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沙滩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浅析

沙滩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浅析一.沙滩排球运动介绍沙滩排球(beachvolleyball)在20世纪20年代源于美国,中国沙滩排球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
1990年沙滩排球在亚洲刚刚萌起,中国队首次参加了曼谷亚运会,中国男子沙滩排球队的谷红宇、李桦,一举登上冠军宝座,冠军背后是一支组建了5个月的球队,可见我们国家虽然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潜力无限。
2006年世界巡回赛中,中国男子沙滩排球选手徐林胤、吴鹏根发挥出色,夺得了中国男子沙滩排球史上第一个世界巡回赛的季军。
同年的多哈亚运会中,中国男女队共获得2金1银1铜,在之后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继续保持着前三的好成绩揽获了金银铜各一枚。
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上接连放起中国国歌,中国红也开始蔓延。
2007年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上中国选手继续风采创纪录的夺得了一枚银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田佳、王洁获得银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张希、薛晨获得铜牌2010年世界沙滩排球女子巡回大满贯赛张希、薛晨获得金牌2010年世界沙滩排球男子巡回大满贯赛吴鹏根、徐林胤获得金牌从沙滩排球的成绩看,我们国家的沙滩排球是如浪潮汹涌,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为中国沙滩排球创造了新的历史,而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进步,和选材以及训练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沙滩排球的选材输赢可能只在毫厘之间,作为日益变强的中国,和各个强国之间差异性较小,各国的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视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沙滩排球相比室内排球最大区别在于场地和场内人员,相比室内而言要更具全面型,对运动员要求更高。
排球圈内流传着一句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八年成器,沙滩排球亦是如此。
1. 身高体态方面:沙滩排球和室内排球的网高相同,但在沙滩上更不易跃起,更要求身高的基础条件。
在选材上我们择优选身高较高、肩宽、四肢修长、手脚较大、跟腱修长且清晰、体脂率较低的运动员。
先天条件是必要的,后天属于决定因素,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但先天条件优秀,后期的训练和心智也尤为重要,不然皆是枉然。
当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问题的探讨

排球比赛是一种激烈性、对抗性较强的球类竞技运动,运动员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有着时间短、空间争夺激烈,具有包含较强的技巧性。
随着各项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排球运动的规则也在逐渐改进、优化,越来越向着“高、快、变”方向逐渐发展。
这也导致此项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高、体能、技术及意志力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已经成为确保我国排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作。
一、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必要性在当前的国际赛场上,由于排球运动规则的改变使网前争夺越来越激烈,除了团队整体技战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技战术也显得愈发重要。
有了自由人之后,赛场上排球来回球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这些都导致整个排球比赛越发的动人心魄。
总而言之,排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高度、力量、反应、速度有着非常高要求,是需要优秀技战术的团体竞技项目。
排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为3年成型、5年成才、8年成器的特点,因此,运动员的早期选材质量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排球运动员必须在13岁左右的青少年中,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选择,再经科学训练,逐渐培养出优秀的排球运动员,这将直接对我国整体排球运动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及培养现状1.选拔机制偏向静态化,人为因素较大青少年排球运动的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选材。
而对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选材标准以及选拔机制就成为了组建优秀青少年排球队伍的前提基础。
根据对各省市排球运动队选拔机制及考核标准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选材标准和考核机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选拔机制中人为因素和静态化考核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拔仍是沿用分级选拔制度,即选拔路径从“地方运动院校”至“地方训练中心”至省级运动队,再到“国家级运动队”。
严格的分级制度给选材带来两方面不良影响。
①选材时间过长,容易错过优秀苗子运动员的快速成长期,并且运动员在逐级训练中,容易受到不同教练的影响,使其技战术定型过早,对后期培养造成影响;②考察组在单个单位停留时间较短,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发展潜力、个人身心发展情况考察不够全面、细致。
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

