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

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3

一、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

1.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妈妈一周工作()小时。2.妈妈准备了17粒纽扣,最多能钉()件这样的衣服。

3.

用30元买3个毽子还多()元;用20元能买()个羽毛球还多2元;

用()元买8个皮球还差4元。

4.李老师带领6名同学去省城参加机器人制作大赛,去时买车票需要()元钱。

5.星期天,由小军当家。他去超市买菜,正好花了24元。

他可能买的是()袋();也可能买的是()袋();也可能买的是()袋()。

二、看图列式计算。(每题8分,共16分)

1.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 2.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应用。(每题12分,共48分)

1.

2.小东生病了,妈妈给他买了2盒药。一共有多少片药?

3.

4.租车。(至少写三种不同的方案)

答案

一、1.40

2.4[点拨] 因为4×4=16(粒),所以最多能钉4件这样的衣服。3.6660[点拨] 8×8-4=60(元)。

4.38[点拨] 8+5×6=38(元)。

5.3西红柿6黄瓜4青椒

二、1.3×4+3=15(个)

或4×3+3=15(个)

4×4-1=15(个)

2.5×4-4=16(只)

5×3+1=16(只)(答案不唯一)

三、1.4×5+4=24(人)

4×5+6=26(个)(列式不唯一)

26>24够

答:每人一个够。

2.一盒:7×2=14(片)或2×7=14(片)

一共:14×2=14+14=28(片)

答:一共有28片药。[点拨]先求出一盒有多少片药,再求2盒的,而14×2不会计算,暂时可把乘法换成加法来计算。

3.老师:2×9=18(元)或9×2=18(元)

同学:6×8=48(元)或8×6=48(元)

一共:18+48=66(元)

答:一共需要66元钱。

4.方案一:4×8=32(人)4辆大车

答:租4辆大车。

方案二:4×8=32(人)8辆小车

答:租8辆小车。

方案三:3×8+2×4=32(人)

3辆大车和2辆小车。

答:租3辆大车和2辆小车。

(答案不唯一)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例1】按规律填一填。 (1)28、32、36、()、()、48、()(2)65、56、47、()、()、2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找规律解答问题。第(1)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4;第(2)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9;找到此规律后再利用加、减法的计算依次找到答案。解答:(1)404452(2)382911 【例2】聪聪给红红21张贺卡后二人同样多,红红原来比聪聪少多少张贺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是对“同样多”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可以采取“图示法”来分析和思考。 聪聪把自己比红红多的部分的贺卡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留给自己,另一份给红红,这样二人的贺卡才同样多,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读出,红红比聪聪少2个21张,这样就可以求出红红比聪聪少的贺卡的张数为21+21=21(张)。 21张21张 聪聪: 红红: 21张 解答:21+21=42(张) 答:红红原来比聪聪少42张贺卡。

