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染印花的主要特点和工艺技术
拔染印花原理

拔染印花原理拔染印花,又被称为“热拔染”,是一种特殊的染色工艺,它可以将普通的纤维根据指定的图案,通过化学染色而得到所需要的图案和配色。
在今天,拔染印花已经成为了服装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使服装行业做出更多创新设计,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要求。
拔染印花的原理是将纤维放置在一个安全的染色槽里,利用化学染料在被染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被染纤维经拔护后得到一层稳定的染色膜。
整个过程受温度、时间、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制造出的图案颜色均,耐水性好、耐光性好,不易掉色,表面涂层非常光滑,触感柔软,且服装易于洗涤和维护。
拔染印花有多种形式,比如水平印花、竖直印花、螺旋印花、动态印花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平印花,它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将经过预处理的布料放在染色槽里,按照设计的图案和颜色进行染色,然后在给定的时间和温度下,经过一定的处理即可获得想要的图案和颜色。
另外,拔染印花还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和抗磨损性能,这些性能优于传统的制作印花的方法,使拔染印花在服装行业日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毛衣等领域。
此外,从环保角度考虑,拔染印花也更具优势,因为它没有产生有害的水质污染物,也没有化学制剂的残留,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优势。
在服装行业,拔染印花的使用也极大地改变了行业的生产方式,它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服装的图案印花,比传统的印花要求更精细,更持久,更耐多种洗涤和保养剂的应用,更耐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提高了衣服的染色稳定性,使得印花图案更加耐用美观,并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
拔染印花在服装行业的应用持续拓展,也对行业的质量、效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拔染印花技术,使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也是相关行业应尽快考虑的课题。
总而言之,拔染印花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它既能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又能缩短生产周期,还能减少污染,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它是实现质量、效率、安全的重要手段。
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工艺,其特点是通过折叠、缠绕、压花等手法,在织物上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
而拔染则是扎染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拔出部分纱线或面料,使得其在染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纹理。
拔染技术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对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基本原理1.拔染原理拔染是利用物理力学的原理,通过拔出棉纱线中的一部分,使得原本处于内部的纱线暴露在外面,进而在染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一原理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扎染工艺中的应用在扎染工艺中,拔染通常是与其他手法相结合的,比如折叠、缠绕、压花等。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从而增加了织物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三、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染料的应用和工艺流程的优化上,对拔染的研究相对较少。
有必要加强对拔染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更多应用可能。
2.研究难点和挑战在拔染技术中,如何精确控制拔出的纱线数量、位置和形态,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之一。
拔染后的纱线如何与染料充分融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难点和挑战需要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加以突破。
四、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的应用前景1.艺术价值拔染技术可以为棉织物注入更多的个性和艺术价值,打破传统的纹样和色彩,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图案和纹理,从而丰富了棉织物的艺术表现力。
