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平均分东西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编制乘法口诀和整理全部乘法口诀的过程,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会写乘、除法竖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理解“倍”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4.经历探索百以内加、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加、减法竖式的算理和计算要领,能正确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除法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如把一些物体分成几部分,把各种分法进行比较、分类,初步认识“平均分”,在对平均分物体的过程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成除法算式,建立数学模型。

2.在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亲近数学、学习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变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4.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5.能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视图。

教学难点:

1.在认识除法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如把一些物体分成几部分,把各种分法进行比较、分类,初步认识“平均分”,在对平均分物体的过程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成除法算式,建立数学模型。

2.理解“倍”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自主选择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作出认定或修改,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例1】按规律填一填。 (1)28、32、36、()、()、48、()(2)65、56、47、()、()、2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找规律解答问题。第(1)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4;第(2)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9;找到此规律后再利用加、减法的计算依次找到答案。解答:(1)404452(2)382911 【例2】聪聪给红红21张贺卡后二人同样多,红红原来比聪聪少多少张贺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是对“同样多”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可以采取“图示法”来分析和思考。 聪聪把自己比红红多的部分的贺卡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留给自己,另一份给红红,这样二人的贺卡才同样多,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读出,红红比聪聪少2个21张,这样就可以求出红红比聪聪少的贺卡的张数为21+21=21(张)。 21张21张 聪聪: 红红: 21张 解答:21+21=42(张) 答:红红原来比聪聪少42张贺卡。

【例3】已知A和B代表两个不同的数,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吗? AB+BA=66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A和B的取值,解答时可以利用6的组成数来确定个位上的数6=1+5=2+4=3+3=4+2=5+1(因为A和B是两个不同的数,所以排除掉3和3),然后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即可。 解答:有4种可能:A=1B=5或A=2B=4或A=4B=2或A=5B=1【例4】根据所给算式,推算出每个图形各代表哪一个数? (1)(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答数字谜问题。(1)解答时先看个位,一个数加上2的和不可能是1,说明这个数 与2相加的和一定满10,这样就可以推算出所代表的数是9;再看十位,4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个位相加满10进来的1是7,可以推算出所代表的数是2,所以,这个加法算式是22+49=71 (2)先看个位,一个数A减去4的差是7。说明这是一道退位减法题,根据减数+差=被减数,可以推算出A代表1;再看十位,6退1后还剩5,5减去一个数后还剩2,所以B代表的数是3。 解答: (1)(2)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练习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应用题练习一(李春霞) 1、一条绳子长1米,剪去4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一根绳子剪去16厘米,还剩37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刚买草莓蛋糕用了38元,还剩下36元,小刚原来一共有多少元? 4、小明带50元,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后还剩23元,这辆玩具汽车多少钱? 5、学校要买44张桌子,已经买了27张,还要买多少张? 6、购物:文具盒:28元字典:45元书包:36元彩笔:19元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字典,应付给多少钱? (2)妈妈要为小红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5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7、购物:口罩:2元消毒液:6元毛巾:5元香皂:4元 (1)玲玲买了4个口罩,她花了多少钱? (2)丽丽买了4瓶消毒液和一条毛巾,她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8、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面三样商品,她带的钱够吗? 鞋:39元/双台灯:23元/个水壶:28元/个 9、妈妈买了一双鞋32元,比一件上衣便宜49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10、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36人,比女生多7人,女生有多少人? 11、去年爸爸比妈妈大2岁,明明比妈妈小28岁,今年爸爸比明明大多少岁? 12、今年亮亮7岁,妈妈32岁,9年后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 13、有两条各长都是30厘米的纸条,粘贴在一起长56厘米,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14、乐乐家养了25只鸡,养的鸡比鸭少5只,养的鹅比鸭多6只,乐乐家养了多少只鹅? 15、根据条件找问题:(有几个答案就选几个) 写字课上,小亮写了20个大字,。小芳写了几个大字? (1)小芳写了18个大字;(2)小芳比小亮多写了4个大字; (3)小芳比小亮少写了4个大字。 16、选择合适的问题并解答: 小芳和小亮做红花,小芳做了34朵,小亮做了15朵,? (1)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2)小芳比小亮多做了多少朵? 17、参加语文、数学期末测试的共50人,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优秀,语文得优秀的有39人,数学得优秀的有42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18、有98只鹅,鹅比鸡多78只,鸡有多少只?鸭比鹅少27只,鸭有多少只? 19、乐乐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第一天写了44个,第二天写了35个,两天一共写了多少个?还有多少个大字没有写? 20、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21、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22、一辆大轿车准乘70人,西关小学二(1)班有36人,二(2)班有37人,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23、小军做题很粗心,老师出了一道题,让他给80加20,他却给80减去了20,你知道他算错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多少吗? 24、一个树杈距地面10米,天牛从树杈往下爬,同时蜗牛从地面往树杈上爬,天牛下树,每小时爬2米,蜗牛上树,每小时爬3米,每爬3米就滑落1米,,请你算一算,天牛和蜗牛谁先到达? 25、小蜗牛要爬上5米高的大树,可是它每天向上爬2米就会向下滑下1米,小蜗牛第几天才能爬上树顶?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1、长度单位: 重点掌握A:会测量、会画线段,尤其画线段不只是会画,还要根据要求先列式计算,再动手去画,如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B:会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C:熟练进行简单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计算。 2、100以内的加减法: 包括口算,笔算两部分,说到口算,要求孩子认真完成口算本上的练习,请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请家长协助检查。笔算是列竖式,要求孩子能正确的列出竖式,相同数位一定对齐,熟练掌握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正确,同时督促孩子认真书写,达到字体美观大方。本单元还包括估算,估算就是先估后算,先把一个两位数估成整十数后再进行加减,计算结果还应是整十数,如何判断哪是估算呢?一般题目中有“大约”二字。 3、角的初步认识:

重点掌握:会画直角,会画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画直角一定要标上直角符号,会数开放式图形和封闭式图形中有多少个角。作业中发现有的孩子画线段和角不用尺子画,请家长给予孩子指导。 4、表内乘法: 重点掌握:熟记1——9的乘法口诀,会横背、竖背、交叉背、斜线背等灵活方法,(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做乘法口诀挂图,贴在墙上或床头上,每天要求孩子背几遍)现还有少数孩子口诀不熟,阻碍了做题速度。 5、观察物体: 重点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画对称轴及简单的对称轴图形,强调孩子对称轴线一定要用虚线画,并且要画长。镜面对称:重点掌握:镜中的左右与现实中的实物是相反的,掌握面对面左右是相反的这个概念。利用家里的镜子,引导孩子多体验,帮助孩子用实物理解知识。 6、统计:

重点掌握:会看统计图,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根据统计表会做统计图,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7、数学广角: 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数、组合数,数学存在排列的问题,如握手,照相这类的题目就是有关的组合问题,并会列式计算。 另外,解决问题:重点掌握第二单元第23页例 4,求大数,求小数,第三单元第59页例6,乘法应用题,第六单元第77页例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统计单元中的提问题、列式计算等都是孩子容易错的题,也是重点题。 数学重点必考题20道 【重点题一】 45+17+28= 65—27—39= 74—38+36= 【思路点睛】 学生需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说课材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会按要求画线段和角。]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 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 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三、表内乘法 1 2 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应用题练习 1、一条绳子长1米,剪去4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一根绳子剪去16厘米,还剩37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刚买草莓蛋糕用了38元,还剩下36元,小刚原来一共有多少元? 4、小明带50元,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后还剩23元,这辆玩具汽车多少钱? 5、学校要买44张桌子,已经买了27张,还要买多少张? 6、购物:文具盒:28元字典:45元书包:36元彩笔:19元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字典,应付给多少钱? (2)妈妈要为小红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5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7、购物:口罩:2元消毒液:6元毛巾:5元香皂:4元 (1)玲玲买了4个口罩,她花了多少钱? (2)丽丽买了4瓶消毒液和一条毛巾,她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8、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面三样商品,她带的钱够吗? 鞋:39元/双台灯:23元/个水壶:28元/个 9、妈妈买了一双鞋32元,比一件上衣便宜49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10、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36人,比女生多7人,女生有多少人? 11、去年爸爸比妈妈大2岁,明明比妈妈小28岁,今年爸爸比明明大多少岁? 12、今年亮亮7岁,妈妈32岁,9年后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 13、有两条各长都是30厘米的纸条,粘贴在一起长56厘米,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14、乐乐家养了25只鸡,养的鸡比鸭少5只,养的鹅比鸭多6只,乐乐家养了多少只鹅? 15、根据条件找问题:(有几个答案就选几个) 写字课上,小亮写了20个大字,。小芳写了几个大字? (1)小芳写了18个大字;(2)小芳比小亮多写了4个大字; (3)小芳比小亮少写了4个大字。 16、选择合适的问题并解答: 小芳和小亮做红花,小芳做了34朵,小亮做了15朵,? (1)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2)小芳比小亮多做了多少朵? 17、参加语文、数学期末测试的共50人,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优秀,语文得优秀的有39人,数学得优秀的有42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18、有98只鹅,鹅比鸡多78只,鸡有多少只?鸭比鹅少27只,鸭有多少只? 19、乐乐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第一天写了44个,第二天写了35个,两天一共写了多少个?还有多少个大字没有写? 20、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21、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22、一辆大轿车准乘70人,西关小学二(1)班有36人,二(2)班有37人,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23、小军做题很粗心,老师出了一道题,让他给80加20,他却给80减去了20,你知道他算错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多少吗? 24、一个树杈距地面10米,天牛从树杈往下爬,同时蜗牛从地面往树杈上爬,天牛下树,每小时爬2米,蜗牛上树,每小时爬3米,每爬3米就滑落1米,,请你算一算,天牛和蜗牛谁先到达? 25、小蜗牛要爬上5米高的大树,可是它每天向上爬2米就会向下滑下1米,小蜗牛第几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资料 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或小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或大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单位互化的方法:有“0”去掉,无“0”添上。 7、线段的特点: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 8、数线段的方法:————————— 1 + 2 + 3 = 6 9、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是“尖”的。边是“直的”) 如: (边) (顶点) (边) 10、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11、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1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张口或开口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14、判断是锐角或钝角:边在(内面)是锐角:边在(外面)是钝角 15、数角的方法: 1 + 2 + 3 = 6 第二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 2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大数减去小数。 3、多几、少几的问题。少,就用减法;多,就用加法。 第三章、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 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 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三、表内乘法 1 2 如:5+5+5+5 表示: 5 × 4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大汇总.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学会尺量物体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概念公式: 1米=100厘米 0刻度的认识: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线段的特征:都有两个端点(物体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验算方法及混合运算和估算 概念公式: 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超过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计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差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

