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合集下载

快速缓解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的穴位按摩法

快速缓解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的穴位按摩法

快速缓解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的穴位按摩法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为了缓解这些不适,可以尝试运用穴位按摩法。

以下是几个可以迅速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穴位按摩法:
1. 劳宫穴:位于手腕横纹之上,两条长肌腱之间凹陷处。

使用拇指按压劳宫穴,每天按摩3-5分钟,可缓解喉咙痛和咳嗽症状。

2. 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缘凹陷处,屈肘时随着小指外侧腱的凹陷而出现。

使用中指和拇指按压曲池穴,每天按摩2-3分钟,能够改善喉咙痛、鼻塞等症状。

3.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棘突下凹陷处,即颈部后1寸。

使用拇指按压大椎穴,每天按摩3-5分钟,可减轻鼻塞、咳嗽和喉咙痛。

4. 列缺穴:位于胸骨与锁骨之间凹陷处的中点。

使用食指按压列缺穴,每天按摩2-3分钟,能够舒缓咳嗽和胸闷的症状。

5. 太渊穴:位于脚背最凹陷处,第一、第二跖骨之间。

使用拇指按压太渊穴,每天按摩3-5分钟,可缓解鼻塞和流鼻涕。

6. 人迎穴:位于下巴中央凹陷处。

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人迎穴,每天按摩2-3分钟,能够减轻鼻塞和咳嗽的不适。

除了按摩穴位,还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来缓解呼吸道感染,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勤洗手、保持充足睡眠等。

此外,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总之,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迅速缓解秋冬季节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但是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如有长期或严重症状,请尽快就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如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祝大家健康快乐!。

小儿推拿科普知识

小儿推拿科普知识

小儿推拿科普知识中医科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刺激儿童的经络穴位和肌肉组织,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科小儿推拿的八个方面。

一、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脏腑娇嫩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功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身体形态和气息未达到成人水平,脏腑功能不完善。

生长迅速是指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适应能力逐渐增强。

小儿的病理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是易受外邪侵袭、易传变、易虚易实、寒热夹杂等。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同时,小儿的病情容易发生变化,常常寒热夹杂,虚实互见。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是调和阴阳平衡,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推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沿着一定的方向推动皮肤,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按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捏法:用手指捏拿肌肉或穴位,可以刺激穴位和经脉,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

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摩挲,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拨法:用手指在肌肉或经络上轻轻拨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搓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搓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经气循环。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按压,可以刺激穴位和经脉,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

拿法:用手指捏拿肌肉或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三、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如太阳穴、印堂穴、鱼腰穴、睛明穴等,可以调节头面部的气血流通,缓解头痛、眼睛疲劳等症状。

颈胸背部穴位:如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等,可以调节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缓解咳嗽、哮喘、胸闷等症状。

小儿推拿联合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消化不良

小儿推拿联合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消化不良

第32卷第1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年1月51图1免疫各指标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 pITP/cITP 患儿的ROC 曲线图3讨论ITP 病因临床尚未明确,需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糖 皮质激素治疗,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发现,部分患儿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后,会出现血小板下降,此时可能会转变为pITP/cITP ⑷。

但pITP/cITP 的病因 临床尚不明确,无明确治疗方案,因此研究pITP/cITP 发病原因仍是临床儿科重点研究课题。

既往研究显示,P ITP/cITP 的发病和血小板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多数pITP/cITP 患儿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引起,期间有免疫机制 参与,而不是病毒或细菌直接作用。

同时临床研究结果显 示,pITP/cITP 患儿均存在血小板抗体增加现象,当机体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发生紊乱时,机体会自动产生相应抗体,如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其中PAIgA 、PAIgM 、PAIgG 是 常见的PAIg 相关抗体类型,PAIgM 是5价多聚体,是机体 受到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⑶。

