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错期末考试

位错期末考试
位错期末考试

一、解释概念(3×5=15分)

1.空位:晶格中某格点上的原子空缺了,则称为空位,这是晶体中最重要的点缺陷。脱位原子有可能挤入格点的间隙位置,

形成间隙原子。

2.刃型位错:有一多余半原子面,好象一把刀插入晶体中,使半原子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称为刃型位

错。其半原子面与滑移面的交线为刃型位错线。。

3.螺型位错:晶体沿某条线发生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错排,在位错线附近两部分原子是按螺旋形排列的,所以把这种

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4.攀移: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的运动称作攀移。通常把多余半原子面向上运动称为正攀移,向下运动称为负攀移。

攀移可视为半原子面的伸长或缩短,可通过物质迁移即空位或原子扩散来实现。

5.割阶:一个运动的位错线特别是在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其中一部分线段首先进行滑移。若该曲折线段垂直于

位错的滑移面时,称为割阶

6.层错:实际晶体结构中,密排面的正常堆垛顺序遭到破坏和错排,称为堆垛层错,简称层错。

7.晶界:属于同一固相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

8.扭折:一个运动的位错线特别是在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其中一部分线段首先进行滑移。若由此形成的曲折在

位错的滑移面上时,称为扭折。

9.柏氏矢量:用来表征位错特征,揭示位错本质的物理量。其大小表示位错的强度,方向及与位错线的关系表示位错的正

负及类型。

10.扩展位错:通常把一个全位错分解成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位错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11.科垂尔气团:围绕刃型位错形成的溶质原子聚集物,通常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固溶强化效果。

12.面角位错:在FCC晶体中形成于两个{111}面的夹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个层错构成的不能运动的位错组态。

二、填空(1×15=15分)

1.螺位错的滑移矢量与位错线________,凡是包含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但实际上,滑移通常是在那些

原子________面上进行。

2.两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与螺型位错相交,会在刃型位错上形成________,在螺型位错上形成________。

3.柏氏矢量的大小,即位错强度。同一晶体中,柏氏矢量愈大,表明该位错导致的点阵畸变________,它所处的能量也

________。由P—N力公式可知,使位错移动的临界切应力随a/b增加而________,所以滑移通常发生在________面的________方向上。

4.两柏氏矢量相互平行的刃型位错交割,会分别在两刃型位错上形成________,而两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割,

会在其中的一个刃型位错上形成________。

5.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的堆垛形式分别为沿(110)密排面的________、沿滑移面的________、沿

(0001)密排面的________。

6.在实际晶体中,从任一原子出发,围绕位错以一定的步数作一闭合回路,称为________;在完整晶体中按同样的方向

和步数作相同的回路,该回路________,由________点到________点引一矢量,使该回路闭合,这个矢量称为实际晶体中的柏氏矢量。

7.面心立方晶体的密排方向为________,其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为________;体心立方晶体密排方向为________,单位

位错柏氏矢量为________。密排六方晶体的密排方向为________,单位位错为________。

8.螺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_________,凡是包含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

9.能够进行交滑移的位错必然是_______位错。

10.螺型位错的应力场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________分量,二是________对称分布。

11.两个平行刃型位错相互作用时,若只允许滑移,柏氏矢量同号的将________于滑移面排列,异号的将束缚于________

线上。

12.位错的应变能与其柏氏矢量的___________成正比,故柏氏矢量越________的位错,其能量越_______,在晶体中越稳

定。

13.如果两个平行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吸引力,则它们是________螺位错,如果两个平行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

则它们是________螺位错。

14.金属的层错能越________,产生的扩展位错的宽度越________,交滑移越________进行。

15.小角度晶界能随位向差的增大而________;大角度晶界能与位向差________。

16.位错塞积会产生________集中,这是晶体受外力作用产生裂缝的重要机制。

17.柯垂耳气团会阻碍位错运动,需要外力作更多的功,这就是________效应。

三、判断(2x5=10分)

1.螺位错只有一个滑移面。

2.一个不含空位的完整晶体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3.一根位错线具有唯一的柏氏矢量,但是当位错线的形状发生改变时,柏氏矢量也会改变。()

4.再结晶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效果,是一种软化过程。()

5.

为降低表面能,自由晶体的外表面通常是其密排面。( ) 6.

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 7.

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 8. 在相同的条件下,空位形成能越大,则空位浓度越低;加热温度越高,则空位浓度越大。( )

9.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

10. 小角度晶界都是由刃型位错排成墙而构成的。( )

11. 相互平行的刃位错和螺位错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

12. 位错线是晶体中已滑移区域和未滑移区域的边界线,因此不可能中断于晶体内部。

) 四、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并写出判断依据 (2x5=10分)

1.]111[2]111[2]100[a

a a +→ 几何条件:]11,11,11[2]100[+++=a

a 能量条件:2

22322

222123)4343(a a b a b a b ==+=<=

所以不能反应

2.]111[2]111[2]010[]100[a

a a a +→+

几何条件:

]110[]11,11,11[2

]111[2]111[2]

110[]00,10,01[]010[]100[a a a a a a a a =+++=+==+++=+=右左 能量条件:左=22222212a a a b b =+=+,右=2242

323434

3a b b =+=+,可以反应 3.]111[2]111[2]010[]100[a

a a a +→+

几何条件:左=a[1+0,0+1,0+0]=a[110],

右=(a/2)[1+1,1+1,1-1]=a[110],满足 能量条件:2222

22a a a ?+,满足可以反应。 4.]110[2]110[2]011[2a

a

a →+ 几何条件:]110[2]11,01,10[2]110[2]011[2a

a

a

a =-++=+,

能量条件:2222

22a a a ?+,可以反应。 5.]111[3]211[6]110[2a

a

a

→+

四、简答(2×10=20分)

1.晶体的实际强度为什么远低于理论强度?

