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五 酶的基本性质

实验五 酶的基本性质

实验一酶的性质研究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因此也叫生物催化剂。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多样的酶,从而使生物体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完成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酶有的是单纯蛋白质,有的是结合蛋白质。

因此,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叫做辅酶或辅基。

习惯上,将与蛋白质结合的紧而不易分离的非蛋白部分称为辅基,辅基不能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而将与蛋白质结合的不紧而易分离的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酶,辅酶可以通过透析的方法从酶分子中除去。

目前许多酶已经能够制成结晶。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特异性)。

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作用称为酶的激活作用,使酶的活性增加的一些物质称为酶激活剂;能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作用称为酶的抑制作用,使酶的活性减弱的一些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激活剂与抑制剂常表现某种程度的特异性。

,物质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在机体中了解温度对没活性的影不断进行着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绝大多数都是在酶的影响下进行的。

所以,生活机能在某种程度内可以说是由机体内酶类的含量及活性决定的。

食品、发酵、制药、制革、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以及临床检验等都和酶有密切关系。

因此,酶的研究在生物化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进一步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二原理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

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就加快一倍左右,通常用温度系数表示,一般情况下的温度系数约等于2,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

另一方面,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

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

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的最适温度。

酶性质实验报告结果现(3篇)

酶性质实验报告结果现(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酶的专一性、激活剂与抑制剂的作用以及酶的最适温度。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酶、葡萄糖酶、果糖酶、淀粉、葡萄糖、果糖、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硫酸铜、碘液、苯酚、乙醇等。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三、实验方法1. 酶的专一性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与淀粉、葡萄糖、果糖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检测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

2. 激活剂与抑制剂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硫酸铜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

3. 酶的最适温度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的专一性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效果明显,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催化效果较差。

这表明淀粉酶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2. 激活剂与抑制剂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钠对淀粉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这说明氯化钠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激活剂,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抑制剂。

3. 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淀粉酶在40℃时的活性最高,而在其他温度下,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这表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

五、讨论与心得1. 酶的专一性是酶催化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实验验证了淀粉酶对淀粉的专一性,为后续研究酶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激活剂和抑制剂在酶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发现氯化钠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激活剂,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抑制剂,为酶的调控提供了参考。

实验三酶的基本性质

实验三酶的基本性质
5
二、原理 (三)酶的激活和抑制
酶的活性常受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硫酸铜为其抑 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具有 特异性。
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 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达到1/3饱和度时就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 活性。
实验三 酶的基本性质
(P85)
1
酶的定义: 是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生
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 催化下进行的。 酶的特点: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节控制等特 性。 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可影响酶的活性。
2
一、目的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 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反应10min 冷却3min 碘液(滴)
管号
1
2
3
1
1
1
0℃
37℃ 100℃
2
2
2
1
1
1
0℃
37℃ 100℃
流动水冷却
1
1
1
9
四、实验方法
(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项目
管号
1
2
3
pH5.0缓冲液(mL)
3
/
/
pH7.0缓冲液(mL)
/
3
/
pH8.0缓冲液(mL)
/
/
3
1%淀粉液(含0.3%NaCl)(mL)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实验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目的】观察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原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生成的产物也就不同。

此外,激活剂、抑制剂也能影响淀粉酶活性,影响淀粉的水解。

因此可根据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加碘呈现的不同颜色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从而验证了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淀粉I2 【操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3.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结果及分析】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说明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篇二: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酶的催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 学习酶活力测定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酶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活力,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制剂- 底物- 水浴锅- 移液器- 计时器- pH计- 温度计2. 实验仪器:- 酶活力测定仪- 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 酶活力测定:- 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力。

- 将底物溶液和酶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反应。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 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酶活力。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在0℃、25℃、37℃、50℃、70℃等不同温度下测定酶活力。

- pH值:在pH值分别为3、5、7、9、11的缓冲溶液中测定酶活力。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底物浓度,测定酶活力。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酶浓度,测定酶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力测定结果:- 在不同温度下,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7℃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在不同pH值下,酶活力在pH值为7时达到最大值,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力降低。

-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温度: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酶失活。

- pH值:酶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不同酶的最适pH值不同。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六、实验结论1. 酶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2. 酶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酶的催化活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加深对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