PAIgM 有激活补体的作用,是IgG 类的1 000倍左右,是最强活力的凝集抗体之一,和血液中血小板相结合,可破坏血小板。

PAIgA 有结合抗原的作用,无法激活补体途径;PAIgG 是PAIg 中占比最多的抗体,对血小板有直接破坏作用⑹。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AIgA 、PAIgM 、PA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pITP/cITP 患儿发病和血小板抗体表达居高不下 有密切关系,为证实以上推测,研究进一步行ROC 检验,结果显示,PAIgA 、PAIgM 、PAIgG 单独及联合诊断pITP/cITP均有一定诊断效能,且以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更好,提示 PAIgA,PAIgM 、PAIgG 联合检测用于儿童pITP/cITP 诊断具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免疫抗体在儿童pITP/elTP 中的呈高表达,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儿童pITP/cITP 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从脾治肺推拿手法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从脾治肺推拿手法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生, C T示 C 3一C 6椎 间盘向后 、 向右 突出 0 . 2 c m, 椎 管无狭
2 . 1 观察组
取穴颈百 劳 , 肩贞, 风池 , 秉风, 天 宗等穴
窄, 诊 为颈椎 病 , 神经 根 型。给予针 刺颈 夹脊 穴 , 风池 , 太
为主穴 , 如有 头痛 配 百会 , 太阳, 失 眠 配 以神 门 , 通 里、 印 堂, 三 阴交 、 照海 穴 , 疼 痛剧 烈配 以合 谷 , 肩 外俞 , 肩 中俞 ,
第3 5卷
第 3期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J GCT CM
N0 . 3 V0 L 3 5
2 0 1 3牟 5月
M a y 2 0 1 3
・ 3 0 5・
岁, 平均 3 6岁 , 病程 最短半月 , 最长 l 0年 , 平均 3 年; ( 2 ) 对 照组 3 8例 , 男2 o例 , 女1 8 例, 年龄最大 7 3岁 , 最小 2 7岁 , 平均 3 7岁 , 病 程最短 1 0天 , 最长 1 1 年, 平均 3年 6个月 。 1 . 2 诊断标准 根据病人症 状有 头颈项部疼 痛及臂 部牵 拉痛 , 低头试验 、 仰头试验及臂 丛神经牵 拉试验 阳性 , 颈椎 x片及颈椎 C T可 明确诊断 。
痛, 臂丛 神经 牵拉 试验 , 压 顶试验 、 低头 、 仰 头试验 为阳性 , 肱二头肌或三 头肌腱 反射 可减 弱或 消失 , 颈部 , 肩 胛肌 肉 张力增高或 痉挛。本 法主要 采取 刺络拔 罐法 缓解 患处肌 肉的肌 张力 , 松解粘连及水 肿的肌 肉 、 神经 , 从 而使患者症 状立 即减轻 , 尤其 对急性痛症疗效尤佳 。
针刺 3 0 分钟后取针 , 然后嘱患 者端坐 于桌前 , 双手 屈肘与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王力宁(1963-),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肺系疾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虞舜,倪光夏,赵霞,李燕宁,艾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 p irat orytract infecti ons,RRTI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d 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2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4辨证4.1肺脾气虚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4.2营卫失调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4.3脾肾两虚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技法特点

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技法特点

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技法特点姚笑;张素芳【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剖析了张素芳教授小儿推拿的技法特点,认为其推拿技法既具有稳定、规范、持久、均匀、柔和、渗透的传统手法特点,又具有结合解剖、体质、病情、穴位灵活变化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张素芳;小儿推拿;技法【作者】姚笑;张素芳【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济南 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济南 250011【正文语种】中文张素芳教授是我国著名小儿推拿专家,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她早年师从名家,打下了良好的推拿练功及手法的基础,工作后又得益于山东“小儿推拿孙重三流派”创始人孙重三先生的言传身教,加上五十余年来在临床上反复打磨,推拿技法已臻炉火纯青,其技法有形而不拘于形,遵法而不泥于法。

笔者有幸跟师三年,总结老师推拿技法,特点如下:所谓姿势稳定,是指医者重心稳定。

小儿推拿医师多以坐位施术,因而要求术者坐有坐相,上身以期端正,两脚分开与肩等宽,躯干、大腿、小腿呈直角,两足踏实,身体的重心位于躯干正中近椅面处,全身呈放松状态,气机流畅。

张老认为:姿势稳定,手法才能自然实施,医者全身才能最大程度放松,舒适的体位,合适的距离,手法才能持久而不变形,医者气息才会均匀,才能专注于施术而不为外力所扰。

动作规范,是指术中一招一式,都要谨遵要领。

如推法,张老要求“期如线之直,而不扰动其他经穴之气”,并根据不同的施术部位,手法上要有所变化。

推头面多以拇指面着力,推大肠经、天门入虎口以拇指桡侧着力,清天河水、推三关则以食中两指并齐,指端着力。

再如揉法,要求吸住皮肤,手法柔和,动作协调,均匀连续,在做揉中脘时以食中指面或大鱼际吸定该穴,在腕关节的带动下做环转运动,在做揉二扇门时则要将食中二指分别置于二扇门间,上下揉动而腕关节不转动。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根据年龄、潜在的原因及部位不同,将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具体判断条件见表1:表1: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 —2 岁2+—5岁5+—14岁765322222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因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二)证候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

