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合集下载

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ppt课件

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ppt课件
置探头于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内侧,先显 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图像,然后将探头稍 向外侧动,即可显示椎动脉颈段,并沿 其长轴向上移动至第六颈椎水平,椎动 脉由此进入横突孔,自下而上分别测量 C6-C2各段横突间椎动脉内径,观察血 管走行,管腔内膜变化及管腔内有无异 常回声,重点观察顺行血流还是逆行血 流
42
25
颈外动脉CDFIபைடு நூலகம்
26
颈、内外动脉频谱对照
颈内动脉:频谱低缓
颈外动脉:频谱高尖
27
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收缩期: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
舒张期: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 脉
平均流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 动脉
28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内径减少(%)= (D1-Ds)/D1×100%
37
颈动脉重度狭窄CDFI
血流明显变细,色彩呈“五彩斑斓”
38
颈动脉重度狭窄频谱
频谱高尖,PSV大于200cm/s。
39
颈动脉完全闭塞
颈动脉内充斥强 回声团块。
完全闭塞者彩色 血流中断。远端 亦不能探及血流 信号。
完全闭塞者血流 频谱不能测及。
40
椎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体位同前
41
扫查方法
9
注意点
尽量保持较小的取样容积
取样点放在血流的中央
取样角度不要超过60度
适当的频率
适当壁滤过
适当增益
适当流速范围
彩色窗尽量小
尽量扫查颅外颈动脉的全程,不要遗

10
正常颈动脉二维图像
高分辨力超声仪显 示,颈动脉长轴为 与心动周期同步搏 动的二条平行光带, 光带即管壁,由内 膜、中膜和外膜三 层组成。

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分析

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分析

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分析一、背景介绍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旨在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以及颈动脉的血流速度,可用于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对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检查结果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颈动脉IMT为2.0mm。

根据临床经验,颈动脉IMT超过1.0mm可被视为粥样硬化的标志。

因此,患者的颈动脉IMT略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2. 颈动脉血流速度:颈动脉血流速度的正常范围为50-150cm/s。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无血流堵塞或狭窄情况,排除了一些严重的血管疾病,如动脉闭塞。

三、结果分析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略高,提示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建议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更加注意,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并保持适度的运动,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 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没有出现血流堵塞或狭窄情况。

这对于判断动脉供血是否通畅至关重要,同时也排除了一些严重的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四、建议和预防措施基于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和预防措施:1. 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过度摄入。

适当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低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帮助控制胆固醇和血脂水平。

2. 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及心血管健康。

3.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调整并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4.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长期吸烟,因为吸烟和酗酒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5. 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循环状况的重要信息,帮助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颈动脉超声检查

颈动脉超声检查

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血流量减少
表现为收缩期及(或)舒张期血流速度减低
A:双侧椎动脉均为低速度血流(较少见) B:一侧椎动脉流速减低,而另一侧椎动脉 流速正常(比较
常见) C:一侧椎动脉流速减低,而另一侧流速为代偿性增高。 D:有时可出现椎动脉流速增高(可一侧增高,对侧正常;或
双侧均增高),提示椎动脉痉挛。 E:部分可伴有PI、RI增高。
血流频谱形态改变
1 椎动脉出现低流速血流频谱,严重者仅见随心动周期 有规律出现的低小单峰,标志椎动脉已无有效供血。
2 椎动脉硬化,频谱波峰圆钝呈拱形。 3 频谱宽度增加,流速增高的湍流频谱 4 探测不到血流频谱则说明完全阻塞。 5 探测到逆向血流频谱则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
病例:男性,54岁,偶然发现左侧脉搏较弱一月余。 超声图像表现如下:
血流显示及频谱测量
CDFI:观察血流充盈 情况及狭窄阻塞部位 PWD:血流参数测定
检测血流参数的部位
CDFI及PW均在血管长轴进行 选择血流平稳部位测量。 颈总动脉:距分叉部位2cm处 颈内动脉:距起始膨大部位远端1..0~1.5cm处 椎动脉:颈椎第5~4或4~3椎体间管腔内
脉冲多普勒检测
血管弹性减退,迂曲延长 管壁增厚 斑块造成成狭窄,甚至闭塞
椎动脉狭窄参考标准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评价指标 (cm/s)
狭窄程度
PSV
EDV
PSVos /PSViv
正常或<50% 50%-69% 70%-99% 闭塞
<170
<34
>175
>34,<60
>200
>60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 2.5 <4.1 >4.1 无血流信号

