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腹泻四大手法

合集下载

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止泻的十个小妙招1、熟苹果:把一个苹果切成块放在水里煮5分钟就可以服用了,每次服用30克。

煮熟的苹果具有止泻的功效,因为苹果属于碱性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鞣酸和果胶具有止血及收敛的效果。

2、姜茶水:把三克干姜末和6克绿茶放在杯子里面,用开水闷泡10分钟,可以缓解肠鸣、腹部疼痛,大便清稀以及胃肠炎腹泻等。

3、干杨梅:把30克干杨梅洗干净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6克,用米汤来送服,此方法具有止泻的功效,特别适合于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的人群。

4、新鲜的马齿苋:把60克新鲜的马齿苋洗干净去除根切碎,放在锅里面加入1000毫升的水,过滤渣取汁,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适合慢性的腹泻。

5、三花防风茶:需要12克玫瑰花、茉莉花、扁豆花,20克扁豆花一起放在锅里面进行煎煮,过滤渣取汁,然后加入红糖调拌均匀,此方法具有益肝扶脾止泻的效果,特别适合于肝郁脾虚所引起的腹泻。

6、黄芪山药莲子粥:需要100克去心的莲子、山药和黄芪一起放在锅里面煮成粥,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此方法具有健脾益胃及止血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大便溏稀、饮食量减少以及脸色发黄的人群。

7、苦参木香末:需要5克木香和30克苦参一起研磨成细末,每次取出两克,使用温开水调成糊状直接敷在肚脐部位,用胶带来固定,每天换药一次,适合于湿热型的腹泻。

8、高良姜槟榔末:需要三克高良姜和9克槟榔,把以上两种药物全部研磨成细末敷在肚脐部位,盖上纱布,使用胶带来固定每天一次,此方法特别适合于腹泻的人群。

9、使用拇指来按压太冲穴、三阴交穴5分钟,同时也要揉搓拇指根部5分钟,这样能够缓解腹泻的情况,平时要注意饮食,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

如果腹泻超过了三天还没有好转,同时伴有发高烧,腹部疼痛难忍以及大便出血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有可能是因为食物中毒或者身体器官受到了损害所引起的腹泻,千万不能乱服用一些药物,不然会加重病情。

10、烧酒杨梅:选饱满杨梅十几颗,洗净沥干,泡于白酒中装瓶,数日后即可食用。

快速止泻方法

快速止泻方法

快速止泻方法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于感染、食物中毒或消化系统问题引起。

腹泻的症状包括频繁的大便,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可以导致脱水,因此及时有效地止泻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快速止泻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饮食调理是快速止泻的关键。

在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咖啡等,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

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包、馒头等,同时多喝水和果汁以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快速止泻的重要手段。

在腹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服用止
泻药物,如嗜酸菌、鲍尔氏梭菌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腹泻症状,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使用,避免过量或者不当使用。

此外,腹泻时,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废物排出,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身体负担,适当的散步或者简单的伸展运动即可。

最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快速止泻的重要因素。

在腹泻期间,要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或水源,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总之,快速止泻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适当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多锻炼身体,以预防腹泻的发生。

希望以上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祝身体健康!。

医治小常识-治疗腹泻(6)

医治小常识-治疗腹泻(6)

医治小常识-治疗腹泻【敷脐法】1.硫磺、枯矾各适量,来砂少许,前二味研细末,朱砂为丸,纳脐内。

用于气虚暴泻。

若泻不止行,用艾五百克坐身下,火烘脚。

出处:《理沦骈文》。

2.木鳖仁,丁香各适量。

研细末,用唾液调成膏,纳脐泄气愈。

用于水泻。

出处:《理沦骈文》。

3.热泻散:黄连十二克,滑石三十克,木香十互克,吴茱萸十克。

共研细末。

贴神阙穴,大肠俞,胶布固定。

用于热泻。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注: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旁开一点五寸。

4.木鳖仁五个,丁香五个,麝香零点三克,共研细末,米汤调作膏。

纳脐中贴之,外以膏药护住。

用于水泻不止。

5.暖脐膏:白芥子九克,鲜姜一百二十克,红皮蒜三个,香油一百八十克,章丹一百二十克。

将药浸于香油内,文火熬焦去渣,再徐徐入丹,熬至滴水成珠。

贴肚脐。

用于受寒肚痛、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6.封脐艾:陈艾叶、蛇京子各三十克,木鳖子二个(带壳生用)。

