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绿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广州市番禺大道改造工程(龙美-罗家段)

广州市番禺大道改造工程(龙美-罗家段)

广州市番禺大道改造工程(龙美-罗家段)背景介绍广州市番禺大道是广州市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横穿广州市番禺区和南沙区,是连接广州市与南沙新区的主要道路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番禺大道的现有交通状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为改善交通状况,广州市政府决定对番禺大道进行改造。

改造内容广州市番禺大道改造工程(龙美-罗家段)的改造内容包括扩充道路宽度,增加车道数量,提高交通流量,改善道路状况,为市民创造更好的行车环境。

具体改造内容如下:1.扩建道路:通过拓宽现有路面和利用两侧的土地,扩大车道宽度,从而提高道路容量。

2.建设过街天桥:在途经人流密集地段建设过街天桥,解决斑马线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

3.安装电子警察设施:在路段的重要区域安装电子警察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4.改善道路状况:对路面路灯、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维护,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改造工程施工期预计为两年,并将分阶段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

改造效益广州市番禺大道改造工程(龙美-罗家段)的实施,对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效率:改造后的番禺大道将交通流量得到提高,通行时间将大大缩短,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同时,还可以缓解道路堵塞交通压力。

2.提升交通安全:工程将在路口建设过街天桥,安装电子警察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了道路安全系数。

3.促进区域发展: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吸引更多的商业和住宅项目进入该路段,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总结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问题。

广州市政府通过改造番禺大道,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在未来,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够继续加大对城市道路改造的投入,为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支持。

可行性研究报告绿道

可行性研究报告绿道

可行性研究报告绿道题目: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一、前言绿道是指沿着河岸、铁路、城市周边或者其他适合的地形的线性绿色带状空间,通常是用于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滑轮或者其他户外活动。

绿道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工程,需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报告将对绿道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挖掘绿道建设的潜在利益和可能的风险,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与建议。

二、市场背景现代社会对休闲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和休闲活动。

而传统的公园和广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绿道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除此之外,城市化进程也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日益拥挤和缺乏自然氛围,绿道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场所,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此外,绿道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绿道周边的商业、餐饮、旅游等产业都有望获得发展机会。

因此,绿道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对健康和休闲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可行性研究1. 成本分析绿道建设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征用、道路铺设、绿化美化、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建设区域的土地成本,然后是基础设施和道路铺设的成本,最后是绿化美化和管理维护的成本。

这些成本需要和预期收益相比较,以确定绿道建设的可行性。

2. 政策法规及环保要求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环保要求。

比如需要协调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确保绿道建设不会违反相关规定。

此外,还需要确保绿道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保护工作。

这些政策法规和环保要求都将影响绿道建设的可行性,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协调。

3. 风险分析绿道建设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比如在土地征用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纠纷和争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金不足或者工期延误等问题。

此外,管理维护也是一个风险点,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绿道的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广告业(6)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广 告服务服务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 告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 伟程广告服务部
2.1
TOP2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广 告服务服务采购定点议价成交公 告
4/20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7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柜 广州超卓机电工程
式空调机批量采购
有限公司
0.5
2023-08-10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运行维护服务(6)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信 息技术服务(广州集采)定点采 购定点议价成交公告
平均节支率
0.6%
同比增长:-79.3%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5 日 生成
1/20
近 3 年(2020-09~2023-08):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绿道建设是指利用现有的水岸、铁路、遗留空地等资源,改建成为供游客骑行、散步、休闲的绿色通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调研1. 市场需求市场调研显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徒步等方式来度假和休闲。

建设具有环保理念的绿道是满足市民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也将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青睐。

2. 技术路线根据调研结果,建设绿道需要充分考虑线路的景观优势和环保性,并且需要保证通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 环境评估项目建设需要评估周边环境,考虑对植被和动植物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是绿道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根据前期调研,绿道的建设技术成熟,可以通过对原有线路的改造和加固,使之变成适合骑行、散步等休闲活动的绿色通道。

2. 经济可行性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建设绿道有望获得市民的积极支持和使用,从而带动周边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 环保可行性通过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估,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周边的植被和动植物,确保项目的环保可行性。

四、风险评估1. 建设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需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预案和防范措施。

2. 经济风险绿道建设的投资较大,可能会面临建设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等经济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规避措施。

3. 环保风险如果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可能会引起社会的质疑和反对,需要通过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措施来规避风险。

五、项目建议1. 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建设周期和预算等内容,形成可行性的计划。

