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确诊的高血压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患者80例,60~75岁不限性别。
男38例,女42例,年龄60~75岁(68.5±8.9岁),坐位舒张压90~115mmHg及坐位收缩压≤200mmHg,均符合1999年WHO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
服药方法:8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50mg/日,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10g/日,2周为1疗程,观察期间两组均不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以及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同时观察两组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和血尿、尿酸水平的变化,空腹血糖、肝肾功能、血脂。
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依那普利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氯沙坦组用药2周后,血尿酸即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24小时尿酸排出量增加和24小时尿蛋白排出減少,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无明显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一直被认为对维持心脑肾血管自身稳定,尤其对血压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因此一直为临床广泛关注。
由于目前广泛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并不能完全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且常见不良反应,如干咳、皮疹、高血钾、肾功能减退等,从而促使人们对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产生了兴趣。
氯沙坦是最新的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的竞争性拮抗剂,为非肽类物质,它可选择性与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Ⅱ型结合而发挥作用,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有明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高血压与肾脏病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能导致肾动脉硬化,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终末期肾脏病变(ESRD)。
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等,都可导致肾实质性高血压,引起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及肾小球缺血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进一步损伤肾脏,形成恶性循环。
微量的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最早临床征象,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微量蛋白尿患者在5~10年内有20%~40%发展为蛋白尿,高血压会加速微量白蛋白尿和肾损害的进展。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代谢的影响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代谢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代谢的影响,并与苯磺左旋氨洛地平比较。
方法:8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缬沙坦80 mg,口服,日1次;对照组38例,用苯磺酸左旋氨洛地平2.5 mg,口服,日1次;两组用药4周末如坐位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者剂量加倍,疗程均为8周。
结果:8周末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25%,对照组为73.68%,两组间比较,P>0.05。
血尿酸水平在8周末治疗组下降(-118±36)?滋mol/L(P0.05),两组间比较,P420 ?滋mol/L、女性>360 ?滋mol/L诊断高尿酸血症。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21例。
女17例,年龄42~75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尿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单服缬沙坦(商品名:缬克,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824)80 mg,口服,日1次,治疗4周末测血压,如未达目标值(坐位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则剂量加倍;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洛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083)2.5 mg,口服,日1次,治疗4周末测血压,如未达目标值剂量加倍。
两组疗程均为8周。
观察期间均不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以及其它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1.3 观察项目: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分别进行随访,于上午8:30~10:30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右臂坐位血压3次,并计算其平均值。
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抽血化验血尿酸。
1.4 疗效评定标准:血压的评价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标准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20%为显效;下降10%~20%为有效;下降0.05)。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用药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用药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即高尿酸血症。
随着流行病学、基础与临床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日益得到关注。
尤其是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备受关注。
近年来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通过引发一氧化氮合成水平减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及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机制最终成为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有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为了避免血栓形成,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但发现出现了中风症状。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尿酸排泄有抑制作用,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引起中风。
因此,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选择需要慎重,药物选择不当可能使血压控制不佳,同时还导致尿酸升高。
鉴于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应选择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或者钙离子拮抗
剂(左旋氨氯地平-瑞舒欣)。
不宜使用可抑制尿酸排泄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含噻嗪类利尿剂的复方制剂及水杨酸类药物。
此外,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膳食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
多饮水、戒烟酒。
坚持运动,控制体质量。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特点及中药干预实验研究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特点及中药
干预实验研究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主要表现为湿热内蕴、痰湿壅滞、气滞湿阻等证候。
具体表现包括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
中药干预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关研究发现,中药配方可以调节血管紧张素、抑制尿酸合成、增加尿酸排泄等多种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和尿酸水平。
一项研究使用了三仙、五味子、仙茅等草本中药的复方,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该中药复方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尿酸水平,同时改善相关的中医证候。
另一项研究则使用了决明子、茯苓等草本中药的复方,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该中药复方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尿酸水平,同时改善相关的中医证候。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是由湿热内蕴、痰湿壅滞、气滞湿阻等因素引起的,中药干预可以调节相关因素,从而降低血压和尿酸水平。
不同中药配方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探析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探析目的探析临床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水平改善情况,评价其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和尿酸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签: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厄贝沙坦;疗效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时要同时注重降压和降尿酸[1],目前,临床关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降血尿酸的作用报道较多,但是厄贝沙坦的降压和降血尿酸作用报道鲜有[2],为探析临床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应用厄贝沙坦治疗2010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收治的120例患者均为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标准[3](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 mmHg,血压≤80/110 mmHg)确诊为高血压,血尿酸水平均符合我国高尿酸血症标准[4](男性>420 umol/L,女性>360 umol/L);排除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痛风者,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影响尿酸代谢药物者,药物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87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尿酸,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研究报道表明[1],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为20%~40%,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还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提高主要受到血压升高、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影响[2]。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57例,女30例,年龄75~92岁,平均年龄(85.7±7.5)岁;高血压患者病程(38.5±8.7)年;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服用降糖藥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到标准范围。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96;150 mg)治疗,1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47;5 mg)治疗,1次/d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0.5年。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

d o i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 2 0 1 5 . 1 9 1 2 9
R ePort C I i ni cal E f f ect of Ir besart an C om bi ne W i t h Be nz e ne s ul f oni c Ac i d Aml o di pi n e Tr e a t me nt El de r l y Di abe t e s Me l l i t us , Hyp e r t e n s i 0 n Co m bi n e Wi t h Hy pe r u r i c e mi a
【 Ab s t r a c t l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i r b e s a r t a n
c ombi ne wi t h a ml o di pi n e be s y l a t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f s e n i l e d i a be t i c
1 7 0
—
Ch i n a Co n t i n u i n qM e d i c a l Ed u c a t i 0 n V o / . 7 No 1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例观察分析

[ J 】 .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A m, 2 0 0 7 , 8 9 ( 4 ) : 6 9 9 — 7 0 5 .
