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语言文本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教程-王一川-知识点总结整理

*注明页码处为需要展开的知识点第三章形式主义批评概念:是 20 世纪西方第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流派,是指 1915 年到 1930 年在俄国—苏联出现的一种以考察文学形式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潮流。
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波格蒂莱夫、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诺夫和艾亨鲍姆等。
关键词:莫斯科语言小组,诗歌语言研究会,布拉格语言小组,技巧,情节,故事,文学性,陌生化,隐喻,转喻,韵律,意义代表主张:*文学研究不应该问一部作品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而应该问它现在是什么,它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所以,文学研究的焦点应该在作品的形式上,文体、语言、手法、结构、技巧、程序等应受到高度重视。
*(P48)对于语言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形式的密切关注,自然导致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技巧的青睐。
*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逊和艾亨鲍姆都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学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寻求“文学性”的存在。
*俄国形式主义最具操作性的方法正是它的陌生化原则。
*在文学研究活动中,俄国形式主义者采用简单的二分法,把全部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即诗和散文。
……诗歌研究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得以立足的根基,诗歌的艺术技巧是他们集中探讨的问题。
*(P42)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艺术是独立的世界;(P44)什克洛夫斯基区分了“故事”和“情节”;(P48)陌生化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P44)雅各布逊强调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强调陌生化,但两者是一回事;*(P45)雅各布逊区分了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P46)隐喻和转喻;在雅各布逊那里,手段、方式、途径永远比目的、意图、效果重要;(P49)“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过程中带入组合过程”*(P41)坦尼亚诺夫一方面立志确立文学作品的自立性、独立性,另一方面,他又相信这种自足性、独立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P48)俄国形式主义后期,坦尼亚诺夫提出了“突出”的概念;(P50)韵律和意义;*(P41)艾亨鲍姆在研究文学的题材、风格、韵文、结构、散文技巧时,总是采取描述性的态度;此外,他还热衷于采用语言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布里克十分重视语法和语义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评论技巧总结

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评论技巧总结文学批评的存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评价标准,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评论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一、文学批评方法1. 传统批评方法传统批评方法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分析,通过考察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这种批评方法强调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并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
2.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和关系,分析作品中的符号、图式和反复出现的意象,揭示作品中的意义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这种批评方法通过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构,寻找其中的普遍规律和意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3.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理解,并拒绝传统的统一性和确定性。
这种批评方法关注文本中的断裂、重组和边缘性,探索其中的多重声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提倡对作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理解。
二、文学评论技巧1. 分析手法在文学评论中,分析手法是一种常见的技巧,通过对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等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
2. 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一种重要的技巧,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揭示其中的隐喻、象征和意义。
可以关注作品中的关键词、意象和对比等元素,从中寻找作者的意图和主题,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举例来支持解读观点。
3.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论技巧,通过将多个作品进行对比,揭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比如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或者是不同作者的相似主题和风格之间的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4. 评价观点在文学评论中,明确的评价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观点。
高一到高三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与批评标准

高一到高三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与批评标准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评述、鉴赏和分析的一种学术性写作形式。
批评的目的在于深入解读作品的内涵,揭示艺术手法,评估其价值和质量,并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高一到高三学生在进行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批评标准,以提升批评的准确性和深度。
一、文学批评的写作方法:1. 了解作品背景:在进行文学批评前,需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背景有一定了解。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文本:对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分析,包括主题、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
通过分析细节、对比、象征等手法,揭示作品的技巧和意义。
3.引用文本:在文学批评中,引用文本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发表独立见解:在文学批评中,应有独立的见解和独特的观点。
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提出新颖的解读和观点,避免陷入俗套的词句和思维模式。
二、文学批评的批评标准:1.主题合理性:评价一篇作品首先要关注其主题是否合理、独特,有无深度和思想内涵。
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有引人深思的主题,并以恰当的方式展示和表达。
2.情节完整性:情节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判一篇作品时需要关注其情节是否完整、衔接是否流畅。
情节的发展应具备合理性、连贯性和可信度。
3.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是作品的重要元素,评判一篇作品时需要关注人物形象是否塑造得饱满、独特、有个性。
人物的性格、心理、言行举止应该在作品中得以呈现。
4.语言运用技巧:关注作家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是否生动、准确,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
评价一篇作品需要审视其语言运用是否丰富、有独特性。
5.艺术审美价值:最后,评判一篇作品时需要关注其在艺术审美上是否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
一篇好的作品应该给读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和思考的启发。
综上所述,高一到高三学生在进行语文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时,应采用适当的写作方法,包括了解作品背景、分析文本、引用文本和发表独立见解。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释与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与文化价值。
在文学研究领域,批评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文学批评的几种基本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法、历史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现代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
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最基础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
它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主题等方面,来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
这一方法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直接分析,忽略外在因素对文本的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是文本分析法的常用技术:语言和风格语言是构成任何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评论者需要仔细研究作者所使用的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这些元素直接影响作品的情感传达和艺术效果。
比如,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能会增强读者对某一场景的感受,而简练而有力的句子可能会突显作品主题的重要性。
结构和叙事方式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叙事角度也是文本分析的重要部分。
有些作家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比如倒叙或插叙,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并引发读者的深思。
此外,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也能够影响读者理解角色内心世界以及事件的发展。
意象和主题每部作品都透过特定的意象和主题传达其核心思想。
在这一点上,评论者需要注意意象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有时一个表面上看似简单的意象,背后可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或文化内涵。
例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水常被视为生命和洗礼之象,而火可能象征着毁灭与重生。
历史主义批评历史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与其历史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通过考察某部作品创作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风尚、文化思潮等,评论者可以揭示出作品蕴含的社会与政治意义。
许多经典作品都深受其时代背景影响,通过历史主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和作品复杂性。
文学与社会变革各种社会变革往往刺激文学创新。
在这些变化中,作家们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或表达个人观点。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艺学系列课程(3.5.1)--文本批评

