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达网管系统功能介绍V1.1

Broad Director网管软件功能说明文档

BroadDirector,博达综合网管平台,是由博达公司研发的一套基于多平台的,支持SNMP、HTTP、CLI等多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它包括有丰富的监视网络性能的工具,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显示,简单而全面的网络配置功能等。使用BroadDirector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运营的效率。

系统特性:

?主要提供在多平台(主要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下的基于JA V A的版本

?特色产品,适应大中小型企事业的多功能可升级、可定制的网管软件产品

?面向行业用户的需求

?简单易用、模块化设计

?体系结构分级部署,实现分布式构架

提供真实的背板图

功能说明

BroadDirector不仅可以针对博达公司的网络设备实行管理,还可以实现对所有基于snmp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对于主流网络设备,还可以进行背板级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全网状态的实时监控,使管理员真正地实现对整个局域网的集中化管理。

一、网络资源管理

1、自动搜索拓扑管理

提供子网和节点范围的手动输入,提供灵活的自动拓扑发现管理。并支持DHCP(需用户指定DHCP发现范围)和默认的主机所在网段的自动拓扑发现。

●提供子网和节点范围以后,能够发现对应网络地址设备的IP、类型、和一些基本

的信息

●当设备自动搜索完毕之后,路由设备和子网显示在一个网络图上

●设备按照IP地址进行划分,显示在不同的子网上

●额外的图中可以显示公司设备、路由设备、交换设备、网络的server等

●拓扑图关联设备的状态信息

●可以关联博达公司CMS和EMS的管理软件以及网吧管理软件

2、手动添加拓扑管理

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逻辑拓扑的添加,可以按照行政结构进行子网和逻辑范围的划分和添加;模块独立于自动搜索拓扑管理,使用同样的后台数据结构

●提供一个手动添加拓扑视图,允许用户在这个节点下面进行添加

●允许用户添加节点设备,并自动关联已经搜索出来的设备,并允许用户将已经搜索

的设备以拷贝粘贴的方式或是添加的方式写到对应的子网中

●允许用户添加节点设备,这个设备可以是自动搜索没有找到的设备,但无法进行管

●允许用户添加允许用户添加行政子网或科室区县等逻辑结构,并使得其中的设备状

态关联到对应的逻辑结构上

●允许用户添加链路,并可以与设备状态相关联

●允许用户添加远端网络

3、交换机端口资源管理(相当于物理视图,并包括机房管理)

允许用户对交换机端口所链接的设备的IP地址进行指定并进行分级管理。可以同样实现中心机房中的各种设备的实物映射管理(实现类似于机架的管理)

●允许用户添加机房的机架,实现模拟视图

●允许用户将已经搜索到的路由交换设备列入交换机端口资源管理

●结合自动搜索和手动添加,将每个关联到交换机端口的设备列出

●设备状态和端口状态的关联

4、备份线路的管理

系统可以实现备份线路的监测功能,并在页面上实时显示

●自动或手动添加备份线路(通常是以手动的方式)

●实时监测线路的状态,根据用户的实际网络分布和构架的方式,确定使用具体的监

测协议比如ping、traceroute、telnet等

●备份线路的自动和手动切换等功能

二、主机系统和应用资源管理

根据用户的功能需求,决定是否按照用户的需求安装客户端代理

1、个人终端管理

●系统软件信息:终端计算机名称、当前登陆用户名、终端操作系统及版本号、系统

目前运行时间

●系统硬件信息:CPU信息、内存信息、驱动器信息、显示属性信息、输入设备和

打印设备信息、网络状态信息(与拓扑信息关联)

●系统运行信息:终端进程列表、上网记录、屏幕资源、文件资源、软件监控和网络

共享等

2、服务器管理

●系统软件信息:终端计算机名称、当前登陆用户名、终端操作系统及版本号、系统

目前运行时间

●系统硬件信息:CPU信息、内存信息、驱动器信息等

●系统应用服务信息:列举和操作所有服务、注册表管理、server用户管理、应用服

务管理

三、性能管理

对设备和整个网络的监控,对于各种网络流量的实时采集和监控,对于网络状态的实时监控等

1、性能轮询和监视

●实时流量监视,检测网络中各条链路的流量。按照标准RFC1213定义的各种变量

进行监视。

●链路状态监测,检测工作线路和备用线路和端口状态,线路流量采集和拥塞告警,

线路流量统计总流量、丢包率、错包率等

●监测设备的端口状态,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等

●针对支持RMON的设备,提供RMON I的1、2、3、9的支持,并提供对相关数

据的采集

●统计过去任意一段时间,任意一条线路在每月、每天、每一小时的各种性能数据的

流量

●对采集的数据提供多种图形显示方式:折线方式、直方图方式、饼图方式等

2、机架管理

●实现常用设备(CISCO)和博达设备的机架管理,并用对应的实物图片表示

●实现中心机房的机架管理

●在所有的机架上关联性能监视流量和故障管理

四、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主要对全网设备的告警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查询设备的历史告警信息和运行信息,定义发送过来的SNMP Trap,查询和配置设备的告警表等。

1、故障级别设置

●各个部分的告警分别指定告警级别。

●每种告警级别都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2、告警分类

●设备通用trap告警

●syslog的事件报告

●server系统事件报告

●主机状态轮询告警(包括ping、http、snmp等不同的协议告警)

●BroadDirector状态告警

●安全告警

●病毒告警

●以及其它用户自定义告警

3、告警门限设置

●根据流量统计的值来设置门限值,当超过门限值时触发相应的告警

●可以指定告警门限的触发和恢复,可以指定设备超出阈值若干次以后再发报警

4、告警的图形显示和处理

●告警以各种形式通知给用户:声、光、电以及短消息等方式

5、自定义告警关联逻辑

●告警关联用户操作(鸣笛、颜色变化、弹出告警页面、邮件、短信、执行特定的动

作等)

