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合集下载

三种尿沉渣检测法在尿有形成分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三种尿沉渣检测法在尿有形成分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年 4月第 2 07 8卷第 4期
I JL bMe , r 07V 1 8N . m a dApl 0 , o 2 ,o4 i2 .

论 著

三 种 尿沉 渣 检 测 法 在 尿 有 形成 分 检 测 中 的 临床应 用
李雯 王 文华 刘灿
【 要 】 目的 探 讨 流 式 尿 沉 渣 全 自动 分 析 仪 、 干 化 学 分 析 仪 及 标 准 化 尿 沉 渣 显 微 镜 检 对 尿 摘 尿 中有 形 成 分 检 测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随 机 选 择 1 9 例 住 院患 者 尿 标 本 , 时 用 3种 方 法 检 测 , 7 0 同
me n lz r nta a y e ,dr h m ial rn n y e , a t n r z d urne s di e ir c y c e c u i e a alz r nd s a da die i e m ntm c os opy i nay i g n a lz n vs b ei e i n si he u i .M eho s 1 9 rna y s m plsf o np in sw e e r n ii l ngr d e t n t rne t d 0 7 u i r a e r m i ate t r a dom l o lc — y c le t e d. Thr e m e ho e e a e t dsw r ppl d. The dee t d r s t fRBC ,W BC d c s s we e a a y e .Re ut i e t c e e uls o an a t r n l z d s ls
【 键 词 】 尿 分 析 ; 自动 分 析 ; 显 微 镜 检 查 关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1 R 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43 (0 7 0 -4-3 1 7-1 0 2 0 ) 43 20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分析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分析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分析陈丽茹【摘要】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和速度,但各种仪器又有其优点和不足.现将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查法对尿红细胞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01【总页数】2页(P135-136)【关键词】红细胞,尿液;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显微镜检查【作者】陈丽茹【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21.2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和速度,但各种仪器又有其优点和不足。

现将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查法对尿红细胞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LX2000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与配套试剂、质控物。

Mejer-600Ⅱ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深圳市美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配套试纸条。

OLYMPUS光学显微镜。

1.2 标本来源本院2009年7月至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段尿标本675份。

1.3 实验方法 LX2000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Mejer-600Ⅱ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每日先做质控品分析,质控合格后再进行标本的检测,标本用前充分混匀。

显微镜检查法:取混匀尿液10ml,离心5min,相对离心力(RCF)为400 × g,剩余沉淀为0.2ml,混匀后吸沉淀物约20 μl,滴在玻片上,用18 mm ×18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1]。

LX2000分析仪检测以男RBC>12/μl,女 RBC >25/μl为阳性;显微镜检查以 RBC >3/HP 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LX2000分析仪、Mejer-600Ⅱ分析仪、显微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5.7%、14.5%、10.2%。

3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结果分析

3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结果分析

分 析 ,计量 资料用 ( - 4 - s ) 表示 ,比较 采用 £ 检验 , 计 数资
2 结果
沉渣仪器分析 法、尿干化学分析法 、手工沉渣镜检法在 临床 料采用 检验 ,以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中的应用 价值 ,本研 究用上 述 3种方法 对 3 0 0 0 份 住院患 者 进行 了尿液红 细胞 ( 隐血 ) 、 白细胞检 测 ,旨在分 析其结果
的一致. 1 生及假 阳性 、假 阴性 的常见原 因 ,现报告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 1 3 种 方法测定尿 红 、白细胞 阳性 率 比较 U F 一 1 0 0法的
尿红细胞 ( 隐血 ) 、 白细胞检 出率 明显 高于尿干化学法 和镜
检法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见表 1 。
与尿干化 学法、尿沉渣镜 检法 比较 ,P < 0 . 0 5
以尿 沉渣 H T - 1 5 0于化学尿 液分析仪及配套的尿十项试纸条 ( 简称尿干 镜 检 结果 为 “ 金 标准 ” ,U F 一 1 0 0法 、尿干化 学法 尿红 细胞 ( 隐血 ) 、 白细胞吻合性见表 2 - 3 ,对不相 符合的结果 ,同时 结合 尿标 本本 身因素及 临床 资料进行影 响因素分析 。
细胞 , 并 对所有数据进行 统计学处理。结果 : 3 种方法检 出红细胞 ( 隐血 )阳性率 分别是 : U F 一 1 0 0法为 2 7 . 7 3 %,尿 干化学 法为 2 4 . 2 0 %,镜
检 法为 2 3 . 0 3 %;自细胞 阳性率分别是 : U F ~ 1 0 0法为 2 4 . 6 0 %,尿干化学法 为 2 2 . 9 3 %,镜检 法为 1 7 . 5 7 %。U F 一 1 0 0 全 自动尿沉渣分析 仪法的

