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山药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山药市场调查报告

山药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调查报告旨在对山药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了解山药的消费趋势,市场规模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情况,并为相关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和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消费者对山药的认知、购买习惯以及对山药产品的需求等信息。

2.实地走访:我们对个别山药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种植户交流,了解他们的产量、销售情况和种植技术等。

3.数据及文献研究:通过收集相关市场报告、统计数据和科研文献等资料,对山药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3. 山药市场概述3.1 市场规模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山药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山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稳步增长,说明消费者对山药的需求与日俱增。

3.2 市场消费者群体经过我们的调查,山药消费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群体:1.养生保健人群:山药被认为具有养阴补肾、补虚益气的功效,受到养生人群的青睐。

2.健身人群:由于山药富含膳食纤维和低热量,适合健身人士作为健康餐的食材。

3.家庭主妇:山药烹饪方式多样,可用于做主食、汤品等,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

4.养生餐饮行业:山药成为了养生餐饮行业的热门食材,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养生菜品中。

3.3 市场竞争状况山药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品质、价格、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山药品牌,部分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而小型品牌则主要通过农村集市和网络销售来进行市场拓展。

4. 山药产业链分析4.1 种植环节山药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湿润且土质疏松的地区。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山药种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种植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种植户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高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

4.2 加工环节山药产业链中的加工环节主要包括清洗、切割、烘干、包装等过程。

现阶段,山药加工企业多为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山药发展调研报告

山药发展调研报告

山药发展调研报告山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为了了解山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次调研报告对山药的种植现状、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一、山药种植现状山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等地,其中以湖南和湖北的种植面积最大。

目前,山药种植以传统的种植方式为主,主要依靠人工耕种,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二、市场需求分析1.食品市场需求:山药在食品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制作成山药粉、山药糕等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山药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2.药材市场需求:山药具有滋补养生、健脾益肺等功效,在中医药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兴趣不断增加,山药作为传统中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三、山药发展前景1.市场潜力大:山药作为传统的农作物和中药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不仅可以开拓传统的食品市场,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市场。

2.科学种植技术的引入:目前山药种植主要依靠人工耕种,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引入科学种植技术,如微生物肥料的应用、高效灌溉系统的建设等,可以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四、发展策略建议1.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推广新型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2.拓展市场渠道:积极开拓山药产品的销售渠道,寻找新的销售点,如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3.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山药品牌,提升产品的形象和知名度,引领消费潮流。

4.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山药的科学研究,推动山药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综上所述,山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药用植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引入和市场渠道的拓展,山药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然而,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药种植行业报告

山药种植行业报告

山药种植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山药,又称淮山、薯蓣,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中药材。

山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制备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中药材的重视,山药的种植规模和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山药种植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市场需求分析。

1. 食品加工,山药可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山药粉、山药饼干、山药面条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中药制备,山药是常见的中药材,被用于制备滋补药品,如养生汤剂、山药丸等,市场需求量大。

3. 保健品生产,山药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成为保健品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三、发展现状。

1. 种植规模,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江苏省的淮安市被誉为“中国山药之乡”。

2. 科技应用,种植户逐渐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温室种植、水培种植、无土栽培等,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3. 品种改良,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耐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山药新品种,满足了市场对山药品质的需求。

四、面临的挑战。

1. 病虫害防治,山药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种植户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2. 品质保障,山药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对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需要加强品质管理和检测。

3. 市场竞争,随着山药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波动大。

五、发展趋势。

1. 品牌建设,山药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2. 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山药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山药产业的升级发展。

3. 产业合作,建立山药种植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山药的市场竞争力。

六、发展建议。

1. 加强技术培训,为山药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2.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山药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一、引言山药(Dioscorea spp.),别称淮山、土山药、忍冬藤,是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食用和药用。

山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

因此,山药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山药种植进行调研,了解山药种植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现状和推广问题等。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食品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山药作为传统的健康食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山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消化系统和肠道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食材。

目前,山药制品市场以山药粉、山药饼干、山药面条等产品为主,而且具有较高的价格和利润。

预计未来山药制品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药品市场需求山药作为中药材,在传统中药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山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薯蓣皂苷、多糖、黄酮类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保健功能。

山药制剂和山药提取物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三、产业发展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山药种植已经形成了以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等省份为主的产区格局。

其中,湖南和湖北两省是我国山药主要产地,占据了全国山药种植总面积的85%以上。

山药种植主要以农户为主,大多数是小规模种植,劳动密集型产业。

山药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较易掌握,因此有利于农民的推广和普及。

山药种植产业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目前,山药种植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而现代化的山药种植技术如人工合种、机械化采收等仍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链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技术缺失、市场信息不对称等。

四、山药种植问题及对策(一)技术问题山药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选址、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储藏等。

由于山药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较易掌握,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种植技术的科学性和效益。