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酶催化反应速率比无机催化剂快10^3~10^17倍。

2.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

3. 温和性:酶催化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2)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3)指示剂:碘液、酚酞等。

2. 仪器:(1)恒温水浴箱(2)试管及试管架(3)移液器(4)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碘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 酶的专一性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 酶的专一性实验: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而对蛋白质无催化作用,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NaOH溶液对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证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

4 酶 (Enzyme)

4 酶 (Enzyme)

5)酶的转换数:
酶的转化数(turnover number,即kcat)是 它的最大催化活性的一种量度。 kcat定义为: 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分子的酶在单位时间内 催化底物分子转变成产物的数量。转换数也称 为酶的分子活性(molecular activity)。
对于在简单的米-曼氏方程情形下(只有 一种ES复合物),假定反应混合物中的酶浓度 ([ET]或[E0])是已知道, 在饱和的[S]下,
一. 命名原则 1、习惯命名 例如:乙醇脱氢酶 2.、系统命名的原则 ●应标明酶的所有底物及催化的性质,并用︰ 符号把底物分开。例如:乙醇︰NAD+脱氢酶. ●不管催化正反应还是逆反应,一般都用同一 名称。 ●如果所催化的反应包含二种变化,则尽可能 用同一种变化来表示,另一个功能附后。例如: L-谷氨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该酶的系统命名 是 谷氨酸︰NAD+脱氢酶(脱氨)。
该酶的系统命名是 谷氨 酸︰NAD+脱氢酶(脱氨)
二、酶的分类
1、氧化还原酶类: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A· + B → A + B· 2H 2H
这类酶包括需氧 脱氢酶、氧化酶 和不需氧脱氢酶
2、转移酶类: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插 入4-2b): AB + C ←→A + BC
3、水解酶类:催化水解反应: AB + HOH →AOH + BH (可视为一类特殊的转移酶)
③对于讨论酶的催化效率来说,最有用的参
数应该包含kcat和Km两者。 根据米氏方程的推导
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酶作用环境的pH可以影响酶蛋白的结构﹑ 酶活性部位的解离状态﹑辅酶的解离以及底物 分子的解离,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对 底物的催化效力。 一般来说,酶只在一个有限的pH范围内是 活泼的。大多数酶只有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 它 的 催 化 活 性 是 最 大 的 。 这 一 pH 称 为 最 适 pH (pH optimum)。

酶的专一性实验报告

酶的专一性实验报告

酶的专一性实验报告篇一:实验酶的活性及专一性测定实验七酶的活性及专一性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酶的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对底物催化的专一性。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能专一的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

麦芽糖或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能使班氏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亚铜,并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且蔗糖本身不是还原糖,所以不能与班氏试剂作用呈色,以此证明酶催化底物的专一性。

三、器材及试剂1. 器材:试管、试管夹、样品杯、滴瓶、温度计、恒温水浴锅,冰箱等。

2. 试剂:(1)0.5%淀粉溶液(含0.3%NaCl):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5ml蒸馏水调成糊状,徐徐倒入80ml煮沸的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待其溶解后,加0.3gNaCl,加蒸馏水至100ml。

此液应新鲜配制,防止细菌污染。

(2)2%蔗糖溶液:称2g蔗糖,加蒸馏水至100ml溶解。

(3)班氏试剂:溶解结晶硫酸铜17.3g于100ml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水至150ml为A液。

取柠檬酸钠173g和无水碳酸钠100g,加蒸馏水600ml ,加热溶解,冷却后加水至850ml为B液。

将A液缓慢倒入B液中,混合即可。

(4)稀释唾液: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再含蒸馏水15ml作咀嚼运动,2分钟后将稀释唾液收集于样品杯中备用。

(5)碘-碘化钾溶液:四、实验方法1.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唾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号1-6,取1ml唾液加入1号试管,加水稀释10倍后从中取出1ml加入2号试管,依次梯度稀释。

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然后向6支试管内同时加入1ml的0.5,的淀粉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恒温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计算酶的活性,用于后续实验。