尿液中红细胞 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对比

尿液中红细胞 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对比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 展 , 自动化尿分 析技术 不断成 熟。 其方法简便 , 检测速度快 , 灵敏度较高 , 重复性较好。 由 但
性或偏碱 的尿液 中较稳 定 , 而在酸性( H 55 尿液 中易破坏 p < .)
溶解 , 导致隐血与镜下红细胞数量的不一致 。 尿中含高浓度维 生素 C时可出现假阴性。
于干化学分析仪试纸条是 由塑料基 片及试剂块组成。试纸药
块与尿液 中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 产生可见 的颜 色。干化学
分析仪测试其试纸药块颜色 , 判断其临床意义 。因而对 有形
成分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加上干化学分析受试 纸质量 、
我们采用干化学分析 与尿沉渣镜检的 比较分析 ,白细胞 在于化学分析中结果与镜检分析的符合率为 7 .%。红细胞 2O 在干化学分析中结果与镜检分析的符合 率为 7 .%。说明干 26
化学法测定尿液 可造成一定的假阳性或假 阴性 。 综上所述 , 干化学分析可造成一定的假 阳性或假 阴性 , 只 做干化学检测而忽 略显微镜检查会给 临床带来漏诊 或误 诊。 对可疑 的结果原则上应进行确证试验 。 白细胞 、 对 红细胞 出现
操作方法等影响 , 故仅 限于初筛试 验 。
论述了尿液镜检技术是尿常规检测 中不可省略的一步 。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 2 0 0 7年 7 1 月 2日至 l 0月 2 6日期间的门诊患
实用医技杂志 20 0 9年 2月第 l 6卷第 2期
Ju a o rcia Me i lTc nq e , e ray20 V 11 N . or l f at l dc eh ius F b r 0 9, o.6, o 2 n P c a u
・4 1 5・
24 干 化学分析 法测定 :0 . 8 0例尿 液标本 中有 4 0例亚 硝酸 盐 阳性 , 液沉 渣镜检 4 尿 O例 的脓 细胞 、 白细胞 均超 出正常 。 其 中段尿培养均有细菌生长 , 故亚硝酸盐 阳性说 明患者有不 同程度的泌尿系统细菌感 染。而在 8 0 0 例亚硝酸盐阴性的尿 液标本中镜检沉渣 脓细胞 、 白细胞均超出正常 的有 6 5例 , 其 中 8例亚硝酸盐阴性患者 中段尿培养有细菌生长 。因此亚 硝 酸盐 阴性并不能肯定泌尿 系统无细菌感 染。

