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症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遗传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症是什么导语:有很多的遗传的病症是我们不可知的,就像是遗传性肾病综合症,这样的病症是遗传中最常见的一种,这样的病症在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的,不及有很多的遗传的病症是我们不可知的,就像是遗传性肾病综合症,这样的病症是遗传中最常见的一种,这样的病症在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的,不及时的发现,不及时的治疗,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有很大的危害的,那就好好的进行治疗吧,多多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好。
遗传性肾病危害不只是一个人,有可能是几代人,所以遗传性疾病一直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请到知名的肾病专家来为大家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那么,呢?1、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又称为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及遗传性进行性肾炎,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肾病。
本病主要遗传方式是性连锁显性遗传,致病在因定位在X染色体长臂中段,故遗传与性别有关,母病传子也传女,父病传女不传子。
多在10岁前发病,血尿为突出和首发表现,中断或持续性肉眼或镜下血尿,多在排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劳累或妊娠后加重是。
肾功能呈慢性进行性损害,男性尤为突出,常在20-30岁时进入终末期肾衰。
常伴高频性神经性耳聋。
10%-20%的患者有眼部病变,包括:近视、斜视、眼球震颤、圆锥形角膜、角膜色素沉着、球形晶体、白内障及眼底病变。
本病应幸免感染、劳累和妊娠及损伤肾脏的药物。
一旦肾功能不全,应限止蛋白及磷入量,并积极操控高血压,防止后天因素加速病变进展。
遗传性肾炎主要为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病变,不规则增厚,变薄,断裂,分层。
常见无症状血尿,轻度蛋白尿。
有的要进展为肾功能不全,有的可有正常寿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遗传病学与遗传性肾脏疾病的关系

遗传病学与遗传性肾脏疾病的关系遗传病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一门学科,而遗传性肾脏疾病则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肾脏疾病。
遗传病学与遗传性肾脏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将从遗传病学的角度来探讨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
一、遗传病学基础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2万至3万个基因,决定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表型表达。
每个细胞核中都包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其余22对则是常染色体。
每个基因都处于某个染色体上,而不同基因的排列组合是每个人基因组的独特标识。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许多突变,有些可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遗传性疾病一般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称为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疾病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染色体连锁遗传等类型。
二、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类型遗传性肾脏疾病是指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肾脏疾病,主要包括多囊肾、遗传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症、遗传性膜性肾病等。
不同的遗传性肾脏疾病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遗传方式。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由PKD1和PKD2基因突变引起。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则是一种由MEPGN、CFHR、CFB、CFH等基因突变引起的肾脏疾病。
此外,肾小管酸中毒症是由SLC4A1和ATP6V1B1等基因突变引起,而遗传性膜性肾病则与COL4A3、COL4A4和COL4A5等基因突变有关。
三、遗传病学在遗传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随着遗传病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得以解决。
利用遗传学技术,可以对家族中患有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人进行基因检测,从而确定该家族中是否存在该遗传突变。
此外,通过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性肾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遗传病学技术在临床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多囊肾的治疗过程中,遗传检测有助于进行病情分析和评估,能够提前预测肾功能的进展,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或减缓疾病的进展。
总结来说,遗传病学与遗传性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遗传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症是什么

遗传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症是什么有很多的遗传的病症是我们不可知的,就像是遗传性肾病综合症,这样的病症是遗传中最常见的一种,这样的病症在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的,不及时的发现,不及时的治疗,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有很大的危害的,那就好好的进行治疗吧,多多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好。
