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doc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doc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doc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孩子咳嗽,不如试试穴位按摩吧,因为按摩不仅可以让全身放松舒畅,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咳嗽的,那么,按摩哪里立即止咳?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希望您喜欢!。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点按天突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头,按摩者用中指点按天突穴约2分钟,力度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按摩太渊穴

位置: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1-2分钟。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指推檀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6.指掐揉中府穴

位置: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缘的凹陷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轻轻按揉中府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向肺部发散为佳。

7.揉掐列缺穴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关节上,食指尖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另一手拇指轻揉列缺穴半分钟,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掐按1分钟。

8.按揉肺俞穴

位置:肩脾骨内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逆时针各按揉肺俞穴约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度。

9.按摩鱼际穴

位置:位于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1-2分钟。用力可以稍大。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近段时间,有好多妈妈反映自己宝宝感冒、咳嗽后一直好不利索,反复发作,今天特别发篇文章,希望对各位妈妈们有所帮助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凡符合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感染每年10次以上者。 2、呼吸道感染持续1个月以上,病情继续加重者。 3、1年内患急性肺炎3次以上者。 小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年幼体弱,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查血时可发现体液免疫指标或细胞免疫值下降。尤其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具有反复发作,每次发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涉及呼吸道病种较多的特点,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危害极大。该类患儿常称为“复感儿”,通常“复感儿”的体质较差,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用抗感染及免疫增强剂治疗,中医多以汤药内服治疗为主。 小儿推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 手法: (1)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200次,运内八卦100次; (2)摩腹5分钟; (3)揉天突、膻(tán)中、足三里、涌泉各200次; (4)揉肺腧(shù)、脾腧、肾腧各200次; (5)分推肩胛(jiǎ)骨100次; (6)捏脊5—7遍。 养护小贴士: 1、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按摩1个疗程后,间隔2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共做3个疗程。伏天治疗效果尤佳。 2、本方法主要为预防手法,若宝宝再次患病或感染,应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3、对经常患有呼吸道感染、咳嗽、食欲不振的孩子,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健脾养肺的食物,如粳米、白木耳、黑木耳、白萝卜、百合、银杏、蛤蚧、玉竹、薏苡仁等。当孩子咳喘伴有发热时,体内水分消耗过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可多喝开水、米汤及鲜果汁,还需要补充鸡蛋、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宝宝发烧一推就好 发热原因不同推拿手法有别 孩子感冒发烧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和头疼的问题。炎热的夏季,直吹空调、电扇,或是无节制地吃冷饮,都会引起孩子感冒发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小维介绍,小儿发热是指腋下体温超过37.3℃,常见的有外感风寒发热和外感风热发热。魏主任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低于38.5℃时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退烧,因为其毒副作用大;体温高于38.5℃时,再考虑用药物治疗。 魏主任说,孩子发热低于38.5℃时,家长可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给孩子降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宝宝感冒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消除,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但致热的因素未被消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外感风寒型发热 原因:受风或着凉 一般表现: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 【手法操作】 1、开天门 宝宝仰卧位或坐位,妈妈用两手扶住患儿头部,以两手拇指螺纹面自眉心推起交替推至前发际,做100—150次。2、推坎宫 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外侧面自眉头向眉梢直线分推,做100—150次。 3、运太阳

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一推膻中 1、穴位: 膻中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属于任脉。 2、伎俩: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央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推或揉约100-300次。 3、功能: 宽胸理气,宣肺止咳。主治胸闷、喉鸣、气喘、咳嗽、恶心、吐逆、呃逆、嗳气。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二运内八卦 1、穴位: 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2、伎俩: 用拇指螺纹面出力,在小儿掌心周围的内八卦做环形推运300次。 3、功能: 具备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感化。

小儿止咳化痰按摩图解三按揉掌小横纹 1、穴位: 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2、伎俩: 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3、功能: 清热散结、宣肺化痰、沉着安神。适用于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或气急、鼻煽、咯痰、呛奶、呕吐、呼吸困难等。 清“肺经”清“天河水” 推“三关”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治感冒+咳嗽