颈动脉小慢波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小慢波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小慢波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小慢波超声报告从动脉壁结构、血管中膜是否增厚、是否有斑块形成、管腔是否狭窄和闭塞等方面进行解释。

1、颈动脉超声正常报告:血管内中膜未见增厚,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腔未见狭窄或闭塞。

2、颈部血管常见正常值一般分为颈动脉壁厚1-2mm,颈总动脉内径6-7.5mm,颈内动脉内径5-6mm,颈外动脉内径 4.5-5.5m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1.0mm,分叉小于1.2mm。

颈部血管的B型超声可以检查颈动脉内膜,颈动脉壁是否有斑块,斑块是否引起血管狭窄,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内膜回声弱而光滑,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起点处可见轻度血流信号。

血管内径随年龄增大而变宽,内膜和中膜厚度随年龄增大而变厚,血流速度随年龄增大而减慢。

建议在检查前注意不要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颈动脉超声异常: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内膜中层增厚、是否有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狭窄程度、是否有闭塞等细节,并能准确定位,并对检测到的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

3、颈动脉超声报告主要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检查,如果病人需要,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

不得自行解释,以免延误病情。

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

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

认可脉冲多普勒分析法是是广泛认可、准确方法
2、评估狭窄程度的重要性 :可以作为预测脑卒中的
指标。
颈动脉狭窄多普勒表现
狭窄前段 当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颈总动脉可出现颈 外动脉频谱形态。对侧颈总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可 增大。
狭窄处
血流速度增大是狭窄处最主要频谱特点 。
狭窄即后段 血流为五彩镶嵌色。频谱为紊乱特征的毛刺状频谱
颈动脉的多普勒 超声检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芦桂林
1.为什么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2.哪些患者适合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3.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哪些内容
4.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健全全 国统一、规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提 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更好地维护患者的 健康权益,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缺血性 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
6) 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 治疗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7) 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 DSA )的患者,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 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重症脑血管病;
2) 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3) 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颈动脉斑块分类及其危险性
分类
回声特点
危险性 高 高
1 整个斑块为无回声 2 斑块大部分为无回声(>50%)
3 斑块大部分为有回声(>50%)
4 整个斑块呈均质性有回声 5 由于钙化或显示不清未分类者

最低 不清楚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标准

超声检查标准

超声检查标准
超声检查标准因不同的脏器和疾病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检查标准和诊断标准:
1.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当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小于125cm/s,其狭窄程度小于50%;当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在cm/s,其狭窄程度在50%-69%;当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大于230cm/s,其狭窄程度在70%-95%;当狭窄程度大于95%,超声显示残留腔极小,流速明显减低,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低速细窄血流通过;完全阻塞时,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

2. 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标准:超声检查单发性结节,且呈现不规则状况,边缘不清晰。

血流分布中心位置,且细砂粒样的钙化,病灶内部回声呈现不均匀性,颈部伴有淋巴结转移。

3. 良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标准:超声检查结节周围的晕环比较完整,且伴有多发性结节,呈现规则的状况,边缘清晰与内部回声均匀。

钙化明显,内部血流丰富,呈现Ⅰ型分布。

此外,诊断准确率计算公式为:真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总人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具体和准确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超声诊断标准颈动脉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颈动脉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形成、血流速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因其简便、安全、准确的特点,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疾病诊断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颈动脉超声诊断的标准及要点,以便临床医生和技术人员更好地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分析。

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1.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和评估。

2.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检测和监测。

3.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4. 颈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诊断和监测。

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常规操作。

1.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微向一侧转动,以便于检查者操作超声探头。

2. 对颈动脉进行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检查,观察颈动脉管腔内是否有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情况。

3. 测量颈动脉内膜-介质厚度(IMT)以及颈动脉血流速度,评估血管壁的硬化程度和血流情况。

三、颈动脉超声诊断的标准。

1. 颈动脉内膜-介质厚度(IMT),正常值应小于1.0mm,超过1.0mm可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2. 斑块形成,斑块的形成会导致管腔狭窄,根据斑块的形态、质地和位置进行评估,确定其对血流的影响程度。