(二)细读法
所谓“细读”,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具 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它要求运用隐 喻、张力等概念和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 语言和结构要素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 解释,在阐明每首诗中各种因素的冲突 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的有机统一 。
选择作品 分析词语及修辞手段 发现结构上的统一或和谐
一般说来,新批评大多选择 一些短的且意蕴丰富的文本。
隐喻要求喻体和喻旨的关系为“远距 离”、“异质”。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苏轼《明月几时有》
高处的意象是对人间现实和诗人感受的 隐喻。
整体又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境的 隐喻。
再如,《西游记》 《百年孤独》 《废都》 《迷宫》
张力
extension intension
} tension
曹操《短歌行》
露的晶莹,短暂、 依附 月的美丽、恬静, 孤独、难以企 及……
“ 青青子衿”, “呦呦鹿鸣”等 诗句中发现历史 的回响。
诗的价值不在于单个的词语,好 的作品应该是对立因素的调和所形成 的有机整体。因此在分析中既要从词 语入手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
二、叙事文分析 叙事结构 叙述方式
(一)叙事结构分析
“ 鸟飞”与“绝” , “ 人踪”与 “灭”形成冲突;
寒江和雪中的“独钓”,表 现出一种孤寂和傲视,同 时也有一点唯美的感觉。 全诗构架具有一定的张力 。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更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结构主义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就 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来。
列维 - 斯特劳斯
结构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有列维 - 斯 特劳斯,巴尔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 ,布雷蒙,热奈特等。
初中课外阅读的文本分析与批评方法

初中课外阅读的文本分析与批评方法在初中阶段,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思维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真正从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收获,学生需要掌握有效的文本分析与批评方法。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用于初中课外阅读的文本分析与批评的实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所读的作品。
一、文本分析1、了解背景信息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把握文本结构分析文本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写作逻辑。
一部作品可能采用线性叙述、倒叙、插叙等不同的结构方式。
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以及章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整体框架。
3、解读人物形象人物是许多作品的核心元素。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4、剖析语言特色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注意作者运用的词汇、修辞手法、句式等,可以感受其语言的风格和魅力。
比如,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简洁明了的语言则更易于传达核心思想。
5、关注主题思想作品的主题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通过对文本的全面分析,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观点和情感。
主题可能是关于友情、亲情、勇气、成长等,也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人性的思考。
二、批评方法1、审美批评从艺术美感的角度评价作品,包括语言的优美程度、结构的精巧性、形象的生动性等。
例如,一部作品的描写是否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其情节的安排是否引人入胜。
2、社会历史批评将作品置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评价。
思考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问题和现象,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读者反应批评关注读者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
文学批评的常用方法(课堂PPT)