小儿推拿治感冒+咳嗽 我前文中提到的感冒四大手法:开天门200-300次,推坎宫200-300次,揉太阳穴1-2分钟,及耳后高骨200-300次,但是很多小宝宝,一旦会爬,有了自己的主意后,往往很难配 合。 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建议妈妈们一定要用,而且临床上对于防止感冒的效果还是非常的好的。就是帮助宝宝每天捏脊后,擦热脊柱(用手掌或者手面大鱼际在宝宝的脊背做快速来回往返

摩擦)以热透为度;再横擦大椎及肺俞穴(肩胛骨内侧)和腰骶部,都是热透为度。前几天我姐姐的宝宝也是感染了风寒,流清涕,偶尔咳嗽几声,8个月大,外感四大手法非常不配合,我就教给姐姐擦脊柱的方法,一天姐姐做了2、3次,宝宝所有的症状当天晚上就没有了,后来也没有复发!在这里也推荐给我们的妈妈们!!

前段时间我们从阿姨开始病毒感冒,传染给我和我老公,虽然我们也没有做特别的隔离措施,只是我每天给宝宝做小儿推拿,主要重点在擦脊柱上,在全家人轮流感冒的时间里面, 雨欣丝毫没有收到我们的影响。 一般风寒感冒,鼻塞无汗时可以用黄蜂入洞,效果非常的好:用食、中二指指端在患儿两鼻孔揉动 小儿推拿治咳嗽 那么咳嗽的治疗,从中医的辩证角度大致分为“初咳在肺、中期在脾,久咳在肾”。这个是治疗小儿咳嗽的一个总纲。 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钟,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补脾经各200-300次。

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时,(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所以脾为生痰之器,而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时候,要想到这不光是肺系统的问题,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讲的穴位以外,要加上运内八卦30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揉中脘穴2分钟。丰隆穴1分钟。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外感咳嗽的症状与分类 外感咳嗽分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两大类。外感咳嗽因为致病的气候因素不同,而表现为多种证型,而且常伴随异常气候因素造成的各种感冒症状,普通患者往往无从分辨。首先注意咳痰的颜色、质地,这是辨别咳嗽证型的首要区别症候之一。 (一)风寒咳嗽 为风寒侵袭肌表,肺气失于宣降而引起。症见咳嗽痰稀,咽痒,说话声重,并伴有头痛,鼻塞不通,流清涕,或发热,怕冷,无汗等风寒感冒症状。痰稀薄色白,咽痒,咳嗽声重有力;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恶寒(怕冷),无汗,骨节酸楚,头痛,发热较轻等风寒感冒症状,舌苔薄白。治宜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二)风热咳嗽咳 为风热犯肺,热灼津液,肺失清肃而引起。症见咳嗽痰稠,咽干疼痛,口渴,并伴有头痛,头晕、恶风、身热等风热感冒症状。痰黄白而稠,咳而不爽,口干咽痛;有时可见汗出,怕风或微怕冷,头痛发热等症,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肃肺止嗽。 (三)肺(痰)热咳嗽 可见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喉肿痛;或胸痛、咳吐脓腥血痰,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少,甚则高热且呼吸气促;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四)肺燥咳嗽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喉痒、干痛,口鼻发干,声音嘶哑,舌干而少津液;初起可伴有稍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等感冒表证,舌尖红,脉细数。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 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肺经。 2、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肝经。 3、脾经位于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的位置。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用拇指端按兑、坤、离、巽等,依次推运一周,称逆运内八卦。 5、擦肩背部及胸部,用全掌横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热为度。 6、搓摩胁肋,从两腋下快搓慢移至天枢穴下。 7、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用拇指端按揉。 8、捏脊,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沿脊柱两旁,由龟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咳嗽的相关内容了,在推拿的同时,小编也建议家长们给小孩喂服一些相关的治疗药物,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的治愈小儿病情。