答:这是因为实际晶体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局部滑移进行的,故所加外力仅需破坏局部区域滑移面两边原子的结合键,而此局部区域是有缺陷(即位错)的区域,此处原子本来就处于亚稳状态,只需很低的外应力就能使其离开平衡位置,发生局部滑移。

2.为什么滑移通常总是沿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进行?

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原子密度最大,原子间距最小,原子间的结合力最强,但晶面间的矩离a最大,同时晶体沿最密晶向进行滑移时,位错b最大。根据P-N力公式,此时位错滑移遇到的点阵阻力最小,在最小的切应力作用下便能引起晶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使晶体产生滑移。

3.金属为什么会退火软化?

答:经塑性变形的金属其晶粒内部含有大量缠结成网状的位错。当把这种金属加热到稍高的温度,网状位错将移动并重新排列成多边形结构,构成亚晶界。此时位错数量并未减少,金属的机械性质无太大变化。当金属被加热到再结晶温度(约熔点0.4倍)时,新的晶粒在亚晶界处形核,而消除了大多数位错。因位错数量大幅降低,再结晶的金属具有低强度和高塑性。

4.两位错发生交割时产生的扭折和割阶有何区别?

答:位错的交割属于位错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结果是在对方位错线上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等于其柏氏矢量的弯折,此弯折即被称为扭折或割阶。扭折是指交割后产生的弯折在原滑移面上,对位错的运动不产生影响,容易消失;割阶是不在原滑移面上的弯折,对位错的滑移有影响。

5.晶体为什么会加工硬化?

答:晶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使弹性应力场不断增大,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增强,因而位错的运动越来越困难。具体地说,引起晶体加工硬化的机制有:位错的塞积、位错的交割(形成不易或不能滑移的割阶、或形成复杂的位错

b2

D

b1 B A C

b3 E 缠结)、位错的反应(形成不能滑移的定位错)等。

五、证明 (10分)

1.一个位错环只有一个柏氏矢量(见右图)。

答:图示中:如果一个位错环有两个不同柏氏矢量b 1,b 2,则晶体两侧ABC 、ADC 的滑移不同,则两部分

的滑移不同,因此在AEC 段应有一矢量b 3使滑移平衡。根据位错定义(滑移区与未滑移区交界处),若AEC 左侧没滑移,则b 3= b 2–b 1;若AEC 右侧没滑移,则b 3= b 1–b 2;所以,b 3=0, 即b 1=b 2,所以一

证明:假设有一条位错线PQRSP 组成一位错环,环内没

有其它位错线(如图),如各处的柏氏矢量不相同,设PQR 段的柏氏矢量为b1,其圈内为已滑移区Ⅰ;设RSP 段的柏氏矢量为b2,其圈内为已滑移区Ⅱ.则区Ⅰ和区II 为不同程度的滑移区,二者的边界PR 必为一位错线。这便与原假设有矛盾,故b1与b2不应有差别,即:b1=b2

2.晶体中的位错,或自由封闭,或终止于晶体表面或晶界处,不能在晶体中中断(不能中止于晶体内部)。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有一点不太理想的是填空题第9题题意不明确,有些误导孩子:从0、2、5、8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当然这道题也考察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适中,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本年级共有学生425人,参加考试424人,其中有一名学生请假,平均分是92.08分,及格率是100%,优秀率74.0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有漏题的现象,部分同学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失误多,这些都是今后要注意的。 三、取得的成绩: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如,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是93.99%。

1、从计算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最高班级得分率是96.05%,其中第一题口算题最高得分率是98.75%,主要是考察学生万以内的口算以及一位数乘整十整百,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计算的学习,不仅坚持每节课前的小小口算练习,还结合教材印制了口算卡片,每天坚持让学生计时口算,大部分同学已经达到1分钟做20道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本学期我们每班还给学生制作了一套计算本,让学生坚持每天做6道笔算题,第二天早上老师们早到教室进行批改,实行得分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认识钟表,以及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正确率较高。全年级只有17个同学出错。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较强,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新课标精神。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得分率是93.29%,说明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审题的能力佳。 四、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所以考100分的较少,全年级只有21名。 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题的第10小题: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厘米()厘米,这道题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综合考察,学生出错较多,正确率仅是92.96%

材料结构复习题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在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一个环形位错能否各部分均为刃型位错?为什么? 3. 位错滑移和攀移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4. 面心立方晶体的(111)面上有一]110[2 a b =的螺型位错,当其在(111)面上滑移受阻时,可通过交滑移转移到哪一个{111}面上继续滑移?为什么? 5. 为什么冷加工变形可在金属晶体中产生过饱和的点缺陷? 6. 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晶体内部的位错密度发生何种变化?为什么? 7. 柯垂尔气团与斯诺克气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 晶体的滑移通常总是沿着其最密晶面和最密晶向进行,为什么? 9. 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全位错的柏氏矢量取何值时其组态最稳定?为什么? 10. 体心立方晶体中的全位错的柏氏矢量取何值时其组态最稳定?为什么? 11. 为何晶体的滑移通常总是沿着其最密晶面和密排晶向进行? 12. 晶体中存在的位错如右图所示, 位错线的正方向是图中箭头所标 示的方向,两位错的柏氏矢量均 平行于X 轴。现对晶体施加一个 σzx 的应力,请指出两位错运动后 滑移面两侧两部分晶体的相对位 移量。 二、 何谓点缺陷的热力学平衡性?何谓过饱和点缺陷?指出产生过饱和点缺陷 的主要途径和相应机制。 三、金属晶体切变强度的实测值远低于其理论计算值,试用位错滑移理论加以详 细说明。 四、试说明晶体中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在结构特征、柏氏矢量、应力场特征以及 受力时的运动方式诸方面的不同之处。 五、试分析位错线互相垂直的两个刃型位错之间的交割行为。 六、 试分析位错线互相平行且柏氏矢量相同的两个正刃型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关于公布2017201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通知