【例3】已知A和B代表两个不同的数,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吗? AB+BA=66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A和B的取值,解答时可以利用6的组成数来确定个位上的数6=1+5=2+4=3+3=4+2=5+1(因为A和B是两个不同的数,所以排除掉3和3),然后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即可。 解答:有4种可能:A=1B=5或A=2B=4或A=4B=2或A=5B=1【例4】根据所给算式,推算出每个图形各代表哪一个数? (1)(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答数字谜问题。(1)解答时先看个位,一个数加上2的和不可能是1,说明这个数 与2相加的和一定满10,这样就可以推算出所代表的数是9;再看十位,4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个位相加满10进来的1是7,可以推算出所代表的数是2,所以,这个加法算式是22+49=71 (2)先看个位,一个数A减去4的差是7。说明这是一道退位减法题,根据减数+差=被减数,可以推算出A代表1;再看十位,6退1后还剩5,5减去一个数后还剩2,所以B代表的数是3。 解答: (1)(2)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初中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练习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应用题练习一(李春霞) 1、一条绳子长1米,剪去4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一根绳子剪去16厘米,还剩37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3、小刚买草莓蛋糕用了38元,还剩下36元,小刚原来一共有多少元? 4、小明带50元,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后还剩23元,这辆玩具汽车多少钱? 5、学校要买44张桌子,已经买了27张,还要买多少张? 6、购物:文具盒:28元字典:45元书包:36元彩笔:19元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字典,应付给多少钱? (2)妈妈要为小红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5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7、购物:口罩:2元消毒液:6元毛巾:5元香皂:4元 (1)玲玲买了4个口罩,她花了多少钱? (2)丽丽买了4瓶消毒液和一条毛巾,她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8、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面三样商品,她带的钱够吗? 鞋:39元/双台灯:23元/个水壶:28元/个 9、妈妈买了一双鞋32元,比一件上衣便宜49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10、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36人,比女生多7人,女生有多少人? 11、去年爸爸比妈妈大2岁,明明比妈妈小28岁,今年爸爸比明明大多少岁? 12、今年亮亮7岁,妈妈32岁,9年后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 13、有两条各长都是30厘米的纸条,粘贴在一起长56厘米,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14、乐乐家养了25只鸡,养的鸡比鸭少5只,养的鹅比鸭多6只,乐乐家养了多少只鹅? 15、根据条件找问题:(有几个答案就选几个) 写字课上,小亮写了20个大字,。小芳写了几个大字? (1)小芳写了18个大字;(2)小芳比小亮多写了4个大字; (3)小芳比小亮少写了4个大字。 16、选择合适的问题并解答: 小芳和小亮做红花,小芳做了34朵,小亮做了15朵,? (1)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2)小芳比小亮多做了多少朵? 17、参加语文、数学期末测试的共50人,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优秀,语文得优秀的有39人,数学得优秀的有42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18、有98只鹅,鹅比鸡多78只,鸡有多少只?鸭比鹅少27只,鸭有多少只? 19、乐乐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第一天写了44个,第二天写了35个,两天一共写了多少个?还有多少个大字没有写? 20、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21、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剪去18米,第二次剪去25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22、一辆大轿车准乘70人,西关小学二(1)班有36人,二(2)班有37人,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23、小军做题很粗心,老师出了一道题,让他给80加20,他却给80减去了20,你知道他算错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多少吗? 24、一个树杈距地面10米,天牛从树杈往下爬,同时蜗牛从地面往树杈上爬,天牛下树,每小时爬2米,蜗牛上树,每小时爬3米,每爬3米就滑落1米,,请你算一算,天牛和蜗牛谁先到达? 25、小蜗牛要爬上5米高的大树,可是它每天向上爬2米就会向下滑下1米,小蜗牛第几天才能爬上树顶?

小 学 数 学 课 如 何 突 破 重 难 点

小学数学课如何突破重难点 xxxxxx中心校xx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堂上总想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学得完全,于是教师在上课时可谓面面俱到。但是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尤其在教学效果反馈时,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多。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吃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 一、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肯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中温新,又不断化新为旧,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只有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数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要突破这些难点,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段,强化感知,突破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并通过教具、学具的应用,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感知经表象到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以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辽宁地区)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一 选填重难点题型突破试题

专题一 选填重难点题型突破 题型一 巧解选择、填空题 一、排除法 1.(2017·玉林)一天时间为86400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一数字是( C ) A .864×102 B .86.4×103 C .8.64×104 D .0.864×105 2.(2017·永州)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k 与y =k x (k 为常数,k ≠0)的 图象大致是( B ) 3.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 B ) (导学号 58824218) 4.(2017·绥化)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图形是( C ) 二、验证法 1.(2017·无锡)某商店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是2万元,3月份的销售额是4.5万元,从1月份到3月份,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 C ) A .20% B .25% C .50% D .62.5% 2.(2017·临沂)在△ABC 中,点D 是边BC 上的点(与B ,C 两点不重合),过点D 作DE∥AC,DF ∥AB ,分别交AB ,AC 于 E , F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若AD⊥BC,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 B .若AD 垂直平分B C ,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 C .若B D =CD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

D .若AD 平分∠BAC,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17·河北)图①和图②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①的正方形放在图②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三、特殊值法 1.当05 C .25 ,第2题图) ,第4题图) 3.(2017·包头)已知一次函数y 1=4x ,二次函数y 2=2x 2 +2,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

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1、长度单位: 重点掌握A:会测量、会画线段,尤其画线段不只是会画,还要根据要求先列式计算,再动手去画,如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B:会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C:熟练进行简单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计算。 2、100以内的加减法: 包括口算,笔算两部分,说到口算,要求孩子认真完成口算本上的练习,请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请家长协助检查。笔算是列竖式,要求孩子能正确的列出竖式,相同数位一定对齐,熟练掌握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正确,同时督促孩子认真书写,达到字体美观大方。本单元还包括估算,估算就是先估后算,先把一个两位数估成整十数后再进行加减,计算结果还应是整十数,如何判断哪是估算呢?一般题目中有“大约”二字。 3、角的初步认识:

重点掌握:会画直角,会画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画直角一定要标上直角符号,会数开放式图形和封闭式图形中有多少个角。作业中发现有的孩子画线段和角不用尺子画,请家长给予孩子指导。 4、表内乘法: 重点掌握:熟记1——9的乘法口诀,会横背、竖背、交叉背、斜线背等灵活方法,(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做乘法口诀挂图,贴在墙上或床头上,每天要求孩子背几遍)现还有少数孩子口诀不熟,阻碍了做题速度。 5、观察物体: 重点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画对称轴及简单的对称轴图形,强调孩子对称轴线一定要用虚线画,并且要画长。镜面对称:重点掌握:镜中的左右与现实中的实物是相反的,掌握面对面左右是相反的这个概念。利用家里的镜子,引导孩子多体验,帮助孩子用实物理解知识。 6、统计:

重点掌握:会看统计图,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根据统计表会做统计图,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7、数学广角: 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数、组合数,数学存在排列的问题,如握手,照相这类的题目就是有关的组合问题,并会列式计算。 另外,解决问题:重点掌握第二单元第23页例 4,求大数,求小数,第三单元第59页例6,乘法应用题,第六单元第77页例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统计单元中的提问题、列式计算等都是孩子容易错的题,也是重点题。 数学重点必考题20道 【重点题一】 45+17+28= 65—27—39= 74—38+36= 【思路点睛】 学生需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结果。

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专题二:作图问题

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专题二:作图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专题二作图问题 类型1尺规作图 1.(2017·兰州)在数学课本上,同学们已经探究过“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 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 作法:如图:(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Q; (3)作直线PQ. 参考以上材料作图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以上材料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 求作:⊙P,使它与直线l相切.(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 解:(1)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图⊙P 即为所求. 2.(2017·六盘水)如图,MN 是⊙O 的直径,MN =4,点A 在⊙O 上,∠AMN =30°,B 为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 (1)利用尺规作图,确定当PA +PB 最小时P 点的位置(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求PA +PB 的最小值. 解:(1)如图1所示,点P 即为所求; (2)由(1)可知,PA +PB 的最小值即为A′B 的长,连接OA′、OB 、OA ,∵A′点为点A 关直 线MN 的对称点,∠AMN =30°,∴∠AON =∠A′ON =2∠AMN =2×30°=60°,又∵B 为AN ︵的中点,∴AB ︵=BN ︵,∴∠BON =∠AOB =12∠AON =30°,∴∠A′OB =60°+30°=90°,又 ∵MN =4,∴OA′=OB =12MN =12×4=2.∴在Rt △A′OB 中,A′B =22,∴PA +PB 的最小值 为2 2. 3.(2017·舟山)如图,已知△ABC ,∠B =40°. (1)在图中,用尺规作出△ABC 的内切圆O ,并标出⊙O 与边AB ,BC ,AC 的切点D ,E ,F(保留痕迹,不必写作法); (2)连接EF ,DF ,求∠EFD 的度数. 解:(1)如图1,⊙O 即为所求.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学习新的一课时,都有重难点,每课的重难点有难有简单,有的时候很容易就确定了,但是有的课就不同,课难上的,它的重难点就确定,难以把握,作为新的老师,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就是在备课时确定重难点。下面我将说几点突破数学中重难点的方法。。 一、抓住教材,认真备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备课,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这些新知识和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只有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参与下获取的,脱离旧知识去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书是沟通老师、学生和授课内容之间的桥梁,老师要用很好的板书将书中的内容板书,图文并茂,适合小学生理解。小学数学不仅比较抽象,而且逻辑严密,光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合理的板书不仅能高度地概括出教学内容,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由于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还可以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动手操作,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它主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概念、算理、公式、法则等知识,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直观教学,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理解正确,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说课材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会按要求画线段和角。]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

中考数学 函数重点难点突破解题技巧传播十五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函数重点难点突破解题技巧传播十五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为x轴上两点,C、D为y轴上的两点,经 过点A、C、B的抛物线的一部分C 1与经过点A、D、B的抛物线的一部分C 2 组合 成一条封闭曲线,我们把这条封 闭曲线称为“蛋线”.已知点C的坐标为(0,),点M是抛物线C 2 :(<0)的顶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蛋线”在第四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BDM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的值. 【答案】解:(1)令y=0,则, ∵m<0,∴,解得:,。 ∴A(,0)、B(3,0)。 (2)存在。理由如下: ∵设抛物线C1的表达式为(), 把C(0,)代入可得,。 ∴C1的表达式为:,即。 设P(p,), ∴ S△PBC = S△POC + S△BOP–S△BOC =。 ∵<0,∴当时,S△PBC最大值为。 (3)由C2可知: B(3,0),D(0,),M(1,), ∴BD2=,BM2=,DM2=。 ∵∠MBD<90°, ∴讨论∠BMD=90°和∠BDM=90°两种情况: 当∠BMD=90°时,BM2+ DM2= BD2,即+=, 解得:, (舍去)。