怀山药调查报告

怀山药调查报告

怀山药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怀山药,又称淮山、淮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用和药用植物。

其主要产地位于中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怀山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怀山药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怀山药的生长环境、栽培方法、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怀山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怀山药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怀山药的消费者购买习惯和对其了解程度。

其次,实地考察了怀山药的种植地,记录了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情况。

最后,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怀山药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怀山药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方法怀山药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光照充足且土壤疏松、肥沃。

怀山药的生长周期为一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

种植怀山药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选地、翻地、施肥、栽种、管理和采摘。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浇水,适度防治病虫害。

四、怀山药的营养价值怀山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6、镁、铁和钾等。

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此外,怀山药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降血糖等作用。

五、怀山药的药用效果怀山药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滋补和治疗多种疾病。

研究表明,怀山药能够有效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此外,怀山药还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脾虚、肾虚和肝肾阴虚等症状。

六、怀山药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增加,怀山药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怀山药可以作为主食、副食或成药,可以满足不。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标题: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一、引言山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山药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山药生产情况进行考察,了解产量和质量,有助于指导山药生产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山药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等关键指标,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山药生产的改进和提升。

三、研究方法1. 田野调查:选择山区地区的山药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种植面积、种植方法、施肥方式等情况。

2. 数据收集:收集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资料,以了解山药产量和质量变化情况。

3. 统计分析: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研究结果1. 种植面积:调查发现,近几年山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山区地区。

2. 产量情况:山药的产量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主要由天气、土壤和种植管理等因素影响。

3. 质量情况:山药的质量在不同地区和种植方式下有所差异,需要加强品种改良和良好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

五、影响因素分析1. 天气因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对山药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如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会导致山药生长不良。

2. 土壤管理:土壤的质量和合理的施肥管理对山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3. 种植管理:不同的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对山药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六、建议1. 加强品种改良,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山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加强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支持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山药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4.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对山药生产的影响。

七、结论山药生产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有所增加,但在质量上仍存在差异。

天气因素、土壤管理和种植管理是影响山药生产的关键因素。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和合作组织建设等措施,可以提高山药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山药这种传统的中药材也逐渐被大众所关注。

山药不仅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而且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山药的生产情况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针对山药种植、养护、采摘和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山药的生产情况,为山药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种植状况山药是一种既能在山地种植也能在平地种植的作物,因此种植面积较为广阔。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山药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四川、广东、湖北等地。

其中,四川的种植面积最为广阔,占总种植面积的40%以上。

而在湖南,山药种植较少,仅占总种植面积的5%。

目前,山药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山地上高规格、密植,生长周期长,并且需要定期施肥和除草;二是在平地上低规格、疏植,生长周期相对短,可以进行早熟栽培。

二、养护情况山药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适应性较强,但仍需要定期施肥和除草。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山药种植户都会利用肥料进行施肥,施肥时间则因地而异。

在四川地区,山药种植户通常在春季进行第一次施肥,在秋季进行第二次施肥。

在湖南地区,山药种植户则主要在季节交替之际进行施肥。

除了施肥之外,除草也是山药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不少山药种植户会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除草,节约人力成本。

不过,还有一部分山药种植户则更倾向于手工除草,以确保除草彻底。

三、采摘情况山药采摘通常在秋季进行。

在采摘前,需要将山药根系挖出来清洗,去掉外皮,切成适当大小后进行蒸煮或吃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山药种植户采用机械化采摘,其中以四川地区更为盛行。

同时,由于山药较为脆弱,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保护。

四、销售情况通过对山药销售渠道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山药主要销售给贩商、超市和药店等销售渠道。

其中,以贩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山药种植户较为普遍。

同时,由于山药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因此在药店出售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

山药种植调研报告山药种植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山药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泛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其种植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了解山药种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山药种植的可行性和优化种植技术,为相关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山药的适宜生长条件;(2)山药的种植技术;(3)山药的市场需求及价格;(4)山药种植的效益与风险。

2. 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山药种植户;(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与相关专家进行访谈;(4)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适宜生长条件:山药适宜于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海拔700-1800米的地区是山药种植的理想区域。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6之间。

2. 种植技术:(1)良种选择:选用具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和高产性的优质良种;(2)土壤改良:适时施入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3)种植密度:适当控制山药的种植密度,一般为50-80株/亩;(4)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5)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喷洒农药等。

3. 市场需求及价格:山药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和食用价值,市场需求广泛。

目前,山药价格较为稳定,每斤约为10-15元。

4. 种植效益与风险:山药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可达2000-2500公斤/亩。

然而,山药种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天气变化、病虫害等,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风险防控措施。