2.实用性在现代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拔染技术可以为棉织物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创新性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五、结论拔染在棉织物扎染工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将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棉织物的设计和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拔染印花名词解释

拔染印花名词解释拔染印花:拔染是利用铁线或纸绳的回潮收缩来使白地上出现晕纹的一种传统印花工艺。
又称"扎染",属绞缬类型的印花方法。
印花时先印制地色部分,趁湿将花纹部分用细线紧密绞扎于地色上,使地色渗入花纹部分,以显出花纹轮廓,后再套染其它色彩,便成为花纹满地的图案。
拔染印花:印花时将色浆涂在印纹纸上然后晾干,待纸张半干时以画粉(含碱性)调水开始拔染,其效果似连环状起伏,人们把这样染出来的花纹称之为"拔染"。
印花后放置几天进行漂洗,去掉浮色,清水冲去浮色后即呈现花纹的墨色晕圈,此过程称为"拔花"。
将花纹露白的部分挖空,其余部分染上地色的称为"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印花工艺之一,它与绞缬印花同源于古代的扎结、缝缀等技术。
但在手法上更为复杂、精致,因而可达到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效果,故又被称作"镂空印花"。
与绞缬印花相比,拔染印花的外观具有凹凸感,比较具有立体效果。
而且拔染印花的用料也不受限制,无论丝绸、麻布还是棉布都可以应用。
作为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传承了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印染技艺,而且形成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这种独特的印染技艺,随着手工印染技艺的逐渐消失,濒临失传。
2010年,纳西族老艺人根据《云南志稿》记载的制作方法,终于恢复了这项曾经辉煌一时的技艺。
经过努力,成功将“古老的滇北艺术瑰宝”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拔染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印花工艺之一,这项技艺采用特殊的印染材料——蜡纸,以蜡纸为媒介,将大面积的蜡纸牢固的固定在织物上,使其呈现镂空的纹样。
这些由拔染形成的镂空,可以呈现出水波、花草鱼虫、鸟兽等多种自然界的奇妙图案。
与其他印花方式不同的是,拔染印花不是依靠机械的力量,而是利用人工手拔的方式,一块一块把纸上的颜色脱落下来,从而在织物上形成凹凸的花纹。
纺织品的防、拔染印花

活性染料 尿素 小苏打 防染盐S 海藻酸钠糊 合成
X% 1~5 % 1~2 % 0.5~0.7 % 5~10 % 100 %
‹#›
2、活性防活性 (1)、防染机理
D-SO2CH2CH2-OSO3Na + Na2SO3 D-SO2CH2CH2SO3Na + Na2SO4
无反应活性
在Na2SO3存在的条件下,乙烯砜活性染 料失去活性,K 型活性染料则仍然与纤维素具 有反应能力。
在已染色的织物上印花,印花部位的地色被某 些化学物质破坏、消色,从而获得花纹的印花方法。 如得到的为白色花纹则称为拔白印花,若得到的为 彩色花纹则叫做色拔印花。破坏地色的化学物质叫 拔染剂。
‹#›
(二)、拔染机理 拔染的对象主要为偶氮染料。
偶氮基在还原剂的作用下断裂生成苯胺,染 料的发色体系被破坏而消色。残余苯胺的颜色以 及其易从纤维上洗除的难易,决定拔白效果。
氯化对磺酸苄基-间磺酸苯基-二甲 铵钙盐。可以使隐色体醚化予以洗除,得到良好的拔 染效果。
‹#›
‹#›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纺织品的防、拔染印花
‹#›
一、纺织品的防染印花
(一)、防染印花的基本概念
在未经染色或已经浸轧染液而未显色的织物上 印花,然后染色或显色,印花部位含有能够阻止染 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从而获得花纹,这样的印花 方法称为防染印花。能够阻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 质叫做防染剂。
拔染印花名词解释

拔染印花名词解释拔染印花是采用在棉布或丝绸等面料上拔印白地蓝花的方法,形成各种蓝底白花或者白底蓝花的图案。
也有白地红花,红地蓝花,蓝地白花,蓝地黄花,多用于服装,被套,窗帘,床罩等方面。
拔染印花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中国,但由于丝绸的产量和质量的限制,使得这项工艺只流传到了皇宫贵族当中。
直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纺织业技术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印花业的发展。
1875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博览会,我国的丝绸作为精美的中国工艺品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并获奖。
因为中国丝绸质地轻薄、光滑、手感好、染色性能优良,受到西方人的青睐。
经过一系列的经贸交流和民间交往,拔染印花工艺传入欧洲,为欧洲人所接受。
经过漫长的演变,拔染印花工艺又重新焕发生机,在西方时尚界和贵族当中风靡开来。
在现代,虽然很多面料都可以用印花的方式实现,但是做工比较复杂且价格昂贵的纯拔染印花依然是高级订制和礼品市场的宠儿。
一件衣服可以同时拥有纯粹的手工绘画、刺绣、羊毛、皮草镶嵌等十几种技艺,其价值不菲,令人向往。
印花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从古代的镂空版印花、活版印花到木板雕刻印花再到铅活字排版、木制套色印花,印刷速度的提升以及制版工艺的革新都极大地促进了印花工艺的发展。