验算方法:掌握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实际运算中。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需要估算出大致结果,引出加减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学会用直尺画角,判断是否是直角。 概念公式: 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顶点。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三角板中,最大的角是直角。直角是90度,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 重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方法 概念公式:乘法口诀表(略) 巩固练习:针对乘法口诀表出题,如补充乘法口诀和一些具体运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含义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应用题练习四l(李春霞)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练习四l(李春霞) 1、爸爸从书架上取走了16本书后,又取走了19本,书架上还剩下了36本,书架上原来有多少本书? 2、"50位同学参加合唱团,11同学因为有事退出,后来有17位同学加入,现在合唱团共有多少位同学? 3、"小明今年12岁,妈妈今年41岁,20年后妈妈比小明大多少岁? 4、4只小兔拔萝卜,每只小兔要拔9个萝卜。 (1)现在每只小兔已经拔了2个,每只小兔还需拔几个?4只小兔还需拔几个? (2)4只小兔一共要拔多少个萝卜? 5、超市的汤圆有两种包装,一种是每包装6个,另一种是每包装8个。 (1)两种包装的汤圆各买一包,一共有多少个汤圆? (2)买5包包装6个的,一共有多少个? 6、一套《喜羊羊与灰太狼》光盘共在7张,每张8元,买这套光盘共需要多少钱? 7、小东家离学校有78米,有一天早上他去学校时,从家里走出10米后,想起了没带数学书,又回家去取,这天早上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多少米? 8、学校食堂,某一天准备早餐如下: 主食: 馒头烧饼包子饮品: 牛奶豆浆选一样主食和一样饮品,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写一写。 9、购物:

袜子5元/双鞋子?元/双衣服?元/件裤子45元/条 (1)鞋子比裤子便宜17元,一双鞋子多少钱? (2)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28元,一件衣服多少钱? (3)买3双补袜子和一双鞋共需要多少钱? 10、"奇奇用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量饭桌的长度,量了4次还有8厘米,饭桌长多少厘米? 11、"水果店上午卖出苹果26箱,下午卖出苹果18箱,今天共卖出苹果多少箱?梨多苹果少卖出7箱,今天卖出梨多少箱? 12、"花店开张啦!百合:8元/支玫瑰:5元/支康乃馨:4元/支 (1)买6支玫瑰需要多少钱? (2)小红拿50元钱买了5支百合,就找回多少钱? (3)小强用28元刚好买了同一种花,请你猜猜他买的可能是哪种花? (4)小丽有40元钱,请你帮她配一束花。 1 3、"列式计算: (1)4个9的和是多少? (2)3个6再加上28是多少? (3)49加上4个7是多少? (4)80减去21再加上19,得多少? (5)8个9比48多多少? (6)从90里面减去8个9,差是多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题型练习

