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断层解剖学

合集下载

颌面部解剖及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颌面部解剖及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通过打印颌面部模型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超声、核磁等新型成像技术
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影像信息,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的结合
精准定位
导航系统
通过影像学诊断精确定位病变位置, 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利用导航系统辅助手术操作,提高手 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治疗效果评估
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颌面 部软组织肿块,形态规则,边 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 可见病变均匀强化。
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颌面 部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可伴有钙化或坏死 。增强扫描可见病变不均匀强 化。
颌面部外伤病变
颌面部外伤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与外伤程度和部位有关,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病变累及颌面部骨组织时,可 出现骨质破坏,表现为骨小梁
模糊、缺失等。
软组织肿胀
炎症、肿瘤等疾病可引起软组 织肿胀,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增
高或腮腺增大。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转移癌或淋巴结炎等疾 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表现为
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
钙化
部分病变可出现钙化,如腮腺 混合瘤内的“蛋壳样”钙化。
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淋巴结肿大或软组织肿块。
03
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鉴别
良性病变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而恶性病变则通常边界不清、形态
不规则。影像学上,良性病变通常无骨质破坏,而恶性病变则可能出现
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胀等表现。
03
常见颌面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颌面部炎症病变
颌面部炎症病变是常见的病变类型, 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2)重力性皱纹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
肉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 致。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下睑 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使皮肤臃肿下 垂,形成“眼袋”。
腮腺咬肌区




腮腺和咬肌及其表面的软组 织合称为腮腺咬肌区。 (一)境界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 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
(一)面部分区
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以 分为以下各区: 1.眶区:四周以眶缘为界, 为视器所在。 2.鼻区:上界鼻根点,下界 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 连线,为鼻所在。 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 为唇面沟,下以颏唇沟与颏区分 界,为口所在。 4.颏区:上界为颏唇沟,两 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 缘为界。
层次及内容
由浅入深依次为: 1.皮肤。 2.皮下组织 含颈阔肌上部, 腮腺区:耳前淋巴结、耳大神经; 咬肌区:面神经部分分支及腮腺 导管。 3.腮腺咬肌筋膜 来自颈深 筋膜浅层,在腮腺后缘分为浅、 深两层,包裹腮腺,形成腮腺鞘。 在腺体前缘筋膜复合为一,形成 咬肌筋膜,向前覆盖于咬肌表面 直达该肌前缘。




5)鱼尾纹:外眦附近,皱纹粗细不等, 放射状排列,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 致。 6)鼻唇沟纹:构成鼻唇沟外侧缘, 系上唇外上方呈放射状排列的表情肌 收缩所致。 7)颏纹:颏部,横向排列,是颏部 肌收缩所致。 8)唇纹:位于上、下唇皮肤表面, 唇中部者呈垂直状,两侧者上、下唇 皱纹分别向外上或外下斜行,在口角 附近呈放射状排列。 9)颊纹:颊部,鼻唇沟纹外侧,略 与鼻唇沟纹平行。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课件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课件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主要支配咽喉部的感觉和肌肉运动,参与吞咽和发声等动作。
03
颌面部的断层解剖
颌面部水平断层解剖
总结词
展示颌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特点
详细描述
水平断层解剖主要展示了颌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特点,如牙齿排列、牙槽 骨形态、软组织的层次等。通过观察水平断层切片,可以了解颌面部各结构之 间的关系和毗邻关系。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的应用
1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颌面部断层解剖学可以帮助 医生准确地识别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颌面外科手术中,颌面部断层解剖学可以为手 术提供精确的手术设计和操作指导,减少手术风 险,提高手术效果。
3
在口腔医学中,颌面部断层解剖学可以为牙齿种 植、正畸等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保护重要结构
通过了解颌面部的断层解剖结构,医生可以在手术中更加准确地避开重要结构,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修复和重建颌面部缺损
在颌面部手术中,医生可以利用断层解剖学知识,对颌面部缺损进行精确的修复和重建, 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功能。
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01
身份鉴定
在法医学中,颌面部断层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鉴定死者身份,通过对比
02
颌面部的生理结构
颌面部的骨骼结构
下颌骨 下颌骨是颌面部最重要的骨骼,具有支撑面部形态、咀嚼、 发音等功能。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组成,下颌 体呈弓形,下颌支则为垂直板状。
上颌骨 上颌骨位于面部中央,是构成面部中部的骨骼,具有保护 颅内、咀嚼等功能。上颌骨由上颌体和四个突起组成,包 括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
炎症扩散
炎症的扩散范围在断层图像上可观察 到,有助于评估炎症的严重程度。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1. 颌面部的概述- 颌面部是人体头部的一部分,包括颌骨、面骨、口腔、牙齿和相关的组织结构。

