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体常见病变大全讲解材料
49_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课件

胼胝体变性
横断面: 胼胝体膝部、压部对称性高信号, 境界清楚 矢状面: 胼胝体弥漫性肿胀呈低信号
21 十月
• 影像学特征:
– 局限性大团状病变; – 占位效应或周边水肿较轻或没有; – 脱髓鞘病变表现为一个不完整的环状强化,灰质侧不强化; – 强化环:代表脱髓鞘的前缘,因此通常面对白质
– 胼胝体发育不良 合并脂肪瘤
21 十月 2023
脂肪瘤外周壳状钙化 其中含致密骨
位于中线 几Ⓖ对称的脂肪肿 块
44
胼胝体肿瘤
胼胝体体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21 十月 2023
45
胼胝体肿瘤
• 恶性:胶质瘤
22 十月 2023
46
胼胝体肿瘤
• 恶性:胶质瘤
22 十月 2023
47
胼胝体肿瘤
胼胝体胶质瘤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胼胝体解剖学概述
• 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 • 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维束 • 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 • 神经纤维在两半球中间形成弧形板
14 九月 2023
2
胼胝体解剖学概述
• 膝向下弯曲变簿称嘴部 • 前方弯曲部为膝部 • 中间为体部 • 后端为压部
14 九月 2023
– 侧脑室周边环绕的白质结构丢失同时导致侧脑室膨胀
– 主要是侧脑室三角区和枕角 – 侧脑室前角旁,由于尾状核头相对坚实,能够维持
– 侧脑室前角的正常形态
– 侧脑室体部变直、平行、分离
– 三脑室高位 – 半球间裂增宽
21 十月 2023
10
胼胝体发育不良
侧脑室平行分离,双侧三角区及枕角扩张
21 十月 2023
–胼胝体离断综合征:失用、失写、触觉命名不能、异手 综合征等
胼胝疾病详解

疾病名:胼胝英文名:callosity缩写:别名:老茧;callus疾病代码:ICD:L84概述:胼胝(callus,callosity)又称为老茧。
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为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一般无明显不适,通常对身体健康和工作无影响,解除原因后可消退。
中医亦称胼胝,俗称膙子,脚垫。
如《诸病源候论》手足发胼候记载:“人手足忽然皮厚涩而圆短如茧者,谓之胼胝。
”其病因中医认为是手足长期摩擦、压迫、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成。
流行病学:发生于手掌的胼胝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一般无自觉症状,由于素质,穿鞋不合适和摩擦,所致胼胝则以足跖多见,且常有压痛症状,多见于老年人。
病因:主要原因是长期机械摩擦和压迫。
也与个体素质、足部畸形以及职业及穿不适鞋有关。
发病机制:胼胝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为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原因后可消退。
临床表现:多见于成人,好发于掌跖等易受压或摩擦部位,尤以掌跖骨突起处多见,常对称发生。
皮损为境界不甚清楚的淡黄、蜡黄色、半透明扁平略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块,边缘较薄,中央较肥厚,皮纹明显,触之较硬。
一般无自觉症状,局部感觉迟钝,严重者可有轻度压痛。
遗传性疼痛性胼胝(hereditary painful callositie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发生在3~15 岁的青少年,随年龄增大而出现增厚的角质斑块,伴疼痛。
并发症:严重者可有轻度压痛。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角化过度,粒层增厚,真皮乳头变平,真皮轻度炎症反应。
诊断:成人,好发于掌跖等易受压或摩擦部位,尤以掌跖骨突起处多见,皮损为境界不甚清楚的淡黄、蜡黄色、半透明扁平略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块,边缘较薄,中央较肥厚,皮纹明显,触之较硬。
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1.鸡眼、跖疣见“鸡眼”节。
2.先天性掌跖角化症系先天性疾病,幼年发病至青春期增厚,呈对称弥漫性角质增厚并伴毛发角质等其他异常,治疗困难。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讲课文档

鉴别诊断
• 胼胝体梗死
➢多见于老年病人,可出现以运动、感觉、精神活动改变以及受累部位相应 的局灶性区域功能缺损为主的症状、体征。
➢影像上胼胝体梗死以压部多见, 其次是体部和膝部,病灶多呈偏侧性