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结果的比较

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仪器检测与人工镜检结果的比较
光性 进 行 检 测 。 由于 尿化 学分 析 仪 是 通 过 化 学检 测 法 检 测 , 显 而
微镜 是 通 过 物 理方 法 检 测 , F 方 法的 检 测 原 理 不 同 , 2f 故对 同 一 尿
2 个试管内, 每管1mL 一管按操作规程进行仪器检测 , 0 。 另一管离心
后进 行 显微 镜检 查 。
影 像 与 检 验
尿 液 中红 细 胞 、 白细 胞 仪 器 检 测 与 人 工 镜 检 结 果 的 比 较
蓝 兴 锐
( 州 市番 禺 区 中医院 检验 科 广 东广 州 5 4 0 广 1 0) 1
【 要l目的 探 讨采 用仪 器检 测尿液 中红细胞 . 摘 白细胞 和人 工镜 检 的结 果有何 差 异性 。 法 回顾 性分 析我 院近 年来检 测的尿液 方 标本结 果 。 结果 10份 尿液 标本 , 过仪 器检测 , 20 通 红细胞 的 阳性 为6 1 , 3份 阴性5 9 l 过人 工镜检 , 6份 通 红细胞 的 阳性 为57 , 6份 阴性63 3 份l 缸细胞 阳性检 测结果 的符合卒 为8 .% 1 o e尿 液标本 , 9 9 ;2 o 通过仪 器检测 , 白细胞 的 阳性 为4 3 , 7 份 阴性7 7 , 2 份 通过人 工镜检 , 白细胞
1 1 一般 资料 .
和人工镜检 , 结果并不能完全一致。 其
3 讨论
尿液 分 析 是 临 床 上 诊 断 肾脏 及 尿道 疾 病 的 重 要 方 法 , 化学 尿 分 析 仪 以 其 操 作 方 便 , 捷 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 有 取 代 人 工镜 快 并
随机 选取20年 1月至20年 l月我院 门诊患 者送检的 1oL尿 08 0 09 O 2o 9 液标 本 , 中男性标 本6 1 , 标 本59 , 其 7份 女性 2 份 患者 年龄 9 4 , ~7 岁 平 均年龄 3 .岁。 95 尿液标 本均 是用洁 净一 次性 尿杯 留取 中段 尿 , 装在 分

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解读

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解读

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解读在现代医学中,实验室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的准确解读是确保医疗决策正确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检验科实验室标本分析结果的解读进行详细探讨,从常见的血液、尿液和组织标本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血液标本分析结果解读血液样本是最常见的一种实验室标本,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1. 血象分析血象是指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的结果解读。

其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程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则评估了患者的贫血状况。

2. 凝血功能分析凝血功能分析主要通过评估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来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可能暗示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3. 电解质分析电解质分析是用来检测血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方法,包括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等。

正常的电解质水平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其异常变化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代谢紊乱或肾功能异常等问题。

二、尿液标本分析结果解读尿液分析是评估患者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结石等问题。

1. 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和比重等参数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

同时,尿液中的酮体、葡萄糖和白细胞等指标也能反映出患者的代谢状况和是否存在感染。

2. 尿沉渣涂片检查尿沉渣涂片检查通过观察尿液镜检结果,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菌等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或其他尿路疾病。

三、组织标本分析结果解读组织标本分析是通过对组织样本的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染色,来评估细胞形态、组织病理学和肿瘤等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两个方面。

1.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切片、石蜡包埋和染色等步骤,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组织的细胞学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

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

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目的:对临床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的四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检的患者400例,选取其中段尿液,分别采用尿沉渣镜检方法、干化学法以及uf-500I的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讨论。

结果:采用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的尿液,其阳性率为9.25%,采用干化学法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1.50%,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的尿液,阳性率为10.75%,3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11例尿液样本,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抗体隐血法进行检测,结果为7例阳性,4例阴性,假阳性率为36.36%。

结论:4种对尿液红细胞进行检测的方法之间无可比性,其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情况允许,可以将其联合起来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而对于尿沉渣镜检为阴性而干化学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应再次采用胶体金单克隆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临床检验项目中,血尿检验非常普遍,它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的检验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泌尿系统的疾病的状况[1]。

