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

合集下载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2]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研究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6):352.354, [3]赵语,魏莹,刘贵娟.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J].中国药业,
2009。18(3):41.42.
[4]王延虹,冯国旗.我院门诊处方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
(5):211.212.
求同类错误在同一医师身上以后处方时不会再出 现;每月对百张处方合理用药评价的结果显示,抗 菌药物使用率为21%,低于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及 WHO的标准,注射药物使用率15%,符合wHO规 定的范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物院内使用 率是30%,我国卫生部规定的50%;世界卫生组织 确定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是13.4%一24.1%)。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是我院根据《处方管理 办法》的相关规定,从2007年5月1日起,逐步对 药物品种进行规范控制,规定同一通用名称药品注 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并在HIs系统 中进行强行控制,使所有开有非通用名的处方无法 录入电脑。 总体来看,我院对随机抽取的6 000张处方统 计结果表明,各数据值都比较稳定,表明我院用药 习惯没有突然的变化;其他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基本 体现了我院处方基本规范、用药基本合理。
・45・
诊成人处方每月500张,共计6 000张;每月对随机 抽取的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后取平均值。 1.2处方评价标准 根据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 及我院关于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不合格处方问题 包括:①处方的格式及书写不规范,包括前记、正文 和后记:如自然项下有缺项、不正确、简写或涂改不 清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书 写不清的,科别、I临床诊断、开具日期、诊断、品名、 剂型、剂量、规格、单位、用法用量及医师、调剂人员 签名书写不清的。②处方用药不合理:用药与临床 诊断不符、有配伍禁忌、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药 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用法、用量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每月随机抽取一天的处方点评,其中的包括急诊处方20张,儿科处方10张,普通处方70张,不包括麻醉精神处方。

将5月到12月的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6.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6 %,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4.5%,注射剂使用率为 44.6%,平均处方金额为 100.9。

结论:我院处方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处方点评: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225-01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1] 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多方面的意义。

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3月3日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点评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笔者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处方点评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可以发现本院处方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规范处方书写。

1 资料与方法来源于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天中的一百张处方(急诊处方20张,儿科处方10张,普通处方70张麻醉精神药品除外),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内容进行点评。

2 结果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1200张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6.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6%,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4.5%,注射剂使用率为 44.6%,平均处方金额为100.9。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黄立新【摘要】目的通过对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1~6月的3267张门诊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89.2%,不合格处方有352张,占总处方数的10.8%,其中,不规范处方占50.57%(178张),不适宜处方占49.43%(174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041张,占总数的62.5%;在给药途径方面,涉及静脉输液处方1142张,占56.0%,口服占44.0%.单药使用处方为1815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88.92%;二药联用处方226张,占11.08%.每张处方的平均药品品种数为2.25种,基本药物的平均品种数为1.45种.结论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药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12)035【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作者】黄立新【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药剂科,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儿童较成年人来说,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而且生理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很不健全,对药物的反应更为敏感,耐受性较差[1],因此,对其用药存在较大的风险。

同时,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抵抗力较差,因此也更容易感染病原菌,从而经常面临临床用药。

另一方面,目前如处方开具不规范、抗菌药物滥用、药物剂量给出不明确以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现象时有出现[2]。

为进一步研究儿科用药合理性情况,现对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2014年1~6月3267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监测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点评与处方分析目的总结门诊西药房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方法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处方36549张,统计处方中的书写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36549份处方中“问题处方”987份,其中694分存在书写不规范,占“问题处方”比例为70.31%,不合理用药处方639份,占“问题处方”比例为64.74%,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前记缺项、未签名或未盖章、未采用通用名、未注明修改日期,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药物联用不合理28.67%(占“问题处方”的比例)、同功能药物重复性使用23.61%、抗生素滥用17.12%、药物剂量过多或不足15.60%为主。

结论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对处方的规范性书写及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關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处方是指由取得注册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并核对的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

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面向患者、社会服务的重要部门[2],在日常配药的过程中常遇到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处方进行抽样调查,总结处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所开具的药方。

根据相关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处方点评,将处方中的有关不合理用药及书写不规范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本次研究共计抽样调查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覆盖了全院门诊各专科的处方36549张,总计987份存在着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17(42.25%)份,书写不规范数目总计694(70.31%)份;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639份(64.74%),不合理用药问题总计984(99.69%)处,详见表1、表2.3 处方问题分析3.1 处方书写不规范①前记缺项按照我国《处方管理办法》[3]的具体要求处方的前记需要填写清楚,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前记填写不完整的处方占据不合格处方的41.74%,主要表现为,处方填写时未能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未注明科室、诊断用语不规范等。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评价摘要:目的:点评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

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挑选2000张处方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总结用药问题。

结果:(1)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44.62%)、无理由逾7d用量(26.15%)、前记缺项(9.23%)是发生率最高的不合理处方类型;(2)65张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29张(44.62%),而用法用量不当(37.93%)、重复给药(20.69%)、给药途径不当(17.24%)最为常见。

结论:当前门诊西药房中普遍存在不合理开具处方问题,尚需加强处方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处方也即是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由医师开具的医疗文书,经由药师审核以及调配后,可作为患者用药凭证,所以必须要确保处方开具的合理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诊疗措施。

本文点评了我院门诊西药房中的不合理处方,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挑选2000张处方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处方来源于医院各科室,代表性较强。

1.2方法依据《新编药物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等资料[1],对处方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张数与类型,总结用药问题。