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6b9740276.html, 广西新闻网-健报 小孩子生病,家长们总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但又在是否该打针吃药中矛盾。 就比如“咳嗽”,近日天气忽然降温,感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虽然咳嗽不是重病,但十分难缠,咳嗽时间长了孩子难受,家长也跟着难受。于是,不少家长开始也对不用打针吃药的推拿治疗发生了兴趣。 推拿治好孩子的咳嗽 1月5日,在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就遇到了前来使用推拿治疗咳嗽的琪琪和她的妈妈。琪琪妈妈说,她女儿的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天气一变化就感冒或者咳嗽,她就会带着女儿去打点滴。前段时间听朋友说,推拿可以治好咳嗽,这才来医院试试。不过还别说,琪琪的妈妈告诉医生,琪琪就前一天推了一次,现在基本就不咳了,但家长还是不放心,决定推上一个疗程。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在中医里,咳和嗽是两种症状,是分开的。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但是,医生发现,在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把两个症状分开,所以才以咳嗽并称。 在家也可做手法按摩 咳嗽如何进行推拿呢?李海娟介绍了几个家长们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按摩的基本方法(部分穴位按法见上图):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doc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孩子咳嗽,不如试试穴位按摩吧,因为按摩不仅可以让全身放松舒畅,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咳嗽的,那么,按摩哪里立即止咳?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希望您喜欢!。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点按天突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头,按摩者用中指点按天突穴约2分钟,力度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按摩太渊穴 位置: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1-2分钟。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指推檀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6.指掐揉中府穴 位置: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缘的凹陷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轻轻按揉中府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向肺部发散为佳。 7.揉掐列缺穴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关节上,食指尖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另一手拇指轻揉列缺穴半分钟,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掐按1分钟。 8.按揉肺俞穴 位置:肩脾骨内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

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 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家里的宝宝一旦身体不舒服就会哭闹不止,让人心里既心疼又无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 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咳嗽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肺常不足,腠理疏薄,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肺失宜肃,气逆痰动发为咳嗽;或脏腑内伤;痰浊内生,阻碍肺司肃降之职,导致咳嗽,即所谓“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咳嗽见于多种疾病,如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胸膜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多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 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推拿治疗 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风寒咳嗽要辅助祛寒,化痰止咳为好。风热咳嗽就要辅助疏风解表,讲究去除内热来止咳。对于内伤咳嗽就应该讲究健脾益肺,看重化痰来止咳。 基本操作 患儿要仰卧:清肺经达300次,全运内八卦达到30次效果好。

之后要按揉天突穴位达到50次,辅以揉膻中穴位100次。最后要按摩足三里和丰隆,每穴位大约半分钟即可。 患儿取俯卧位:双指揉双侧风门100次,揉双侧肺俞200次。从上而下轻摩脊柱5~10遍。 小儿咳嗽排痰推拿手法清肺火辨证施治 风寒咳嗽:开天门10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拿风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热为度。 风热咳嗽:按摩开天门50次,推坎宫30次以及运太阳50次,辅以运耳后高骨50次。其次,按摩清天河水100次以及退六腑100次辅以推五经50次。 痰热咳嗽: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开璇玑各100次;分背阴阳和腹阴阳各100次。 痰湿咳嗽: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揉板门100次;按天突50次,擦膻中100次;三指摩中脘两分钟;揉脐及丹田100次;按揉足三里、丰隆,每穴约半分钟。 阴虚燥咳:补肺经100次,补脾土300次,补肾水100次;揉肾顶100次,揉二人上马50次;清天河水100次,运内劳宫50次;推涌泉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每穴约半分钟。 脾肺气虚:补肺经100次,补脾土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孩子掌心内八卦处,做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 3、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各2分钟。 4、用手指点揉肺穴、咳喘点、胸腔呼吸器区,每穴点揉2分钟。 5、用拇指推大鱼际区100次。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2遍,每日2次即可。刚开始时候妈妈要先学会大概的步骤,等到熟练以后要把握好每个穴位的位置。 注意事项 1、进行按摩前,妈妈应先将指甲修短,以免抓伤宝宝。 2、替宝宝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以免伤着宝宝。 3、按摩油宜选择不易令宝宝敏感的种类。如不用按摩油,可用婴儿润肤露 代替。 4、替宝宝按摩时宜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可令宝宝更易进入松驰状态。 5、按摩次数要根据每个宝宝的需要而定。 6、替宝宝按摩应持之以恒才会见效。 秋冬季小儿咳嗽如何护理最好? 2012-11-30 10:37出处:pcbaby作者:佚名责任编辑:欣欣(评论0条) 导读:寒冷的秋冬季来临,天气有时干燥寒冷,有时又湿冷湿冷的,这让还处于免疫力较弱的孩子来说,一不小心就会患上小儿咳嗽,整天咳嗽个不停。究竟秋冬季小儿咳嗽如何护理最好?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小儿咳嗽秋冬季小儿咳嗽如何护理 2周岁宝宝 2-3岁 小儿咳嗽,是孩子的常见病,但是家长切不能因为常见而掉以轻心。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孩子容易患上小儿咳嗽,究竟秋冬季小儿咳嗽如何护理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面对孩子咳嗽时又有什么误区?我们来看看吧!

