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全史:纵观商业模式发展的百年历史.
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开始意识到交换物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并用一种称为“物物
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易。
在这种交易方式中,人们直接用自己
拥有的物品去交换所需的物品,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物物交换存在一些不便之处,比如难以找到适合的交换对象、商品的价值难以确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发展出货币系统,即用一种普遍认可的货币来代替物物交换。
货币系统的出现使得交易更加便利,也为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活动越来越复杂。
人们开始组织起来,形成商业组织,比如市场和商会。
市场是买卖双方集结在一起进行交易的场所,而商会则是商人之间的组织,通过共同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商业组织的出现提供了更好的交易环境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商业活动逐渐向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生产工厂的兴起为商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后,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如今,商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总而言之,商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再到商业组织的兴起,最终发展成现代商业形态。
商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商业模式的演变

商业模式的演变引言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盈利和持续经营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商业模式的演变历程,并探讨其对企业和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传统商业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商业模式主要由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
大多数企业通过线性和垂直的价值链来实现盈利。
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中间商和渠道,使得企业获得利润。
1.1 传统商业模式的特点传统商业模式的特点包括:•线性的价值链: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是线性的,从供应链开始,通过一系列的中间商和渠道,直到最后销售给消费者。
•长周期: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企业在该周期内进行持续的生产和销售。
•高投入:传统商业模式需要较高的固定和可变成本投入,例如生产设备、库存和销售渠道。
1.2 传统商业模式的挑战然而,传统商业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刚性和缓慢:传统商业模式对市场需求的反应相对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制定战略、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
•可持续性:传统商业模式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较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企业往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第二章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商业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数字化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通过创新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
2.1 数字化商业模式的特点数字化商业模式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数字化商业模式将传统的线性价值链打破,实现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连接,去除了中间商的环节。
•数据驱动:数字化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个性化服务。
•弹性和灵活性:数字化商业模式具有更高的弹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迭代。
•低成本:相较于传统商业模式,数字化商业模式通常具有较低的固定和可变成本。
2.2 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影响数字化商业模式对企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新和创业机会:数字化商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创新空间,降低了进入门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

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
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美国的一家名
为Groupon的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团购”的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使用互联网来汇集消费者团结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并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获得优惠折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O2O商业模
式迅速在全球蔓延。