但在实验过程中,不合格标本对整个检测的结果影响比较大,这就必须对标本的采集进行严格的控制,促使其质量的良好和有效性[2],而对检测方法的选择,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到底哪种方法是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最佳选择,为了对这4种检测法更了解,本院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将门诊及住院部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液检查的400例患者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过的进行过尿检的患者400例,男218例,女182例,年龄21~73岁,平均(47±2.1)岁。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左肾静脉受挤压后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高压综合征,以血尿、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86%的患儿在青春期后可自行缓解。
31
精选版课件ppt
胡桃夹现象超声诊断标准
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 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其扩张部位内径比 狭窄部位内径宽4倍以上,取两个体位即可诊断。或者平 卧在3倍以上。
9
精选版课件ppt
非血尿性红色尿的常见原因
1.食物和添加剂:甜菜、果浆、食用色素 2.药物:利福平、磺胺类、呋喃坦丁、水杨酸盐 3.代谢性物质:胆红素、尿酸盐、卟啉 4.血红蛋白尿:各种溶血 5.肌红蛋白尿:酮症酸中毒、肌炎、挤压伤
10
精选版课件ppt
各种红颜色尿
血尿
芦荟
蕃泻叶
11
精选版课件ppt
蛋白尿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有多种分类
一、 根据尿蛋白量分为 ➢肾病水平的蛋白尿
(≥3.5g/d,也称大量蛋白尿)
➢非肾病水平的蛋白尿
45
精选版课件ppt
二、根据蛋白尿的性质可以分为
“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 前者指在发热、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患者的肾
脏无器质性病变
➢ 而病理性蛋白尿则是肾脏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蛋白尿,一般
发病机制 膀胱粘膜损伤 肾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性损伤 肾盏—静脉通路(穹隆部出血) 肾血管压力增加、通透性升高
34
精选版课件ppt
蛋白尿
35
精选版课件ppt

36
精选版课件ppt
37
精选版课件ppt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38
精选版课件ppt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 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9万Da,带有负电荷,占血浆 总蛋白的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果
式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配套质控液;长春迪瑞实业公司生产 的H一300尿液分析仪、配套试剂、配套质控液;Olympus普通光 学显微镜;河北保定白洋离心机厂生产的白洋离心机。 1.2标本来源随机留取本院门诊患者1 109份尿液标本,其 中男486份,女623份,收到后2 h内检测完毕。 1.3质控Sysmex公司提供的原装质控液,每天对UF一1000i 尿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质控,长春迪瑞公司提供的原装质控 液,每天对H-300尿液分析仪进行质控,结果均在控。 1.4方法将门诊患者采集的尿液标本分别倒人2支洁净干 燥的离心管,各10 ml。一管用于UF一1000i法检测;另一管用于 尿干化学法检测,完毕后,用白洋离心机400 g离心5 min,离心
万方数据

输血传染【2 J。感染与社会经济、卫生条件有关,经济不发达、卫 生条件差的地区感染率高。大多数的初次感染发生在幼儿时 期,且多数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 染,但终生携带病毒。EBV感染后,在口咽部和涎腺的上皮细 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大量进人血液循 环而至全身症状,并可终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 疫功能低下时,这些潜伏在淋巴组织中的EBV再度活跃而形 成复发感染‘3 J。临床症状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 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 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I 3l。因此,准确的检测EBV感染,以 区别其它感染原因(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风疹病 毒均可有类似症状)所致疾病,就显得非常重要。临床上检测 EBV的方法有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抗体检测、荧光定量PCR 等。对于EBV急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早出现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1.08.083
・临床检验・
3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杨雪梅齐红梅赵景李宝琴 【关键词】
UF一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法;5-4e.学试带法;显微镜镜检法;红细胞;白细胞
R 446.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254
煎jE医药兰Q!!堡垒旦箜!!鲞筮!塑旦!坠尘丛塑盘型』业里!!:至Q!!:y尘!!垒巴盟!:苎
于临床标本中的是病原体本身,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实时 荧光PCR进行检测,可以在感染的早期明确病因旧1。用于检 测EBV—DNA可有鼻咽分泌物(咽拭子)、血液、尿液等。但EB 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3 o,且早于血液等其它体液, 因此,咽拭子标本(鼻咽分泌物)更好,阳性率更高,且标本采集 方便,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本文的检测结果就证明了这一 点。另外,对既往有EB病毒感染史者,出现类似症状时,要排 除EB病毒感染复发。 参考文献