而中国特有的蜡染、扎染等印花方式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3、仿手绘效果——被称为“手工拔染”,与电脑刺绣的原理完全相同。
6、一支型,也就是平针走势,线条比较细,花纹密集;7、二支型,它的走势呈两头粗中间细的放射状,类似发射线条。
它不是平针走势,线条粗糙,花纹疏散;8、三支型,是最常见的花纹,从花纹效果来看,就像一只两头尖中间圆的雨伞。
它比二支型稍粗一些,线条舒展;9、多支型,在连续的图案里加入自然的间隙,形成活泼而自由的图案效果。
线条错落,非常自由、生动。
5、非活性拔染剂:指染液中的化学药品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达到拔染效果,比如通常的苏木精。
拔染印花_精品文档

拔染印花拔染印花: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引言:拔染印花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印染工艺,源于中国,经过千年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它以其独特的效果和复杂的工艺技术,成为纺织品设计领域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技法。
本文将介绍拔染印花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以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背景:拔染印花作为一种纺织印染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
那个时候,拔染印花被用于制作帝王的华服,以及宫廷和贵族的家居用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技术逐渐传播到邻近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
拔染印花在这些地方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工艺流程:拔染印花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工艺技术,需要经历多个工序。
首先,设计师需要设计出所需的图案,然后使用设计软件将其转化为印花模板。
接下来,将印花模板印刷在透明薄膜上,并用特殊的染料进行上色。
完成印花后,需要将印花膜贴在纺织品上,并使用专业的工具将染料转移到纺织品上。
这一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染料的颜色均匀而美丽。
最后,将染色的纺织品进行固色处理,以确保染料牢固且不会褪色。
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设计领域,拔染印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
它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如服装、家居用品、装饰品等。
拔染印花的特点是可以制作出细致而生动的图案,这使得它在时尚界和家居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们可以利用拔染印花的特点,将各种元素和色彩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此外,拔染印花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刺绣、织锦等,进一步丰富设计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创新,拔染印花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拔染印花可以与之结合,实现更加立体和独特的效果。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使得拔染印花的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模拟技术,快速生成和调整图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拔染印花行业也将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采用更加环保和可再生的染料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拔染印花也称雕印。
指在已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可消去"地色"的色浆而产生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印花工艺。
印花时,先在地色织物上印上含有可破坏地色的色浆,烘干后用含有拔染剂或同时含有耐拔染剂的花色染料印花。
后处理时,印花处地色染料被破坏而消色,形成色地上的白色花纹或因花色染料上染形成的彩色花纹,又称拔色或色拔。
由于拔染印花的花纹更为细致和逼真,花纹层次丰富、色彩对比强烈、轮廓清晰、色光丰满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是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将有色织物的底色破坏而获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花纹。
由于织物的不同,选用的化学拔染剂也有所不同。
拔染印花既可用于匹布,也可用于成品服装。
1、色浆调制糊料和染料先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再加入过滤过的加工锡。
但要注意不能把加工锡与染料同时搅拌,否则染料很难溶化,会使印花时堵网、色点、塞点等现象的出现,在调制拔染白浆或浅颜色的色拔浆时,要加入适量的活性蓝,加工锡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且过滤;根据花型掌握加工锡的用量,如果用量少了会使花型模糊,轮廓不清。
