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doc

合集下载

小儿止咳按摩方法

小儿止咳按摩方法

小儿止咳按摩方法小儿止咳按摩是一种很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儿童的咳嗽症状。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舒缓喉咙不适,并刺激免疫系统,加强身体对咳嗽病毒的防御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儿的止咳按摩方法。

1. 手掌按摩法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小儿止咳按摩方法之一。

首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用手心轻轻按摩孩子的胸部。

从胸骨中央开始,往两侧分别按摩,以画圆的方式按摩整个胸部。

可以适当用一些温热的香油或按摩油,增加按摩效果。

这样的按摩有助于刺激孩子的胸部和呼吸道,缓解咳嗽。

2. 背部敲打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止咳按摩方法。

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婴儿床上。

从孩子的胸骨开始,用掌心轻轻敲打孩子的背部,向外逐渐加大力度,沿着背脊的两侧依次敲打,最后到达孩子的肩膀位置。

敲击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强烈。

这样的按摩可以刺激孩子的肺部和呼吸道,促进气流的流动,缓解咳嗽。

3. 背部推拿法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止咳按摩方法。

让孩子面朝下侧卧或俯卧在床上,让他们舒服并放松,并涂上适量的按摩油。

接下来,用手指轻柔地推拿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颈部到腰部。

轻轻揉捏每个部位,可适当增加力度。

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咳嗽。

4. 足心按摩法足底按摩是一种利用足底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可以刺激身体各个部位的穴位,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康复。

对于小儿咳嗽,可以用手指按摩孩子的脚底。

先用温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把孩子的脚底搓热,从脚心到足跟轻轻按压,特别关注孩子的肺和气管区域。

按摩结束后,可以给孩子穿上袜子保持足部温暖。

总结起来,小儿止咳按摩可以采用手掌按摩、背部敲打、背部推拿和足底按摩等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按摩的力度适中,不要过于强烈,以免伤害到孩子的肌肉和皮肤。

同时,按摩的时间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态来调整,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即可。

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孩子感到不舒服或出现异常反应,应停止按摩并及时就医。

小孩咳嗽按摩止咳的方法

小孩咳嗽按摩止咳的方法

小孩咳嗽按摩止咳的方法小孩咳嗽是很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感冒、咳嗽、过敏等引起的,但是咳嗽通常对小孩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造成很大的困扰,家长可以通过按摩来帮助缓解小孩的咳嗽症状。

咳嗽按摩技巧:1.胸腔按摩:可以用手掌从胸口开始,沿着肋骨轻柔揉动,然后放慢手的速度,用手心沿着左右两侧的肋骨轻轻按压9次。

2.撞击背部:将小孩仰卧在平坦的床上,家长用掌部轻拍小孩背部,拍打要有力度,但不能疼痛,每次拍打不超过1分钟,每天做2-3次。

3.穴位按摩:(1)肩部穴位:揉动小孩的肩部,可以缓解胸部及上肢的不适感;还可用虎口拇指指腹按揉两侧外关穴,在二到三分钟内,逐渐加大力道和速度。

(2)肺经穴位:使用指尖轻轻按揉小孩大椎穴,在小孩第一胸椎和第二胸椎的点缝中间,反复揉动2-3分钟,每天2次。

(3)咳嗽穴:揉动斜口穴,穴位在小孩掌心侧隆起处,以40次/分钟的速度连续揉动1分钟。

4.腹部按摩:逆时针按摩小孩的肚脐周围,可以缓解咳嗽和胸闷的症状。

按摩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5.脚部按摩:利用指腹揉动小孩足心的肾俞穴,位于足底内侧踝骨上一横指的位置,按摩3-5分钟,每天2次。

除了按摩外,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二手烟和雾霾对小孩的刺激。

2.多让小孩喝水,保持体内湿润,有助于稀释痰液和排出病毒。

3.小孩多休息,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加强体力恢复和免疫能力。

4.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刺激。

5.避免给小孩吃辛辣刺激、过冷、粘稠的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的软食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注意:如果咳嗽症状持续时间长,伴随发热、嗓子痛、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

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小孩久咳按摩哪个部位小孩久咳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症状,有效施按的部位有气海穴、大椎穴、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等。

(1)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两个手指的距离处。

左右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2)大椎穴:位于肩胛骨与颈椎之间,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3)涌泉穴:位于脚心前部,距离脚趾球后1/3处。

