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单元第1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共50张PPT)

黄河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
由于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 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 两岸河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
阅读图4-1-15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长江水系的湖泊萎缩的原因: 围湖造田——面积变小 泥沙沉积,湖床抬高——湖泊变浅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湖水减少
(1) 地貌 :千姿百态
青
横 四 三 长江
藏
断 川 峡 中下
高
山盆
游平
原
脉地
原
(2)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3)水文 上游
下游
30°N 中游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 米。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 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大水电
站) 社
发会
缓解华东、华中及重庆地区 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经 电济
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效 效 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益
清洁水电 环境效益 代替火电
大幅减少 废气、废水、
废渣的排放
(4)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从根本上 改善川江的
航运条件
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
水
三 峡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丰富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社会协作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
高三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精品PPT课件

组成 部分
山地
河流
河谷 平原
重要性
保护重点
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 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 量和水质
应保护好它的 植被生态
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部分
和水质的保护
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 地区
是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点
4
思考:从地形、气候、河流的角度,分析田纳西 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5
1、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上游地区为高 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 为冲积平原)。
丘陵
6
思考:地形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②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因此河流的航运
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 用就显得十分突出。
7
思路拓展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径流量大;②河流落差大。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 富,集中在冬末和早春。
河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径流量丰富, 但水量很不稳定;河流落差大。
自然 矿产资源 水能资源
资源
16
(2012新课标全国卷4~5)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 (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 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2题
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4. 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 A. 北太平洋西部 B. 北太平洋东部 C. 北大西洋东部 D. 北大西洋西部
3.【答案】C【解析】考查河流凌汛现象产生:水流由较低纬 度向较高纬度流、初春解冻或入冬封冻时,所造成的河水上涨 现象。选C. 4.【答案】D 【解析】考查区域定位、大洋地理位置。北半球、 北美洲世界著名的渔场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应位于北大西 洋西部。选D.
高考地理流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流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区域,下面对长江流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长江流域概述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中南部,是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自青海高原流经十三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流域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
2. 长江的水文特点长江的水文特点主要包括:河川径流量大、水位变幅大、年内径流不均衡、入海口多河口、季节性洪水、泥沙含量高等。
3.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属于北亚季风气候、东部属于东亚季风气候、西部属于高原季风气候。
整体上,流域气候较为湿润,温暖湿润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多。
4. 长江流域的地形特点长江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在流域内可分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上游山地、中游河谷、下游平原等不同地貌单元。
5. 长江的重要支流长江干流和支流的河网非常发达,主要的支流有:汉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鄱阳湖、洞庭湖等。
6.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工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流域内地产丰富,农作物丰收,工业发达,交通发达等。
二、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下面对黄河流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黄河流域概述黄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60亿立方米。
2. 黄河的水文特点黄河的水文特点主要包括:水量大、泥沙多、水位波动大、年内径流不均衡、冰凌期长等。
3. 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黄河流域的气候类型较为复杂,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
4. 黄河流域的地形特点黄河流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整体上可分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山西山地、东部平原等地貌单元。
5. 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还有一些重要的支流,如:伊洛河、滹沱河、潘家河、清漳河、白河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一、知识讲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水系特征和开发治理二、例题分析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B两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
(2)B地区是一个资源极丰富的地区,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重要的资源还有________资源,此外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也相当丰富。
(3)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两地区地处地势的阶梯交界处(分别是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②两地区均有丰富的降水和发达的河流水系,流量大。
(2)旅游生物矿产(不分先后)(3)支流多,南北分布广;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
(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解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具有河流落差大和流量大两个条件,A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B地区位于长江三峡地区,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两处河流落差大且均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系发达,流量大。
正常年份长江水患较少,主要与其水系特征及雨季来洪时间正好错开有关。
“黄金水道”的形成条件主要与长江的水文特征、沿途经济水平有关。
三、跟踪训练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的数据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第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课件

3.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 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命题视角二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两 题。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 ) A.流域梯级开发 B.旅游资源开发 C.航运条件改善 D.灌溉设施改善
解析 A 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水资源开发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 核心,水资源开发的中心环节是流域梯级开发,而旅游资源开发、航运 条件改善、灌溉设施改善则是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综合效益。
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借鉴 流域综合开发中可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为模板,借鉴以下几点。 (1)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 定。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 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 业。 (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 吸引大量投资。 (6)重视环境保护。
Ⅱ.经济效益:农林牧渔业、 工业 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Ⅲ.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 明显改善。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自然背景及对开发的影响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措施效益 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 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田纳西 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 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鲁教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为例教学全套ppt文档

