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5、6、7章

长时 记忆
提 取
简化的记忆模型
记忆的系统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0.25-2秒 5秒-2分钟
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 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 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 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 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二)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 有一系列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一)生理机制
定向反射 适应性反射 优势兴奋中心 有机体的觉醒状态(大脑皮层与网状激活系觉 醒因子)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二)外部表现
3.对象特点
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 著影响 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 影响 注意的对象过于复杂则疲劳可能会迅速出现 注意也会减弱。
过于复杂的对象易引起疲劳
2.注意的分配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 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
压抑说 提取失败说
上图显示的是1977年在美国法庭误判的一个实例。左边照片本人名叫艾德华·杰克逊,是 真正的强奸犯,右边照片本人名叫威廉·杰克逊,是冤枉的。只因两人相貌极为相似,又 是同姓,被当事人指证,百口莫辩,被判入狱。直到1982年真正的罪犯被警方逮捕后, 威廉·杰克逊5年的冤狱才得到平反。(记忆歪曲)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读了这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的第六章关于记忆的内容,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大脑仓库的大门,那感觉老奇妙了。
这一章首先让我惊到的是,原来我们的记忆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有点调皮的小怪兽。
它不是那种简单的一个大盒子,东西往里一扔就完事儿了。
记忆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呢,就像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种分类。
短期记忆就像是个小驿站,信息在这儿短暂停留,就像我们临时记个电话号码,要是不赶紧把它挪到长期记忆这个大仓库里,那它很快就像一阵风似的溜走了。
我就想起自己有时候刚听完一个电话号码,还没来得及存,下一秒就忘了,原来这就是短期记忆在搞鬼呀。
说到长期记忆,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庞大的地方。
这里面又分了好多不同的小房间,像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就像是个知识的宝库,什么“地球是圆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这些知识都存在那儿。
我就感觉自己的语义记忆就像个乱乱的书架,有时候找个知识得翻半天。
而情景记忆呢,那就是专属于我们个人经历的小天地。
就像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大象那兴奋劲儿,那画面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这就是情景记忆的魔力。
每次回想起来,都感觉特别温馨又有趣。
然后呢,这记忆的存储和提取也特别有意思。
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信息拿出来的。
就好比你把东西胡乱堆在仓库里,想要找的时候,要是没有点线索,那可就难喽。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死活想不起来一个事儿,但是只要有点小提示,就像突然找到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一样,“哗”地一下就想起来了。
比如说,我总是想不起一部老电影的名字,但是别人一说主演是谁,我立马就能想起来。
这就像是记忆在跟我们玩捉迷藏,而提示就是找到它的小诀窍。
记忆还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呢。
比如说情绪,开心的时候记东西好像就特别快,那些快乐的经历就像带着小翅膀一样,“嗖”地就飞进记忆里了。
但是呢,要是情绪特别低落或者紧张,记忆就像被乌云遮住了一样,变得迷迷糊糊的。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的时候紧张得要死,背过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一出考场就全想起来了,可把我气得够呛。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人体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等以
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脑中。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过程。
(精细复述)
因此需要记忆的参与;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人的动作技能、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都必须依靠记忆,才会有经验的累计。 人的记忆联系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学习、工作
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进行的划分。 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引起个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
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其基 本形式。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①人对外界的信息能主动进行编码; ②人是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 ③记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个体保存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 验的过程才叫记忆。(立传,写日记,写博客)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 在知觉、解决复杂问题中,个体的过去经验有重要作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因素干 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 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 影响。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通常通过语言传 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需要意识的参与。
复述和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以备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 重新进入短时记忆中。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记忆一、选择题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A.0.25秒—4秒B.5.25秒—10秒C.10.25秒—15秒D.15.25秒—20秒2. 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保持、再认或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 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4.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5 B.5-7 C.7-9 D.5-9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为主。