3. 血流速度,颈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可提示管腔狭窄或闭塞,根据不同部位的血流速度变化,可以评估狭窄的程度和范围。

四、颈动脉超声诊断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干扰,保持检查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2. 检查者应具备丰富的超声操作经验,熟悉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超声图像的解读。

3. 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症状,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分析。

五、颈动脉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颈动脉超声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形成和狭窄程度,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重大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时,颈动脉超声检查还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和监测,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颈部血管的状况。

这种检查方法非常安全,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疼痛或不适。

在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要吸烟或喝咖啡等刺激性物质。

通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到颈部血管的情况,包括是否存在狭窄、斑块等异常情况。

这种检查方法对于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非常有帮助,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检查。

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步骤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穿戴首饰和其他金属物品。

患者还需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2. 检查器材准备:颈动脉超声检查需要使用超声仪器和探头。

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装置,可以通过皮肤观察到颈部血管的情况。

医生会先对探头进行消毒和涂抹凝胶,这有助于减少皮肤摩擦和提高超声信号的传输。

3. 检查过程: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将头转向被检查的一侧。

医生会将探头放置在颈部,通过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观察颈部血管的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改变头部的位置和姿势,以便观察到不同角度下的血管情况。

4. 检查结果解读: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需要10—30分钟,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并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或治疗。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观察颈部血管的情况,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进行检查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放松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检查。

二、颈动脉超声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需要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准备。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4—6小时内禁食,并且不要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此外,还需要停止吸烟和饮酒,因为这些物质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整理课件
1
体位
取平卧位,颈背后垫枕,头后仰 暴露颈部
整理课件
2
探头频率
选5-12MHz线阵探头
整理课件
3
扫查方法
二维实时显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脉冲多普勒及频谱分析
整理课件
4
二维实时显像
先从颈根部探查颈总动脉近心端,然后将 探头沿其血管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 颈动脉分叉处,分别扫查颈内及颈外动脉, 尽可能扫查到颈部最高位置
整理课件
5
二维实时显像
分别测量各血管内径、血管内中膜,观 察管腔有无斑块、狭窄和闭塞等形态异 常
整理课件
6
二维实时显像
将探头转动90度,沿血管走行作横切 面扫查,测量狭窄度(直径法、面积 法)
整理课件
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直观显示血流方向、流速及狭窄部位
整理课件
8
脉冲多普勒及频谱分析
在二维实时显像显示下,将取样容积置于所 要检测血管中心,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小 于60度,确认清晰显示血流速度时间曲线时, 冻结图像并测量有关血流参数:PSV、EDV、 VICA/VCCA等。
整理课件
11
颈动脉管壁三层结构
内膜回声较低,纤 细光滑,连续性好, 呈细线状。
中层为暗区带。 外膜为血管壁最外
层,呈明亮光带。 内膜内缘至外膜内
缘(IMT)
整理课件
12
颈动脉分叉下方1.5cm
整理课件
13
颈动脉分叉上方1.5cm
整理课件
14
斑块特征
回声:强、等、低; 表面形态:溃疡型、扁平型、不规则型; 斑块内部回声特征:均质、不均质。
整理课件
44
椎动脉频谱
椎动脉血流频谱与颈内动脉相似,但流 速比颈内动脉低。
整理课件
23
正常颈内动脉Doppler频谱
正常颈内动脉显示 低阻型血流频谱, 收缩期血流速上升 缓慢,双峰间切迹 不明显,呈三峰递 减型或二峰型,全 舒张期均显示流速 较CCA为高,尤高 于ECA。
整理课件
24
正常颈外动脉Doppler频谱
正常颈外动脉,显 示高阻型血流频谱, 收缩期流速迅速升 高,舒张期下降也 快呈尖峰状,舒张 期仅少量低速血流。
整理课件
15
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
扁平斑 软斑 硬斑 斑块内出血 表面溃疡形成
整理课件
16
扁平斑
内膜增厚,呈低回声,多为脂质沉着在动脉壁
整理课件
17
软斑
均匀的低中回声,突出于内膜表面
整理课件
18
硬斑
呈强回声附着于内膜表面,其后方伴声 影,多为斑块,有纤维化,钙化
整理课件
19
斑块内出血

