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第五编 宋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思考题:
▪ 1. 理解五代宋初政治形势与诗歌风貌之关系。 ▪ 2. 掌握“宋初三体〞的总体艺术风貌。 ▪ 3. 认识王禹偁诗歌艺术的取法方式及其独创性。
▪ 他的政论文往往切实精当,指陈时弊痛快淋漓,有汉初贾谊、晁 错之风。
▪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 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 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 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 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假设然,那么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待漏院记坛和“宋初三体〞 ▪ 第二节 王 禹 偁
第一节 宋初文坛 和“宋初三体〞
▪ 北宋初期文学,作家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降臣〞群体、原 北周文人群体,是初期文学创作的主要作者群体。
▪ 但由于政治上太祖、太宗二朝北方士人占据优势,因此,北方士人集团 所主导的浅易文风占据主流地位。这一风气,直接促成了“宋初三体〞 的产生。
▪ 魏野假设干诗句对仗工稳,饶有意境,深得晚唐姚合、贾岛 诗法,因此魏野诗作被后人称为“姚合流亚〞。
▪ 潘阆注重摄取静止与活动的景与物入诗,诗歌意境清冷雅致, 诗句工于锤炼,因此被?古今诗话?评为“不减刘长卿〞。
▪ 林逋〔967—1028〕,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林逋诗篇的主要内 容是吟咏山湖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生活方式及其由 之而来的心境。如?秋日西湖闲泛?:
▪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 折,残虹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寇准少年入仕, 二度官至宰相,一生功业彪炳,以风节著称于时。他与上述两个 宗尚贾岛、姚合等“晚唐〞诗人的群体都有交往,因此事实上成 了晚唐体诗派的盟主。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o3、叶燮《原诗》说:“_________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晚唐体的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2、在宋代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2011年改版新整理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2011年改版新整理的)

第五编宋代文学1.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2.三体诗: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乐天体[白体],代表人物是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西昆体,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三是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

宋初“三体”诗,即指三个诗派。

3.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4.半山诗:半山,王安石晚年的诗,化奇崛于寻常之中,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称为“半山诗”,亦称“王荆公体”,主要体裁是绝句。

5.王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号半山,写诗主要用七绝体。

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而变为闲淡沉郁,人称“半山诗”或“半山绝句”。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在宋代诗体中列有“王荆公体”,实则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

亦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合称“三苏”,诗文皆有盛誉。

7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诗歌。

其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

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而最能体现其“坡仙”的旷达品格的主导倾向,是其高风绝尘的诗风,即一种超越世俗尘虑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8.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1单选题1.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的古文运动先驱者是() [单选题] *A.王禹偁B.林逋C.柳开(正确答案)D.穆修2.宋初文坛复古思潮中的过渡性作家是() [单选题] *A.柳开B.田锡(正确答案)C.杨亿D.穆修3.宋初继柳开之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 [单选题] *A.林逋B.田锡C.王禹偁D.穆修(正确答案)4.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 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C.《穆参军集》D.《嘉祐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大诗人是(D) A.李白B.韩愈C.王维D.杜甫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单选题] *A.白居易体(正确答案)B.晚唐体C.西昆体D.宫体7.“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 [单选题] *A.李维B.丁谓C.钱惟济D.杨亿(正确答案)8.“西昆体”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B.重视昆体工夫C.《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正确答案)D.《武夷新集》的结集1.北宋初年倡导复古并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ACD)。

A.田锡B.林逋C.柳开D.穆修E.刘筠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宋初‘三体’诗”,指的是()。

*A.白居易体(正确答案)B.晚唐体(正确答案)C.五代体D.西昆体(正确答案)E.宫体3.下列家属于西昆派的有()。

*A.田锡B.杨亿(正确答案)C.王禹D.刘筠(正确答案)E.钱惟演(正确答案)4.下列作家属于北宋初期的有()。

*A.柳开(正确答案)B.王禹(正确答案)C.杨亿(正确答案)D.穆修(正确答案)E.贺铸5.杨亿是(BCE)。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北宋后期 分化期 把宋诗某些特点推 (蜕变期) 向极端
南宋初期 再变期 扭转江西诗派诗风
欧、梅、王、 苏 黄、陈师道 及江西诗派
吕、陈、曾
南宋中期 中兴期
南宋后期 衰落与反 照期
摆脱羁绊,趋于广 中兴四大诗


