开始招收整合心理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第一,培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培养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公民道德和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培养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专业人才。
系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相关领域研究动态与趋势;熟练掌握本领域研究方法与技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创造性解决心理学的科学问题,对本领域问题具有创新性思想与观点;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独立承担科学研究任务,胜任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学工作。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状况和本系博士生导师情况,南京大学整合心理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暂设如下研究方向:1.①社会认知神经科学;②情绪评估与障碍干预;③认知评估与障碍干预2.①社会认知神经科学;②社会心理学;③精神和神经障碍评估与干预3.①社会心理学研究; ②积极心理学研究4.①知觉与行为研究②工程心理学研究二、学制及修业年限1、普通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
2、硕博连读生进入博士阶段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
3、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
4、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发表Ⅰ类第一作者论文,方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培养方式(一)对导师要求1、导师是“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科学选才,规范招生,正确行使导师权力,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尽职尽责,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时给予博士研究生启发和指导;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努力做博士研究生求知的指导者、学术的引路人和品德的垂范者,助力博士研究生成长成才。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发展取得了大量的进步。
人们对于自身身体和心理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对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也越来越广泛。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精神、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为主要研究领域。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现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知功能和大脑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这个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脑成像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一个人在进行某项认知任务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许多领域。
例如,在婴幼儿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会研究婴幼儿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以及其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
在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领域,研究人员会通过脑成像技术研究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
还有其他研究领域涉及情绪、决策制定、意识和语言等方面。
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未来,这个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拓展,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未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
1. 神经再生技术神经再生技术是最新的热门课题之一,它可以帮助治疗突发性的大脑损伤,如中风、脑震荡等,从而恢复神经功能。
通过神经再生技术,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再生细胞、脑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培养和发展出新的神经元,从而修复大脑。
2. 认知计算认知计算是一种结合了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学科。
它尝试模拟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发现人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脑的认知过程,同时也可以构建出更好的人工智能。
3.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数据进行研究。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人们使用大数据的方法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更多的神经元、神经元联结的情况,并发现关键的活动模式。
什么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什么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什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指研究社会认知过程与神经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社会认知是指对其他人及其行为、情感与意图的感知、理解、推断与预测等各个方面的心理加工过程。
神经生理机制则是指社会认知过程在神经系统层面上的实现过程,如何通过神经网络、神经元连接、神经递质等生理机制完成个体社会认知的各个方面。
2.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认知加工的机制、探究社会互动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一些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额叶皮层活动的异常与孤独、自闭症、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关。
相关治疗手段的研发和改进也需要掌握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
3. 研究领域与内容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社会认知加工各个方面的基本神经机制,比如感知、记忆、决策等,以及这些神经机制在不同社会场景下的应用和变化。
- 社会认知加工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社会认知活动如何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如何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神经元连接等生理机制产生对应的认知变化。
- 社会互动的神经基础:研究人际交往中情感表达、信任与欺骗、人际情绪传播等过程的神经基础,以及这些过程的神经机制在各种社会场景下的变化。
4. 研究方法与技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通常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 电生理技术:如脑电波和脑磁波记录,可以记录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序列,研究刺激加工和神经连接的动态变化。
- 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部血流成像,可以捕捉大脑在社会认知任务中的区域激活情况,研究社会认知过程的空间分布。
- 药理学干预:如给予抗抑郁药物等药物,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分布,研究神经递质与社会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
5. 学术前景和应用前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新兴而充满活力的学科,取得了广泛而重要的成果。
未来的研究预计将继续完善社会认知加工的多维度理论和神经机制模型,进而开发出更加精细和可重复的研究技术手段。
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

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研究的是:
a) 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b) 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
c)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d) 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研究
2. 下列哪个技术可以测量大脑活动的时空分布?