2.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3.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和营销策略,确保项目的市场可行性。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与缘由 (3)2. 项目目的及必要性 (4)3. 项目改造范围与规模 (5)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7)1. 市场需求分析 (8)(1)交通流量现状及预测 (9)(2)道路改造需求分析 (10)2. 技术可行性评估 (11)(1)现有技术条件分析 (12)(2)新技术应用探讨 (14)3. 经济可行性评估 (14)(1)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6)(2)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 (17)三、项目改造方案 (18)1. 设计方案介绍 (19)(1)总体设计思路 (20)(2)主要技术路线 (21)(3)特色设计亮点 (22)2. 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与施工方法论述等详细内容及补充完善改造的具体内容23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背景基于当前城市交通状况的迫切需求,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出行质量,本道路改造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现有道路状况,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项目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造工程的基本情况,本次改造工程涉及的道路是城市核心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全长约XX公里,连接着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设施。

改造内容包括路面翻新、拓宽改造、增设交通设施、优化道路标志标线等。

改造工程旨在将现有道路升级为现代化城市主干道,提升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主要是基于当前道路交通问题的严峻形势以及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也是城市自身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将放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本项目的实施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

01-广州市番禺区绿道分类建设指引5-6

01-广州市番禺区绿道分类建设指引5-6
2.1 编制目标.............................................................................................. - 2 2.2 适用范围.............................................................................................. - 2 2.3 编制依据.............................................................................................. - 2 2.4 常用术语.............................................................................................. - 4 2.5 绿道分级.............................................................................................. - 4 2.6 绿道分类.............................................................................................. - 5 三、番禺区绿道建设指引 ..................................... - 6 3.1 绿道慢行道建设指引.......................................................................... - 6 3.2 绿道服务设施建设指引.................................................................... - 31 3.3 绿道景点系统建设指引.................................................................... - 38 3.4 绿道标识系统建设指引.................................................................... - 40 3.5 绿道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 42 3.6 绿道绿廊绿化种植指引.................................................................... - 45 3.7 周边环境整治与控制指引................................................................ - 47 3.8 绿道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引................................................................ - 48 四、绿道的建设与管理 ...................................... - 51 4.1 建设管理............................................................................................ - 51 4.2 使用与维护管理................................................................................ - 53 附表1:番禺区绿道选用植物名录 ............................. - 55 附表2:2010年番禺区绿道分段建设指引 ....................... - 61 -

某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道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绿道的建设既可以提供人们锻炼、休闲的场所,又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

因此,对于绿道的可行性研究,既具有实际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某地区绿道建设的可行性,探讨其建设的必要性,切实有效的提出可行的建设规划,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二、绿道的概念和特点绿道是一种特殊的城市休闲设施,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它是由绿色带(如树木、花草等)与道路组成的,绿道既是一种城市景观,也是人们休闲的场所和锻炼的场所,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绿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绿道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2. 绿道可以提供人们锻炼、休闲的场所,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3. 绿道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三、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绿色环境和休闲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绿道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绿道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3.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绿道的建设可以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4.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四、绿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1. 对绿道建设的区域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建设区域的地理、生态、人口等各种情况,分析建设绿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分析资金来源和投入:建设绿道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分析建设资金来源和投入的可行性。

3. 制定建设规划和措施:对绿道建设的规划和措施进行制定,包括建设路线、绿化设施、休闲设施等。

4. 进行社会和公众的调查:了解公众对绿道建设的态度和需求,分析绿道建设的社会影响和公众接受度。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绿道的发展现状及意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绿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机动车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绿道的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绿地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道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能减少城市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因此,可见绿道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道的可行性分析1.社会意愿:从现实情况来看,人们对于绿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绿地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人们急需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因此,绿道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需求。

2.技术可行性:绿道建设不涉及高新技术,施工难度不大。

同时,绿道可以利用城市现有的一些空地资源,无需大规模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绿道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够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对城市经济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4.生态环境可行性:绿道是一种绿色环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行性。

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城市风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绿道的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

绿道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绿道的建设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绿道建设的影响及对策1.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道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观光与旅游。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