秋冬季小儿咳嗽如何护理 1、鼓励宝宝多休息。 2、给宝宝一个无烟的环境,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宝宝。 3、减少宝宝剧烈的户外活动,不要带他去人多的地方。 4、对于反复咳嗽生病的宝宝,平时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5、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冷暖,做到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 6、应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7、吃饭要“少吃肉、欠一口”,每天固定几个喝水时间,多喝红梨或白萝卜水。 8、忌以下这些食物:寒凉食物、甘厚味、鱼腥虾蟹、甜酸食物、食用橘子、食用补品、太咸的食物、花生、瓜子、巧克力等。 家长面对小儿咳嗽的常见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喜欢利用自己的“常识”治疗小儿咳嗽,殊不知这些“常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专家指出,家长在诊断、治疗儿童咳嗽时,应警惕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 误区二: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误区三: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小儿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也可以说效果非常的好。有很多妈妈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小儿推拿可以消炎吗?我可以告诉大家,小儿推拿相当于成人的针灸,推拿的正确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也有些妈妈认为有痰,一定是有炎症了,所以要吃消炎药效果才好。可是很多事实证明消炎药虽然在治疗宝宝咳嗽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药物最直接的副作用导致的宝宝腹泻、食欲减低等直接损伤宝宝的脾胃功能。倒是很多妈妈跟我分享,在用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咳嗽的时候,其食欲不但没有下降,反倒是非常的好。上面我举了一个妈妈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那么咳嗽的治疗,从中医的辩证角度大致分为“初咳在肺、中期在脾,久咳在肾”。这个是治疗小儿咳嗽的一个总纲。 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钟,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补脾经各200-300次。 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时,(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所以脾为生痰之器,而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痰音的时候,要想到这不光是肺系统的问题,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讲的穴位以外,要加上运内八卦30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揉中脘穴2分钟。丰隆穴1分钟。 如果宝宝绵绵不断的咳嗽了N久,这是在治疗的原则上,中医则认为久咳肺虚、脾虚、肾虚,还指肾不纳气,所以久咳不止。在治疗的方法上,我会建议大家,补肺经、补脾经、补肾经各200-300次,揉膻中穴1-2分钟、揉关元300次,分推肩胛骨200次,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5遍,点按肾俞5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穴位图大家可以看前面帖子里面配的图文。 还有就是咳嗽可能不是单独存在的症状,所以在推拿的方案上还需要根据宝宝的问题做随证加减。