●关联相关类型的告警使得可以最终定位到准确的告警(由一个告警触发其它相关的

告警)

五、配置管理

1、用户自定义配置模板,执行特定的配置动作(基于CLI)

2、可集成EMS、CMS以及网吧管理系统

3、针对机架的端口操作,如开关设备等

六、安全管理

1、基于用户和组以及相应权限设置的管理

●分成若干组,将每个组都赋予一定的权限

●每个组有若干用户,同组的每个用户都具有相同的权限

2、IP与MAC地址的绑定

●主机Mac地址和IP地址的绑定,为了防止盗用IP和非法入侵

●交换机的端口和mac地址绑定,防止非法入侵

●集成已有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如诺顿反病毒软件

七、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对网络的各类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详实的记录,随时了解网络运行的历史情况,整体掌控网络运行规律,规范和监督网管员的操作行为,日志管理主要分为:

1、系统和终端管理日志

●信息的采集, 远程终端的控制等

●系统登陆, 增加用户,删除用户,更新用户信息等

2、服务器和设备管理日志

●服务器的信息采集以及必要的操作的记录

●记录管理员对网络设备所作的管理操作信息

3、网管软件系统日志管理

●各个用户的日常操作的记录,软件的故障等

4、其它部分的日志

●文件发送日志

●病毒管理日志

●报表处理日志

八、报表管理

1、流量统计报表

●按照时间段划分并统计、流量的数据类型划分并统计

2、故障报表

●故障分级和分类报表

●按照设备告警分类报表

●按照告警时间分类报表

3、资产统计报表

4、安全报表(也可以txt文件的形式存储)

●用户访问的详细记录(包含用户何时访问,访问了那些模块等,这个部分为日志管

理的一个部分),此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对日志管理的相关部分进行打印

九、其它部分的管理

1、资产管理

●自动从拓扑数据库搜集设备的硬件配置,品牌,采购资料

●对已有的设备进行分类

●允许用户对资产管理的数据进行打印和添加信息。

北塔网管系统

北塔BTNM3.6 技术白皮书 20xx年8月

内容简介 本白皮书描述了北塔BTNM 3.6 产品的技术特征,包括对集成模块,技术架构,功能特性以及系统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对于更好地理解、使用本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后续章节中,将对BTNM 3.6 下列主题分别予以阐述: ? 产品概述 ? 产品特性 ?系统运行环境 产品概述 北塔BTNM3.6 (Before Trouble Network Manager)是上海北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基 于Windows 操作系统发布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跨平台、跨厂商,“立足于平台面 向应用”的通用IT 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北塔网管产品家族的核心产品之一,BTNM 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电力、教育、银行、政府、能源、制造等各行各业,以其稳定、易用、全面等优点而广受青睐。 系统概述 一个真正综合而全面的I T 运行维护系统,是网管用户的最终选择。这个系统应该能 够兼顾多方面的需求,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异构的IT 环境之运行、维护的规范化,同时对IT 信息化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这包括: ● 面向服务的综合资源管理:对整个IT 环境的所有资源,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综 合透明的管理;全面掌握IT 资源利用情况、诊断服务瓶颈,优化服务质量,同 时为服务的扩展提供依据; ● 智能故障分析:能通过性能阈值判断服务的临界状态,同时提供故障过滤与故障 根源分析,简化故障处理难度; ● 全网流量分析可监控:网络中的“摄像头”,自动快速发现影响网络性能和状态的

“罪魁祸首”; 即时可用的价值保证:方便的部署,实用的功能,大幅降低网络与系统的运行维 护工作量。 BTNM是一个通用的IT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的管理平台。它从网络和应用的不同层次,收集与业务/服务相关的各种信息:网络设备信息、全网流量信息、服务器内存、I/O 的使用情况,甚至应用系统对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同时,内置的智能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综合关联分析;不同于设备厂商提供的专用管理工具,BTNM 全面支持50 多家常见 品牌的各类型号设备,为企业提供透明化的全面管理视图。 图1:BTNM 系统架构 BTNM是一个灵活的易扩展的管理平台。它提供按需装配的组件化扩展配置:通过平 台+组件化设计,平台框架实现了对IT 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访问控制,不同组件 分别实现独立功能,提供扩展配置。 BTNM支持多种的部署方式,支持分布式应用。单机模式下,服务器和客户端均部署 在网管机上,本地客户端实现与服务端的通讯;C/S 模式下,服务器端部署在网管机 上,

烽火OTN设备开通初始化指导手册

烽火OTN设备开通初始化 指 导 手 册 编写:王云鹤 2016年9月1日

前言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OTN新建工程开通中的一些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以及部分OTN相关单盘的基本参数设置,主体脉络及重点内容就是围绕工程开通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文档整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建工程开通过程中网管DEVCFG 的相关配置操作,阐述的很详细,包括支撑网管正常运行的所有EMS开头的每一个服务的具体含义,网管基本配置建立的每一步操作,以及管理程序的配置规范,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初学者或者初次接触通信的新员工编写的,第二部分内容写比较具体,主要介绍新建工程开通过程中现场对OTN设备单站调测的一些配置规范及具体操作步骤,尤其是对网关网元站点的设备IP配置介绍的更为详细,U系列设备的单站调测操作规范适用于广东移动本地网及电信本地网,其中介绍了Tunnel隧道的分配、现场Tunnel IP的配置指令以及环回口IP的配置方法,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关注下,文中对非网关网元站点的IP 配置也做了粗略的介绍,以上这些阐述都是针对现场使用烽火大网管LCT(软件写)的描述,在第二部分结尾处还介绍了现场用硬件拨码方式进行设置IP 的操作流程,不过后期这种方法逐渐被软写取代,今后开通的新设备中能用到硬件拨码的将会微乎其微,对设备现场故障的排查,不同设备现场写IP的时候对应的具体端口数,以及现场单站调测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也做了具体阐述。 最后一部分内容(即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OTN的相关单盘参数设置做了具体介绍,这其中的单盘包括(OLP/OCP/OMSP/OA/PA/VMU/ODU),尤其是要对OA盘在40G和100G系统下期望输出预设值不同计算方法的那一部分内容着重关注。 以下内容都是围绕本人在工程维护中的一些经验所做的总结,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档难免有些纰漏,敬请谅解。