该模式通过将线上和线下的商业活动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更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在发展的初期,O2O商业模式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和实体商
店之间的结合。
电商平台通过提供线下体验,如实体店铺自提、门店购物等,以及为线下实体商家提供线上推广和销售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
随着O2O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行业和服务领域纷
纷加入其中。
例如,餐饮业、出行服务、健康医疗等。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消费者可以轻松地订购外卖、预约出行服务、在线咨询医生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提升用户体验,各种O2O平台开始提
供更多的优惠和返现活动。
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支付、积分兑换等方式获得商品折扣、优惠券、返现等福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O2O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试穿衣物、体验旅游景点等,从而提高购买的决策性。
总的来说,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团购服务到如今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全方位服务。
它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和个性化地享受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购物体验。
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论文

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论文中国商业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贸活动。
在商业活动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古代商业活动主要以农副产品的流通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扩大到了手工业品、奢侈品、文化艺术品等领域。
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机构也逐渐出现,如市场、商铺等。
在宋代,商业活动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商业活动愈发繁荣,商贸港口也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人阶层也逐渐壮大,各种商业行会也相继成立。
现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可以说是更加迅速,国内外的各种商业模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商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未来的中国商业发展走向,需要在传承悠久历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商业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各种商业企业纷纷涌现,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给中国商业开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相互融合,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商业发展模式。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商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开始走向世界。
当前,中国商业发展正处于全新的历史时期。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渗透,正在给商业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零售业正在面临着电商的冲击,线上线下的融合成为商业发展的趋势。
同时,消费模式的改变也在推动商业活动的转型,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这要求商业企业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也正在影响着商业活动,绿色、环保的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考量。
中国商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商业活动不断变革,但不变的是商业发展的根基,即以满足人们日常需求为出发点,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
未来,中国商业发展需要更多地注重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我国商品流通模式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我国商品流通模式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流通模式也经历了不少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初至1949年:自然流通这一时期,商品流通主要依靠自然力量。
农民自己种植、生产并销售自己的产品,城市居民则通过小作坊和市集自给自足。
1949年至1980年: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
商品流通受到国家计划与政策的控制,贯穿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是政府部门的计划和领导。
商品由生产部门直接安排生产、计划销售,由国有商业企业通过节约和紧缩调配,单方面决定货物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确定经营行为并分配利润。
198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商品流通市场在自由化、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下得到了高速发展。