分布, 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FLALR上为高信号,常具 一定占位效应,急性期病灶还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强化,有的甚至呈 均匀性强化。胼胝体梗死病灶周围可合并有部分出血灶(出现率约25 %),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片状高信号。磁共振波谱(MRS)成 像示胼胝体梗死中NAA 和Cho均不同程度下降,NAA 甚至消失,亦 可出现Lac波。
➢以中青年女性多见,临床病程长,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和视 力障碍,常表现为发作性加重和自发缓解,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 ➢MS病变以侧脑室周围白质为主,胼胝体常不同程度受累, 病灶多分布 于胼胝体和透明隔交界面,呈圆形或卵圆形,MRI上表现T1WI为低信号
,T2WI及FLALR上表现为高信号,病变早期处于活动期,可表现一定的 强化。 ➢激素治疗过程中MRI复查,可见病灶变小、变少。
• CT对早期胼胝体体部病灶显示有限。
第八页,共29页。
影像学表现
• MRI表现为:T1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增强后胼 胝体可有不同程度强化。 FLAIR像呈现的周围高信号环、中央低信
号核。
➢MBD的急性期征象:胼胝体增大尤其是膝部膨胀性改变。
➢MBD特征性表现:胼胝体中层变性类似“三明治”状改变。
性胶质增生,中心区域少突胶质细胞几乎完全消失,轴索 改变轻微,中央坏死区边界清楚,可伴有少量巨噬细胞浸 润。
• 急性期胼胝体肿胀扩大,以体部、膝部明显,晚期 则表现为胼胝体明显萎缩。
学习笔记.胼胝体病变总结(2018版)

学习笔记.胼胝体病变总结(2018版)胼胝体病变在儿童及成人并不少见,随着临床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神经影像的飞速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都会累及胼胝体。
这里总结了既往能够累及成人和儿童胼胝体病变的病因学种类,譬如血管性、感染、代谢、肿瘤等等,同时对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总结并提出诊断流程。
首先回顾一下简单的解剖概念,什么是胼胝体?简单一些,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在半球间裂底,是最大的连合纤维束(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束为胼胝体、前连合以及海马连合)。
纤维横过中线,通过半卵圆中心投向各个回,形成胼胝体辐射(radiation of corpus callosum),联接两侧半球对应区域。
在正中矢状位,胼胝体为一宽而厚的弓型纤维板,后端圆胀称为压部(splenium),中间大部分称为体部(body),前部弯曲称为膝部(genu),前部向后下延伸为薄层的嘴部(rostrum)。
嘴部向下连于第三脑室前壁的终板(terminal lamina)。
膝部的纤维连接两侧额叶,呈剪状,称额钳(frontal forceps),压部的纤维向后也呈剪状,进入两侧枕叶,称为枕钳(occipital forceps)。
由于枕钳纤维宽阔,又称为大钳,额钳又称为小钳。
胼胝体在妊娠8-20周形成,由膝后部--体前部--体后部--膝前部--压部--嘴部的顺序发育。
病因学内容首先来看血管性因素。
回顾一下胼胝体的血供。
胼胝体前4/5由大脑前动脉(中央短动脉供应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动脉供应胼胝体压部,胼胝体缘动脉)、前交通动脉(胼胝体正中动脉供应胼胝体下回)、胼周动脉及其A1段供血,胼胝体后1/5由大脑后动脉(胼胝体背侧动脉供应胼胝体背侧)、后脉络动脉供血。
缺血性疾病由于血供丰富,胼胝体孤立性梗死并不常见。
胼胝体梗死通常与邻近结构的梗塞有关。
胼胝体梗死最常见的位置是胼胝体压部,其次是膝部。
下图为57岁女性,急性左侧大脑后动脉梗死所致的胼胝体梗死。
胼胝体病变影像表现范文

影像分析:对 影像资料进行 定性、定量分 析
诊断结果:根据 影像分析结果, 判断病变类型、 程度、范围等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 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包括手术、 药物治疗等
影像诊断要点
01
胼胝体病变的 影像表现:包 括形态、信号、 强化等特征
02
影像诊断方法: 包括MRI、CT、 PET等
04
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形态学表现
01
胼胝体变薄:胼胝体厚度减小,两侧脑室扩大
02
胼胝体肿胀:胼胝体体积增大,两侧脑室受压
0 3 胼胝体钙化:胼胝体出现钙化灶,两侧脑室受压
04
胼胝体出血:胼胝体出血,两侧脑室受压
05
胼胝体萎缩:胼胝体体积减小,两侧脑室扩大
06
胼胝体囊肿:胼胝体出现囊肿,两侧脑室受压
密度表现
01
正常胼胝体密 度:均匀、低
密度
02
病变胼胝体密 度:不均匀、
高密度
03
病变胼胝体边 缘:模糊、不
清晰
04
病变胼胝体内 部:出现异常 信号,如出血、 水肿、坏死等
信号表现
T1WI: 胼胝体病 变在 T1WI上 表现为高 信号