左右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4)太冲穴:位于脚背部,小腿跟脚背之间,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5)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3指宽处,两边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6)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膝盖以下3寸,两侧各按揉3-5分钟,每日1-2次。

治疗方法(1)按摩:按摩上述穴位可有效缓解小孩咳嗽症状。

轻轻揉搓穴位,直到孩子感觉舒适为止。

但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2)拍打:用掌心轻轻拍打孩子的胸部、背部和肩膀,有助于打通经络,加速咳嗽痰液的排出。

(3)热敷:将热毛巾敷在小孩胸部,有助于放松气道,缓解咳嗽。

(4)吸氧:如果小孩咳嗽伴有气喘,可以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注意事项1.儿童的身体比较柔嫩,按摩时力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损伤。

2.儿童的穴位相对比较浅,按摩时应逐渐加深,切勿用力过猛。

3.小孩咳嗽时应多喝水,保持水分和营养的补给。

4.小孩咳嗽如果症状加剧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以便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家长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和精神疲劳。

小孩皮肤性血管炎容易治愈吗小孩皮肤性血管炎 (cutaneous vasculitis)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带状、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肿、瘙痒的斑块或结节,症状轻重不一,可以自行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

该病的治疗方案比较丰富,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一、小孩皮肤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1. 广谱抗生素治疗皮肤性血管炎发病原因不明,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抗生素并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小儿咳嗽是常见病之一,许多消炎药虽然对治疗宝宝有一定疗效,但是药物副作用也大,可能会造成宝宝胃口不好、脸色变差等问题。

小儿推拿是绿色安全的,不仅对治疗小儿咳嗽有效,还能增强宝宝抵抗力,改善宝宝的胃口。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小儿咳嗽初期手法咳嗽初期,咳嗽力度较轻,没有带痰,这时以宣肺止咳的手法为主。

捏脊5~10遍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上。

两个手指共同拿捏皮肤,边捏遍前进。

分推肩胛骨300~500次用双手的大拇指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缝边缘往两侧推。

揉按肺俞穴按揉肺俞穴2~3分钟后,横擦肺俞以透热为度。

二、小儿咳嗽中期手法咳嗽中期,咳嗽力度加重,咳嗽较用力,且咳白痰。

这时在宣肺止咳的基础上,要加用健脾化痰的手法。

运内八卦300次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的手掌上,沿着大小鱼际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动作要轻柔,掌心有酥痒感最好。

揉按小横纹2~3分钟用拇指甲按揉位于掌面小指根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

按揉时如果感到穴位下面有疙瘩般的颗粒感,可以将它们想象成痰,尽量将其揉化掉。

揉按天突2~3分钟用中指指端揉按锁骨的中心,要往锁骨骨头的外缘发力,不要往咽喉深处发力,否则会刺激气管而引起咳嗽。

三、小儿咳嗽后期手法咳嗽后期,宝宝的咳嗽快好了,痰也差不多了,这时以治疗内伤久咳的手法作为巩固期的主要手法。

补脾经、肺经、肾经各200~300次用大拇指指面在分别在宝宝的大拇指、无名指及小拇指的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转推动运动。

揉膻中穴1~2分钟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揉足三里1分钟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四、小儿咳嗽饮食注意事项小儿咳嗽时,少吃或者不要吃吃海鲜、鱼类、肉类、甜品、饮料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生发痰湿,加重咳嗽。

小儿咳嗽的推拿按摩疗法

小儿咳嗽的推拿按摩疗法

小儿咳嗽的推拿按摩疗法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推拿按摩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推拿按摩后可调节与加强脾胃的功能,脾胃主管饮食消化和运化水谷精微,推拿后有利于气血的化生,促进气机的调畅。

对于治疗小儿常见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小儿咳嗽。

治疗小儿咳嗽的穴位共有九个。

1、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与耳垂齐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风府穴位于向后正中,入发际上一寸凹陷处。

3、肺腧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4、缺盆穴位于锁骨上窝中点凹陷处。

5、中府穴位于胸前臂的外上方云门穴下一寸。

6、膻中穴位于人脉上,两乳的正中线。

7、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

8、少商穴位于大拇指内侧指甲脚旁开0.1寸。

9、涌泉穴位于足底中线。

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患儿俯卧位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1至2分钟。