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绿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例如,绿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占用土地资源,引起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影响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绿道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对城市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绿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Contents)第一章项目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1.1项目名称 (1)1.1.2性质 (1)1.1.3建设范围 (1)1.1.4建设内容 (2)1.1.5建设目标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3)2.1项目单位背景简介 (3)2.2项目建设背景 (3)2.2.1工作背景 (3)2.2.2工作目标 (4)2.2.3绿道的内容简介 (4)2.3建设用地区域背景情况 (5)2.3.1自然地理概况 (5)2.3.2社会经济概况 (5)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3.1项目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7)3.3.1现状存在问题 (7)3.3.2建设必要性 (10)3.3.3项目建设的依据 (11)第四章建设条件论证 (12)4.1现状情况 (12)4.1.1土地利用现状 (12)4.2建设条件 (13)4.2.1地质条件 (13)4.2.2民众愿望 (13)4.2.3市政条件 (13)4.2.4经济条件 (14)第五章建设方案 (15)5.1建设规模 (15)5.2建设要求 (15)5.3建设标准 (15)5.4建设方案 (16)5.4.1设计总则 (16)5.4.1.1设计原则 (16)5.4.1.2定位 (16)5.4.1.3设计主题 (16)5.4.1.5理念 (17)5.4.2建设方案 (17)5.4.2.1总体建设 (17)5.4.2.2场地建设 (20)5.4.2.3绿化建设 (21)5.4.2.4配套设施建设 (22)5.4.2.5灯光照明建设 (23)5.4.2.6服务中心建设 (24)5.4.2.7标识系统建设 (25)5.4.2.8各类游径的坡度设计范围 (28)5.5建设建设进度及招标计划 (28)5.5.1建设建设进度 (28)5.5.1.1预期工期 (28)5.5.1.2项目建设建设进度安排 (28)5.5.1.3项目建设建设进度计划表 (29)5.5.2招标计划 (29)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1)6.1投资估算的范围与依据 (31)6.1.1范围 (31)6.1.2依据 (31)6.2投资估算 (33)6.2.1总体投资估算 (33)6.3资金筹措 (36)第七章效益评价 (37)7.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37)7.2效益评价 (37)7.2.1社会效益 (37)7.2.2生态效益 (37)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39)8.1建设期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39)8.1.1空气 (39)8.1.2噪声 (39)8.1.3施工垃圾及材料残渣 (39)8.2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39)8.2.1空气 (39)8.2.2噪声 (40)8.2.3施工垃圾及材料残渣 (40)8.3环境影响评价 (40)第九章结论 (41)9.1项目可行性 (41)9.1.2效益可行性 (41)9.1.3环保可行性 (41)9.1.4安全防卫可行性 (41)9.2项目建议 (41)9.2.1风险防范建议 (42)9.2.2工程质量及进度把控建议 (42)9.2.3造价控制建议 (42)第十章附件 (43)10.1附图: (43)10.2设计依据 (47)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绿道工程。

.1.1.2性质本项目为新建设项目,即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绿道及其配套设施等进行设计施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1.3建设范围此次拟新建的范围:渡口路至化龙大观园:建设全长约9442米;建设道路面积约5.8万平方米,设计路线对外围控制线10m的范围,总设计面积约为153000㎡。

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

建设范围示意图(新造镇)1.1.4建设内容本次建设拟进行总体布局和整体形象的创新,同时涉及到景观体系中多个单项的细节设计,具体有以下六方面的建设:(1)总体功能、布局及总体形象建设(2)场地(绿道)建设(3)绿化建设(4)配套设施建设(5)灯光照明建设针对每一项进行深入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措施。

1.1.5建设目标依托位于城市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和田野构建的廊道,旨在提供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线性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单位背景简介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人民政府是广州市番禺区政府派出的对新造镇管理的机构,代表广州市番禺区政府行使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建设和行政管理等职权。

番禺区作为全省绿道建设的先行示范点,也在绿道选线规划、绿道技术体系建立与绿道建设管理体系方面竖立建设示范。

新造镇政府的建设委员会负责番禺绿道建设——新造镇绿道建设的工作细则。

该部门根据《2010年番禺绿道建设选线》的大致走向,在其责任路段范围明确选线的细化、落地工作,根据生态性原则,不大开挖、不大拆迁、不砍树,因地制宜,选出最合理可行的路线。

该部门旨在指导并监督规划设计单位能正确针对番禺区域内的绿道项目,根据上级绿道指引文件,迅速抓住规划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对设计、施工展开一系列的工作。

2.2项目建设背景2.2.1工作背景绿道是发达国家为解决环境恶化问题,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生态和人文资源,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而提出的。

2009年3月,在区域绿地划定保护的基础上,珠三角地区开始区域绿道网的规划工作,目标是采用尽量低的人为干扰和较少的投资,将整个珠三角的绿色开放空间进行有机的串联,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从而引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0年1月,《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建设广东城乡宜居之路-绿道专题片》和《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系列工作成果已经基本完成。

