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大辞典
《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词条新诠

《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词条新诠作者:徐小曼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11期内容摘要:学界对于《庄子》“真人之息以踵”的翻译众说纷纭。
“喠”与“踵”两字字音相同,字形相近。
如果按照“真人之息以喠”理解,翻译更加通畅、与上下文串联更加紧密、与庄子哲学思想更契合。
因此,本文提出“喠”疑似形近致误作“踵”的观点。
关键词:《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言意之辨一《大宗师》是《庄子》内篇里的一篇,第一部分反映庄子对于真人的理解。
但是对于“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的翻译理解一直众说纷纭。
主要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庄子是实指一种科学呼吸方法,类似“踵息法”以修炼气功,用足跟发力以调运呼吸。
王世舜在《庄子译注》里曰:“真人的呼吸是从脚后跟开始的。
”陆钦《庄子通义》云:“真人呼吸从脚跟用力。
”[1]张文江《〈大宗师〉析义》:“盖全身筋脉易通,其息可达极深处。
”[2]刘武曰:“其息深深,则下聚于丹田,因而通于足下涌泉穴。
”明代尹真人、南怀瑾、陈广忠[3]似乎也较为赞同。
笔者认为这种自踵而上的呼吸方法理解还需商榷,踵息法是后来道教到晋代以降才逐渐提出的方法。
《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气功界人士将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的解释发展为小周天调息理论。
虽然,后代学者根据《吕氏春秋》等著作的只言片语推测气功在三皇五帝时期已有滥觞,但是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踵息法在庄子生前被他接触到,为他接受内化。
李欢友又吸收此观点的部分内容,道明“踵”这一意象在道教里的重大意义,认为“踵”是连续天、地、人三才的前提条件。
[4]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足在《庄子》中是“有待”的象征之一,并未发现庄子对它赋予了特殊的身体意义,何况《庄子》里记述诸多如叔山无趾、申徒嘉、王骀等兀者,庄子举例形骸有缺时,脚上的残疾占据很大的比重,但他们都是《德充符》里的正面形象,用来论述无用之用亦有大用处,形骸有缺却可全精神。
苌乃周中气论的医道背景

苌乃周中气论的医道背景作者:陈近仁来源:《少林与太极》2015年第07期清朝雍乾年间,在中州武坛出现了一位“技术精湛的实战家和伟大的武术理论家”(陈增智、陈万里《苌家拳起源考》《精武》2006年07期)——苌乃周。
他创立中气论,成为中原武术的集大成者。
然而,苌氏中气论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气的命名、根源、位置、形状、特点、作用、练习模式等无不充斥着医道思想。
一、命门即太极,太极即中气苌乃周的命门即太极,太极即中气理论,融合了明末医家的命门学说和道家的丹道理论。
苌乃周《中气论》载:“虚危穴……称天根,号曰命门,即《易》所谓太极是也。
”苌乃周《内景图说》载:“命门即太极未判之阴阳,位居中央,统帅人一身内外之形气。
……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宫,即太极也。
”苌乃周《五行即五脏·五行太极图》载:“太极即中气,寓元阳,为呼吸之根蒂。
”苌乃周《内景图说》出赵氏《医贯》,赵氏即明末命门派医学家赵献可。
苌乃周《内景图说》中“脏腑内景,各有区别……《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
’”就出自《医贯·内景十二官论》。
“命门”首见于医学著作《内经》,《灵枢·根结篇》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系指眼睛和睛明穴。
《难经·三十六难》载:“肾有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之后千余年,命门学说几无进展。
明末医学家孙一奎、张景岳、赵献可受道家内丹术取坎填离、坎离交媾的思想影响,将心肾相交理论转变为命门学说,“将道家内丹之丹田改造成医家的命门”(许敬生、耿良《道教内丹理论对明清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中医药文化》,2006年03期)。
明末的赵献可首先提出“两肾之间为命门”,命门“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命门在人身之当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数上,则为七椎。
”这些理论被苌乃周吸收,成为其中气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详见苌乃周《苌家拳全集·内景图说》)“命门即太极”是医家命题,由苌乃周承袭升华而来。
本期名家刘红

