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目的地的竞争, 通过出境游客满意度竞争体 现 出来。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现了更激烈的满 意度 竞争,这种竞争会在疫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出境目的地应对疫情采取的主要措施
• 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
目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地区在防控手段上都较为严厉,对外主要采取限制入境 措施,严防境外输入,内部控制流通,避免疫情传播。同时采取病毒溯源检查、强制隔离 检查、增强核酸病毒检测能力、强化医疗设备设施配给、保障一线医疗设备供应、要求佩 戴口罩和禁止聚集等措施。在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也随形势在变动。这些防控疫情 的措施客观上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到访造成了阻碍。
12
10
10
10
10
11
12
辽宁
15
13
13
11
8
8
8
8
9
7
重庆
16
15
15
14
16
19
17
17
16
16
天津
17
14
8
7
6
7
7
6
6
4
黑龙江
18
22
21
18
18
18
18
19
22
15
山西
19
18
18
19
19
23
19
18
14
19
内蒙古
20
19
19
21
22
21
22
20
18
30
云南
21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1.政策环境分析(P)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稳定,逐步实现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向旅游大国的转变。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随着旅游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产业发展得到了更有利的保障。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业严重受创,很多旅游企业濒临倒闭,旅游业损失惨重,为了加快国内旅游业迅速复苏,全国发布了多项旅游扶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2.经济环境分析(E)3.社会环境分析(S)居民旅游意愿增强促进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不再只是少数人的需求,更是一种大众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疫情期间,人们更加认同服务好、品质高的产品,倾向安全性高的景区。

同时,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精细化,促使人们在旅游中的花费不断增长。

2021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游客数量为18.71亿人次,人均花费872.3元。

我国人口众多,中老年人口占据较大比重,他们大多有稳定的收入,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又希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青年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旅游有着旺盛的需求。

2020年中国总人口数量为14.12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91亿人。

4.技术环境分析(T)(1)互联网方面2020年,国家颁布《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技术赋能旅游业的发展,在5G技术支持下,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开展产业融合,通过“互联网+旅游”的产业融合,实现了在线旅游消费、景区智慧运营、智能导游导览、VR沉浸式旅游等,完成旅游产品品质、消费者体验和旅游管理效率的同步提升,推动旅游产业变革。

电子客票的普及也让人们在旅游途中更加方便,快捷。

(2)交通方面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生产技术改进及其成本的降低,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出行成本更低,从而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4.6万公里,较2015年增加了2.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为519.81万公里,较2015年增加了62.08万公里。

世界旅游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世界旅游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本报告通过对世界旅游市场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全球旅游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市场机会。

报告将基于最新的旅游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结果,对全球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旅游企业、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一、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还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世界旅游市场进行分析:1. 全球旅游市场概况2. 主要旅游目的地分析3. 旅游消费趋势4. 旅游行业发展趋势5. 潜在市场机会与挑战二、全球旅游市场概况1. 旅游市场规模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201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5.1亿人次,同比增长4%。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锐减至7.8亿人次,同比下降48%。

预计202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恢复至8.5亿人次,但距离疫情前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 旅游收入2019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锐减至6800亿美元,同比下降55%。

预计2021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将恢复至7900亿美元,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三、主要旅游目的地分析1. 亚洲亚洲是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

2019年,亚洲国际旅游人数达到6.2亿人次,占全球总量的41%。

其中,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旅游市场的主要贡献者。

2. 欧洲欧洲是全球旅游市场的传统强国。

2019年,欧洲国际旅游人数达到4.4亿人次,占全球总量的29%。

其中,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是欧洲旅游市场的主要目的地。

3. 北美洲北美洲是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019年,北美洲国际旅游人数达到2.2亿人次,占全球总量的14%。

2020年成都旅游市场分析(最全)

2020年成都旅游市场分析(最全)
7亩
等级 4A 4A / 4A 4A 5A 4A 4A /
产品
运营情况
博物馆聚落、公馆聚落、民国公馆老街、特色客栈、喜来登酒店、农家乐、巴蜀画派 画院、崔永元电影传奇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蓝莓基地
中麻将、泼水节、 堂,商业气息
游泳、垂钓等
过浓
市内冰雪场 馆、水上乐