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宜昌
湖口
长江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图
图片(túpiàn)点击可放大 第十页,共18页。
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对比
长江下游印染厂缫丝厂制革食品比例高
长江下游室内空气超标状况表
长江下游能源矿产分布图
图片(túpiàn)点击可放大
我来做主(zuò zhǔ) 初步打算这样开发整治
长江下下游游
原因分析
自然
地形
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泥沙淤 积河道淤塞
气候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汛期长
措施 疏通河道
建水利工程控水
灾害 严重
水系水文
荆江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形成地上河
裁弯取直,加固堤坝
中游无足够的蓄洪场所
建分洪蓄洪场所
人为
植被破坏 围湖造田
中上游滥砍滥伐陡坡开荒 使水土流失加剧
建中上游防护林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鲁教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chánɡ jiānɡ)为例教学课件PPT
第一页,共18页。
曾换曾如经 成今经(如的旱cé富涝昔n今频g足j发日ī直民n的g民安达()交x不和重通ī繁r庆聊不荣ì的)便与生的万衍美和生吨水景单的游纯蚀纤并轮追夫和求存荒、增四的背芜奇长通夫变迹的和八触索成达道目求了惊学今心的孩日子们 的郁郁葱葱
据资料分析:中游(zhōngyóu)突出的优势和问题
航运 洪涝
矿产资源
宜昌
自然条件
图
长
片
江
中
游
湖口
矿 产 图
点 击
可
放
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
宜昌
湖口
长江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图 图片(túpiàn)点击可放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一、知识讲解1.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2.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开发方针①核心是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②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③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3)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关联图示意河流综合开发的共性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如下图),让我们认识到:河流的开发、整治的前提是统一管理,核心是梯级开发,关键是生态保护。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
4.梯级开发?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
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的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
二、经典高考试题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解析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
第(2)题,从b图看,从③→②→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
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Ⅰ、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
答案(1)C(2)C三、跟踪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B.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D.M、N海域油气资源丰富2.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黄河、泰山等有关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山东附近,M为山东半岛之北的渤海海域,N为山东半岛之南的黄海海域,两个海域的大陆架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黄河长江地理必考知识点高三