总成就不高
江湖诗人、 爱国纪实诗 人精课件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精品课件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精品课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精品课件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理”“以意胜”的特点。
精品课件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周邦彦》

【考必过】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考必过】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947―1000)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字仲涂,著有K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古文的传统加字绍先。

意为要继承韩愈柳宗元的事业。

他在宋初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917-1032)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他是继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和晚唐体: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防、徐铉和王禹偁等。

王禹偁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3《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玉山。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欧阳修(六一诗话》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4杨亿的生平: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宋初著名文臣,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他和王钦若等奉命编撰巨型典籍《册府元龟)与在秘阁里参加编纂工作的同僚吟诗唱和,互相切磋诗律。

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谕之作。

5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西昆体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此集的作者有17人,共收诗250首,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的作品就有202首,就创作方法而言,杨亿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古文史二复习资料【全】

古文史二复习资料【全】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一、宋初文坛二、王禹偁与宋初三体王禹偁与三体1、王禹偁属白体2、早年学习白居易唱和诗3、贬官商州后,学习白居易讽谕诗,并从白居易上窥杜甫,说“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4、近体诗如《村行》,风格清新,近于晚唐体的平淡清远5、西昆体系后起,与王禹偁无关三、王禹偁文论及其贡献1、王禹偁提出“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的文论。

即在传道与有言之外,提出明心与有文实质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2、贡献:继承韩愈古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先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四、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诗风:1、过去认为王禹偁是西昆体流弊的拨正者。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西昆体的流行,在王禹偁故去之后。

王禹偁应属宋初三体中的白体。

2、与一般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从白居易的唱和诗转而学习白体讽谕诗,并由此上窥杜甫。

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有开先之功,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文风:1、文论:提出“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实质上要求文道合一与文行合一,并偏重于文。

2、创作:继承韩愈古文文从字顺的一面。

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先之功。

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五、西昆体(名词解释)1、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有广狭二义。

狭义单指近体诗而言,广义则包括四六文。

2、“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3、西昆体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创作特色为: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

六、西昆体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是西昆体形成流派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集收入作品250首,作者十七人。

其中杨、刘、钱三人的作品就有202首。

故以此三子为魁首。

创作特色: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

七、昆体工夫对宋诗发展的影响1、昆体工夫:西昆体创作时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的创作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单选题1.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 [单选题] *A.西昆诗派B.江西诗派(正确答案)C.江湖诗派D.四灵诗派2.被江西诗派奉为诗歌创作的不二法门的诗体是(D)A.东坡体B.后山体C.简斋体D.山谷体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所称“山谷诗体”指的是() [单选题] *A.苏轼诗B.杜甫诗C.黄庭坚诗(正确答案)D.吕本中诗4.山谷诗中最能代表其主流的题材内容是() [单选题] *A.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和咏物诗B.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C.表现男女之情的艳诗D.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诗(正确答案)5.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的作家是(A)A.黄庭坚B.吕本中C.韩愈D.刘克庄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 [单选题] *A.黄庭坚B.杜甫(正确答案)C.韩愈D.陶渊明7.“后山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王安石B.王令C.陈师道(正确答案)D.陈与义8.“简斋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陈与义(正确答案)B.陈师道C.刘克庄D.吕本中9.编列《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家是() [单选题] *A.黄庭坚B.陈师道C.曾几D.吕本中(正确答案)10.“简斋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陈师道B.陈与义(正确答案)C.吕本中D.曾几1.下列诗体属于江西诗派的有()。

