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钢铁吸氧腐蚀酸性条件的研究(1)
钢铁吸氧腐蚀的实验

钢铁吸氧腐蚀的实验
江秋阳
(重庆市巴蜀中学)
大家知道,钢铁由于电化学腐蚀造成的损失非常可观,而钢铁的电化锈蚀以吸氧腐蚀最普遍。
关于钢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可以这样做:
取动物胶(如骨胶)0.4克,加水10毫升于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动物胶完全溶解,制成溶胶后,稍冷却,在溶胶中加入酚酞溶液4至5滴,再加入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5至6滴,搅拌使之混和,取2寸长的铁钉除锈、洗净,浸于上述溶胶中,溶胶的体积以刚浸没铁钉为宜。
大约3至4小时后,可看到铁钉的顶部和尖端部分有蓝色沉淀,在铁钉的躯干部分显粉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铁钉的顶部和尖端部分有Fe2+产生,酚酞显红色是由于生成了OH-。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Fe —4e- == 2Fe2+O2 + 2H2O + 4e- == 4OH-
铁钉的顶部和尖端部分所以产生Fe2+,是由于金属处于拉紧状态(如弯曲、尖端等)部分活泼性高,易失去电子。
如果取弯曲的铁钉做上述实验,则在弯曲部位,尖端和顶部都有Fe2+产生。
做此实验时应注意两点:(1)配制溶胶不能太浓,太浓的溶胶冷却凝聚成的胶冻较结实,空气不易被吸收,实验现象就不明显;(2)铁钉浸于溶胶中不能太深,以铁钉刚要露出液面最好,否则,呈现实验现象的时间就太长。
钢铁锈蚀的条件

钢铁锈蚀的条件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和交通等领域。
然而,钢铁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发生锈蚀,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持其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钢铁锈蚀的条件。
1. 氧气:钢铁的锈蚀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氧气参与。
在大气中,氧气是充足的,因此钢铁暴露在空气中就容易发生锈蚀。
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分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加速钢铁的锈蚀过程。
2. 水:水是钢铁发生锈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中的溶解氧可以与钢铁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进而导致钢铁的锈蚀。
此外,水分中的离子也可以加速钢铁的腐蚀过程。
因此,潮湿的环境、水汽和液态水都会促进钢铁的锈蚀。
3. 盐:盐是导致钢铁锈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盐含有氯离子,它们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当钢铁暴露在含有盐的环境中,盐会与钢铁表面的水分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加速钢铁的锈蚀过程。
因此,海洋环境和含盐湿润的地区对钢铁的腐蚀更为严重。
4. 酸性环境:酸性环境也是钢铁锈蚀的条件之一。
酸能够与钢铁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进而形成溶解的金属离子和气体,加速钢铁的腐蚀。
工业生产中的酸性废水和酸雨都会对钢铁的锈蚀起到促进作用。
5. 温度:温度对钢铁锈蚀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般情况下,较高的温度会加快钢铁的腐蚀速度,因为化学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更快。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低温也可能导致钢铁的锈蚀,因为低温下水分会凝结在钢铁表面,形成钢铁锈的条件。
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钢铁材料。
例如,在海洋环境中使用钢铁材料时,可以采用防腐蚀涂层或使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
此外,定期维护和清洁钢铁材料,保持其表面干燥也是防止锈蚀的重要措施。
钢铁锈蚀的条件包括氧气、水、盐、酸性环境和温度等因素。
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预防钢铁的锈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持其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环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以确保钢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有关钢铁吸氧腐蚀酸性条件的研究(1)