网管系统功能分析

1.网强网络管理系统简介 网强网络管理系统(简称:Netmaster )是针对解决各行业中、大型企事业单位,目前在IT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3个挑战以及所需要克服的1个矛盾(即、外部客户满意度、成本控制与系统安全之间的挑战;IT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与运维人数、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的第五代专家智能型综合网管系统。1.1系统简介 Netmaster涵盖了网络管理、服务器管理、数据库管理、中间件管理、通讯管理、安全管理、机房环境管理及运维管理等,它结合了大型定制型网管以用户的管理要求为导向以及第三代网管的简单易用这两方面的特点,并以非编程扩展的方法,满足了用户不断增加的IT资源管理的要求。同时系统能兼容整合第三代网管和其它工具,专注于企业用户各种设备、应用及服务等资源的健康度、可用率和服务水平的管理,保证IT部门用户的满意度,同时通过智能专家模型解决了用户日益复杂的IT资源与运维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并将各种复杂的网络管理工作简易化、便捷化与自动化,有效帮助网络管理人员轻松驾驭网络,提高网络管理效率与水平。 1.2系统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应用,各行业开始大规模的建立网络来推动电子商务和政务的发展,不论是政府、金融、教育、医疗等单位都逐渐将核心业务移值到电子化和网络上。而这些行业用户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网络、IT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系统来满足其核心业务需要。故此,网络管理与维护对企业的发展也就变得至关重要。而在企业网络管理这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不仅影响了网络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妨碍

了企业的发展:缺少智能分析过滤与自动化处理,导致故障告警泛滥,无法准确定位故障根源;运维人员数量与技术能力有限,面对大量告警堆砌,故障无法及时恢复和解决·网络规模庞大、设备分散,没有规性的分级管理,运维效率低下及流程混乱;IP地址分配与使用不明,员工随意更改IP地址,造成IP使用冲突及网络异常;无法实时了解与监控集中在机房的网络设备,大大拖延了设备故障恢复的时间;网络环境复杂化与分散化,无法做到集中监控以及实时掌握网络整体运行情况;对IT资源的配置、分布以及性能缺乏了解,造成IT管理与投资方面的盲目性;传统IT管理工具相互不能兼容,造成信息孤岛,网络扩展与升级难、成本高。 1.3系统架构 系统要求全部采用JAVA结构开发,能在Windows,Linux,Unix不同平台下顺利移植。可以应用户要求提供Windows、Unix或Linux版本。全中文界面,软件代码完全由国开发。采用先进且成熟的MVC模式,三层架构,显示层、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完全分离。分布式架构:数据库、采集平台和Web服务三个部分可以分布在任意的三台服务器上。系统采用三层管理平台,三层体系架构为:展示层、业务层、采集层。 2.网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2.1功能优势 (1)智能化故障管理 网强网络管理系统智能化故障管理功能建立了及时响应的资源预警、告警机制。系统通过告警敏感度、告警合并、告警过滤以及异常依赖、根源分析等多种高端技术手段,能够避免大量的无谓重复告警信息,防止告警泛滥。并能在众多的告

口可网管交换机功能参数

附件: 高效液相色谱仪(2台) 详细配臵: 1. 高效液相色谱主机(包含四元低压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 1套 2.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台 3. 样品瓶微量进样瓶300个 4. 色谱柱 2根 5. 色谱工作站软件 1套 6. 电脑(带刻录机)打印机 1套 7、不间断电源(3KW/1H) 重要参数及指标: 1.液相色谱部分: 泵系统:四元泵系统 1.1每台流量范围:0.001-10.000 mL/min 1.2最大压力≥40 Mpa 1.3脉动:±0.1MPa(水,1.0ml/min输液时) 1.4流量精度:≤0.06%RSD 1.5梯度精密度:≤0.15%RSD,流速为0.2和1.0ml时 1.6 溶剂数:4种 1.7在线脱气: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1波长范围:190-800nm; 1.2波长精密度:±0.1nm; 1.2灯:氘灯、钨灯; 1.3波长准确度:<1nm; 1.4噪声:<±1.0×10-5Au(254nm); 1.5基线漂移:<±8.0×10-4Au/h(254nm); 自动进样器: 1.1交叉污染:0.004% 1.2进样体积:0.01~100 μl 1.2进样准确度:±1% 1.3进样量精密度:0.2%RSD以下 1.4试样处理数:1.5ml瓶≥96个。 1.5样速度:10μL进样量≤20秒 柱温箱: 1.1温控范围:室温~80℃ 1.3温控精度:±0.5℃ 1.4 柱容量:≥3根(300mm色谱柱)

色谱软件: 1.1中文,可容Windows XP或Vista或Win7系统; 1.2具有3D扫描功能,能做纯度分析,光谱匹配度分析 1.3可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后处理,具有系统适应性软件,计算分离度、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容量因子、信噪比等。 1.4可提供适时分析条件参数和分析结果,在线监测和采集泵压力变化数据。 1.5可使用PDF、EXCEL等格式输出实验结果。 电脑工作站 商用PC电脑,预装正版操作系统WinXP或更高与工作站操作软件兼容,含Intel?酷睿? 2 CPU (时钟速度2.60GHz/前端总线1333Mhz/二级缓存4MB以上),内存2GB 1333MHz,500G硬盘,DVD-RW(具有数据刻录功能),20″LCD。 激光打印机 黑白打印机1台 不间断电源 3KW/1H 1套 高效液相色谱仪(1台) 详细配臵: 1. 高效液相色谱主机(包含四元低压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 1套 2.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台 3、荧光检测器 1台 4、蒸发光检测器 1台(含空气压缩机) 5. 样品瓶微量进样瓶300个 6. 色谱柱 2根 7. 色谱工作站软件 1套 8. 电脑(带刻录机)打印机 1套 9、不间断电源(3KW/1H) 重要参数及指标: 1.液相色谱部分: 泵系统:四元泵系统 1.1每台流量范围:0.001-10.000 mL/min 1.2最大压力≥40 Mpa 1.3脉动:±0.1MPa(水,1.0ml/min输液时) 1.4流量精度:≤0.06%RSD 1.5梯度精密度:≤0.15%RSD,流速为0.2和1.0ml时 1.6 溶剂数:4种 1.7在线脱气: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1波长范围:190-800nm; 1.2波长精密度:±0.1nm;