*A.西昆体B.简斋体(正确答案)C.诚斋体D.山谷体(正确答案)E.后山体(正确答案)2.江西诗派的“三宗”是()。

*A.黄庭坚(正确答案)B.吕本中C.陈师道(正确答案)D.曾几E.陈与义(正确答案)3.下列作家属于江西诗派的有()。

*A.王令B.韩驹(正确答案)C.曾几(正确答案)D.陈师道(正确答案)E.吕本中(正确答案)4.下列说法出自黄庭坚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一、宋代文学发展情况 • (一)宋诗 • 1、宋诗的特点
•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 以文字为诗 严羽《 诗辩》 诗”——严羽《沧浪 诗辩》 严羽 沧浪·诗辩 •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 “唐诗以韵胜 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 唐诗以韵胜, 诗以意胜 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 意胜, 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 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 气骨, 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 缪钺《诗词散论》 劲。”(缪钺《诗词散论》) •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 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 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 诗分唐宋》 诗分唐宋
• 三、辽金文学 • 与宋王朝同时存在的辽和金政权统治 地区的文学, 地区的文学,习惯上也归于宋代文学 的范围。 的范围。 • 辽金文人的作品仍较多地表现出率真 任情的特色, 任情的特色,这种特色一直延伸到元 代。 • 金代的市民文学也很发达,与整个中 金代的市民文学也很发达, 国文学的发展流程保持着同样的步调, 国文学的发展流程保持着同样的步调, 有些方面甚至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有些方面甚至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 西湖比西子 总相宜 苏轼 湖上初晴后雨》 湖上初晴后雨》 身在此山中。 苏轼《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西林壁》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此生此夜不长 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苏轼 秋月》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常日醉, 欧阳修 别滁》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更在夕阳西 张耒《 张耒 周邦彦》 周邦彦》 •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黄庭坚 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书来细作行。 黄庭坚 新喻道中寄元明》 《新喻道中寄元明》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 了解宋代社会特点,认识宋代文 了解宋代社会特点, 学发展的外部背景 • 1、宋代的政治 • 2、宋代的文化 • 3、宋代的文人
• 认识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1、宋诗(特点) 宋诗(特点) 2、宋文 3、宋词 4、话本及宋金杂剧
概说
•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共319年):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 319年
• 北宋 •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与中晚唐文学 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与中晚唐文学 属于同一发展阶段, 属于同一发展阶段,是中国文学发 展的又一高峰, 展的又一高峰,其表现
•一、各种文体都十分繁荣 一 •二、文学批评的自觉、发 二 文学批评的自觉、 达 •三、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 三 家 •四、作品的数量惊人 四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吹动) 细草, 微风(吹动)岸(上)细草, 上的)危樯( 舟(上的)危樯(在)夜(中)独(自 矗立) 矗立) • 或者是: 或者是: 微风(吹动着)细草( 微风(吹动着)细草(之)岸, 中的)危樯( 独(立)夜(中的)危樯(之)舟
• 唐诗特点:意象密集化、凝练化, 唐诗特点:意象密集化 凝练化, 密集化、 使得虚字逐渐退出了诗歌语言; 使得虚字逐渐退出了诗歌语言; 语序与意脉的分离 的分离, 语序与意脉的分离,使得习惯语 法破坏殆尽, 法破坏殆尽,从而使唐诗语言在 形态上脱离于 脱离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 形态上脱离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 言。
• 问题:以上这些评价往往是凭感 问题: 觉印象的抽象评点,追问: 觉印象的抽象评点,追问: • 宋人为何要以文为诗?宋人如何 宋人为何要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这种以文诗究竟有无 价值? 价值?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温庭筠 商山早行》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唐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旅夜书怀》