5 7 2 ・临床研究 ・
i n k n e e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o mi z e d, c o nt r o l l e d ri t a l s
Ma r c h 2 01 3 , V o 1 . 1 1 , No . 7
d i s e a s e [ J ] . J Am S o c N e p h r o l , 2 0 0 7 , 1 8 ( 2 ) : 3 8 2 — 3 9 3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例观察分析
刘 红梅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民康医院内科 ,吉林 长春 1 3 0 0 4 2 )
-
 ̄ - n  ̄ 代谢 、肾功 能受损 及 某些疾 病 的发病 间存 在相 关性 。原 发性 高血压 惠者合 并 高尿 酸血 症是心 脑血 管疾病 的 独立危 险 因素 ;
【 关键 词 】 高血压 ;高尿 酸血 症 ;观 察
中图分类号 :R 5 4 4 .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7 - 0 5 7 2 - 0 2
其糖尿病 、血脂代谢异常 、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升高 。再 次证实如 很多研究 显示 的H U A是高 血压 、糖尿病 、心力衰竭 等疾 病的独立危 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年轻人以及女性,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的影响更大
一项对18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共纳入55,607例成人,评估 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
Grayson PC, et al.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1;63(1):102-10.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中国目前约有1.2亿高尿酸血症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增 加了10倍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调查显示: 男性HUA的患病率为8.2% ~ 19.8% 女性HUA的患病率为5.1 % ~ 7.6%
倍
2002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查显示:
高尿酸血症令卒中发生的风险升高47%。
后,高尿酸血症令卒中致死的风险升高26%。
Kim SY,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09;61(7):885-92.
高尿酸血症是中国人心血管事件的 独立危险因素
一项纳入41879例男性和48514例女性,随访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 显示:
% Weight
1.45 7.11 1.36 10.11 8.73 12.92 12.35 16.23 17.80 8.02 3.92 100.00
3
高血压风险增高
9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
一项纳入125名6-18名肾功能正常患儿的研究结果显示:
Feig DI, et al. Hypertension. 2003;42:247-25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 24: 4-8
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发病相关
1879年 1889年 1990年
MOHAMED首次提出血尿酸参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Haig提出低嘌呤饮食可作为预防高血压的手段
多个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一致证实血尿酸是高血 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 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25%
高的药物; 无症状HUA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血尿酸值>8mg/dL给予药物治疗;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HUA血尿酸值>9mg/dL给予药物治疗。 积极控制无症状HUA患者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 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
没有发作痛风的HUA称为无症状HUA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 24: 4-8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建议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HUA治疗目标值:血尿酸< 357 μmol/L (6mg/dL); 体检时常规进行血尿酸检测,尽早发现无症状HUA; 所有无症状HUA 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尽可能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
Overall (I-squared=74.5%,p=0.000)
0
1
高血压风险降低
Grayson PC, et al.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1;63(1):102-10.
Risk Ratio(95% CI)
2.19(1.20,3.98) 1.96(1.51,2.53) 2.03(1.02,3.90) 1.58(1.26,1.99) 1.59(1.22,2.07) 1.65(1.41,1.93) 1.08(0.83,1.39) 1.23(1.10,1.38) 1.14(1.09,1.20) 1.08(0.71,1.63) 1.89(1.26,2.82) 1.41(1.23,1.58)
芝加哥心脏研究、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及营养调查 (NHANE)和MONICA研究,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利尿 剂使用后发现。无论性别,尿酸是普通人群全因死亡和冠 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每升高 59.5umol/l(1mg/dl),死亡危险性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 126%。 NHANES III结果显示,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发生心 脏事件和脑卒中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血尿酸水平>6mg/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尿酸水平>7mg/d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2001 男性HUA的患病率为1.4%
2000
女性HUA的患病率为1.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 24: 4-8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 (HUA) 的诊断标准:
血尿酸水平 >420 μmol/L
(7mg/dL)
血尿酸水平 >357 μmol/L
(6mg/dL)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 24: 4-8
高尿酸血症是脑卒中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
一项对16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共纳入238,449例成人,试 图探查高尿酸血症及卒中发生率、致死率的关系。
对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因素校正后,对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因素校正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 24: 4-8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
一项对18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共纳入55,607例成人,评估 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
Study ID
Selby 1990 Taniguchi 2001 Imazu 2001 Nakanishi 2003 Sundstrom 2005 Shankar 2006 Peristein 2006 Mellen 2006 Krishnan 2007 Forman 2007 Forman 2009
Chen JH, et al. Arthritis R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m 2009;61(2):225-32.
高尿酸血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亚临 床损害及临床疾病相关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高尿酸血症及下列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亚临床损害 及临床疾病相关
危险因素
• SBP和DBP水平 • 年龄 • 血脂紊乱(TC>5.0 mmol/L;LDL-C>3.0 mmol/L; HDL-C:男<1.0 mmol/L,女<1.2 mmol/L;TG>1.7 mmol/L) • FPG5.6-6.9 mmol/L • IGT • 家族史 • 腹型肥胖(腹围:男>102 cm, 女>88 cm) • 应用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