A.视觉形式B.听觉形式C.语义形式D.表象形式6.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是()。
A.反响回路B.长时作用C.突触结构D.细胞集合7.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
A.感觉登记B.视觉记忆C.图像记忆D.感受记忆8.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一个区别是A.感觉记忆不使用声音编码B.感觉记忆存贮的信息完全不受新信息的干扰C.短时记忆不易消退D.以上都不对9.乔治·斯伯林用()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10.斯伯林(G.Sperling)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
A.一次约4或5个项目B.约7.2个项目C.黑白信息D.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11.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
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长时记忆D.技能记忆12.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中的。
A.情景记忆B.程序性记忆C.语义记忆D.陈述性记忆1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
A.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B.形象编码和逻辑编码C.语义编码和听觉编码D.听觉编码和表象编码14.保持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15.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06章记忆

习惯化
敏感化
坎德尔用海兔证明,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均发生在突触部位。
➢ 学习与连接感觉神经细胞和产生保护性反射肌群活化的神经细 胞之间的突触加强有关。较弱的刺激形成短期记忆,一般持续 数分钟到数小时。“短期记忆”的机制是由于离子通道受影响, 使更多的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由此,导致神经突触释放更多 的神经递质,从而使反射加强。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信息贮 存过程中突触效应增强的客观电生理指标
➢ 突触前神经元受到短时间的快速重复刺激后,在突触 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突触后兴奋电位 的增强,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幅度增高、斜率加大。
在海马的脑片上给Schaffer侧支单个的脉冲刺激,在 CA1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然后给 Schaffer侧支强直刺激(50-100个100HZ的电脉冲), 再用单个脉冲刺激时,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强 直刺激前大的多。这种增强现象可持续数小时或几天。 这种增强的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
➢ 按照内容和加工方式等又可以划分为多重记忆系 统。
➢ 二者如何整合?
Tulving(1995): SPI模型——将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两种分
类方法进行了整合。
➢ SPI分别指序列(serial)、平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 ➢ 首先,信息的编码是序列进行的,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可以成为其
➢ 当外界刺激作用环路的某一部 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 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 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 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
➢ 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 理基础。
白鼠跳台实验 (Jarcik 等):反响 回路可能存在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读了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的第六章关于记忆的内容,就像是在大脑这个神秘的迷宫里来了一场探险之旅,那感觉真是既新奇又充满惊喜,还夹杂着一丝“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
这章一开始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导游,带着我一点点揭开记忆神秘的面纱。
以前我觉得记忆就像是个简单的小盒子,想记住的东西就放进去,要用的时候拿出来。
可读完这章才知道,我这个想法就像把宇宙当成一个小弹珠一样天真。
记忆它可是个超级复杂的系统,有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协同工作呢。
比如说感觉记忆,这就像是大脑的“前台接待员”,超级迅速地把外界的各种信息都接收进来,不过这个接待员有点粗心,很多信息就像一阵风,匆匆吹过就没了,只留下那些引起大脑注意的信息能继续“通关”。
这就好比在一场热闹的派对上,各种声音、颜色、气味一股脑儿全涌进来,但你可能只会注意到那个突然响起的特别的音乐或者特别漂亮的装饰。
然后是短时记忆,这个环节就像是一个临时的“小仓库”。
它的容量小得可怜,就像个小抽屉,只能装那么有限的几个东西。
我一边读就一边在心里偷笑,怪不得我背电话号码的时候,如果不赶紧写下来或者多重复几遍,一转眼就忘了,原来是这个小仓库太容易“满仓”了。
这个短时记忆也有它的小妙招,通过不断地复述,就像给那些信息办理“延期居住”手续一样,可以让它们在这个小仓库里多待一会儿。
而长时记忆呢,那简直就是大脑的“超级大仓库”。
这里面的信息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就像一个堆满了宝藏的神秘山洞。
长时记忆存储的时间超长,就像那些古老的传说一样,能流传很久很久。
但是这个大仓库也有点小脾气,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轻松地被送进去。
有些信息得经过深度加工,就像是要给这些信息打造一个特别的通行证,才能被它收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知识死记硬背不行,非得理解透彻了才能牢牢记住。
书中还提到了记忆的一些小故障,比如说遗忘。
遗忘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总是在你最需要某个记忆的时候把它藏起来。
有时候是因为记忆痕迹随着时间淡去了,就像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慢慢冲刷掉;有时候是因为其他记忆的干扰,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捣乱,把原本整齐排列的记忆打乱了。
普通心理学记忆

case: H.M缺少将短时记忆转到长时记忆
的能力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2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触 结构的改变, 而且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 物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核糖核酸及某些 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一)核糖核酸
