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2012-10-19 21:02:18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沪)2006年1期

作者简介: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武汉430062/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武汉430062/袁俊,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62

熊剑平(196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展

地理学领域的复杂性正被认识[1],其中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

性规律研究成为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李春芬(1995)提到这种区域联系将是区域地理学研究的近期前沿[2],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国际主流观点之一)则认为这些经济实体及其相关作用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地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应成为研究的中心[3]。

随着城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显赫地位和作用的凸现,城市体系经济联系更为活跃,呈现出网络化联系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研究成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部分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至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到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在50年代后大规模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集中于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1 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的启蒙阶段(1945年前)

早期城市体系联系研究主要涉及单个城市—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集中于空间组织思想、中心地理论、城市—腹地经济联系方面,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奠定基础。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功能组织思想主要有“田园城市”(E. Norward, 1898)、“集合城市”与“世界城市(world city)”(P. Geddes, 1915)、

“有机疏散”思想(E. Saarinen, 1918)、“卫星城”(R. Unwin, 1922)等,提倡运用城市—区域间的密集联系进行城市规划组织。随后德国地理学家W. Christaller(1933)、经济学家廖什(1940)创立中心地理论,演绎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腹地市场等级(功能)联系规律,随后M. Jefferson(1939)和G. K. 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这种等级规模分布展开进一步理论探讨,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体系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建立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基础。此后,许多学者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实证探讨城市对其直接腹地经济联系。一方面利用中心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开展了对城市中心性的定量评价,涉及用批发和零售业[4]、空间流量[5] 来度量中心性。另一方面,认识到城市对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强度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城市与城市影响的边缘地带就可能成为城市间竞争腹地(competitive area),探讨了城市联系的空间竞争[6]。

2 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二战后—1960年代)

二战后,地理学研究迅猛发展,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量革命”极大的推动经济联系相关空间分析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F. Perroux, 1950; J. Boudeville, 1957)、“空间相互作用理论”(E. L. Ullman, 1957)、“核心—边缘理论”(J. R. Friedmann, 1966)、“空间扩散理论”(T. Hagerstrand, 1968)等,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50年代开始,城市体系研究思想产生(O. D. Duncan, 1950)。50年代末60年代初,运输与信息网络化带动城市体系经济联系的加强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郊区化与土地扩展明显,大量城市在优区位快速聚

集,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主要形成大都市带(J. Gottman, 1959)、大城市群(高野,1959)等几种城市群形态,相关研究侧重于其空间结构与组织方面。50年代,日本学者狄更生和木内信藏提出城市体系地域分异的三圈层学说,之后许多学者不断延伸与发展建立城市体系的“圈层结构理论”,戈特曼则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及区域空间组织发展理论,成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60年代,政府对城市的运营管理在欧美国家受到相当重视,城市群空间组织实证研究兴起。主要成果有J. Gottman(1961)的波士华都市带等六大都市带组织[7];Donald J. Bogue 和Calvin L. Beale(1961)利用州、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县界,考虑大都市影响范围,把美国分为5个省、2个大经济区(major regions)和121个经济亚区(sub-regions)[8]。他们普遍强调大规模的城镇群体化现象是城市体系经济联系作用与地域空间扩展下的结果,注重其空间形态描述及城市经济区规划组织,但多是经验性的静态空间研究。

3 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1970—1980年代)

3.1城市群经济联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中心地理论提出以后,城市中心等级思想引起相当大的注意。H. Carter和W. K. Davies(1970)利用居民出行流调查资料,分析了城市群的两种等级水平,一个是大都市带水平(metropolitan)控制整个城市地区,一个是城市水平(city)对邻里地区的控制[9]。A. Pred(1977)着重分析了城市群的技术等级扩散,认为在大都市层面技术扩散处于较高等级,占据着循环优势[10]。

3.2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景观形态动态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