共研为细末和匀,用棉包裹。

安在脐上,以纸圈固定,以熨斗熨之为妙。

用于脐腹冷痛或泄泻。

出处:《东医室鉴》。

7.熟艾十五克,硫磺六克,蓖麻仁七个。

前二味碾末,同蓖麻仁共捣烂。

棉包安脐上,熨斗熨之,可止泄泻。

出处:《本草纲目》。

8.食盐少许。

炒热,布包,热敷于脐部,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9.陈艾(醋灸)七片,蚯蚓五条。

共捣烂如泥,用火烘烤。

敷脐眼上,用布盖住,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10.艾叶适量。

以酒炒艾为绒,作饼,敷于脐部。

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11.热柴灰适量,用布包敷于脐上。

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12.糯米。

酒糟、盐各适量,和匀,炒热。

趁热敷于脐部。

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13.胡椒、大蒜各适量,捣作饼,敷于脐部。

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14.艾叶、灶心土,门斗灰,吴茱萸各等分。

共为末,用醋炒热,敷于脐部。

用于治疗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15.炮姜三十克,捣烂,贴于脐部,盖过丹田穴(约长二寸五分,宽一寸),布包扎一至二小时。

用于寒泻。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快速治拉肚子的小妙招 突然拉肚子处理小方法

快速治拉肚子的小妙招 突然拉肚子处理小方法

快速治拉肚子的小妙招突然拉肚子处理小方法突然就有拉肚子的症状了,这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缓解治疗吗?下面就推荐给大家快速治拉肚子的简单自我按摩方法,赶紧来学学吧。

一、快速治拉肚子自我按摩法自我按摩疗法是指患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自己的体表做按、摩、推、拿、揉、压等各种手法,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自我按摩疗法可以疏通经气、温经散寒、促进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功能,有着很好的止泻,治拉肚子作用。

二、拉肚子按摩操作步骤1、掌摩腹部以一手掌平贴于上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环形摩动2~3分钟。

2、掌揉神阙在腹部用摩法充分按摩后,以单手掌心着力于神阙穴,旋而揉之,持续操作2~3分钟。

3、指按中脘以一手拇指或食、中指腹置于上腹部中脘处,反复点按,时间约1~2分钟。

4、点按气海以一手拇指或食、中指腹置于下腹部气海穴处,反复点按,时间约1~2分钟。

5、按揉足三里以一手拇指置于下肢部足三里处,反复点按,时间约1~2分钟。

6、拿揉三阴交以一手拇指置于下肢部三阴交处,反复点按,时间约1~2分钟。

7、伴有恶心、呕吐可配合按揉内关,以一手拇指置于上肢部内关处,反复点按,时间约1~2分钟。

8、搓两胁肋部双手掌搓热,用掌擦法反复擦摩两胁肋部,透热为度,擦热后,再自上而下地搓两胁肋部,反复3~5遍。

9、腰部横摩俯卧位。

以一手掌部置于患者腰部一侧,向对侧横摩至腰部另一侧,反复操作3~5分钟。

10、掌搓八醪俯卧位。

以一手掌面着力于骶尾部,持续搓动1~3分钟,透热为度。

三、拉肚子按摩操作方法1、掌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

2、掌摩法用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擦。

3、擦法用指或掌贴附于体表一定部位,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

4、掌推法以手掌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

5、指按法以手指指腹按压体表。

6、拇指点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施术部位,持续地进行点压。

儿科手法总结

儿科手法总结

小结常用手法治外感四大手法—(四大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个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

应用:用于风寒或风热外感。

止腹泻四大手法: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七节骨,又称腹部四大手法,每穴操作3-5分钟左右。

作用:温中止泻;推上七节骨,调中止痛。

应用:小儿腹泻、水榭等。

发汗四大手法:掐心经3-5次、重揉太阳50-100次、掐柔二扇门200-400次、拿风池5-10次。

作用:发汗、止头痛。

应用:用于外感恶寒发热、头痛。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个300次、揉肾经100-500次。

作用:益气固表、止汗。

应用:用于外感盗汗、自汗。

镇静安神四大手法:清肝经100-150次、掐揉小天心3-5次、掐揉五指节3次、按揉百会30-50次。

作用:平肝镇静安神应用:用于惊惕不安、惊吓夜啼。

通便四大手法:揉天枢50-100次、摩腹5分钟、推下七节骨、揉龟尾100次。

作用:通大便。

应用:用于小儿便秘。

治内伤咳嗽:三补两揉一捏按。

补肺、脾、肾三经个300次,揉痰中、肺俞个100次,捏脊3次、按揉足三里50-100次。

作用:补肾益肺,健脾化痰。

应用:用于慢性咳嗽或感冒后期久咳不愈。

平衡阴阳法:推三关,退六腑。

作用:调和阴阳。

推三关与退六腑的比例:阴证、虚寒证三比一;阳证、实热证一比三;阴阳互分一比一。

保健四大手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次,捏三提一。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