整理课件
42
椎动脉二维图像
椎动脉纵切口为两条 平行的细线状回声, 管壁整齐,有轻微搏 动,管腔内为无回声 暗区。
椎动脉因穿越横突孔 仅在横突间隙呈分节 段显示,内径约3mm 左右。
整理课件
43
椎动脉CDFI
CDFI:在二维图像显示基础上可显示椎
动脉管腔内充满彩色血流呈节段状。管
壁及血流界限分明。
内径减少(%)= (D1-Ds)/D1×100%
Ds)/D2×100%
或(D2-
Ds:狭窄处残腔内径
D1:狭窄近端管腔内径
D2:狭窄处原血管内径
整理课件
29
直径法测量狭窄度
整理课件
30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面积狭窄%=(A-a)/A×100 A:正常管腔面积 a: 狭窄部残留腔面积
中度狭窄血管腔内显示彩色明亮,为流 速明显增高。
整理课件
36
颈动脉中度狭窄的频谱
狭窄处血流流速明显上升,波形高尖
整理课件
37
颈动脉重度狭窄CDFI
血流明显变细,色彩呈“五彩斑斓”
整理课件
38
颈动脉重度狭窄频谱
频谱高尖,PSV大于200cm/s。
整理课件
39
颈动脉完全闭塞
颈动脉内充斥强 回声团块。
>2
极重度狭 91-99 窄
闭塞
100
>200 >100 消失
>4
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而无血流信号,
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五血流信号,甚至
出现反整理向课波件 。
33
颈动脉轻度狭窄的CDFI
轻度狭窄显示血流束变窄。
整理课件
34
颈动脉轻度狭窄的频谱
狭窄程度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整理课件
35
颈动脉中度狭窄的CDFI
斑块内呈不规则不均匀低回声
整理课件
20
溃疡形成
斑块表面呈现“火山口”的壁龛影。
整理课件
21
颈动脉CDFI
彩色多普勒 正 常颈动脉血流为层 流,呈红迎蓝离之 血流色彩,管腔中 为色彩明亮的高速 血流,靠近管壁处 色彩略暗淡。
整理课件
22
正常颈总动脉Doppler频谱
正常颈总动脉血流 呈三峰,收缩期有 二个峰,第一峰V1 大于第二峰V2,双 峰间有切迹。舒张 期持续低速血流, 其流速介于颈内与 颈外动脉之间。
整理课件
25
颈外动脉CDFI
整理课件
26
颈、内外动脉频谱对照
颈内动脉:频谱低缓
颈外动脉:频谱高尖
整理课件
27
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收缩期: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
舒张期: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 脉
平均流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 动脉
整理课件
28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整理课件
31
面积法测量狭窄度
整理课件
32
表2 颈动脉狭窄分级的诊断标准
狭窄程度 轻度狭窄
内径减 收缩期 舒张末 频窗 与颈总动

峰值 流速
脉收期
% (cm/s) (cm/s)
峰值流速
0-50 <120 / 存在
/ 之比
中度狭窄 51-70 >120 <40 消失
<2
重度狭窄 71-90 >170 >40 消失
完全闭塞者彩色 血流中断。远端 亦不能探及血流 信号。
完全闭塞者血流 频谱不能测及。
整理课件
40
椎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体位同前
整理课件
41
扫查方法
置探头于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内侧,先显 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图像,然后将探头稍 向外侧动,即可显示椎动脉颈段,并沿 其长轴向上移动至第六颈椎水平,椎动 脉由此进入横突孔,自下而上分别测量 C6-C2各段横突间椎动脉内径,观察血 管走行,管腔内膜变化及管腔内有无异 常回声,重点观察顺行血流还是逆行血
整理课件
9
注意点
尽量保持较小的取样容积
取样点放在血流的中央
取样角度不要超过60度
适当的频率
适当壁滤过
适当增益
适当流速范围
彩色窗尽量小
尽量扫查颅外颈动脉的全程,不要遗

整理课件
10
正常颈动脉二维图像
高分辨力超声仪显 示,颈动脉长轴为 与心动周期同步搏 动的二条平行光带, 光带即管壁,由内 膜、中膜和外膜三 层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