2、控制温度印花机烘房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不得高于100°C,以低温烘干为宜,烘燥温度过高,为降低加工锡的拔染效果。
染底不超过120°C,轧底刮底烘干不要超过100°C,低温烘干为宜,烘干过程中不宜中途停机。
加工锡对网版、设备的腐蚀性较大,正常情况下,生产5000米,务必检查网版,防止出现砂漏,线条不光洁等。
印花机刮刀压力调节要均匀,要打好接版样。
拔染糊料一般采用白糊精或合成龙胶,脱糊性比海藻酸钠差,所以最好使用绳状式水洗机且要加强还原清洗,使布面清爽、色光纯真、花型轮廓分明。
涤纶织物防拔染可分为碱拔和锡拔,但用加工锡在涤纶仿真丝织物防拔染印花效果好。
因为加工锡是改性后的氯化亚锡,其难溶于水不易被空气氧化,增加了色浆的稳定性,从而可提高印花的质量。
全棉布的防拔染印花:可使用可拔染性活性染料染底色,可使用乙烯砜基活性黑染料染底色,烘干后印花,印花后用湿罩印花法罩印底色(黑色)。
服装印花工艺介绍

服装印花工艺介绍印花业以绿色印花革命、数码印花、机器印花、网上营销为核心的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同时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给印花市场带来了新的课题。
今天小编就来整理一下服装印花工艺介绍。
一、拔染印花在深色面料(棉纺织品)印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涂料印花加工厂来讲是一件不太容易的工艺(专业拔染印花厂除外),如图案是线条、色块组成还基本能够完成,此举还要看老板的胆量和技术。
一般不敢冒这个风险。
如果是照片效果过渡色调的图案,更无勇者承担此业务了。
拔染难,渐变色调更难,好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通向青天的阶梯在何方,与业内同行共同探索一下;拔染浆及色浆的综合性能、工艺的正确、设备的性能等。
方案:(2)、数码直喷彩色拔印工艺。
Kornit Avalanche951型,工业级“印可穿”数码印花机、双台板、12个喷嘴(2×CMYK+4W)最大打印面积60×90cm,产品200件/小时。
具体工艺:拔染墨水直喷到成衣或裁片上,经高温处理即可穿。
工艺简单、质量可靠、色彩鲜艳、手感特软。
见图:02另外还有一款日本MIMAKI604D机型同上款工艺一样。
数码直喷的工艺特点:速度快、质量稳定、适合多花色小批量、高档服饰、高附加值产品。
可做为拔染印花的面料必须是棉纺织品可拔性活性染料染色的布料。
活性染料的可拔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
有不可拔活性染料,印前要做测试。
二、防升华印花深色面料胶浆印花后经过一段时间,近则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浅色的胶浆印花图案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色变现象,基本原因是面料染料与印花涂料色浆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所致。
业内称为染料升华。
做好印前测试和选择正确的印料十分重要。
印前测试:深色面料在印花前检测布料是否会发生染料升华现象。
测试方法很多,列举一二:①用白胶浆按正常印花工艺印在要测试的布料上,正常100目网印2-3遍,吹至表干马上180℃/20〃压烫,看白色印花表面是否变色(呈现布料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染印花的主要特点和工艺技术
商人之路 2007-09-29 20:24:37 阅读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拔染印花也称雕印,它是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将有色织物的底色破坏(即用拔染剂印在有色织物上,把已经染色的部分色素破坏)而获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各种花纹、图案的印花方法。
由于拔染印花的花纹更为细致和逼真,花纹层次丰富、丰满艳丽、色彩对比强烈、轮廓清晰细致、底色丰满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DIV>
<DIV> </DIV>
<DIV>拔染印花工艺可大致分为两个步骤,即先把织物染成单色,再将图案印在织物上。
在图案印刷中,印花色浆含有能破坏底色染料的化学药品(如强漂白剂,也称为拔染剂),在汽蒸后处理过程中会破坏底色,因此用这种方法能生产蓝底白圆点图案的花布,这种工艺叫拔白印花。
当漂白剂与不会同它反应的染料混合在同一色浆(还原染料属于这种类型)中,可进行色拔印花。
即在拔白破坏底色的同时,在防染浆中添加对拔染剂稳定的染料,该染料同时上染在拔印的花纹处,就能获得不同于地色的有色花纹,即色拔效果。
因此,当一种合适的黄色染料(如还原染料)与色的漂白剂混合在一起时,就可在蓝底织物上印出黄色圆点图案。
拔白印花和色拔印花可同时运用在一个花样上,统称拔染印花。
</DIV>
<DIV>由于拔染印花的底色多是先采用匹染方式上染的,如果同底色是被印上去的满地印花比起来,底色的颜色要丰富且深得多。
这是采用拔染印花的主要目的。
拔染印花织物能通过滚筒印花和筛网印花印制,但不能通过热转移印花印制。
因为与直接印花相比,拔印织物的生产成本很高,还必须十分小心和准确地控制使用所需的还原剂。
使用这种方式印花的织物,销售情况更好,价格档次更高。
有时候,在这个工序中使用的还原剂会引起印花花纹处织物受损或破坏。
如果织物的正反两面底色的色泽一致(因为是匹染),而花纹处是白色的或是与底色不一样的颜色,就能确认是拔染印花织物;仔细检查花纹的反面,会显露出原底色的痕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破坏染料的化学药剂不能完全渗透至织物的反面)。
</DIV>
<DIV>拔染剂是拔染印花中使用的主要溶剂,拔染剂是一种化学还原剂,具有使染色底消色的作用。
如:吊白块、氯化亚锡等。
这种方法可以分花纹为白色(拔白)和花纹为有色(拔印)两种。