檸殠
· 30 ·
檸檸檸檸殠
马宏佳
2
杨
飞
3
3. 5 介质情况下铁的腐蚀实验。实验图形见图 2。 5 理论解释 分析实验采集得到的图形, 我们可以发现: pH = 2 时, 压强呈现上升趋势, 实验现象表现为析 氢腐蚀; pH = 4 时锥形瓶内压强下降, 实验现象表 现为吸氧腐蚀; 而 pH 在 2 至 4 之间, 压强先降低 后升高, 实验现象表现为先发生吸氧腐蚀 , 后析氢 腐蚀。当然具体发生何种类型的腐蚀还得结合理 论数据来说明。 以 pH = 4 为例, 此时铁与杂质发生的腐蚀行为, 是发生析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蚀还是吸氧腐蚀呢? 一方面取决于氢 离子和溶解氧哪个先在电极上放电。从热力学观点 来看, 可通过比较两个反应的电极电势来进行解释。 下面计算 pH = 4 时体系的电极电势。 ( 1 ) 若发生吸氢腐蚀 - 2+ 负极: Fe – 2e = Fe 0. 440V
· 32 ·
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 Vol. 29 ,No. 7 , 2013
( VENIER LabPro) 、 BTA ) 、 气体压力传感器 ( GPS计算机及其相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 ( Logger Pro) 。 3 实验步骤 3、 4、 5、 6 的醋酸溶液和 pH ①配制 pH 为 2 、 为 7 的饱和食盐水。 ②将气压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三者相 连接。打开 Logger Pro 数据采集软件。 ③将 1. 5g 铁粉和 0. 5g 碳粉相混合, 倒入锥 滴加醋酸润湿表面, 插入气压传感器, 采 形瓶中, 集实验数据。 4 实验图形 3、 4 的图形变化趋 从图 1 中, 我们发现 pH = 2、 势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又补做了 pH = 2. 5 和 pH =
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实验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实验结论: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氧气浓度、 溶液流速等,这些因素可以加速或减缓腐蚀速率。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控制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需要综合考 虑多种因素,如酸的类型、浓度、温度、金属种类、环境因素等。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将金属材料置于酸性溶液中,观察并记录金属腐蚀的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程度和规律,得出实验结 论。
金属材料的处理与实验操作
金属材料的准备: 选择所需金属材料, 并进行表面处理, 如清洁、打磨等
酸性物质的准备: 选择适当的酸性物 质,并进行浓度、 温度等条件的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环境中,金 属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 子而被腐蚀。
电化学腐蚀:在酸性介质中,金属 表面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 导致金属表面被腐蚀。
不同金属在酸性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差异
实验目的:探究 不同金属在酸性 环境中的耐腐蚀 性能
实验原理:金属 的腐蚀是由于其 与周围介质发生 化学或电化学反 应而引起的破坏。 酸性环境会加速 金属腐蚀的过程。
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数据分析方法:描 述性统计、方差分 析、回归分析等
图表类型选择:柱 状图、折线图、饼 图等
数据可视化原则: 简洁明了、突出重 点、避免歧义
图表制作技巧:合 理布局、选用合适 的颜色和字体、添 加图例和标签等
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
实验结果:酸性物质对金属的 腐蚀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对比实验设计

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对比实验设计引言铁的腐蚀是工程领域中一个常见而重要的问题。
在不同环境中,铁能够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这对于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将对比探究铁在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条件下的腐蚀行为,从而深入了解这两种腐蚀类型的差异和机理。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1.比较铁在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2.探索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机理差异。