T2WI: 胼胝体病 变在 T2WI上 表现为低 信号
DWI:胼 胝体病变 在DWI上 表现为高 信号
异常
02
胼胝体肿瘤:包 括胶质瘤、脑膜
瘤、转移瘤等
03
胼胝体炎症:包 括感染性、自身
免疫性等
04
胼胝体损伤:包 括外伤、缺血性
损伤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像表现意义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表现是诊断的
01
重要依据 影像表现可以提供病变的部位、
胼胝体病变临床与影像分析

胼胝体病变临床与影像分析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对于协调两个半球的功能至关重要。
而胼胝体病变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胼胝体发生异常变化或损伤的情况。
本文将从临床与影像两个方面进行胼胝体病变的分析。
一、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胼胝体病变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关。
常见的症状包括:1. 运动功能障碍:胼胝体损伤会影响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导致运动调节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
2. 感觉功能异常:胼胝体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出现触觉、温度、疼痛等感觉的异常感知。
3. 语言障碍:部分胼胝体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包括理解障碍、表达障碍等情况。
4. 压力反应变化:胼胝体在情绪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损伤可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的症状。
二、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分析影像学是诊断胼胝体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脑CT和脑MRI。
1. 脑CT:CT扫描可以快速获得头部横断面的图像,对于急诊情况和大量出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胼胝体病变的CT表现主要包括胼胝体扩大或缩小、出血、占位性病变等。
2. 脑MRI:MRI对于显示胼胝体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通过脑MRI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如肿瘤、卒中、先天发育异常等。
常见的MRI表现包括胼胝体异常信号、胼胝体萎缩等。
三、常见的胼胝体病变类型胼胝体病变具有多样性,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临床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先天性胼胝体发育异常:包括胼胝体发育不全、胼胝体纤维异常增生等。
这些异常可通过影像学来确定,并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2. 胼胝体肿瘤:可能是髓母细胞瘤、畸胎瘤、胶质瘤等。
胼胝体肿瘤可通过MRI来确定病变范围和浸润情况,并进行外科手术或放疗治疗。
3. 胼胝体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颅脑外伤等情况。
CT扫描可显示胼胝体内出血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胼胝体损害

胼胝体损害一、肿瘤病变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侵袭性原发性脑肿瘤,WHO 组织学分类为Ⅳ级,平均生存时间为14个月。
肿瘤可以通过胼胝体从一侧大脑半球到另一侧大脑半球,表现为典型的“蝴蝶状”外观。
在MRI上表现为T1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特别是存在坏死时),T2和Flari表现为高信号。
中心坏死,瘤周(T2/FLAIR/ADC高信号)血管源性水肿和强化(实性,结节性,片状或闭环)是其典型表现。
有时瘤内可出血。
A:弥漫性浸润胼胝体膝和胼胝体体的前部;B,C,D:可见中心坏死低信号;胼胝体周边和额叶白质增强,形似“蝴蝶样”损害。
2、大脑胶质瘤病大脑胶质瘤病是缓慢生长,弥漫性浸润两个或更多脑叶。
在T2/FLAIR均匀高信号,在T1低信号,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常可见累及胼胝体、基底节区、丘脑。
3、淋巴瘤淋巴瘤常常累及胼胝体、室周白质和基底节区,均匀强化不伴有中心坏死。
在免疫力低下或者极少免疫力正常患者中,淋巴瘤以周围强化多见,或者轻度,不强化。
周围水肿和中心坏死可见于HIV相关淋巴瘤。