各种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商品流通出现了众多的组织形式和商业形态。
现状分析现在的商品流通模式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形式,而是涵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市场化过程。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可以依据不同的商业模式,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批发市场模式:批发市场以出售给商户为主要目标,同时还有分销、零售及物流设施服务等功能,广东批发市场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等是全国有影响力的批发市场。
B2B电商模式:B2B模式即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集中化销售、采购等活动。
例如阿里巴巴。
B2C电商模式:B2C模式即企业直接对消费者进行电子商务,构建一个网上购物平台,提供商品信息浏览、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确认订单、发货等一条龙服务。
例如京东、天猫等。
C2C电商模式:C2C模式即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这种模式一般是通过网络购买闲置物品来进行。
例如淘宝等。
O2O模式:O2O模式即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引导和服务线下消费,例如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等。
直销模式:直销是指把产品或服务通过社交方式卖给最终用户,例如美妆品牌雅芳。
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对商业、物流和信息等流通流程的整合和创新,来提高供应链效率,例如苏宁易购、物美超市等。
商业模式全史:纵观商业模式发展的百年历史

商业模式全史目录序章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 (3)第一章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 (4)第二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创生期(1673-1969) (7)第三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变革期(1970-1990) (9)第四章20世纪末,速度与IT产业引领的创造期(1991-2001) (11)第五章“巨无霸”的战争与“小个子”的崛起(2002-2014) (13)第六章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7)补章日本向世界发起的挑战 (19)序章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归根结底,商业就是:把采购来或生产出的价值提供给他人,以换取同等的价值。
这些要素的组合就是商业模式。
凡是有实力的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
实践是先行者,理论是追随者。
?“巨匠们的午后”序: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乔凡尼和Square的联合创始人多西?美第奇家族创建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以及对梵蒂冈公款的巧妙运用(1)通过分散网点和信息网络构建起来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2)化敌为友——美第奇把严禁利息的梵蒂冈也变成了合作伙伴?托马斯.库克和美国运通公司开发的旅行支票以及由此实现的个人国际结汇运通老板的一声令下,世间有了“旅行支票”。
?由美国银行的VISA卡构建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无论何时何地何物,皆可赊购的信用卡?网络、密码和eBay:PayPal把陌生人连接在了一起(1)公开键密码,赋予网络的新安全(2)PayPal成功打破了个人结算的壁垒——“信用”和“小额结算”?现场支付的新方式:扩大卖方,改变买方的Square革命(1)现场支付革命(2)Square真的有竞争优势吗?(3)协同发展的三大企业vs 单枪匹马的Coiney总而言之,通过“汇兑.结算”层面上的经济模式变迁,其实这些不仅是一个企业自身的战略,它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所在。
第一章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巨匠们的午后”1:“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与“商业模式论”的盟主佐特创新,意为“更新”,创新绝不是从无到有,也不是技术进步,创新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革命。
西方商业发展演变史

西方商业发展演变史西方商业发展演变史引言:西方商业的演变历程是一部承载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壮丽史诗。
从古代的贸易行会到现代的跨国公司,西方商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方商业发展的演变史,并分享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古代商业的兴起与演进古代西方商业的起源可追溯到毫无争议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个古代文明如埃及、希腊、罗马等开始进行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
贸易行会逐渐兴起,商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更加紧密。
此时期商业活动的核心是货物交换,商人主要通过陆上和海上交通运输来进行贸易。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商业转型中世纪是西方商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中世纪,宗教机构如教会及修道院拥有广泛的财富和影响力,它们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中世纪的贸易活动逐渐由城市兴起,形成了著名的城市共和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