1. 肺脾气虚证: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已,或愈后又作,面黄少华,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肉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质淡红,脉弱,指纹淡。

2. 气阴两虚证:反复感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神疲乏力,平时多汗,口干喜饮,纳呆食少,肌肉松弛,咽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3. 肺胃积热证:反复感冒,口渴,伴口臭或口舌生疮,夜寐欠安,纳差,大便干,咽红,舌红,苔厚或黄,脉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治法:补益肺脾。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山药、煅牡蛎、陈皮、甘草。

中成药: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穴位贴敷配合推拿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配合推拿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小针刀 除直接 剥离粘连外[ 3 ] , 还有一种机械 性刺激 , 这 种刺激 作用可使局部组织 活动 能力增加 , 小血管扩 张 , 加 快血液 一淋
巴液循环 , 促进 局部 新 陈代谢 。可使 本病 的 临床疗效 显著 提 高_ 4 ] 。T D P俗称“ 神灯” , 其 电磁 波发射 极在一 定温度 的作 用
损或 在劳 损基 础上 复感 风寒 湿邪 , 或不 慎外 伤 , 易 致血 脉瘀
滞, 经络痹 阻 , 不通则痛 。 中医治则急则 治标 , 缓则 治本 , 急性 期 以活 血化瘀 ,疏经
背肌功能锻炼贵在循序渐进 , 持之 以恒 , 日久则必效 。
参考文献 :
[ 1 ] Z Y / T 0 0 1 . 1  ̄0 0 1 . 9 —9 4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E s ] . [ 2 ] 王汉琴 , 王 配军 , 陈 家强 , 等. 腰 椎横突 的应用解 剖[ J ] . 中国临床
下, 可 以使 治疗部位 局部血 管扩 张 , 毛 细血管通 透性增 加 , 新 陈代谢 加快 , 改善局 部微循 环 , 促进药 物更好 地被 吸收利用 ,
此外它还可 以促进细胞 的再生能力 , 加速受 损组织 的修复 , 从
而达到消炎镇痛 的功效 。腰背肌锻炼 这一环节如 今仍不被 临 床重视 , 然“ 腰肌不 强 , 腰 痛不 绝” , 这 一观 点却早 已被 临床所 证实和认可 。因此 , 通过 功能锻炼 使腰背肌 逐渐强健 , 形成 自 身的肌 肉腰 围, 以保 持脊 柱内外平 衡 , 使腰部能承 受较重负荷 而不再受损 , 这 是 日后腰痛 再发 与不再 发 的关 键环 节 。然腰
上升 。笔者 以“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配合z bJ L 推拿防治本病 3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近段时间,有好多妈妈反映自己宝宝感冒、咳嗽后一直好不利索,反复发作,今天特别发篇文章,希望对各位妈妈们有所帮助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凡符合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感染每年10次以上者。

2、呼吸道感染持续1个月以上,病情继续加重者。

3、1年内患急性肺炎3次以上者。

小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年幼体弱,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查血时可发现体液免疫指标或细胞免疫值下降。

尤其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

具有反复发作,每次发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涉及呼吸道病种较多的特点,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危害极大。

该类患儿常称为“复感儿”,通常“复感儿”的体质较差,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用抗感染及免疫增强剂治疗,中医多以汤药内服治疗为主。

小儿推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手法:(1)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200次,运内八卦100次;(2)摩腹5分钟;(3)揉天突、膻(tán)中、足三里、涌泉各200次;(4)揉肺腧(shù)、脾腧、肾腧各200次;(5)分推肩胛(jiǎ)骨100次;(6)捏脊5—7遍。

养护小贴士:1、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按摩1个疗程后,间隔2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共做3个疗程。

伏天治疗效果尤佳。

2、本方法主要为预防手法,若宝宝再次患病或感染,应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3、对经常患有呼吸道感染、咳嗽、食欲不振的孩子,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健脾养肺的食物,如粳米、白木耳、黑木耳、白萝卜、百合、银杏、蛤蚧、玉竹、薏苡仁等。

当孩子咳喘伴有发热时,体内水分消耗过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可多喝开水、米汤及鲜果汁,还需要补充鸡蛋、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宝宝发烧一推就好发热原因不同推拿手法有别孩子感冒发烧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和头疼的问题。

炎热的夏季,直吹空调、电扇,或是无节制地吃冷饮,都会引起孩子感冒发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小维介绍,小儿发热是指腋下体温超过37.3℃,常见的有外感风寒发热和外感风热发热。