如何配置交换机_交换机配置图解

在“傻瓜”型交换机肆意的今天,如何配置交换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甚至在被问及交换机如何配置时,有人会反问道:交换机还需要配置的么? 确实,交换机的配置过程复杂,而且根据品牌及产品的不同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配置交换机呢?本文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具体介绍一下交换机配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换机本地配置 谈起交换机本地配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交换机的物理连接。交换机的本地配置方式是通过计算机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的。 计算机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连接 网管型交换机一般都有“Console”端口,用于进行交换机配置。 物理连接完成后就要进行交换机软件配置,下面以思科“Catalyst 1900”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交换机软件配置: 第1步:单击“开始”按钮,在“程序”菜单的“附件”选项中单击“超级终端”,弹出如图所示界面。 第2步:双击“Hypertrm”图标,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这个对话框是用来对立一个新的超级终端连接项。

第3步:在“名称”文本框中键入需新建超的级终端连接项名称,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识别,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我们这里键入“Cisco”,如果您想为这个连接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标的话,您也可以在下图的图标栏中选择一个,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第4步:在“连接时使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与交换机相连的计算机的串口。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第5步:在“波特率”下拉列表框中选择“9600”,因为这是串口的最高通信速率,其他各选项统统采用默认值。单击“确定”按钮,如果通信正常的话就会出现类似于如下所示的主配置界面,并会在这个窗口中就会显示交换机的初始配置情况。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1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 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管系统 邓烨飞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100073 【摘要】首先介绍了铁路通信系统的组成,然后指出了建立综合网管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综合网管系统的特点、功能 【关键词】铁路通信系统,综合网管 一、铁路通信网的组成 铁路通信网是列车运营、行政管理、维护抢修、货票管理等多方面信息的传输、交换、显示、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 按照ITU-T提出的网络分层分割概念,铁路通信网可以从垂直方向划分为三层,从下至上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其中传送网可以细分为物理层和信道层(SDH/PDH/WDM等),在信道层上面可以支持由各种电路层设备(如分组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的业务网(如IP网等),提供各种网络业务。而在业务网上面可以开发出种种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TMIS/DMIS/会议电视等)。为了支持各层网络的有效运行和管理,需要有支撑网即信令网、同步网和网管网。铁路通信网分层结构见下图: <2008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论文集铁路通信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1)传输子系统为其它通信子系统和信号系统等提供信息传输及交换信道。该系统由光数字传输设备及光纤环路组成。 (2)无线通信子系统为固定用户如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与移动用户如列车司机、维修、公安等流动人员之间提供通信手段,它对行车安全、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应付突发事件提供保证。该系统由数字集群设备组网。 (3)程控电话子系统供工作人员与内部及外部进行公务通信联系的通信子系统。该系统由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构成。 (4)数字专用调度电话子系统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电力调度、防灾救护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节点。管理软件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节点上,网络管理节点与被管理节点是主从关系。 优点:便于集中管理 缺点: (1)管理信息集中汇总到管理节点上,信息流拥挤 (2)管理节点发生故障会影响全网的工作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的功能。 优点: (1)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哭户籍只能访问和管理本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 (2)中心管理站还能对客户机发送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 (3)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缺点: 不利于集中管理 所以说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网络管理的基本方向 集中式,分布式,协作式数据处理的区别 1)集中式数据处理 集中式计算机网络由一个大型的中央系统,其终端是客户机,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大型系统完成,终端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终端自己不作任何处理,所有任务都在主机上进行处理。 集中式数据存储的主要特点是能把所有数据保存在一个地方,各地办公室的远程终端通过电缆同中央计算机(主机)相联,保证了每个终端使用的都是同一信息。备份数据容易,因为他们都存储在服务器上,而服务器是唯一需要备份的系统。这还意味这服务器是唯一需要安全保护的系统,终端没有任何数据。银行的自动提款机(ATM)采用的就是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另外所有的事务都在主机上进行处理,终端也不需要软驱,所以网络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低。这种类型的网络总费用比较低,因为主机拥有大量存储空间、功能强大的系统,而使终端可以使用功能简单而便宜的微机和其他终端设备。 这类网络不利的一面是来自所有终端的计算都由主机完成,这类网络处理速度可能有些慢。另外,如果用户有各种不同的需要,在集中式计算机网络上满足这些需要可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每个用户的应用程序和资源都必须单独设置,而让这些应用程序和资源都在同一台集中式计算机上操作,使得系统效率不高。还有,因为所有用户都必须连接到一台中央计算机,集中连接可能成为集中式网络的一个大问题。由于这些限制,如今的大多数网络都采用了分布式和协作式网络计算模型。 2)分布式数据处理 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及其使用的普及,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分布式计算是和集中式计算相对立的概念,分布式计算的数据可以分布在很大区域。