这些城市共和国在贸易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角色,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部分:工业革命与现代商业的崛起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西方商业的面貌。
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革新,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和通信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跨国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它们以生产规模化、市场全球化和技术创新为特点,成为当时商业领域的主导力量。
同时,金融体系的兴起也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银行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信用支持。
第四部分:信息时代与商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商业活动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全球范围内的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商业决策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支持,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新兴领域如电子商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逐渐成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商业的数字化转型。
总结与回顾:西方商业发展演变史是一部精彩的历程,见证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演进和进步。
商业模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商业模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商业模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们将从几个进步的案例分析行业的商业模式变化。
一、福特的‘纵向一体化“和通用的”分散经营模式“福特先生是近代制造业的典范,他创造的”纵向一体化“是制造业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之前,当时的汽车售价超过了3000美元,而当时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仅有750美元。
汽车在当时只是富人阶层的玩具。
1903年,福特经历诸多挫折,终于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研发的N型汽车,凭借小巧的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取得了成功。
在此基础上有研发了T型汽车,并在1908年正式发售,售价仅有950美元,这款车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里,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
真正带来价值的是福特的生产体系,福特的生产体系引入了”科学性管理法“。
即通过对”工作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来确定操作标准和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精细化分工和流水化作业。
过去一个熟练工人完成的工作,被分解成了几十个、几百个简单动作之后,依靠传送带依次完成。
通过对零部件实行的简单化、规格化生产以及专门设备的研发和使用,有效地消除了产品品质的差别,从而构建起标准化、高效率的大型生产体系。
福特的生产体系•分析操作时间及分布动作•对操作实行标准化、手册化•彻底的分工(分解成一个简单操作)•流水作业(保证产线上的同步)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建成的标志是福特公司胭脂河工厂的创办。
由于需求的增长,福特公司上游的零件供应供不应求,零件的供应量不足,导致福特生产无以为继。
亨利福特心生一念:”干脆全部都自己生产,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庞大的胭脂河工厂诞生了。
上游产品的供应链胭脂河一应俱全,从而彻底同步了汽车的生产和流水线作业。
通用的分散化经营模式福特公司的模式依然有它的缺陷,车型的转换方面会比较麻烦。
以T型车为例,从T型车到A型车的转换就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
斯隆,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传奇式人物。
在坐上通用公司的头把交椅之后,他注意到消费者特别是富裕阶层,似乎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福特T型车,汽车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时尚的象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模式全史目录序章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 (2)第一章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 (3)第二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创生期(1673-1969) (6)第三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变革期(1970-1990) (8)第四章20世纪末,速度与IT产业引领的创造期(1991-2001) (10)第五章“巨无霸”的战争与“小个子”的崛起(2002-2014) (12)第六章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6)补章日本向世界发起的挑战 (18)序章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归根结底,商业就是:把采购来或生产出的价值提供给他人,以换取同等的价值。
这些要素的组合就是商业模式。
凡是有实力的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
实践是先行者,理论是追随者。