03
CATALOGUE
优秀沙20名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平均运动年限为10年。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收集20名运动员在沙滩排球比赛中的表 现数据,包括反应时间、移动速度、变 向速度等。
分类
根据运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灵敏素质可分为一般灵敏素质 和专项灵敏素质。
要求
沙滩排球运动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一般灵敏素质,以适应比 赛中各种突变情况,同时还需要具备优秀的专项灵敏素质, 以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因素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对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身高、体重、四肢长度、关节角度等都会对其灵敏度产 生影响。
们在选材方面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04
CATALOGUE
灵敏素质训练对沙滩排球运动员表现的影 响
灵敏素质训练的概念与意义
灵敏素质训练是指通过快速、协调、精准的动作,提 高运动员对自身及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灵敏素质对于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接发球、扣球、防守等技术的发挥,以及应对赛 场突发情况的能力。
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理论
灵敏素质的定义与特点
灵敏素质定义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多变的运动条件下,包括沙滩排球在内,能够快 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能力。
灵敏素质特点
具有随机应变、快速准确、协调无阻的特点,是沙滩排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 质之一。
沙滩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分类与要求
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灵敏素质训练应结合沙滩排球 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训练计划。
对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几点思考[提要]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第一环节,选材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成材率和体育水平。
科学的选材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选材成功率。
本文针对我国科学选材研究发展的特点,阐述其科学内涵、战略意义,并结合我国科学选材现状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运动员;科学选材;竞技体育一、科学选材的内涵科学选材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心理以及遗传学机能,抽取多样本数据,采用科学的、系统化的、精细化的方法和手段对具有某方面体育天赋的运动员进行选拔。
它是按照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考察,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培养,并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随着选材理论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运动员选材从最初的自然选材、经验选材逐渐地过渡到科学选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在科学选材研究中的应用,科学选材理论内涵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二、科学选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以来,我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得益于各级体校为我国体育界输入大量人才。
但体育本身所暴露出的一些缺点如训练艰苦、成材率低、就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从事体育专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落后,资源投入不足、训练水平落后等原因造成部分体校生源不足、生源流失严重等现象。
体育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资源的投入,更依赖于群众的积极参与,良好的群众参与度是体育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体育水平就是要提高体育本身的吸引力、竞争力,从更高层面、在更广角度来讲就是要展现体育魅力,吸引群众参与、从事体育行业。
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体育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体育水平的提高可吸引更多人才从事体育事业,壮大体育队伍,从而更加有利于体育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就成了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难题,而提高体育成材率,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浅析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

浅析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谭笑【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遗传、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对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并广泛走访排球教练员,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现役优秀排球运动员进行调研,论证了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模型特征和科学选材标准.【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3页(P188-190)【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青少年【作者】谭笑【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3运动员的培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要从小抓起,经历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
因此,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运动员选材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适当的评价测量手段,为某类运动项目选拔专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为未来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优秀人力资源。
在现代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挑战越来越接近人类自身极限,因此那些自身资质一般的运动员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
青少年时期的选材就是积极寻找和发现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先天条件的苗子,为现代体育竞技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运动员选材基本依靠教练的经验,较为主观和武断。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之后,科学选材开始起步。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选材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选材体系。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对抗性和集体性为一体的隔网对抗性运动。
对战术素养要求高,空间争夺激烈,并不断向着快、高、变方向发展。
对运动员自身的身材结构、身体素质等要求很高。
白种人(尤指欧洲人)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力量强;黑色人种(尤指南美人、非洲人)身材修长、重心偏高、弹跳爆发力好。
可以看出从人种角色来说,黄种人不占优势。
因此,若想在国际排坛上占据领先地位,在排球运动员的选拔上,就要更为谨慎和严格。
所以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
排球比赛中的战术选材