-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系统等。

2. 颌骨的解剖- 颌骨是颌面部的骨骼基础,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

- 上颌骨位于上颌部,通过连结上齿槽骨形成上颌骨裂,与其他头颅骨骼相连。

- 下颌骨位于下颌部,是唯一能活动的颅骨,通过关节与颅底相连。

3. 面骨的解剖- 面骨位于颌骨下方,包括颧骨、眶骨、鼻骨等。

- 面骨的结构与颌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面部的外形。

- 面骨的解剖结构决定了面部的外貌特征。

4. 口腔的解剖- 口腔是颌面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腔腔隙、口腔黏膜、舌、牙齿等。

- 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部的黏膜组织,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

- 舌是口腔中的肌肉器官,参与咀嚼、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5. 牙齿的解剖- 牙齿是口腔中的硬组织结构,用于咀嚼食物和发音。

-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露在口腔中,牙根嵌入牙槽骨中。

- 牙齿的种类包括前牙、犬牙、前臼齿和后臼齿等。

6. 相关组织结构- 颌面部还包括颌面肌肉、颌面血管、颌面神经和颌面淋巴系统等。

- 颌面肌肉参与咀嚼、表情和发音等活动。

- 颌面血管供应颌面部的血液,颌面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 颌面淋巴系统参与免疫反应和废物排出等功能。

以上是《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了解颌面部的解剖对于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医学】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PPT课件

【口腔医学】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原始阶段,16世纪初到18世纪,开始把头 颅作为解剖研究的对象;刀锯和绘画
– 第二阶段:经典阶段,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采用冰 冻和甲醛固定和保存;俄国人Pirogoff
– 第三阶段:新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X线和超 声波技术应用、电脑扫描和模拟重建技术、深低温冷 冻技术、冰冻超薄切片技术、电脑三维合成技术等
一、经下颌第二磨牙的冠状面
上部 上矢状窦、大脑镰、 额窦、泪腺、眼球 中部 鼻腔、上颌窦
一、经下颌第二磨牙的冠状面
下部 由外向内:颊肌、口腔前庭、下 颌骨、第二磨牙、固有口腔、舌 颊肌外侧:腮腺导管 颊肌下端:面动、静脉 下颌骨内:下颌管 下颌骨内侧:舌下腺 从舌体到颏下:颏舌肌、颏舌骨 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 颈阔肌
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矢状断面解剖
• 经中线由前向后的矢状轴方向切制
– 正中矢状断面 – 经下颌髁突的矢状断面
一、正中矢状断面
主要体现唇、舌、腭的剖 面,显示鼻咽、口咽、喉 咽的分界;鼻中隔、额窦、 蝶窦、舌骨、会厌、咽扁 桃体和部分颈椎均能显示 其矢状断面结构
二、经下颌髁突的矢状断面
该矢状面切过顶骨、大脑颞叶、 颞肌、颞骨、颞下颌关节窝、 关节盘、下颌骨髁突、咬肌、 颈阔肌、腮腺浅叶和胸锁乳突 肌;关节盘前方有翼外肌断面; 下颌骨后方与颞骨乳突之间是 腮腺断面,中间有下颌后静脉; 髁突颈部与外耳道之间有颞浅 动、静脉断面
• 眶下耳线 • 眦耳线 •面图的观察方法 1.横断面:从下面观图 2.冠状断面:从前方观图 3.矢状断面:从右侧观图 – 学习方法 1.由断层向整体过度 2.三结合到三体会:图谱-标本-影像;会找、会识、会说 3.活学活用:辅助记忆、应用实践