GS108E简单网管交换机

ProSafe○R8端口 千兆简单网管交换机 GS108E 语音/视频流区分优先级 支持创建多个网络组(端口VLAN) 支持网线检测功能 支持网络流量监控 支持环路侦测和广播风暴控制 关键特性 ?千兆接入,提供了QoS,VLAN和网络监控等功能 ?在即插即用基础上的简单网络架设 ?环路侦测和广播风暴控制 ?NETGEAR绿色环保,节能特性 ?QoS区分流量优先级 ?自动DoS保护 ?网络监控和带宽控制 ?通过Cable Test检测网络连通性 ?环路侦测 超越简单即插即用连通性的更多二层应用 现代,成长型商业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公司将更多的应用和需求放置在网络上。简单的即插即用交换机已不能适应VoIP电话和IP照相机等应用。加之,基于因特网的应用程序(如Hotmail,Google日历等)将网络提升到一个商用需求层次。然而,公司又不希望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培训专员来维护复杂的网管交换机。NETGEAR新推出的ProSafe 简单网管交换机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可见性和简单的配置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更深入了解网络行为,这款交换机提供了网络监控功能。另外,这款交换机还提供了线缆检测功能以排查网络连接故障,并能定位故障端口所在位置。为优化网络流量,可设置基于端口和802.1p协议的优先级,以保证低延时流量的优先应用。这款交换机还支持VLAN功能,提高网络安全性。较之非网管交换机,这款产品提供了网络监控和简单的二层功能,向最终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价值。 另外,这款GS108E带有环保标识,支持绿色以太网节能技术。GS108E采用坚固的金属外壳,低噪音

的风扇设计使其运行非常安静。 绿色环保 ?较之非绿色版本节能60% ?自动待机模式和线缆长度侦测功能—即端口未连接时,自动待机模式节省能源;网线短于10米时,更低的传输功率 ?包装中至少80%的可回收资源

Broadview COSS 集中运行管理平台网管软件解决方案.doc

Broadview COSS 集中运行管理平台-网管软件解决方案1 Broadview COSS 集中运行管理平台-网管软件解决方案 概述 Broadview COSS3.0是广通信达顺应当前IT信息化发展的状况,推出的IT 服务管理平台。 Broadview COSS3.0面向国内政府机构、企业组织的信息化业务服务管理领域,遵循ITIL等标准规范,结合国内的管理模式,为国内用户提供了最佳的IT 管理实践的支撑。 选择Broadview COSS将改变IT服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处境,通过提供最好的工具和流程,提高业务部门和客户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销售业绩,并在整个价值链中建立良好的关系。 Broadview COSS解决方案致力于帮助客户在变化中不断提升,同时把积聚的力量转化为积极的商业力。 主要功能 统一运行展现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挖掘”的展现原则,宏观了解全局运行状况,深 入钻取微观细粒度的监测指标,统一展现底层网络、应用、安全、机房环境等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 统一运行监控展现

建立运维人员与用户之间的单一联系点,统一受理用户的咨询、服务请求、故障报修、投诉等情况,并通过底层监控系统主动预警系统故障,通过突发事件管理流程及时处理,及时跟踪和通报处理进展,借助知识库和以往事件的解决方案,解决大部分常规事件。 服务台主要承担:运行值班、故障监控、接受请求、工单派发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监测等工作内容。 服务台功能示意图 个人桌面 用户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特点、在权限范围内定制各自的工作界面,形成自己关注的个人桌面。如面向领导者的分析界面、面向维护人员的代办工单、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监测等。 个人桌面功能示意图 事件管理(突发故障管理) 事件管理流程是负责解决IT服务的突发事件、问题、投诉和客户请求等的运维流程。 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被中断或受到影响的IT服务,对业务的负面影响降为最低,所以它的特点往往是以快速解决故障现象为目的,而对反复、重大故障可升级到问题管理来分析根本原因。 事件管理功能示意图

16口进阶网管型冗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简介 MOXA EtherDevice Switch EDS-516A 系列专为工业应用所设计,为一16端口工业级以太网络交换机。另 有客制化产品M12型号以太网交换机(如有需求请直接与MOXA联系)。以太网络冗余协议 Turbo Ring(全负载状态下恢复时间<20ms),可以提升您的网络骨干的可靠性。此外,EDS-516A以太网交换机支持多种 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功能,包括QoS,IGMP Snooping/GMRP,VLAN,Port Trunking,SNMP V1/V2c/V3,IEEE 802.1X和Https/SSL等功能。 特点 ?高级工业联网能力 * 以太网络冗余环状拓朴 (全负载状态下故障恢复时间 < 20 毫秒)和RSTP/STP(IEEE802.1W) 能力 * IGMP Snooping 及GMRP,控制工业以太网络协议中的Multicast流量 * 支持IEEE802.1Q VLAN 和GVRP协议,使网络规划简单易行 * 支持Qos---IEEE 802.1p/1Q和TOS/DiffServ,增加决定权 * 支持802.3ad(LACP)最大化利用带宽 * 支持IEEE802.1X和SSL,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 SNMP V1/V2c/V3针对不同等级的网络管理 * 支持 RMON 以提升网络监控及前摄的效率性 ?针对工业应用的设计 * 带宽管理能够预防不可预计的网络状态 * 支持ABC-01(自动备份设定工具),更易于置换故障设备 * 锁定端口仅允许授权MAC地址访问 * 端口镜像可用于在线调试 * 通过E-mail、继电器输出,实现自动报警 * 数字输入接口可将传感器和警报与IP网络整合为一体 * 自动恢复连接设备的IP地址 * 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过载保护 * 坚固耐用的 IP 30 高强度外壳