a)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b) 电生理技术
c) 脑电图 (EEG)
d) 脑磁图 (MEG)
3. "感知-认知-行动" 是下列哪个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幸福感理论
b) 神经发展理论
c) 知觉行为循环模型
d)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
二、简答题
1. 简要解释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假设。
2. 请解释认知神经科学中的"神经可塑性"概念。
3. 简要阐述实践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应用价值。
三、论述题
请选取以下两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论述:
1. 认知神经科学在解读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2.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临床神经疾病治疗的影响。
注意:根据你所选择的论述题目,自行设定小节,以论点逐步展开,结构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附录部分
请在文章最后附上参考文献列表,格式可以使用 APA 或者 MLA 等学术引用格式。
以上就是认知神经科学考试试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
考试顺利!。
社会神经认知课件

设身处地
Representing the Minds of Others
表达他人内心
1.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Others 表达他人内心心理状态
2.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of Others 表达他人内心心理特质
•2001 年网际网路搜寻 53个点击数→ 今天相同的搜寻却已超过 30,000个点 击数
•新期刊杂志问世
检视的两目标
•过去几年社会认知的神经科学只选择性的 被检视,缺乏广泛与综合性检视
•检视目标(一): 进行涵盖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多区域、 大范围的主题和调查,主要被区分为四个 小部份进行聚焦,(a)了解他人、(b)了 解自己 、(c)控制自己,和 (d)发生在 自己和他人界面之间的过程
BEING IN A SOCIAL WORLD
•自我的心理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联结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和别人相处的社交活动,
这些过程能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 •我们会因应周遭的环境来协调自己的行为,利用
别人给我们的回馈来理解自我,并发展个人对于 社会群体的态度。 •我们也在乎与所爱的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和陌生 人的互动中也能建立信赖的态度。这些过程促成 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个人不断地调整自己来符 合社会一般大众的标准。 p.270右下角
•这和Kosslyn早期的研究结果类似,视觉的知觉和
意象均有赖于大脑皮质的同一个视觉编码。人类
大脑相应位置的神经元亦是如此,当受试者观察
到有意的行为及模仿有意的行为时,该类的神经
元也会活化p.271
心理学课件ppt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动机、价值观 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它是一个动态的 、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 、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动机与情绪
动机
指推动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它可以是内在的(如需求、欲望、兴趣等)或外 在的(如奖励、惩罚、社会压力等)。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
情绪
指个体对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感受和反应。它包括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以及复 杂的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绪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着 重要影响。
实践应用与自我发展建议
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 方面,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通过自我反思和认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进而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和 发展目标。
参加一些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培训或工作坊,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心理学
认知发展
研究从胎儿到老年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包括 思维、知觉、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情感发展
研究从胎儿到老年的情感发展和情感体验,包括 幸福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人格发展
研究从胎儿到老年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特征,包括 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和性格等。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意识与无意识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拓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咨询、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这一应用领域 还将不断扩大,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多帮助。
全球心理学
全球心理学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心理学的 研究和应用也将进一步国际化,加强国 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社会 问题和挑战。
意识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概论

SPR2007-Symposium(10/16)
8. The Defense Cascade: The Dynamics of Fear Reaction 9. Implicit Processes of Motivation: Evidence from