四、结论和建议1. 结论:山药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产业。

2. 建议:(1)合理选择种植地区和土壤,确保山药的生长条件;(2)选用优质良种,提高产量和品质;(3)合理施肥和科学灌溉,改善土壤环境;(4)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管理;(5)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本次调研报告仅为初步调研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实践来验证相关的技术和市场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焦作,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

这里的气候环境被专家总结为“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

由于此地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又称“三百里怀川”。

此处土壤的形成以黄河冲积为主,并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经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成分,形成了疏松肥沃、与众不同的黄土地,特别适合山药、地黄、牛膝等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怀山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

为全面及时了解全市山药生产和市场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加强对山药生产发展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促进怀药生产,拉长怀药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要求,近期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以及相关企业开展了对全市山药生产情况的快速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山药种植历史沿革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神农本草经》称为薯蓣、山芋;《名医别录》称为土薯、山薯;《山海经》又称为薯、署预。

)、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之后历代医药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中进一步发现了四大怀药的优秀原始本性。

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已有近30的历史,因焦作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史称“四大怀药”。

据专家考证,四大怀药是由焦作北部太行山中的野生种驯化而来,在沁阳神农山的老君洼、正北沟、大月沟一带,至今仍遍布着野生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仍保留着山药沟、地黄坡、牛膝川、菊花岭等自然地名。

“夏商周时已开始在沿山一带和丹河沿岸村庄由野生变为家种,距今有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马汴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四大怀药养生与临证妙用》);公元前734年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公元前6,鲁宣公又以怀地黄向周王室进贡;后又将怀牛膝、怀菊花列入贡品。

古怀庆府的人民,用其勤劳和智慧把四大怀药培育成独有的外观和质地,再加以精式炮制一脉相传,把四大怀药的历史演绎了近30,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鉴献历代王朝,被誉为“国药之宝”。

二、山药的种类以及食用、医用价值千百年来四大怀药以其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蜚(非)声海内外,历代中药典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

”《神农本草经》也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

”宋《图经本草》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min)粤(yue)、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

”宋代医学家苏颂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tan)地为佳。

”在《伤寒论》、《金匮(kui)要略》的方剂中,怀地黄一药共见14处。

日寇侵华期间,曾把武陟的土壤运回日本研究,化验后重新配制土壤试种怀药,结果以失败告终。

上世纪20年代,温县许召兰等人先后从山西太谷引进高产山药回本地种植,时间一久,太谷山药反而失去了原来的品性,增加了药性,成为怀山药的当家品种。

上世纪70年代,国家为缓解怀药产销矛盾,曾经向18个省区引种怀地黄、怀山药,结果引种后品种退化,药性大减,不得不反复来焦作引种。

怀药一旦离开了怀川这片沃土,药性便大打折扣。

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四大怀药作为国药展出,备受各国医药学家的赞誉和称道。

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中药材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宝之药”,四大怀药具列其中。

在国家公布的地道药材名录中,四大怀药名列河南地道药材之首。

12月,在由中国食品烹饪协会主办的北京奥运推荐食谱菜品展上,焦作的四大怀药入选奥运会食谱。

,焦作四大怀药种植基地(含温县、武陟县四大怀药基地)被评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怀山药,常被医药家列为四大怀药之首,国际上把怀山药和怀地黄称为“怀参”,常和东北产的人参并称。

作为中药最重要的补益材料之一,怀山药与其他常用的补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

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适宜于任何人群、任何体质,包括老人、儿童、孕妇和其他特殊人群。

(一)、怀山药与淮山药怀山药特指古怀庆府(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

山药又名薯蓣,原产于中国北方,主产区河南,目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南方的广西、福建、广东、台湾都有广泛种植,日本和韩国也有种植。

但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山药最为地道,被称为怀山药或怀山。

过去受交通和信息传递限制,以讹传讹,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误以为“怀”是淮河之“淮”,称之为“淮山”。

怀山药与淮山药的区别:淮山药指的应是今江苏安徽等地所产山药,而怀山药则指今河南焦作区域所产山药,而焦作尤以温县所产最好。

无论从药用还是营养价值上,淮山药都是无法与怀山药相比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5月25日正式颁布《地理标志产品怀山药(gb\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为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113.38至之间的地理范围,即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辖区之内,所产的山药,可以使用“怀山药”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从此,怀山药正式成为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二)、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怀山药的一种,是在原有怀山药品种“鸡骨山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精心培育而成,因其身可见特有的暗红色“锈斑”,故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粗细均匀、细且长,毛须略稀,根茎呈圆柱形,长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以上,表皮颜色微深且有暗红色“锈斑”,粉性足,质腻,折断后横断面呈白色或略显牙黄色,体质十分坚重,入水久煮不散,身细而坚,水分少,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汁液较浓,味道鲜美,入口觉得“面而甜”,并伴淡淡的麻味。

铁棍山药在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于一般怀山药,尤其是富含果胶、皂苷、甘露多糖、植酸、多巴胺、糖蛋白等。