颌面部断层解剖课件

颌面部断层解剖课件

The thansvers section•颌th面r部ou断g层h解剖inf. part of pons
•39
The thansvers sectio•颌n面t部h断ro层u解g剖h coronoid process •40
•颌面部断层解剖
•41
The thansvers sectio•颌n面t部h断ro层u解g剖h atlantooccipital joint •42
•颌面部断层解剖
•75
•颌面部断层解剖
•76
•颌面部断层解剖
•77
•颌面部断层解剖
•78
•颌面部断层解剖
•79
•颌面部断层解剖
•80
•颌面部断层解剖
•81
•颌面部断层解剖
•82
•颌面部断层解剖
•83
The coronal scan of cranium by MR 3.0T. T2
The thansvers s•颌e面c部ti断o层n解剖through optic chiasm•36a
The thansvers sect•颌io面n部t断h层ro解u剖gh sup.part of pons •37
The thansvers sectio•颌n面t部h断ro层u解g剖h mid. part of pons •38
The thansvers sect•i颌o面n部th断r层o解u剖gh dens of axis
•43
The thansvers secti•o颌n面部th断r层o解ug剖h atlantooccipital joint•44
The thansv•颌e面rs部断se层c解t剖ion through axis
Inf. alveolar N.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

核磁共振成像
01
将断层解剖与MRI技术相结合,更深入地了解软组织的结构与
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02
利用CT技术进行多角度、多平面的断层扫描,提供更全面的颌
面部结构信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03
用于研究颌面部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进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依据。
临床与科研的进一步结合
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
将断层解剖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颌面部疾病的诊疗 水平。
手术模拟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医生 可以在手术前模拟手术过 程,预测手术效果,为实 际手术提供参考。
术中导航
通过将断层解剖影像与手 术设备进行实时配准,医 生可以在术中实时导航, 提高手术的效率和精度。
颌面部影像学研究
解剖结构研究
通过对颌面部断层解剖影像的研 究,可以深入了解颌面部的解剖 结构,为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
通过观察断层图像,可以了解 颌面部的正常结构、病变特征 以及手术操作的影响。
断层图像的解读有助于提高颌 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023
PART 03
颌面部重要结构与功能
REPORTING
牙齿与牙周组织
牙齿
是颌面部最重要的咀嚼器官,具 有咬碎、磨细食物的功能。根据 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 、尖牙、磨牙三种类型。
唾液腺肿瘤治疗
唾液腺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根 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
PART 05
颌面部断层解剖的临床应 用
REPORTING
诊断颌面部疾病
诊断肿瘤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影像,医生可以观 察到颌面部的肿瘤病变,如颌骨 囊肿、血管瘤等,为制定治疗方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
• 1.面部水平比例 指面部长度的比例,即三停, 又可分为: • (1)大三停: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 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眼、鼻位于面中1/3,口 腔位于面下1/3。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面上1/3 及面中1/3比例失调;牙颌面畸形主要为面中 1/3及面下1/3比例异常。 •
腮腺浅叶周缘神经血管的排列