M U S I C & PERFORMANCE 音乐与表演 本期名家本期名家刘 红Liu hong刘 红 LI U H ONG 2021、1刘红,民族音乐学专业哲学博士(PhD),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民族音乐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音》学刊副主编,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道教协会文化艺术总监,香港道乐团团长、艺术总监。
在海内外出版《道教音乐》《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武当韵》《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以天功科仪为例展开的讨论》《道乐论——道教仪式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理论结构研究》《天府天籁——成都道教音乐研究》《乐于仙俗》等专著、合著十余本;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中国音乐》《中国道教》《東方宗教》(日本)、SINICA 、AEMR_EJ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涉及音乐史学、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有:《试论“武当韵”——兼谈道教音乐的哲学蕴含》《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蘇州進表科儀と道教音樂》《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讨论》《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1957-2008)》《看见道场:再论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觉悟于陕北佳县白云山的实地观察》《“潜天沔”一带语言及民歌特异性探源》《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物是人非”——学术实践中感受着的民族音乐学》《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From Listener and Student to Coach and Scholar :Feedback on Collecting Taoist Music ”《认受 认同: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鄂西哭嫁婚俗再观察述析并及“哭嫁歌”之音乐属性探讨》《“国乐”“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并非作“历史变迁”理解的现象观察与思考》,等等,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回春功的简介。
回春功的简介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基本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改革开放后,回春功由边治中(智中)老师发扬光大,沈新炎(信言)老师整理献世。
本功法注重导引、吐纳、按摩、元和、还精补脑诸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齐练的全身性柔韧运动。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功法精妙,通过柔身养形,疏通经脉,通利关节,和调脏腑,健运脊柱,吐故纳新;同时妙炼下丹,补肾生精,还精补脑;强调乐字当头,愉悦身心,排解烦忧,延缓衰老。
回春功功效卓著,曾获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验证其对糖、脂代谢及血浆核苷酸含量产生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效应,维护机体稳定平衡。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发展现状回春功一直以来都是全真华山派秘传的养生功法,道规明确规定回春功“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严禁抄录,若犯戒律,天雷轰顶”,所以之前只有全真华山派弟子才能习练,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代传人边治中大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其立下“愿天下人皆健康长寿”的宏愿,他才毅然决定,将华山派单传的回春长寿功法陆续公诸于世。
论道教音乐研究

论道教音乐研究*导读:在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部领域中,道教音乐的研究恐怕是最薄弱的了。
就我国学术界而言,鲜有学者涉足此域,而西方学人对道教的研究,……在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部领域中,道教音乐的研究恐怕是最薄弱的了。
就我国学术界而言,鲜有学者涉足此域,而西方学人对道教的研究,也多热衷于道教与古代社会哲学思想、道教与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之关系探讨,或对道教经文卷本、科范仪式的考索等,对道教音乐的研究,近乎无人问津。
就现有资料来看,20世纪较早关注到道教音乐理论研究的学者,当属陈国符。
1945年,陈国符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执教期间,撰成《道教斋醮仪源流考略稿》一书,随后,从该书中取其道乐一节,略事增补,成《道乐考略稿》,收入《道藏源流考》,于1949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对当代道教音乐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假如从陈国符先生算起,那么,对道教音乐的关注,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了。
50年代中后期,宗教音乐 (主要是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的采集、整理工作形成一定规模,进入了一个高潮,具有实证意义的道教音乐研究,自此而打下了基础。
其间,较有影响的资料包括著名音乐家杨荫浏主编的《宗教音乐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1958年油印,音乐出版社1960年公开出版),这一资料中,部分地对湖南衡阳地区的道教音乐(包括应教和巫教音乐) 作了较翔实的文字和乐谱记录。
与此时间相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对苏州玄妙观正一道科仪全符、全表、火司朝作了较为系统地采录整理,编辑了《苏州道教艺术集》一册 (中国舞蹈研究会1957年油印),其中除有文章对苏州道教音乐作简略概述外,还以工尺谱的记录方式,对上述科仪音乐作了记录。
扬州市文联所编《扬州道教音乐介绍》(1958年油印)、由李石工等人记录、翻译的古谱《佳县白云山道教经韵八套及笙管曲二十七首》也先后相继出现。
此外,杨荫浏与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及上海音乐学院李民雄编辑的《浙江民间吹打》二书中,也部分涉及江浙一带流传的道教音乐资料。
关于张雨生卒年及其句曲外史之得名问题