Neuroimaging, Neuroendocrinology, and ERP Research 10. William James’ Legacy: The Present State of Autonomic Response Specificity of Emo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Way of Our Errors: Theme and Variations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Early Career Contribution to Psychophysiology: Investigating Mechanisms of Social Cognition with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4. Stress Sensitization and Fear Learning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5. 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通过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从社会认知和神经三个水平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情绪现象ochsner2007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主要指功能性脑成像fmrieegerpmegpet神经心理学病人的临床分析社会认知现象包括情绪调控态度改变刻板印象经济决策道德自我意识以及情感障碍行为异常和各种社会认知障碍等采用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化学原理呈现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多种技术手段脑成像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直接观察到大脑的心理过程和认知活动有如研究脑功能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自動化相對於受控制過程
(b)內部聚焦相對於外部聚焦過程
h
9
第一項核心過程
•自動化和受控制的核心過程被一些明確的系 統所支持,ㄧ些明確的神經認知系統已經被 假設去支持這兩種形式的過程。
•X 系統:是以在反身代名詞reflexive這個 字中的“ x”命名,符合一個自動化的社會 認知系統。
h
11
第二項核心過程
•顯示一個介於社會認知內部與外部形式差 異的區辨
•內部認知是一種聚焦在自己或他人心理內 部的認知處理過程,例如思考、情感、經 驗等,而外部認知心理過程聚焦在自己或 他人可透過感官覺察和經驗到的物質世界 可見的外表和行為
h
12
X系統與c系統特徵
X-系統(自動性)
平行處理過程 快速地操作 緩慢地學習
•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
在社會過程的生物相關性研究已進行長達 數十年之久
近年因神經影像的出現而快速發展
h
6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第一次會議: 2001 年四月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召 開
•2001 年網際網路搜尋 53個點擊數→ 今天相同的搜尋卻已超過 30,000個點 擊數
•新期刊雜誌問世
h
7
檢視的兩目標
2. 有意的vs無意的
h
19
Experiencing the Mental States of Others
. Empathy 同理心 Issues for empathy research
同理心 研究議題
h
20
UNDERSTANDING ONESELF
瞭解自己
1. Recognizing Oneself 辨認自己
•過去幾年社會認知的神經科學只選擇性的 被檢視,缺乏廣泛與綜合性檢視
•檢視目標(一): 進行涵蓋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多區域、 大範圍的主題和調查,主要被區分為四個 小部份進行聚焦,(a)了解他人、(b)了 解自己 、(c)控制自己,和 (d)發生在 自己和他人界面之間的過程
h
8
檢視的兩目標
•檢視目標(二):區辨在整個社會認知 不同領域核心過程的差異並提供ㄧ個 組織社會認知神經科學一般原則的架 構
非反射的意識 敏感的對潛意識的表達
C-系統(受控制性)
序列處理過程 緩慢地操作 快速的學習 反射的意識 沒有感覺的潛意識的表達
自發的程序 優勢的反應
與目的有關的程序 規律的優勢反應
h
13
X系統與C系統特徵(續)
典型知覺性的
典型語言性的
輸出經歷如真實存在的
輸出經歷如自我產生的
行為關係不受認知負荷影響 行為關係受認知負荷影響
•X 系統聯結的相關神經區域包含扁桃體、底 神經節,腹側與正中前額葉的大腦皮質) (VMPFC) ,側面的大腦皮質(LTC)和背的 前面帶狀大腦皮質(dACC)。
h
10
第一項核心過程
• C 系統:“ c”由在reflective這個字(反射) 中的“c”命名而來,符合受控制的社會認 知系統 。
•C 系統聯結的相關神經區域是側面的前額 葉大腦皮質(LPFC)、中間的前額葉大腦 皮質(MPFC)、側面的腔壁大腦皮質 (LPAC)、中間的腔壁大腦皮質(MPAC)、 中間的圓形突出部分(MTL)和頭側前面的 帶狀大腦皮質 (rACC)
h
2
摘要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在檢視社會現象和過程 時經常使用認知神經科學常用的工具如神 經影像和神經心理學來進行研究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檢視的範圍主要在四個 研究的區域: (a)了解他人 ,(b)了解自己 ,(c)控 制自己,(d )發生在自己和他人界面)區分介於自動與被控制的兩種過程的差 異,對社會心理學理論中的神經認知區域 相當重要
h
17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Others
表達他人內心心理狀態
1. 認知到人和物的不同 2. 發展出對於他人內心如何運作的
理論
h
18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of Others
表達他人內心心理特質
1. 運用Theory of Mind
(二)區辦介於某人自己或他人心理內在過程 和聚焦在某人自己或他人外在可見的特色 和行為兩者間的差異
h
4
•核心檢視來自社會認知神經科 學的研究,而不是來自心理學 現有理論的論證,但新發現對 社會心理學理論有所貢獻。
h
5
緒論
•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結合認知神經科學 的工具和來自包括社會心理學,經濟學和 政治學的各種不同社會科學的理論跨學科 領域而發展的ㄧ門科學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核心過程的檢視
指導教授:王智弘博士
學生:沈素珊952102006 詹谷原952102007 鄭清俊952102011 覺志榮952102013 鍾舒萍952102014 李錦仁 952102015 丁瑞碧 952102016
h
1
關鍵字
• 心智理論、心理學、情緒管理、 自我控制、鏡像神經元、 社會認知、 社會神經科學、 自動化、 神經經濟學
(1) Visual self-recognition.
視覺上辨認自己
(2) Agency. 自己的身體部位和動作
2. Reflecting on the Self
自我反省
h
21
UNDERSTANDING ONESELF
瞭解自己
Reflecting on the Self
2. Through another person’s eyes and feelings
設身處地
h
16
Representing the Minds of Others
表達他人內心
1.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Others 表達他人內心心理狀態
2. Represent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of Others 表達他人內心心理特質
藉著高度覺醒促進 系統發育比較年長的
對稱關係的表現
受到高度覺醒減弱 系統發育比較年輕的 不對稱關係的表現
普通情形的表現
特別情形的表現
抽象觀念的表現(例如.否定、
時間)
h
14
X-系統 vs C-系統
h
15
UNDERSTANDING ONESELF
瞭解他人
1. Theory of Mind
研究由自我內心運作的理論及社 會狀況如 何影響內心而推論特定狀況下某個體之內 心狀態。再以所知的社會常規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