关于公布2017—201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通知 教务处[2018]87号 各学院: 2017—201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批阅及成绩登录工作已结束,现将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各学院通知学生,自即日起由学生本人登录教务处网站进行个人成绩查询。 二、所有课程以实际选课名单为准,未经选课学生的成绩一律不予认可。 三、《大学IT》课程以2018年6月份省统考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由教务处负责下发电子及书面成绩。 四、各学院要重视学生对有异议成绩的复核工作。成绩复核工作应由分管院长、任课教师、教务员等至少四人参与,并将复核结果及时通知学生本人,若有错误应及时协调各有关学院及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成绩更正申请,进行成绩更正。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 五、成绩复核及成绩修改申请工作于2018年9月5日(周三)前结束,逾期不再办理。本次成绩更正修改仅限于2017-2018学年第2学期的成绩,以往成绩(含课程置换成绩)不在申请范围之内。 六、成绩更正实行即时更正,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申请,若程序规范、佐证材料齐全,将在提交审核通过时,同时对管理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确认,以减少因成绩问题对学生其它学习环节的影响。 七、严厉杜绝成绩判定及登录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如有违反规定者,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教务处 2018年8月24日 附件: 潍坊学院成绩更正程序(修订试行) 1、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持由学生所在学院签批的成绩复核申请单(见附表)到课程开办学院申请复查成绩。无成绩复核申请单的复核申请,课程开办学院有权拒绝给予复核。 2、课程所在学院要根据学校有关成绩复核更正的规定,进行有关成绩的复核,若有问题,由任课教师本人持试卷等相关材料原件到课程承担学院综合办公室办理成绩更正手续。若复核无误,应在学生个人申请单上给

金属位错理论

金属位错理论 位错的概念最早是在研究晶体滑移过程时提出来的。当金属晶体受力发生塑性变形时,一般是通过滑移过程进行的,即晶体中相邻两部分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晶面晶向相对滑动,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上出现明显的滑移痕迹——滑移线。为了解释此现象,根据刚性相对滑动模型,对晶体的理论抗剪强度进行了理论计算,所估算出的使完整晶体产生塑性变形所需的临界切应力约等于G/30,其中G为切变模量。但是,由实验测得的实际晶体的屈服强度要比这个理论值低3~4数量级。为解释这个差异,1934年,Taylor,Orowan和Polanyi 几乎同时提出了晶体中位错的概念,他们认为:晶体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滑移面两边的所有原子都同时做刚性滑动,而是通过在晶体存在着的称为位错的线缺陷来进行的,位错再较低应力的作用下就能开始移动,使滑移区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滑移面上的原子都先后发生相对滑移。按照这一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其理论屈服强度比较接近于实验值。在此基础上,位错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的发展,位错模型才为实验所证实,位错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位错理论不仅成为研究晶体力学性能的基础理论,而且还广泛地被用来研究固态相变,晶体的光、电、声、磁和热学性,以及催化和表面性质等。 一、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位错指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是晶体原子排列的一种特殊组态。从位错的几何结构来看,可将他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1、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的结构如图1.1所示。设含位错的晶体为简单立方晶体,晶体在大于屈服值的切应力 作用下,以ABCD面为滑移面发生滑移。多余的半排原子面EFGH犹如一把刀的刀刃插入晶体中,使ABCD 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故称“刃型位错”。晶体已滑移部分和未滑移部分的交线EF就称作刃型位错线。

初一(2)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经过全体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本班学生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科任教师对2班学生的耐心教育和细心指导,希望好的开始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兴趣。现在我对2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全班49人,参考考试人数48人。班级总体来看比较平衡,本次考试语数英各120分,七科总分455.8分,提名年级第一,比期中考试的排名第二上升了一位。年级前十的有6人,分别是温晓梵、肖泽舒、陈星宏、蔡智雯、陈圣亮、陆秋桦。其中年级第一的温晓梵同学排名全区的第8名,年级第二的肖泽舒同学排名全区的第16名。 2、学科成绩分析: 语文:平均分75.1分(年级第2),其中优秀3人,合格 33人,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排在年级前列,低人1人,有望下次考试消灭低分率。 数学:平均分74.1分(年级第1),优秀10人,优秀率20.4%,合格29人,合格率59.2%,低分8人,低分率16.5%。各率均排在年级理想位置。 英语:平均分66.2分(年级第1),优秀9人,优秀率18.4%,合格22人,合格率44.9%,低分15人,低分率30.6%。各率均排在年级理想位置。 政治:平均分57.9分(年级第3),优秀1人,优秀率2%,合格24人,合格率49%,低分4人,低分率8.2%。 历史:平均分65.9分(年级第2),优秀13人,优秀率26.5%,合格29人,合格率59.2%,低分4人,低分率8.2%。各率均排在年级理想位置。 地理:平均分51.9分(年级第4),优秀4人,优秀率8.2%,合格17人,合格率34.7%,低分17人,低分率34.7%。 生物:平均分64.7分(年级第3),优秀14人,优秀率28.6%,合格29人,合格率59.2%,低分7人,低分率14.3%。