第!"卷第#期$%&’!"(%’#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1.)**#年!)月+,-.)**#+++[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丁雪艳(!"01),女,河南周口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关于张雨生卒年及其句曲外史之得名问题丁雪艳(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2#!**#)++[摘+要]+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生年有两种说法,即至元十四年(!)00年)、至元二十年(!)1/年)。
关于其卒年,有五种说法:至正六年(!/#3年)、至正八年(!/#1年)、至正九年(!/#"年)、至正十年(!/2*年)、至正十二年(!/2)年)。
现经考证,张雨生卒年可推定为:生于至元二十年,卒于至正十年(!)1/4!/2*年),享年31岁。
张雨号“句曲外史”的得名缘由概有三说,经考辨:其是以陶弘景自况也。
++[关键词]+张雨;生卒年;句曲外史;得名++[中图分类号]5)*3’)++[文献标识码]6++[文章编号]!**123)"()**#)*#**)1*#一++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原名泽之,法名嗣真,字伯雨,一字天雨,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交游甚广。
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其生年有至元十四年(!)00年)、至元二十年(!)1/年)两种说法。
++清·萨龙光于萨都剌《雁门集》卷十三《梦张天雨》诗后案语考张雨生于宋端宗景炎丁丑(至元十四年),卒于至正之丙戌,时年七十。
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上海书店!"1"年版)、今人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0"年版)、黄拔荆《词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年版)、钟陵《金元词纪事会评》(黄山出版社!""2年版)、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0年版)、郭味蕖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21年版)、吴海林与李延沛合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年版)、《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年版)、黄瑞云选《金元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年版)皆承之。
白居易诗的仙道色彩

白居易诗歌的仙道色彩——以《长恨歌》为例一、引言白居易(772-846)为中唐的杰出色诗人之一,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使他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1]而研究白居易的诗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其诗中的讽喻意识,然而白氏当时身处一个极富宗教气氛的时代之中。
唐王朝对宗教的宽容,使各式宗教都能在中国的土壤广为传播,其中本土的道教的流播最为明显。
正如葛景春指出道教文化对唐诗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文化在唐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尤其是文学方面,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远比人们所想象得要大的多,可以说道教是中国唐代最典型的宗教。
因此,唐诗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强烈的渗透和影响,濡染着浓郁的玄风和道味。
[2]白居易生长在道教气氛如此浓烈的环境之中,自然也受到道家仙话[3]以及由其所引伸的民间传说所影响。
事实上,在他的诗歌中渗入不少仙道色彩。
其名作《长恨歌》更是例子之一,此诗歌的流行程度,甚至「童子解吟长恨曲」[4]。
由于《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如此庞大的篇幅之中,可以发现诗人在诗歌中融入不少神仙故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居易诗歌的仙道情趣。
故此,本文会以《长恨歌》为讨论对象,一方面先述《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然后再探讨《长恨歌》中所流露的仙道色彩。
二、《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与仙道的关系唐代是中国道教发展上最鼎盛的时期。
李唐皇室认为道教的始祖李耳(?-?),即老子,与皇室同姓,于是自称老子为皇室的祖先,以抬高门弟,神化唐皇室的统治。
由于统治者的崇奉和扶植,使道教的发展日益兴盛。
武德八年,唐高祖(566-635)规定了儒、释、道三教的次序,以道为先,儒为次,释为后,成为三教之首。
[5]到玄宗时,对道教的崇奉到达顶峰,大力抬高道教的地位,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例如不断给老子加尊号、宣掦老子的著作、设立「道举」等等。
[6]唐玄宗(685-762)本人也积极参与崇道的活动。
孙育华据《全唐文》卷三十八《赐皇帝进烧丹灶诰》,证明玄宗曾炼丹服药,再据《开天传信记》,玄宗亦曾学习仙术。
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