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相比,瘤周水肿,坏死和出血较少见。
对放射和类固醇治疗敏感。
A-B图:右侧胼胝体膝部淋巴瘤;C-D图:1个半月后显示右侧额叶和胼胝体体部病灶,呈现环形强化和均匀强化。
4、脑膜瘤脑膜瘤为第二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发源于中线与旁矢状面的硬脑膜表面,可以累及胼胝体。
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在MRI 一般呈均匀强化,有时在大病灶中可见出血、空穴、坏死。
5、其他原发性脑肿瘤胼胝体受累在其他原发性肿瘤中较少见,包括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生殖母细胞瘤。
6、转移瘤转移瘤累及胼胝体比较少见,影响特点主要和原发性肿瘤有关,常常表现为占位效应,血管源性水肿和不均匀强化。
下图为肺癌转移二、脱髓鞘疾病1、多发性硬化在多发性硬化中胼胝体常常受累,分隔胼胝体的病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
下图为两个不同的多发性硬化患者,A图显示胼胝体前部的分隔胼胝体病灶;B图显示多个分隔胼胝体病灶。
胼胝体病变影像表现

01
胼胝体病变在CT和MRI上表现为密度或信号改变
02
CT上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影
03
MRI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04
病变范围和程度与疾病类型和病程有关
05
病变可累及胼胝体的不同部位,如胼胝体膝、胼胝体体和胼胝体压部
06
病变可引起胼胝体肿胀、变形和移位,影响脑功能
胼胝体室管膜瘤: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10%-20%
02
胼胝体星形细胞瘤: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5%-10%
其他类型:包括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等,占所有胼胝体肿瘤的5%-10%
04
胼胝体炎症
01
病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等
02
影像表现:胼胝体肿胀、增厚,信号异常
03
临床症状:头痛、癫痫、精神症状等
信号改变
功能磁共振成像:病变区域功能异常
磁共振波谱:病变区域代谢产物增加
灌注加权像:病变区域血流量减少
弥散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增高
T2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减低
T1加权像:病变区域信号增高
E
D
C
B
A
F
诊断依据
04
03
01
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胼胝体病变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05
胼胝体病变的病理学特征:如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
02
胼胝体病变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等
04
胼胝体病变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06
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症状、体征、家族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11
胼胝体解剖
• 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 • 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神
经纤维在两半球中间形成弧形板 • 前方弯曲部为膝部,膝向下弯曲变簿称嘴部,
中间为体部,其后端为压部 • 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
直,因此血栓栓子不易堵塞
2021/4/11
胼胝体血供
• 大脑前动脉的分支中央内侧动脉发出4~10支,经 前穿质入脑,供应胼胝体膝部、穹窿、嗅三角、嗅 纹、视前区、丘脑前下部、中隔,前联合、纹状体 的下面
• 也有中央内侧动脉发自前交通动脉 • 体部由胼周动脉发出的胼胝体中动脉供应 • 大脑后动脉和后脉络膜动脉供应胼胝体压部和枕叶
2021/4/11
胼胝体梗死
• 胼胝体梗死发病率为2%—5% • Giroud报道胼胝体梗死的两个经典的症状
(1)胼胝体离断综合征:失用、失写、触觉命 名不能、异手综合征等; (2)额叶型步态障碍:额叶性运动困难、步基 宽、小步移动、无上肢摆动等
2021/4/11
胼胝体综合征
• 胼胝体病变可出现失连接现象,亦称胼胝体综合 征,临床包括:左侧意向性运动性失用、失写、 触觉性命名不能、失读、异手综合征、左侧视觉 性命名不能、左侧听觉丧失性失读
2021/4/11
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导致胼胝体变性
2021/4/11
酒精中毒导致胼胝体变性