魏主任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低于38.5℃时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退烧,因为其毒副作用大;体温高于38.5℃时,再考虑用药物治疗。

魏主任说,孩子发热低于38.5℃时,家长可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给孩子降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宝宝感冒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消除,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

假如在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但致热的因素未被消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外感风寒型发热原因:受风或着凉一般表现: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

【手法操作】1、开天门宝宝仰卧位或坐位,妈妈用两手扶住患儿头部,以两手拇指螺纹面自眉心推起交替推至前发际,做100—150次。

2、推坎宫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外侧面自眉头向眉梢直线分推,做100—150次。

3、运太阳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固定患儿头部,以两拇指螺纹面运太阳穴,做30—50次。

4、揉耳后高骨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或中指揉宝宝耳后高骨,做30—50次。

5、掐揉两扇门宝宝掌心向下,妈妈用两手食指、中指固定其腕部,无名指托腕部,用两拇指甲掐两扇门5—7次。

6、掐揉合谷妈妈以左手握宝宝手,使其侧放,拇指向上,以右手食指、中指固定腕部,用拇指甲掐合谷穴3—5次,再以拇指端揉5—10次。

7、按肩井宝宝坐位,妈妈以两拇指按宝宝肩井5—10次。

外感风热型发热原因:内热,便秘,感外邪一般表现:发热重,头痛微汗出,鼻塞,流黄涕,咽部红肿疼痛,怕冷不明显。

【手法操作】1、清天河水妈妈以左手持宝宝的左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右手拇指外侧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中点起直至肘横纹,做200—300次。

2、清肺经妈妈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固定患儿的左手无名指,使其指尖朝上,掌心朝外,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末节横纹推至指尖,做200—300次。

3、推大椎宝宝坐位,妈妈左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或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大椎100—200次。

4、推脊宝宝俯卧,充分暴露脊背,妈妈以拇指螺纹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自大椎推到尾骨尖端100—200次。

5、推肝经妈妈以拇指、食指握宝宝食指与虎口处固定,使其手指朝外,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螺纹面从食指末节横纹推向指尖100—200次。

发烧非常管用的小儿推拿经验法这是一个小儿推拿群里,一个非常热心的群主告诉大家用小儿推拿给宝宝退烧的方法,群友们整理出来的精华。

我感觉非常详尽。

所以奉献出来了。

外感引起的一般前期都有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 然后开始发烧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头疼什么的这都表症. 所以一定要用四大解表手法. 不管风寒风热.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几个穴位非常好,不管是感冒引起的还是鼻子的毛病、比如鼻炎、腺样体都要用发烧了退烧的主要穴位是推脊+揉涌泉,相当于退烧药. 清天河水、请心清肝清肺经一起做这个时候再辩证一下,如果是流的清鼻涕,加揉外劳推三关对于风寒引起的效果特别好。

比如流清鼻涕、而且一直低烧。

但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是风寒。

那这个穴位就不要用,因为也是大热穴位如果孩子烧到39度以上了,加退六腑. 然后捣小天心要时间长些,防高热惊厥体温比较高的宝宝,比如一烧就38.5以上,白天连续推拿2遍,推前喝水,推完一遍再喝水,紧接着推第2遍晚上8、9点时一定要再推一遍如果发现孩子半夜体温还是很高39或以上,那就一直推脊,推个10分钟以上,绝大部分孩子半夜都退烧了第二天一般都不容易反复所有疾病都要顾护脾胃:等孩子退烧了,加些调理脾胃的穴位,比如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等。

但不要捏脊捏脊等孩子完全好了,啥事也没有了再捏发烧的孩子睡不好,所有要捣小天心啊. 推脊柱一定是从上大椎推到尾骨刮天柱骨也可以用上寒热往来,一定要用分手阴阳有些孩子高热气血不通,这边高烧,那边还手脚冰凉这个时候要用推三关,推完,马上退六腑。

然后重用分手阴阳推三关可以通气血但如果孩子有发高烧,你要谨慎着用因为上面没有写到小儿推拿的次数,我问过群主了。

她说一般以2岁左右的孩子为例吧,孩子发高烧了,除了清天河水可以5分钟甚至以上,推脊300-500次,其它都2-3分钟一个穴位吧,如果你的手法还不是很熟练,那就再加量吧。

翻翻都可以四根汤--全家人预防感冒的法宝不久前将我的博文《神奇的食疗》转发到咱社区后,一位叫“一路到天涯”的网友留言说“好多年前电视里介绍过四根汤治感冒:香菜根,白菜根,萝卜根,葱根。