网管型交换机的功能、特征和实施

网管型交换机的功能、特征和实施 人们常把对网络的管理,简称之为“网管”。 在一个网络的应用环境中,对网络的管理有多种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而通过交换机自身的网络管理功能,来对网络上运行的设备和应用的用户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控制,不乏是理想的网管手段之一。 网管是基本因素 在当今的交换机中,绝大多数都具有网管的功能,可以说,网管型交换机的出现,是交换机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甚至还可以说,网管型交换机将是交换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关键在于,网管型交换机能够提供全面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以保证所有的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状态,使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最有效的保障。从这种意义说,网管型交换机比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功能更加强大。 网络管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即配置、监控、调整网络的运行状态;另一部分是对网络用户的管理,包括用户的合法性检验、网络服务权限管理、流量管理等。但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络管理显得日趋重要。锐捷网络高级产品经理罗自灵认为:“可以说,从核心到汇聚,到接入层,层层都需要网管,交换机没有不要支持网管的,网管是交换机需要具备的最基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网络管理需要,以便网管员准确地监测、设置、管理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保证网络中不会存在任何一个网管盲点和误区。 五大特征 建设完毕的网络,具有强大的核心骨干传输能力,千兆级光纤的骨干线路为整个网络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线路基础,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保证了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 采用全网管交换机组建网络,可以提供ACL控制、基于端口和802.1Q的VLAN、Web模式网管、MAC地址绑定等多种管理功能,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并提供防止非法接入、抑制广播风暴等多种功能。

机房监控及综合网管系统实施建设方案书

机房监控及综合网管系统实施建设 方 案 书 加拿大万联网络设备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五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项目目标 (3) 三、项目范围 (4) 四、设计要求 (4) 4.1、设计原则 (4) 4.2、设计依据 (5) 4.3、设计目标 (6) 五、方案设计 (6) 5.1、系统规划 (6) 六、需求分析 (7) 6.1、监控规模 (7) 6.2、监控内容 (8) 九、产品介绍 (10) 9.1、机房监控主机设备 (10) 网络型数据采集监控服务器OMM 2008 (10) PT-DAC 传感器适配器 (13) 9.2、协议规约转换器SNS-2 (16) 9.3、单相电压传感器 (16) 9.4、温湿度一体变送器MU-THV (16) 9.5、烟雾探测器LH-93 (16) 9.6、HW-58水浸适配器 (16) 9.8、网络型短消息报警机NS-20 (17) 9.9、两线语音报警机TWU-2 (18) 9.10、声光警号 (19) RS232-1型警号连接器 (19) 声光警号LC-103 (20) 10.1、中心监控平台软件概述 (20) 十二、工程施工、验收及售后服务 (23)

12.1、施工技术及安排 (23) 12.3、系统调试、验收及试运行 (25) 13.5、现场技术支持服务 (25) 13.6、售后服务流程 (25) 一、项目背景 XX公司机房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是结合机房结构、设备内容、使用功能、操作对象和管理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的,并做出合理的、适应特定工程使用和管理需要的设计。本系统的特点是集成了机房动力、场地环境、机房安全管理功能,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建设经验而进行设计的。根据上海市宝山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宝山机房进行温湿度、断电、来电、消防、UPS、门禁和视频监控等,进行机房内的设备、环境、安防进行监控。 二、项目目标 该项目通过对各机房进行动力环境消防和空调设备、UPS电源设备等进行监控,保障机房设备安全,提高基础设施可用性,确保机房内部

电信网中交换机的集中网管系统的设计探讨(一)

电信网中交换机的集中网管系统的设计探讨(一) 摘要:研究和设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使维护人员通过同一操作终端,对电信网络的各种交换机设备进行集中监控,从而提高电信网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减 少维护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网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拆包;故障采集和处理 1交换机的传统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信网中主要有AXE10,EWSD,NEAR-61,SIGMA,SESS和华为CC08等交换机机型。由于交换机告警故障信息的原始报告类型和定义复杂,不同交换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差异较大,甚至是同一种交换机机型,不同软件版本的告警原始报告也有差异,传统网管系统为了准确分析和处理各种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在网管接口机上开发多个告警分析处理模块,分别处理一种特定的交换机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告警分析处理模块的功能包括:实时接收告警原始报告;提取告警原始报告中的告警时间、告警交换局、告警关键字、告警内容等信息;把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同时通过Socket连接发送到前台工作站。 这种方式使系统具有结构清晰、数据结构简单、开发过程简单的优点。但是对于新增机型和新版机型的告警原始报告,只要告警原始报告的格式发生变化,程序员必须对告警分析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程序修改。完全依赖程序员对交换机告警原始报告进行分析,归类,再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对于缺乏交换机专业知识的程序员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新系统开发中,告警故障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单元采用全新的设计方案,使系统具有处理所有交换机告警故障信息而不用依赖程序员修改程序的高灵活性。这种全新的设计方案可以处理所有交换机的告警报告,网管用户只需通过前台工作站自行定义告警信息的提取方法,添加、修改或删除系统数据库的相关设置,就能完成新型交换机或者新版交换机的网管接入, 而不再依赖程序员修改告警分析处理模块程序来实现。 2告警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的高实时性设计 ××电信本地网12个NEC交换机局点、7个朗讯5ESS交换局点、10个C&C08交换机局点共200万门的容量的交换设备,网管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的数据量巨大,如何保证告警故障信息集中采集和处理的高实时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取 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1)所有只能提供串口交换机设备的端口首先都通过IOLAN进行协议转换,将RS232转换为TCP/IP方式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到拆包服务器,提供网口方式的交换机直接通过网络 交换机接入到拆包服务器进行拆包处理,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大数据流的快速传输。 (2)采用快速、稳定的TCP/IP网络。拆包服务器处理告警信息后必须通过TCP/IP网络把告警信息送到前台工作站,拆包服务器和网管监控室(24小时有专人值班)的计算机设备采用性能较高的3COM100M网片,并且把所有拆包服务器与网管监控室的前台工作站接入同一个CISCO100M网络交换机上,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缩短告警信息在TCP/IP网络上的传输时延。 (3)提高拆包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使拆包服务器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提高告警信息的处理速度。拆包服务器采用HPLH3000PC服务器,2G双核CPU,高速SCSI硬盘,内存2G。(4)拆包服务器的系统拆包模块在处理告警小报告时,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把重要告警信息通过SOCKET连接发送到前台工作站告警监视程序,产生告警;另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把告警信息录入告警数据库中。两个线程并行运作,不通过数据库提供告警信息,避免了由于数据库故障而丢失告警信息的危险和录入、查询告警数据库而产生的时延。新网管系统通过SOCKET实时连接到交换机告警端口,并发送一定的连接信息保持端口的长时间连接,如果发现端口中断(由于网络原因,或交换机重新启动原因),接收程序立即(1分