当∠BDM=90°时,BD 2+ DM 2= BM 2 ,即+=, 解得:, (舍去) 。 综上所述, 或时,△BDM 为直角三角形。 【解析】(1)在中令y=0,即可得到A 、B 两点的坐标。 (2)先用待定系数法得到抛物线C 1的解析式,由S △PBC = S △POC + S △BOP –S △BOC 得到△PBC 面积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出最大值。 (3)先表示出DM 2,BD 2,MB 2,再分两种情况:①∠BMD=90°时;②∠BDM=90°时,讨论即 可求得m 的值。 2、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象如图,A 点为(-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 【解析】将A (-2,0)代入,得。 ∴二次函数()2 22y ax bx ax 2ax a x 1a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a )。 当x=-1时,反比例函数。 由图象可知,当x=-1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二次函数图象的上方,且都在x 下方, ∴,即。故选D 。 (实际上应用排它法,由,也可得ABC 三选项错误) 3.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b <0;②4a+2b+c <0;③a ﹣b+c >0;④(a+c )2<b 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 轴右侧,能得到:a >0,>0,则b <0。正确。 ②∵对称轴为直线x=1,∴x=2与x=0时的函数值相等,∴当x=2时,y=4a+2b+c >0。错误。 ③当x=﹣1时,y=a ﹣b+c >0。正确。

《简易方程》重难点 突 破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 即“”。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 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 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 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 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kg。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二、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 1.可由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对于方程的概念的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下面的式子:50+50=100,,,等,让学生自己分类,从中获得像这样……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生活语言到用数学语言,逐步数学化的过程。当学生看到天平平衡时会用生活语言:“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来表述他们所看到的。教师引导: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学生可能用“100 g+水的质量=250 g”来表示。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 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学生可能用“”也可能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边) (顶点) (边)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 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 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三、表内乘法 1 2 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

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以旧知识为生长点板书设计为突破口强化感悟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等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通过自己十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对此问题有如下点滴体会和做法。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小学数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汇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1.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教学时,不但复习能整除的验算方法,还以1276为例要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其中重点追问:这道题中1276,商21是平均分的127吗那么平均分了多少验算时只用商和除数相乘行吗应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大家讨论。这样就能顺利地掌握新规律和验算方法。2.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通过突出连接点这一途径,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新知识前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旧知识,并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能为什么这时又可用旧知识通分来代替,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讨论此题的计算步骤,抓住规律化异为同,沟通新旧知识,从而突破难点。3.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一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则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点难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分层次逐步推进,突破各个难点,学好试商的方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教学时,先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复习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从而启发学生明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同一位数除法相同,进而再研究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总结归纳出除数是一、二、三位数的除法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一位够除,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就抓住了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再把新知归为旧知识。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为学好多位数的试商,达到正确地迅速地求出商,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文/吴石金 【摘要】数学在学习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最重要的是练习设计,它可以起到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同时探究数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教育的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积极探索并且实施有效的练习创新思维。本文结合自身对数学的学习与探究,谈谈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数学;教学过程;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所谓的数学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把教学的内容作为载体,用最恰当最易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产出兴趣,呈现出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发现以及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的印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数学探究的学习中也呈现出很多问题,诸如,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到位,不能把最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同学。因此,我结合自己在初中的探究学生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中应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1.教师不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 正像伯乐发现千里马那样,学生的潜力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引导,每个人都隐藏着自身的创造力,只是缺少培养,缺乏挖掘。在课堂上发现每个学生都会迸发出一种创造力,这就可以说明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并且发掘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主动性,并且会不断地去探究问题,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 在探究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需要师生之间有更深的交流、沟通、互动。教师也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要善于尊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学生能够拥有积极探究问题的态度与热情,才是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积极鼓励学生的语言。比如: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答不上来。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说:“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还能学习”。而应该用激励的语言说:“不要着急,坐下来慢慢想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 二、落实学生的有效练习 1.有效练习的基本策略 1)自主性策略 在学习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练习的根本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树立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不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2)趣味性策略 在教学中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新颖、有乐趣,通过一个人或某一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集中精力,热情饱满的去探究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差异性策略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室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去设计练习。尽可能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且可以去延伸题目。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性。 4)应用性策略 要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练习设计时选择实际的,与生活接近的,具有挑战性的生活素材。这样可以使一些枯燥的数学题变得具有生活的气息,充满生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去探究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巩固理论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