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 结构来承担的, 海登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 息的“存储所”, 认为RNA(核糖核酸)和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记所化学分子载体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3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二、感觉记忆 三、短时记忆 四、长时记忆 五、遗忘
2024/7/29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第四节 内瘾记忆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存储、 提取)。
2.记忆的种类: 按其内容可分为:
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
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P213白鼠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0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突触结构: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 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由于涉及到结 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 要不断的巩固。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 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储在大脑中。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
(一)复述
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防止发生遗忘。 两种形式: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有
机械复述:将短时记忆中信息不断简单复述; 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 有的经验建立联系。
(二)遗忘进程:时间有限,得不到复述,迅速遗忘。
(三)遗忘的原因:干扰还是消退?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一)再认 1、定义: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 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 2、再认的条件 1)对事物的认知速度和确定程度很大程度取决记 忆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与再认的场合因素有关
(二)回忆 1、定义: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过去经历过的 事物。 由一定的外在条件引起,受主体当前的动 机、情绪和活动内容的制约,并指向一定的 目标。它包括对过去经验的搜寻和对寻找到 的事物的判定。 2、种类 1)按有无预定回忆任务及是否需要意志努 力,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 无意回忆是无预定的回忆任务,也不需要意 志努力,是自发生产的; • 有意回忆往往是有特定的回忆任务,需要意 志努力。 2)按是否借助于中介性联想,又可分为直 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短 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 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 特点,其容量约为7±2个组块 (chunk,单元)。
•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 脑中保持 1 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 记忆。 • 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 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 三者的关系。
•
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 照原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
2 4 7 1 9 7 3 6 0 2 6
H
J
M
R
O
S
F
L
B
T
W
198020031867179821937 1980,2003,1867,1798,1937 FEEDARTGOALBMWCHIN FEED—ART—GOAL—BMW—CHIN
• 记忆的基本环节有识记、保持、 回忆与再认。 • 识记就是去记,即与所要记忆的 事物接触,接受它的刺激作用并 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 • 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即为 编码。
• 编码(encoding):指个体在讯息处理 时,经由心理运作,将外在刺激的物理 性特征(如声音、形状、颜色等等), 转换成另一种抽象的形式,以便在记忆 中贮存并备供以后取用的心理表征 (mental representation)。 • 所谓心理表征,亦即经心理运作 , 将外 在世界的物理特征,转换为心理事件, 以便处理与记忆的历程。例如:在学习 与记忆事物时,用抽象的文字或符号代 表具体事物,以便在心理上运作处理, 就是心理表征。
•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 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 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 忆。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 括对知觉的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 需多次尝试后才逐渐获得。
• 视觉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
Sperling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实验: 整体报告法:同时呈现若干数字,呈现时间 50ms,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报告所呈现的 数字,尽量多。 实验过程: 1,4,7,3,6,9,12,5,8,10
50ms
实验结果:Number<4,全部正确报告; N≥ 5,正确率下降,平均为4.5。
• 听觉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学生看教材后填补)
• 感觉记忆的存储
可 达 到 的 字 母 数
10 8 6 4 2 0 0.15 0.3 0.5 1 再现声音信号延迟的时间
•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条件:注意
第四节 短时记忆
• 短时记忆的编码 1、编码形式 2、影响编码的因素 •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 1、复述 2、遗忘进程 3、短时记忆的遗忘 •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组块(chunking)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有 意义的单元的加工过程(ler,1956)。通过组块 可以扩大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 效率。 例如,请你观看下列字母5秒钟: AEEEGGIIIILNNNNRRSSTT然后,请你盖住上述字母,并 试着写下这些字母(顺序不限)。尽管相同字母被排在 一起,且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你仍然难以将它们全 部记住,因为这21个字母大大地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 量。 然而,同样是这些字母,如果以下列方式呈现: LEARNING IS INTERESTING(学习)(是)(有趣的)现在, 你想记住这些字母便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它们已被 “组块”,变成了三个有意义的词(三个信息单位,而 不是二十一个),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一个信息 单位)。