遗传性肾病危害不只是一个人,有可能是几代人,所以遗传性疾病一直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请到知名的肾病专家来为大家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那么,呢?1、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又称为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及遗传性进行性肾炎,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肾病。
本病主要遗传方式是性连锁显性遗传,致病在因定位在X染色体长臂中段,故遗传与性别有关,母病传子也传女,父病传女不传子。
多在10岁前发病,血尿为突出和首发表现,中断或持续性肉眼或镜下血尿,多在排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劳累或妊娠后加重是。
肾功能呈慢性进行性损害,男性尤为突出,常在20-30岁时进入终末期肾衰。
常伴高频性神经性耳聋。
10%-20%的患者有眼部病变,包括:近视、斜视、眼球震颤、圆锥形角膜、角膜色素沉着、球形晶体、白内障及眼底病变。
本病应幸免感染、劳累和妊娠及损伤肾脏的药物。
一旦肾功能不全,应限止蛋白及磷入量,并积极操控高血压,防止后天因素加速病变进展。
遗传性肾炎主要为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病变,不规则增厚,变薄,断裂,分层。
常见无症状血尿,轻度蛋白尿。
有的要进展为肾功能不全,有的可有正常寿命。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遗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症、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又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二型,其中以单纯性肾病多见。
继发性肾病是指在诊断明确的原发病基础上出现肾病表现。
肾小球疾病的基因疾病

肾小球疾病的基因疾病肾小球疾病是指影响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球病变等。
这些疾病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肾小球疾病中的遗传因素。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一般分为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类。
单基因遗传指的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通常呈现家族聚集性。
多基因遗传则是由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
在单基因遗传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Alport综合征。
这种疾病通常由X染色体上的COL4A5基因突变引起,是一种进展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往往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症状。
除了肾脏的损害,Alport综合征还可能伴随着耳聋和眼病等表现。
其他单基因遗传的肾小球疾病还包括Fabry病、膜性肾病等。
而多基因遗传的肾小球疾病则更为复杂。
其中最常见的是IgA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症状。
研究发现,IgA肾病的发病与多个基因的异常相关,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免疫相关基因、血栓相关基因等。
不同基因的变异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炎症反应、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等多个途径,导致IgA肾病的发病。
除了Alport综合征和IgA肾病,遗传因素在一些罕见的肾小球疾病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膜性肾病通常由一系列胞外基质和膜蛋白的突变引起,这些突变可能影响肾小球内皮细胞上的负电荷屏障,进而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
此外,一些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变异也与类似于新月体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炎等疾病的发病相关。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家族病史、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等手段。
对于已经发生肾损害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一些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治疗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病因基因的修复成为了可能。
总的来说,肾小球疾病中的遗传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病和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遗传机制,并开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急性肾小球肾炎

3、补体C3 • 80%~90%的病人血清C3下降,94%的病 例6~8周恢复正常。
4、外周血白细胞 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 5、血沉 血沉加快,2~3个月恢复正常。 6、肾功能 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少数损 害严重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 • 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期血清ASO滴 度升高; • 典型表现为水肿、血尿和高血压; • 尿检有红细胞、蛋白和管型; • C3浓度降低;
3、IgA肾病 (1)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 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 时出现血尿, (2)多无水肿、高血压; (3)大部分血清IgA水平增高,补体C3正常。 (4)确诊靠肾穿刺病理检查。
4、急进性肾炎 • 病初临床表现和尿改变类似急性肾炎; • 但进展快、进行性加重的少尿甚至无尿,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死率高; • 病理改变主要为新月体形成。