迈普MyPower S3200系列千兆智能网管型交换机

?MyPower S3200系列千兆智能网管型交换机 ?产品类型:交换机 ? 产品概述 MyPower S3200系列网管型交换机外观图 MyPower S3200系列千兆智能网管型交换机是迈普公司针对企业网中心LAN以及IP城域网小区汇接,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台式二层以太网交换产品。 SM3200-26T-AC提供24个千兆电接口,4个千兆SFP光接口,2个千兆电接口; SM3200-50T-AC提供48个千兆电接口,4个千兆SFP光接口,2个千兆电接口; MyPower S3200系列网管型交换机能在第二层上实现线速以太数据帧的转发,并具有完善的QoS、组播能力。具备完善的QoS、VLAN增强功能以及迈普特有的相关安全功能,满足用户安全性要求。能够帮助客户轻松实现千兆到桌面,能满足企业网、IP城域网视频、音频高优先级数据及其它特定数据对交换机的特定需要,能将需要转发到核心网的数据汇聚后传到核心网,可以为企业网中心、IP城域网、小区汇聚提供低成本、高性能、扩展性强、管理简单的解决方案。 产品特征 ?全面的二层协议支持 ?灵活的VLAN隔离功能 ?完善的安全策略 ?强大的访问控制能力 ?丰富的QoS机制 ?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支持SNMP、WEB、TELNET等管理方式 全面协议支持

提供如IEEE 802.3、IEEE 802.3x、IEEE 802.3ab、IEEE 802.3u、IEEE 802.ad、IEEE 802.1d、IEEE 802.1W、IEEE 802.1q等协议支持。 灵活的VLAN隔离功能 支持基于802.1Q的VLAN隔离功能,可在1~4094之间任意配置,并支持GVRP动态VLAN协议,使不同的业务、不同用户之间不能互访,保证了业务来往数据的保密性,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节省网络带宽。Voice Vlan特性,可以将IP电话等终端加入voice vlan,为语音业务提供良好的QoS保障机制。 完善的安全策略 提供用户权限/身份认证、端口安全、端口限速、端口监控、地址过滤、802.1X认证等多种安全策略,支持防ARP 攻击功能,为用户访问提供多种保护机制,有效保证用户的网络安全。 强大的访问控制能力 支持二到七层的访问控制,可以根据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UDP/TCP端口号、IP协议类型等信息对数据流进行分类,根据数据分类设定访问控制规则,可以设定permit或deny,然后将规则应用于VLAN或者物理端口。 丰富的QoS机制 根据端口、802.1p、ToS、DSCP、TCP/UDP端口等进行流量分类,并分配不同的服务级别,支持WRR/SP等调度方式,能够为语音、数据在同一网络中传输提供不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网络对业务处理优先级的要求。 全面网管支持 提供SHELL、TELNET、WEB、SNMP、第三方软件等网管支持,能够实现跨平台、规模化网络管理,友好的人机界面,为用户管理设备、掌控网络情况提供了强大支持。 产品规格

综合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不详‖作者:佚名‖点击:205 ‖时间:07-12-22 14:53:32 ‖【大中小】‖我要投稿 1 综述 1.1 系统综述 LDIMS系统是基于电信管理论坛的TMF TOM/eTOM模型,集联创在城域宽带领域建设、规划、管理和在电信运营支撑领域建设的深厚经验, 开undefined undefined 发的新一代面向用户、面向服务、面向业务的城域宽带OSS系统,并在电信城域宽带运营支撑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联创综合网管系统LDIMS总体上功能涉及到网络监控、服务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体系结构先进,功能全面、强大、丰富,具有很多创新的地方,符合新一代运维系统的实际需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功能: 网络故障和性能监控方面: 管理了城域宽带设备(核心层、汇聚层、接入服务器、DSLAM、楼道交换机),实现对各种厂家设备深层次管理,实现了对网元的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并提供了大用户管理功能。 管理了城域宽带设备(核心层、汇聚层、接入服务器、DSLAM、楼道交换机),实现对各种厂家设备深层次管理,实现了对网元的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并提供了大用户管理功能。 服务管理方面: 通过网络对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的管理,提高关键链路和大用户的网络质量。 通过网络对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的管理,提高关键链路和大用户的网络质量。 资源管理方面: 通过资源系统可以从BSS获取用户资源数据以及自动从网上设备中获取信息为故障定位和业务开通提供数据。 通过资源系统可以从BSS获取用户资源数据以及自动从网上设备中获取信息为故障定位和业务开通提供数据。 网络优化及其它方面:

网管型和非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的区别

如果按交换机是否支持网络管理功能,我们可以将交换机又可大分为“网管型”和“非网管理型”两大类。 网管型交换机比非网管型交换机的功能更强大。它通常为监视连接状态、STP、其它类似QOS的高级性能以及VLAN等提供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这些特征随厂商 和模式的不同而不同。网管型交换机比非网管型交换机贵很多,配置起来也比非网管 型交换机耗时要多。 下面详细介绍网管型和非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的不同之处。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缺点: 1、非网管型工业交换机功能有限,适合小型网络中。 2、不支持ARP防护,ARP攻击不是病毒因而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对之都无可奈何; 但它却胜似病毒—因为它轻可造成通信变慢、网络瘫痪,重会造成信息的泄密。 3、不支持mac地址的绑定。 4、不支持vlan的划分,在非网管的交换机上连接的终端用户处于同一广播域中,会 爆发广播风暴,不能对其进行防护和抑制。使整个网络出现拥塞、阻断、泛洪,导致 整个网络瘫痪。 5、不支持基于流量的控制。 6、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差,出现丢包现象严重。 7、组装单一,不能应用在大中型网络中,对网络升级、扩展存在大的局限。 8、管理不便,硬件故障率比较大。 非网管型交换机优点: 1、价格便宜,节省开支。 2、端口数量密集。 3、用户使用灵活。 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优点: 1、背板带宽大,数据转发速度更快。 2、组网灵活,应用大中型网络的接入层。 3、提供的端口灵活,根据网络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接口形式如:SFP、GE、快速以太口、以太口等。 4、支持vlan的划分,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区域划分,有效的对网络进行控 制和管理。进步抑制广播风暴。 5、可网管交换机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大、包丢失率(PacketLoss)小、延迟(Latency)低。 6、可以基于源、目的、网段进行数据信息流的控制。