小儿推拿调理过敏性咳嗽案例分析

小儿推拿调理过敏性咳嗽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轩轩,五岁,男孩,已经咳嗽十几天了,咳嗽有痰,早、晚咳的重,严重影响睡眠。使用抗生素、止咳药无效。妈妈懂一些小儿推拿,每天按止咳穴位推,效果不明显。家长带孩子到中心调理。 推拿老师和家长沟通,寻找孩子这次发病的原因。家长告知,因孩子发育慢,比同龄孩子个子矮,生怕宝宝长不高。特意到医院儿保科咨询,检查结果是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医生建议每天必须补充两个蛋黄、一杯酸奶。连续吃了10天,孩子的小脸圆了,妈妈很开心:孩子长身体,看样子还是要大补呀。第11天,孩子咳嗽,突发性咳嗽,一天比一天重。家长在家推拿无效,咳嗽趋势加重。采用西医治疗无效,咳嗽没有任何减轻。后医生建议雾化,因为这个孩子曾患有严重鼻炎和哮喘。家长认为目前只是咳嗽,并没有哮喘迹象,不想采用雾化治疗方案。但是眼看孩子天天咳嗽,特别是夜里,咳的整夜睡眠已经受影响,家长焦虑万分。妈妈们,请你们一起参与到这个案例的分析当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咳嗽不停呢?推拿老师仔细观察孩子,脸色蜡黄、眼袋重、黑青色,舌苔薄近无苔,喜欢揉眼睛、搓鼻子、腹部胀。如果仅仅是积食引起的咳嗽,这是很好调理的。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只要采取消食导滞的方法,清除胃肠之热,咳嗽自然就好了。但前提,孩子的舌苔应该是厚黄腻苔啊,可实际上这个孩子的苔确是薄近无苔呀! 经询问得知,因为宝宝小时候经常得病,妈妈已经因为孩子“久病成医”了,也算是半个中医“江湖郎中了”。她翻阅了很多中医书,各种方法反复尝试,苦寒药、泻下药也都给孩子用过了,积食也消了,大便也拉了,但就是咳嗽不见好。所以呈现给老师的舌苔是一副虚寒像。 “脸色蜡黄、眼袋重、黑青色,舌苔薄近无苔”,所有的症状是一派虚寒像,第一次的推拿思路是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止咳。推拿穴位:补肾阳、搓肾俞、补脾、搓四横纹、掐四缝、揉关元、气海等。 推拿反馈,当天回去效果并不明显。家长因为要上班,最近没时间来调理,在家按照上述方子继续推5天,孩子咳嗽程度有减轻,但依然是咳嗽不断。5天后,家长再次带孩子来中心,推拿老师仔细发现孩子在推拿期间并不咳嗽,精神也好,咳嗽是在晨起或晚上时加重,同时发现孩子揉鼻子、搓眼睛的现象挺严重,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而且家长也有严重鼻炎。老师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患上了过敏性咳嗽? 在以往的小儿推拿课堂上有三篇都是讲过敏性咳嗽的,推拿老师建议家长对照上述文章列举的过敏性咳嗽的13个症状,看看自己的孩子占了几项?家长看完这几篇课程,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孩子是患了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的治疗是不能以止咳为治疗思路。 西医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思路是在身体之外找过敏源,艾草、狗毛、花粉、螨虫等都可以成为导致咳嗽的直接原因。用药思路也是通过用抗过敏药抑制。中医

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咳嗽 最近天气转凉,很多的宝宝都得了感冒,或者留清鼻涕,或者咳嗽,大部分宝宝都是感染风寒感冒。作为妈妈如何预防,如何帮助宝宝从感冒的症状里面快速的摆脱出来呢? 作为一个中医妈妈,我特别向大家推荐感冒四大手法:开天门200-300次,推坎宫 200-300次,揉太阳穴1-2分钟,及耳后高骨200-300次,这套手法针对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适用。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在加上按揉外劳宫1-2分钟,推三关300次。有的妈妈跟我讲这个办法比较好,可是还有些小宝宝,一旦会爬,有了自己的主意后,往往在外 感四大手法上很难配合 > 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建议妈妈们一定要用,而且临床上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还是非常的好的。就是帮助宝宝每天捏脊后,擦热脊柱(用手掌或者手面大鱼际在宝宝的脊背做快速来回往返摩擦)以热透为度;再横擦大椎及肺俞穴(肩胛骨内侧)和腰骶部,都是热透为度。很多妈妈都问我要擦多久,擦几遍,其实就是要把宝宝的小背背,擦得热呼呼的,就到位了。 前几天我姐姐的宝宝也是感染了风寒,流清涕,偶尔咳嗽几声,8个月大,外感四大手法非常不配合,我就教给姐姐擦脊柱的方法,一天姐姐做了2、3次,宝宝所有的症状当天