• 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 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 推理为内容的记忆。人们对客观事物和 现象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后,获得对 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 这种认识不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而是 以词语逻辑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当需 要时就可把有关的内容以词语逻辑形式 再现出来。 •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 和逻辑性。
•第七章 记忆
教学目标
• • • • 掌握记忆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了解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理解记忆的作用及记忆系统和加工过程 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概念, 重点难点包括局部报告法主要说明何问题? 为何短时记忆的信息会发生遗忘?影响长 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 了解有关遗忘原因的几种学说; • 掌握内隐记忆的概念及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 识记和保持的功能最后要体现在再作用 上,这相当于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检索和 提取,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有回忆与再认。 • 回忆与再认是经验恢复的过程。回忆, 即对所保持的东西能够回想起来。能回 忆,说明我们所识记的东西保持在自己 头脑中,或者说已经记住了。但有时不 能回忆出识记过的内容,并不说明完全 没有保持,还可用再认等其他方法来检 测。再认,就是当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 出现时,能认出它。
三、记忆的作用
• 基本心理过程,和其他心理活动密 切相关; • 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 联结着人类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未 来,是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 机能。
•
外界 刺激
四、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
存储
感觉记忆 编码 短时记忆 提取 长时记忆 新异刺激 选择性注意
人类记忆的模型
•
五、记忆的基本环节
)
Aa AA
字母时间间隔(s)
• 影响编码的因素
1、觉醒状态 测定记忆广度(memory span)以数字材料为 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呈现 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 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 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2、组块 3、加工深度
• 再如:在学习文字时,按单 字之形状、声音、意义、分 别编成意识中的形码、声码、 意码,以便于心理上运作处 理,也是心理表征。 • 识记可以是一次的,也可以 是多次的,多次的识记在信 息加工理论中称之为复习。
• 保持就是把所识记的东西纳人到 自己的经验体系中,以备后用。
• 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保持即为 储存。
(三)回忆与再认的关系
2、组块
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chunk)作为测 量单位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 英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 用来作为组块。 • 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 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 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
• 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 有人(如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 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 — 5个组块。短时记 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 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 制
• 一、记忆的脑学说 1、整合理论 2、定位论 3、记忆的SPI理论 •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1、编码形式 2、视觉的感觉记忆 3、听觉的感觉记忆 二、感觉记忆的存储 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 感觉记忆的编码: • 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 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 编码时间短暂,但为信息的记忆 进一步加工提供可能性。 • 记忆容量较大,大部分信息因来 不及加工而迅速消失,只有一部 分信息由于注意得到进一步加工, 并进入短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1、平行扫描 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3、完全系列扫描
第五节
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概念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 1、编码形式
语义编码 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主观组织
2、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
编码的意识状态 加工深度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
1、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2、信息储存的条件和方法
•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 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种情境或 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 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物的感 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 合在一起,保存在人脑中。回忆 时,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 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 • 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 和情境性等特点。
• 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 统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性熟练 技巧为基础。 • 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 记忆从内容上分为以上几种。但这种划 分只是为了把问题讲清楚,在实际生活 中,各种记忆都是掺杂在一起的。在学 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考虑上述 几种记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