• 急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疾 病,约占泌尿系统疾患住院患儿的53.7%。 •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年龄 以5~14岁多见,小于2岁少见,男女比为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尽管本病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 是由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 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 除了β溶血性链球菌外,其他病原体也可以 导致急性肾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病毒、支原体等; • 中医认为本病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 毒,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肾炎 (1)病毒感染早期(1~5天)起病; (2)症状轻,大多无水肿、少尿及高血压; (3)尿检以血尿为主; (4)血清补体正常。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1)一般病程较长,感染后常1~2天发病; (2)常有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压持续增高; (3)尿改变以蛋白增多为主,尿比重低且固 定。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 临床及病理表现
1.尿检异常
• 血尿是本病最早最常见的特征性表 现,发生率为 100%;大多为肾小 球性血尿,多在6岁时发生,最早新 生儿就可出现,表现为镜下或肉眼 血尿,初为间歇性发作,后呈持续 性并逐渐加重。
• x连锁显性遗传型Alport综合征男性患者均 会出现蛋白尿,随年龄增长或血尿出现而 表现为持续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范围蛋 白尿。蛋白尿发生率为 40~50%,蛋白尿 大多在 l0岁时开始出现,常随病情而加重, 有 30~40%病人可发生肾病综合征。
• 某些青少年型Alport综合征家系或患者伴有 显著的平滑肌肥大,食管、气管和女性生 殖道(如阴蒂、大阴唇及子宫等)为常见 受累部位,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等。Alport综合征伴弥漫性平滑肌 瘤者均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但杂合子的女 性很早即已表现平滑肌肥大,此现象的具 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 虽然目前尚无人群中确发病率的报道, 但该病并不是一个罕见病。资料显示 人群发生Alport综合征的基冈频率为1: 5000~10000,终末期肾病中 Alport 综合征占0.2%~5% ,约占儿童慢性肾 衰竭患者的3%,占各年龄段接受肾移 植患者的0.6%~2.3%,但是在持续性 血尿患者,尤其是在患儿中,Alport 综合征占11~27% 。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 AD约占As患者的 10% ~15%。由 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遗传 与性别无关。患者病情轻重也与性 别无关。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 1981年 以后才有此遗传 方式 的报道,但很 少 。具有临床 症状的患者常为近亲婚配的子 女,为隔代遗传,男女病情均 较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S是 由于位于2号染色体的Ⅳ型胶原 a3或 a4链的基因COL4A3或 COL4A4发生突变所导致的。
肾小球疾病概述

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若尿常规检查蛋白定性为阳性, 尿蛋白定量>150mg/24hr称为蛋 白尿。
少量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1000mg/24hr(<1500mg/24hr)
中等量蛋白尿: 尿蛋白在1500-3000mg/24hr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 >3500mg/24hr
蛋白尿发生机制: 肾小球滤过:正常的肾小球 滤过膜可允许分子量<2-4万道 尔顿的蛋白质自由通过肾小球 滤过膜。
肾小管重吸收:
经肾小球滤过的原尿中95%以上 的蛋白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髓攀升支分泌的蛋白质, 如T-H蛋白。
尿道组织蛋白:如分泌型IgA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2、基底膜 3、脏层上皮细胞
生物活性酯:前列腺素类、活化因 子
血管活性胺:组织胺、5-羟色胺、 儿茶酚胺
补体 酶
凝血及纤溶系统因子 细胞粘附分子 活性氧 活性氮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蛋白尿
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蛋白尿 血尿 水肿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疾病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影 像学检查
尿常规 尿蛋白定量测定 尿蛋白电泳 尿沉渣定量分析 尿红细胞形态观察 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 尿液特殊蛋白质的测定
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5.肾病综合症
原发性肾小球病病理分型
(WHO1982年分类标准)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肾病内科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肾病内科遗传性肾脏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遗传性肾脏疾病是一类由遗传突变引起的肾脏功能异常的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分为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两大类。
本文将讨论这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一、遗传性肾小球疾病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是指由肾小球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包括遗传性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等。
1.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遗传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肾小球病变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综合征是家族性节段性肾病。
