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摘要】“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教师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请看编辑的文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1 .我国是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透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① 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② 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③ 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④ 可以预测各民族未来的发展A .① ⑧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2 . ( 2021 ? 辽宁联考)2021 年6 月6 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即。

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国外的华人社区,都有赛舟、吃粽子、系五彩绳、插艾草等习俗。

这种情况说明传统文化()。

① 具有相对稳定性② 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一成不变③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 能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A .① ② B .② ④ C .① ③ D .③ ④ 3 . ( 2021 ? 无锡模拟)文化重建是仪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

三年多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②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① ②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③ ④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

A .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烙印B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 .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5 .( 2021 ? 江西联考)“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期中复习(10月24日)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期中复习(10月24日)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传统文化的继承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天津文综)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

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传统文化面面观(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文化的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从生活中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概念: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地位: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地位: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地位: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概念: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传统文化的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从形成过程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b.从功效上看,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作用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高中政治每日一题(第7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3.

2018高中政治每日一题(第7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3.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近年来,很多传统节日都在逐渐变味。

一些传统节日变成了“吃”节、“买”节,最纯粹的本土民俗节日,如七夕节等都被裹上一层浓重的商业外衣。

此外,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宠。

对此,我们应该①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②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顺应社会变化,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④深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凸显文化价值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被称为“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的中国书法,在当今硬笔取代毛笔,键盘取代硬笔的社会,使用率越来越低,书法艺术面临着生存与传承方面的严重问题。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

”这启示我们①要先继承再发展②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要承袭传统文化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化为乌有。

为此,我们必须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C.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3.“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点及习题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点及习题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⑴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由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性,人们对本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①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②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继承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加以改造或剔除。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习题1.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C2.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重难点“精讲”】一.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是什么:(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是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而是前进的、上升的。

【知识拓展: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的过程,包括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两个方面。

】(3)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为什么——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所以,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更要有所发展。

3.怎么办——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知识拓展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区别: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知识拓展2: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1.社会制度的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着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就的政治、经济力量的酒文化的斗争,有力的促进文化的进步。

2.科学技术的进步(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我们时常察觉和叹息:一些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贵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被丢掉了。

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必要方式。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B.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能实现发展D.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否则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

因此,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任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壤,着眼于当前,面向未来,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

1.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

因此,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实现文化繁荣,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厘清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几点误区(1)对于继承和发展,不是先继承,后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06周)文化的继承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06周)文化的继承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的继承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某京剧理论家指出,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个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这反映了①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要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文化②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③传统文化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①说法错误。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文化经过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发展一旦形成,就薪火相传,不断延续下去;文化的这种继承性十分稳定和持久,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文化的继承不应该强行中断,而应世世代代不断延续和发展。

文化的继承性非常重要,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提示】现实是从历史走来的,今天的文化是从过去延续下来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积累,就没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1.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给出“京剧”“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等十二个“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通过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对应合理的是①广场舞——主流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②京剧——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中华美食——饮食文化——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长城——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管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使我们重新打捞起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

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来看,童谣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道德的继承C.传统思想的继承D.传统文艺的继承3.除夕有新旧交替之意,“一年连双岁”之说。

每到这一天,中国人习惯于守岁、祭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每日一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18年2月22日)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每日一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18年2月22日)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4月4日是清明节。

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④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①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②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传统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3.正确认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文化发展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是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对文化传统的“扬弃”。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近年来,很多传统节日都在逐渐变味。

一些传统节日变成了“吃”节、“买”节,最纯粹的本土民俗节日,如七夕节等都被裹上一层浓重的商业外衣。

此外,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宠。

对此,我们应该
①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②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顺应社会变化,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④深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凸显文化价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
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被称为“纸上的音乐和舞蹈”的中国书法,在当今硬笔取代毛笔,键盘取代硬笔的社会,使用率越来越低,书法艺术面临着生存与传承方面的严重问题。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

”这启示我们
①要先继承再发展
②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要承袭传统文化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化为乌有。

为此,我们必须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C.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3.“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

”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说。

王平院长的话主要强调了
A.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
B.科技——文化发展的动力
C.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交流——文化创新的途经
4.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组织、梁国典主编的《儒家文化大众读本》丛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丛书努力发掘儒家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使之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说明
①承袭传统文化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文化继承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④当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