黄河长江地理必考知识点高三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也是地理学中的经典案例。
在高三地理考试中,黄河长江的相关知识点常常是必考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黄河长江的地理必考知识点,帮助你复习备考。
一、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区,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长约5464千米,流经中国境内,是中国第二长河流。
长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发源于青海巴顶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区。
长约6380千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二、地理特点黄河在中国地质变迁过程中形成,流经青藏高原、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干旱少雨,水量较少;同时,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多沉积物,容易形成决口,导致频繁的改道现象。
长江也是中国地质变迁的产物,流经高原、丘陵、平原等地貌形态,降雨充沛,水量较大;而且长江下游流经三峡险段,形成了世界著名的三峡大坝。
三、水文特点黄河年均径流量为98.9亿立方米,水量较少,年内径流分配不均匀。
由于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因此黄河也被称为“中国悲歌”。
长江年均径流量为964.8亿立方米,水量较丰富,年内径流分配均匀。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发挥了重要的水电能源作用。
同时长江也具有重要的航运功能。
四、水资源利用黄河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为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黄河上中游地区沿岸发展了一系列农业、工业和城市。
然而,由于水量有限,加上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提供了南方农业、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保障。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五、环境问题黄河和长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一、知识讲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水系特征和开发治理二、例题分析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B两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
(2)B地区是一个资源极丰富的地区,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重要的资源还有________资源,此外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也相当丰富。
(3)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两地区地处地势的阶梯交界处(分别是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②两地区均有丰富的降水和发达的河流水系,流量大。
(2)旅游生物矿产(不分先后)(3)支流多,南北分布广;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
(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解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具有河流落差大和流量大两个条件,A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B地区位于长江三峡地区,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两处河流落差大且均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系发达,流量大。
正常年份长江水患较少,主要与其水系特征及雨季来洪时间正好错开有关。
“黄金水道”的形成条件主要与长江的水文特征、沿途经济水平有关。
三、跟踪训练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的数据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注:径流系数是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1.关于各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流域面积较大,但航运价值不大B.淮河流域蒸发量大,是因为森林覆盖率高C.乙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地区D.丙河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主要调出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径流系数大小主要受地形影响B.径流系数干旱地区较小,湿润地区较大C.径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呈负相关D.径流量大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D.“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4.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双选)( )A.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B.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C.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D.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渔梁古镇位于新安江主要支流练江沿岸,是古代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因此被称为“徽商之源”,有着“江南都江堰”美誉的渔梁坝就在渔梁古镇的练江中。
读渔梁古镇位置示意图和渔梁坝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渔梁坝建设的目的有①航运②发电③防洪④灌溉⑤拦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⑤6.渔梁古镇的兴起是因为A.古镇附近水域港阔水深B.古镇上游通航能力提高C.古镇成为货物转运的节点D.古镇属于水陆交通枢纽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
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7.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双选)( )A.地形低平,排水困难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土质粘重,下渗困难8.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双选)(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旅游业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D.流域内部水流平缓,可以全流域通航截止目前,珠江上游红水河段规划的天生桥、龙滩、岩滩、大化等10个梯级电站,除大藤峡外,均已投入运营。
下图是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红水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生物多样性增加B.气候变湿,温差变小C.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D.提高下游航运能力10.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B.利用水电,发展耗能工业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联系D.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游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通过对流域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读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左图)及流域综合开发联系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小麦种植区,其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水热条件充沛B.地广人稀C.灌溉水源充足D.农耕历史悠久12.下列关于伏尔加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发电B.流域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防洪C.通航时间长,河流航运价值高D.下游灌溉不当易造成土壤盐渍化二、综合题13.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读“我国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2)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3)谚日“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
评价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4)近年来,每逢夏季连降暴雨,总会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汉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
试分析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14.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AC2.BD【解析】1.根据我国主要流域的数据资料来看,甲河为黄河,乙河为长江,丙河为珠江。
黄河流域面积较大,但流量小,航运价值不大,A对。
淮河流域蒸发量大,与森林覆盖率低有关,植被覆盖率高蒸发量小,B错。
长江流域面积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是我国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地区,C对。
丙河为珠江,长江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主要调出区,D错。
故选AC。
2.径流系数大小受地形、植被覆盖率、蒸发量等多重因素影响,A错。
读图可知,径流系数干旱地区较小,湿润地区较大,B对。
径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相关性不确定,C错。
径流量大,经济活动有利,径流量小,地表水缺乏,限制经济活动的规模,D对。
故选BD。
3.CD【解析3.黄河上游“大量脱发”,是过度放牧造成,与气候寒冷干燥无关,A错。
黄河宁夏平原段“动脉阻塞”是指由低纬流向高纬过程中的凌汛现象,与过度放牧与与垦殖无关,B错误;黄河中游的“腹泻”是指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C对;黄河下游的“脚肿”是因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治理措施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D对。
4.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A对,黄河水量小,不适宜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B错误;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不同,C错误;治理时,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D正确。
5.C6.C【解析】5.渔梁坝较为平缓,可蓄上游来水,可泄流向下游的水,起到防洪、灌溉作用;坝体平缓,对行舟、放筏可兼而有利;没有发电和拦沙功能。
选C正确。
6.渔梁古镇位于新安江主要支流练江沿岸,是古代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成为货物转运的节点,水运交通便利。
选C7.AD8.AB【解析】7.本题考察沼泽的形成原因。
沼泽是有常年积水的洼地,需要“来水多,去水少”。
巴拉那河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地表积水多。
A项正确。
根据图中信息巴拉那河流经地区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B项错误。
南回归线经过该区域说明处于亚热带、热带地区冻土。
C项错误。
土质粘重,不易下渗。
D项错误。
故选A。
8.本题考察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巴拉那河上游在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A项错误。
圣保罗当地有丰富的铁矿,利用靠海的优势,发展海运,多国外进口煤矿或本国水力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
B项正确。
巴拉那河下游地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同时地广人稀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C项错误。
巴拉那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不能发展水电。
D项错误。
故选B。
9.B【解析】9.红水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修建许多的水库,水域面积增大,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气候变湿,温差变小,B对。
区域的纬度位置、相对高度、海拔高度不变,生物多样性不会增加,A错。
湿润地区,没有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C错。
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下游航运能力影响不大,D错。
10.红水河流域地势起伏大,坡度大,不适宜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A对。
进行梯级开发,利用水电,发展耗能工业,B符合。
位于山区,对外联系不便,应发展交通,促进对外联系,C符合。
因地制宜,可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游,D符合。
11.C12.D【解析】11.伏尔加河流域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不利于农业生产,A错。
地广人稀和农耕历史悠久不属于自然条件,BD错。
伏尔加河流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C对。
故选C。
12.读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及流域综合开发联系图可知,该河流域开发的核心为梯级开发,A 错。
流域开发的首要目的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B错。
纬度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航运价值不高,C错。
下游地区气候干旱,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D对。
故选D。
13.(1)河流水位升高,流速变缓。
(2)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或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