【重点题一】 45+17+28= 65—27—39= 74—38+36= 【思路点睛】学生需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结果。 45+17+28=90 65—27—19=19 74—38+36=72 45 65 74 + 17 —27 —38 62 38 36 + 28 —19 +36 90 19 72 【重点题二】 【思路点睛】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知,小军拍球的次数一定比36大,在比36大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37,那么小军最少拍

了:36+1=37(下)小芳拍了36下,小强比小芳少,那么小强最多拍了:36-1=35(下) 【重点题三】 (1)有两桶油,第一桶倒出来8千克就跟第二桶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2)有两桶油,第一桶倒给第二桶8千克,两桶油就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思路点睛】这两道题目都是关于“同样多”的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明确第(1)题里第一桶是倒出8千克,剩下的和第二桶同样多,而第二桶没有变化,所以第一桶比第二桶多的就是倒出的8千克;第(2)题里第一桶是倒给第二桶8千克,第一桶倒出8千克,而第二桶得到8千克,所以第一桶就比第二桶多了2个8千克,就是8+8=16(千克)。 【重点题四】

我发现:最少能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总是比多边形的边数 ( )。 【思路点睛】图中展现的是本学期新认识的三个图形,通过操作要让学生体会从图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这样的分法简单、方便,且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少。本题主要让学生养成从一类题目中发现规律,形成解题技巧,故答案是(少2)。 【重点题五】 【思路点睛】这个题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直线上(数轴)表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而这道题比数学书30页第4题难在没有从“0”开始,所以要让学生学会从“4”起数间隔,每次跳2格,跳了6次,就是求6个2相加是多少,故答案是:2×6=12或6×2=12。 【重点题六】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解析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使学生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第二段: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在折、剪、拼等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4和6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本单元主要教学厘米和米,包括与之相关的线段、度量单位等知识。全单元分四 个部分:线段的认识、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认识米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7的乘法口诀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认识“倍”的概念,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结合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教学乘、除法竖式。 第二部分教学8、9的乘法口诀和咏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编织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应用7、8、9的口诀解决生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平均分东西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编制乘法口诀和整理全部乘法口诀的过程,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会写乘、除法竖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理解“倍”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4.经历探索百以内加、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加、减法竖式的算理和计算要领,能正确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除法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如把一些物体分成几部分,把各种分法进行比较、分类,初步认识“平均分”,在对平均分物体的过程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成除法算式,建立数学模型。 2.在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亲近数学、学习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资料

叶锦俊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 量出长度。如: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 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 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重难点突破

长度单位 1.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以1厘米为标准进行估测 学生通过对直尺的查看,能知道1厘米的长度,但离开直尺,在生活中估算时,往往与实际长度相差较大。这就需要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对厘米的认知。 突破建议: (1)直接用手在直尺上比划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 (2)给学生提供利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机会。如测量铅笔、橡皮等常见物体的长度。 (3)教师拿一粉笔盒,学生猜测高大约几厘米,然后再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或教师说一长度,如:6厘米,让学生先用手比画,然后放在尺上验证。 2.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平时测量时我们大多用完好的直尺,只要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但如果0刻度没有了,学生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会经常出现问题。 突破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和用尺量体会测量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测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2)用有破损的直尺(没有刻度“0”)测量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3.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并以1米为标准进行估测 米的长度对于厘米来说,学生更难以把控,需要通过比画、比较、实际测量等多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通过比画1厘米与1米的长度,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 突破建议: (1)通过米尺建立1米的表象。 (2)先目测物体的长度,估算大约几米,然后用米尺测量,检验自己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3)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去描述,如:楼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操场的长度、马路的宽度等等;哪些物体的长度合适用“厘米”去描述,如:书本的长宽高、铅笔的长等比较小的物品。在对比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

数学二年级上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进行简单计算。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认识厘米,认识尺子。会用厘米量物体长度。 例题1、 例题二、 第二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认识1米=100厘米。 例题:(1)1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2、在括号里填上“米”和“厘米”

一本数学课本厚约5()课桌的高70()爸爸身高1()75() 3、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米,这根绳子全长多少米? 4、1米长的丝带,第一次用了15厘米,第二次用了2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第三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 例题1、下面哪些是线段? 2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 3量一量。 上面一条边长()厘米 下面一条边长()厘米 左边一条边长()厘米 右边一条边长()厘米 第四课时:线段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 例题:1、画线段 画一条6厘米线段 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第五课时:长度单位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并且进行单位之间换算和大小比较 例题:1、床长2(),黑板长4()门高2() 2、15厘米-7厘米=()厘米 72米-8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67厘米+8厘米=()厘米 3、比较大小 1米()98厘米 40厘米()4米 1米-40厘米()6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