“巨匠们的午后”序: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乔凡尼和Square的联合创始人多西 美第奇家族创建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以及对梵蒂冈公款的巧妙运用(1)通过分散网点和信息网络构建起来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2)化敌为友——美第奇把严禁利息的梵蒂冈也变成了合作伙伴托马斯.库克和美国运通公司开发的旅行支票以及由此实现的个人国际结汇运通老板的一声令下,世间有了“旅行支票”。
由美国银行的VISA卡构建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无论何时何地何物,皆可赊购的信用卡网络、密码和eBay:PayPal把陌生人连接在了一起(1)公开键密码,赋予网络的新安全(2)PayPal成功打破了个人结算的壁垒——“信用”和“小额结算”现场支付的新方式:扩大卖方,改变买方的Square革命(1)现场支付革命(2)Square真的有竞争优势吗?(3)协同发展的三大企业vs 单枪匹马的Coiney总而言之,通过“汇兑.结算”层面上的经济模式变迁,其实这些不仅是一个企业自身的战略,它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所在。
第一章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巨匠们的午后”1:“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与“商业模式论”的盟主佐特创新,意为“更新”,创新绝不是从无到有,也不是技术进步,创新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的革命。
商业模式,是为何人,采购何种物品,创造何种价值,最后以何种方式换取等价物。
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商业模式是为了拓展传统经济战略框架而产生的概念,它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商业的多样化、复杂化、网络化。
具体来说,经营战略框架有以下五大特点:(1)顾客的锁定(精简)一直被开做事经营战略的开端。
但从商业模式角度来讲,可以说就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整体范围。
通俗点说,即凡是参与该商业的各方都属于“顾客”范畴。
(2)原来的价值(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就成了总价值(参与者全体创造的总价值)。
通常,某一公司的收益来自提供给对方的价值(价值回报)。
而在商业模式范畴中,包括直接客户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就成为某一公司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上述的(1)和(2)就是传统战略论中所谓的“市场定位”。
(3)收益流问题。
而把收益流和成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收益方程式)。
(4)为了解好这道应用题,方法和资源(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该看到“自己公司和其他企业以及竞争对手在不断协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价值”。
把(1)到(4)的观点统合在一起就是商业模式下的经营战略框架。
其实在商业模式下,(5)无论是从上至下(市场定位到竞争力),还是从下至上(竞争力到市场定位)都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
商业模式的创造与革新从未间断,商业术语却鲜为人知(远古到1990)(1)始于“分工”与“货币”的商业模式变革如果说商业就是“如何把采购来或生产出的价值提供给他人,以换取同等价值”的话,那么这些要素的组合辨识商业模式。
(2)定位学派与能力学派的争论始于20世纪的经营战略论是一部伟大的理论体系,它主张把公司组织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公司应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打败竞争对手。
定位学派:市场定位准确即可获胜能力学派:比起市场定位,企业的核心能力等综合实力对于维持竞争力更为重要为了解释网络经济,商业术语被乱用一气(1991-2001)(1)互联网中爆发的“自由”:自从有了网络,世界变得复杂又充满了机会(2)世纪末的网络狂想曲:商业模式论的滥用以及相关著作商业模式革新的时代(2002-今)(1)商业模式——持续竞争的优势之源,例:喜利得公司的Fleet Management Service一个企业,如果既不改变产业结构、利益组合,也不改变企业构造的话,就绝对不会取得成功。
(2)商业模式——革新的载体,例:Adobe公司的PDF商业创新只有找到和适合的载体,它才能够实现。
这就是“商业模式是创新的载体”这一观点。
(3)商业模式——革新的源泉,例,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2001年以后“免费+收费”模式和“开放式创新”这两种商业模式中,前者改变了盈利方式,后者改变了核心能力。
第二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创生期(1673-1969)“巨匠们的午后”2:吴服店的再造者三井高利和硅谷的创立者特曼借新型吴服店和公款汇兑点二者之力将三井越后屋推向繁荣(1)51岁的三井高利,打造的“现金交易、实价销售”型越后屋(2)打破业界禁忌,实行“店内销售”“布匹零售”“成衣销售”(3)借用公款降低了进货成本(4)以股份形式统管集团——三井财团的诞生大型连锁商店的兴起:从A&P、梅西百货到西尔斯公司(1)A&P孕育出的连锁经营模式(2)梅西百货:一站式购物的价值(3)西尔斯:由钟表函售商发展起来的GMS连锁店(4)“价格破坏者”金库伦,看大型商场显神威福特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和通用的“分散经营模式”(1)近代制造业的典范——福特(2)福特的生产体系和专卖店网络福特的生产体系,即通过对“工作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来确定操作标准和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精细化分工和流水化作业。