烽火OLT开局配置手册

1.使用SecureCRT软件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设备 步骤1:安装并打开SecureCRT软件,弹出快速连接对话框。 步骤2: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协议:Serial,端口:COM1,波特率:9600,数据位: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 步骤3:点击连接,CONSOLE控制台启动。 步骤4:按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命令行网管系统。 Login:GEPON 联端口初始配置 Admin#cd device 过网关软件登陆到设备 步骤1:通过带内管理方式登陆到网管系统,打开安装好了的ANM2000,输 入用户名,密码,默认都是1,服务器IP为网管服务器的IP地址(应与安装网管软件时设置的IP一致),点击确定进入网管界面。 步骤2:右键系统,选择“添加盒式设备”--“PON”--“添加AN5516-04系统”。 步骤3:添加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可以设置系统名(可以设为设备放置的位置机房名如系统),IP地址,掩码,网关等,设置好后点击添加,系统添加成功。IP地址:为设备设置的带内或者带外管理IP地址。掩码:为管理IP的掩码。网关:为网管服务器的网关,如下图所示: 步骤4:在添加的系统上点右键,选择“Ping”检测设备到网管服务器是否连通。如果能Ping通再点右键选择“检测物理配置”。 步骤5:在“检测物理配置窗口”点击“检测物理配置”,即可自动获取已上电单盘信息。 的网管配置 步骤1:在HSUA盘上点右键,选择“安全性配置”----“SNMP TRAP接收地址”,SNMP TRAP接收地址为设备告警信息要发往的服务器地址,即网管服务器的IP 地址。 步骤2:如没有相应的网管配置则在弹出窗口中,点击菜单栏上的添加图标

综合网管和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综合网管的资源需求和互联接口的建议 第1章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 北京电信的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由北京华胜鸣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承建,现已基本建设完成。 1.1 资源管理系统的网络 资源管理系统涵盖的网络包括:传输网、数据网、交换网等。 1.2 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 北京电信的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空间信息管理、管道/杆路网络资源管理、电缆网络资源管理、光缆网络资源管理、传输网络资源管理、交换网络资源管理、数据网络资源管理、线路设计、资源调度方案设计及调度管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1.3 资源管理系统存放的数据 资源管理系统存放的数据包括: 基础空间信息:局站、机房、背景地图(道路、居民地、河流、铁路、绿地......) 管道/杆路网络资源:人/手井、管道段、管孔、子管、电杆、吊线、线担/支架/抱箍、吊瓶/线夹、杆路路由等 电缆网络资源:电缆段、电缆附件信息(传感器、分歧接头、气门、

余长点等)、MDF、交接箱、分线盒等 光缆网络资源:光缆段、光缆附件信息(光纤接头盒、余长点)、ODF、光交接箱、光分纤设备等 传输网络资源:DWDM/PDH/SDH设备物理资源、DWDM/PDH/SDH逻辑资源(如光波道、段、通道、槽道、电路等)接入网络资源:IDLC设备及逻辑资源、PON设备及逻辑资源、FWA 设备及逻辑资源(基站设备、基站控制器、固定用户站设备)、xDSL 设备及逻辑资源、以太网接入设备资源等。 数据网络资源:ATM、IP、DDN、帧中继、分组交换等网络设备资源及逻辑资源 交换网络资源:交换节点、固定电话网络交换机、局号资源、MDF 横列、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等。 动力资源:电源设备:发电机、高压变配电、低压配电、变流设备(开关整流器、相控整流器)、直流配电、蓄电池组、UPS、逆变器等;空调设备:中央空调、专用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分体空调等。 时钟资源:BITS设备、时钟通道。 业务资源:业务类型、业务实例。 客户资源:客户类型、客户实例。

移动公司网管集中管理系统设计

移动公司网管集中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广东省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越趋复杂,话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分析网络运行状态,不能适时调整网络配置资源,那么,不仅难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还将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网络的集中管理,不仅是为人力资源方面的节省,更是为了更好的保障移动网络有效正常的运行,并为我们在突发话务高峰时,有能力的保障网络的安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移动通信;OSS系统;系统设计 1 提高网络维护管理水平和规划能力的表现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依靠过去的人工管理已经不可能完成系统的正常维护和功能的实现,离开了网管的支持,移动网的发展及许多新业务的开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提高网络维护管理水平和规划能力已经刻不容缓,其主要表现是: 1)移动网管基础薄弱 长期以来移动局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只能通过人工报表的方式提交,周期长、处理手段落后。 2)移动通信设备制式多,各自操作维护中心系统封闭。多种制式和厂家使维护管理困难加大。 构思通过将各个厂家的操作维护中心相连,在本地网的操作维护中心负责具体的操作维护工作。 2 OSS系统的实现 OSS是清远移动通信网中爱立信设备的操作支持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网管系统,它通过连接移动网中各网元IOG(输入输出子系统)的V3·5高速端口,达到监控网元的目的。 OSS系统采用SUN E4000系列服务器和SUN工作站的硬件配置,采用7.0的软件版本。各网元(包括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BSC基站控制器、TR中转局、HLR用户位置寄存器)均通过64KB/S的分组交换电路接入到OSS系统,如图1所示。 2.1 OSS硬件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