该病主要由突变的基因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表现为尿蛋白和血尿。
2. Alport综合征Alport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病变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该病主要由COL4A3、COL4A4和COL4A5等基因的突变引起,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和断裂。
病人常出现血尿、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3.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膜增厚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最常见的遗传性膜性肾病是荷兰三脂病。
该病主要由突变的PLCζ1基因导致,表现为进行性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减退。
二、遗传性肾小管疾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是指由肾小管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包括家族性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肾小管性磷酸酸中毒。
1. 家族性肾小管性酸中毒家族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种以肾小管对酸碱平衡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该病主要由突变的基因导致肾小管酸分泌功能不足,导致血液酸中毒。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低血钾、低血钙、骨骼异常等。
2. 肾小管性磷酸酸中毒肾小管性磷酸酸中毒是一种以肾小管对磷酸盐重吸收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该病主要由突变的基因导致肾小管无法正确重吸收磷酸盐,导致血液中磷酸盐浓度升高。
临床上表现为低钙血症、骨骼异常等症状。
综上所述,遗传性肾脏疾病主要分为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两大类。
这些疾病的病因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最近美国学者又提出了诊断Alport综合征的“2/6”标准,即符合以下 6条中的2条标准,即可以诊断Alport综合征:①血尿家族史,男性进 展至终末期肾病 ②电镜检测到特Alport综合征诊断标准肾炎家族史, 或先证者的一级亲属或男性亲属中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持续性血尿, 无其他遗传性肾脏病的证据,如薄基底膜肾病、多囊肾或IgA肾病3、 双侧2 000~8 000Hz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呈进行性,婴儿早期正 常,但多在30岁前出现4 COL4A4或COL4A5基因突变5、免疫荧光检 查显示肾小球和(或)皮肤基底膜完全或部分不表达Alport抗原决定 簇6、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广泛异常,尤其是增厚、薄和分裂7眼 部病变,包括前圆锥形晶状体、后囊下白内障和视网膜斑点等8先证 者或至少两名家系成员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病9巨血小板减少症, 或白细胞包涵体10食管和(或)女.性生殖道的弥漫性平滑肌瘤表 11-3-2 Alport综合征诊断标准征性的GBM增厚和分层;③进行性、高 频区、感音神经性耳聋;④前圆锥形晶状体和黄斑周围斑点;⑤Ⅳ型 胶原a3、a4和a5链在基底膜表达异常;⑥编码Ⅳ型胶原a3、a4和a5 链基因突变。
Company LOGO
• 免疫荧光检查 • 免疫荧光(IF)大多为阴性,这从一方面提 示AS的发病与免疫机制关系不大。 • 少数标本系膜区、毛细血管壁可有IgA、IgG、 IgM、C3、C4等局灶节段颗粒样沉积。IF可有 助于AS与IgA肾病和其它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 病相鉴别。
Chapter
1
概念
•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具有基 因突变背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 疾病。除累及肾脏外,常伴身体 其他器官受累。狭义的遗传性肾 炎指Alport综合征(AS),广义的 还包括Fabry病、先天性肾病综 合征、薄基膜肾病,指甲一髌骨 综合征,部分或全身脂肪发育不 良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Company LOGO
2.肾功能不全 • 大多数AS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其 中XD—AS 患者往往男性病人重,发生肾衰较早,常在 20~30岁进入终末期肾衰,大多在40岁前死 于尿毒症,而女性病人发病较晚,病情较轻, 大部分病人往往仅有尿常规变化,而肾功能 损害轻微或进展极其缓慢。其余遗传方式所 致的 AS则男女间无明显差别。
Company LOGO
• 临床及病理表现 1.尿检异常 • 血尿是本病最早最常见的特征性表 现,发生率为 100%;大多为肾小 球性血尿,多在6岁时发生,最早新 生儿就可出现,表现为镜下或肉眼 血尿,初为间歇性发作,后呈持续 性并逐渐加重。
Company LOGO
• X连锁 AS 伴弥漫性平滑肌瘤 (AS—DL) • AS—DL是 AS 的变异型。
Company LOGO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 AD约占As患者的 10% ~15%。由 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遗传 与性别无关。患者病情轻重也与性 别无关。
Company LOGO
• S耳病变发病机制 • 国外研究者运用脑干听力激发试验 将病变定位于耳蜗。Ⅳ型胶原 a链分 布研究显示耳蜗螺旋韧带、螺旋嵴、 基底膜等部位有a3、 4、5(Ⅳ)链分 布。所以不同a链相关编码基因突变 同样可导致耳蜗病变,引起 听力下降。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遗传方式 • 性连锁显性遗传(XD ) 性连锁显性遗传最常见,约占80%。 由于致病基因在 x染色体上,故遗 传与性别有关。家系中女性患者多 于男性患者,在病情上男重于女, 但也有极少数女性 XD—AS患者发 展为肾功能衰竭。
Company LOGO
Alport综合征
• Alport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肾炎、家族性 肾炎、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其临床表现 由 Alport等於1927年首先描述,发现 在一家族三代人中许多人出现血尿,感 音性耳聋、进行性肾衰,部分并伴眼部 的病变。1961年Williamson等正式将本 症候群称之为 Alport综合征。又称耳、 眼、肾综合征。