实验材料与设备•铁试样;•实验室用水;•氢气源;•氧气源;•电化学测量系统(如电化学工作站);•pH计;•实验容器(如玻璃容器);•电极(如铂电极)。
实验步骤1. 制备铁试样1.从纯铁块中切割出适当大小的铁试样;2.用酒精清洗试样表面以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物;3.用实验室纸巾擦干清洗后的试样。
2.准备吸氧腐蚀实验条件1.在一个实验容器中加入足够的实验室用水,使得铁试样能够完全浸入其中;2.将实验容器放置在电化学测量系统中,以便对腐蚀行为进行实时监测;3.使用pH计测量实验容器中水的酸碱性。
3. 实施吸氧腐蚀实验1.将铁试样完全浸入实验容器中的水中;2.打开氧气源,将氧气通过气体进口通入实验容器中,维持一定的流量(如1mL/s);3.开启电化学测量系统,开始实时监测铁试样在吸氧腐蚀条件下的腐蚀行为;4.同时记录实验容器中水的pH值的变化。
4. 准备析氢腐蚀实验条件1.在一个实验容器中加入足够的实验室用水,使得铁试样能够完全浸入其中;2.将实验容器放置在电化学测量系统中,以便对腐蚀行为进行实时监测;3.使用pH计测量实验容器中水的酸碱性。
5. 实施析氢腐蚀实验1.将铁试样完全浸入实验容器中的水中;2.打开氢气源,将氢气通过气体进口通入实验容器中,维持一定的流量(如1mL/s);3.开启电化学测量系统,开始实时监测铁试样在析氢腐蚀条件下的腐蚀行为;4.同时记录实验容器中水的pH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吸氧腐蚀实验结果1.记录铁试样在吸氧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2.观察实验容器中水的pH值的变化,分析其与腐蚀速率的关系;3.将吸氧腐蚀实验结果与析氢腐蚀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钢铁锈蚀原因探究

铁轨的锈蚀
锈蚀的轮船
为了减少损失, 需要探究钢铁锈 蚀的原因
各种铁制品的锈蚀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有哪些? 生活感知: 生活中生锈的钢铁都处在什么环境中? 提出猜想: 裸露在空气中、浸泡在水里 设计实验:
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 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水共同反 应的结果。 交流反思: 想想看,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因素会使其生 锈?有哪些防护措施?
【钢铁锈蚀的原因】
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铁锈疏松多孔, 不仅不能防止钢铁制品与空气、水接触,还 会把空气和水分保留在钢铁制品的表面,进 一步加剧钢铁的锈蚀。所以钢铁制品表面的 铁锈应及时除去。 为防止生锈可在其表面喷涂油漆或采用 其他防锈蚀的措施。
实验
步骤
将洁净的铁钉放入 干燥的试管中,并 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口
将洁净的铁钉全部 浸没在煮沸过的蒸 馏水中,并滴入一 层植物油(或加满 水用橡皮塞密封试 管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将洁净铁钉的一半 放入蒸馏水中,试 管敞口放置。
铁钉生锈, 现象 铁钉不生锈 铁钉不生锈 且液面附近 生锈最重
back
影响钢铁生锈的因素:
钢铁的纯度、环境的温度和酸碱性也是 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如:酸、氯化钠等物 质能加速钢铁的生锈。
【钢铁锈蚀的原因】
钢铁锈蚀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共同反应 的结果,铁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这是铁易 锈蚀的内因,有些不活泼的金属不易与氧气 等反应,所以抗腐性强。但有些金属的化学 活动性比铁强,抗腐蚀性却很强,如铝、锌 等,这是因为它们与氧气反应后形成致密的 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锌等进一步被氧化。
对钢铁吸氧腐蚀过程的实验探究

对钢铁吸氧腐蚀过程的实验探究作者:陆燕海江旭峰来源:《化学教学》2016年第11期摘要:重新审视了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过渡期现象。
从金属表面显微尺寸的电化学不均匀性、电解质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差等角度,对盐水滴实验出现过渡期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与实证探究,认为钢铁发生盐水滴腐蚀需经历四个阶段,此结果有助于增进一线教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与局部腐蚀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钢铁吸氧腐蚀;盐水滴实验;过渡期现象;实验探究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1–006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问题的背景金属在潮湿空气里会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而被腐蚀。