晚上就没有了,后来也没有复发!在这里也推荐给我们的妈妈们!! 前段时间我们从阿姨开始病毒感冒,传染给我和我老公,雨欣丝毫没有收到我们的影响。虽然我们也没有做特别的隔离措施,只是我每天给宝宝做小儿推拿,主要重点在擦脊柱上,在全家人轮流感冒的时间里面,雨欣安然度过。 就在上周,我还庆幸雨欣已经3、4个月没有任何感冒了,结果小家伙开始流鼻涕、咳嗽。还是按着我刚刚前文中提到的办法处理的,不过在咳嗽的时候我加了一点其他的手法如:分推肩胛骨、揉膻中穴、运内八卦。2-3天,所有的症状就都消失了 擦脊柱就是沿着图片上的脊柱的位置,上下来回搓擦,直到热透。。 还有一些食疗的方法也可以推荐给大家,就是用大葱一定要带上葱须,烧水,凉温后,冲奶给宝宝和,也是个不错的对付风寒感冒的办法! 气温骤降,寒冬渐行渐近,正是宝宝咳嗽多发时期。咳嗽往往预示着呼吸道感染步步进逼,父母为此忧心忡忡。不过,咳嗽并非完全由疾病引起,有的宝宝早起轻轻咳几声,只是清理夜间在呼吸道中积留的黏液,所以家长要学会辨别咳嗽的原因。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易虚,肺脏娇嫩,外邪侵入口鼻首先伤害肺腑,所以常易咳嗽。病因不同,咳嗽的表现各异。如感冒咳嗽常有流涕、鼻塞,不伴有气促,白天咳嗽多于夜间;哮喘咳嗽常伴有气喘,夜间咳嗽重,常伴有打喷嚏、鼻痒、眼痒;肺炎咳嗽伴有痰多,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重的有鼻翼扇动,唇周发紫;喉炎咳嗽呈吼声,常发生在午夜,声音嘶哑;慢性咽炎咳嗽呈干咳,伴有咽部异物感,以日间咳嗽为主。 防治咳嗽关键在于护理得当。 首先,宝宝的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偏食,也就是要营养平衡。注意多喝水,如果体内缺水,气管内的痰液就会变稠不易咳出。中医认为,甜能生痰,也易生热,是引发咳嗽的诱因,所以要少吃甜食和饮料。气温下降后,室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病菌容易繁殖引起咳嗽,建议在风小的时候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家长要注意随着季节变化给宝宝增减衣服,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盖得过厚。出汗过多,更易引发感冒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也可以说效果非常的好。有很多妈妈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小儿推拿可以消炎吗?我可以告诉大家,小儿推拿相当于成人的针灸,推拿的正确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也有些妈妈认为有痰,一定是有炎症了,所以要吃消炎药效果才好。可是很多事实证明消炎药虽然在治疗宝宝咳嗽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药物最直接的副作用导致的宝宝腹泻、食欲减低等直接损伤宝宝的脾胃功能。倒是很多妈妈跟我分享,在用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咳嗽

防治宝宝感冒及咳嗽推拿

吃药,不打针,如何在这样的季节防治宝宝感冒及咳嗽! 感冒, 宝宝, 季节, 打针, 吃药 最近天气异常炎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开空调以解暑,很多的宝宝都得了感冒,或者留清鼻涕,或者咳嗽,大部分宝宝都是感染风寒感冒。作为妈妈如何预防,如何帮助宝宝从感冒的症状里面快速的摆脱出来呢? 我特别向大家推荐感冒四大手法:开天门200-300次,推坎宫200-300次,揉太阳穴1-2分钟,及耳后高骨200-300次,这套手法针对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适用。如果是打喷嚏,流清涕,舌淡白,基本上是风寒感冒,可以在加上按揉外劳宫1-2分钟,推三关300次,以发汗解表。 开天门.jpg (34.65 KB) 坎宫.jpg (31.68 KB) 太阳.jpg (17.46 KB)

耳后高骨.jpg (17.44 KB) 推三关.jpg (34.25 KB) 有的妈妈跟我讲这个办法比较好,可是还有些小月龄宝宝,一旦会爬(6、7个月以后),有了自己的主意后,往往在外感四大手法上很难配合。 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建议妈妈们一定要用,而且临床上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效果还是非常的好的。就是帮助宝宝每天捏脊后,擦热脊柱(用手掌或者手面大鱼际在宝宝的脊背做快