位错及界面部分第三次习题答案

1、见习题集P86 题3-28 2、写出位错反应a[ 01-1 ]/2+a[ 2-11]/2 的反应结果,这个反应能否进行?形成的位错能不能滑动?为什么? 解:a[ 01-1 ]/2+a[ 2-11]/2→a[100],根据位错反应的Frank 判据,反应式左端的柏氏矢量 平方和为a2/ 2 + 3a2/2 = 2a2,而右端的柏氏矢量平方为a2,因2a2> a2 ,所以反应可以 进行。a[ 01-1 ]/2 位错的滑移面是(111) ,a[ 2-11]/2 位错的滑移面是(11-1) ,所以反应生成的位错线在(111) 与(11-1) 的交线[-110] 上,这个位错的滑移面是(001),它不是面心立方 容易滑移的滑移面,所以不易滑动。 3、某面心立方点阵晶体的(1-11)面上有一螺型单位位错,其位错线为直线,柏氏矢量为 a/2[110], (1)在晶胞中标明该位错的柏氏矢量,该位错滑移产生的切变量是多少? (2)该位错能否自动分解成两根肖克莱不全位错,为什么?并在晶胞中标明两根肖克莱不全位错的柏氏矢量; (3)在(1-11)面上由上述两不全位错中间夹一层错带形成扩展位错。若作用在该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为[1-1-2],该扩展位错如何运动?若切应力方向为[110],该扩展位错又如何运动? (4)该扩展位错可能交滑移到哪个晶面,并图示之,指出产生交滑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1)√2a/2(hu+kv+lw=0) (2)能(满足几何能量条件) a/6[121]+a/6[21-1]= a/2[110] (几何条件) ∣a/6[121]∣2+∣a/6[21-1]∣2 <∣a/2[110]∣2 a2/6+ a2/6

位错总结

位错总结 一. 位错概念 1.晶体的滑移与位错 2. 位错模型 ● 刃型位错: 正负刃型位错, ※位错是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 ※位错线必须是连续的-位错线不能中止在晶体内部。 ∴ 起止与晶体表面(或晶界)或在晶体内形成封闭回路或三维网络 ● 螺型位错: 左螺旋位错,右螺旋位错 ● 混合位错 3.位错密度 单位元体积位错线总长度,3/m m 或单位面积位位错露头数,2 m

4. 位错的柏氏矢量 (Burgers Vector ) ● 确定方法: 柏氏回路 ●意义: 1) 柏氏矢量代表晶体滑移方向(平行或反平行)和大小 2) 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的大小 3)决定位错的性质(类型) 刃型位错 b ┴位错线 螺型位错 b //位错线 混合位错 位错线与b 斜交 s e b b b +→ ,sin θb b e = θcos b b s = 4)柏氏矢量的表示 ]110[2 a b = 或 ]110[21 =b ● 柏氏矢量的性质 1)柏氏矢量的守恒性-流入节点的柏氏矢量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 柏氏矢量之和 2)一条为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

二.位错的运动 1.位错的运动方式 ●刃型位错 滑移―――滑移面: b l ?,唯一确定的滑移面 滑移方向:l v b v ⊥, // 滑移应力: 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沿b 或b - 攀移――攀移面: 附加半原子面 攀移方向:)(b l v ?⊥ 攀移应力:攀移面上的正应力; 拉应力-负攀移 压应力-正攀移 攀移伴随原子扩散,是非守恒运动,在高温下才能发生 ● 螺型位错 滑移―――滑移面:包含位错线的任何平面 滑移方向:l v b v ⊥⊥, 滑移应力 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沿b 或b - 交滑移―――同上 ●混合位错 滑移(守恒运动)――同刃型位错 非守恒运动 ――在非滑移面上运动- 刃型分量的攀移和螺型分量的滑移的合成运动

2020小学二年级级期末考试成绩单评语

2020小学二年级级期末考试成绩单评语 班主任要想写出准确且具有个性的评语,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同时还必须掌握写评语的一些基本要领;下面是有20xx小学二年级考试成绩单评语,欢迎参阅。 20xx小学二年级考试成绩单评语 1. 真是人如其名,你长得秀气,富有灵气。一学期来,难忘的是你那甜美的歌声,腼腆的笑容,娟秀的字迹。平时你学习勤奋,工作负责,是位称职的小干部。如果多多参加集体活动,更活跃些,相信你将赢得更多的掌声!试试看! 2. 知道吗?你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帮手";妈妈喜欢你,因为你是"乖乖女";同学喜欢你,因为你是"小雷锋"。如果你能重视体育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就能使文静的增添朝气,那么你定会更加讨人喜欢罗! 3. 你,学习成绩拔尖,但从不骄傲自满;严格要求同学,但从不板起面孔;喜欢打抱不平,但从不称王霸道;处处遵守纪律,但依旧天真活泼。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若是你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那你将赢得更多的掌声与荣誉。 4. 你那小小的身影就像班上一个活跃的音符,时常会奏出悦耳的弦律,你长得很漂亮,如同你的舞姿上赏心悦目,主题班会上表演令人啧啧称赞,你的绘画很好,老师真为你高兴,这学期你的学习成绩也大步上升昔日潦草的书写变成了娟秀的字迹,上课你也能专心听讲了,你的变化真叫老师同学们喜欢。 5. 如果今后做每一件事再细致认真一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你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同学们总喜欢接近你,与你在一起总是谈笑风生,特别是在班队课上,你的表演演说赢得阵阵掌声,你的作文写得很不错,常常有异想不到的妙语和精巧的构思,如果在加把劲,将来会成一名作家的。 6. 你那双珍珠的大眼睛里,盛满热情聪慧„„上课时,你思维敏捷发言积极,那独到的见解令人钦佩;你书写的作业,端端正正,漂漂亮亮,那别具一格的答案,常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你唯一逊色的是对工作不够泼辣大胆,这需要慢慢锻炼,不要着急,我相信你能行! 7. 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你画的小动物个个活灵活现,连老师都