自然条件下,由于金属表面水膜的酸性一般不强且有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于其中,因此吸氧腐蚀通常是金属主要的腐蚀方式。
苏教版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5中有关钢铁吸氧腐蚀的实验内容为:取一片铁片,用砂纸擦去铁锈,在铁片上滴1滴含酚酞的食盐水(如图1),静置1~2min,观察现象。
一般认为,液滴中心区域的O2浓度小,Fe充当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液滴边缘区域O2浓度大,钢铁中所含的杂质碳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液滴外缘碱性增强,可以看到一个红圈,久置又会出现铁锈环。
我们多次细致地重复进行该实验后发现,在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初始阶段,盐水滴中心部位会出现点状的红色分布,后又逐渐褪去,后期才会在液滴边缘出现稳定的红圈。
文献查阅后发现,教学同行们关于盐水滴实验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实验装置改进、实验条件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1~5],关于吸氧腐蚀实验过渡期现象的观察与探讨迄今仍为空白。
自然条件下,滴有盐水滴的铁片在发生吸氧腐蚀时受到金属表面显微尺寸电化学不均匀性、电解质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差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实验中的变红与生锈的稳定态现象并非一蹴而就。
本文拟通过对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过渡期现象的审视与实证研究,旨在增进我们对真实状态下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与局部腐蚀的理解,从而提升化学同行们对盐水滴实验的操作与教学调控能力。
钢铁腐蚀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钢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腐蚀速率的差异。
3. 学习腐蚀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钢铁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主要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两种类型。
本实验主要研究吸氧腐蚀过程,其基本原理如下:1. 钢铁表面与腐蚀介质(如氧气、水分等)接触,形成微电池。
2. 在微电池中,钢铁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Fe2+离子。
3. Fe2+离子在腐蚀介质中进一步氧化生成Fe3+离子,并与腐蚀介质中的阴离子反应生成腐蚀产物。
4. 腐蚀产物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腐蚀层,阻碍腐蚀的进一步进行。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腐蚀试验箱、电子天平、腐蚀速率测定仪、电化学工作站、恒温水浴锅等。
2. 材料:钢铁试片、腐蚀介质(如NaCl溶液、H2SO4溶液等)、砂纸、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将钢铁试片用砂纸打磨干净,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
2. 将打磨好的试片放入腐蚀试验箱中,分别设置不同的腐蚀介质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3. 将腐蚀试验箱中的试片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所需温度,使腐蚀介质达到预定温度。
4. 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设置合适的腐蚀电流,将腐蚀试验箱中的试片与腐蚀介质连接,进行腐蚀实验。
5.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用电子天平称量试片的质量,记录腐蚀前后的质量变化。
6. 实验结束后,用腐蚀速率测定仪测定试片的腐蚀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不同腐蚀介质条件下,钢铁的腐蚀速率如下:- NaCl溶液:腐蚀速率为0.5mm/a- H2SO4溶液:腐蚀速率为1.2mm/a- 蒸馏水:腐蚀速率为0.1mm/a(2)不同环境条件下,钢铁的腐蚀速率如下:- 温度:20℃时,腐蚀速率为0.3mm/a;40℃时,腐蚀速率为0.6mm/a- 湿度:50%时,腐蚀速率为0.2mm/a;80%时,腐蚀速率为0.5mm/a2. 结果分析(1)腐蚀介质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NaCl溶液和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蒸馏水,说明腐蚀介质中的离子浓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问题的提出