单手拇指指腹按揉风府穴,1至2分钟。

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肺腧穴1至2分钟。

患儿转为仰卧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缺盆穴,1至2分钟。

用拇指指腹推揉中府穴,1至2分钟。

医者用单手拇指指腹点柔膻中穴30至50次。

医者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穴,1至2分钟。

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医者食指和中指弯曲刮擦患儿的少商穴1至2分钟。

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医者用拇指指腹点按涌泉穴30至50次。

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注意,患儿因皮肤细嫩,在按摩的过程中,力度以轻柔为主,切忌用力过度,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操作完毕。

关注我,品健康人生,享延寿益年。

按摩穴位治疗咳嗽

按摩穴位治疗咳嗽

按摩穴位治疗咳嗽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可以采用脚底按摩的方法。

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

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

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

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

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拍背婴幼儿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经咳出也只会将痰液吞下胃。

父母在宝宝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

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说明宝宝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

多数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积痰。

只要有痰的刺激,宝宝就会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

所以,拍背能起到宽胸理气,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拍背最好在宝宝刚睡醒或临睡前进行。

利用指压法止咳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

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

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

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

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

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

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

宝宝按摩什么穴位可以治咳嗽

宝宝按摩什么穴位可以治咳嗽

宝宝按摩什么穴位可以治咳嗽文章目录*一、宝宝按摩什么穴位可以治咳嗽1. 宝宝咳嗽按摩天突穴2. 宝宝咳嗽按摩肺俞穴3. 宝宝咳嗽按摩膻中穴4. 宝宝咳嗽按摩厥阴俞穴5. 宝宝咳嗽按摩太渊穴6. 宝宝咳嗽按摩合谷穴*二、宝宝咳嗽吃什么食物*三、宝宝咳嗽该怎么办宝宝按摩什么穴位可以治咳嗽1、宝宝咳嗽按摩天突穴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钟,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等。

2、宝宝咳嗽按摩肺俞穴位置: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50下。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主治咳嗽、气喘。

3、宝宝咳嗽按摩膻中穴位置: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钟,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咳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4、宝宝咳嗽按摩厥阴俞穴位置: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

按摩: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

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5、宝宝咳嗽按摩太渊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

按摩:每日按压,不拘次数。

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6、宝宝咳嗽按摩合谷穴位置: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

按摩: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

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宝宝咳嗽吃什么食物1、白糖蒸鸡蛋:首先将生鸡蛋打到碗里,在上面撒上一层白砂糖,然后再均匀的将白砂糖和鸡蛋打匀,之后直接隔水蒸鸡蛋。

隔水蒸好立刻就吃,一定要趁热吃,吃完后立刻刷牙,然后上床睡觉。

一般难情况下第二天起来咳嗽就会好了。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冬季是儿童感冒发烧咳嗽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常常为孩子的健康而忧心忡忡。

除了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外,穴位按摩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1. 精神门穴(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弓的凸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头痛、咳嗽和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指腹,以适度的力道在太阳穴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

按摩时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

2. 鱼际穴鱼际穴位于两侧鼻翼外缘与面颊的交界处,是缓解儿童鼻塞、流鼻涕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际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2-3次。

3. 子午流注穴子午流注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是一个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子午流注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1-2分钟,每天多次。

4.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两侧小腿内侧,距离膝盖下方三寸,是一个经常用于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腰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5.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方凹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咳嗽和鼻塞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大椎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按摩前,要确保孩子的手脚干净,避免引入细菌。

- 按摩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以免伤到孩子的皮肤。

- 可以在按摩时配合温热的热水袋或毛巾,使按摩更加舒适。

- 按摩前后,可以与孩子进行简单的瑜伽或舒展体操,促进血液循环。

- 如果按摩过程中孩子出现不舒服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

除了穴位按摩,家长在儿童发烧咳嗽期间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压的烟尘和异味。

- 给孩子适量温开水或温汤,保持水分摄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孩子咳嗽,不如试试穴位按摩吧,因为按摩不仅可以让全身放松舒畅,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咳嗽的,那么,按摩哪里立即止咳?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希望您喜欢!。

宝宝治疗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

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

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点按天突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头,按摩者用中指点按天突穴约2分钟,力度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

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

每日按压,不拘次数。

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按摩太渊穴
位置: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1-2分钟。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指推檀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6.指掐揉中府穴
位置: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缘的凹陷中央。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轻轻按揉中府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向肺部发散为佳。

7.揉掐列缺穴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关节上,食指尖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另一手拇指轻揉列缺穴半分钟,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掐按1分钟。

8.按揉肺俞穴
位置:肩脾骨内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逆时针各按揉肺俞穴约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度。

9.按摩鱼际穴
位置:位于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1-2分钟。

用力可以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