排球比赛中的战术选材在排球比赛中,战术选材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合理的战术选材,球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优势,并形成有效的合作配合。
本文将从战术选材的重要性、战术选材的原则以及一些常见的战术选材进行探讨。
一、战术选材的重要性战术选材是指根据比赛形势、对手特点和自身队员的能力,选择最佳的战术打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战术选材可以有效提高球队的竞争力,增加比赛的胜算。
战术选材不仅关系到球员的发挥水平,还与球队整体的配合和战术执行能力密切相关。
首先,战术选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球员的优势。
在排球比赛中,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的擅长扣球,有的擅长拦网,有的擅长传球,有的擅长发球等。
通过合理的战术选材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球员的特长,使得球队的攻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战术选材可以提高球队的整体配合效果。
每个球员的特点不同,通过针对性的战术选材可以使整个球队更好地配合,形成强大的整体实力。
例如,在面对对手拦网强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擅长扣球的球员进行进攻,从而提高突破对手防线的效果。
最后,战术选材对于战术的执行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战术必须要有球员的支持和执行,而合理的战术选材可以让每个球员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并将战术付诸实践。
二、战术选材的原则在进行战术选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根据比赛形势灵活调整。
比赛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进行战术选材时,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在对手防守状态较好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战术选材,增加发球的难度,从而打乱对方的节奏。
其次,充分发挥每个球员的优势。
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能力,战术选材应该根据每个球员的特点来确定。
例如,如果队中有拦网出色的球员,可以适当调整战术选材,增加拦网的机会,从而有效制约对方的进攻。
再次,注重整体配合效果。
战术选材不仅仅关注个人的能力,还要注重整个球队的配合效果。
即使某个球员个人能力出色,但如果与其他队员的配合不默契,战术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的研究

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的研究作者:王涛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2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竞技体育的竞争异常激烈。
目前,体育强国之间运动水平的差异性较小,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得出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依据和标准是:身体的形态、适应能力、反应移动速度、战术意识、心理状况等。
旨在为提高我国沙滩排球的训练水平提高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沙滩排球是奥运会中的一个比赛项目,所以我国对这项体育竞技项目有很高的重视度。
但是我国的沙滩排球引入的时间较晚,在竞技水平和技术上与高水平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现在我国很多沙滩排球运动员来源于室内排球,所以沙滩排球的科学选材是现在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因为沙滩排球运动员要遵循“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的规律,培养训练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在青少年时期就要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
所以,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是培养成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保证。
一、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方法研究(一)文献资料法主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和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提供的资料,对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培养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依据和标准。
(二)比较研究法随机选择数名专业学习沙滩排球的青少年运动员,与沙滩排球高技术水平国家的运动员进行比较。
分析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与高技术水平国家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存在的差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前提条件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发现,身高是制约沙滩排球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
通过资料数据的显示:高水平的世界沙滩排球运动员在身高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80cm左右,高水平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90cm左右。
谈谈排球运动员的选材