后一种染法使织物花纹精细,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由于各个印染厂的条件、地域及印花种类等不同,拔染印花所用的助剂及工艺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拔染助剂中常用的烧碱、纯碱和碳酸钾等碱剂,就因各特性不同而使用工艺和对象也不同。
烧碱一般适用于靛蓝及还原速度慢和粒子粗的还原染料着色印花。
如凡拉明蓝地色用烧碱作碱剂时,其拔染效果较好。
烧碱用量大约为色浆重的10%,由于烧碱会使色浆中雕白粉稳定性降低,因而色浆不宜久贮。
纯碱可适用于大多数还原染料。
但其溶解度小,最高达6%。
当使用纯碱作碱剂时,汽蒸时湿度要大,以保证雕白粉的充分分解,有利于还原染料上染固着。
碳酸钾的碱性与纯碱同,但溶解度、吸湿性较好,尤其在汽蒸时能保持润湿状态,有利于纤维膨化和染料的渗透,能使花色鲜艳丰满并能提高给色量。
一般用量为9%~10%,纯碱与无水碳酸钾的用量比为78∶100。
此外,使用的碱剂还有混合碱,即氢氧化钠和碳酸钾共同使用。
对蒽醌结构的还原染料碱剂用量要高,而对易还原的还原染料碱剂用量要少,只需碳酸钾4%-6%即可。
</DIV>
<DIV>在拔染印花中,对于不同的织物,所选用的拔染剂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般情况
下,人造丝织物及活性染料一般选用雕白块(吊白块)或德固林做拔染剂,雕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粉状,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销”(NaHSO2·CH2O·2H2O)。
真丝织物通常选用氯化亚锡,而涤纶织物则选用“德科林”作为拔染剂。
此外,对白度要求不高的可以用次氯酸钠作为拔染剂;而酸性染料及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可用氯化亚锡做拔染剂;硫化及靛蓝染料可用氧化剂--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作为拔染剂,但对所用染料需有选择,一般选用那些易拔的偶氮染料作为底色。
因此,要注意拔染剂与染料的配合,如使用酸性大红C,这种染料不耐氯化亚锡,所以产生消色效果。
而柴林艳蓝6B耐氯化亚锡,粘合剂通常用丙烯酸酯类物质。
</DIV>
<DIV>在拔染印花中,如今应用的比较多的是活性染料拔白和色拔。
机织布一般作拔白的多一些,而针织布手工台板做拔白及色拔的都比较多。
所选用的拔白剂一般为雕白粉和德固林(雕白锌),而对白度要求不高的,而只求拔浅的也可用次氯酸钠拔印。
确定了拔染剂,那么选用什么样的糊料才能满足拔印的要求则是关键。
拔印糊料必须具有抱水性好、耐还原剂能力强,同时要求与还原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拔印的产品轮廓清晰度及丰满度。
而拔印浆DP-1、拔白浆DP-2的主要成分为聚氨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它具有抱水性好,加入拔白剂不变稀,拔白拔印效果优,使用方便,既可用于拔白也可用于拔印,适用于圆网平网印花,也可用于手工台板印花,印后可选用汽蒸、压烫、高温陪烘等多种方式处理,均可达到理想拔染效果。
若拔白,可以加入适量的拔白剂于DP-2之中搅匀即可印制;若色拔,可选用DP-1加入适量的拔白剂及涂料色浆,搅匀即可使用。
活性染料拔染印花的工艺流程为,在拔染之前,应选择易拔染的活性染料染色布;印花后,最好在当天即行汽蒸或压烫,以免印花面长时间暴露空气中,使拔染失效;在汽蒸、压烫前,请勿将拔染印花后的面料相互压叠,避免造成拔染浆的粘搭,即使在汽蒸压烫后,也应待印花织物冷却并充分干燥后才能相互叠放;有时色拔后水洗主要颜色褪色,主要原因是所选染料及色浆不当,若用涂料色浆,需增加色浆的用量及增加干燥时间。
</DIV>
<DIV>在影响拔染效果的因素中,不同织物其影响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在拔染印花中也要加以注意。
例如,色酚、色基结构及对棉纤维的直接性对拔染影响较大,当色淀分解产物色泽较深,对棉纤维亲和力大时,难以获得较好的拔白效果。
拔白效果一般决定于色酚,偶氮组分对还原剂的相对稳定性不同,虽然也影响拔白效果,但比前者居从属地位。
染色时浮色会影响拔染效果,浮色多时拔染效果差。
为减少浮色,控制色酚、色基合适的偶合比和合适的显色条件十分重要,如控制合适的pH值和加入适当渗透剂。
另外,后处理要充分水洗,但不宜剧烈皂煮。
吃氧化剂是在染色后,印花前将织物浸轧氧化剂烘干。
拔染印花时,由于还原剂的影响,在印制和汽蒸过程中都可能使地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现象称做浮雕。
特别是旧花筒,表面光洁度降低,易刮色不清,甚至会使地色出现严重萎暗或产白毛。
这种浮雕现象可用吃氧化剂的方法预防。
</DIV>
<DIV>此外,在拔染印花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DIV>
<DIV>(1)拔染印花选用的糊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耐酸性、耐助剂性、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易脱糊性等。
而且要求渗透性好、印制均匀、轮廓清晰;织物印上拔染浆后,应充分烘干,防止搭色。
</DIV>
<DIV>(2)印后织物不宜久放,应及时蒸化。
如果一次蒸化不足,可复蒸一次,方能有效地完善拔染效果。
</DIV>
<DIV>(3)拔染印花染地应尽量选用拔白效果较好的染料,必要时可适当选用一些拔白效果中等的染料来调节色光,拔白效果差的染料则不宜选用。
</DIV>
<DIV>(4)拔染印花织物蒸化后应充分水洗和皂煮,以提高拔染印花的印制效果。
这是
影响拔染白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DIV>
<DIV>(5)原稿设计时要考虑拔染印花的特点而设计花型,一般来说,拔染印刷适用的花型有大面积深地色印花、精细的白花及一些花型复杂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