系,不能简单认为是 “事后处罚与事前防范”。在道教戒律与清规之间还存在 “道教日常威仪”这一
“过渡环节”。道教清规的创制精神、形式及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道教清规在新时代宫观管理中仍
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高大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
该还具有其他 “制度”的内容。文献事实亦说明
正是如此。故道教清规是 “道士违犯戒律的惩处
条例”一说值得商榷。
道教界对 “道教清规”有不同于目前学术界
的这种认识。《道藏》和 《重刊道藏辑要》中收
有题为 “姚江春庵通玄子陆道和编集”的 《全真
,“盖撰于元初”
,其内容包括 《指蒙规
清规》
式》《簪披次序》《游方礼师》《堂门戒腊》《坐钵
责罚为少。
检阅宋宗赜著 《禅苑清规》10 卷,主要内
容包括出家受戒的规定、关于日常生活的规定与
;元德辉编 《敕修百丈清
要求、僧职的确立等
规》共8卷,内容分9章:祝釐章第一、报恩章
第二、报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
.两序章第六、大众章第七、节腊章第八、法器章
All Righ戒律
道门十规
《宗教学
研 究》Reserved.
1983 年 第 2 期 有
. All
Rights
清规榜
“道 教 清
”①
规”专条考释:“道士违犯戒律之惩罚条例。
并在 “道教戒律”专条中对 “道教清规”又有详
解:“元明之际,戒律之外又出现清规。戒律为
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2,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
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3,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
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4,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
5,太乙救苦天尊能随物应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6,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
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
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
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
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成,
总主水中诸大神仙。
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7,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万星之宗主。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北极帝座之左四座星组成的勾陈,位同北极,为天转之枢纽。
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
玉皇大帝是总执天道之大神,位居三清之下,众神之上。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祇职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神诞之日:玉皇大帝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极大帝为十月二十七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为三月十八日。
8,土皇是道教的地神,即后土,职掌阴阳造化、山河秀丽。
仅次於三清的四御神,神号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土皇分为九垒,垒各有名。
每垒分设四名土皇,共三十六名土皇。
在动土、上梁、安宅、镇宅、建桥、铺路时,常要举行礼谢土皇的斋仪,以祈求路桥畅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灾。
9,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西王母为女仙之宗,居昆仑之间,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於西王母管辖。
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箓,使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监上圣之考校。
西王母和东王公又是道气阴阳之父母,共理二气,育养天地,陶钧万物。
西王母开蟠桃。
西王母是作为长寿的象徵,以西王母作为金箓延寿道场的主神。
每逢西王母神诞之日,一说是三月初三日,一说是七月十八日。
10,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
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
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後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
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
雷部有神三十六名。
雷之功能不仅在於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11,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神,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
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
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诞之日以武当山进香朝拜为最盛。
12,文昌帝君: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
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
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
13,
五星七曜星君的由来:五星七曜星君是道教的七位星神。
五星指的是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
五星又称五曜,加上日、月,合称七曜。
道教尊七曜为神,名为星君。
道教以日为阳精,称其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
以月亮为阴精,称其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
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迎之。
南方火德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
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宜弘善而迎之。
北方水德真君:主通利万物,含真娠灵。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滞劾掠之苦,宜弘善而迎之。
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
至於日和月,有遇日君者,必得仙术;有遇月君者,所求皆得,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术。
道教徒中也常有为转变年运、祛病除邪、祈福延年而参拜星辰之神者。
14,四灵二十八宿的由来:四灵,又称四相或四象,指的是天上四方星宿所组成的图象,即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
东方角.亢.氐 .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
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
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後玄武。
四灵二十八宿作为太上老君的护卫神.
15,
斗姆的由来: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全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称中天梵气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又称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
简称斗姆或斗姆元君,斗姆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天医,斗姆既为九星之母,当主天地万物之生。
斗姆神诞之日,一说是六月二十日,一说是九月初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