位错理论

铝合金生产中的冷热变形微观组织 绪论:铝及铝合金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以挤压形式进行生产,随着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们对铝及铝合金轧板的要求日益增多。对于变形铝合金来说,由于所含的合金元素不同,需要不同的变形方式:冷变形和热变形。这里简单介绍在这两种变形的微观组织。 关键词:铝及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冷变形和热变性。

目录 铝合金生产中的冷热变形微观组织 (1) 绪论 (1) 一、冷变形中铝合金微观组织 (3) 1.1亚结构 (3) 1 .2变形织构 (3) 二、热变形中的纤维组织 (5) 2.1铝合金热变形中的动态回复 (5) 2.2铝合金热变形中的再结晶 (6) 三、铝合金变形微结构的分类 (6) 参考文献 (8)

一、冷变形中铝合金微观组织 铝材冷加工后,随着外形的改变.晶粒皆沿最大主变形发展方向被拉长、拉细或压扁。冷变形程度越大,品粒形状变化也越大。在晶粒被拉长的同时,晶间的夹杂物也跟着拉长,使冷变形后的金属出现纤维组织。 1.1亚结构 亚结构包括两种类型:较低温度下产生的胞状结构以及变形后因回复形成的亚晶[1]。金属晶体经过较大的冷塑性变形后,由于位错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大量的位错堆积在局部区域,并相互缠结形成不均匀的分布,在晶粒内部出现了许多取向不同、大小约为10-3~10-6cm 的小晶块,这些小晶块(或小晶粒间)的取向差不大(小于1°),所以它们仍然维持在同一个大晶粒范围内,这些小晶块称为亚晶[2],这种组织称为亚结构。在冷轧变形中,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晶粒发生分裂,内部就生成亚结构[3]。亚晶的大小、完整程度、取向差与材料的纯度及形量和变形温度有关。当材料中含有杂质和第二相时,在变形量大和变形温度低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亚晶小,亚晶间的取向差大,亚晶的完整性差(即亚晶内晶格的畸变大)。冷变形过程中,亚晶结构对金属的加工硬化起重要作用,由于各晶块的方位个同,其边界又为大量位错缠结,对晶内的进一步滑移起阻碍作用。因此,亚结构可提高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强度。 1.2变形织构 铝及铝合金在冷变形过程中,内部各晶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形发展方向因受外力作用的影响,晶粒要相对于外力轴产生转动,而使其动作的滑移系有朝着作用力轴的方向(或最大主变形方向作定向旋转的趋势。在较大冷变形程度下,晶粒位向由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的情况,称为择优取向。由此所形成的纤维状组织,因其具有严格的位向关系,所以被称为变形织构。变形织构一般分为两种[2]:一是拉拔时形成的织构,称为丝织构,其主要特征是各个晶粒的某一晶向大致与拉拔方向平行,如图1(a)所示;二是轧制时形成的织构,称为板织构,其主要特

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后的感想范文2篇

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后的感想范文2篇 【第一篇】 又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会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在学习

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虽然考得不好,但只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 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第二篇】 每次考试后,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成绩了。通过成绩的好坏,就可以看出我这一阶段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看出我学习是不是很认真。这次月考,也不例外。 下课铃声敲响了,紧张的考试终于结束了。这时,操场上、走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高集小学周国瑞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有一点不太理想的是填空题第9题题意不明确,有些误导孩子:从0、2、5、8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当然这道题也考察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适中,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本年级共有学生425人,参加考试424人,其中有一名学生请假,平均分是92.08分,及格率是100%,优秀率74.0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有漏题的现象,部分同学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失误多,这些都是今后要注意的。 三、取得的成绩: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如,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是93.99%。

1、从计算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最高班级得分率是96.05%,其中第一题口算题最高得分率是98.75%,主要是考察学生万以内的口算以及一位数乘整十整百,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计算的学习,不仅坚持每节课前的小小口算练习,还结合教材印制了口算卡片,每天坚持让学生计时口算,大部分同学已经达到1分钟做20道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本学期我们每班还给学生制作了一套计算本,让学生坚持每天做6道笔算题,第二天早上老师们早到教室进行批改,实行得分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认识钟表,以及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正确率较高。全年级只有17个同学出错。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较强,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新课标精神。 3、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得分率是93.29%,说明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审题的能力佳。 四、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所以考100分的较少,全年级只有21名。 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题的第10小题: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厘米()厘米,这道题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综合考察,学生出错较多,正确率仅是92.96%