• 二、宋代文学的特征: 宋代文学的特征: • (一)、议论性强。 )、议论性强 议论性强。 • (二)、社会政治功能加强。 )、社会政治功能加强 社会政治功能加强。 • (三)、爱国主题弘扬。 )、爱国主题弘扬 爱国主题弘扬。 • (四)、讲究才学。 )、讲究才学 讲究才学。 • (五)、以俗为雅,平淡和美。 )、以俗为雅 平淡和美。 以俗为雅,
• (四)话本与宋金杂剧。 话本与宋金杂剧。 • 但它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起 过相当大的作用却是无疑的。 过相当大的作用却是无疑的。 • 元杂剧的前身之一 , 宋杂剧历来为 元杂剧的前身之一, 研究者所重视。 另外, 研究者所重视 。 另外 , 南宋时期在 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 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 , 也是中国戏 剧的重要源头。 剧的重要源头。
• • • • • • • •
种类 唐代 宋代 278( 别集 278(种 ) 600 (种) 诗人数量 2200 (人) 6800 (人) 诗歌数量 48900(首) 48900( 15万-20万(首) 15万 20万 散文作家 3000 (人) 1 万 (人) 10万余 散文数量 18000 (篇) 10万余 (篇) 词创作 68 (人) 1330 (人) 2000余 万余( 词数量 2000余(首 ) 2万余(首) 说明:以上数字统计根据《中国丛书综录》《 》《宋诗纪 说明:以上数字统计根据《中国丛书综录》《宋诗纪 》《宋诗纪事补遗》《全唐文》《全宋文》《全唐 宋诗纪事补遗》《全唐文》《全宋文》《 事》《宋诗纪事补遗》《全唐文》《全宋文》《全唐 全宋诗》 全宋词》等文献。 诗》《全宋诗》 《全宋词》等文献。
第一节 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 政治背景: 高度集权的极弱 王朝。 王朝。 边防虚弱 崇文抑武 成熟的文官制度 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北宋疆域图
• 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 高度发展的文化 盛世 • 科技进步 • 文化发达 • 经济繁荣 • 生活优裕 • 学术昌明
清明上河图
• 三、宋代文人: 宋代文人: • 入仕道路畅通 • 文官待遇优厚 • 思想束缚加强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梅尧臣《 宋 梅尧臣 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欧阳修《 欧阳修 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因为桥上有 因为桥上有) 。(行人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何等辛苦)
小结
从诗歌语言角度来说, 从诗歌语言角度来说,宋诗 全部内涵就在于:凸显意义。 全部内涵就在于:凸显意义。 从诗歌发展史来讲, 从诗歌发展史来讲,宋诗是 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结 新一轮诗歌语言陌生化 新一轮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结 果。
(一)宋诗
•2、宋诗发展轨迹
时段
名称
特点
沿袭唐风 宋诗特点形成
代表作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 的凝固形式,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以意胜 的特点。 以意胜” 理”“以意胜”的特点。
• 2、宋词的成就: 、宋词的成就: • (1)作家多,作品多。1330多人,近2 作家多,作品多。1330多人, 多人 万首。(唐圭璋《全宋词》 。(唐圭璋 万首。(唐圭璋《全宋词》) 题材广泛: 无事无意不可入词” • (2)题材广泛:“无事无意不可入词”。 • (3)风格多样:婉约、豪放、清空、骚 风格多样:婉约、豪放、清空、 雅等。 雅等。 • (4)流派纷呈:晏欧、大晟词人、辛派、 流派纷呈:晏欧、大晟词人、辛派、 遗民词人等。 遗民词人等。 • (5)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 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 • (6)词体完备:小令、中调、长调、慢 词体完备:小令、中调、长调、 词皆胜。 词皆胜。
作业思考
1、宋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发展 有哪些影响 。 2、宋代文人的思想束缚对文学发展有哪些 影响 谈谈你对宋诗特点的理解。 3、谈谈你对宋诗特点的理解。
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宋文。 人的推进,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各个领域。
• (二)、宋词 )、宋词 • 1、宋词发展轨迹: 宋词发展轨迹:
• 北宋前期: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 北宋前期: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 有因有革,重点在革) (有因有革,重点在革) • 北宋中后期:苏门词人群 (开拓词境) 北宋中后期: 开拓词境) 追求词律) 大晟词人群 (追求词律) • 南宋初期:李清照(词别是一家) 南宋初期:李清照(词别是一家) 朱敦儒、张元干等( 朱敦儒、张元干等(词的时代感现实 感加强) 感加强) • 南宋中期: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以文为词) 南宋中期: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以文为词) 姜夔( 自度曲” 姜夔(“自度曲”,慢词表现技法推 进一步 ) • 南宋后期:吴文英、刘克庄等(融合和深化) 南宋后期:吴文英、刘克庄等(融合和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