2021/4/11
酒精中毒导致胼胝体变性
2021/4/11
多发性硬化
2021/4/11
多发性硬化
2021/4/11
多发性硬化
2021/4/11
一氧化碳中毒
2021/4/11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发育不全可分为胼胝体完全缺如、胼胝 体压部萎缩、并发其他发育异常。后者最常见的 是合并胼胝体脂肪瘤,其次是纵裂蛛网膜囊肿、 透明隔缺如、脑膜膨出等,此外还见于部分遗传 性疾病,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Dandy—Walker综 合征等。
2021/4/11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 (Marchiafave–Bignami氏综合征)
1、又称原发性胼胝体变性 (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 2、罕见脱髓鞘性病变 3、致病原因不明,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4、病因病理病机最初认为本病是意大利红酒引起的胼胝 体脱髓鞘,后又见非酒精中毒引起的类似疾病。 5、可能由血脑屏障以及神经细胞膜改变等继发的通透性 改变引起。 6、有人认为可能与长期大量酗酒、酒精性营养不良,长 期处于低血纳状态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和昏睡。
回前部、前额叶内侧皮质病变引起的AHS
• 后型或感觉型AHS:右大脑后动脉阻塞造成的右侧胼胝体
压部、海马、下颞叶、丘脑、顶枕区的病变引起的AHS • 前型AHS一般出现在非优势手,典型的症状是持续的摸索
行为、强迫性操作工具、双手交互拮抗、限制正常肢体的 行动 • 后型AHS则表现为同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视觉性共济 失调,模仿行为,患者有自己肢体的漂浮感(亦累及非优 势手),常发现自己的患肢有位置的变化,好像有人移动 过,肢体的陌生感,自体失认,但较少出现肢体的拮抗。
2021/4/11
异手综合征鉴别
• AHS患者对自己患肢的陌生感、自我排斥需要与视觉性失 认鉴别。视觉性失认,是可以通过听觉和触觉来纠正的, 而AHS患者则不能
• 需与体像障碍中的身体部位失认症和偏瘫漠视加以区别, 前者可以出现对自己的某处有陌生感,但对陌生部位不具 有敌意,没有攻击行为,病变部位多在右侧半球的顶叶临 近角回。后者否认自己有偏瘫,对自己的偏瘫不关心,不 在意,也没有对受累肢体的敌意和双手的交互的矛盾动作 ,受累部位可以是位于右侧顶叶、岛叶、额叶腹侧。
• (意向运动失用症:由于左缘上回或左运动区的病变产生 的综合性感觉缺失,使患者失去对复杂精巧动作的正确观 念,使执行复杂动作时失去次序)
2021/4/11
胼胝体各部分损害的特点
• 胼胝体膝部的损害:左手意念性失用、左手失写、左 手触觉性命名障碍、左侧异手综合症。
• 胼胝体膝部和穹窿的梗死,可产生顺行性遗忘。穹窿 在人类记忆中起重要作用,连接海马与其它记忆结构 (前丘脑、中缝核、乳头体),一旦与海马失连接可导 致记忆缺陷,非常类似海马损害。
、右辐射,连系额、顶、枕、颞叶
2021/4/11
2021/4/11
2021/4/11
胼胝体的血供特点
• 胼胝体前4/5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 供血
• 后1/5由大脑后动脉、后脉络膜动脉供血 • 由于血供丰富,胼胝体梗死临床上相对少见 • 胼胝体的穿支动脉本身细小,而且多与其发出动脉垂
• Brion和Jedynak1972年报道1例脑瘤患者,由于胼 胝体受损导致对自己肢体的陌生感,首次提出AHS 的诊断
• 一侧上肢或手不自主地、不能控制的、无目的性 运动,伴有患者对自己受累的肢体的陌生感和拟 人格化
2021/4/11
异手综合征
• 前型或运动型AHS:肼胝体前部、额叶辅助运动区、扣带
2021/4/11
异手综合征
2021/4/11
胼胝体出血
• 胼胝体的纤维在中线上越边后,进入半球,形成 侧脑室顶的大部且与蛛网膜下腔相邻,故胼胝体 出血极易破入蛛网膜下腔和脑室,临床表现亦酷 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原发性脑室出血。
2021/4/11
胼胝体出血
出血原因主要 •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 • 动脉瘤 • 高血压血管破裂
2021/4/11
• 胼胝体中部受损,可出现失用症、精细运动障碍 、共济失调等症状。
• 胼胝体压部梗死可使进入右侧大脑半球的 视觉信息不能到达左半球言语区而产生视 觉性失命名或失读。
2021/4/11
2021/4/11
2021/4/11
异手综合征 (alien hand syndrome AHS )
2021/4/11
胼胝体出血
• 典型的胼胝体出血可出现持续精神症状、失用、 定向力、计算力障碍等症状
• 胼胝体出血特别是前部受损患者出现发作性植物 神经障碍的表现如发作性心动过速、大汗淋漓等 症状
2021/4/11
2021/4/11
动静脉型血管畸形脑室出血
2021/4/11
胼胝体脱髓鞘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 • 多发性硬化 • 中毒:一氧化碳、毒品、左旋咪唑(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