同时,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地级市开始了积极主动地开展区域绿道网规划工作。

番禺区作为全省绿道建设的先行示范点,将在绿道选线规划、绿道技术体系建立与绿道建设管理体系方面竖立建设示范。

2.2.2工作目标按照省建设厅“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工作指示, 2010广州亚运会前番禺区将完成示范段建设、修通200公里的绿道线路、建立13个绿道服务点等任务;2011年总结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完善沿线绿化景观等工作;2012年建成与周边区域衔接的5个交接点,并提升绿道沿线景观环境,在三年内逐步建成完善的番禺区绿道网络系统。

绿道建设应努力实现统一设计、高标准建设、力争优秀工程称号的目标。

2.2.3绿道的内容简介绿道定义:绿道(Greenway)是指沿着诸如江、河、湖、海、溪谷、沟渠、山脊线、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建设的,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的,兼具生态、休闲、历史保护、环境保护和教育等多种功能的,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和人工线性绿色开敞空间。

绿道构成:绿道由各种自然因素构成的绿廊系统和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添加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

(1)绿廊系统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是绿道控制范围内的主体。

(2)人工系统发展节点: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人文景点等重要游憩空间。

慢行道: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残疾人专用道)、水道等;标识系统:标识牌、引导牌、信息牌等;服务系统:换乘、租售、露营、咨询、救护、保安等;基础设施:出入口、停车场、环境卫生、照明、通讯等。

2.3建设用地区域背景情况2.3.1自然地理概况新造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珠江主航道横贯全镇,与广州大学城一河之隔,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

新造镇水陆交通便利,珠江主航道途经新造镇,是番禺区历史上有名的天然良港;陆路交通有市新公路和1999年通车的兴业大道,可直通区内各镇,村村有水坭公路直通。

沥滘水道自西向东北斜贯中部,将新造镇分隔为二:西面为小谷围,总面积18.88平方公里;东面属大谷围(新造墟),总面积14平方公里。

地貌以台地丘陵为主,台地剥触面相对高度为止5-35米,其上有个别残丘,为红色岩系,砂页岩构成。

台地占土地总面积67%,丘陵占有10%,三角洲冲积平原占有15%,河网水面占8%。

人工土壤经潴育性水稻土为主,有机质含量2-3%。

新造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候,夏长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2.3.2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总人口24584人,其中常住人口14272人,外来人口10312人。

2005年,新造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7.2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53%;地区生产总值7.97亿元,增长5.05%;工农业总产值20.77亿元,增长37.36%。

2007年,新造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1.8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79%;地区生产总值7.53亿元,增长14%;工农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15.25%。

200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产值79705万元。

新造镇农村社会经济分为五大类:一、农业总产值1458元;二、农村工业总产值51616万元;三、农村建筑业总产值2952万元;四、农村运输业总产值2540万元;五、农村批零贸易业、饮食业总产值8013万元。

在农业“五业”产值中:种植业9155万元;牧业3594万元;渔业1325万元;林业0.45万元;副业510万元。

全镇农村人均收入为6021元,职工人均收入7348元。

2.工业2005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08家,其中私营企业54家,个体企业54家,从业人员9826人。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23家,超亿元企业2家(立白和米泽)。

3.农业2005年,全镇有耕地面积292.87公顷,其中水田96.4公顷,旱地196.5公顷。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SK4-316、艳阳一号红萝卜、“香白糯”玉米等六个新品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第三产业2005年全镇有商品流通企业455家,从业人员1614人,饮食服务业53家,从业人员375人。

2005年,全镇商品零售总值2.31亿元,增长6.63%。

第三产业实现产值4.13 亿元,增长7.97%,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增长10.87%;零售业增长12.32%,旅业和餐饮业增长3.88%。

个休私营经济稳步发展,私营企业户数增长了11.6%。

5.财政金融2005年,该镇财政收入6900万元,下降51.31%;财政支出7734万元,增长26.29%;税收收入3.23亿元,下降20.03 %;银行存款余额15.8亿元,增长14.02%,其中私人存款余额9.27亿元,增长5.4%。

新造镇区位示意项目所在的区位位置项目所在范围示意图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3.3.1现状存在问题经过对番禺区新造镇绿道的区位分析,结合多次现场踏勘,发挥其处于新造渡口及新造地铁站的有利条件,具有建设成为田园风光绿道的潜质,但建设状况不够理想,大量问题急需解决,具体表现如下:(1)总体功能、布局及总体形象在总体上,绿道现状缺少自身的标识性,功能结构不够清晰、空间比较分散,节点不突出;交通组织无序,车行、人行冲突现象比较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