近年来,西方科学家和我国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专家研究发现,铁棍山药中含有丰富的dhea。

(dhea是形成人体内多种激素的基础物质,参与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被称为“激素之母”,同时具有抗衰老、抵御疾病、加速受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活性物质。

)(三)、药用及食用价值怀山药是一味珍贵的常用中草药,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

怀山药中含有皂苷、黏液质、胆碱、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b、4等,黏液中含甘露聚糖、植酸、16种氨基酸等,还含有铁、铜、锌、锰、钙等多种微量元素。

怀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脑、养颜、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康有害物质刺激、调节代谢、增强免疫机能、促进生长、调节内分泌、调节心肾功能、兴奋止血系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主治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

山药蛋能补虚强腰脚。

生山药也常用于手足冻疮、痰喘、尿频等症,是中药方剂中常用补药之一。

怀山药的食用价值也很高,主要用于食补,可煲汤、炒、蒸、煮等,特别是对老年弱者,滋补效果很好,常吃可延年益寿。

三、山药种植情况为了尽快将我市怀山药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怀药专题会议,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怀药产业化政策,扶持四大怀药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怀药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连片种植,都对山药种植规模的扩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种植方式1.繁育。

目前怀山药繁育有三种方式:山药笼头、山药段(闷头栽)、零余子(山药蛋)繁育山药栽。

2.栽培方式。

目前我市普遍采取的栽培方式有挖地和打沟两种。

挖地需深翻80―90cm,种栽繁殖需深翻40―50cm。

开沟种植一般行距90cm,沟深80一120cm,同时自然隆起的30一35cm的高垄。

3.播种时间。

每年4、5月份,气温上升至15度左右时为山药的播种期。

4.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次。

第1次在4-5月幼苗出土后可浅锄1遍;第2次于6月、下旬;第3次在7月底至八月初,茎蔓上架后用手拔除,封行后就不再锄草和松土。

(2)追肥。

苗高30厘米时,结合松土锄草,追施1次人畜粪水,每亩2500公斤;夏季山药茎蔓生长旺盛时期,再增施1次人畜粪水,每亩2500-3000公斤。

(3)设立支架。

幼苗生长30厘米以上时,可以在行间用竹竿或树枝,搭设支架。

将茎蔓牵引上架,减少病虫危害,并可增产。

(4)排灌水。

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否则会造成地下块根腐烂而减产。

遇干旱天气,必须及时灌水、浇水,可结合追肥进行。

5.病虫害。

危害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茎腐病、线虫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

6.采收。

霜降后叶片枯落时,即可收获,收获期很长,从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份。

山药在地下不腐烂,不变质,一般霜降前后为集中收获期,以供春节市场。

传统贮存方式是,将铁棍山药笼头及成品断截面用生石灰粉处理防止腐烂,置2℃―5℃阴凉通风处保存。

(二)、种植情况焦作市山药种植面积8.7万亩,比增加了0.43万亩,同比增长5.2%。

其中铁棍山药面积达4.19万亩,比上年增加了1.17万亩,增长38.6%,明年有望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一般怀山药平均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铁棍”山药亩产在900-1300公斤,由于今年种植结构的较大调整以及气候影响,今年山药产量预计在11.75万吨左右,仅比上年持平略增,但其中铁棍山药预计产量可达4万吨,较上年增长34.1%。

焦作市山药种植主要分布在温县、武陟、孟州、沁阳、博爱等地。

温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温泉镇、岳村乡、祥云镇、南张羌镇为重点的新洛路两侧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和以赵堡镇、祥云镇、温泉镇为重点的滩区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以铁棍山药种植为主;武陟县主要分布在与温县交界的大封乡、小董乡,铁棍山药约占三分之一;沁阳市一般种植在沁河滩地上,绝大部分为一般怀山药;孟州则以沿滩乡镇为主;博爱县南部个别乡镇也有种植。

但是,地道的怀山药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不能“重茬”,即连续种植。

由于怀山药的根茎对土壤内的相关养分(所谓“地力”),吸收能力强。

同一块土地,过去是十年八年,现在是五年之内只能种一次怀山药。

收获之后的五年内,只能种植其他普通农作物。

如再种植怀山药,产量及质量都极其低下。

四、山药市场情况(一)、收益怀山药种植亩均投入元(种栽0.1元/棵,每亩用1万棵,需1000元;由于怀山药对管理、肥料、土地要求不高,肥料、翻地、农药、浇水、除草等费用约在1000元左右),亩均产量2500公斤,售价3元/公斤,亩均销售收入7500元,亩均纯收入达5500元。

铁棍山药种植亩均投入9700元(租地850元;种栽0.5元/棵,每亩用1万棵,种栽5000元;肥料1000元;翻地450元;收获元;农药、浇水、除草等费用约4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