比如,以社会学批评的眼光去看待 Shakespeare,就可能关注伊丽莎白时代剧作 家和演员的经济地位;也可能会研究剧本里所 表达的政治思想;还可能讨论伊丽莎白时代的 观众的性格,对左右戏剧的主题、腔调和语言 起什么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颇有影响的社会 学批评。这种文学批评特别关注作品里的经济 和政治成分。
8
怎样写小说评论
小说的三大特点:“叙述描写为主要手 段,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表 达主题”,那么我们写小说的评论也得 从这三大特点上着手。具体来说,应该 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评论。
9
1. 立意设置 指小说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否立意深刻,是否独具慧眼, 是否匠心独运,是否文约意中。小说在人生上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16
常用的心理批评方法
1)研究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才能的本 质是什么?文学才能如何与正常的大脑 功能发生关系?
2)对个别作家做心理研究。现代的大多 数文学传记,都利用心里学来理解其研 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
3)分析文学作品的虚构人物
17
6. 社会学批评 Sociological Critism
12
2. 生平批评 Biographical Criticism
这种批评方法的理论核心是:文学作品 是具体的个人写的,所以了解作者的生 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读过作 家的传记之后,很快就能明白,作者的 经历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决定了他们所创 造的作品的模样。阅读作者的生平,能 改变读者对其作品的反应,还可能加深 反应。
一篇文章中的观点不能自相矛盾。 确立观点时,思路要清晰,确立的观点
必须是自己阐述得清的,最忌讳东拉西 撤,半天也没有将观点阐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对立
拥有自由 异类
第一栏
肯定异类 自由
第二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否定异类 受制
第三栏
失去自由 正统
第四栏
A
C
D
B
A:B = C:D
异类:正统 = 自由:受制
《西游记》的深层结构
异类 自由
受制
正统
从《西游记》的深层结构把握其主题
一旦异类转化为正统,就意味着自由
变成受制。异类转化为正统的过程,也就 是失去自由的过程。 《西游记》具有的批判意味和深邃的哲 理性主题: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和讽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解读
张若虚:吴中四士之一。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第一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模式:英雄→对手→战斗→帮助人→胜利
列维—斯特劳斯在研究俄狄甫斯神话时,
总结出了神话的转换模式:
A:B = C:D
解读《西游记》之表层结构
1.天生石猴, 2.从菩提祖师学道 花果山逍遥 3.大闹天宫
6.猪八戒 高老庄逍遥 10.沙和尚 流沙河逍遥
选 择 轴
组合轴
4.受压五行山
5.唐僧解救 戴紧箍儿
床前
举头望 明月,
相同之处
月光挂在天上 可望不可及 故乡远在天边 可思不可见
不同之处
明月实际存在 故乡是诗人的回 忆
近 明月光 实 有限 明月 远
无意 地上霜 虚 无限 故乡 有意
三、语言文本批评个案分析
对称诗行中的象征世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解读 故事下面的故事 ——《西游记》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9.加入取经 队伍,挑担 13.加入取经 队伍,牵马 15.取经人 修成正果 第四栏
7.打败三四个捉 妖法师
11.吞吃九位取 经人
8.受制于孙 悟空
12.受制于孙猴 猪八戒 14.石猴猪精 水怪大显神威
第一栏
第二栏
第三栏
A
C
D
B
异类 拥有自由
自由 肯定异类
受制 否定异类
正统 失去自由
解读《西游记》之深层结构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第二章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第三章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疑 是 地 上 霜 。
床 前 明 月 光 ,
《 静 夜 思 》
李
白
二元对立
中心词 否定 中心词
实
床前
明月光,|| 疑是
主语 谓语
地上霜。 虚
宾语
对等关系 相同之处
月光皎洁
月光照在 床前地上
不同之处
月光可见不可触 月光是实际存在 霜是可触的实体 地上霜是错觉
霜的洁白
霜在地上
二元对立 实
近 有意
虚 明月光, 疑是 地上霜。 无意 低头思 故乡。 远 对等关系
第七章
语言文本批评方法又称形式主义批评方法, 是指一种立足于文学文本,分析和阐释文本中 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各要素的批评方法。 对文学文本及其形式的研究是这一批评的中心。
一、文本批评方法的理论特征
(一)强调文学的自足性 (二)突出文学的语言问题 (三)认为文学作品是纯粹的形式
二、语言文本批评的操作方法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人
阴阳交错
游子思归
——《西游记》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解读《西游记》之表层结构
悟空保护唐僧西行,遇到黑熊精,依靠观音菩萨帮助治 服了黑熊精,继续西行。(第17回) 悟空保护唐僧西行,遇黄风怪,依靠灵吉菩萨帮助,擒 获黄风怪,继续西行。(第21回) 悟空保护唐僧西行,遇镇元大仙,依靠观音菩萨帮助, 救活了大仙的人参果树,继续西行。(第26回) 悟空保护唐僧西行,遇到黄袍怪,八戒赴花果山请回悟 空,战胜黄袍怪后继续西行。第31回 …… ……
对反抗者的赞扬。
结语
• 总之,语言文本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 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再到解构主义,它们 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主 要运用语言学来批评文学,关注语言结构 及其结构中的能指性、象征性。它们在探 讨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等方面存在着 一定的可取性。但是他们把作品与世界、 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只会走 入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 1.罗伯特· 休斯.文学结构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 • 2.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7. • 3.巴尔特.结构主义:一种活动[Z].西方文艺理论名 著选编.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0. • 5.普洛普.民间故事的形态学.罗伯特· 肖尔斯.结构 主义与文学.吉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宇宙对立统一
天
追思人生哲理, 感叹人生
对时间问题 的思考
《春江花月夜》
第二章
承上启下 过渡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第三章
统一
思妇怀人
男 女 二 元 对 立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天 人 合 一 、 宇 宙 万 物 对 立 统 一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一章
展现空间
春江花月夜 的美景
时 空 二 元 对 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
(二)结构主义的作品语言分析和结构分析法 雅各布森提出了诗歌中的对等原则,并运用 对等原则对波德莱尔的《猫》作了分析。 列维—斯特劳斯则将二元对立原则运用到了 其研究中,从而使这种方法成为了文本批评最具 特征性的分析方法。
低 头 思 故 乡 。
举 头 望 明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