欢乐谷水世界、 国色天香水上乐园、 环球中心水上乐园、
冰场
水乐园玩水、滑 冰
刺激、很嗨
3
成都旅游市场分析:休闲方式
迎合成都人五大休闲生活方式“爱扎堆、慢休闲、重家庭、爱吃、图实惠”
爱扎堆
慢休闲
重家庭
舍得吃
图实惠
爱玩耍、爱热闹
自由、放松
出游时间
出游方式上偏好 自驾游,节假日 期间自驾游比例 高达80%。
出游距离
出游范围上,超 过70%的成都人 大部分旅游地选 择在省内。
出游目的
成都市民以娱乐 和休闲为主要出 游目的。
夏季“哪儿凉快 哪儿待去”,钟 爱避暑
出游范围选择
出国 2%
国内其 它
36%
市内 25%
省内其 它
37%
出游目的
旅游消费水平
增长知
识, 5.30%
疗养健
身, 6.80%
娱乐, 35.31%
其他, 6.76%
休闲, 45.83%
40岁以上
859
26-40岁
1937
14-25岁
602
14岁以下
587
0
500 1000 1500 2000
人均旅游花费(元) 出游率(%)
成都市民夏季热衷避暑

2020年西安旅游市场分析含专项客群研究(最全)

2020年西安旅游市场分析含专项客群研究(最全)

旅游发展:市区独大,县域亟需跟进 ➢ 游客量规模:市区占比近27%,紫阳县游客量仅高于镇坪、白河 ➢ 热门景点排名:集中于市区、岚皋,紫阳暂无上榜景点
镇坪县 平利县 岚皋县 紫阳县 白河县 旬阳县 石泉县 宁陕县 汉阴县 汉滨区
0
2013年安康各县旅游接待量(万人次)
42 200 262
140 100
经典游程 2-3天
2-3天 2天 2天 2天
1-2天
核心游览点
其他游览点
住宿
太白山、法门寺
太白山滑雪场、御汤 温泉、凤凰温泉、太
白山漂流
温泉酒店、佛光 阁酒店
紫柏山/灵官峡、消 凤凰湖夜景、灵官峡
灾寺
漂流
农家乐
栈道漂流、篝火晚会、 紫柏山、张良庙
最美山村公路
县城宾馆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南沙湖
汉中夜市
体验旅游到来:
强调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体验,追求的是一种发现,是旅游消费需求升 级的必然结果。
➢ 慢游——快节奏的都市人群渴望慢生活,二日游多。 ➢ 自游——70%以上为散客,80后是自由行绝对支持者。 ➢ 闲游——从走马观花到休闲度假,从感官刺激到身心体验,温泉、滑雪、漂 流、农家乐等火爆。 ➢ 奇游——喜欢新型和特种旅游,如户外运动、徒步、无景点旅游
资料来源:《西安城市居民旅游决策行为对比研究》、《西安居民短线旅游需求理论与实证研究》、 《2010年西安城镇居民消费意向调查报告》
22
西安旅游市场分析 西安3小时旅游圈目的地特征:两个核心吸引点+多类休闲配套,山水人文互补,休闲高端化
西安短线旅游目的地分析
旅游目的地 宝鸡眉县
宝鸡凤县 汉中留坝 汉中黎坪 汉中青木川 渭南分析

旅游行业的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的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的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I.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本次报告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II. 行业总体概况截至2020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纯旅游消费额占比超过50%,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III. 消费者群体分析1. 年龄结构数据显示,90后、80后、70后占据了旅游消费者的三大主力军。

其中,90后的消费金额最高,达到了人均消费5000元以上,80后和70后次之。

2. 性别构成在旅游市场,女性消费者较多,占比达到60%以上。

从消费偏好上来看,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浪漫的目的地和精致的旅游产品。

3. 地域分布旅游市场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

从总体消费水平上看,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五,但是不同省份的消费偏好也有所不同,有些省份的旅游市场还未完全开放。

4. 消费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从数据中看,60%以上的旅游消费者会通过网络预订旅游产品,其中移动端成为最主要的预订方式。

IV. 消费者需求分析1. 旅游产品需求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自由行、深度游等个性化需求,对于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同时,疫情后,消费者更注重安全和健康因素。

2. 旅游目的地需求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景点,他们也更愿意选择一些小众、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如自然风光优美的小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等。

3. 旅行时间需求在时间方面,消费者更崇尚假日休闲度假和周末出游。

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需求大增。

V. 总结及建议通过本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建议旅游企业应更多关注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旅游业财务数据分析报告(3篇)