丛玉隆.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
249-250.
2杨晓春,郝维敏,刘杰.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检测尿红细胞白细 胞的临床应用评价.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82-83. 3马金群,张爱民,张春和,等.一种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的新方案.河北 医药,2009,31:2153-2154. 4饶沃,冯泰宝,陈振宇,等.鳞状上皮细胞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 结果的影响.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61-64. (收稿日期:2010—11—07)
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杨
对尿红、白细胞的检测,UF—1000i法与镜检法对红、白细胞 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干化学法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3讨论 以镜检法检测结果为参照标准,UF・lOOOi法和干化学法均 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 3.1红细胞本实验中,UF.1000i法假阳性17份,假阳性率 1.96%,其中尿中存在草酸钙结晶10份,尿中存在酵母菌孢子 4份,尿中存在大量细菌2份,原因不明l份。虽然UF一1000i 尿流式细胞分析仪经过35%加温防止尿液中结晶的干扰,但是 并不能完全避免结晶对尿红细胞的干扰,部分草酸钙结晶呈椭
1002—7386(201 1)08—1254—02
尿液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疗效观察具有很高的 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各种仪器和检测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 局限性,常出现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给临床医生判读 带来困难。为此,本文对1 109份门诊尿液标本用UF一1000i尿 流式细胞分析仪法(UF—1000i法)、H.300尿液分析仪(尿干化 学法)、显微镜检法(镜检法)3种方法同时检测,并将结果进行 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纸带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一1000i尿流
圆形,其形态、大小和红细胞相似,UF-1000i法不能通过染色等 手段加以区分,需显微镜法观察二者折光性的差异,进而将尿 中红细胞与草酸钙结晶加以区分;酵母菌孢子和红细胞大小、 形态均相似,其前向散射光强度接近,故易被误认为红细胞;尿 中存在大量细菌时,若细菌以分散状态存在,UF-1000i尿流式 细胞分析仪可以通过细菌染色,在细菌计数通道计数,不会干 扰尿中红细胞的检测,若细菌成堆存在于尿液时,有时会被误 认为红细胞。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的假阴性7份,假阴 性率2.89%,主要是由于该方法是对经过染色的标本进行检 测,当尿液放置时间过长,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蛋白而不易着 色,致使结果出现假阴性。干化学法假阳性9l份,假阳性率 10.50%,对此91份尿液进行肌红蛋白、不耐热酶、过氧化物酶 检测,其中为含有过氧化物酶的菌尿45份,尿中含有不耐热酯 酶18份,尿中含有肌红蛋白15份,其余原因不明。尿干化学 法检测红细胞是通过红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物质与 试纸带发生化学反应显色,以颜色的深浅进行半定量分析,以 上这些物质均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氧化特性,可与试纸模块 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导致假阳性。尿干化学法检测红细 胞的假阴性17份,假阴性率7.02%,主要是由于高浓度VitC 所引起,VitC为还原性物质,可以竞争性的与红细胞内的过氧 化物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假阴性结果¨J。 3.2白细胞UF—1000i法假阳性15份,假阳性率1.89%,镜 检可见小圆上皮细胞10份,尿中可见阴道毛滴虫2份,原因不 明3份。小圆上皮细胞和阴道毛滴虫经过染色后,形态、大小 及散射光强度和荧光强度和白细胞均相似,不易区分,故易被 误认为白细胞。