应用:用于小儿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失健运。

常用穴位小结头面部穴位小结一、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揉迎香、拿风池六法治外感表征。

四大手法疏风解表;拿风池住发汗,祛风散寒,治落枕;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

二、按揉百会、推囟门、掐人中、掐山根镇静安神,通窍;按揉百会,升阳莒县,用于脱肛、遗尿等;掐人中为急救首选,能醒神开窍;山根可做望诊判断。

中医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中医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中医止泻的十个小妙招
一、熬制陈皮粥
陈皮一把,加入糯米一斤,1 - 1.5L的清水煮粥,加入一点点盐,调味后熬煮至米熟,每日早晚食用,可缓解腹泻。

二、服用薏米汤
薏米50克,水煮汤,可减少每日腹泻次数,改善腹泻。

三、用玉竹粥改善腹泻
玉竹粥可帮助调节肠道蠕动,改善腹泻。

四、粗粮烧糜糊
选择粗粮,如大米、紫米杂粮、黑米等,将粗粮煮至稠糊状,经
常吃糜糊,可以缓解腹泻症状。

五、通畅肠胃
用大黄、白术、艾叶等中药去药,不仅可清热解毒,还可开启肠胃,使肠胃正常运转,缓解腹泻病症。

六、服用麦芽糊精
将麦芽50克,用清水煮至收缩后,再加200毫升水,搅拌至浓稠,每日1—2次,可帮助调节肠胃,润泽肠壁,缓解腹泻症状。

七、服用芝麻汤
将芝麻1汤匙,加入清水煮汤,每日早晚服用后,有助于改善肠
胃功能,缓解腹泻。

八、药汤
将枸杞13克、白术10克,加入清水煮后,每日2次,有助于改
善肠胃功能,改善腹泻。

九、服用菊花茶
菊花2-3克,用清水冲服,具有润滑肠壁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
腹泻症状。

十、服用荷叶茶
将荷叶3 - 5克,加入适量清水冲泡,每日早晚服用,有助于改
善肠胃功能,缓解腹泻。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腹泻的十个小妙招,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适当锻炼,注意保持肠道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因腹泻引起的病症和症状,从而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

止泻有效的办法

止泻有效的办法

止泻有效的办法一到夏天吃多了冷饮或是吃的东西太杂,很容易引起拉肚子的现象,如果患者表现为肚子哗哗响,而且拉出来的基本都是水的话,多半为肠胃炎疾病所致,下面为大家推荐4招止泻方法,帮助大家缓解病症。

一、第1招:首要是补水临床上面对患者拉肚子现象,首要的是做好补水工作,因为拉肚子会让患者流失体内的水分,导致患者发生脱水、电解质流失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喝温开水缓解缺水的状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补液补充水分,补液一般采用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

也可以喝胡萝卜汁、西瓜汁或者苹果汁,补充水分的同时还有其他维生素等营养补充。

备注症状比较轻的腹泻是不需要服用药物的,一般在两天内可以缓解甚至自行恢复。

如果强行阻止拉肚子,会不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

所以发生急性腹泻的时候,不鼓励第一时间止泻,让它排出比较好,然后再做到饮食减量,适当补充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

二、第2招:食疗法拉肚子的患者,其肠胃需要好好休息,饮食要避免吃油腻、粗糙的食物,建议食用清淡的流质食物,等症状稍微缓解后再尝试吃米饭、生菜、乳酸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推荐以下6道腹泻患者食疗方食用:1、砂仁粥组成:砂仁20g、大米100g。

制法:将砂仁捣成细末,大米淘洗千净,置于锅中,加适量水。

将锅置武,上烧沸,用文火熬成粥,加入砂仁末,再烧沸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时适量温服。

功效:本方调补中气,温暧脾胃。

适用于脾胃虚寒性腹痛泻痢,消化不良,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气逆呕吐者。

2、白术橘皮粥组成:白沭30g、橘皮20g、大米150g、红糖适量。

制法:将白术、橘皮洗净,白术切成薄片,二者用纱布包裹,大米洗净。

置火上,放入大米、药包,注入清水适量,中火煮成稀粥,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糖。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适量温服。

功效:本方有燥湿健脾,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脾胃失和,见腹泻便溏,脘腹胀闷,呕恶不食,口中黏膩等症。

3、芡实金樱粥组成:芡实25g、金樱子25g、大米150g、白糖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腹泻四大手法:
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收藏|引用回帖|评分|举报
小艾依依
帖子:
69
金币:
1902
威望:
1701
注册时间:
2010-11-29
发私信关注TA
发表于2011-11-16 14:37 只看该作者
23 #
治疗便秘四大手法:
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