旅游业财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旅游业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一、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某地区统计局、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旅游企业的公开财务报表。

数据时间范围为2019年至2022年。

二、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旅游业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包括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 相关性分析:分析旅游业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时间序列分析:分析旅游业财务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4. 比较分析:将某地区旅游业财务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

三、数据分析结果(一)收入分析1. 收入总额2019年至2022年,某地区旅游业收入总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9年旅游业收入为XXX亿元,2022年增长至XXX亿元,年均增长率为XX%。

2. 收入结构(1)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业收入总额的比重较大,2019年为XX%,2022年上升至XX%。

主要原因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游客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2)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业收入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2019年为XX%,2022年下降至XX%。

主要原因是国际旅游市场的波动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

(3)出境旅游收入:出境旅游收入占旅游业收入总额的比重较小,2019年为XX%,2022年下降至XX%。

主要原因是国际旅游市场的波动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成本分析1. 人工成本2019年至2022年,某地区旅游业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2019年人工成本为XXX亿元,2022年增长至XXX亿元,年均增长率为XX%。

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员工数量增加。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依然是不容忽视的趋势。

本报告将对2023年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对旅游从业者及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1.发展趋势1.1 国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海外旅游。

据统计,2018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为14.2亿人次,同比增长6%,其中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预计到2023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6亿人次,其中亚太地区将会占据更大比重。

1.2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主流休闲度假旅游一直是旅游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选择度假旅游来放松压力、锻炼身体。

到2023年,休闲度假旅游将会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

1.3 移动互联网推动旅游信息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旅游行业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挑选合适的旅游产品。

2023年,旅游信息化将会更加普及,旅游企业将会在信息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2. 机遇2.1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拓展市场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重要机遇之一。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涌向中国。

到2023年,中外旅游市场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方旅游企业也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2.2 科技创新为旅游业开辟新的业务模式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渐普及,旅游行业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新的业务模式。

在移动支付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应用,正逐渐地成为未来旅游的趋势之一。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旅游行业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3.挑战3.1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上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挤占市场份额、攻占客源、打造品牌等,都成为旅游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旅游愈发成为一种热门的生意,无资质抱团搞捆绑,价格战升级,竞争压力会愈加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旅游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5)
二、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部门 (6)
2、行业监管体制 (6)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7)
(1)主要法律法规 (7)
(2)相关政策 (7)
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7)
②《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8)
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8)
④《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9)
⑤《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9)
⑥《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9)
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10)
三、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10)
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10)
2、中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
1、有利因素 (15)
(1)旅游业一直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植和鼓励发展的产业 (15)
(2)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16)
(3)舒适便捷的交通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保障 (16)
(4)法定节假日调整及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对旅游业长期利好 (17)
2、不利因素 (17)
(1)旅游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17)
(2)国内旅游市场不完善 (18)
五、行业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8)
1、季节性 (18)
(1)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季节性 (18)
(2)因休假制度而产生的季节性特点 (18)
(3)旅游产品本身的特定季节性影响 (19)
2、地域性 (20)
(1)旅游行业的地域性特征是由旅游资源差异产生的 (20)
(2)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会形成旅游行业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20)
六、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1)
1、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从根本上促进了旅游业迅速发展 (21)
2、人们的休闲消费趋向从整体上提高了旅游业的收入水平 (21)
3、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从结构上带动了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 (22)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2)
八、行业竞争情况 (23)
1、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23)
2、行业进入壁垒 (23)
(1)景区景点开发管理壁垒 (23)
①资源障碍 (23)
②制度性障碍 (23)
(2)索道等特种设备运营的进入壁垒 (24)
(3)旅行社业的进入壁垒 (24)
(4)温泉业务的进入障碍 (24)
(5)资金投入壁垒 (24)
3、行业主要企业 (25)
(1)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5)
(2)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5)
(3)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5)
(4)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6)
一、行业概况
旅游业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旅游业务链的基本节点,其具体经营单位有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客运公司、旅行社、旅游商品及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休闲娱乐场所等。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前景较广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植和鼓励发展的产业。

旅游行业的发展既符合环境保护、调节产业结构的产业发展战略,又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基础的同时,也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根据旅游消费自身发展的规律:旅游消费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先后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阶段,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与消费特征如下:
目前,我国旅游消费整体尚处于观光游向休闲游和度假游转变的阶段,家庭度假市场快速发育,大型休闲度假景区不断涌现,自驾游正在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