(1)腮腺浅叶上缘神经血管的排列:从后向 前依次为: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 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 (2)腮腺浅叶前缘血管、神经的排列: 从上导到下依次为:面横动脉、面神经颧 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 颊支及下颌缘支。 (3)腮腺浅叶下端神经血管的排列:从 前向后依次为: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 颈支、下颌后静脉。
9.面侧深区:位于颧弓和下颌 支的深面,前为上颌骨的后面, 后界为腮腺深叶,内为翼外板, 外以下颌支为界。该区亦即颞下 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10.额面区:上界为发际, 下界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 11.颞面区:后界为发际, 下界为颧弓上缘,前上界为上颞 线。
1.鼻根、鼻尖和鼻背: 2.鼻底和鼻孔:锥形外鼻之 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右卵圆 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3.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 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鼻前孔 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4.鼻面沟:鼻外侧之长形凹 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愈合后 瘢痕不明显。 5.唇面沟:为上唇与颊部之 斜行凹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 愈合后瘢痕不明显。矫治修复时, 此沟常用以作为判断面容恢复情 况的指征。
(2)重力性皱纹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
肉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 致。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下睑 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使皮肤臃肿下 垂,形成“眼袋”。
腮腺咬肌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
(Region of Head)
开始上课, 请安静!
请各自关闭手机, 以免干扰!
谢谢合作!
第三节 颌面部
二、颌面部的断层解剖特点
P48
(一)颌面部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颌面部结构可分为面前区 和面侧区。
面前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眶、 鼻腔和口腔等。
面侧区以茎突及茎突诸肌 为标志分为内、外侧部
(二)眶腔及其结构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眶腔位于鼻腔两侧,在横断层面上呈底边向前、尖 伸向后内侧的三角形,
其内容纳有眼球、泪腺、眼球外肌和眶脂体等结构。 三角形的底边即眶口,为眼睑所封闭,睑内可见纤
细的呈横行弧状的眼轮匝肌断面。三角形的尖即眶 尖,可见视神经管,内有视神经通过。
(二)眶腔及其结构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依次观察眶、鼻腔、口腔、咀嚼肌、三对大 唾液腺和筋膜间隙等器官结构,
在横断层面上的位置、形态、大小、毗邻及 其变化规律。
1. 经眼球中份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眼球、泪腺、上斜肌、外直肌和视神经 的断面出现;
成人眶轴长45-50 mm,手术器械进入眶内或球后 麻醉时深度不应超过40mm,以免误人颅内。两 侧眶轴向后方延长相交为眶轴角,约45°角;新 生儿的眶轴角较小。
在中份横断层面上,形状多 呈三角形,其面积最大;中 鼻道外侧壁上有上颌窦的开 口部位,上颌窦前壁与内侧 壁交接处有呈圆形的鼻泪管 断面。
在底部横断层面上,形状可 呈三角形(上)或近似呈圆形 (下),但面积明显变小。
第三节 颌面部
三、颌面部的横断层解剖
P49
颌面部的横断层解剖特
按颌面部分区即面前区和面侧区,
茎突是颞骨岩部下方伸出的细长骨性突起,长约25 mm,其周围有骨骼肌附着,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可 作为腮腺与其深部结构的分界线。
7. 经上颌骨牙槽突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硬腭和鼻咽消失,口咽、舌、腭垂、腭扁 桃体和上颌骨牙槽突的断面出现 。