速来回往返摩擦)以热透为度;再横擦大椎及肺俞穴(肩胛骨内侧)和腰骶部,都是热透为度。很多妈妈都问我要擦多久,擦几遍,其实就是要把宝宝的小背背,擦得热呼呼的,就到位了。 这个方法真的是有太多的妈妈更我回馈效果异常的好。在这里也推荐给我们的妈妈们!! 肩背腰骶部.jpg (35.77 KB) 说说上周末来学习的其中一个妈妈,当然来学习之前她是从开始关注我的帖子开始的。她的宝宝现在41个月,自从3岁开始上幼儿园,宝宝的身体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回想对她来说简直是噩梦。最初的3个月,没完没了的生病,去了医院无数次,最后咳嗽到了喘息的地步,医生看了一大把,药更是没有停过,结果还是身体每况愈下,疾病越演越烈,最后成了哮喘。对于这样的结果,医生给出了宝宝是过敏体质的说法。天哪,对她来说,宝宝小时候从来没有任何过敏的问题啊,怎么会今天就成了过敏体质呢? 她带着总总的疑惑开始搜索中医方面的知识,关注到小儿推拿,从最简单的操作开始,宝宝最近几周以来,每次去了幼儿园如果出现流鼻涕,咳嗽,就给宝宝认认真真的擦脊柱督脉,及脊柱两侧的膀胱经、擦肺俞,擦腰骶,结果宝宝不出两三天就全好了,一点都没有加重的现象,这要是放在以前不知道要怎么样了,全家也看到了孩子的变化,都非常开心,就连宝宝每次洗好澡都会说:妈妈给我擦擦背背吧。 她自己分享说虽然只是学了一招半式,却也感受到小儿推拿真的神奇! 那么我也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奥秘吧。刚刚我们说到的脊背,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偱经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偱经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

小儿按摩感冒按摩穴位及方法

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止腹泻四大手法: 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 作用:调中止泻。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治疗便秘四大手法: 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 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而龟尾穴两种截然不同的病用的是同一个手法、同一个穴位按摩,原因就是龟尾这个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关于手上穴位的补泻原则和方向给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宝宝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经在临床操作的时有一些特定的规则:心、肝经宜清不宜补;脾、肾经宜补不宜清;肺经则有补有清。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主要就是指心、肝、脾、肺、肾这些经络都汇集在宝宝的两个手上面了。随着年纪越来越长,到了宝宝8、9岁后这些手上的穴位会相对不再敏感,而且孩子的脏腑、经络各方面发育更加健全开始接近成人的经络了,就不是只局限于两个手掌了。 手法的操作各家各派各有不同,使很多有心效法学习的父母困惑重重。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在学院学习的,也是医院的医生的操作手法,(不过好像上海有的医院的医生操作手法也不尽相同)。anyway,不管门派之分,跟大家分享的这些手法我自己都有实际操作和体会,非常不错,也很安全有效,如果大家不是说一等要分什么师承的话,就和我用一样的手法吧。 心、肝、脾、肺、肾这五经分别在五个手指的指面(或者说指肚、指腹):旋推为补(在指面上顺指针旋转推动,不是揉动),直推为清(指尖推向指根)。通常心、肝经用直推法——清法;脾、肾经一般都用旋推——补法。肺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补有清。 大肠、小肠、胃经在分别在,食指、小指、大拇指的侧面: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从指根推向指尖为清。 运内八卦,这个穴位的作用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化痰。一般适用病症:消化不良,脾胃失和,积食等,另外对于咳嗽有痰,气管炎,支气管炎也一定会用到这个手法。 操作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在掌面内八卦的位置做顺时针方向的推动运转(打圈圈),一般说的运内八卦,都是默认为顺指针方向的。 逆运内八卦:指逆时针方向运内八卦。其作用是:降逆平喘,一般用于喘息,哮喘。PS:图片上的内八卦图圆圈有点过于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