UF.1000i法检测白细胞假阴性为10份,假阴 性率3.18%,主要由于白细胞聚集或附着于粘液丝所致。尿干 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假阳性8份,假阳性率I.0l%,主要因为尿 中混入阴道分泌物,含有大量鳞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含有 硫酸脂酶和磷酸脂酶,与中性粒细胞酯酶化学性质相似H』,可 造成千化学假阳性结果,其次pH值>8或高胆红素尿也会出 现假阳性结果。尿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的假阴性率较高,达 34.08%,主要是由于干化学试纸带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只能 检测含有粒细胞酯酶的中性粒细胞,而不能检测不含该酶的淋 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次有些尿液留取时间可能过长,中性粒 细胞酯酶失活,干化学法未能测出,再次当尿中存在先锋霉素、
庆大霉素或高蛋白尿时,也可导致假阴性结果。 式细胞
技术与核酸染色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前向散射光强度,侧向 散射光强度,侧向荧光强度等参数来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大 小、长度、胞内物质,从而区分各种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 胞,上皮细胞等。尿液无需离心,避免细胞因受力过大而破碎, 操作简单,结果重复性好。干化学试带法检测红细胞的原理是 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物质可与试纸带发生化学反应 显色,以颜色的深浅度换算出红细胞个数,为半定量分析,干化 学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吡咯酚酯在中性粒细胞酯酶的 水解作用下,产生游离酚,游离酚与苯基重氮盐偶联,生成紫色 偶氮,以颜色的深浅换算出白细胞个数。该法具有操作简单, 快速的优点。显微镜镜检法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但是,目前 没有任何一种尿液检测方法是没有缺陷的,UF一1000i尿流式细 胞分析仪对红、白细胞检测易受有形成分如结晶、细菌、类酵母 细胞等的干扰;干化学试带法易受多种酶类的干扰;虽然显微 镜镜检法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也可能由于尿液在膀胱停留时 间过长或放置时间过长,细胞破裂;或者细胞在肾脏及泌尿道 被破坏,造成镜检假阴性。故我们应该结合临床综合分析,3种 方法联合应用以减少尿中红、白细胞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为 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尿液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UF.1000i法、干化学法与镜检法,三者检测尿液 红、白细胞时各有优缺点,可以利用干化学法的简便快速性进 行筛选,当干化学法与应用UF.1000i分析仪结果一致阴性时, 可以不做显微镜镜检,减少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当二者不符 或者出现阳性结果时,需显微镜镜检做最后确认,三者联合对 尿液标本进行分析,给临床提供最可靠的信息,提高临床的诊 治水平。 参考文献
后倒出上清液,残留0.2 ml尿沉渣…,混匀,进行尿沉渣并记 录结果。 1.5检测标准UF一1000i法:以红细胞<25/卜1为阴性,白细 胞<30/p.1为阴性,超出参考范围上限为阳性;镜检法:以红细 胞<1/HP为阴性,白细胞<3/HP为阴性,超出参考范围上限 为阳性;尿干化学法:以干化学仪判定的阴、阳性为准。3种方 法均以镜检法为参照标准。2 J,UF.1000i法结果阳性或干化学结 果阳性而镜检法结果阴性为假阳性,UF一1000i法结果阴性或干 化学结果阴性而镜检法结果阳性为假阴性。 1.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雪梅、赵景、李宝琴),精卫科(齐红梅)
万方数据
塑jE匡垫至Q!!生璺旦箜!!鲞筮!翅坐鲢i丛鲤堡型』型婴!!:至Q!!:!!!三!垒巳!盟!:1
表l 3种方法对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结果
n=1
1255
109
注:阳性率=(阳性数/总数)X100%;假阳性率=(诊断假阳性敬/金标准真阴性数)×100%;假阴性率=(诊断假阴性数/金标准真阳性数)X100%;与干化学法比 较.‘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