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偏方大全网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不需要用药就,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

宝宝生病了,如果妈妈懂得一点简不仅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

本期专题我们就收集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按摩知识,让妈妈帮常用穴位视频教程常见手法穴位查询疾病按摩头面部(点击看大图)胸腹部(点击看大图)腰背部(点击看大图)手肘部(点击看大图)手背部(点击看大图)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迎香牙关(颊车)印堂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囟门地仓穴瞳子髎穴四白穴阳白穴睛明穴天鼎穴翳风穴廉泉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穴胁肋天枢丹田肚角水分穴期门穴肩禺穴中府穴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肝俞胃俞至阳穴厥阴俞穴心俞穴命门穴三焦俞膀胱俞大肠俞关元俞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穴小肠穴四横纹(四缝穴)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鱼际交)运水人土、运土人水总筋大横纹(手阴阳)十宣(十劳宫三关六腑清天河水合谷穴少商穴甘载威灵精灵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肾顶肾纹掌小横纹小横纹神门穴眼中三里上痢三阴交解溪丰隆涌泉前承山后承山委中昆仑仆参上巨虚穴绝骨穴梁丘穴阴陵泉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1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2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2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1 视频:小儿揉肾顶 视频:小儿补肺经 视频:推拿常用手法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下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上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肩背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胸腹部穴位 视频: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常见病推拿疗法 视频:小儿支气管炎 视频:小儿腹泻疗法 视频:小儿便秘疗法视频:小儿厌食穴位 视频:小儿呕吐穴位 视频:小儿咳嗽穴位 视频:小儿发热穴位视频:缓解宝宝疼痛穴位按摩 视频:小儿发热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佝偻病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泻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鼻出血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痛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推拿常见手法视频:如何治疗宝宝便秘、腹泻、虚汗 视频:小儿遗尿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口唇燥裂 视频:小儿痢疾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消化不良 视频:小儿便秘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感冒按摩疗法视频:小儿感冒疗法小儿生理与病理的特点认识小儿推拿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小儿推拿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小儿推拿有什么作用? 认识: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发展史 小儿推拿的中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现代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常用的治法 小儿推拿一般次数与疗程 小儿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哮喘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大便干燥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多动症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图文)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小儿按摩常用介质 小儿按摩疗法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辨证要素 小儿疾病辨证望闻问切诊 小儿按摩常用12手法(动画演示)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拿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捣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捏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摩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法(图文)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外侧及掌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内侧及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头颈部穴位图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厌食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风寒感冒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便秘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发热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咳嗽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小儿厌食的家庭调治法孩子拉肚子怎么办—小儿泄泻的家庭调治法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医病法八种小儿推拿注意9大事项常用的十五个穴位-真人演示详细图解(图文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小儿咳嗽经络推拿手法图解,必读!

小儿咳嗽经络推拿手法图解,必读!

小儿咳嗽经络推拿手法图解,必读!
好利宝母婴服务中心主营无痛催乳、拘乳、回乳、小儿推拿、满月药浴发汗和经络疏通等业务!
2014年12月20日至26日期间,可以带宝宝到我们中心免费小儿保健推拿一次,还有大礼包赠送,机会难得!
宝宝咳嗽容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特点为夜间咳嗽,醒后咳嗽停止,白天偶尔咳嗽,无明显感染征象,病程较长,大多反复发作,往往持续数月或数周,给宝宝的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朵朵妈应很多家长的要求,特地写了一篇贴子,专门告诉妈妈们,咳嗽如何去推拿!!!备注:4岁以内的宝宝全部推拿左手(不分男宝宝还是女宝宝),推拿的频率是一分钟150次,推拿的力度是擦眼泪的力度(很轻很轻);早晚各推拿一次!
推拿的穴位:补肾(3分钟);平肝(3分钟);清肺(3分钟);清补脾(3分钟);清胃(3分钟);四横纹(3分钟);清天河水(10分钟);太冲(5分钟)
1.补肾:小拇指自指尖推至指根(手心)
2.平肝:食指自指根推至指尖(手心)
3.清肺:无名指自指根推至指尖(手心)
4.清补脾:大拇指外侧来回推
5.清胃:手心与手背交界处自腕推向拇指根部横纹
6.四横纹:食指至小拇指指根横纹来回推(手心)
7.清天河水:自腕横纹中央
推至肘横纹中央;8.太冲: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如下图:四横纹如下图:清天河水如下:太冲穴位如下:。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小孩久咳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症状,有效施按的部位有气海穴、大椎穴、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等。