看你这文章才想起来。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过的网友写的一篇文章,转上来供大家参考:幼儿喝“四根汤”可防感冒在每年的防病计划中,总少不了重要的一条—预防冬春季呼吸道疾病。

因为天冷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非常容易感冒。

我接管这项工作是在1984年,那时,已有几所幼儿园经常在入冬后给小朋友熬萝卜水,园内的老师说可以助消化,还能通气防感冒;夏季给小朋友熬绿豆汤解暑、熬马齿苋水预防腹泻等。

现正天冷,就说说“四根汤”吧,这是我的一个秘方,小时候我奶奶在冬天就熬白菜根、香菜根、姜片的水,说是解表发汗通便。

因此,我就号召各园每月熬几天萝卜根、白菜根水,预防感冒。

慢慢的这水里的内容也丰富起来,除白萝卜(或水萝卜)根和白菜根外,还加了香菜根、葱根以及姜片少许,还有冰糖,再加一点梨或苹果就更好了……我还起了一个好听顺口的名字“四根汤”。

您如果问起当年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们,肯定记忆犹新。

这汤可是喝了好多年,虽然味道不太美,可是小朋友们都能接受,因为老师告诉他们:“喝了这碗汤,上下通气不生病;喝了这碗汤,不用医生来打针。

”孩子们一听,“咕咚咕咚”地喝得欢着呐!事实证明,这汤在预防冬季的常见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在我虽然不管这项工作了,但是还经常会把“秘方”告诉周围的朋友。

制作过程:用菜刷子将萝卜根、白菜根、葱根(带一点葱白)、香菜根刷净,水开后将所有原料入锅,不加盖,煮5~10分钟,放温即可喝。

每天1次,连服3天,每月一次可预防感冒。

适于1岁以上宝宝。

神奇的祛痰方法!(转帖)祛痰三招:1、揉掌小横纹,此法可以把深层次的痰赶到浅层次。

2、轻拍后背,将痰液震松。

3、揉天突,将浅层次的痰液赶出来。

后续工作:1、吃薏米粥,健脾祛湿;2、吃烤橘子,驱寒化痰。

3、牛肉代替猪肉,源头控制很神奇! 拍20下咳嗽二天就好1.左手伸直,手心朝上,右手拍左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2.換右手伸直,手心朝上,左手拍右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3.双手拍大腿后側20下4.双手拍小腿后側20下5.双手拍膝蓋20下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據說久年咳嗽也可以好,一般咳嗽二天就好轉,很神奇!我家宝支气管的后遗症,咳嗽的时候痰很多,一天呼噜呼噜的,鼻涕也多,但咳嗽一下就没有了,用老师的方法来试一下,各位妈妈有没有好的祛痰的方法,交流一下吧!怎么区别寒感冒与热感冒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区别寒感冒与热感冒”,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需要区别,现代的生活环境里已经不会出现真正的热感冒。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引起感冒的6种外部因素,在使用空调的现代环境中,因暑因燥因火而感冒已经极少见,当然在沿海极其炎热天气中不用空调那另当别论。

感冒基本都由风寒引起,或者风寒夹湿。

夏天从很热的环境突然进入冷的空调环境,温差很大引起的感冒,这个仍然是寒感冒,冬天也一样,都是由温差引起。

一般人说的热感冒,实际上应该是指的寒感冒的化热阶段。

@罗大伦说“中医把感冒分成风寒、风热等,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其实风寒和风热不是感冒的分类,而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感冒都是由温度变化引起人体的机能障碍导致的,每个人的每次感冒,都会经过风寒和风热的阶段”。

化热的症状如咳嗽黄痰、舌苔黄。

那么怎么治疗呢,只要是受寒引起,前3天,不管有没化热,只需要发汗(即解表)即可。

中医发汗解表的方法非常多,参考受寒处理以及艾治感冒化热症状比较严重时,如果要吃药,可以考虑成分为寒热并用的药,如果是艾灸外治,比如肾经受寒喉咙痛,即使很严重,那艾灸仍然比吃药快,参考艾治感冒如果选择吃药,可学习参考罗大伦的博客文章感冒的防治方法老罗又在啰嗦感冒的事儿了一些讨论:述:里热阶段也是因寒邪深入,还是应祛除寒气才是,为何要用寒凉药?比如罗老师所说: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三味不都是寒性吗?评:里热严重的同时必定有地方寒,比如外寒,里热和外寒都是堵塞的表现,这时你可以在里热的地方清除堵塞,也可以在外寒的地方来清除,也可以同时来,所谓一气周流,让正气正常流转起来了病都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