人结合学生探究实验, 找出了洋葱根尖预处理实 。 验最佳效果的途径 2 研究的方法 1 ) 运用对照实验法进行实验 让每班学生( 高二年级共 14 个班, 每班 35 ~ 40 人) 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成 5 个大组( 见表 1) 。 每个组做数个根尖, 每个根尖随机拍摄 5 张
“制作并 观 察 植 物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的 临 时 装 片” 是浙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 Ⅰ 中的一个学生实 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有个感性的认识, 从而获取细胞增殖与分化的 理论基础, 但往往因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 分裂期的时间很短而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为此本
( VENIER LabPro) 、 BTA ) 、 气体压力传感器 ( GPS计算机及其相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 ( Logger Pro) 。 3 实验步骤 3、 4、 5、 6 的醋酸溶液和 pH ①配制 pH 为 2 、 为 7 的饱和食盐水。 ②将气压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三者相 连接。打开 Logger Pro 数据采集软件。 ③将 1. 5g 铁粉和 0. 5g 碳粉相混合, 倒入锥 滴加醋酸润湿表面, 插入气压传感器, 采 形瓶中, 集实验数据。 4 实验图形 3、 4 的图形变化趋 从图 1 中, 我们发现 pH = 2、 势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又补做了 pH = 2. 5 和 pH =
· 32 ·
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 Vol. 29 ,No. 7 , 2013
+ - 正极: 2H + 2e = H2 + φ ( H / H2 ) = φ Θ 2 ( H + / H2 ) + 0. 0592 /2 lg [ H +] = - 0. 236V 2+ φ Θ ( Fe / Fe ) = -
E = φ + - φ - = - 0. 236V - ( - 0. 440V ) = 0. 204V ( 2 ) 若发生吸氧腐蚀 - 2+ 负极: Fe – 2e = Fe 0. 440V
檸殠
檸檸檸檸殠 实验园地
有关钢铁吸氧腐蚀酸性条件的研究
□ 朱鹏飞
1
1.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 214031 ; 2.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10097 ; 3. 浙江省宁海县学正中学 315611
摘 要 利用传感技术并结合理论计算探讨了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所需要 的 pH 范 围, 为 教师 进行 该 演 示实验提 传感技术 吸氧腐蚀 酸性条件
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1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 模块指出 : 在 一 般 情 况 下 ,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 膜酸性很 弱 或 呈 中 性 , 但 溶 有 一 定 量 的 氧 气。 此时就 会 发 生 吸 氧 腐 蚀 。 鲁 科 版 相 关 内 容 也 指出 : 在通 常 情 况 下 水 膜 酸 性 不 强 , 主要发生 水膜中 溶 解 的 氧 气 被 还 原 的 反 应 。 对 比 两 本 教材 的 内 容 , 如何去理解吸氧腐蚀发生的条 : pH 为 多 少 才 能 达 到 酸 性 件 酸性很弱或不 强 , 条件下 发 生 吸 氧 腐 蚀 的 条 件 。 笔 者 对 此 进 行 了实验研究 。 无论 是 发 生 何 种 类 型 的 腐 蚀 , 都 涉及到气体的放 出 和 产 生 , 因此笔者利用气压 传感器检测不同 pH 体系且密封环 境 下 铁 腐 蚀 的压强情况 , 借以 说 明 酸 性 条 件 下 析 氢 和 吸 氧 腐蚀发生的条件 。 2 实验仪器和药品 冰醋酸、 饱和食盐水、 炭粉、 铁粉、 数据采集器
+ - 正极: O2 + 4H + 4e = 2H2 O 2+ φ Θ ( Fe / Fe ) = -
φ ( O2 / H2 O ) = φ Θ ( O2 / H2 O ) [ H ] = 0. 983V
+ 4
+ 0. 0592 /4lg
E = φ + - φ - = 0. 983V - ( - 0. 440V ) = 1. 423V
探究洋葱根尖预处理最佳效果的途径
□ 连 波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 310018