Company LOGO
3.耳聋 • Alport综合征患者听力障碍表现为感音神 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发生于耳蜗部位。耳聋为进行性, 两侧不完全对称,初为高频区听力下降, 须借助听力计(audiometry)诊断,渐及 全音域,甚至影响日常的对话交流。x连 锁显性遗传型Alport综合征男性发生耳聋 的几率高于女性,发生年龄也较女性早。 轻者需用测听器检出,重者可完全失去听 觉,听力多于 6~10岁开始减退呈进行性 加重,男性多见。
Company LOGO
4.眼病 • 发生率为10%~20%,前圆锥形晶状体及黄 斑周围点状和斑点状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赤 道部视网膜病变。具有诊断意义的眼部病变。 • 前圆锥形晶状体表现为晶状体中央部突向前 囊,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近视,甚至导致前极 性白内障或前囊自发穿孔。
Company LOGO
• 虽然目前尚无人群中确发病率的报道, 但该病并不是一个罕见病。资料显示 人群发生Alport综合征的基冈频率为1: 5000~10000,终末期肾病中 Alport 综合征占0.2%~5% ,约占儿童慢性肾 衰竭患者的3%,占各年龄段接受肾移 植患者的0.6%~2.3%,但是在持续性 血尿患者,尤其是在患儿中,Alport 综合征占11~27% 。
Company LOGO
• 3.1996年Gregory等 在综合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提出诊断AS的10条标准。若 诊断AS家系,直系家庭成员需符合4 条标准 (并非同一人必须具备所有4 条标准),当考虑旁系成员或仅表现 为不明原因血尿、ESRD或听力障碍的 极个别个体时应十分慎重;当判断AS 家系中家庭成员是否受累时,如果该 个体符合相应遗传型,且符合标准 2~10条中的1条,可作拟诊,符合2 条便可诊断;对于无家族史的患者的
Company LOGO
6.血液系统异常 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巨血小 板、血小板异常伴白细胞包涵 体等
Company LOGO
7.病理表现 • 光镜改变 • AS肾组织的光镜无特异性,表现多样。疾 病早期或5岁以前,肾小球和肾血管基本正 常,仅可发现胚胎肾小球。5岁以上患者可 出现系膜和毛细血管袢改变,小管间质病 变往往同时存在,约40%肾组织标本可有 间质泡沫细胞,此改变不具诊断意义,但 若发现间质泡沫细胞,应注意有无AS可能, 需作进一步检查,特别是临床上无肾病综 合征表现者。
• AS眼病发病机制 • 研究发现晶体囊壁、Descennet膜( 支持角 膜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和内界膜(支 持视网膜上皮细胞的基底膜)上均有 Ⅳ型胶原 a3、 4、5(Ⅳ)链沉积,故 可以一个机制来解释眼和肾脏的病 变。
Company LOGO
• AS是由于编 码 肾小球基膜的主要胶原 成分—Ⅳ型胶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疾病。 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约为1/5 000~1/ 10000。80%~85%患者表现为x连锁显 性遗传(XLAS)。其次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 (ARAS),极少数患者表现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ADAS)。
Company LOGO
• x连锁显性遗传型Alport综合征男性患者均 会出现蛋白尿,随年龄增长或血尿出现而 表现为持续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范围蛋 白尿。蛋白尿发生率为 40~50%,蛋白尿 大多在 l0岁时开始出现,常随病情而加重, 有 30~40%病人可发生肾病综合征。
Company LOGO
• AS患者Ⅳ型胶原a链分布特点 • AS是一基底膜病,Ⅳ型胶原是构成基 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是由三条 a 链构成的一个三螺旋分子,由中央螺 旋区、氨基端 73区及羧基端膨大的非 胶原区(NCI)区三部分组成 ,两个Ⅳ型 胶原分子以端端连接或端侧吻合及四 个Ⅳ型胶原分子以侧侧吻合方式组成 一个网状结构,形成基底膜的支架。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 6种不同a链,分 别称 al~a6 通过特异的免疫组化染色
Company LOGO
• 以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为主的先天 性肾病综合征、以及以肾小球基 底膜病变为主的遗传性疾病 (Alport综合征和薄基底膜肾 病)。 •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 合征指生后3个月内发病的肾病综 合征 .本病预后差。大多于6月-1 岁内死于并发感染,如能存活至 2-3岁常死于尿毒症。故应力争产 前明确诊断以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Company LOGO
5.弥漫性平滑肌瘤(diffuse leiomyomatosis) • 某些青少年型Alport综合征家系或患者伴有 显著的平滑肌肥大,食管、气管和女性生 殖道(如阴蒂、大阴唇及子宫等)为常见 受累部位,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等。Alport综合征伴弥漫性平滑肌 瘤者均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但杂合子的女 性很早即已表现平滑肌肥大,此现象的具 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Company LOGO
• 电镜改变 • 电镜改变也是多种多样的. 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 可以观察到,典型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出 现广泛的增厚,变薄以及致密层分裂的病 变。
Company LOGO
• 随着对AS认识的逐渐深入,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也经历 了几 个阶段。 1.自1927年Alport描述并命名本病始,其后40年始终以“血 尿+耳聋+肾衰竭家族史”这一临床综合征标准诊断本病 。 2.20世纪7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揭示了本病 GBM具有 典型的超微结构改变,即GBM呈极不规则外观,GBM弥漫性增 厚或增厚与变薄相间,致密层劈裂、分层、篮网状改变。在 此基础上,Hinter等 提出了诊断AS的4条标准,即血尿或慢 性肾衰竭或二者均有的患者,如果符合下列4项 中的3项便可 诊断:(1)血尿或慢性肾衰竭家族史;(2)肾活检电镜检查有 典型改变;(3)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4)眼部改变。然而, 研究表明:有45%~55%的AS患者有耳聋,眼部异常的发生 率仅为30%-40%,因此Flinter这一标准过于严格,不少患 者将被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