材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作业与习题的解答 一、作业: 2、纯铁的空位形成能为105 kJ/mol 。将纯铁加热到850℃后激冷至室温(20℃),假设高温下的空位能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e 31.8=6.8X1013) 6、如图2-56,某晶体的滑移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b 的位错环,并受到一均匀切应力τ。 (1)分析该位错环各段位错的结构类型。 (2)求各段位错线所受的力的大小及方向。 (3)在τ的作用下,该位错环将如何运动? (4)在τ的作用下,若使此位错环在晶体中稳定 不动,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大? 解: (2)位错线受力方向如图,位于位错线所在平面,且于位错垂 直。 (3)右手法则(P95):(注意:大拇指向下,P90图3.8中位错环ABCD 的箭头应是向内,即 是位错环压缩)向外扩展(环扩大)。 如果上下分切应力方向转动180度,则位错环压缩。

(4) P103-104: 2sin 2d ?τd T s b = θRd s =d ; 2/sin 2 θ?d d = ∴ τ ττkGb b kGb b T R ===2 注:k 取0.5时,为P104中式3.19得出的结果。 7、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把两个平行且同号的单位螺型位错从相距100nm 推进到3nm 时需要用多少功(已知晶体点阵常数a=0.3nm,G=7﹡1010Pa )? (3100210032ln 22ππGb dr w r Gb == ?; 1.8X10-9J ) 8、在简单立方晶体的(100)面上有一个b=a[001]的螺位错。如果它(a)被(001)面上b=a[010]的刃位错交割。(b)被(001)面上b=a[100]的螺位错交割,试问在这两种情形下每个位错上会形成割阶还是弯折? ((a ):见P98图3.21, NN ′在(100)面内,为扭折,刃型位错;(b)图3.22,NN ′垂直(100)面,为割阶,刃型位错) 9、一个]101[2-=a b 的螺位错在(111)面上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发生交滑移,请指出交滑移系统。 对FCC 结构:(1 1 -1)或写为(-1 -1 1) 10、面心立方晶体中,在(111)面上的单位位错]101[2-=a b ,在(111) 面上分解为两个肖克莱不全位错,请写出该位错反应,并证明所形成的扩展位错的宽度由下式给出:

位错理论的提出

材料史话(2)-位错理论的提出精选 已有 3009 次阅读2013-6-13 23:58|个人分类:材料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位错 如果金属晶体受外加载荷或力的作用,位错运动并穿过晶体,那么将引起一个永久性的形状变化,即:塑性变形。其结果是在晶体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滑移痕迹-我们称之为滑移线。 图 1 金属拉伸变形后产生的滑移线(图片来自网络) 1907年,沃尔特拉(Volterra)解决了一类弹性体中的内应力不连续的弹性问题,把它称为位错。 1926年,弗兰克尔发现理论晶体模型刚性切变强度与与实测临界切应力的巨大差异。理论计算值为G/30;而实际屈服强度比理论值低3~4个数量级。 1934年,波朗依(Michael Polanyi, 1891-1976)、泰勒(Geoffrey Taylor, 1886-1975)、奥罗万(Egon Orowan, 1902-1989)几乎在同时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这

一年发表的论文提出位错了的模型。特别是泰勒明确地把沃尔特拉位错引入晶体。 图2 (a)Orowan描绘的刃位错(b)Taylor描绘的刃位错 位错理论认为,晶体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滑移面两边的所有原子都同时做整体刚性滑动,而是通过在晶体存在的称为位错的线缺陷来进行,位错在较低应力作用下就开始移动,使滑移区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滑移面上的原子都先后发生相对位移。 Taylor确定应变储存能储存于晶体缺陷处,以弹性畸变能的形式存在。 Orowan对他所观察到Zn晶体受到应力变形时,这种变形是不连续的,而是以不连续跳跃的方式进行。推定每一次形变“跳跃”必定来源于晶体缺陷的运动。 Polanyi的论文完成比Orowan 早几个月,但那时已与Orowan定期接触,了解他的想法,自愿等待一段时间,以便同时提交论文,并约定在同一期德文《物理杂志(Zeitschrift Fuer Physik)》并排发表。 Polanyi后来放弃了晶体塑性研究,成为哲学家; Taylor在单晶和多晶力学分析方面以及加工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Orowan坚持位错研究,在位错运动与其它位错的交互作用以及晶体内部粒子对运动位错阻碍的理论分析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新思想。 1939年,柏格斯(J.M. Burgers)提出用伯氏矢量表征位错,同时引入了螺位错。 1940年,皮尔斯(Peierls)提出后来1947年由纳巴罗(Nabarro)修正的位错点阵模型,这个模型突破了一般弹性力学范围,提出了位错宽度的概念,估算了位错开动的应力。