2 结果2.1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44.62%)、无理由逾7d用量(26.15%)、前记缺项(9.23%)是发生率最高的不合理处方类型(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类型类型张数(张)所占比例(%)无理由逾7d用量1726.15前记缺项69.23诊断书写不全57.69未载明日龄或月龄4 6.15同一处方用药超过53 4.62种无双签名1 1.54用药不适宜2944.622.2分析用药不适宜2000张处方中有65张不合理处方(3.25%),其中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29张(44.62%),而用法用量不当(37.93%)、重复给药(20.69%)、给药途径不当(17.24%)最为常见(具体内容见表2)。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评估其临床实践价值。

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1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实行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1-12月),门诊西药房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对比处方点评制度引入后,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第二阶段中处方出现处方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品规格不规范,单张处方药品种类不低于5种,药物种类不适,基本药物未选择,联合用药不适宜,开具同种药作用相同的药物,开具高价格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比例明显低于第一阶段,(p<0.05)。

结论: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能够实现对患者性别、年龄、病例、给药途径、用药频率与剂量的规范处理,全面提升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处方点评;用药分析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学中一项重要的主导工作。

近年来随着医疗系统的改革升级,医院的用药监督工作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整合医院处方用药情况即使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

处方点评模式包括用药监测与用药管理两部分,临床用药合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病理类型以及科学的药理学理论所指定的合理用药方案[2]。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十分必要。

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在门诊西药房用药管理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就其实践效果展开分析,并实现综合对比,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1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实行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1-12月),门诊西药房中引入处方点评制度。

不同阶段中,分别纳入250张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其出现的不合理情况。

1.2方法第一阶段中进行管理,由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对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当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或者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开具药品。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药不到病不治等问题。

有的患者只注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而忽略了药品的作用和适应症,导致用药不当,甚至是产生药物滥用的情况。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二、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

完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和激励惩罚机制,对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监管和点评,通过点评结果来考核医生的绩效,促使医生规范用药,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和合理用药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提高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促使医务人员加强用药规范,提高就医的质量和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01T11:52:37.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柴华艳
[导读] 评价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合理性。

柴华艳
(牟定县人民医院;云南牟定675500)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合理性。

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点评,主要对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情况予以评价。

结果:医院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中,单一用药处方占8.17%,联合用药处方占29.29%,外用药处方占24.29%,口服药处方占46.25%,静脉输注处方占29.46%,门诊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率占10.71%,发生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处方前记有缺项、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未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开具麻精药品处方及抗菌药物处方等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

结论: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多为口服、静脉输注联用,为保证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合理性,需要加大对西药处方管理的力度,及时做好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评价工作,以此保证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处方点评;合理性评价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类型越来越多,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常见不合理使用情况,此时无法充分发挥出药物的最大作用,而且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1]。

因此,医院方面需要加强门诊西药处方的管理,以此确保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本次研究,经我院近年来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旨在明确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的使用情况,实现规范使用门诊西药处方的效果。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相关资料
自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所有病例均接受西药处方治疗。

1.2方法
参照处方评价表、处方管理方法标准填报,密切观察并记录西药处方使用分布情况、使用不合理情况等。

点评的内容包括:西药处方日期、病例年龄、使用药品品种数量、西药处方是否为抗菌药物处方,以及西药处方使用的合理性。

然后,结合处方管理方法、药品说明书,对西药处方点评机制予以分析、点评。

项目中如果存在一项不规范,则可判定为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不规范。

1.3观察项目
对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医院门诊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

计数资料、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情况,均通过率%的方式进行表示。

2.结果
2.1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的分析
对医院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进行点评,经研究发现单一用药处方、联合用药处方、外用药处方、口服药处方、静脉输注处方分别占:8.17%(196/2400)、29.29%(703/2400)、24.29%(583/2400)、46.25%(1110/2400)、29.46%(707/2400),平均开具的西药处方种类为480种。

2.2 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合理性评价的分析
2400张西药处方,均使用药品的通用名,通过点评筛查不合理使用的西药处方情况,具体见表1。

3.讨论
处方,属于医师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而开具的诊疗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医院门诊处方的类型较多,并且用药的剂量有较大差异性,不同的西药处方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均存在非常大的区别[2]。

进行处方点评,能合理运用药物资源,对西药处方予以深入分析、客观评价,明确西药处方中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合理使用西药处方,发挥药物资源的最大作用。

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过程,应对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如果用药的剂量较大,容易引发风险。

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定期能够进行用药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知,以此促使患者严格遵医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与此同时,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一些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容易出现纰漏,所以会产生药物包装、药物规格等不当的情况,导致西药处方应用过程中的剂量、用法不合理。

药师的工作量较大,而这也是无法及时审核西药处方是否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由不同的厂家提供,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差异较大,部分药物应用过程中会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一些患者无法严格按医嘱用药,也会导致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问题出现[3]。

针对于此,医院方面需要加强门诊西药处方审理和管理的力度,规范处方书写,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予以联合用药重视,从而确保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4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静脉输注率仍高,联合用药比例也接近30%,在静脉输注中抗菌药物使用居多,联合用药中静滴抗菌素和联用口服抗菌药物多;不合理处方占10.71%,门诊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和较多因素有关,如:内容缺项、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重复用药、配伍不适宜等。

故此,需要在明确医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原因后,予以对应处理并加强对药品的管理,进而切实做好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工作,提高用药的
效果及安全性。

其他需要注意事项:临床医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了解用药存在的风险,可口服药物尽量避免静脉给药,以此降低静脉注射的风险[5]。

儿科使用抗菌药物频率较高,使用时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需要交替使用药品,医师转班时应提前做好沟通工作。

综上可知,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工作的实施非常必要,以便保证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有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惠玉.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1):195-195.
[2]何思敏,蔡伟明,王燕等.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其合理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4):767-769.
[3]林文宏,饶媚,赖小卿等.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及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8):222-225.
[4]沈爱男.我院2015年7月-10月6876张门诊处方点评分析[J].医药前沿,2017,7(5):380-381.
[5]关国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