(1)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两个手指的距离处。

左右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2)大椎穴:位于肩胛骨与颈椎之间,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3)涌泉穴:位于脚心前部,距离脚趾球后1/3处。

左右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4)太冲穴:位于脚背部,小腿跟脚背之间,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5)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3指宽处,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6)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膝盖以下3寸,两侧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治疗方法(1)按摩:按摩上述穴位可有效缓解小孩咳嗽症状。

轻轻揉搓穴位,直到孩子感觉舒适为止。

但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2)拍打:用掌心轻轻拍打孩子的胸部、背部和肩膀,有助于打通经络,加速咳嗽痰液的排出。

(3)热敷:将热毛巾敷在小孩胸部,有助于放松气道,缓解咳嗽。

(4)吸氧:如果小孩咳嗽伴有气喘,可以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注意事项1.儿童的身体比较柔嫩,按摩时力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损伤。

2.儿童的穴位相对比较浅,按摩时应逐渐加深,切勿用力过猛。

3.小孩咳嗽时应多喝水,保持水分和营养的补给。

4.小孩咳嗽如果症状加剧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以便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家长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和精神疲劳。

小孩皮肤性血管炎容易治愈吗小孩皮肤性血管炎 (cutaneous vasculitis)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带状、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肿、瘙痒的斑块或结节,症状轻重不一,可以自行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

该病的治疗方案比较丰富,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一、小孩皮肤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1. 广谱抗生素治疗皮肤性血管炎发病原因不明,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抗生素并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小儿推拿-咳嗽PPT课件

小儿推拿-咳嗽PPT课件
26
凉燥
要点:多发生在初秋或者深秋,有着凉 的症状:流鼻涕打喷嚏等,另干咳少痰 或者无痰
推拿:一窝风,平肝肺, 食疗:苏叶陈皮水代茶饮
27
温燥
要点:多在中秋,气温稳定时候,除了 干咳无痰或者少痰外,鼻孔出热气,舌 尖红,黄鼻涕等
食疗:川贝炖梨 推拿:平肝肺,天河水,八卦,清补脾
28
肺气虚咳
中药:苍术9克,厚朴6克,陈皮9克,炙甘草3 克,生姜2片,红枣2到3颗(去核)。
25
少阳证咳嗽
要点:咳嗽时间主要集中在半夜11点到凌晨3 点之间
推拿:四横纹,八卦,重清肝,清肺,天河水; 着凉的加一窝风;积食的加清胃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备注:如果同时有外感着凉的加苏叶陈皮;积
食的加保和丸
熙宫娘娘小儿推拿倡导家庭教育推广小儿推拿解析孩子病因让孩子远离疾病避免打针吃药健康快乐成长咳嗽是呼吸系统抵抗外邪的的一种积极防御形式在初期的时候不可用镇咳的药物要针对病因有寒驱寒有热去尖离心推为清宜清不宜补
熙宫娘娘小儿推拿
倡导家庭教育 推广小儿推拿 解析孩子病因,让孩子远离疾病,
避免打针吃药,健康快乐成长 !
13
推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里 侧),自肘尖推向腕横 纹
手法:推法 功能:清实火,退高
热,,清透里热 用处:用于一切实热证,
里热证,只要腑有热, 无论发烧与否均可用之。
14
15
16
舌诊
17
红肿的扁桃体,扁桃体比 周边要红。如果扁桃体的 颜色和周围一样淡白就是 不红。
右侧扁桃体颜色比周围的 颜色略红; 左侧扁桃体的 颜色和周围组织颜色几乎 一致。
9
一窝风
定位:手背腕横纹中央 凹陷中点,点型穴位

咳嗽推拿手法

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一推膻中1、穴位:膻中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

属于任脉。

2、伎俩: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央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

推或揉约100-300次。

3、功能:宽胸理气,宣肺止咳。

主治胸闷、喉鸣、气喘、咳嗽、恶心、吐逆、呃逆、嗳气。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二运内八卦1、穴位: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2、伎俩:用拇指螺纹面出力,在小儿掌心周围的内八卦做环形推运300次。