二(1)班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二(1)班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从整个班级的情况来看,考试成绩较理想。本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具体内容包括看拼音写汉字,同音字的掌握,开火车组词,找初句子中的反义词,照样子天空,把词语补充完整,改句式,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占总成绩80%);课外阅读(占总成绩10%);写话(占总成绩10%)这几类组成。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总目标是检测学生对基础只是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总体情况分析 全班38人,95分以上25人、85分以上37人,优秀率97.37%,合格率100%。从整体上来说学生此次考试成绩较理想,大部分学生考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试卷情况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大部分学生完成正确、书写工整,这一题失分较少,不过存在个别同学失分较多现象,原因主要是在平时的听写与识记中够用心,拼音掌握得不够熟练,拼读不准确,。 2、在第二题看拼音书写同音字和第三题开火车组词方面扣分较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二年级课内一般讲授的是多音字组词,而不是写同音字,很多孩子对同音字的意思区分不清,导致写出的同音字是颠倒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同音字上没有特别要求孩子们掌握,因为二年级新课标里把同音字区分开并书写出来不是重点,我们几位同年级老师一致认为此题出题欠妥;而开火车组词错误较多的原因是那些词语偏难,在课内所讲的一般是较容易组词的字。所以上述两题有个共同点是出题方面有些偏差,当然对我们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字词的运用纳入重点,光会组词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学会灵活用词。 3、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这一题学生错误情况较少,但有少数几个学生遗漏题目导致扣分,主要是比较粗心以及对题目意思的不理解,如果换成将反义词进行连线相信学生做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第一章:位错理论

第一章 位错理论(补充和扩展) 刃位错应力场: 22222)() 3()1(2y x y x y Gb x ++-- =νπσ 2 2222)() ()1(2y x y x y Gb y +--= νπσ )(y x z σσνσ+= 22222)()()1(2y x y x x Gb yx xy +--= =νπττ 滑移面: x Gb yx xy 1 )1(2νπττ-= = 攀移面 y Gb x 1 )1(2νπσ--= 螺位错应力场: r Gb z z πττθ θ2= = 单位长度位错线能量及张力 2 2 1Gb T W == 单位长度位错线受力 滑移力: b f τ= 攀移力: b f x σ=

位错线的平衡曲率 θθd 2 d sin 2R f T = 当θd 较小时2d 2d sin θθ≈,故 τ 2Gb f T R = = R Gb 2/=τ 两个重要公式: Frank -Read 源开动应力 l Gb /=τ Orowan 应力 λτ/Gb =

位错与位错间的相互作用 1. 不在同一滑移面上平行位错间的相互作用 (1)平行刃型位错 .) ()()1(22 222 22y x y x x b Gb b f yx x +--'±='±=νπτ式中正号表示b 和b '同向;负号表示b 和b '反向。 沿y 轴的作用力y f 即攀移力 .) ()3()1(22 222 22y x y x y b Gb b f x y ++-'='=νπσ)-( b b ', 同号: 0>y f 正攀移 b b ', 反号: 0

位错理论

《位错与位错强化机制》杨德庄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1-2 位错的几何性质与运动特性 一、刃型位错 2.运动特性 滑移面:由位错线与柏氏矢量构成的平面叫做滑移面。 刃型位错运动时,有固定的滑移面,只能平面滑移,不能能交叉滑移(交滑移)。 刃型位错有较大的滑移可动性。这是由于刃型位错使点阵畸变有面对称性所致。 二、螺型位错 1. 几何性质 螺型位错的滑移面可以改变,有不唯一性。螺型位错能够在通过位错线的任意平面上滑移,表现出易于交滑移的特性。 同刃型位错相比,螺型位错的易动性较小。、 位于螺型位错中心区的原子都排列在一个螺旋线上,而不是一个原子列,使点阵畸变具有轴对称性。 2.混合位错 曲线混合位错的结构具有不均一性。 混合位错的运动特性取决于两种位错分量的共同作用结果。一般而言,混合位错的可动性介于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之间。随着刃型位错分量增加,使混合位错的可动性提高。 混合位错的滑移面应由刃型位错分量所决定,具有固定滑移面。 四、位错环 一条位错的两端不能终止于晶体内部,只能终止于晶界、相界或晶体的自由表面,所以位于晶体内部的位错必然趋向于以位错环的形式存在。一般位错环有以下两种主要形式: 1. 混合型位错环 在外力作用下,由混合型位错环扩展使晶体变形的效果与一对刃型位错运动所造成的效果相同。 2. 棱柱型位错环 填充型的棱柱位错环 空位型棱柱位错环 棱柱位错环只能以柏氏矢量为轴的棱柱面上滑移,而不易在其所在的平面上向四周扩展。因为后者涉及到原子的扩散,因而在一般条件下(如温度较低时)很难实现。 1-3 位错的弹性性质 位错是晶体中的一种内应力源。——这种内应力分布就构成了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弹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和改进措施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忙忙碌碌工作一学期,心情时刻期盼着考试所带来的收获成功的喜悦,上学期我们班在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班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就上学期期末测试进行如下分析。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总分3617分,平均分82.20分,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95.45%优秀人数12人,优秀率27.27%,低分人数0。从整体上来看,本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全镇56个班排全镇13名。在这些学生中,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12人,中下水平的学生较少,他们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这就要求在下学期的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狠抓学困生,加强学困生转化,力求整体成绩提高。 本班的期末成绩及一分三率成绩对比 二、教学质量的优势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掌握比较扎实。 2、能联系实际,指定学习成绩优秀且责任心强的五名学生分别担任每天早自习的值日班长,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有任务的学习。

午自习进行听写或做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3、通过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巩固并深化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三、对比差距的原因和不足: 1、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 5、阅读题是我们班孩子的障碍题,他们没好好读题,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因而失分较多,影响整体的成绩。 6、写话题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错别字,没写完整都造成失分的原因。 四、采取的整改措施: 1、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阅读及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与家长联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等水平学生的学习。 5、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6、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弥补不足,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8、充分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