2. 淀粉酶的专一性取3个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实验以此颜色反应观察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⑴蔗糖酶液(样品Ⅳ1:10稀释);
⑵新鲜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2、实验试剂
⑴蔗糖酶液(样品Ⅳ1:10稀释);
⑵唾液淀粉酶液(唾液1:200稀释)
⑶5%蔗糖(A.R.)溶液;
⑷0.5%淀粉溶液(含0.3%NaCl);
3
5%蔗糖溶液(ml)
3
蒸馏水(ml)
3
Benedict试剂(ml)
2
2
2
摇匀,沸水浴2~3分钟
记录观察结果
(二)淀粉酶专一性:
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
1
2
3
0.5%淀粉溶液(ml)
3
5%蔗糖溶液(ml)
3
蒸馏水(ml)
3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摇匀,37℃水浴10分钟
Benedict试剂(ml)
2
2
2
↘立体异构专一性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采用Benedict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
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 2H2O → 2NaOH + H2CO3
A、底物专一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酶的专一性;
2.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相对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
摇匀,沸水浴2~3分钟
记录观察结果
(三)蔗糖酶专一性:
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
1
2
3
0.5%淀粉(0.3%NaCl)溶液(ml)
3
5%蔗糖溶液(ml)
3
蒸馏水(ml)
3
蔗糖酶溶液(ml)
1
1
1
摇匀,37℃水浴10分钟
Benedict试剂(ml)
2
2
2
摇匀,沸水浴2~3分钟
记录观察结果
七、讨论、心得:
1、设计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第二组实验是为了验证淀粉酶的底物专一性;第三组实验是为了验证蔗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CuSO4+ 2NaOH → Cu(OH)2+ Na2SO4
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 Cu2O↓+ 2H2O +糖的氧化产物
↓ ↓ ↓
醛基 酮基 砖红色或红色
在分子结构上,淀粉几乎没有,而蔗糖全无半缩醛基,它们均无还原性,因此它们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被蔗糖酶水解,其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都为具有自由半缩醛羟基的还原糖,与Benedict试剂共热,即产生红棕色Cu2O沉淀。
物质。
本实验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颜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或抑制现象。淀粉经酶促水解为葡萄糖的不同阶段的产物与碘作用的颜色反应如下: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显蓝色显紫色显红色不显色不显色不显色
↓↓
还原性还原性
本实验中,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B、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激活剂、抑制剂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学习检定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激活剂: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的物质。
抑制剂: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
一些基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酶反应速度降低的
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的呈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和抑制现象。
淀粉+碘→蓝色
淀粉+淀粉酶Cl-或Cu2+水解产物 + 碘液 → 颜色变化
水解的程度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之变化来判断的。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1:200稀释)
2、实验试剂
2、抑制剂和变性剂是不同的。抑制剂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仅仅是降低其活性,除去后酶的活性恢复;而变性剂则会破环酶蛋白原有活性,使酶失去活性,是不可逆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
1
2
3
4
0.1%淀粉溶液(ml)
3
3
3
3
1%CuSO4溶液(ml)
1
1%NaCl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混匀,37℃水浴1分钟
KI-I2溶液(滴)
1
1
1
1
记录观察结果
七、讨论、心得:
1、本实验中,试管1是为了验证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2是为了验证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3是为了排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试管4是作为对照的。
⑴唾液淀粉酶(自制)
⑵0.1%淀粉溶液
⑶1.0%氯化钠溶液
⑷1.0%硫酸铜溶液
⑸1.0%硫酸钠溶液
⑹碘化钾-碘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1.试管及试管架
2.量筒
3.漏斗
4.脱脂棉花
5.点滴板
6.吸量管
7.恒温水浴(37℃)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号试管呈紫红色,2,3,4,5,6,7,8号试管均呈棕黄色,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为1 min。
⑸Benedict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1.漏斗;
2.脱脂棉花;
3.恒温水浴(37℃,100℃);
4.量筒;
5.试管及试管架;
6.烧杯;
7.吸量管。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㈠检查试剂
(二)淀粉专一性
(三) 蔗糖酶的专一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检查试剂:
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
1
2
3
0.5%淀粉(0.3%NaCl)溶液(ml)
2、三组实验中的蒸馏水都是作为对照用的。
3、淀粉溶液中0.3%NaCl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淀粉酶的活性,同时氯离子作为激活剂,可以增加酶的活性,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
4、试管要洁净,所有试剂加量要准确,加好试剂后要摇匀。使用试剂时不要人为造成试剂间的互相污染;试剂用好瓶盖要立即盖好,防止试剂间的互相污染。以免实验结果的错误。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