3、功能:具备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感化。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三按揉掌小横纹1、穴位: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2、伎俩: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3、功能:清热散结、宣肺化痰、沉着安神。

适用于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

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或气急、鼻煽、咯痰、呛奶、呕吐、呼吸困难等。

清“肺经”清“天河水”推“三关”1.常用手法(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

常用手法: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

常用手法: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

咳嗽推拿手法

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一推膻中1、穴位:膻中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

属于任脉。

2、伎俩: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央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

推或揉约100-300次。

3、功能: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二运内八卦1、穴位: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2、伎俩:用拇指螺纹面出力,在小儿掌心周围的内八卦做环形推运300次。

3、功能:具备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感化。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三按揉掌小横纹1、穴位: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2、伎俩: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3、功能:清热散结、宣肺化痰、沉着安神。

适用于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宝宝手臂部的关键穴位耳后吕骨”耳后高骨_—-凤池L眉井肺俞十脾俞T—肾俞后重山丰隆l\L>委中后承山宝宝背部的关键穴位涌泉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

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或气急、鼻煽、咯痰、呛奶、呕吐、呼吸困难等。

1.常用手法(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

常用手法: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

常用手法: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二)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二)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二)李沭霖逗逗 3岁2个月小男生 2009-11-0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1、大椎【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大椎。

【次数】30~50次。

【主治】发热、咳嗽、项强。

【临床应用】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症。

此外,以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皮下轻度瘀血,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2、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

【次数】拿3~5次,按揉10~30次。

【主治】感冒,发热,上肢抬举不利等症。

【临床应用】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临床常与"四大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无汗等症。

本法亦为治疗的结束手法,称总收法。

3、肺俞【位置】第三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分推肩胛骨。

【次数】揉50~100次,推100~300次。

【主治】咳嗽,胸痛,胸闷等症。

【临床应用】揉肺俞、分推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如久治不愈,加推补脾经以培土生金,则效果更好。

4、脾俞【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5、肾俞【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腹泻,遗尿,下肢痿软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肾俞能滋阴壮阳、补肾益元,常用于肾虚腹泻或下肢瘫痪等症,多与揉二马、补脾经、推三关等合用;下肢瘫痪,多配合患侧的推、滚、揉法,以通经活血,帮助患肢恢复功能。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配图)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配图)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配图)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配图)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

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

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

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广西新闻网-健报
小孩子生病,家长们总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但又在是否该打针吃药中矛盾。

就比如“咳嗽”,近日天气忽然降温,感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

虽然咳嗽不是重病,但十分难缠,咳嗽时间长了孩子难受,家长也跟着难受。

于是,不少家长开始也对不用打针吃药的推拿治疗发生了兴趣。

推拿治好孩子的咳嗽
1月5日,在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就遇到了前来使用推拿治疗咳嗽的琪琪和她的妈妈。

琪琪妈妈说,她女儿的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天气一变化就感冒或者咳嗽,她就会带着女儿去打点滴。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推拿可以治好咳嗽,这才来医院试试。

不过还别说,琪琪的妈妈告诉医生,琪琪就前一天推了一次,现在基本就不咳了,但家长还是不放心,决定推上一个疗程。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在中医里,咳和嗽是两种症状,是分开的。

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但是,医生发现,在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把两个症状分开,所以才以咳嗽并称。

在家也可做手法按摩
咳嗽如何进行推拿呢?李海娟介绍了几个家长们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按摩的基本方法(部分穴位按法见上图):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上肢:清天河水300次。

泻心经、肝经、肺经、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
点按曲池、内关、列缺、尺泽、咳喘穴各50~100次;
点按膻中穴。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
点按膀胱经。

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

中医的几种咳嗽类型
咳嗽在中医里也分有几种类型,医生提醒,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辨证治疗:
一。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二。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

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粘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阴虚燥咳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咳嗽推拿加减法
若风热或者痰热者加按揉内劳宫、心俞50~100次;退六腑300次。

若风寒者加按揉外劳宫;点按背部脾俞、肺俞各50~100次。

若痰湿者加退六腑300次;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00~200次。

若阴虚内热者加补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内劳宫各50~100次。

若久咳者加补三关300次;加按揉背部脾俞、肺俞、肾俞、命门。

点按膀胱经。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点按膻中穴。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