摘 要 通过利用秋水仙素、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浸泡根尖, 球茎冷藏常温交替培养根尖, 离体根尖冷藏 的 预处 理 等 方 式 来
研究改变洋葱根尖细胞的前、 中、 后、 末期有丝分裂相指数。通过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记录结果、 统计数 据, 找 到 适 合 现阶 段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高中教学 材料的最佳预处理途径, 以达到提高实验观察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课题 冷藏常温交替培养法 洋葱根尖 预处理
檸殠
· 30 ·
檸檸檸檸殠
马宏佳
2
杨
飞
3
3. 5 介质情况下铁的腐蚀实验。实验图形见图 2。 5 理论解释 分析实验采集得到的图形, 我们可以发现: pH = 2 时, 压强呈现上升趋势, 实验现象表现为析 氢腐蚀; pH = 4 时锥形瓶内压强下降, 实验现象表 现为吸氧腐蚀; 而 pH 在 2 至 4 之间, 压强先降低 后升高, 实验现象表现为先发生吸氧腐蚀 , 后析氢 腐蚀。当然具体发生何种类型的腐蚀还得结合理 论数据来说明。 以 pH = 4 为例, 此时铁与杂质发生的腐蚀行为, 是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呢? 一方面取决于氢 离子和溶解氧哪个先在电极上放电。从热力学观点 来看, 可通过比较两个反应的电极电势来进行解释。 下面计算 pH = 4 时体系的电极电势。 ( 1 ) 若发生吸氢腐蚀 - 2+ 负极: Fe – 2e = Fe 0. 440V
《教学仪器与实验》 第 29 卷 2013 年 第 7 期
· 31 ·
图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降后升高, 且可以发现曲线变化的趋势较平缓 , 笔 者推测此时溶液体系中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存在 竞争。即使在曲线下降的时候也可能发生析氢腐 曲线上升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 但此时 蚀, 析氢腐蚀占据主要地位。 6 教学建议 教师在演示铁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吸氧腐蚀实 选取的醋酸 pH 应当大于 4 , 效果较明显。 验时, 此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O2 + 4H + 4e = 2H2 O。若演示铁在酸性条件下的吸氧腐蚀实
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 Vol. 29 ,No. 7 , 2013
图1
通过计算的数据可以发现当溶液的 pH = 4 时, 吸氧腐蚀反应的电极电势更大, 说明此时发生 吸氧腐蚀更容易, 反应的趋势更大。 当然铁腐蚀 行为的解释还需结合动力学数据来进行说明 。金 属腐蚀速度取决于有效电位和电阻 。当阳极金属 不断离子化的时候, 溶解氧和氢离子或其他氧化 剂不断地吸收电子, 腐蚀速度与上述电子流动速 度有关。结合气压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数据, 可以 认为在 pH = 4 及以上的条件下发生的主要为吸 氧腐蚀。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计算电极电势数据的 过程 中 , 代入的压力数据与实际情况并不一 致, 如发生吸氧腐 蚀 时 氧 气 的 实 际 压 力 应 该 只
5 有 0. 21 × 1. 01 × 10 Pa , 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 电极电势仅仅增加 用纯氧代替空气 中 的 氧 气 , 了 0. 01 V , 对 最 终 的 计 算 结 果 没 有 影 响, 所以
我们并没 有 对 氧 的 电 极 电 势 进 行 相 应 压 力 数 据的修正 。 那么在什么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吸氢腐蚀 3]指出氧气在较强的酸性并密封的 呢 ? 文献[ 条件下溶解度很 小 , 在进行正极上的还原反应 时, 极少量的氧不 会 影 响 氢 离 子 的 还 原 。 此 时 发生的 是 析 氢 腐 蚀 。 通 过 气 压 传 感 器 采 集 得 到的图像和数据表明 pH 小于 2 时 发 生 的 主 要 为析氢腐蚀 。 当 pH 在 2 到 4 之间的时候, 整个曲线先下
+ -
验, 则选取的醋酸 pH 应当小于 2 。 参考文献
1 2 3 4 宋心琦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反应原理. 北 2007 : 85 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磊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反应原理. 山东 2004 : 28 科技出版社, 贺礼坤. 对教材中钢铁腐蚀两个问题的讨论. 川北教育学院学 1994 ( 3 ) : 73 - 75 报( 自然科学版) ,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等. 无 机 化 学 ( 上册) [M] 2002 : 422 - 426 ( 收稿日期: 2013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