位错考试期末考试

一、解释概念(4×5=20分) 1.空位:晶格中某格点上的原子空缺了,则称为空位,这是晶体中最重要的点缺陷。脱位原子有可能挤入格点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原子。 2.刃型位错:有一多余半原子面,好象一把刀插入晶体中,使半原子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称为刃型位错。其半原子面与滑移面的交线为刃型位错线。。 3.螺型位错:晶体沿某条线发生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错排,在位错线附近两部分原子是按螺旋形排列的,所以把这种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4.攀移: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的运动称作攀移。通常把多余半原子面向上运动称为正攀移,向下运动称为负攀移。攀移可视为半原子面的伸长或缩短,可通过物质迁移即空位或原子扩散来实现。 5.割阶:一个运动的位错线特别是在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其中一部分线段首先进行滑移。若该曲折线段垂直于位错的滑移面时,称为割阶 6.层错:实际晶体结构中,密排面的正常堆垛顺序遭到破坏和错排,称为堆垛层错,简称层错。 7.晶界:属于同一固相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 8.扭折:一个运动的位错线特别是在受到阻碍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其中一部分线段首先进行滑移。若由此形成的曲折在位错的滑移面上时,称为扭折。 9.柏氏矢量:用来表征位错特征,揭示位错本质的物理量。其大小表示位错的强度,方向及与位错线的关系表示位错的正负及类型。10.扩展位错:通常把一个全位错分解成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位错组态称为扩展位错。 二、填空(1×12=12分) 1.螺位错的滑移矢量与位错线(平行),凡是包含位错线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它的滑移面。但实际上,滑移通常是在那些原子(密排)面上进行。 2.两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与螺型位错相交,会在刃型位错上形成(割阶),在螺型位错上形成(扭折)。 柏氏矢量的大小,即位错强度。同一晶体中, 柏氏矢量愈大,表明该位错导致的点阵畸变(愈大),它所处的能量也(愈强)。由P—N 力公式可知,使位错移动的临界切应力随a/b 增加而(减小),所以滑移通常发生在(密排) 面的(密排)方向上。 3.两柏氏矢量相互平行的刃型位错交割,会分 别在两刃型位错上形成(扭折),而两柏氏矢 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割,会在其中的一个 刃型位错上形成(割阶)。 4.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的堆垛 形式分别为沿(110)密排面的(ABC)、沿 滑移面的(ABCDEF)、沿(0001)密排面的 (AB/AC)。 5.在实际晶体中,从任一原子出发,围绕位错 以一定的步数作一闭合回路,称为(柏氏回路);在完整晶体中按同样的方向和步数作相 同的回路,该回路(不闭合),由(终点) 点到(起点)点引一矢量,使该回路闭合, 这个矢量称为实际晶体中的柏氏矢量。 6.面心立方晶体的密排方向为(﹤110﹥),其 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为(a/2﹤110﹥);体心 立方晶体密排方向为(﹤111﹥),单位位错柏 氏矢量为(a/2﹤111﹥)。密排六方晶体的密 排方向为(﹤1120﹥),单位位错为(a/3﹤1120﹥)。 三、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并写出判断 依据(2x5=10分) 1. ] 1 1 1 [ 2 ] 111 [ 2 ] 100 [ a a a+ → 几何条件: ] 1 1,1 1,1 1 [ 2 ] 100 [+ + + = a a 能量条件: 2 2 2 3 2 2 2 2 2 12 3 ) 4 3 4 3 (a a b a b a b= = + = < = 所以不能反应 2. ) 0001 (

八年级二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八年级二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各科成绩已揭晓。 陈怡伦以715分的总分再次稳居年级第一名。 本次考试年级前十名我班仅占2人,他们分别是陈怡伦(第5名)、张美静(714分第7名)。 前100名我班有10人,前300名21人,前500名37人。 本次语文最高分潘琪同学 101.5分,居年级单科第4名,数学最高分谢开军同学118分,英语最高分陈怡伦104.5分,物理林超凡81分,政治最高分毛涵璐均94分,历史最高分潘琪95分。 本次考试班级均分在全年级下降了4名,究其原因,与前段时间班级的总体学习氛围欠缺,班级学风不正有很大的关系,如何提高班级综合竞争力,在学生中培养学习竞争意识,将是本关学期乃至下学期工作的重点。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关键性的一年,学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九年级的成绩和中考成绩的好坏。 我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学习竞争意识,!就这次考试,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带领孩子客观分析各科成绩,要冷静,不要情绪化,要积极主动帮助孩子面对现实,乐观预测未来。 2. 和孩子讨论考试结果,反思前一阶段的学习,让孩子明白行动”和结果” 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的道理。 3. 好成绩要真诚肯定,予以表扬,促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考差了,要鼓励,给其信心,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前进的动力。 4. 与孩子一起制定后半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距期末考试只有两个月了),计划要切

实可行、目标要实际。 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帮助孩子不断进步。 5. 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志向远大的人才会藐视眼前的困难,才能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获得更好的发展。 6.谨记: 没考好不是失败,对自己彻底丧失信心才是真正的失败!鼓舞孩子的士气和斗志,让他(她)坚信自己能行,这比什么都重要!同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激发学生。 教师要关心学生,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学习方式。 班主任对每个学生逐一分析,逐一谈话。 课任教师对成绩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如此。 做到严格要求,态度友好,言行一致,公平对待。 2、要厚爱后进生。 多鼓励他们,始终抱有希望,绝不放弃。 为他们树目标,树榜样,鼓励成绩好的帮助他们。 对他们要格外友善,多让他们发言,不能放弃,更不能侮辱。 将他们的哪怕一点优点进步要放大再放大。 3、要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