谈谈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作者:曹爱民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笔者通过二十几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十几年来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工作的体会,分别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里素质、智力水平、发育类型、运动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探讨1运动员选材的意义重大现在世界不少国家都已经认识到,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俗话说:不是铁就练不成钢。
选材的成功就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好了铁就不怕练不成好的钢材。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迅速而科学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成绩突飞猛进,竞争日趋紧张、激烈,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就要求运动员具有与这种高水平相对应的运动天赋,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具备运动天赋的人,进过严格、合理、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体坛取得优异成绩。
所以天才运动员的发现就成为现代体育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向冠军的第一步。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高、快、变、全”。
排球比赛已经成为高(身高、手高、跳的高)、快(移动快、打的快、攻防转换快、头脑反应快)、变(进攻变化多、手段多)、全(运动员技术全面)、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运用技战术能力)、技战术、意志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抗争。
儿童少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就必须具备高大的身材、优良的身体素质、优秀心里品质等条件。
2排球运动员的选材2.1选材年龄:据研究表明,在排球运动员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女生各项生理形态指标在10—12岁达到高峰,男生在12—14岁达到高峰。
从开始训练到成才,一般需要8年以上时间,所以初选年龄在8—12岁左右比较合适。
2.2生理机能:人的一切正常生理机能都是有遗传的,同时又有变异的。
如血型、血红蛋白、红白肌纤维比例等就强烈的表现出遗传特征。
神经类型也有着强烈的遗传基础,且表现为一种显性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测量法,对我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单一,应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应选择身高较高,肩宽,腰短,胸厚,四肢修长,手脚较大,跟腱清晰,脂肪较少的运动员;弹跳力、变向移动速度、耐力、学习能力和神经类型也是教练员选材的重要指标。
标签:沙滩排球科学选材
0 引言
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其成材率相对较低,这使得一些学者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各体育强国之间的运动水平逐渐缩小,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条件之间的差距也愈加减小,这使得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显得更加重要。
由于当前沙滩排球引入我国时间段,受重视程度低,对沙滩排球的科学选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人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各种运动科学选材的文章,以期能选拔那些天赋条件好的苗子,培养成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的成长遵循“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的规律,沙滩排球运动员亦是如此,所以沙滩排球运动员最好在12、13岁就确定专项,开始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时我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调查对象为我国2012年国内积分排名前16名的运动员和参与冬训的国家队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学习了相关的文件资料,同时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2005~2012年中外文献,查阅了大量有关男子沙滩排球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的研究,并对所得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归纳。
1.2.2 测量法。
按照人体形态测量学的标准和要求,由专人对人体形态指标(其中包括身高、体重、手高和臂展)进行测试,然后收集测试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访谈和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现状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只有高水平运动员,主要依靠室内排球输送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青少年和少年队的训练和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但亦有某些队伍,例如山东、浙江、江苏和成部等高水平队自行选在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通过与其教练进行座谈发现,各队自行选择的运动员年龄分部于14、15岁之间,秉着八年成器的规律,此时的选材为时过晚。
2.2 选材的内容及标准
2.2.1 身体形态。
随着沙滩排球运动向高大化和力量化的发展,身高、手高、臂展的优势往往与比赛成绩成正比,对2012年我国优秀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测量,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我国优秀的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5.7kg,平均体重为86.5kg,平均手高为253.1cm,平均臂展为201.6cm。
十运会沙滩排球决
赛全体参赛男子运动员(N=48)的平均身高为193cm[1],由此可以看出身高对于沙滩排球运动的重要性。
身高在所有体型特征中遗传因素最大,其中预测未来身高一般采用观察法和骨龄法:观察法即了解其父母的身高;骨龄法即:未来身高=现在身高/骨龄发育指数[2]。
表1 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
在选拔身高的前提下,沙滩排球运动员应选择体格匀称,协调灵敏型的体型为好。
通过对专家访谈,专家多次提出了参考标准:“肩宽,腰短,胸厚,四肢修长,手脚较大,跟腱清晰,脂肪较少”。
2.2.2 身体素质。
弹跳素质是沙滩排球运动员网上实力的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弥补身高不足的劣势,在沙滩排球比赛中,拦网优势不足,将会直接导致防守队员压力倍增,从而导致比赛落败。
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速度主要表现在变向移动速度。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轻拍球和吊球较多,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预判和较快的变向移动速度,如果一个运动员变向速度较慢,将会破坏反攻机会,甚至直接失分,变向移动速度对于一个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沙滩排球运动员比赛时需要在沙地上来回移动,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耐力素质。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由于球速慢,相对室内排球来说,来回球次数较多,并且由于场上队员为两人,每个球都需要运动员尽全力去奔跑移动,体能消耗极大;如果一个运动员耐力不行,不但容易导致接不到球,而且容易致使比赛过程中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失误频频。
因此,耐力对于一个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来说又是必须可少的。
2.3 技战术
由于沙滩排球运动员大多数来自于室内排球,故对其选材时应观察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对比赛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一阶段的集训或者参加比赛,观看运动员改正室内排球技战术成为沙滩排球技战术的能力;对于没有参加过训练的运动员,也可以通过一阶段的集训,观看运动员学习技战术的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只有一级即高水平队层次的训练和培养,应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3.2 沙滩排球运动员在身高较高的基础上,应该选择“肩宽,腰短,胸厚,四肢修长,手脚较大,跟腱清晰,脂肪较少”的运动员,但亦不能只看身高。
3.3 弹跳力、变向移动速度和耐力亦是教练员选择运动员的重要指标,运动员的学习能力和神经类型也是教练员选择运动员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靳小雨等.我国沙滩排球竞技水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10):1429-1431.
[2]刘广欣.浅析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7,(17):57-58.
[3]邓运龙.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与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2001.12,(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