(3)福特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胭脂河工厂福特竭尽全力将许多机能都统合到了公司之中,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4)通用的多品牌化战略创新型竞争力(5)事业部制下的分散经营模式:财务管理和市场调研一句“你有什么,就证明了你是什么”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为公司寻求新的价值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吉列的大发明:新型盈利模式之“刀片+刀架”模式(1)“刀片+刀架”模式,不仅是创意上的突破,更是技术上的成功(2)专利加速了革新的脚步(3)采用“刀片+刀架”模式的商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新模式佩利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明“广告模式”(1)烟草公司的富二代构建起来的广播网络(2)大众化的节日和简洁化的广告吸引了众多赞助商“计量收费”模式让施乐成为服务型企业(1)施乐的生死关头,威尔逊孤注一掷(2)“计量收费”模式让施乐成为服务型企业(3)IBM、柯达均失利,施乐占领全部市场硅谷之父——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1)佛雷德.特曼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工作场所(2)诞生于美国西海岸的“多产多死”模式和产业孵化集群第三章近代商业模式的变革期(1970-1990)“巨匠们的午后”3:摇钱树的栽种人入交昭一郎和7-11的再造者铃木敏文佳能通过改变技术、顾客、流通、服务,向施乐发起挑战(1)多元化道路上屡战屡败的相机制造商——佳能(2)与王者施乐的正面交锋(3)突破产品技术,改变商业模式的小型复印机(4)佳能,由失败和理想而生的竞争力本田凭CVCC发动机之功,丰田借“精益生产”“金字塔”之力赶超通用、福特(1)本田凭借CVCC勇挑三大汽车公司(2)福特已老!80年代,还看HAM(3)丰田的精益生产——库存是万恶之源(4)相互协作的“金字塔”模式沃尔玛和7-11物流至上的“区域集中模式”(1)1962年,都市诞生的折扣店(2)沃尔玛,用物流网络征服小型商圈(3)铃木敏文,让7-11脱胎换骨(4)便利店,即系统化的零售业(5)新型7-11,凭借单品管理飞上世界舞台IBM的水平分工模式,为新兴公司的诞生撒下火种(1)最强的商业机器IBM,成功征服主机市场(2)苹果开拓PC市场,IBM紧随其后(3)IBM,自身不盈利的商业模式任天堂借红白机打造的“”平台模式(1)花牌老店任天堂,进军游戏市场(2)1983年,“红白机”登上历史舞台(3)共生共存的“红白机”平台模式“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先驱——AUCNET公司开创的二手车视频交易平台(1)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的拓展与互联(2)制定品质检验标准,训练专业检测人员第四章20世纪末,速度与IT产业引领的创造期(1991-2001)“巨匠们的午后”4:创业天才戴尔和偏执狂人贝佐斯按需生产与零库存:戴尔让世人看到了“直销”魔力(1)大学两年月入八万,戴尔退学专心创业(2)“对于这项事业,速度就是一切”(3)戴尔的商业模式为何难以模仿?由GAP、贝纳通开创,由WORLD、ZARA、优衣库发展的“SPA模式”(1)GAP、贝纳通、将纵向一体化模式进入服装行业(2)市场反映灵敏,WORLD做到极致(3)看快速时尚品牌ZARA如何深耕顾客市场(4)提高新品投放速度,追逐服饰流行步伐(5)靠材质一较高低,有一铺的“超级纵向一体化SPA”模式从雅虎的门户网站到谷歌的检索广告(1)无心博士论文,雅虎以外诞生(2)红杉资本、路透社、孙正义,助雅虎驶入发展快车道(3)雅虎——门户网站最大的赢家(4)横幅广告的没落与关键字的举起(5)谷歌集中全部资源,寻求商业模式变革eBay开创的“C2C电子商务平台”(1)eBay,为“小个子”提供了交易场所(2)从结算基础设施到物流基础设施雨后春笋般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无心插柳却成荫的“B2C电子商务平台”(1)90%的电子商务均属B2B!(2)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内的淘汰赛(3)Ariba vs Commerce One,业界标准争夺战(4)泡沫瞬间破灭,B2B市值大跌(5)互联网企业相机破产,亚马逊能否屹立不倒?贝佐斯的亚马逊,用IT力和物流力撑起了“一站式理念”和“长尾理念”(1)亚马逊的极速创立与慢速发展(2)物流中心,让亚马逊拥有绝对实力(3)“长尾效应”,利润的源泉(4)亚马逊的五大商业模式革新:直销网站、商务平台、收费会员、电子图书、基础服务。
第五章“巨无霸”的战争与“小个子”的崛起(2002-2014)“巨匠们的午后”5:“商业学者”安德森和“龙马铁粉”孙正义安德森对“免费+收费”模式的推广与实践(1)让什么免费,用什么赚钱免费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内部补贴型、第三方补贴型、“免费+收费”型、自愿分享型。
(2)Cookpad定福的业界常识(3)“免费+收费”模式不等于成功,它需要时间和金钱来支撑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凭借免费模式称霸中国市场(1)马云的免费模式曾让他身处困境……(2)eBay用彻底的免费模式,席卷整个C2C行业(3)C2C免费,B2C收费,马云的新型盈利模式YOU的时代、实名制“社交网络”、Facebook和天使投资(1)Facebook的后援团——PayPal黑帮(2)拉克伯格用“朋友关系”巧赚钱(3)弱联系的魔力(4)LinkedIn向职场关系要利润(5)新的创业类型:自负投资风险智能手机、社交游戏将任天堂逼到了悬崖边,索尼能否凭借PS4东山再起?(1)两战索尼均失利,任天堂踏上了变革之路(2)社交游戏与智能手机的神奇威力(3)智能手机因何会改变游戏界?(4)索尼PS4开拓美国市场梅西百货用“全渠道销售”化解“展厅现象”危机(1)实体店会因“展厅现象”消亡吗?(2)梅西百货:线上线下齐发力亨利.伽斯柏倡导的“开放式创新”,让所有的产业都成为服务(1)集思广益和推广普及,思科公司的生存武器(2)宝洁、味之素、苹果……(3)让所有的产业都成为服务:所谓服务,就是给对方带来积极地影响(4)让顾客感动的线上鞋业零售店乔布斯钟爱的“二次发明”:用“纵向一体化”和“刀片+刀架”模式一统天下(1)乔布斯的“新产品”其实并不“新·(2)剑指既存市场,凭借品质取胜”(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向“非Mac粉”发起攻坚战(4)乔布斯的变革(一):从水平分工到纵向一体(5)乔布斯的变革(二):从因地而异到平台统一(6)乔布斯的变革(三):从“刀片+刀架”模式到“逆刀片+刀架”模式(7)为了创新的独裁式管理体系(8)苹果手机到来,数码相机下台(9)iPad的出现与PC市场的改变“专利技术服务商”高通和“纵向一体制造商”因特尔将苹果逼到了悬崖边(1)“知”产才是竞争力的源泉(2)高通:只做芯片,不做手机(3)苹果、三星、高通,全部采用ARM技术(4)英特尔,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5)苹果:深陷“纵向一体化”泥潭Kl(r)aud和makers鱼似的未来,“超分散网络模式”让“小个子”各尽其才(1)亚马逊的“云系统”降低了创业门槛(2)“众筹”让消费者变成了投资人(3)众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4)“创科运动”——制造业,未来革命的主战场(5)欢迎模仿:开放式设计与开放式组织(6)“小个子”合力创造大价值小结:截止1990年,基本的商业模式均以确立(1)盈利方式(赚钱方法):“刀片+刀架”模式、广告模式、“计量收费”模式、平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