口咽及其内的腭垂位于层面中央,前部为固有口腔、 舌和上颌骨牙槽突,两侧为扁桃体窝内的腭扁桃体。
6. 经硬腭的横断层面
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为翼下颌间隙,内有舌神经和下 牙槽神经、血管等通过。
咬肌与下颌支之间为咬肌间隙,内有咬肌血管、神经 等出入。
6. 经硬腭的横断层面
腮腺呈楔形,内有面神经、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穿 过;深部与咽旁间隙相邻,内有茎突诸肌、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构成的“腮腺床”。
内侧部位于咽旁,富含神 经、血管;
外侧部有腮腺等结构。
(一)颌面部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颌面部的筋膜间隙以下颌支 为中心,
其内侧在上份层面有颞下间 隙及其深面的翼腭间隙;
下份层面有翼下颌间隙及其 内侧的咽旁间隙;
外侧是咬肌及咬肌间隙。
下颌体内侧有舌下间隙和下 颌下间隙,二者经下颌舌骨 肌后缘相连通。
眼球下份横断层面:下直肌自眼球后端向后延伸, 与视神经的走行方向相一致。
(三)鼻旁窦的横断层 解剖特点
注意出现和消失所在平面; 注意左右侧对比 观察开口位置 区分占位与分泌物 动态连续观察
上颌窦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在顶部横断层面上,多呈圆 形或卵圆形,其前、后方分 别与眶腔和筛窦相邻。
7. 经上颌骨牙槽突的横断层面
面侧区可见下颌支及其外侧的咬肌和咬肌间隙,内 侧的翼内肌和翼下颌间隙,后方的腮腺及“腮腺 床”。
上颌第三磨牙的后方为磨牙后区,外侧是脂肪组织 形成的颊脂体。口咽两侧的咽旁间隙断面逐渐缩小, 与咽后方的咽后间隙相连通。
外直。
3. 经翼突根部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蝶窦、眼球和筛窦消失,翼突、咽鼓管软 骨和上颌窦的断面出现。
鼻中隔、鼻甲和上颌窦位于层面的前内侧部, 后方有骨性的蝶骨翼突和翼外肌、颞肌的断面;咽
鼓管软骨和头长肌位于蝶骨翼突的后方,外侧为下 颌骨髁突和腮腺,颈内动、静脉自腮腺的内侧通过。
4. 经咽隐窝的横断层面
鼻咽的后方是椎前肌和寰枢正中关节,后外侧有咽旁间 隙、茎突、腮腺和颈内动、静脉等。
6. 经硬腭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寰枢正中关节、翼外肌、茎突和颞下间隙消 失,硬腭和翼下颌间隙的断面出现 。
鼻咽的前方依次为软腭、硬腭和上颌骨。
咬肌向内侧有下颌支、翼内肌和咽旁间隙;下颌支的 后方为腮腺及附着于茎突的肌肉。
4. 经咽隐窝的横断层面
上颌窦近似呈三角形,上颌窦后壁与蝶骨翼突之间的 翼腭间隙明显缩小,呈喇叭口状或三角形;
上颌窦后外侧为翼外肌和颞肌。翼外肌的内侧有翼内 肌和咽鼓管的断面,后外侧为下颌支和腮腺。
5. 经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咽隐窝和翼腭间隙消失,翼腭管和寰枢正 中关节的断面出现 。
此层面上眶腔结构消失,咽隐窝和茎突的断面出现 。 鼻咽位于中央;后方依次为咽后间隙、椎前筋膜、椎前间
隙和椎前肌的断面;后外侧是咽隐窝。 鼻咽外侧的咽旁间隙(位于翼内肌、腮腺与咽侧壁之间)。 以茎突及茎突周围肌为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咽旁前间
隙较小,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咽旁后间隙较大,内有颈内 动、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等。
眶腔位于鼻腔两侧,内有眼球、泪腺、眼球外肌和 眶脂体等结构。重点观察眼球周围结构。
眼球上份横断层面:眼球呈扁椭圆形,其后方有上 直肌和上睑提肌,后内侧有上斜肌。
眼球中份横断层面:眼球壁呈环状包绕于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周围(眼环),内、外直肌伸向眶尖,视 神经略呈“S”形自眼球后端连至眶尖。
2. 经颞下颌关节的横断层面
此层面上海绵窦和视神经消失,颈动脉管、蝶骨大 翼和颞下颌关节的断面出现 ;
蝶窦位于中央,其后外侧为颈动脉管及卵圆孔、棘 孔及其内的结构;
颞下颌关节位于棘孔的外侧,关节内可见关节盘。 蝶窦的外侧是颞肌,前方为鼻中隔和筛窦。 眶腔位于筛窦的外侧,内有呈圆形的眼球和内直肌、
鼻中隔和鼻腔的两侧是上颌窦; 上颌窦的后方有翼突内、外侧板,其间为翼突窝,
内有翼内肌的断面;
5. 经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面
翼内肌的外侧和上颌窦后方有咬肌、下颌支、腮腺和逐 渐缩小的翼外肌断面。
颞下间隙位于上颌骨与茎突和下颌支与翼突外侧板之间, 呈不规则状,内有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下颌神经及其分 支和翼静脉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